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蚌埠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习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806017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09.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蚌埠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安徽省蚌埠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安徽省蚌埠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安徽省蚌埠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安徽省蚌埠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蚌埠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习题.docx

《安徽省蚌埠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蚌埠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习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省蚌埠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习题.docx

安徽省蚌埠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习题

蚌埠一中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地理

考试时间:

90分钟试卷分值:

100分命题人:

审核人: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 共54分)

该图是经纬网图层和中国著名山脉图层的叠加图,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四个小黑点为中国领土四至点(最东、最西、最北、最南)。

读图回答1~2题。

1.经纬网的纬线间距为(  )

A.3°B.5°C.8°D.10°

2.我国种植业与畜牧业分界线大致经过山脉(  )

A.①   B.②    

C.③    D.④

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3~4题。

3.既近水又受水患影响最小的居民点是(  )

A.①B.②C.③D.④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②居民点最容易发展成为城镇

B.站在M山可以看到图中的所有居民点

C.图中河流干流由西北流向东南

D.由⑤地取近道攀登M山忽上忽下较耗体力

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5~7题。

5.关于图中规划公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公路的最大高差可能为180米B.公路的走向为西北—东南

C.公路的长度约为6千米D.公路穿越山脊地区

6.沿图中a—b剖面线绘制的地形剖面图是下面的(  )

7.在图示区域内拟建一座防火瞭望塔,在①②③④的选址方案中,瞭望范围最大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读图,回答8~9题。

8.下图中①②③④四条山脉同为长江、珠江两大河流分水岭的是(  )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②④

9.下列关于甲山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南坡的降水量少于西北坡

B.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C.为我国赣、闽两省的分界线

D.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下图是“沿东经87.5°经线的我国地形剖面图”,据图回答问题。

10.对该剖面经过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山南坡为向阳坡,热量条件优于北坡,因而森林分布广

B.乙地河流径流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也大

C.甲地南侧由于深居内陆,夏季风不易到达

D.丙山为我国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

读“我国某区域图”,完成11~12题。

11.与图中M河比较,N河(  )

A.径流量更大B.含沙量更大

C.落差更小D.冰期更短

12.与东南沿海地区比较,图中东西向铁路干线沿线地区工业发展的优势是(  )

A.劳动力丰富B.矿产丰富

C.技术力量雄厚D.市场广阔

 

读下图,完成13~14题。

13.图示地区与我国同纬度东部地区相比(  )

A.气温日较差小,年际变化小

B.气温日较差大,年际变化大

C.气温日较差小,年际变化大

D.气温日较差大,年际变化小

14.关于该地区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以草原、高寒草甸等植被为主

B.受地势的影响大,夏季温度高

C.冬季经常受寒潮的侵袭,降温剧烈

D.地势平坦、沙漠广布

网上流行这样一个帖子,内容如下:

北京人说他风沙多,A地人就笑了;A地人说他面积大,新疆人就笑了;新疆人说他民族多,B省人就笑了;B省人说他地势高,西藏人就笑了;西藏人说他文物多,陕西人就笑了;陕西人说他革命早,江西人就笑了…回答15~16题。

15.材料中的A地和B省分别位于(  )

A.西部经济地带 青藏高寒区

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西部经济地带

C.中部经济地带 东部经济地带

D.东部季风区 中部经济地带

16.关于材料中的省级行政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材料中的A地的城市化水平较高

B.由于盆地内部地形平坦,新疆的城市主要分布于盆地内部

C.材料中的B省的省会由于海拔高、纬度低,四季如春

D.西藏海拔高,太阳能丰富,城市大多分布于宽广的山间高原

下图为“2010年我国甲、乙、丙、丁四个省级行政区的用水结构图”,读图回答17~18题。

17.甲、乙、丙、丁代表的行政区最可能是(  )

A.北京、上海、广西、新疆B.上海、广西、北京、新疆

C.广西、新疆、上海、北京D.新疆、北京、上海、广西

18.据图,可以判断(  )

A.甲生活用水比例高与该地喀斯特地貌广布有关

B.乙地工业用水比例高是由于该地高科技工业发达

C.生态用水比例丙小于丁说明丙地区生态用水量小于丁

D.丁地农业用水比例高于其他三地与丁地干旱的气候有关

下图中各城市的大气最大降温高度(距地面高度),是连续三年中最强的15次冷空气影响的统计平均值。

读图,回答19~20题。

19.据图反映的变化趋势,对下列各地最大降温高度的推断,正确的是(  )

A.合肥小于南宁B.株洲大于石家庄

C.辽河平原大于洞庭湖平原D.长江三角洲小于珠江三角洲

20.形成图示趋势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获得太阳辐射多少B.距冬季风源地远近

C.下垫面性质的差异D.对流层厚度的不同

 

读“我国局部地区图”及“四地年降雨量(单位:

毫米)统计资料”,回答21~22题。

21.形成东西方向年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海拔高度B.距海远近

C.气温高低D.地表植被

22.该区域自然灾害主要有(  )

A.沙尘暴B.泥石流C.地震D.水土流失

下图是“我国某河干流一个水文站测得的全年各月流量统计图”,据此回答23~24题。

23.该河位于我国(  )

A.西北地区B.华北地区

C.东北地区D.南方地区

24.该河流域适合种植的经济作物是(  )

A.小麦B.甜菜C.棉花D.小米

下表为我国黑龙江、海河、闽江(福建境内)、伊犁河(发源于新疆)长度、径流量和含沙量情况。

据此完成25~27题。

河流

长度(mm)

多年平均径流量(亿m3)

多年平均含沙量(kg/m3)

541

624

0.14

1090

226

61

441

118

4.6

3420

2709

0.16

25.甲、乙、丙、丁四条河流中,没有结冰期的是(  )

A.甲河B.乙河C.丙河D.丁河

26.以上四条河流的共同特征是(  )

A.都参与了水循环

B.流域面积均位于我国境内

C.径流量主要受降水量影响

D.河流水系均很发达,都为外流河

27.依据表中信息判断,沿岸植被条件较差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6分)

28.(16分)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地等高线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分析水库大坝建在P处的原因。

(6分)

(2)试从气候、河流水文特征两方面分析该区域建水库的原因。

(6分)

(3)根据图上信息,分析图中公路选线的主要区位条件。

(4分)

 

29.(16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云南省大理市(25°32'N,100°12'E)地处横断山脉南段。

大理市下马关镇(市政府所在地)平均海拔1976米,位于山谷,以“风期长、风力强;下关风,风高不寒,无沙无尘,有益无害”美名远扬。

该地已建成云南省较大的风力发电场。

下面两图分别为洱海及周边区域示意图、大理风力发电景观图。

(1)分析该区域建成云南省较大的风力发电场的原因。

(4分)

(2)试分析下马关镇风力较大、风高不寒、无沙无尘的原因。

(6分)

(3)依据材料写出下马关镇的气温年变化特点,并分析原因。

(6分)

 

30.(1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四川省合江县荔枝主产地位于长江、赤水、习水沿岸河谷地带,合江是我国分布纬度最高、成熟期最晚、品质最优、市场价格最高的荔枝产区。

荔枝口味鲜美,但果实不耐储藏。

荔枝生长喜温暖,对温度的要求是年均温18~26℃,不耐冰雪霜冻。

极端低温若低于-2℃,来年基本绝收。

据近50年的气象观测资料统计,合江县年平均气温为18.1℃,极端高温为43.4℃,极端低温为-2.2℃,平均有霜期仅6天,大约每三年有一年是完全无霜的。

下图示意我国荔枝主要分布区。

(1)分析合江县适宜荔枝生长的热量条件的成因。

(4分)

(2)从气候条件分析合江荔枝产量波动大、品质优、价格高的原因。

(6分)

(3)当地农民常用绿肥、田间杂草、作物茎秆等覆盖于荔枝树下,说明该做法对荔枝生长自然条件的改善作用。

(4分)

 

高二地理期中考试参考答案

选择题

1.B2.A3.A 4.D5.B 6.A 7.D8.D 9.C10.C11.A 12.B13.D 14.A15.B 16.C17.A 18.D19.C 20.B21.B 22.A23.C 24.B25.A 26.A 27.B

综合题

28.(16分)

(1)位于峡谷,建坝工程量小;上游小盆地利于蓄水;集水区域较广。

(6分)

(2)地处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大;降水季节、年际变化大;河流流量大;流量变化大。

(6分)

(3)地势平坦,工程量小,造价低;经过城镇,客、货运量大。

(4分)

29.(16分)

(1)①风力资源丰富,可充分利用自然资源;②风能是清洁、可再生能源,环境效益好;③技术相对成熟。

(4分)

(2)位于山谷地区,(形成狭管效应)加剧风势,风力较大;夏季,西南风风速较大,气温较高;植被覆盖较好,所以风中无沙无尘。

(6分)

(3)变化特点:

气温年较差较小。

原因:

①该地纬度较低,且受地形阻挡,受冷空气影响小,冬季气候温暖;②地形以山地为主,海拔高,夏季凉爽;③洱海的调节作用较强。

(6分)

30.(14分)

(1)四川盆地受山地阻挡,冬季受北方冷空气影响小;河谷地区地势低,水域面积大,对大气增温作用显著。

(4分)

(2)合江纬度较高,低温冻害天气比岭南地区多,荔枝不耐寒,因此产量波动大;分布纬度高,气温低,生长周期长,品质优;成熟期晚,与其他产地上市时间错开,价格高。

(6分)

(3)夏季可减少阳光强烈直射地面,降低土温,冬季可减少地面热量损失,起到保暖作用;既能增加降水下渗,又能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利于防旱保湿;可减少杂草生长,增加土壤有机质,增强土壤肥力。

(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