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中县血橙产业发展项目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807109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227.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资中县血橙产业发展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资中县血橙产业发展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资中县血橙产业发展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资中县血橙产业发展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资中县血橙产业发展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资中县血橙产业发展项目实施方案.docx

《资中县血橙产业发展项目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资中县血橙产业发展项目实施方案.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资中县血橙产业发展项目实施方案.docx

资中县血橙产业发展项目实施方案

第一章概述

1.1 项目背景

1.1.1国家政策

我国已步入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健时期,随着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高端、优质水果的需求不断加大,为鼓励农户的种植积极性,国家、省相继出台一系列柑橘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为血橙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鼓励和支持优势产区集中发展大宗农副产品。

《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进一步明确:

“十二五期间把长江流域优质柑橘产业建设作为现代农业建设重点工程之一”2008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促进柑橘产业健康发展的意见》,决定在柑橘生产、加工、流通等各个环节采取措施,促进柑橘产业的发展。

四川是全国三大柑橘优势产区之一,柑橘产业在全国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

为支持柑橘产业发展,四川省出台了《四川省优势柑橘产业发展规划(2008--2012)》、《关于以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为支撑推进柑橘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基地工作的意见》等规划和文件。

血橙作为四川在全国具有绝对规模优势的品种,相关部门积极给予高度重视,在财税、金融、基础设建设等方面都给予了大力扶持,提供了较为宽松的政策环境。

  根据《柑橘优势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到2015年优势区域栽培面积占全国栽培区域65%,产量占全国70%,达2100万亩,平均亩产1000公斤/亩以上,加工原料果2吨/亩左右,等级果比例达75%,优质率提高到60%以上。

1.2 行业背景

1.2.1 国际血橙市场现状

柑橘作为全球第一大类水果,全世界有135个国家和地区出口柑橘,161个国家和地区进口柑橘。

柑橘鲜果出口量居前6位的国家依次为西班牙、美国、南非、土耳其、阿根廷和墨西哥。

中国柑橘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但鲜果出口量仅位居第10位。

而南非、乌拉圭出口率最高,超过其柑橘总产量的60%。

据预测,到2020年全球柑橘出口量将超过1300万吨,而目前我国柑橘鲜果出口量尚不足100万吨,国际柑橘市场增长潜力较大。

在橘瓣罐头方面,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橘瓣罐头生产国,生产的橘瓣罐头占世界总产量的70%,预计未来橘瓣罐头国际贸易量保持年均6%的增长速度,增长潜力巨大。

在橙汁加工方面,巴西和美国垄断了大部分的国际橙汁市场,中国75%的橙汁要靠进口,冰冻橙汁和浓缩橙汁则更加依赖于进口。

虽然目前中国在全球橙汁市场缺乏发言权,但是具有橙汁加工原料丰富、加工成本低等优势,发展橙汁加工的前景看好,潜力巨大。

1.2.2 中国血橙生产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水果消费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人均消费量年增长率达10%,是我国所有食品种类中增长最快的品种之一。

目前,我国人均柑橘鲜果年消费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56%,人均橙汁原汁年消费量大约0.3升,同世界人均3升和欧美等国的15-20升相比差距很大,国内果汁市场年均增速高达20%,到2020年之前中国可能仍是一个橙汁的净进口国。

可见,国内柑橘需求潜力十分巨大,柑橘发展前景极为广阔。

1.2.3 资中血橙发展现状

资中县作为全国种植规模最大的血橙生产基地,血橙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特色产业。

产业优势突出,早在1986年资中县就被列为全国首批柑桔商品生产基地,柑桔远销“三北市场”并出口俄罗斯、香港等国际市场。

中国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全方位对资中血橙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2004年资中血橙被农业部认证为无公害农产品,同年被命名为“中国塔罗科血橙之乡”,资中血橙基地建设移居全国第一,建立了稳定的市场销售渠道。

区位优势明显资中县处于成渝经济区的核心地带和四川盆地沱江中游的腹心地带,东邻东兴区和安岳县,南接威远县,西连仁寿县,北靠资阳市,面积1734平方公里,距省会成都140公里。

规划区域交通发达,紧靠成渝铁路(有7个过境站)、境内有资威铁路和归连铁路两条支线、成渝高速公路(境内有4个出站口)、321国道等国家级重要交通要道,正在建设中的成渝高速铁路穿越该基地附近并建车站,基地内基本实现了“镇-村-社”之间的道路通道,田间路网健全,交通方便。

规划区域优越的地理位置,便捷的交通,必将有效地促进资中血橙产业发展。

资源优势显著血橙喜欢温暖潮湿的气候条件,其生态适宜区要求年平均气温17℃以上,最冷月平均气温不低于5℃,大于或等于10℃的有效积温5000-6000℃,年日照时数1200~1500小时,年降雨量1000毫米左右,这些气候条件资中县都能够满足。

全县63.44万亩旱地中,适宜血橙种植的紫色土类有46.75万亩,占73.7%,这类土壤母质好,土层厚,土质肥沃,保水力强,宜种性广,宜耕性长,适宜栽培优质高产血橙。

据对土壤、空气、水源等全方位检测证实,资中县自然资源对血橙的生长发育和果实的风味形成具有明显优势。

品牌优势显现早在1999年,资中塔罗科血橙就荣获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2007年5月资中血橙获第八届中国西部农业博览会最畅销产品,2007年7月资中血橙被评为“内江市知名商标”。

2008年1月资中血橙被授予为四川省首批名牌农产品,2008年9月资中血橙成功申报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A级绿色食品,2010年“资中血橙”成功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作为全国最大的塔罗科血橙规模化生产基地,“资中血橙”已经形成一定的品牌效应,开始享誉国内外市场。

1.3 项目概要

1.3.1项目名称:

资中2013年血橙产业发展项目

1.3.2建设地点

(1)良种繁育中心在走马镇庙湾村实施。

1.3.3 建设规模

(1)良种繁育中心

坡改梯200亩,田型调整200亩,技改提灌站1座,新建蓄水池2口,配套便民路6000米,水泥公路1200米,砖砌水渠(600*600)1100米,U型槽排洪沟2000米,新建山坪塘1口,泥结碎石路面360米。

1.3.4 工艺技术方案

(1)良种繁育中心

建设血橙基因库,重点加强对血橙品种对比试验、病虫害综合治理技术、肥水调控技术等进行研究,从塔罗科血橙原产地意大利引进原种种苗,建设品种对比试验园,对本地优良血橙品种送样进行病毒病鉴定和脱毒,实现苗木繁育的工厂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生产出产量高、品质优的血橙良种苗木,为实现大面积优质、高产、高效提供科技保障。

1.3.5 建设目标

(1)提高项目区血橙生产能力

建设资中血橙良种繁育中心400亩,初步形成项目区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生产格局,项目区血橙新植124700株,进入盛产期后年总产量1483吨以上,年总产值达595万元以上,果品优质率85%以上,果品加工率30%以上,有机果品率10%以上,农户人均纯收入增加2000元以上.

(2)提高资中血橙优良品种供给能力,和新品种示范展示能力。

资中血橙研发中心建成正式运行后新建血橙无病毒良种繁殖圃100亩,年提供容器苗20万株,可满足血橙产业发展种苗供给。

(3)提高项目区耕地生产能力

通过建设项目,项目区耕地肥力总体达到中等偏上或高肥力水平,平均基础地力提高0.5~1个等级;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0.1个百分点以上,测土配方施肥普及率达到90%以上,肥料利用率提高5%;灌溉设计保证率达到80%。

排水设施可防御10年一遇洪灾,耕作道使用年限10-15年。

1.3.6 投资规模及资金来源:

项目总投资3861729元

(1)良种繁育中心基地投资3821729元,占总投资98.96%

(2)工程建设其它费40000元,占总投资1.04%

1.3.7 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3861729元,(其中工程建设费3821729元,工程建设其它费40000元,)国家专项补助3861729元。

1.3.8 建设期限一年(2013年10月—2014年10月)

1.3.9 项目效益

(1)经济效益

项目竣工投产后,新增血橙生产能力120.15万公斤,年增产值480.6万元,年纯收益1741.6万元,人均年增纯收入3110元。

资中血橙产业发展项目效益分析表

表1-2                     单位:

吨、万元、万株

项目

核心示范基地

科技研发中心

新增血橙产量

5300.11

100

新增苗木收入

200

新增良种接穗

50

新增产值

2120.44

340

纯收益

1741.6

195

(2)社会效益

通过发展血橙产业,使农户获得持续稳定的增收来源和渠道。

通过对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提高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带动能力,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实现本地农民就地就业,有利于缓解社会就业压力。

逐步推广绿色、有机农业技术规范,显著提高全县农业的科技含量。

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和文化素质,增强农民自我管理和发展的能力,为增强社会稳定做出一定贡献。

(3)生态效益

全县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5%以上,对水源涵养和防止水土流失起到重要作用,有利于沱江流域的生态建设。

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有利于农村生态环境改善。

减少污染物排放,实现资源节约利用,有效改善农村整体生态和生活环境。

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和保护水资源,促使现代节水技术与农业产业化生产相结合,发挥更大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1.4 编制依据

1.4.1 法律、法规及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办法》

1.4.2 行业规范和技术标准

国家建设部《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93)

国土资源部行业标准《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设计规范》

国土资源部行业标准《土地开发整理标准》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设试行标准》(2003年)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全国节水农业技术标准与投资估算指标手册》(2003年)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水利部GB50288~99)

1.4.3 相关政策与规划

《资中血橙产业发展规划》(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央2006年1号文件)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07年中央1号文件)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2008年中央1号文件)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2009年中央1号文件)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2010年中央1号文件)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2012年中央1号文件)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2012年中央1号文件)

《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

《关于以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为支撑推进柑橘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工作的意见》(川委发[2009]17号)

《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四川省优势特色效益农业发展规划》(2008年)

《四川省西部物流中心建设规划(2009-2012年)》。

《关于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的意见》(川府发[2009]21号)

《关于培育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强县的通知》(川农业[2009]195号)

《内江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资中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资中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资中县特色产业规划2011~2015年》

《资中县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基地建设项目规划》

2008-2012年资中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1.4.4 基础数据

《资中县统计年鉴(2010年)》

《资中县农村经济统计年鉴(2010年)》

《资中县第二次土壤普查报告(1982年)》

其他文件、数据、图表等

1.4.5 行业规范和技术标准

四川省、重庆市1997年《水利水电建筑工程预算定额》

四川省、重庆市1997年《水利水电设计概(估)算编制规程》

四川省农业厅《中低产田改造技术规程》

四川省农业厅《四川省坡改梯工程建设技术规程》

四川省《乡村机耕道通用技术条件》

《灌溉与排水设计规范》

《资中县种植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第二章项目区概况

2.1 项目区选择原则

核心示范基地首先考虑农户的积极性和交通条件,其次考虑灌溉条件和增收潜力,通过基地建设,集中成片,具有规模效应和示范带动作用。

                                                                                                                                                                          

良种繁育中心首先考虑灌溉和交通条件,其次考虑业主综合实力,兼顾地域性,利于全县血橙产业发展。

2.2 项目区基本情况

2.2.1 自然条件

(1)基本情况

资中县位于四川盆地中部,沱江中段,东邻东兴区和安岳县,南接威远县,西连仁寿县,北靠资阳市雁江区,成渝高速公路、321国道、成渝铁路及沱江横贯全境。

资中县是成渝线上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先后被列为全国商品粮、瘦肉型商品猪、水果、特种水产养殖基地县,财政部整合资金支持新农村建设试点县、商务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试点县、全省新型合作医疗试点县、全省科技工作试点县、全省劳务开发、劳务培训基地县。

全县幅员面积1734km2,辖33个乡镇,总人口131.09万(其中农业人口113.38万);耕地面积87.58万亩(其中田39.53万亩,土47.1万亩,人均耕地面积0.67亩)。

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172.9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04860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4334元,粮食总产量54969万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6457元。

图1-1-1资中县区位图

(2)地形地质

资中县基本地貌单元为浅丘至中丘地貌。

地面高程大部分位于300m~500m,相对高差一般40~80m,最大达100m,多呈构造剥蚀形山、平顶山或馒头山,以山为中心发育坡土或农田,河谷多呈“V”或“U”型谷,区内耕地发育植被不良。

地质主要为中生界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组、遂宁组、上统蓬莱镇组及第四系沉积岩层。

主要为河湖相沙泥岩沉积,岩层倾角平缓构造单一,其地貌形态受地质构造控制和地层岩性影响,为隆起正地形及剥蚀浅丘地形,形成低缓宽谷浅丘,宽谷箱形谷中丘、深丘。

分别形成多种土壤,分属4个土类、6个亚类、10个土属、65个土种,构成土壤类形多样,土壤差异较大,为农业生产造成了复杂繁多的生产条件。

工程区在大地构造部位上处于扬子准地台四川台拗川中台拱内,位于次一级构造,威远辐射状构造北翼。

岩层为北东缓倾的单斜构造,区内无活动性断裂分布,区域构造稳定性好。

资中地区属地震波及区,根据1:

400万《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2008)》查证:

资中地区基本地震烈度为Ⅵ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水平向设计地震加速度代表值

=0.05

;场地地基土主要由素填土和粉质粘土组成,素填土和粉质粘土均属中软土,基岩属坚硬土,场地类别属于Ⅱ类,场地特征周期

=0.35s。

(3)气象条件

县域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无霜期312天,年平均气温17.4℃,年极端最高气温37.9℃,年极端最低气温-4.2℃;多年平均相对湿度68%,平均日照为1233.10h,年平均风速1.8m/s,多年平均晴天169天,阴天147天,多年平均蒸发量1234.40mm,土壤可能蒸发量为817.60mm,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007.7mm,降雨量差异较大,最大年降水量1444.30mm,最小年降水量651.50mm,两者相关1.21倍,多年平均春季雨量3-5月份占全年的16%;夏季6-8月份占全年的55%;秋季9-11月份占全年的25%;冬季12月至次年的2月仅占全年的4%;不仅在年度上降雨不均,而且在时段上降雨也不均;对农业的需水带来不利,地区上的差异也较大。

多年平均最大风速12.6m/s,最大风速15.10m/s;无霜期达330天,全年有霜日数一般4~8天左右。

县域地处四川盆地腹部丘陵区径流,主要由降水补给。

洪水由暴雨形成,暴雨集中在6~10月,相应的在这时期形成洪水。

暴雨集中、强度大,一般暴雨过程1~2天,洪水汇聚快,因此洪水过程陡涨陡落,峰型尖瘦,峰顶持续时间短的特点,过程多呈单峰过程,持续时间不长。

(4)水文条件

工程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地下水按其埋藏和赋存条件可分为松散覆盖层中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两大类型。

孔隙水:

主要赋存于松散堆积层中,除台地和河床中水量较丰外,其余地段水量一般较贫乏,受大气降水补给,排泄于沟谷或渗入基岩裂隙中。

基岩裂隙水:

主要埋藏于基岩裂隙中,与孔隙潜水具有一定的水力联系,同样受大气降水补给,以下降泉形式排泄于沟谷或河流。

基岩裂隙水含水不均一,岩体的富水程度和渗透性与地层岩性、地质构造、裂隙发育程度、岩石风化程度有关。

故基岩裂隙水的埋藏条件和水量大小受地形、补给条件、地层岩性和地质构造的限制,变化较大。

(5)土壤与植被

资中县属川中红层浅丘区,大部份由自流井组和沙溪庙组母质发育组成。

土壤从农业上分为冷沙黄泥、黄沙泥、灰棕紫泥、暗紫泥四种。

项目区属于灰棕紫泥土壤,适宜各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生长。

(6)自然灾害状况

资中县常见的自然灾害有旱灾、洪灾、风灾、雹灾等。

以旱灾和洪灾为最常见,洪灾以山溪型洪灾为主,汛期(5~10月)雨水集中,特别是大雨、暴雨出现的次数多,造成的损失也较大。

干旱类型一般有冬旱、春旱、夏旱、伏旱,在错综复杂的天气变化下,又可形成春旱、夏伏旱等类型。

据资中县气象局有关统计资料表明:

项目区域内,农作物需水期降雨量不足,冬旱春旱出现频率为36%,夏旱出现频率为51%,伏旱出现频率为22%。

2.2.2 社会经济状况

资中县幅员面积1734平方公里,辖区33个镇(乡),782个村,753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3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15万,是典型的农业大县。

资中县是全国商品粮、瘦肉型商品猪、水果和特色水产养殖基地县,是财政部整合支农资金试点县、全省59个扩权强县试点县之一、22个百万人口大县之一、10个生态园区示范区之一和主体功能分区农产品主产区之一。

2012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2.9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4.4亿元,在全省181个县市区中排第60位,在成渝经济区148个县市区中排第88位。

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457元。

2.2.3 基础设施条件

(1)交通状况

核心示范区位于资中县东部,距资中县城18公里,幅员面积81.31平方公里,321国道横穿项目区而过,交通方便,区位优势明显。

项目区内有机耕道路24.4公里。

但路面宽度在3.5-4.0米,多为泥质路面,雨天车辆难行,并且田间道多为断头路,未形成道路网。

生产路数量少,路面宽度在0.6-0.8米,不能满足生产生活之需要。

(2)排灌系统骨干设施状况

目前项目区内有1座水库,13个山坪塘。

石河堰1道、电排1座,蓄水池35口,区内总库容28.6万立方米,但部分渠道因长年没有进行维修,干渠只有部分被保存下来。

项目区所建水库主要是用于水田灌溉,而不用于旱地。

因此,项目区亟待对其排灌系统进行重新设计和修建。

通过蓄水池、排水沟、沉沙凼的修建,达到水进池、泥进凼,减少水土流失。

(3)电力设施情况

项目区农网改造已经完成,220伏、380伏电网配套,电力设施及电力供应能保证项目区工程施工的需要。

2.2.4 血橙产业现状

(1)种苗无病毒繁育技术滞后,良繁基地规模小,苗木供应不足。

我县采用无病毒技术繁育柑桔种苗起步较晚,规模较小,无病毒苗木仅占5%左右,柑桔育苗上存在“杂”、“乱”、“差”现象,突出表现为个体育苗比例大,采用露地常规育苗,技术含量低,砧穗组合不合理,最宜我县血橙发展的优良砧木香橙来大面积推广。

苗木参差不齐,品种纯度不够。

育苗数量少,不能满足生产需要,目前全县常年苗本供应量40万株左右,到2015年,全县血橙面积发展到20万亩,年需苗本200万株以上,缺口大,需建繁育基地400亩以上。

(2)科技支撑不足,标准化程度低

资中血橙品种更缓慢,研究创新与开发能力不足,果园标准化程度较低,生产和运输环节以人工为主,机械化水平低,急需加强科技研发能力建设。

(3)扶持力度较弱,基础设施薄弱。

目前大部份血橙果园,主要依托退耕还林工程而建,以坡地和山地建园为主,路、渠、池等基础主设施配套没有完善,抗灾能力差。

2.2.5 项目实施区基本情况

本方案拟选定的实施区域为:

资中县走马镇是国家级小城镇建设试点镇,位于资中下游的沱江岸边,居资中县城与内江城中间,距县城18公里,距内江20公里,幅员面积81.31平方公里,有耕地0.15万亩。

全镇辖10个行政村,72个村民小组,总户数831万户,人口2567人,其中农业人口2501人。

成渝高速公路、成渝铁路、321国道、沱江河横贯全境,有明显的交通区位优势。

走马镇现有小

(二)型水库5座,山坪塘84口,石河堰2道,电排5座,装机容量630千瓦,水渠31.4公里,蓄水池309口。

2010年全镇水稻播种面积1.5万亩,总1480万斤。

项目区属县新农村综合体建设区,现有血橙1800亩,群众种植积极性高。

良种繁育中心在走马镇庙湾村5个社实施,幅员面积2.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50亩,(田1050亩、土1200亩,总人口2567人,其中农业人口2501人,2011年人均纯收入6980元,区内土壤为灰棕紫色土,PH5.5-6.5之间,坡耕地占土面积75.3%,田种植水稻-菜-菜,复种指数220%左右,旱地以玉米-红苕为主,复种指数低,区内骨干交通完善,但有8.5公里机耕道年久失修,雨天通行困难,人行道多为泥路,生产极为不变,区内现有小二型水库1座,山坪塘13口,提灌站1处。

渠道12条,长2.32万米。

 

第三章项目建设条件分析

3.1 血橙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要求

3.1.1 土层厚度

血橙植株根系深,土层厚度要求高,需≥1米。

3.1.2 土壤质地

适宜血橙生长发育的土壤质地为中壤—重壤,以团粒结构最好。

3.1.3 土壤理化性状

血橙高产适宜的土壤理化性能为PH5.5—6.5之间,有机质3-5%,土壤碱解氮80mg/kg—120mg/kg之间,速效砱80mg/kg—140mg/kg之间,速效钾50mg/kg—100mg/kg之间。

3.2 项目区土壤适宜性分析

项目区内旱地坡度主要在00-150之间,耕地高低不平,土层厚度60—70cm之间,夏季降雨集中,易造成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

水土流失将土壤中大量肥沃的细粒物质带走,使耕作层变薄,土壤养分含量降低,质地变粗,土壤质量和潜在生产力降低,使耕地易受干旱影响。

中低产田土多,耕地产量不高,土地利用效果较差。

因此需对大部份50以上的坡耕地进行改造,、增厚土层可满足血橙产业发展要求。

项目区土壤母质为沙溪庙组紫色砂岩。

以物理风化度为主,风化度高,质地在重壤—粘土之间,通过实施增施有机肥,秸杆还田测土配方施肥等一系列土壤改良培肥技术后,可改变土壤质地,使之在中壤-重壤之间。

项目区所属的灰棕紫泥土PH值5.5-6.0之间,有机质含量0.8-1.1%,土壤碱解氮50-70mg/kg之间,速效砱90-120mg/kg之间,速效钾30-40mg/kg之间。

不能满足血橙高产需要,但通过耕地地力培肥后2-3年,能满足高产需要。

3.3 水量平衡分析

3.3.1 项目区需水量分析

(1)作物需水量计算

a耕作制度:

根据资中县发展规划,资中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