专题01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第01期中考历史真题分类训.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680816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1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01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第01期中考历史真题分类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专题01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第01期中考历史真题分类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专题01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第01期中考历史真题分类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专题01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第01期中考历史真题分类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专题01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第01期中考历史真题分类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01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第01期中考历史真题分类训.docx

《专题01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第01期中考历史真题分类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01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第01期中考历史真题分类训.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题01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第01期中考历史真题分类训.docx

专题01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第01期中考历史真题分类训

2020年中考真题历史分项汇编

专题01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考点01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

1.(2020年贵州黔西南)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用火烧烤食物、御寒、照明、驱兽。

最能支持这一结论的是(  )

A.遗址中发现的灰烬、烧石和烧骨

B.《韩非子》关于远古时代的记述

C.《山海经》远古时代的神话传说

D.历史研究学者的推测和论述文章

【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北京人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

【解答】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的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会使用天然火,他们用火烧烤食物、驱赶野兽,照明、防寒,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

能够得出这个结论的是A发掘的灰烬、烧石和烧骨,这是可以验证的历史遗存,属于第一手资料。

故选:

A。

考点02原始农耕生活

1.(2020年贵州黔东南)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下列能反映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是

A.北京人狩猎

B.山顶洞人捕鱼

C.河姆渡人种植水稻

D.半坡人制作衣服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我国原始农业最早的是河姆渡居民种植水稻和半坡居民种植粟,所以C符合题意。

ABD三项与原始农业无关。

【点拨】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和水稻的国家,也是我国农业文明主要的标志。

从水稻的最早栽培、到宋朝时引进占城稻、再到袁隆平杂交水稻。

2.(2020年浙江杭州)有学者认为,仅凭高大的宫殿台基、宏伟的城墙、古老而庞大的水利工程以及那数以千计象征着权力与信仰的玉器,就足以让人们相信,5000年前这里的社会发展高度已完全可与其他古老文明比肩。

这位学者所说的“这里”是指

A.河姆渡聚落                         

B.半坡聚落                         

C.良渚王城                         

D.二里头宫殿

【答案】C

【考点】王朝更替的时序

【解析】良渚古城被长达6000米城墙包围,良渚古城遗址凭借高大的宫殿台基、完整的城墙遗址、古老而庞大的水利工程,以及数以千计象征权力与信仰的精美玉器、玉璧、玉钺,刻符罐和玉琮以及大量的玉钻芯以及考古发现的刻在器皿上的像性文字,像性文字比甲骨文早1000年。

呈现了一个文明古国的物质文明和精神世界,有力地证明了5000年前,中国已出现了城市文明形态,已经进入早期国家形态。

从这个角度来说,良渚古城遗址无疑是人类早期城市文明的杰出范例。

从规模和内涵来看,良渚古城在世界同类遗址中极为罕见,堪称“中华第一城”,曾多次列入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ABD三项和题干材料描述不符,不符合题意;

C项良渚王城是题干学者所说的“这里”所指的内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良渚王城的相关知识。

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良渚王城的史实。

3.(2020年山东聊城)在以良渚古城为核心的良渚遗址出土了制作精美的玉器。

据此判断,与该遗址居民生活的时代最接近的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人

【答案】D

【解析】

良渚文化距今约四五千年。

良渚遗址出土了制作精美的玉器,处于新石器时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半坡人距今约6000年,使用磨制石器,处于新石器时代。

因此半坡人与良渚遗址居民生活的时间是最接近的,D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排除A;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排除B;山顶洞人距今约3万年,排除C。

综上故选D。

4.(2020黔南州)河姆渡人和半坡居民遗址都在大河流域,因为

A.适宜航行、交通便利

B.河流湍急、地势险要,战略地位重要

C.环境优美、风景秀丽

D.水源丰富、土地肥沃,适宜农业生产

【答案】D

【解析】

河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半坡居民生活在黄河流域。

河姆渡人和半坡居民遗址都在大河流域,是因为大河流域水源丰富、土地肥沃,适宜农业生产,故D符合题意;适宜航行、交通便利不属于河姆渡人和半坡居民遗址都在大河流域的原因,排除A;河流湍急、地势险要,战略地位重要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B;环境优美、风景秀丽不属于河姆渡人和半坡居民遗址都在大河流域的原因,排除C。

故选D。

5.(2020年重庆A)半坡和河姆渡文化是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典型代表。

我们了解当时这两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情况,是通过他们留下的

A.遗迹遗物

B.甲骨文字

C.青铜铭文

D.史书记载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半坡和河姆渡文化是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典型代表,属于原始社会时期,当时尚未产生文字,因此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状态主要是通过遗迹遗物,A正确;甲骨文字、青铜铭文当时还没出现,BC错误;文字尚未产生,史书更无从出现,D错误。

综上故选A。

6.(2020年重庆B)观察如图,请将下列遗址的名称写入答题卡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1)长江流域原始农耕时代的代表性遗址。

(2)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

代表性遗址。

【答案】

(1)右框:

河姆渡遗址。

(2)左框:

半坡遗址。

【解析】

(1)河姆渡遗址位于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河姆渡镇河姆渡村的东北,距宁波市区约20千米,是中国南方长江流域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

(2)陕西西安半坡遗址是我国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聚落遗址,是中国原始社会母系氏族繁荣时期遗留下的村落遗址,是我国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的代表性遗址。

考点03远古的传说

1.(2020年贵州遵义)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被后人尊崇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

A.炎帝、大禹

B.炎帝、黄帝

C.蚩尤、大禹

D.炎帝、蚩尤

【答案】B

【解析】

依据课本所学可知,五六千年前,中国进入部落联盟时期,有炎帝、黄帝、蚩尤等部落。

部落之间展开攻伐,又不断合并,进而结成部落联盟。

黄帝联合一些部落,与炎帝展开大规模战争。

最后炎帝战败,归顺黄帝,两大部落结成联盟。

后来,炎黄部落与蚩尤部落在涿鹿激战,最终打败蚩尤。

炎黄部落的势力和声望大增。

这一部落联盟以后逐渐形成为华夏族,因此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B正确;排除ACD,故选B。

2.(2020年重庆B)不同类型的资料具有不同的证史价值。

下列资料中,对了解澳门历史史证价值最大的是

A.电视剧《澳门的故事》

B.档案“20世纪上半叶澳门档案”

C.小说《澳门历史演义》

D.口述史“澳门口述历史丛书”

【答案】B

【解析】档案“20世纪上半叶澳门档案”属于了解澳门历史的一手史料,可信度高,故选B;电视剧《澳门的故事》、小说《澳门历史演义》是艺术地再现澳门历史,可信度较低,排除AC;口述史“澳门口述历史丛书”难免有遗漏,主观色彩浓厚,排除D。

故选B。

3.(2020年湖南衡阳节选)历史上中华民生不息勤劳、智慧、团结、勇敢,留下了丰厚的文明遗产。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文化价值)

(3)假如你是一名导游,就如图黄帝陵遗址写一段简短的解说词(包括人物身份、主要贡献和影响)。

【答案】

(3)黄帝陵位于陕西黄陵县城北,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黄帝姓公孙,名轩辕,相传黄帝已经能够建造宫室以避寒暑、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铜并发明了弓箭和指南车,相传在黄帝统治时期仓颉造字,伶伦制作音律,隶首发明算盘,皇帝的妻子嫘祖擅长纺织并会缫丝。

黄帝和炎帝被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解析】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黄帝陵位于陕西黄陵县城北,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黄帝姓公孙,名轩辕,相传黄帝已经能够建造宫室以避寒暑、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铜并发明了弓箭和指南车,相传在黄帝统治时期仓颉造字,伶伦制作音律,隶首发明算盘,皇帝的妻子嫘祖擅长纺织并会缫丝。

黄帝和炎帝被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考点04夏商周的更替

1.(2020年贵州黔西南)如图示意图反映的制度是

A.禅让制

B.分封制

C.世袭制

D.选举制

【答案】B

【分析】本题以历史图示为切入点,考查分封制的相关知识,关键是对图表信息的解读。

【解答】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周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随天子作战。

故选:

B。

2.(2020年成都)据《史记》记载:

周武王封尚父于齐,封弟周公旦于鲁,封召公奭于燕。

这一记载反映西周实行了

A.井田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答案】B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西周分封制。

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解答】据“周武王封尚父于齐,封弟周公旦于鲁,封召公奭于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记载反映西周实行了分封制。

为了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巩固疆土,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周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B符合题意。

故选:

B。

3.(2020年河南)中华姓氏是一种古老的文化,有学者统计,在当今中国100大姓中,有73姓源于河南或有一支源头在河南。

这表明

A.天下姓氏,皆源于豫

B.文化中原,老家河南

C.殷商甲骨,汉字之源

D.华夏文明,尽出中原

【答案】B

【解析】本题考察河南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材料中说明中国传统姓氏大部分都与河南文化和中原文化有关,体现出”文化中原,老家河南“的主题。

A选项,“皆源于豫”说法太过绝对;C选项,“殷商甲骨,文字之源”表述正确但与题意无关,故排除;D项,“尽出中原”表述绝对化,故排除。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

【考点】中国古代文化——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起源

4.(2020年山东滨州)如图为《周初分封诸侯国分布图》,其中在今山东省范围内设立的封国有

A.齐、燕

B.齐、鲁

C.宋、晋

D.宋、鲁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和材料可知,在今山东省范围内,西周分封了齐、鲁两国,故山东称“齐鲁之地”,故B符合题意;燕在河北,故A不符合题意;宋在河南,故CD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2020年山东济宁)西周建立后,周武王“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

“营丘”位于今天的

A.陕西省

B.山西省

C.河南省

D.山东省

【答案】D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周武王将姜子牙分封到齐国,齐国位于今天的山东省。

D正确;西周的都城在镐京,东都在洛邑。

因此陕西和河南是周的王畿,AC错误;山西省被称为“晋”,B错误。

综上故选D。

6.(2020黔南州节选)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公元前1600年,建立商朝的国王是________。

【答案】汤

【解析】

(1)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建立商朝。

建立商朝的国王是汤。

考点05青铜器与甲骨文

1.(2020年安徽)如图是汉字“鱼”字演变的简单历程,据此可知

A.汉字是我国唯一文字

B.汉字的发展一脉相承

C.汉字的演变由简到繁

D.汉字都来源于象形字

【答案】B

【解析】

考查点:

汉字的演变。

解题思路:

观察汉字“鱼”字演变的简单历程,认识汉字的发展一脉相承。

汉字“鱼”字从甲骨文先后演变为金文、小篆、隶书、楷书,分析汉字“鱼”字演变的简单历程,可知汉字的发展一脉相承,故B符合题意;汉字是我国唯一文字的说法错误,排除A;汉字的演变是由繁到简,排除C;汉字有多种造字方法,排除D。

故选B。

2.(2020年成都节选)(15分)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东西方文化各放异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