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贫困农村家庭教育的问题与对策.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801162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5.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贫困农村家庭教育的问题与对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浅谈贫困农村家庭教育的问题与对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浅谈贫困农村家庭教育的问题与对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浅谈贫困农村家庭教育的问题与对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浅谈贫困农村家庭教育的问题与对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谈贫困农村家庭教育的问题与对策.docx

《浅谈贫困农村家庭教育的问题与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贫困农村家庭教育的问题与对策.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谈贫困农村家庭教育的问题与对策.docx

浅谈贫困农村家庭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贫困农村家庭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

贫困农村家庭教育问题日益显现,主要问题有家庭教育责任严重缺位,家庭教育设施严重缺乏,农村家长教育观念落后。

究其因,主要有农村经济落后,农村家长素质偏低。

针对这些问题及成因,文章提出解决农村家庭教育问题的几点对策。

  关键词:

家庭教育;贫困农村;问题;对策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教育是树人之本,家庭教育为教育之源。

家庭教育在造就人才的启蒙教育和指导人生的终身教育中,具有无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家庭教育成功与否不仅关系到孩子的前途与家庭的幸福,而且直接影响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与国家的兴旺发达。

  一、贫困农村家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地变化,农村教育得到了发展,但贫困农村家庭教育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家庭教育责任严重缺位

  非常有限的土地难以留住这么多的农村劳动力,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进城经商打工。

农村劳务输出成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夫妻双方外出务工的相当普遍,他们的小孩大多为2岁到15岁之间,由于城市生活的支出高,特别是借读费高,他们的务工收入不足以在城市生活,因此绝大多数孩子被留在家里。

据调查,一所农村学校有203名学生,其中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留在农村的学生有143名,占学生总数的70.4%。

大多数父母外出,其孩子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监护。

他们对孩子的教育存在较多的弊端。

他们在监护和施教时,较多采用溺爱的管教方式,只求物质、生活上的满足,而缺乏在精神、道德上的管束和引导。

在孩子的行为习惯方面,即使明知不对,大多也是持一种宽容甚至放任的态度,总是认为“孩子还小,由他爸妈回来管”。

导致孩子们从小就变得骄娇之气严重,放任甚至放纵的性格特点。

农村家长受教育程度不高,特别是那些老年人,绝大多数是文盲。

因此,无法担当起家庭教育的重任。

在孩子学习方面不能提供任何帮助。

再说,这一代老人在教育方式方法上都比较落后,甚至根本没有意识到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

有些父母把孩子托给亲戚朋友来监护,尽管亲戚朋友对孩子非常关心,但他们的关心也主要体现在物质上,而对孩子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心理和精神上的需要却较少关注。

这样极易形成孩子的我行我素和任性的心理行为特征;或者使孩子产生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从而形成胆小怕事、孤僻等过分内向的性格特征。

还有一些父母因受各种因素的限制,把孩子留在家里让孩子自我监护。

因未成年人的自控能力、自我管理能力、明辨是非的能力均不强,这就等于没有监护。

再说这些父母一般认为自己长期在外,又无人照顾孩子,觉得欠孩子太多,因而在金钱上就尽力满足孩子的需要,久而久之,孩子养成了奢侈、浪费、不知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不良行为习惯,而且由于孩子特别是男孩子的自我约束力较差,容易沾染上打牌赌钱等坏习惯。

  

(二)家庭教育设施严重缺乏

  孩子的家里除了学校分给他们的教科书以外,再没有其它书籍了。

根本见不到诸如激励孩子认真学习、道德修养等方面的名言、警句。

有益孩子身心发展、发展孩子艺术素质的娱乐设施极少,娱乐活动场所几乎见不到。

由于没有健康的娱乐设施与场所,孩子们一旦放学回家,就三五成群在外面玩耍,玩一些玻璃弹子、跳皮筋、你追我赶等简单游戏;有些孩子整天沉溺于电视剧里;还有一些男孩子一有空就召集伙伴去打牌赌钱。

导致孩子们沾染打赌、吸烟、打架、偷窃等不良的行为习惯。

  (三)农村学生家长教育观念落后

  农村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漠不关心,不管不问,甚至有些家长连孩子的确切年龄和所在年级都不知道。

大部分家长认为“病要大夫看,孩子要教师教”,孩子的教育是老师的事,与己无关,他们只负责从经济上、生活上满足子女的需要,把教育子女的责任完全推给了学校,孩子出了问题就怪学校和老师,一味感叹孩子没遇上好老师,甚至指责学校误人子弟。

  笔者在一所农村小学任教时,遇到一些这样的家长。

在家访时,我把几位孩子学习不认真的情况向他们家长反映,家长坦言他们从未过问孩子的学习情况,特别不主张孩子在夜晚花时间学习,认为既影响孩子的身体又浪费电。

他们也不责怪老师,认为孩子的学习能力是天生的,是由“八”字排定的,与后天的培养没有多大关系,有出息的不用教育也会有出息;没有出息的就算再花多少功夫也是白费劲。

  二、贫困农村家庭教育问题的成因

  鉴于以上问题,究其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贫困农村经济落后

  受经济状况影响,大部分农村家长为了维持生计而不得不抛下子女离开农村到城里去经商打工,将更多精力用在赚钱养家糊口上。

有些留在农村的家长也是整天忙于劳动,很少有闲暇时间与孩子在一起,没有更多的精力来教育孩子,也就导致了许多家长将教育孩子的任务交给了学校和教师。

因农村经济落后,大部分家庭条件差,家庭收入只能是解决温饱问题,家长们根本无能为力从事家庭教育设施建设,为家庭教育提供更好的条件。

农村家庭教育的初探2008-12-412:

37:

08

欢迎参加2009新课程教学方法专题报告会

农村幼儿家庭的教育状况如何?

家庭的教育方式怎样?

家长的素质如何?

针对此我们进行了访谈。

结果发现农村幼儿的主要表现为:

“三少一重”。

“一少”:

家庭成员间交流、沟通少

农村家庭生活负担重,所有的时间都在劳作和赚钱上,每日早出晚归,身心疲惫。

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和孩子交流。

即使有时间他们也认为:

“和孩子没有什么好说的,说了孩子也不懂,他们只是小孩子。

只要给孩子吃饱穿暖就行了。

”等到孩子闯祸了,家长就进行所谓的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方法去责骂、鞭打孩子。

据调查,有82%的家庭对孩子说:

“好好读书”“不要打架闯祸”“上课认真”“不要看电视了”“作业做了吗”等一些交流的语言,有8%的家庭会询问孩子“今天学了什么?

”“老师讲的你听得懂吗”“你和同学一起还好吗”等一些学校情况。

10%的家庭对孩子是不闻不问,对孩子采取放羊式的管理。

他们始终觉得:

孩子会不会读书都是生好的。

由于亲子间沟通较少,导致孩子对自己的所见所闻不善于表达,亲子的情感关系也比较陌生,有些孩子因为缺少管教,变得比较野蛮,不讲道理,在学校里惹祸生事。

随着农村经济生活的提高,大多数家长日渐重视孩子的生活物质的问题,但是对于孩子的精神生活则关心较少。

比如:

孩子的思想、孩子的心理问题等等。

据了解,有一大部分的家庭,当家长主动闲聊时,孩子能认真回答问题,如果家长不问,孩子也不会主动述说。

有小部分的家庭的孩子看到家长无事,则会主动述说自己的所见所闻。

还有一部分的孩子则是躲避家长,怕挨训斥和责骂。

有多少家长在空闲时,给孩子讲故事、交流。

很多的家长根本不会讲故事,即使讲也是偶尔讲一些老一辈传下来的“古董”故事。

有些家长忙于家务或者打牌时,则会让孩子自己看电视、自己去玩或者给孩子钱让孩子买点东西吃等等来应付孩子。

从一些访谈过程中,我们发现,普遍的农村家庭存在着重养轻教,他们认为教育是学校老师的事情,自己只要赚钱养活他们就可以了。

很多的家长忙于赚钱,疏忽了孩子的心理需要,忘却了孩子的情感交流,孩子们接受家长的物质的提供,却无法体会家长的辛苦。

孩子得不到父母精神上的关爱和沟通,也因此疏远了亲情,造成了隔阂。

这也是农村普遍存在孩子和父母关系处理不好的因素。

“二少”:

孩子的礼貌生活习惯培养少

“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是一个人在社会生活的基础。

也是获得成功和幸福的基本条件。

孩子的幼儿期是家长培养习惯的关键期。

这一时期,家长应培养孩子一些待人接物、行为习惯、生活作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等一些良好的习惯。

通过访谈,我们发现许多家长根本不会让孩子接待家里的客人,怕孩子会妨碍成人间的谈话。

在走亲访友中,也很少带孩子,怕麻烦,怕孩子惹事。

也从不教孩子一些接待的礼仪。

有一小部分的家长会跟孩子说:

看到客人要叫,不要大吵大闹等等,然后允许孩子在旁轻轻的玩。

我们访谈中也发现,大部分家庭的孩子见到陌生人会比较害羞、不敢交流。

有的孩子比较野蛮。

有的孩子不会礼貌用语,缺乏社交能力。

这些主要是家长对于孩子这方面的培养较少。

随着电视机的普遍,农村生活的单一。

很多家庭将看电视作为生活的一部分。

很多的孩子会随着父母一起看一些成人电视剧。

部分的家长会看得比较迟,当孩子不肯睡觉时,则采取武力镇压孩子。

部分家长会给孩子合理的时间看电视,按时睡觉。

部分家长则采取放任态度,让孩子随意看电视。

在培养孩子自理能力方面,我们发现,很大一部分的家长会和孩子一起干农活,让孩子体会劳动的辛苦。

有一部分的家长则不让孩子干活,觉得孩子应该以学习为主,以后长大了自然会干活的。

有的家长会让孩子干家务,但是因为要求过于高,孩子干了几次,得不到家长的认可,就失去了信心。

“三少”:

孩子的安全意识少

农村的孩子普遍胆子较大。

他们会在一些高处的地方往下跳,会在一些架子上行走等等。

首先是在农村属于孩子玩的地方较少。

其次,家长无暇顾及孩子的游戏生活,也不会教给孩子一些安全常识。

因此导致孩子对于一些动作没有危险性的认识。

当孩子出现安全事故了,家长才会教给孩子出事情的安全知识,但是对于其他的安全隐患则不会教育孩子。

所谓的拆什么补什么。

“一重”:

重学习知识,轻素质兴趣的培养

大多数的家长,自己文化素质低,自己觉得社会地位低,所以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孩子的身上,他们认为,读书是唯一的出路。

他们觉得,在学校里就应该学习数学,学习写字。

对于一些画画、美工、舞蹈、唱歌则是多余的。

据了解,60%的家长认为画画是浪费时间,会影响孩子的学习。

有20%的家长认为让孩子学画画是孩子的一种技能。

有10%的家长认为,只有当作业完成后,孩子才可以画画。

有10%的家长则认为画画可以学习,可以培养孩子的兴趣。

很多家长对于“在学校里学什么”这一问题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但是大部分的看法是:

学校里要注重学习,在这基础上适当的加些画画、唱歌等是可以的。

因此,很多的教师为了迎合家长的需要,将一些生动有趣的活动变成了单一枯燥的文化课活动。

农村家庭教育的“三少和一重”的现象,和家长的素质是分不开的。

通过访谈,我们了解到,家长觉得自己的文化水平比较低,既不会教孩子画画,唱歌,也不懂孩子的心理。

有时候是心有余里而不足。

这类家长就把希望寄托在学校老师的身上。

有类家长则觉得“会不会读书是天生的,如果不会读书,家长再怎么教也是没有用的。

”这类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是不闻不问,相信宿命论。

有类家长从小缺少父母的关心,到自己为人父母后,对于子女也缺少关心。

把孩子的教育责任推给了学校和老师。

由于农村家长农活多,家务重,加上最近几年一些不好的风气,比如赌博等一些不良习惯,导致部分家长没有时间精力去教育孩子。

这使得农村家长工作很难展开。

一般城市经常使用的家长工作形式:

家长会、家长开放日活动、亲子活动等等,在农村由于家长的参与意识,到会的较少,因此也起不了多大的作用。

农村家庭教育的特殊,农村教师的教学水平,这就决定了农村教育的重要性。

为了让孩子受到更好的家庭教育,农村教育任重而道远。

农村幼儿家庭教育指导策略

农村幼儿家庭教育有着广阔的天地,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农村幼儿家庭教育步履艰难,特别是农村家长不重视幼儿家庭教育的现象相当突出,家长缺乏参与幼儿家庭教育的意识,他们认为,教育孩子是老师的事情,自己农活忙,事情多,无暇顾及子女的教育问题。

与此同时,农村家长对幼儿家庭教育的认识也存在着偏差,他们文化程度普遍较低,不懂得幼儿家庭教育的内容和方法,片面强调对孩子施行识字、数数教育,幼儿家庭教育的方法简单粗暴。

为了提高农村幼儿家庭教育的质量,针对以上问题,我们采取了以下的指导策略:

一、丰富幼儿园家长工作的途径

教师可依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开展家园联系,把城市幼儿园一些成功的家园联系形式,如把家园栏、家访、家园联系册等运用到农村幼儿园中来,家园栏的内容除了向家长介绍幼儿在园的学习内容外,更主要的一块内容还是引领家长家教理念的文章,如为什么要选择这些内容,家长要如何与幼儿园合作不共同教育好幼儿等;同时要结合当地的风土人情,开展生动有趣的亲子活动,有城区教师送教下乡活动时,邀请家长一起来观看活动,让家长了解幼儿园活动的组织方式,和他的孩子在幼儿园中的表现;并要召开行之有效的家长会,因为农村教师师资水平有限,可请省示范园教师与农村小学校长共同来召开家长会,让省示范园教师讲农村幼儿应学些什么,让小学校长讲小学需要怎么样的一年级新生。

各种途径同时展开,能快速而有效地转变农村家长的教育观点,让正确的家教理念深入农村幼儿家长的心中重要。

二、充分利用省示范园的辐射作用

各乡镇要充分利用当地教研员、省示范园的资源,借鉴省示范园家长工作的精华,每学期初由省示范园教师和农村幼儿教师一起讨论商定本学期的家长工作重点、内容,并写出工作计划,农村幼儿教师使用后反馈情况,进一步修改、调整,使省示范园比较成熟的一套家长工作的方法,在农村得到创新,成为具有农村特色的、能为农村幼儿教师操作的方法。

省示范园教师、教研员要深入农村举办“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知识的培训,把家长希望子女成才的迫切愿望,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

教研员组织省示范园教师为农村家长编集一本通俗易懂的家教读物,为农村幼儿家长提供家教指导,具体内容有:

家庭教育理念(摘编一些名家的家教观点)、农村幼儿家长在家在园行为规范要求、幼儿礼貌行为的培养规范、幼儿卫生习惯的培养规范、幼儿营养指导(附早餐、中餐、晚餐的食谱)、幼儿着装指南、幼儿农村家长如何指导幼儿阅读(附优秀幼儿阅读资料)、农村幼儿家庭教育案例等。

三、大力依托农村社区的力量

在各乡、村成立由村委会委员、妇联干部、小学校长、幼儿园教师和幼儿家长代表组成的“家庭教育协会”,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形成大家都来“关心家教、支持幼教”的良好风尚。

“协会”可以利用乡有线广播,传播家庭教育的知识经验,扩大家庭教育指导的辐射面;在村、镇的热闹地段开辟图文并茂的家庭教育宣传画廊,定期召开会议,讨论家庭和幼儿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教育措施;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幼儿教育,帮助解决一些人力、物力、设备、技术上的困难,配合美化、绿化,改善幼儿园的环境,发挥每个家长的特长,为幼儿园服务。

同时建议家长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增加家庭的文化教育氛围。

家长在家不进行不良娱乐活动,能看书读报,给孩子有一个学习的小天地,提供阅读的书籍,形成浓厚的家庭文化教育氛围。

 我国的幼儿家庭教育,城市比农村重视,城市比农村投入多。

这种差别不缩小,不但影响农村孩子的成长,影响农村家庭的发展和生活质量,也影响农村人口质量的提高,进而影响中国人口素质的提高。

但是中国现代化的实现,仅有城市现代化和工业现代化是不够的,还必须有农村现代化和农业现代化。

所以我们必须提升农村幼儿的家庭教育质量,这是关系到中国农村明天人口质量的大事。

农村幼儿家庭教育指导策略-教学教案

 鸣星网 打印此文 进入论坛

注册即送100元现金券,买300百送100,高丽参68元,更有1元1瓶赠送

    农村幼儿家庭教育指导策略

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教研室徐小燕

农村幼儿教育有着广阔的天地,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农村幼儿教育步履艰难,特别是农村家长不重视幼儿教育的现象相当突出,家长缺乏参与幼儿教育的意识,他们认为,教育孩子是老师的事情,自己农活忙,事情多,无暇顾及子女的教育问题。

与此同时,农村家长对幼儿教育的认识也存在着偏差,他们文化程度普遍较低,不懂得幼儿家庭教育的内容和方法,片面强调对孩子施行识字、数数教育,家庭教育的方法简单粗暴。

为了提高农村幼儿家庭教育的质量,针对以上问题,我们采取了以下的指导策略:

一、丰富幼儿园家长工作的途径

教师可依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开展家园联系,把城市幼儿园一些成功的家园联系形式,如把家园栏、家访、家园联系册等运用到农村幼儿园中来,家园栏的内容除了向家长介绍幼儿在园的学习内容外,更主要的一块内容还是引领家长家教理念的文章,如为什么要选择这些内容,家长要如何与幼儿园合作不共同教育好幼儿等;同时要结合当地的风土人情,开展生动有趣的亲子活动,有城区教师送教下乡活动时,邀请家长一起来观看活动,让家长了解幼儿园活动的组织方式,和他的孩子在幼儿园中的表现;并要召开行之有效的家长会,因为农村教师师资水平有限,可请省示范园教师与农村小学校长共同来召开家长会,让省示范园教师讲农村幼儿应学些什么,让小学校长讲小学需要怎么样的一年级新生。

各种途径同时展开,能快速而有效地转变农村家长的教育观点,让正确的家教理念深入农村幼儿家长的心中重要。

二、充分利用省示范园的辐射作用

各乡镇要充分利用当地教研员、省示范园的资源,借鉴省示范园家长工作的精华,每学期初由省示范园教师和农村幼儿教师一起讨论商定本学期的家长工作重点、内容,并写出工作计划,农村幼儿教师使用后反馈情况,进一步修改、调整,使省示范园比较成熟的一套家长工作的方法,在农村得到创新,成为具有农村特色的、能为农村幼儿教师操作的方法。

省示范园教师、教研员要深入农村举办“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知识的培训,把家长希望子女成才的迫切愿望,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

教研员组织省示范园教师为农村家长编集一本通俗易懂的家教读物,为农村幼儿家长提供家教指导,具体内容有:

家庭教育理念(摘编一些名家的家教观点)、农村幼儿家长在家在园行为规范要求、幼儿礼貌行为的培养规范、幼儿卫生习惯的培养规范、幼儿营养指导(附早餐、中餐、晚餐的食谱)、幼儿着装指南、幼儿农村家长如何指导幼儿阅读(附优秀幼儿阅读资料)、农村幼儿家庭教育案例等。

三、大力依托农村社区的力量

在各乡、村成立由村委会委员、妇联干部、小学校长、幼儿园教师和幼儿家长代表组成的“家庭教育协会”,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形成大家都来“关心家教、支持幼教”的良好风尚。

“协会”可以利用乡有线广播,传播家庭教育的知识经验,扩大家庭教育指导的辐射面;在村、镇的热闹地段开辟图文并茂的家庭教育宣传画廊,定期召开会议,讨论家庭和幼儿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教育措施;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幼儿教育,帮助解决一些人力、物力、设备、技术上的困难,配合美化、绿化,改善幼儿园的环境,发挥每个家长的特长,为幼儿园服务。

同时建议家长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增加家庭的文化教育氛围。

家长在家不进行不良娱乐活动,能看书读报,给孩子有一个学习的小天地,提供阅读的书籍,形成浓厚的家庭文化教育氛围。

 我国的家庭教育,城市比农村重视,城市比农村投入多。

这种差别不缩小,不但影响农村孩子的成长,影响农村家庭的发展和生活质量,也影响农村人口质量的提高,进而影响中国人口素质的提高。

但是中国现代化的实现,仅有城市现代化和工业现代化是不够的,还必须有农村现代化和农业现代化。

所以我们必须提升农村幼儿的家庭教育质量,这是关系到中国农村明天人口质量的大事。

家庭教育问题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关注,但被做为一种学科进行研究,在我国也就是近年来的事情。

这是时代的发展,人才的需求,国民整体素质提高所必须涉及的问题。

这里与家长们探讨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目的是要家庭与社会、教育部门共同担负起教育下一代的任务。

人的教育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这里包含着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集体(托幼园所、学校)教育,三者相互关联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这项教育工程离开哪一项都不可能,但在这项系统工程之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

1家庭;2学校;3儿童所在的集体;4儿童本人;5书籍;6偶然出现的因素。

从排列顺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可以看得出家庭在塑造儿童的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在这位教育学家心中占据相当的地位。

为此家长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十分必要的。

  一、家庭教育是教育人的起点和基点

  家庭教育一般是指家庭中的父母及其成年人对未成年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

其教育目标应是:

在孩子进入社会接受集体教育(幼儿园、学校教育)之前保证孩子身心健康地发展,为接受幼儿园、学校的教育打好基础。

在孩子入园、入校后,配合幼儿园、学校使其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教育的重点是以品德教育为主,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为主,行为习惯包括:

生活习惯、劳动习惯、学习习惯等,教会孩子如何学“做人”。

家庭教育由于发生在家庭之中,与幼儿园、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比较,具有以下特点,这些特点使家庭教育成为教育人的起点与基点,具有其他教育所没有的优势。

  

(一)家庭教育早期性

  家庭是儿童生命的摇篮,是人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即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家长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即启蒙之师。

所以家长对儿童所施的教育最具有早期性。

一般来说,孩子出生后经过三年的发育,进入幼儿时期,从3岁……6岁是学龄前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早期教育阶段,这是人的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

我国古谚有: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幼儿期是人生熏陶渐染化的开始,人的许多基本能力是这个年龄阶段形成的,如语言表达、基本动作以及某些生活习惯等等,性格也在逐步形成。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认为,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如果把他本人17岁达到的水平算作100%,那么4岁时就达到了50%。

4-8岁又增加了30%,8-17岁又获得了20%。

  可见幼儿在5岁以前是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也是进行早期智力开发的最佳时期,如果家长在这个时期所实施的家庭教育良好,将是孩子早期智力发展的关键。

古往今来,许多仁人志士,卓有成效的名人在幼年时期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他们日后成才的一个重要原因。

如,德国大诗人、剧作家歌德的成才,得力于家庭的早期教育。

歌德2-3岁时,父亲就抱了到郊外野游,观察自然,培养歌德的观察能力。

3-4岁时,父亲教他唱歌、背歌谣、讲童话故事,并有意让他在众人面前讲演,培养他的口语能力。

这些有意识的教育,使歌德从小乐观向上,乐于思索,善于学习。

歌德8岁时能用法、德、英、意大利、拉丁、希腊语阅读各种书籍,14岁写剧本,25岁用一个有月的时间写成了闻名于欧洲的诗歌《少年维特的烦恼》。

再如古代以“父子书法家”著称的王羲之、王献之,有过1350多项发明的大发明家爱迪生,一代文学巨星郭沫若,茅盾等名人的成长过程都说明了家庭教育对早期智力开发是十分重要的。

反之,人的幼年时期得不到良好的家庭教育而影响智力正常发展的事例也是不少的。

如印度“狼孩”卡玛拉,从小被狼叼去,8岁时被人发现,但其生活习惯已与人两样,其生活习惯几乎与狼一样,四肢爬行,吃生肉,昼伏夜行,后来经过人为的训练,两年后才能站立,六年后可以象人一样行走,四年内学会了6个单词,在他17岁时,智力水平仅达到3岁孩子的水平。

据《中国妇女报》披露,我国南京市一姓马的工人因患有精神性心理疾病,深怕孩子受人迫害,将自已的三个子女从小锁在家中,人让他们与外界接触,长达十几年,致使这些孩子智力低下,言语迟缓,与同龄人相比,智力及生活能力差异很大,近于白痴,所以不可忽视家庭教育早期性的作用,

  

(二)家庭教育连续性

  家庭教育第二个特点是连续性。

孩子出生后,从小到大,几乎2/3时间生活在家庭之中,朝朝暮暮,都在接受着家长的教育。

这种教育是在有意和无意、计划和无计划、自觉和不自觉之中进行的,不管是以什么方式、在什么时间进行教育,都是家长以其自身的言行随时随地的教育影响着子女。

这种教育对孩子的生活习惯、道德品行、谈吐举止等都在不停地给予影响和示范,其潜移默化的作用相当大,伴随着人的一生,可以说是活到老学到老,所以有些教育家又把家长称为终身教师。

这种终身性的教育往往反映了一个家庭的家风,家风的好坏往往要延续几代人,甚至于十几代、几十代,而且这种家风往往与家庭成员从事的职业有关。

如:

杏林世家”、“梨园之家”、“教育世家”等等。

同时家风又反映了一个家庭的学风,学风的好坏也往往延续几代人、十几代人、几十代人。

如在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