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工程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798605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3.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筋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钢筋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钢筋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钢筋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钢筋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钢筋工程施工方案.docx

《钢筋工程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筋工程施工方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钢筋工程施工方案.docx

钢筋工程施工方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编制依据:

1

三、钢筋工程的部署:

1

1、钢筋工程的质量目标:

合格。

1

2、钢筋工程的质量管理体系:

1

3、钢筋工程的总体安排:

1

四、主要工序的施工方法及质量控制:

2

1、钢筋的原材管理:

2

2、钢筋加工:

2

3、钢筋绑扎:

3

4、钢筋电渣压力焊:

11

5、钢筋滚轧直螺纹连接:

13

6、半成品钢筋的运输及现场文明施工:

17

7、钢筋隐蔽:

17

五、钢筋工程的资料管理:

18

1、资料整理原则:

18

2、资料整理要依照:

18

3、资料检查:

18

六、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8

七、成品保护18

八、钢筋绑扎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见附表二)。

19

1、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池州市贵池区工业园区廉租房B6#、B7#、B10#、B11#、B18#、B19#、B22#、B23#、B26#、B14#、B15#、B16#、B17#、B20#、B21#、B24#、B25#楼、B13#楼工程。

工程地点:

池州市贵池区工业园区

建设单位:

池州市东城发展有限公司

监督单位:

池州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

勘察单位:

池州市规划勘察院。

设计单位:

池州市建筑设计院

监理单位:

池州市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总承包单位:

安徽谢垅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本工程为池州市贵池区工业园区廉租房B6#、B7#、B10#、B11#、B18#、B19#、B22#、B23#、B26#楼均为七层异型柱框架结构,每栋建筑面积均为2996㎡工程,抗震设防烈度6度,建筑高度均为21.25m,檐口高度均为19.15m,抗震等级四级。

B14#楼六层异形框架结构,建筑面积2574㎡建筑高度18.45m,檐口高度均为17.35m。

B17#楼六层异形框架结构,建筑面积3874㎡,建筑高度18.4m,檐口高度16.6m。

B20#楼七层框架异形结构,建筑面积4514㎡,建筑高度20.95m,檐口高度19.15m。

B25#楼七层异形柱框架结构,建筑面积4514㎡,建筑高度20.95m,檐口高度19.15m。

B21#楼六层异形柱框架结构,建筑面积3866㎡,建筑高度18.15m,檐口高度16.35m。

B24#楼六层异形柱框架结构,建筑面积3874㎡,建筑高度18.4m,檐口高度16.6m。

B15#楼六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6490㎡,建筑高度19.9m,檐口高度18.1m,B16#楼六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7167㎡,建筑高度19.9m,檐口高度18.1m。

以上工程抗震设防烈度6度、抗震等级四级,屋面防水等级二级,安全等级二级,场地类别为Ⅱ类,属于抗震一般地段,使用合理年限50年。

—、编制依据:

主要根据本工程施工图纸;图集:

03G101-1、04G101-3;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J253-200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03、J257-2003。

二、钢筋工程的部署:

钢筋分项工程是本工程极为重要的一个分项工程,是工程质量优劣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一定要严格按照项目管理体系、质量控制标准,进行精心施工。

1、钢筋工程的质量目标:

合格。

2、钢筋工程的质量管理体系:

钢筋工程实行技术负责人及项目经理牵头、项目技术负责人主抓、钢筋班长具体负责的管理体系,做到务实管理、交底到位、监督有力、协调一致、一次合格。

3、钢筋工程的总体安排:

钢筋工程的各工序全部在施工现场完成;钢筋依照料表进行加工;当直径d≥16时,水平钢筋连接采用滚轧直螺纹连接;竖向钢筋,Ⅲ级钢采用电渣压力焊连接,其它均采用绑扎连接。

4、在现场设加工厂区域负责钢筋加工,搭好钢筋防护棚。

三、主要工序的施工方法及质量控制:

1、钢筋、直螺纹套筒的原材管理:

1.1、钢筋要依照计划数量分批进场,所有进场使用的钢筋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并按同一厂家同规格、牌号、级别及同一进场时间每60吨为一验收批进行力学性能复试和在监理见证取样试验,当加工过程中发生脆断等特殊情况,还需作化学成份检验。

钢筋应无老锈及油污。

必须具有质量证明书,并经复试合格和报监理验收后,方可加工使用。

1.2、进入现场的钢筋要分类堆放,并要求标识清楚,原有标识不得损坏,堆放钢筋的下面应垫上方木,以防雨水浸泡钢筋引起钢筋锈蚀。

1.3、直螺纹连接套筒,一般采用优质碳素结构钢制成。

表面应有规格标记,并有出厂合格证、钢材质量证明文件及型式检验报告。

2、钢筋加工:

2.1、钢筋要依照料表并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加工;对有铁锈及油渍的钢筋要清理干净后再加工。

2.2、弯曲钢筋时,Ⅰ级钢筋末端需做180 °弯钩,其圆弧弯曲直径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Ⅱ、Ⅲ级钢筋末端需做90 °或135 °弯折时,Ⅱ、Ⅲ级钢筋的弯曲直径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弯起钢筋中间部位弯折处的弯曲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弯曲点的位置要准确无误。

2.3、弯钩平直长度:

各种弯曲钢筋的平直长度一定要符合相关规定,箍筋弯钩的平直长度≥10d。

2.4、所加工的钢筋尺寸要求准确无误,并且要严格实行三检制,对检查合格的钢筋要有明显的合格标志。

2.5、成型钢筋必须进行覆盖,防止雨淋生锈。

2.6、对于出场发放的钢筋要办理相关的出场手续,并且要确认使用的部位,与实际相符合时方可出场。

3、钢筋绑扎:

3.1、作业条件:

3.1.1、钢筋进场后应检查是否有厂家质量证明书和进场复验报告,并按指定的位置、规格、使用部位、编号分别加垫木堆放。

3.1.2、钢筋绑扎前,应检查有无锈蚀,除锈之后再运至绑扎部位。

3.1.3、熟悉图纸,按设计要求检查已加工好的钢筋规格、形状、数量是否正确。

3.1.4、做好抄平放线工作,弹好水平标高线、柱、墙外皮尺寸线。

3.1.5、根据弹好的外皮尺寸线,检查下层预留搭接钢筋的位置、数量、长度,如不符合要求时,应进行处理,绑扎前先整理调直下层伸出的搭接筋,并将浮锈、水泥砂浆等污垢清除干净。

3.1.6、根据标高检查下层伸出搭接处的混凝土表面标高(柱顶、墙顶)是否符合图纸要求,混凝土施工缝处要剔凿到露石子并清理干净。

3.1.7、按要求搭好脚手架。

3.1.8、根据设计图纸及工艺标准要求,向班组进行技术交底。

3.2、材料要求:

3.2.1、成型钢筋:

必须符合配料单的规格、型号、尺寸、形状、数量并应进行标识。

3.2.2、铁丝:

可采用20~22#铁丝(火烧丝)或镀锌铁丝(铅丝),铁丝切断长度要满足使用要求。

3.2.3、垫块:

水平方向用水泥砂浆制成50mm见方,厚度同保护层,竖直方向用塑料卡。

3.3、施工机具:

钢筋连接设备、钢筋钩子、撬棍、扳子、绑扎架、钢丝刷子、手推车、粉笔、尺子等。

3.4、工艺流程:

3.4.1、底板钢筋绑扎:

弹出钢筋位置线→绑扎基础梁钢筋→绑扎底板下铁钢筋→绑扎底板上铁钢筋→绑扎墙、柱插筋→隐检验收。

3.4.2、柱钢筋绑扎:

调整下层柱预留筋→套柱箍筋→连接竖向受力筋→画箍筋间距线→绑箍筋→检查验收。

3.4.3、剪力墙钢筋绑扎

修整预留筋→绑竖向钢筋→绑水平钢筋→绑拉筋及定位筋→检查验收。

3.4.4、梁钢筋绑扎

高度小于600㎜梁的钢筋绑扎:

在主次梁模板上口铺架立横杆→放主梁上层钢筋→画主梁箍筋间距、套箍筋→穿主梁下层纵筋→箍筋绑扎→穿次梁上层纵筋→画次梁箍筋间距、套箍筋→穿次梁下层钢筋→箍筋绑扎→抽出横杆落骨架于模板内→检查验收。

高度大于600㎜梁的钢筋绑扎:

宜先绑梁钢筋后支梁侧模及顶板模板。

铺架立横杆→穿主梁上层纵筋→画主梁箍筋间距、套箍筋→穿主梁下层钢筋→箍筋绑扎→穿次梁上层纵筋→画次梁箍筋间距、套箍筋→穿次梁下层纵筋→箍筋绑扎→抽出架立横杆→合梁侧模→检查验收。

3.4.4、板钢筋绑扎

清理模板→模板上画线→绑板下受力筋→绑负弯矩钢筋

3.4.5、楼梯钢筋绑扎

划位置线→绑主筋→绑分布筋→绑踏步筋

3.5、钢筋保护层厚度(mm)

部位

基础

基础连梁

圈梁、构造柱

楼板

厚度

40

40

35

35

25

20

3.6、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搭接长度(见下表):

钢筋类型

混凝土强度等级

C25

C30

光圆钢筋

HPB300级

38d

32d

带肋钢筋

HRB400级

48d

40d

注:

1、两根直径不同钢筋的搭接长度,以较细钢筋的直径计算。

2、搭接接头面积大于25%,不大于50%。

3.7、操作工艺:

3.7.1、底板钢筋绑扎:

3.7.1.1、画出钢筋位置线:

根据设计图纸要求的钢筋间距弹出底板钢筋位置线和墙、柱、基础梁钢筋位置线。

3.7.1.2、基础底板下铁钢筋绑扎

(1)、先铺南北方向受力筋,再铺另一方向钢筋。

(2)、底板钢筋绑扎可采用顺扣和八字扣,逐点绑扎,禁止跳扣。

(3)、底板钢筋连接:

绑扎连接时搭接长度及接头位置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在规定搭接长度的任一区段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百分率,不宜大于25%,可不考虑接头位置。

当采用机械连接时,接头应错开,其错开间距不小于35D,且不小于500㎜。

任一区段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百分率,不宜大于50%,接头位置下铁宜设在跨中1/3区域,上铁宜设在支座1/3区域。

3.7.1.3、基础梁钢筋绑扎:

(1)、基础梁采用就地绑扎成型方式施工,绑扎前先搭设钢管绑扎架。

(2)、将基础梁的架立筋两端放在绑扎架上,画出箍筋间距,套上箍筋,按已画好的位置与底板上层钢筋绑扎牢固。

穿基础梁下层纵向钢筋,与箍筋绑牢。

当纵向钢筋为双排时,可用短钢筋(直径25㎜)垫在两层钢筋之间。

抽出绑扎架,将已绑扎好的梁筋骨架落地。

3.7.1.4、基础底板上铁钢筋绑扎:

(1)、摆放钢筋马凳,间距不宜大于2000㎜,并与底板下铁钢筋绑牢。

马凳驾设在板下铁的上层筋上,上铁的下层筋下(马凳采用直径20钢筋,按“工”字型焊接)。

(2)、在马凳上绑扎上层定位钢筋,并在其上画出钢筋间距,然后绑扎纵、横方向钢筋。

3.7.1.5、墙、柱插筋绑扎:

根据弹好的墙、柱位置线,将墙、柱伸入基础底板的插筋绑扎牢固。

插筋锚入基础深度应符合设计规范要求,插筋甩出长度应考虑接头位置,且不宜过长。

其上部绑扎两道以上水平筋、箍筋及定位筋;其下部伸入基础底板部分也应绑扎两道以上水平筋或箍筋,以确保墙体插筋垂直,不位移。

3.7.1.6、底板钢筋和墙、柱插筋绑扎完毕后,经检查验收合格后办理隐检手续,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

3.7.2柱钢筋绑扎

3.7.2.1根据弹好的外皮尺寸线,检查预留钢筋的位置、数量、长度。

绑扎前先整理调直预留筋,并将其上的水泥砂浆等清除干净。

3.7.2.2套住箍筋:

按图纸要求间距,计算好每根柱箍筋数量,先将箍筋套在下层伸出的预留筋上,然后立柱子钢筋,在搭接长度内绑扣不少于3个,绑扣要向柱中心,接头的搭接长度应符合要求。

3.7.2.3柱竖向筋采用焊接连接时,按规范要求同一段面钢筋接头面积占钢筋总面积百分率不宜超过50%。

第一步接头距楼板面大于500mm且大于H/6,不在箍筋加密区。

3.7.2.4画箍筋间距线:

在立好的柱子竖向钢筋上,按图纸要求用粉笔划箍筋间距线。

3.7.2.5柱箍筋绑扎:

⑴、按已划好的箍筋位置线,将已套好的箍筋往上移动,由上往下绑扎。

⑵、箍筋与主筋要垂直,箍筋转角处与柱主筋交点应采用兜扣绑扎,其作部位可采用八字扣绑扎。

⑶、柱箍筋的弯钩叠合处应沿柱子竖筋交错布置,并绑扎牢固。

⑷、柱上下两端箍筋应加密,加密区长度及加密区内箍筋间距应符合设计图纸及施工规范要求,不大于100mm且不大于5d的要求(d为主筋直径)。

⑸、柱箍筋端头应弯成135 °,平直部分长度不小于10d(d为箍筋直径)。

如为焊接箍筋,单面焊缝长度不小于10d。

、柱筋保护层厚度为35mm,用塑料卡卡在外竖筋上,间距为1000mm,以保证主筋保护层厚度准确。

同时,可采用钢筋定距框来保证钢筋位置的正确性。

(7)、首层柱箍筋加密高度为柱高的1/3。

3.7.3、剪力墙钢筋绑扎

(1)、先立墙梯子筋,梯子筋间距不应大于4m,然后在梯子筋下部1.5m处绑两根水平筋,并在水平筋上画好分格线,最后绑竖向钢筋及其作水平钢筋(注:

钢筋接头应错开,同一截面钢筋搭接接头面积不大于50%)。

(2)、竖筋与伸出搭接筋的搭接处需绑3根水平筋,其搭接长度及位置均符合要求。

(3)、墙体钢筋筋应逐点绑扎,双排钢筋之间应绑拉筋或支撑筋,其纵横间距不大于600mm,墙拉筋应拉在竖向钢筋和水平钢筋的交点上。

(4)、钢筋保护层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用塑料卡绑在墙外排筋上,梅花布置,间距不宜大于1000㎜,以使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准确。

(5)、剪力墙与框架柱连接处,剪力墙的水平横筋应锚固到框架柱内,其锚固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

(6)、剪力墙水平筋在两端头、转角、十字节点、连梁等部位的锚固长度以及洞口周围加固筋等,均应符合设计、抗震要求。

(7)、合模后对伸出的竖向钢筋应进行修整,在模板上口加角铁或用梯子筋将伸出的竖向钢筋加以固定,浇筑混凝土时应有专人看护,浇筑后再次调整以保证钢筋位置的准确。

3.7.4、梁钢筋绑扎

高度小于600㎜梁钢筋绑扎:

(1)、梁及顶板模板支完并检验合格后,在主次梁模板上口架立横杆。

横杆间距一般不大于1500㎜,可根据梁主筋的直径做适当调整,以使梁不产生较大变形为宜。

(2)、先穿主梁的上层纵向受力钢筋,然后画出箍筋间距并按已画好的间距套箍筋,穿主梁的下层纵向钢筋及弯起钢筋并按间距绑扎箍筋,次梁应同时配合跟进施工。

(3)、绑梁上部纵向筋的箍筋,宜用兜扣绑扎。

(4)、梁端第一个箍筋应设置在距离柱节点边缘50mm处。

梁与柱交接处箍筋应加密,其间距与加密区长度均要符合设计要求。

梁柱节点处,由于梁筋穿在柱筋内侧,导致梁筋保护层加大,应采用渐变箍筋,渐变长度为600mm,以保证箍筋与梁筋紧密绑扎到位。

(5)、在主、次梁受力筋下均应垫垫块,保证保护层的厚度。

受力筋为双排时,可用短钢筋垫在两层钢筋之间,钢筋排距应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6)、箍筋在叠合处的弯钩,在梁中应交错布置,箍筋弯钩采用135°,平直部分长度为10d。

(7)、框架梁上部纵向钢筋贯穿中间节点,梁下部纵向钢筋伸入中间节点锚固长度及伸过中心线的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

框架梁纵向钢筋在端节点内的锚固长度也要符合设计要求。

(8)、梁筋的搭接:

搭接长度末端与钢筋弯折处的距离,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接头不宜位于构件最大弯矩处,受拉区域内I级钢筋绑扎接头的末端应做弯钩(II级钢筋可不做弯钩),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扎牢。

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当采用绑扎搭接接头时,在规定搭接长度的任一区段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百分率,受拉区不大于50%。

高度大于600㎜梁钢筋绑扎:

(1)、梁底模板支完并检验合格后,搭架立横杆,横杆高度就与梁一致。

(2)、绑主次梁钢筋,其绑扎方法与高度小于600㎜梁的钢筋绑扎基本相同。

钢筋绑扎完毕后,抽出架立横杆使梁就位,然后垫保护层垫块,合梁侧模及支顶板模板。

3.7.5、楼板钢筋绑扎

(1)、清理模板上面的杂物,用墨斗在模板上弹好主筋、分布筋间距线,划好的间距,先摆放受力主筋、后放分布筋,然后水电专业管线预埋,最后摆放上铁主分布筋、上铁受力筋并绑扎,预埋件、预留洞等及时配合施工。

(2)、绑扎板筋时一般用顺扣或八字扣,钢筋的相交点应全部绑扎。

如板为双层钢筋时,两层钢筋间需加钢筋马凳,以确保上铁的位置。

马凳驾设在板下铁的上层筋上,上铁的下层筋下,马凳间距不宜大于1500㎜。

(3)、在钢筋的下面垫好砂浆垫块,间距1000m。

垫块的厚度等于保护层厚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3.7.6、楼梯钢筋绑扎

(1)、在楼梯底板上划主筋和分布筋的位置线。

(2)、根据设计图纸中主筋、分布筋的方向,先绑扎主筋后绑扎分布筋,每个交点均应绑扎。

如有楼梯梁时,先绑梁筋后绑板筋。

板筋要锚固到梁内。

(3)、底板筋绑完,待踏步模板支好后,再绑扎踏步钢筋。

主筋接头数量和位置均要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3.3.7、对于绑扎完成的钢筋要认真进行自检、互检、交接检,确认相互间无误,专业配合完成后,报监理工程师验收,并且办理了隐蔽工程验收手续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4、钢筋电渣压力焊:

4.1、施工准备

4.1.1、所有焊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随身携带以备检查。

4.1.2、在钢筋施焊前,要首先做现场模拟焊接试验,并且要对其焊接工艺、可焊性能、焊接强度等进行认真检查,确认合格后,方可焊接。

4.1.3、钢筋施焊前要认真校对连接钢筋的规格、型号,施焊时要精心操作,施焊后要清除焊渣,认真检查,对有质量问题的接头要及时处理。

4.1.4、材料要求,钢筋的级别、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并且有产品质量证明书和进场复试报告,焊剂应符合质量要求并有出厂合格证。

4.1.5、施工机具:

焊接电源、控制箱、操作箱、焊接机头等。

4.1.6、焊接夹具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在最大允许荷载下应移动灵活,操作便利,电压表、时间显示器应配备齐全,焊剂筒的直径与所焊钢筋的直径相适应。

4.2、质量要求

4.2.1、接头的质量检验,应分批进行外观检查和力学性能检验,并按下列规定作为一个检验批,以每300个同牌号钢筋接头作为一批,当不足300个接头时,仍应作为一批,每批随机抽取3个接头做拉伸试验,如有不合格的取双倍试件进行复试,如还不合格,视该批接头不合格。

4.2.2、接头外观检查结果应符合下列要求:

(1)、四周焊包凸出钢筋表面的高度不得小于4mm。

(2)、钢筋与电级接触处,应无烧伤缺陷。

(3)、接头处的弯折角不得大于3°。

(4)、接头处的轴线偏移不得大于钢筋直径的0.1倍,且不得大于2mm。

4.3、工艺流程:

检查设备电源→钢筋端头设备→选择焊接参数→安装焊接夹具和钢筋→安放铁丝球→安放焊接剂罐,填装焊剂→试焊:

作试件→确定焊接参数→施焊→回收焊剂→卸下夹具除去熔渣→质量检查(班前焊的焊接参数可参考附表一)。

4.4、操作工艺

4.4.1、焊接夹具的上下钳口应夹紧于上、下钢筋上,钢筋一经夹紧,不得晃动。

4.4.2、引弧可采用直接引弧法或铁丝圈(焊条芯)引弧法。

4.4.3、引燃电弧后,应先进行电弧过程,然后加快上钢筋下送速度,使钢筋端面与液态渣池接触,转变为电渣过程,最后在断电的同时,迅速下压上钢筋挤出熔化金属和熔渣。

4.4.4、接头焊毕,应稍作停歇,方可回收焊剂和卸下焊接夹具,敲去渣壳后,四周焊包凸出钢筋表面的高度不得小于4mm。

4.4.5、不同直径焊接时,上下两钢筋轴线应在同一直线上。

4.5、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在焊接生产中焊工应进行自检,当发现偏心、弯折、烧伤等焊接缺陷时,应查找原因和采取措施及时消除。

见下表:

焊接缺陷

措施

轴线偏移

1、矫正钢筋端部。

2、正确安装夹具和钢筋

3、避免过大的顶压力。

4、及时修理或更换夹具

弯折

1、矫直钢筋端部。

2、注意安装和扶持上钢筋。

3、避免焊后过快卸夹具。

4、修理或更换夹具。

咬边

1、减小焊接电流。

2、缩短焊接时间。

3、注意上钳口的起点和止点,确保上钢筋顶压到位。

未焊合

1、增大焊接电流,2、避免焊接时间过短。

3、检修夹具,确保上钢筋下送自如。

焊包不匀

1、钢筋端面力求平整。

2、填装焊剂尽量均匀。

3、延长电渣过程时间,适当增加熔化量。

烧伤

1、钢筋导电部位除净铁锈。

2、尽量夹紧钢筋。

焊包下淌

1、彻底封堵焊剂筒的漏孔。

2、避免焊后过快回收焊剂。

5、钢筋滚轧直螺纹连接:

5.1、工艺流程:

5.2、施工准备:

5.2.1、机床安装及搭建料架。

(1)、根据接头数量及工程进度要求设置机床数量,一般为两台一组,对称加工。

(2)、根据所加工钢筋长度确定两台机床之间距离及料架长度,一般为钢筋最大长度加0.5~1m。

(3)、将机床安放平稳,用方木架牢,两台机床主轴轴心线应在一个轴心线上并处于水平位置,如有倾斜,只能是夹钳方向低,但不大于5°。

(4)、料架上平面必须低于机床夹钳中心线2.5~3cm。

(5)、接通电源,按机床使用说明书要求试车。

5.2.2、凡参加施工人员均应经过技术培训,机床操作工人应经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5.2.3、施工前检验钢筋是否符合GB1499-1998《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的要求。

套筒应有合格证,其形式规格应与包装箱标志相符,与工程要求相符。

5.3、操作要点:

5.3.1、下料,钢筋应先调直后下料,要求用无齿锯下料,钢筋端面与轴线垂直,不得有挠曲和马蹄形,严禁用电焊、气割等热加工方法下料。

5.3.2、丝头尺寸调定

(1)、初调,根据加工钢筋直径用相应规格的调径通、止光规,放入滚丝头四滚轮之间,旋转外套,收滚丝轮与调径通、止光规接触,取出通光规,使通光规能通,止规能止,而后锁紧外套。

把行程调节板上相应规格的刻线对准护板上的“0”刻线,而后锁紧行程调节板。

(2)、精调,通过实际滚轧丝头,用螺纹环规检验,通环规能顺利旋入有效扣,止环规旋入不大于3P(P为螺距),用长度卡板测量丝头长度,应符合要求,如有误差再次调整。

(3)、丝头尺寸的调整原则,应遵循直径由大到小,长度由短到长,循序渐近的原则,严禁一次调过,以免丝头报废和损坏机床。

5.3.3、装夹钢筋,将机床置于停车极限,把待加工钢筋放入夹钳中,伸出长度应以钢筋端面与滚丝轮架外端面对齐为准,而后夹紧(向里或向外都会影响丝头加工长度)。

5.3.4、滚轧丝头

(1)、在调整丝头直径和长度合格后进入正常加工,逆时针搬动进给手柄,使滚丝轮缓慢接触钢筋,并施以适当的力,当滚轧2P后即可自动进给,严禁用力过猛或用脚踏手柄进给。

(2)、操作者应逐件自检滚轧丝头,合格后装好保护帽或拧上连接套,防止搬运钢筋时损坏丝头。

5.3.5、连接

(1)、连接钢筋前,应检查钢筋丝头和连接套规格是否相符,螺纹是否干净,完好无损,满足要求时方可连接。

(2)、接头现场连接,将钢筋丝头旋入连接套另一端,检查两钢筋丝头划痕在连接套两端外露应尽量一致,并保证偏移量不大于1P(P为螺距),而后用扳手旋紧,使两钢筋顶死。

5.4、质量检验

5.4.1、连接套验收,连接套已经出厂检验合格,一般交收检验项目包括:

应有产品合格证、包装袋标志应清楚、产品型号、规格、数量应与包装箱标志相符,与工程所需应相符。

5.4.2、丝头检验

(1)、外观检验,钢筋丝头螺纹应饱满、光滑。

(2)、螺纹直径检验,用螺纹环规,通环规能顺利旋入有效扣,止环规旋入不大于3P(P为螺距)。

(3)、丝头长度检验,用长度卡板测量,以丝头端面最高点至钢筋纵肋上最后一个划痕应在卡板相应两刻线之间。

(4)、检验与评定,自检合格的丝头,应由质检员按批进行抽样检验,以一个班加工的丝头为一验收批,随机抽检10%,合格率小于95%时,应加倍抽检,复检合格率仍小于95%时,判该批为不合格,应对该批丝头逐个检验,对不合格丝头要重新加工并检验合格。

5.4.3、接头检验

(1)、外观检验,两丝头接触端应在连接套中间位置,其偏移量不大于1P,同时,露在连接套端面外丝头完整丝扣不大于2P。

(2)、性能检验

a)同一验收批进行现场检验,同批条件为:

材料、型式、等级、规格、施工条件相同,以500个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