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银行竞争力分析06.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799524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银行竞争力分析06.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农业银行竞争力分析06.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农业银行竞争力分析06.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农业银行竞争力分析06.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农业银行竞争力分析06.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业银行竞争力分析06.docx

《农业银行竞争力分析0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银行竞争力分析06.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业银行竞争力分析06.docx

农业银行竞争力分析06

农业银行竞争力分析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化,我国金融市场已经形成各商业银行之间群雄逐鹿的竞争局面。

竞争的焦点已从网点布局扩展到人才、技术、服务等各个领域。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的金融市场面临和国际金融市场接轨,在此过程中必将面临来自国际具有强大优势的金融巨头的竞争和挑战。

国内“四大行”的垄断“坚冰”将被打破,金融市场的竞争白热化。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如何应对来自金融市场的激烈竞争,并在此竞争中求得发展呢?

一、竞争力的涵义

竞争力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相对于竞争对手表现出来的更强的生存和发展能力,是一个通过比较得到的相对概念。

企业竞争力指企业在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对国家的经济形势和政策、世界经济技术发展趋势和市场竞争状况等做出灵敏反应、及时调整企业内部资源,在市场中开拓未来的能力,这种能力是企业内部支撑力的外在表现,它能保障企业持续发展。

所以,竞争力的本质是厂商竞争中的比较能力,且这种能力具有动态性,即竞争主体随着市场结构的变化和竞争主体之间的力量消长而变化。

竞争力的研究范围包括了产品竞争力、企业竞争力、产业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其中以企业竞争力为其他竞争力的基础和源泉,也是竞争力问题研究的核心。

银行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其竞争力属企业竞争力范畴。

银行竞争力即指商业银行在特定的市场结构下,受供求关系、公共政策影响,以“盈利性、安全性、流动性”为经营原则,提供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和银行业发展规律的存贷款、支付结算、信息咨询等产品服务,使之在市场竞争中相对于竞争对手获得更多的财富以及长久发展的能力。

银行竞争力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此银行在利用自身资产优势的环境优势过程中,要不断优化企业的业务活动和管理活动。

银行的竞争力是可变的,即通过竞争力资产、竞争力环境和竞争力过程三都的组合,商业银行可以从转变自己的竞争力状况。

在竞争力资产和竞争力环境一定的条件下,成功的转换过程以增加价值并为银行未来创造新的资产是银行竞争优势的核心。

不管是业务活动和管理活动的优化还是创新价值链的构造,人力资源都是决定因素。

二、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力

对影响商业银行竞争力的重要指标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中外资银行之间存在多方面的差距:

1.外部环境方面。

影响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外部环境主要是市场条件和国家宏观政策,调查具体选取了政策影响程度、市场适应性及本土化程度三项指标衡量外部环境的影响。

从政策影响程度看,行政干预越大,对经营越不利,竞争力越小。

目前,从受政策影响程度来看,国有商业银行较大,股份制商业银行次之,外资银行相对较弱。

在市场适应和本土化方面,中资银行显然具有较明显的优势。

中资银行对国内政策、消费文化等了解更多,而外资银行对中国市场环境及文化背景的深入了解尚需假以时日。

2.安全性方面。

调查显示外资银行资产安全性明显高于中资银行。

各中资银行几乎都有不良贷款,平均不良贷款率7.87%。

其中,国有商业银行为10.81%,股份制商业银行为3.96%。

而22家外资银行中只有9家有不良贷款,平均不良贷款率仅为1.47%。

3.流动性方面。

调查显示中资银行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流动性明显高于外资银行。

主要是由于北京地区中资银行长期以来资金来源充裕,表现为大量存差,尤其是在年末,全国性企业及部委存款明显增加,因此流动性较高。

4.业务拓展能力方面。

调查选取了外汇贷款余额市场份额、品牌效应和非利息收入占比来衡量银行的业务拓展能力。

结果显示:

2003年末,中资银行外汇贷款余额市场份额为75.55%,明显高于外资银行。

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比重大致接近,分别为36.88%和38.67%。

5.品牌效应来方面。

15家中资银行中,4家国有商业银行分别位于15~50名之间,11家股份制银行在100名之后。

22家外资银行中,有7家居前10名,9家在10~100名之间,6家在100名之后。

6.创新能力方面。

调查通过银行电子化程度、产品创新数量及时间三项指标衡量银行的创新能力。

总体上看,中资银行电子化程度低于外资银行,尤其在信息的集中整合方面的差距特别明显。

7.组织管理方面。

主要包括公司治理结构、公司层级管理效率和人员素质等因素,为反映银行潜在的竞争力,这三项指标合计权重达42.16%,是五类指标中权重最高的。

对公司治理结构的评价主要看是否为规范的股份制企业,中资银行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相比,无疑存在明显差距。

同时,中资银行机构层级较多,管理效率偏低。

调查同时用本科以上员工占比来衡量人员素质,外资银行这一比例远高于中资银行,平均为76%,有11家在80%以上。

中资银行平均仅为27.5%,其中,国有商业银行为23.4%,股份制商业银行为39.9%,中资银行中最高值为61.6%,仍低于外资银行的平均水平,而最低值只有18.9%。

三、国有商业银行存在的问题

纵观几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到,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力现状令人堪忧:

一是资本充足率较低。

现在衡量一个银行信誉的好坏、实力的强弱,不是看其资产规模有多大,而是看其资本金是否充足。

而在我国,资本金严重不足是长期困扰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一大难题。

去年底,国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平均仅为4.61%。

国家注资450亿美元后,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分别达16.50%和14.14%,但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仍低于8%的国际标准。

资本充足率偏低,反映了国有商业银行资产扩张和资本金补充不相匹配,使其经营具有一定程度的脆弱性。

二是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较差。

国有商业银行过大的不良贷款规模也一直是一个“老大难”问题。

2000年第四季度以来,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累计下降3402亿元,比例下降13个百分点。

但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仍处较高水平。

今年3月末,四家国有商业银行五级分类不良贷款率约为20%。

大量不良贷款给国有银行带来沉重包袱,削弱了其市场竞争力。

三是业务和产品创新能力弱。

银行创新能力是综合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国有商业银行的业务目前还主要集中在传统领域,收入的绝大部分仍来自利差收入,业务品种和金融工具的创新还受到许多制约。

国有商业银行从传统金融业务向现代金融业务的转变还需一个较长过程。

四是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国有商业银行虽然建立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和办法,但普遍缺乏一套完善的内控和风险防范体系,对银行经营中可能遇到的众多风险既缺乏预警也缺少化解风险的能力。

五是公司治理结构存在严重缺陷。

国有商业银行脱胎于计划体制下政府主导型的银行体制,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存在多头管理的现象,并由此导致经营者目标多重化的治理结构缺陷。

特别要强调的是,公司治理问题正是导致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机制落后、经营风险积聚、约束机制弱化以及经营绩效差的根本原因。

这一深层次的问题不解决,就无法在银行内部建立起完善的经营机制,政银关系、银企关系和银行内部关系也就不可能真正理顺,那么提升国有银行竞争力也就无从谈起。

因此,提升国有商业银行竞争力首先要从公司治理结构开始。

四、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目前,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战略目标是:

在加入WTO的过渡期内,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将四家银行发行成公司治理完善、运行机制健全、经营目标明确、财务状况良好,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现代金融企业。

同时,按“一行一策”的原则,对四家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管理体制、经营机制进行彻底、规范的改造,具备条件的银行改组为国家控股的股份制银行;按照市场化的原则,有条件地上市。

那么,国有商业银行如何才能实现预期的战略目标呢?

下面具体阐述一下提升国有商业银行竞争力的途径。

1.完善公司治理,提升制度创新力,是培育现代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首先是实现国有银行产权制度创新。

要落实产权管理的权责归属,建立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以效益最大化为主要目标、以透明化管理和内外部监督为主要保障的,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

一是创新公司治理制度。

公司治理的目标是:

在尊重利益相关者和社会利益的前提下,通过为股东产生长期的经济价值而使企业得到长期持续的发展。

要确定发展战略,首先要清晰定义银行的风险偏好,以计量、定价、控制和管理各种风险,使风险收益和风险补偿相对称, 建立科学的决策体系、内部控制机制和风险管理体制。

还要建立规范的董事会制度。

董事会在银行的治理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

公司治理实践表明,一个全面且相对独立并为银行有效运行负责的董事会能够给银行带来长远的效益。

要重点做好制定银行发展战略、确保银行依法审慎经营、提高银行的透明度、监督银行高管诚信经营等方面的工作。

此外,实施审慎的财务和会计政策,严格信息披露制度。

两家试点银行要按照现代金融企业和上市银行的标准,实行符合国际准则的会计制度。

完善会计核算体系,加强各部门、各机构及个人的业绩评价和管理;加强财务管理,创建以全面预算管理为手段、以全面成本管理为主要内容的财务运行机制;加强信息披露工作,提高信息透明度,发挥市场对经营管理的监督约束作用。

二是要稳步推进上市进程。

上市可以改善银行的股权结构、充实资本金实力、树立良好的市场形象等,进而收到一举多得之效。

但是应当充分认识到:

既然国家有能力为国有商业银行注资,上市就不仅仅是为了筹资,其根本目的在于将国有商业银行变成真正市场化的经济主体。

国有商业银行通过上市成为公众企业后,其公司治理和经营管理将会完全暴露在市场和舆论的严格监督之下,这将大大推动银行建立有效的市场激励和效益约束机制,锻炼和提高银行的市场适应能力,有利于银行长远发展。

三是重塑现代金融企业文化,坚持科学的发展观,统筹业务发展中的速度、质量和效益,统筹经营管理中的规模、结构和资本,统筹传统银行业务和非银行金融业务,统筹本外币业务和国内外市场竞争策略,统筹业务发展、管理创新和队伍建设,使商业银行协调、稳健地发展,防止银行信贷由于宏观经济变化而导致的风险,避免银行业务大起大落和周期性风险。

2.强化内控机制,增强风险掌控力,是培育现代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

识别、评估和配置风险,获取风险收益是商业银行重要的职能,新的风险环境下经营风险具有动态特质,能否实施有效的风险防范和控制是衡量各家银行核心竞争力强弱的重要标尺。

在风险掌控问题上,应着眼于“一个充实,三个加强”。

“一个充实”是尽快充实银行资本进,构建以信用风险管理为重点,多类型风险评估为前提,资本重组率管理为核心的风险管理新体系。

“三个加强”,一是要加强全面风险管理,扩展风险管理内涵,加强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和流动风险的掌控力度,严格分类标准,加强对创新产品和创新服务的风险掌控能力。

在组合管理层面上,对各条业务线进行经济资本配置;二是加强风险管理技术,依托先进的信息技术,构建全面、先进、灵敏的综合风险预警、识别、评估和管理系统,提升风险处理技术;三要加强风险掌控的制度建设,重造风险管理的流程,确保风险决策得到深入贯彻,确保风险信息得到充分共享,确保风险防控措施得到切实执行。

3.建立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尽快培养适应金融业务全能化和经济金融全球一体化趋势的专业人才。

核心竞争力来源于创新,创新能力又取决于企业制度和人才。

任何行业的竞争,从本质上来说都是人才的竞争。

加入世贸后,各类优秀人才成为内资银行和外资银行争夺的主要对象。

而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的激励机制存在很大的缺陷,个人收益和业绩联系不紧密,使得员工、特别是高级员工和业务骨干缺乏足够的动力。

对此,国有商业银行必须确立人才资本的提升战略,在人才的规划、引进、使用和培养上,深化用人机制改革,建立利用良好的培训制度,改革利益分配机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可以在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金融人才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培养和造就更多的高层次、高素质本土人才,特别是熟悉国际金融业务、电子网络技术和市场营销的复合型人才以及各专业创新项目带头人。

也可在适当时机通过高薪聘用、委以重任等形式直接从海外引进优秀人才。

4.开展金融创新,提高银行的业务水平和工作效率。

“当变则变,不可自缚”。

面对市场化、全球化、信息化和入世带来的各种挑战,国有商业银行就要不断进行制度创新、业务创新和产品服务创新。

金融创新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它包含了产品和服务创新、渠道创新、经营创新、客户创新和员工能力创新。

它要求在一定机制下银行各部门协同工作,进行整体联动性的研制、开发、运用和推广。

首先,和客户关系密切的公司业务部门、零售业务部门、营业部门应及时收集、汇总和反馈客户的各种金融服务需求信息,针对这些信息,信息科技部门应及时为客户量身定做个性化的金融服务产品,对有普遍性的新型金融服务产品加大宣传、推广运用的力度,以赢得更多的新客户。

其次,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从组织结构上、人员结构上、业务结构上对相关业务部门进行及时调整优化,使业务流程安全可靠、快速细致、齐全周到。

再次,实现业务流程科学化,这样能减掉传统业务流程70%以上不必要的工作,从而节省成本;使经理人员得以集中精力和时间研究企业的发展战略、发展方针以及人才培育开发等重大事项;减少管理层,实现管理的扁平化,减轻员工的工作压力;使银行组织系统更具柔性,能够最大限度满足客户的服务要求。

另外,国有商业银行业务、产品和服务品种的创新应以高知识含量、高附加值及安全性为准则,实现负债业务方面的存款证券化、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货币市场存款账户和个人退休账户等的创新,资产业务方面的银团贷款、并购贷款、保理贷款、个人信贷等的创新;中间业务方面的多功能高品位的银行卡、现金管理、投资理财、信息咨询、贷款证券化、贷款出售、衍生金融业务等方面的创新。

最后,要强化技术使用创新。

银行应充分利用和发挥硬件优势,创新金融服务方式和管理模式,建立先进的客户管理和市场细分系统,建立完备的风险预警和跟踪测评系统,加强业务信息的整合和综合管理,以技术促创新、促管理和促发展,将进一步促进国有商业银行全面推进现代化和集约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