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复习题集第282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795869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4.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复习题集第282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复习题集第282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复习题集第282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复习题集第282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复习题集第282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复习题集第282篇.docx

《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复习题集第282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复习题集第282篇.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复习题集第282篇.docx

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复习题集第282篇

2019年国家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职业资格考前练习

一、单选题

1.岗位安全教育培训主要包括日常安全教育培训、定期安全教育考试和专题安全教育培训,其中,日常安全教育培训的重点内容之一是()。

A、从业人员的权利与义务

B、转岗技能培训

C、作业岗位安全风险辨识

D、新工艺、新技术推广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2章>第4节>对各类人员的培训

【答案】:

C

【解析】:

日常安全教育培训主要以车间、班组为单位组织开展,重点是安全操作规程的学习培训、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学习培训、作业岗位安全风险辨识培训、事故案例教育等。

故选C。

2.某氧化铝厂磨碎车间的一名电工调至焙烧车间工作.该电工调整工作岗位后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作应由()实施。

A、特种作业培训机构

B、厂安全生产管理部门

C、焙烧车间

D、磨碎车间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2章>第4节>对各类人员的培训

【答案】:

C

【解析】:

从业人员调整工作岗位后,由于岗位工作特点、要求不同,应重新进行新岗位安全教育培训,并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调整工作岗位和离岗后重新上岗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原则上应由车间级组织。

故选C。

3.某企业在安全文化建设中,首先确立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操作步骤,并逐步实施。

“建立机构→制定规划→口口→宣传教育→努力实践”,该操作步骤缺失项内容应为()。

A、培训骨干

B、保障条件

C、安全环境

D、安全行为激励.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2章>第16节>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操作步骤

【答案】:

A

【解析】: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操作步骤:

建立机构→制定规划→培训骨干→宣传教育→努力实践。

故选A。

4.根据《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财企[2012]16号),安全生产费用提取以上年度实际营业收入为计提依据,采取超额累退方式按照以下标准平均逐月提取:

(1)营业收入不超过1000万元的,按照2%提取。

(2)营业收入超过1000万元至1亿元的部分,按照1%提取。

(3)营业收入超过1亿元至10亿元的部分,按照0.2%提取。

(4)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至50亿元的部分,按照0.1%提取。

甲公司为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2017年营业收入15亿元。

2018年度甲公司全年应该提取的安全生产费

A、150

B、340

C、430

D、490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2章>第11节>安全生产费用的使用和管理

【答案】:

B

【解析】:

1000×0.02+9000×0.01+90000×0.002+50000×0.001=340(万元)。

故选B。

5.事故应急救援的总目标是通过应急救援行动,尽可能地降低事故的危害,包括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等。

应急救援工作的首要任务是()。

A、控制危险源

B、营救受害人员

C、消除危害后果

D、查清事故原因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5章>第2节>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及特点

【答案】:

B

【解析】:

事故应急救援的总目标是通过有效的应急救援行动,尽可能地降低事故的后果,包括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等。

故选B。

6.本质安全中的()功能是指当设备、设施发生故障或损坏时,仍能暂时维持正常工作或自动转变为安全状态。

A、失误—安全

B、行为—安全

C、故障—安全

D、控制—安全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1章>第1节>安全、本质安全

【答案】:

C

【解析】:

本质安全是指通过设计等手段使生产设备或生产系统本身具有安全性,即使在误操作或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也不会造成事故。

具体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1)失误一安全功能,指操作者即使操作失误,也不会发生事故或伤害,或者说设备设施和技术工艺本身具有自动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功能。

(2)故障一安全功能,指设备设施或生产工艺发生故障或损坏时,还能暂时维持正常工作或自动转变为安全状态。

上述两种安全功能应该是设备设施和技术工艺本身固有的,即在其规划设计阶段就被纳入其中,而不是事后补偿的。

本质安全是生产中"预防为主"的根本体现,

7.生产经营单位发生液氨泄漏致人中毒事故后,应急救援的首要任务是抢救中毒人员和人员疏散,另外一项重要任务是()。

A、堵塞液氨泄漏点

B、冲洗液氨泄漏点

C、调查液氨泄漏事故原因

D、监测周围空气重氨的浓度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6章>第1节>事故的应急处置

【答案】:

A

【解析】:

事故发生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启动事故应急预案,或者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事故发生后,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立即启动相关应急预案,采取有效处置措施,开展先期应急工作,控制事态发展,并按规定向有关部门报告。

对危险化学品泄漏等可能对周边群众和环境产生影响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在向地方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报告的同时,及时向可能受到影响的单位、职工、群众发出预警信息,标明危险区域,组织、协助应急救援队伍和工作人员救助受害人员,疏散、撤离、安置受到威胁的人员,并采取必要措施

8.某建筑公司的数名电工特种作业操作证即将到期,根据国家对特种作业人员的要求,电工的操作证需要申请复审或者延期复审。

复审或者延期复审前,其培训内容主要有相关安全法规、标准,事故案例及()等知识。

A、电气作业安全管理

B、特种作业操作证管理

C、电气装置及电气作业安全要求

D、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2章>第4节>对各类人员的培训

【答案】:

D

【解析】:

特种作业操作证申请复审或者延期复审前,特种作业人员应当参加必要的安全培训并考试合格。

安全培训时间不少于8个学时,主要培训法律法规、标准、事故案例和有关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等知识。

再复审、延期复审仍不合格,或者未按期复审的,特种作业操作证失效。

故选D。

9.既是生产中“预防为主”的根本体现,又是安全生产最高境界的是()。

A、本质安全

B、工程上的安全

C、安全许可

D、生产理论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1章>第1节>安全、本质安全

【答案】:

A

【解析】:

本质安全是指通过设计等手段使生产设备或生产系统本身具有安全性,即使在误操作或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也不会造成事故。

具体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1)失误一安全功能,指操作者即使操作失误,也不会发生事故或伤害,或者说设备设施和技术工艺本身具有自动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功能。

(2)故障一安全功能,指设备设施或生产工艺发生故障或损坏时,还能暂时维持正常工作或自动转变为安全状态。

上述两种安全功能应该是设备设施和技术工艺本身固有的,即在其规划设计阶段就被纳入其中,而不是事后补偿的。

本质安全是生产中"预防为主"的根本体现,

10.根据《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评价准则》(AQ/T9005—2008),应对企业安全管理进行评价。

下列要素中,属于安全管理评价的是()。

A、安全指引、安全行为、安全防护、环境感受

B、重要性体现、适用性体现、充分性体现、有效性体现

C、安全权责、管理机构、制度执行、管理效果

D、安全态度、管理机构、行为习惯、管理效果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2章>第16节>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评价

【答案】:

C

【解析】:

评价指标如下:

(1)基础特征:

企业状态特征、企业文化特征、企业形象特征、企业员工特征、企业技术特征、监管环境、经营环境、文化环境。

(2)安全承诺:

安全承诺内容、安全承诺表述、安全承诺传播、安全承诺认同。

(3)安全管理:

安全权责、管理机构、制度执行、管理效果。

(4)安全环境:

安全指引、安全防护、环境感受。

(5)安全培训与学习:

重要性体现、充分性体现、有效性体现。

(6)安全信息传播:

信息资源、信息系统、效能体现。

(7)安全行为激励:

激励机制、激励方式、激励效果。

(8)安全事务参与

11.为使安全检查工作更加规范,将个人的行为对检查结果的影响减少到最小,常采用的方法是()。

A、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B、可靠性分析法

C、事故树分析法

D、安全检查表法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2章>第12节>安全生产检查

【答案】:

D

【解析】:

为使安全检查工作更加规范,将个人的行为对检查结果的影响减少到最小,常采用安全检查表法。

安全检查表一般由工作小组讨论制定。

安全检查表一般包括检查项目、检查内容、检查标准、检查结果及评价、检查发现问题等内容。

故选D。

12.重大事故应急救援应根据事故的性质、严重程度、事态发展趋势和控制能力实行分级响应机制,典型的响应级别通常可分为3级。

其中三级响应级别是指()。

A、需要跨行政区域协作解决的

B、能被一个部门资源解决的

C、需要两个或更多个部门解决的

D、必须利用一个城市所有部门的力量解决的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5章>第2节>事故应急管理体系构建

【答案】:

B

【解析】:

三级紧急情况指能被一个部门正常可利用的资源处理的紧急情况。

正常可利用的资源指在该部门权力范围内通常可以利用的应急资源,包括人力和物力等。

必要时,该部门可以建立一个现场指挥部,所需的后勤支持、人员或其他资掠增援由本部门负责解决。

选项C是指二级响应级别;选项D是指一级响应级别。

故选B。

13.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监察实行()的管理体制。

A、垂直管理、集中监察

B、行业管理、分区监察

C、垂直管理、分区监察

D、行业管理、集中监察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7章>第2节>煤矿安全监察体制

【答案】:

C

【解析】:

煤矿安全监察实行垂直管理、分区监察的管理体制。

煤矿安全监察机关是负责煤矿安全监察工作的行政执法机构,依法对煤矿履行国家监察职责。

14.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0号公布,2015年修改),重大危险源配备温度、压力、液位、流量、组分等信息的不间断采集和监测系统,以及可燃气体和有毒有害气体泄漏检测报警装置,并具备信息远传、连续记录、事故预警、信息储存等功能。

记录的电子数据的保存时间不少于()天。

A、30

B、60

C、90

D、180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2章>第6节>重大危险源基础知识

【答案】:

A

【解析】: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0号公布,2015年修改)规定,重大危险源配备温度、压力、液位、流量、组分等信息的不间断采集和监测系统,以及可燃气体和有毒有害气体泄漏检测报警装置,并具备信息远传、连续记录、事故预警、信息存储等功能;一级或者二级重大危险源应具备紧急停车功能。

记录的电子数据的保存时间不少于30天。

15.某小区一住宅电梯检验有效期截至2012年11月8日,该小区物业管理公司应于2012年10月8日前向相应的()申报定期检验。

A、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B、质量技术监督管理部门

C、住房城乡建设管理部门

D、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2章>第8节>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

【答案】:

D

【解析】:

电梯属特种设备,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一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机构提出定期检验的要求,并将定期检验标志置于该特种设备的显著位置。

未经定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不得继续使用。

故选D。

16.小李、小赵和小孙一起实施矿井爆破作业。

在瓦斯检查员不在现场的情况下,小李实施了爆破作业,爆破引发了瓦斯爆炸,小赵和小孙当场被炸成重伤。

依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

该起重伤事故属于()。

A、物体打击

B、冒顶片帮

C、放炮

D、瓦斯爆炸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3章>第3节>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

【答案】:

C

【解析】:

放炮,指爆破作业中发生的伤亡事故。

结合题意是由爆破引发了瓦斯爆炸,故选C。

17.某集团安全管理部门为掌握该集团意外事件起数和人员轻伤的分布特征与规律,对2004~2010年全集团可记录的事件进行了统计分析。

结果表明,7年间意外事件起数和人员轻伤的24h分布特征与规律为:

意外事件起数和人员轻伤趋于正态分布,凌晨3时达到全天的最高峰,发生的意外事件最多,达到65起。

全天11时发生事故最少,为9起。

该部门采用的事故统计分析方法是()。

A、综合分析法

B、分组分析法

C、算术平均法

D、相对指标比较法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8章>第2节>伤亡事故统计分析方法

【答案】:

B

【解析】:

分组分析法是按伤亡事故的有关特征进行分类汇总,研究事故发生的有关情况。

例如,按事故发生的经济类型、事故发生单位所在行业、事故发生原因、事故类别、事故发生所在地区、事故发生时间和伤害部位等进行分组汇总统计伤亡事故数据。

18.海因里希将事故因果连锁过程概括为五要素,并用多米诺骨牌来形象地描述这种事故因果连锁关系。

下列描述事故发生五要素的选项中,正确的顺序和内容是()。

A、人的缺点、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能量意外释放、事故、伤害

B、遗传及社会环境、人的缺点、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事故、伤害

C、人的缺点、管理缺陷、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事故、伤害

D、遗传及社会因素、人的缺点、屏蔽失效、事故、伤害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1章>第2节>事故致因原理

【答案】:

B

【解析】:

19.下列关于作业现场安全管理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对于人眼,照明的效果优于天然采光

B、噪声的稳态作业环境接触限值为75dB

C、低温作业指工作地点平均气温等于或低于0℃的作业

D、腌咸菜属于高湿作业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2章>第10节>作业现场环境安全管理要求

【答案】:

D

【解析】:

对于人眼,天然采光的效果优于照明,选项A错误。

噪声的稳态作业环境接触限值为85dB,选项B错误。

低温作业指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其工作地点平均气温等于或低于5℃的作业。

选项C错误。

纺织业煮茧、腌制业腌咸菜、家禽屠宰分割、稻田的拔秧插秧等作业均属于高湿作业。

故选D。

20.在工业生产中,经常利用各种屏蔽预防事故的发生,其应用的安全理论是()。

A、因果连锁理论

B、系统安全理论

C、事故频发倾向理论

D、能量意外释放理论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1章>第2节>事故致因原理

【答案】:

D

【解析】:

根据能量意外释放论,可以利用各种屏蔽来防止意外的能量转移,从而防止事故的发生。

21.某安全评价机构受当地矿山企业委托对一矿山进行安全现状评价,安全评价机构验出的安全现价步骤是:

①以客观公正真实的原则.严谨。

明确的做出评价结论;②根据该矿山的具体情况,辨识和分析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其存在的部位、方式和事故发生的途径及其变化规律;③针对该矿山准备评价所需的设备、工具,收集的相关法律、技术标准及工程;④合适的评价方法,对评价对象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及其严重度进行评价;⑤根据评价结果编写相应的安全评价报告;⑥科学合理的划分评价单元;⑦提出清除或减弱危险。

有害因素的技术和管理措施建议。

下列安全现状评价

A、④⑥⑦③①⑤②

B、⑦⑥③④①②③

C、③②⑥④⑦①⑤

D、③④⑥⑤②⑦①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3章>第5节>安全现状评价报告的内容

【答案】:

C

【解析】:

安全现状评价报告一般具有如下内容:

①目的;②评价依据;③概况;④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与分析;⑤评价单元的划分;⑥评价方法;⑦安全对策措施建议;⑧评价结论。

故选C。

22.重大危险源评价以()作为评价对象。

A、危险单元

B、危险因素

C、机械设备

D、危险指数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2章>第6节>重大危险源的评价及分级方法

【答案】:

A

【解析】:

评价单元的划分:

重大危险源评价以危险单元作为评价对象。

一般把装置的一个独立部分称为单元,并以此来划分单元。

每个单元都有一定的功能特点,如原料供应区、反应区、产品蒸锚区、吸收或洗涤区、成品或半成品储存区、运输装卸区、催化剂处理区、副产品处理区、废液处理区、配管桥区等。

在一个共同厂房内的装置可以划分为一个单元;在一个共同堤坝内的全部储罐也可划分为一个单元;散设地上的管道不作为独立的单元处理,但配管桥区例外。

故选A。

23.在开关上接引、拆除临时用电线路时,其上级开关应断电上锁并加挂安全警示标牌。

该安全警示标牌应为()。

A、禁止合闸

B、当心触电

C、注意安全

D、必须戴绝缘手套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2章>第10节>作业现场环境安全管理要求

【答案】:

A

【解析】:

接引、拆除临时用电线路,上级电路应保持在断电状态,误合开关极易造成触电,因此应在断电开关处,加挂“禁止合闸”警告标识。

本题中其他选项,均属于易发生触电场所常挂标识。

故选A。

24.下列关于高处作业安全要求与防护,说法错误的是()。

A、超高压输电塔架带电高处作业应使用绝缘工具,穿绝缘服和绝缘鞋

B、五级以上强风、浓雾等恶劣气候,不应进行高处作业

C、与其他作业交叉作业时,不应上下垂直作业,如果确实需要垂直作业应采取可靠的隔离措施

D、拆除脚手架时,应设警戒区并派专人监护,不应上部和下部同时施工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2章>第14节>高处作业许可管理

【答案】:

A

【解析】:

电力输送系统高压输电塔架高处作业劳动防护用品应穿屏蔽服(均压服)、导电鞋、导电手套、导电袜。

带电高处作业应使用绝缘工具或穿均压服。

故选A。

25.根据《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号),道路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管理初次培训时间不得少于()学时。

A、48

B、36

C、32

D、24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2章>第4节>对各类人员的培训

【答案】:

C

【解析】:

对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培训内容和时间:

(1)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烟花爆竹、建筑施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资格培训时间不得少于48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6学时。

(2)其他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管理培训时间不得少于32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2学时。

故选C。

26.依据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结果与定性、定量评价结果,遵循针对性、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的原则,提出消除或减弱危险、有害因素的技术和管理措施建议,这属于安全评价程序中的()阶段。

A、辨识与分析危险

B、划分评价单元

C、安全对策措施建议

D、安全评价报告编制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3章>第2节>安全评价的程序

【答案】:

C

【解析】:

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建议:

依据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结果与定性、定量评价结果,遵循针对性、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的原则,提出消除或减弱危险、有害因素的技术和管理措施建议。

故选C。

27.建设项目的职业危害防护设施所需费用,应当纳入()。

A、应急演练经费预算

B、建设项目工程预算

C、年度财政(财务)预算

D、企业全面预算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4章>第3节>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

【答案】:

B

【解析】:

《职业病防治法》第十八条规定,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所需费用应当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的防护设施设计,应当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查,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方可施工。

建设项目在竣工验收前,建设单位应当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时,其职业病防护设施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正式生产和使用。

故选B。

28.下列安全承诺中,属于领导者应做到的是()。

A、清晰界定全体员工的岗位安全责任

B、在安全生产上真正投入时间和资源

C、对任何与安全相关的工作保持质疑的态度

D、与管理者和其他员工进行必要的沟通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2章>第16节>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

【答案】:

B

【解析】:

领导者应做到:

提供安全工作的领导力,坚持保守决策,以有形的方式表达对安全的关注;在安全生产上真正投入时间和资源;制定安全发展的战略规划,以推动安全承诺的实施;接受培训,在与企业相关的安全事务上具有必要的能力;授权组织的各级管理者和员工参与安全生产工作,积极质疑安全问题;安排对安全实践或实施过程的定期审查;与相关方进行沟通和合作。

故选B。

29.电梯的安装、改造、修理,必须由电梯制造单位或者其委托的取得相应许可的单位进行。

电梯制造单位委托其他单位进行电梯安装、改造、修理的,应当对其安装、改造、修理进行安全指导和监控,并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校验和调试。

电梯安全性能由()负责。

A、制造单位

B、接受委托进行安装、改造、修理的单位

C、使用单位

D、维护保养单位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2章>第8节>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

【答案】:

A

【解析】:

《特种设备安全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电梯的安装、改造、修理,必须由电梯制造单位或者其委托的依照本法取得相应许可的单位进行。

电梯制造单位委托其他单位进行电梯安装、改造、修理的,应当对其安装、改造、修理进行安全指导和监控,并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校验和调试。

电梯制造单位对电梯安全性能负责。

故选A。

30.甲公司为一家电梯生产企业,乙公司为一家有资质的电梯维护保养企业。

丙公司为一家大型商场。

丙公司从甲公司购置了一部电梯,并与乙公司签订了电梯维护保养合同,委托乙公司负责该电梯的维护保养。

下列关于该电梯使用安全管理的表述中。

正确的是()。

A、丙公司应负责电梯报废后的拆除工作

B、乙公司应建立该电梯的安全技术档案

C、乙公司应至少每月对电梯运行一次清洁、润滑、调整和检查

D、甲公司应对该电梯安全运行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使用改进建议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2章>第8节>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

【答案】:

D

【解析】:

电梯的安装和拆卸作业必须由取得相应资质的专业队伍进行。

故选项A错误。

特种设备的使用单位应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甲为生产单位,乙方为维保单位,丙为使用单位。

故B错误。

电梯的日常维护保养必须由依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取得许可的安装、改造、维修单位或者电梯制造单位进行。

电梯应当至少每15日进行一次清洁、润滑、调整和检查,故选项C错误。

电梯投入使用后。

电梯制造单位应当对其制造的电梯的安全运行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和了解,对电梯的日常维护保养单位或者电梯的使用单位在安全运行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并提

31.依据《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2894),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的图形标识按照所表达的含义进行分类,可分为()。

A、禁止标识、警告标识、指令标识、警示线

B、禁止标识、警告标识、指令标识、提示标识

C、限制标识、警示标识、提示标识、导向标识

D、限制标识、警告标识、指令标识、警示线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2章>第10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