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现代礼仪学》总复习串讲笔记带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800649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62.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现代礼仪学》总复习串讲笔记带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自考《现代礼仪学》总复习串讲笔记带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自考《现代礼仪学》总复习串讲笔记带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自考《现代礼仪学》总复习串讲笔记带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自考《现代礼仪学》总复习串讲笔记带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考《现代礼仪学》总复习串讲笔记带答案.docx

《自考《现代礼仪学》总复习串讲笔记带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现代礼仪学》总复习串讲笔记带答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自考《现代礼仪学》总复习串讲笔记带答案.docx

自考《现代礼仪学》总复习串讲笔记带答案

《现代礼仪学》串讲笔记

2011年6月整理

1礼仪学的核心概念P3是“礼”,基本概念有仪,礼仪,礼节,礼貌等。

2中国古代礼仪有三层基本含义P3一、典章制度,二、礼节仪式(吉凶軍宾嘉),三、道德规范(三纲五常)

3三礼指的是什么?

P5<周礼>,<仪礼>,<礼记>

4第三段前两句话P13“礼”是指特定的民族、人群或国家基于客观历史传统而形成的,以确立、维护社会特级秩序为核心内容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与之相适应的典章制度,行为方式。

而“礼仪”是指在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的,符合礼的要求,维护礼的精神,指导、协调人际关系的行为方式和活动形式的总和。

礼仪的具体体现和表现形式有;礼节,礼貌,仪表,仪式,器物,服饰,标志,象征。

5礼仪学的研究对象P17理论探讨,实际应用。

6关于礼及礼仪的理论P22礼仪是人们的生活条件、社会关系和社会存在的产物和反映。

7第四段第一句话记住人名P23波兰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期基。

8第三段第一句话记住人名P24美国著名人类学家摩尔根《古代社会》

9了解是司礼女司礼P27每个氏族都要选出一些“司礼”,男女两性都有,其地位仅次于氏族的首领和负责军事的酋帅(而且氏族的首领和酋帅都是当然的“司礼”)。

司礼们指定每次庆典举行多少天,并为庆典作好一切必要的安排,协同部落的首领和酋帅们主持仪式。

女司礼则偏重于准备筵席,在召开各种会议期间,每天结束之时,要为所有与会的人备餐。

这种聚餐,往往又伴随着一些有关的仪式。

至于负责节日的宗教仪式,就更是司礼责无旁贷的任务了。

10礼仪的等级观念是什么?

P31历史上任何一种礼仪,都不可能不包含着等级区分的观念;换言之,礼仪是以等级区分为前提的,没有等级区分,也就没有礼仪。

11古代的三大祭礼指的是什么?

P35祭天神,祭地祇,祭人鬼

12五礼指的是什么?

P39吉礼(祭祀的典礼),凶礼(一般指丧葬),宾礼(诸侯对天子的朝觐及各诸候之间的聘问和会盟等),军礼(主要指战事,包括校阅、出师、乞师、致师、献捷、献俘等项,还包括一些需要动用大量人力的活动,如建造城邑,田猎等),嘉礼(包括冠礼,婚礼,投壶礼,射礼,乡饮酒礼,立储等)

13封建社会礼仪表现的两个显著特点是什么?

P41伪善和封闭

14伪善性在哪表现的更为突出?

P42野蛮的妇女殉葬制,到了明代,死灰复燃,但朝廷却假惺惺的规定,对殉葬者一律从物质、精神上给予褒奖和鼓励。

正是披上了一层封建礼教薄纱的野蛮的以为殉葬的制度下,一批又一批妇女被推进了殉葬的深渊。

表彰节烈,鼓吹妇女殉夫殉节的风气越来越盛,这种鼓励妇女自愿殉身的作法,比起殉葬更增加了几道文明,崇高的光环,其影响所及也远比殉葬更为深入和广泛,但其野蛮性是完全一样的,只不过更加伪善罢了。

伪善性在封建统治阶级内部,尤其是在封建统治集团的上层,表现得更加突出。

15封闭性在哪表现的更为突出?

P43在外交活动中体现得尤为突出,妄自尊大,目空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习惯于在一个封闭的或大或小的圈子内唯我独尊。

16礼仪的性质及社会规范的含义和分类?

P51礼仪属于社会规范的范畴,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地批判继承和不断地推陈出新的文化现象,体现着强烈的民族性和地方性,有时还表现出一定的阶级色彩。

社会规范是一个社会对其成员在社会生活中的行为加以提倡或限制的准则,包括法律规范,非法律规范两大类别。

非法律规范泛指法律规范以外的一切社会规范,包括道德规范、宗教规范,习俗,共同生活准则以及非国家组织(如企业,学校,团体等)的规章制度。

礼仪是一种非法律规范。

17第一段第一句话记住书名P53《文化演进和人类行为》中提出促进非法律规范的社会化进程和强化非法律规范的社会压力。

要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办法促成有关的社会规范转化形成为一种社会道德、社会风尚,社会舆论,并借助其巨大的力量为自身的推行与弘扬坚持不懈地开辟道路。

18礼仪的民族性和地方性的含义及特点P58礼仪的民族性和地方性是指不同民族和地方的礼仪具有不同于其它民族和地方礼仪的一些特点。

这种特点表现为内部统一性和外部差异性的结合。

19‘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说明了什么?

P60不同的民族或人群的社会生活,其地理环境、历史继承、自然资源、社会氛围、生产水平、生活方式及至文化背景等等,都是千差万别的,这些差别就不可能不对特定民族或人群的礼仪构建产生影响,从而造成不同民族或人群礼仪上的差异,因此每个民族的礼仪都有自己本质上的特点为,都有只属于该民族而为其他民族所没有的特征。

20第二段和第三段第二句话记住P62不同民族和地方的礼仪,既有内部的统一性,又有外部的差异性,这两方面的统一,就是我们所说的礼仪的民族性和地方性的含义。

礼仪的另一面是具有全人类的共通性,而且正是因为全人类的共通性这一面的存在,礼仪才能够在不同的民族、国家和地区的各种交往中发挥其指导、协调人际关系的作用。

同时,礼仪的民族性和地方性的许多内容,也是可以发展变化的,从而转化为全人类的共通性,丰富人类的精神宝库。

礼仪的民族性,地方性与全人类的共通性之间不是互相对立、互相排斥甚至互相否定的一种水火不相容的关系,而是互相依存,促进和补充这样一种相得益彰,包容合作的关系,穹们联袂结缡,共同组成了色彩斑斓,万紫千红的礼仪天地。

21礼仪的构成要素包括哪些?

P70礼仪的主体,客体,媒体,环境。

22礼仪的主体是指?

P70主体是指各种礼仪行为和礼仪活动的操作者和实施者。

包括个人和组织两种基本类型,还有一种介乎个人和组织之间的礼仪主体,如某个临时组成的经贸代表团等。

组织类型的礼仪主体,其礼仪行为和活动不能靠组织自身来完成,必须由具体的人进行操作和实施。

23礼仪的对象是指?

P73指各种礼仪行为和活动的指向者和承受者。

既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可以是具象的,也可以是抽象的,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可以近在眼前,也可以远在天边,可以品位高洁,也可以恶浊不堪。

24礼仪的主体和对象的关系?

P74是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是一种既互相对立又互相依存,同时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的关系。

任何一个礼仪行为可活动,都包含着礼仪主、客体的矛盾运动。

礼仪主体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礼仪行为或活动的发展方向,由礼仪主体所决定。

两者间的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随着礼仪过程的转换,主体与对象的地位也会发生变化。

应该认识到,为了建立、维护和发展更融洽的人际关系,往往需要人们自觉地、主动地、及时地促成这种转换和变化。

25礼仪的媒体含义P75任何礼仪行为和活动都必须信托一定的媒介或媒体,就叫礼仪媒体,也叫礼仪符号。

26第一段倒数第二句话记住P76需要在礼仪行为和活动过程中进行表达和传递的思想、精神、意愿、情愿,礼仪内在要素的总和就是礼仪内容;而这些内在要素的表现方式亦即诉诸人们感观的物理表现,就是礼仪的形式。

礼仪或礼仪媒体就是礼仪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27礼仪的内容和礼仪形式之间的关系P77作为矛盾的两个方面,虽然都是不可缺少的,但是它们在礼仪可礼仪媒体中的地位却不是完全一样的,礼仪内容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决定地位;而礼仪形式是矛盾的次要方面,处于服从地位;礼仪内容决定礼仪形式,礼仪形式服从礼仪内容。

两者的主次地位也不是绝对不变的,在定条件下这两方面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28语言的交际符号和非语言的交际符号(后附图要记)P80

29礼仪媒体的划分(后附图要记)P81

30心丧和无体之礼的理解P82心丧是指旧时师死,弟子守丧,不穿孝服,只在心中悼念。

其实穿丧服只是礼仪媒体的一种,不穿丧服并不等于就没有采用其它丧礼媒体。

心丧这种丧礼虽然不使用孝服这种物体礼仪媒体,但使用了戚容(即悲戚的面容)这种人体态势礼仪媒体,所谓心丧没有礼仪媒体的说法是不符合事实的。

无体之礼只是不采用某种仪式媒体罢了,但这并不妨碍它运用其它类型的礼仪媒体,如从容不迫的气势,恭敬的态度,上下和睦同心的情状,日益兴旺发达的事态等,分明是使用了除仪式媒体之外的更加广泛而且更具效力的众多媒体。

所以无论是心丧还是无体之礼,都决不意味着有的礼仪可以没有礼仪媒体,它们实际上是进行了媒体的选择和替换,礼仪媒体发生了转移,任何礼仪都必须使用媒体,不使用媒体的礼仪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

31礼仪环境的含义P83实施礼仪行为和礼仪活动的特定时空条件。

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32礼从宜,使从俗的含义P85以礼行事要适宜,行礼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出使在外要遵从当地的习俗。

实施何种礼仪和具体礼仪如何实施都要由礼仪环境决定。

33约定俗成律的含义P91各种礼仪规范都是在社会生活中共同议定,众所习用而形成的。

维持礼仪规范的办法只能是社会成员的认同、认可和主动服膺。

按照约定俗成的去做,就是适宜的,与其做法相反的,就是不适宜的。

34等级相称律的含义P95礼仪是划分为一定等级的,礼仪的等级与礼仪主体和客体的等级必须相称。

35等级相称律的要求P97礼仪的规模、规格和形式都恰如其分,既不能贵用贱礼,也不用贱用贵礼。

36第三段P98等级相称律必然适用于各个历史时期的不同类型的礼仪,它也必须适用于现代社会的现代礼仪,这与现代礼仪的平等精神和相互尊重的原则是完全可以统一起来的。

在其规格、规模和形式等问题上,必须遵循等级相称律,礼仪的等级必须与其主体和客体的等级关系相称,这与其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平等精神和相互尊重的原则并不矛盾和抵触。

等级相称律不但并不否定现代礼仪的平等精神和相互尊重的原则,而且反过来,后者还可以使礼仪主体的客体更全面地遵从前者。

因为礼仪主体和客体往往是多重社会角色的复合体,礼仪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往往也是多重社会关系的复合。

分别视不同情况而选择不同的礼仪,正是平等精神和相互尊重原则的体现。

37时空有序律的含义P100一切礼仪行为和礼仪活动中的时间、空间顺序都是有意义的。

38时空有序律的实质P101礼仪行为和礼仪活动中的时间、空间顺序,是礼仪主体和客体等级秩序的体现。

从表面上看只是时间或空间的先后顺序,但其实质则是主体和客体各自地位、权力、尊严和荣誉的问题。

39最后一段第一句话P103在体现时空有序律的时候,时间和空间的顺序安排都要尽可能为尊者、长者、亲者考虑;如果你的礼仪对象是前述三者,那么你要想方设法的将方便留给对方,把困难留给自己,如果你的安排是符合这一要求的,你就不会违背时空有序律,而是对其的有效遵循。

40客随主变律是指?

礼仪当事人及处于主位的礼仪当事人是根据什么划分的?

P106指处于客位的礼仪当事人必须遵循处于主位的礼仪当事人所在地域的礼仪规范。

主、客位是根据礼仪行为和活动所在地域来划分的。

礼仪当事人如果是从其它地方来到该地域,就是处于客位的的礼仪当事人;礼仪当事人如果是以该地域的主人身份出现,就是处于主位的的礼仪当事人。

客人或外来者,主人或东道主。

41客随主变律的要求P110它使不同民族或不同地区的人们发生交往时,遵从何种礼仪规范有了一个共同认可的选择标准。

依据客随主便律办事,无论对于处于客位还是处于主位的礼仪当事人,都是天经地义、顺理成章的。

要求处于客位的礼仪当事人遵循所到地域的礼仪规范并不是没有任何原则的,更不意味着对所到地域的无论什么样的礼仪安排都必须地条件地遵从。

如果处于主位的礼仪当事人的某些礼仪规范和安排涉及到重大的原则问题,那么处于客位的礼仪当事人完全可以而且应该采取必要的得体的行动。

42相互尊重是以什么为条件的?

P114相互尊重是以人格地位平等为条件的。

人格地位与政治、经济、法律地位并不是一回事。

恪守人格地位平等的原则,就可以保证交际和交往双方做到相互尊重。

社会主义礼仪的基本原则是相互尊重,诚信真挚(心诚守信,感情真实热烈),顾全大局(小局服从大局,以大局为重)和不亢不卑(不自卑不高傲)。

其本质特征是建立在礼仪主、客体平等的基础上的,以社会主义思想为导向的新型礼仪。

43相互尊重首先是自己尊重对方P116只有自己首先向对方表示尊重,才有可能赢得对方的真诚回报,如果不是这样,而是时时事事首先强调和要求对方尊重自己,就不合乎相互尊重的精神了,就不可能真正做到相互尊重。

如果礼仪双方都是争着首先向对方表示尊重,那么这样的做法就是极有好处的。

有利于营造一个建设礼仪、实施礼仪的良好氛围。

反之,如果不能作到相互尊重,或一方对另一方的尊重得不到尊重的回报,那礼仪建设就很有可能陷于一种恶性循环之中,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

44仪表的内容包括?

P129容貌、风度、衣着、修饰,仪表之美来自于容貌的保护、美化,服饰的谐调、得体,良好的卫生习惯和优雅的风度。

衣着与体形、脸型、肤色、年龄有关,全套服装的款式谐调。

45第二段(注意相反相成)P131一般来说,应该根据自己的脸型用相反相成的原则去选择领子的式样,所长避短,弥补缺陷,从而收到美化的效果。

46小括号6这一段P132年纪大的妇女或走路姿势不美、不稳的人,不宜穿过高的高跟鞋;脚型肥胖的人不要穿盖过脚面的鞋,冬天宜穿黑色或棕褐色的鞋,夏天可挑选浅色或鲜艳的鞋穿。

47最后一段第一句话P133在着装时我们既要扬长避短,又要体现个人风格。

着装是一门艺术,是一种给人以视错觉的造型艺术。

和其它艺术一样,对其基本常识的了解和学会如何运用它们,是学习着装艺术的关键。

身材、年龄、职业、性格都要考虑。

48庄重场合服饰P135庄重场合指重要庆典仪式、正式宴请、会见外宾等。

这种场合,一般有比较严格的礼仪要求,在服饰方面,自然也不能随便。

1、凡是在请柬上规定着装要求的,一定要按规定穿着。

男子可穿上下同色同质的毛料中山装、西装或民族服饰,女子可以穿各式套装、晚礼服或旗袍、长裙。

不宜穿茄克衫牛仔裤,更不能穿短裤或背心。

2、严格遵循穿着规范。

男子穿西装,一定要系领带,如果西装里面还穿马夹或毛背心,应将领带放在马夹里面,衣服应熨平整,裤子要熨出裤线。

衣领袖口要干净,皮鞋要上油擦亮,穿中山装要扣好领口,风纪扣和裤扣。

穿长袖衬衣要将前摆塞在裤内,不要揎拳捋袖,穿长裤时不能卷起裤边。

女子不宜赤脚穿凉鞋,如果穿长统袜子,袜口不要露在衣裙外面。

女子的纱手套、纱面罩、帽子和外套等,作为服装的一部分按照习惯也是允许穿戴的,而男子在室内则任何时候都不能戴帽子和手套。

3、行为要彬彬有礼。

4、男子在室内一般不要带墨镜。

49戒指的戴法P137戴在食指上,是求婚,中指是在恋爱中,无名指上是已婚,小指上是独身

50站立是人最基本的姿势P141站立时要直立站好,从正面看,身体重心线应在两腿中间向上穿过脊柱及头部,要防止重心偏左或偏右,重心要放在两个前脚掌。

站立的要领是挺胸、收腹、梗颈,可总结为上提下压,前后相夹,左右向中。

要端正,眼睛要平视,环顾四周,嘴微闭,面带笑容,双臂自然下垂或在体前交叉在腰间,不可抱在胸前。

男女站姿:

女子站立时,双脚呈V字型,膝和脚后跟要靠紧,两脚张开的距离为两拳。

上半身保持挺直,下巴要往内放,肩膀要平,腹部要收,臀部不能翘起。

男子站立时,双脚与肩同宽,身体不东倒西歪;站累时,脚可向后搞撤半步,但上体仍须保持正直,不可把脚向前、后伸得太多,甚至叉得太开,禁忌的是歪脖,斜腰,挺腹,曲腿等。

举止有度是说一个人的举止要符合一定的标准,站有站相坐有坐相。

人们在交际中经常使用的礼仪举止有点头,举手,起立,鼓掌,拥抱。

交谈分为敞开式(一人与多人)、交流式(两人交谈,对象是唯一的,1-3米内社交距离)和亲密式三种形式。

51美的姿势和不美的姿势P143美的坐姿:

刚落座时要注意先把双足的脚跟合拢。

把右脚尖向前斜出,显得比较悠闲,保持身段的均衡自然美,把左腿翘在右腿上,给人高贵大方的感觉,但不能翘得过高,不然会有失风度。

不美的坐姿:

刚落座时脚尖相对,双脚成人字形,把双脚张开,拢成八字形,不雅观,把双脚交叉,形成索步,好像很懒散的厌倦的样子,把足尖翘起,或把衬裙露出,易招人议论。

坐时不能两腿摇晃,或者一条腿搁在另一条腿上,无论男女,坐时都不宜把腿分得太开,女性更应注意,女性在穿裙子是,可能侧坐比正坐姿势更优美,但在答礼时必须正坐。

52色温属社交场合中最佳表情P150表情温和、含蓄叫做色温。

以理智战胜情感冲动称为制怒,二者有所联系,色温须制怒,易怒则难色温。

色温与制怒,都是为人处世的艺术。

待人热情诚恳而不谄媚讨好;兴高采烈而不欣喜若狂;表示厌恶时也不伤人面子;无论在何种场合、情况下,情绪上不大起大落,表情上不明显地出现大喜大悲和喜怒无常。

待人接物,胸中须有分晓,外面须存深厚。

表情是内心情感在面部或身体姿态上的表现。

适宜的表情会让人觉得你很好相处,否则,会使人不快或反感,一般乐观的表情会给你带来更多的朋友。

53注视和环视的内容P152面对面的谈话,谈判,讨论时眼睛最好注视着对方。

这样,谈话时可以通过目光的信息传递,加强有声语言的渗透力量,听人说话时,也可通过注视的目光充分表达自己倾听的专注之情各对说话都的尊重、鼓励。

如果交谈中目光倦怠,心不在焉,或眼观六路,东张西望,便成了一种不耐烦的情绪流露,当然注视对方时,目光应是自然,柔和的,而不应死盯盯地逼视对方,这种逼视的目光如果不是出于特殊需要,最好不用。

此外,目光活动的范围也宜在对方的头部、肩部或胸部以上自然流转,而不可在对方全身上下左右乱扫一气,否则也是极为失礼的。

如果有较多的交谈者在场,最好以环视或虚视的目光有意识的顾及到在场的每位公众,让他们感觉到你没有忽略他们每个人的存在,同时也可通过多角度的目光接触,较全面的了解每个人的心理反应,以便随时调整自己的话题。

言谈礼仪:

说话时要注意和气可亲,做到谈吐文雅谦逊,诚于中则形于外,慧于心则秀于言。

称呼主要是指人们在交往过程中彼此的称谓语。

54你与您P160您在古代时与你通用,近代逐渐被全国通用为你的敬称,比如您好,对尊长或同辈称呼您,表达了一种敬意。

一般情况下,尊长称幼辈、晚辈为你。

有时为了强调尊重对方,对非亲属的晚辈也可称您。

关系亲密的同辈以你互称,含有亲切和谐意味,并没有尊敬与不尊敬的问题。

有一种情况应注意,即在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表示尊敬的称呼时,有人用您们,这是不符合现在汉语语法规范的,是错误的。

对此,可换一种说法,比如,您二位,您二老,或分别称呼对方。

55绰号的使用,对有职位职称学位者的称呼P162绰号也不是绝对不可以用,但要注意礼貌,至少那些庸俗无聊有损人格的绰号应该摈除,对长辈、师长、女士更不宜滥用绰号。

对有些人我们可以直接用职业名称来称呼,比如医生、法官、律师、教师等。

有些职称也可用作称呼,比如教授,工程师,技术员。

有时用职务做称呼,尤其是在工作场合,如科长,部长,处长等。

学位中有学士、硕士、博士等,只有博士才能作为称呼来使用,而且一般也是在与专业有关的场合才使用。

需注意在职称与职务中往往有副职的出现,比如副教授、副经理等,称呼时应省去副字,直接称呼对方刘副教授,王副经理是不适宜的。

日本人在正式场合一般不称呼你,你多用于丈夫称呼妻子,长辈称呼晚辈。

德国人普遍称对方为您,随便称你往往会冒犯对主,尤其是在问路、道谦等场合下更应使用您。

日本人姓前名后,一般日常称呼姓,正式场合称呼全名。

匈牙利的妮是夫人的意思,在丈夫的姓名后加妮称呼妇女。

欧美人名前姓后,英语国家妇女婚前有自己的姓名,婚后一般是自己的名加上丈夫的姓。

俄罗斯人的姓名由名,父名,姓组成,妇女婚前用父亲的姓,婚后多用丈夫的姓,但本人名和父名不变。

缅甸和印尼人有名无姓。

吴,郭,貌分别代表年纪大,年轻,少年。

礼貌在称呼中表现为对别人的尊敬和自谦。

人际称呼的原则:

礼貌,亲切,得体。

56正式介绍的含义P169是在较为正规、郑重的场合进行的介绍。

有三条重要原则必须注意:

一是把年轻人介绍给年长者,二是把男士介绍给女士(介绍女士给男士认识时,要先征得女方的同意),三是将地位低者介绍给地位高者。

在介绍时先提某个人的名字是表示对此人的一种敬意。

如果女方是自己的妻子,则应先介绍对方。

介绍的对象如果是一位年轻的女士与一位长者,则应先提长者,将晚辈介绍给长者。

57小括号2和6要记住P170介绍女士给男士认识时,要先征得女方的同意。

商业介绍中不分男女老幼,社会地位较低的人,总是被介绍给社会地位较高的人。

58非正式介绍宗旨P171以礼貌、轻松、愉快、自然为宗旨。

不必讲究顺序。

作介绍时,一般不只称其中一人为我的朋友,因为这样似乎暗示了另外一个人不是你朋友,显得厚此薄彼,除非特殊情况,人们一般不习惯直接问对方叫什么名字。

自我介绍指把自己介绍给对方,意在使对方能够了解自己,把握时机,及时简要。

59多用敬辞谦词和尊称P172比如说请允许我向您介绍。

,朋友之间,可以用轻松活泼的方式,比如说老李,这就是我常提到的我们单位的才子小张。

这位是大名鼎鼎的老李。

60小括号1和8记住P173握手的基本顺序:

主人与客人之间,主人应先伸手;年长者与年轻者之间,年长者先伸手;身份、地位不同等者之间,应由身份和地位高者先伸手;女士与男士之间,应由女士先伸手。

人多时,握手次序一般应掌握一个原则:

先女士后男士,先长辈后晚辈,先近处后远处。

61寒暄的主要功效P175寒暄往往不能从信息意义上来理解,它的主要功效是联络感情,保持良好的社会联系。

寒暄,就是问寒问暖。

它是人们相遇时说出表明自己意识到对方存在以及自己友好态度的话语。

它并不是一堆废话,而是一些有固定意义的短语,这些短语是砖,将它抛出去便能引来玉,它是交谈者双方进行愉快交流的前提,是人际交往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分为:

问候式,赞扬式,言他式,触景生情式。

要注意场合,讲究方式,善选话题,精力集中,积极的心理准备,避讳的话题。

62避讳的话题P179在寒暄中要注意三个避讳的话题:

1、生理上的缺陷,2、家族不幸,3、个人不体面的经历和现状。

63西方人言谈七忌P180一忌问年龄,二忌问婚姻,三忌问收入,四忌问住址,五忌问经历,六忌问工作,七忌问信仰。

赞美要出自真诚,要明确具体,要选准时机,注意场合。

赞美是鼓励,批评是监督。

让被批评者听着顺气,想着在理,改着带劲。

不要当众批评,以情动人批评法。

安慰要富有同情心,避谈自己,认真倾听,富有耐心。

开玩笑注意生熟有别,男女有别,尊敬师长和上级,文明高雅,切合场景。

应避令人生厌的谈话,一、喋喋不休,二、逢人便诉苦三、尖酸刻薄四、过于沉默

64拒绝的方式P186一、无效回答,就是避开实质性的问题,用一些模棱两可的话作答,或用已知信息作答。

二、移花接木,有时可以不直接回答对方的问题,而是用与对方提出的问题相关的内容去回答。

三、诱导反问,诱导对方自我否定。

四、先扬后抑法,可以拒绝得委婉一些,给予安慰,采取先肯定后否定的办法作答。

65邀请的方式(注意书面邀请)P191一、口头邀请(当面和电话),二、书面邀请(信函和请帖),邀请信一般用于邀请人数较少,被邀请者地位较高,并有些具体内容需要详细说明的。

发请帖邀请一般是在举办较为隆重的宴请,被邀请者也比较多的情况下采用。

是为请客而发出的通知书,即使近在咫尺也须送请帖,它既表示对客人的尊重敬,也表明邀请者对此事的诚意和郑重态度。

封面写明请帖两字,结尾要具礼,后面可注明盼复,要提前一周至二周发出,以便被邀请人及早安排,书面邀请的行文要突出热情,谦虚,人名,单位名,节日名称都应用全称,中文请帖行文中不提被邀请人的姓名(其姓名写在请帖信封上),主人姓名写在落款处。

66事先约定时间P196拜访时事先相约是头一条礼貌准则,访问不打招呼贸然闯去,是很失礼的,尤其是拜访外国人。

所以拜访他人必须事先相约。

日本,事先联系,先约优先,严守时间。

在错失良机后,再相约就很难了。

在美国至少提前一周预约,还要多次通电话落实,在德国,若非亲属故友,未经事先约请一般不可立即求见。

在国内拜访社会名流事务繁忙的人,不论事情大小,都要先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城乡园林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