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选集读书笔记.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794276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3.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孙中山选集读书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孙中山选集读书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孙中山选集读书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孙中山选集读书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孙中山选集读书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孙中山选集读书笔记.docx

《孙中山选集读书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孙中山选集读书笔记.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孙中山选集读书笔记.docx

孙中山选集读书笔记

孙中山选集读书笔记

20XX年1月22日星期六

窃尝深维欧洲富强之本,不尽在于船坚炮利,垒固兵强,而在于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

我国家欲恢扩宏图,勤求远略,仿行西法以筹自强,而不急于此四者,徒惟坚船利炮之是务,是舍本而图末也。

所谓人能尽其才者,在教养有道,鼓励有方,任使得法也。

今使人于所习非所用,所用非所长,则虽智者无以称其职,而巧者易以饰其非。

如此用人,必致野有遗贤,朝多倖进。

其用人也,务取所长而久其职。

故为文官者,其途必由仕学院,为武官者,其途必由武学堂,若其他,文学渊博者为士师,农学熟悉者为农长,工程达练者为监工,商情谙习者为商董,皆就少年所学而任其职。

总之,凡学堂课此一业,则国家有此一官,幼而学者即壮之所行,其学而优者则能仕。

且恒守一途,有升迁而无更调。

夫久任则阅历深,习惯则智巧出,加之厚其养廉,永其俸禄,则无瞻顾之心,而能专一其志。

此泰西之官无苟且,吏尽勤劳者,有此任使之法也。

故教养有道,则天无枉生之才;鼓励以方,则野无郁抑之士;任使得法,则朝无倖进之徒。

斯三者不失其序,则人能尽其才矣;人既尽其才,则百事俱举;百事举矣,则富强不足谋也。

秉国钧者,盍于此留意哉!

所谓地能尽其利者,在农政有官,农务有学,耕耨有器也。

农民只知恒守古法,不思变通,垦荒不力,水利不修,遂致劳多而获少,民食日艰。

水道河渠,昔之所以利农田者,今转而为农田之害矣。

故农政有官则百姓勤,农务有学则树畜精,耕耨有器则人力省,此三者,我国所当仿行以收其地利者也。

所谓物能尽其用者,在穷理日精,机器日巧,不作无益以害有益也。

物理讲矣,机器精矣,若不节惜物力,亦无以固国本而裕民生也。

所谓货能畅其流者,在关卡之无阻难,保商之有善法,多轮船铁道之载运也。

故泰西各国体恤商情,只抽海口之税,只设入国之关,货之为民生日用所不急者重其税,货之为民生日用所必需者轻其敛。

中国则不然。

过省有关,越境有卡,海口完纳,又有补抽,处处敛征,节节阻滞。

是奚异遍地风波,满天荆棘。

商贾为之裹足,负贩从而怨嗟。

如此而欲百货畅流也,岂不难乎?

夫贩运者亦百姓生财之一大道也,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以今日关卡之滥征,吏胥之多弊,商贾之怨毒,诚不能以此终古也。

徒削平民之脂膏,于国计民生初无所裨。

谋富强者,宜急为留意于斯,则天下幸甚!

夫人能尽其才则百事兴,地能尽其利则民食足,物能尽其用则材力丰,货能畅其流则财源裕。

故曰:

此四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

四者既得,然后修我政理,宏我规模,治我军实,保我藩邦,欧洲其能匹哉!

夫天下之事,不患不能行,而患无行之之人。

方今中国之不振,固患于能行之人少,而尤患于不知之人多。

夫能行之人少,尚可借材异国以代为之行;不知之人多,则虽有人能代行,而不知之辈必竭力以阻挠。

此昔日国家每举一事,非格于成例,辄阻于群议者。

此中国之极大病源也。

何以欧洲人民听到自由便那样欢迎呢?

现在中国人民何以听到自由便不理会,听到发财便很欢迎呢?

其中有许多道理,要详细去研究才可以明白。

中国人听到说发财就很欢迎的缘故,因为中国现在到了民穷财尽的时代,人民所受的痛苦是贫穷;因为发财是救穷独一无二的方法,所以大家听到了这个名词便很欢迎。

发财有什么好处呢?

就是发财便可救穷,救了穷便不受苦,所谓救苦救难。

人民正是受贫穷的痛苦时候,忽有人对他们说发财把他们的痛苦可以解除,他们自然要跟从,自然拼命去奋斗。

欧洲一二百年前为自由战争,当时人民听到自由便象现在中国人听到发财一样。

最大的是思想不自由、言论不自由、行动不自由

因为提出一个目标,要大家去奋斗,一定要和人民有切肤之痛,人民才热心来附和。

中国人因为自由过于充分,便不去理会,好比房中的空气太多,我们便不觉得空气有什么重要;到了关闭门户,没有空气进来,我们才觉得空气是个很重要的。

个人不可太过自由,国家要得完全自由。

到了国家能够行动自由,中国便是强盛的国家。

要这样做去,便要大家牺牲自由。

当学生的能够牺牲自由,就可以天天用功,在学问上做工夫,学问成了,知识发达,能力丰富,便可以替国家做事。

当军人能够牺牲自由,就能够服从命令,忠心报国,使国家有自由。

如果学生、军人要讲自由,便象中国自由的对待名词,成为放任、放荡,在学校内便没有校规,在军队内便没有军纪。

在学校内不讲校规,在军队内不讲军纪,那还能够成为学校、号称军队吗?

说到社会上的地位平等,是始初起点的地位平等,后来各人根据天赋的聪明才力自己去造就,因为各人的聪明才力有天赋的不同,所以造就的结果当然不同。

造就既是不同,自然不能有平等。

象这样讲来,才是真正平等的道理。

如果不管各人天赋的聪明才力,就是以后有造就高的地位,也要把他们压下去。

一律要平等,世界便没有进步,人类便要退化。

所以我们讲民权平等,又要世界有进步,是要人民在政治上的地位平等。

因为平等是人为的,不是天生的;人造的平等,只有做到政治上的地位平等。

欧美现在实行民权,人民所持的态度总是反抗政府,根本原因就是由于权和能没有分开。

中国要不蹈欧美的覆辙,便应该要照我所发明的学理,要把权和能划分清楚。

人民分开了权与能,才不致反对政府,政府才可以望发展。

中国要分开权与能是很容易的事,因为中国有阿斗和诸葛亮的先例可援。

如果政府是好的,我们四万万人便把他当作诸葛亮,把国家的全权都交到他们;如果政府是不好的,我们四万万人可以实行皇帝的职权,罢免他们,收回国家的大权。

国民是主人,就是有权的人,政府是专门家,就是有能的人。

由于这个理由,所以民国的政府官吏,不管他们是大总统是内阁总理、是各部总长,我们都可以把他们当作汽车夫。

只要他们是有本领,忠心为国家做事,我们就应该把国家的大权付托于他们,不限制他们的行动,事事由他们自由去做,然后国家才可以进步,进步才是很快。

如果不然,事事都是要自己去做,或者是请了专门家,一举一动都要牵制他们,不许他们自由行动,国家还是难望进步,进步还是很慢。

57页

20XX年1月23日星期日

夫国者人之积也,人者心之器也,而国事者一人群心理之现象也。

是故政治之隆污,系乎人心之振靡。

吾心信其可行,则移山填海之难,终有成功之日;吾心信其不可行,则反掌折枝之易,亦无收效之期也。

心之为用大矣哉!

国民!

国民!

究成何心?

不能乎?

不行乎?

不知乎?

吾知其非不能也,不行也;亦非不行也,不知也。

倘能知之,则建设事业亦不过如反掌折枝耳。

有难予者曰:

“先生之志高矣、远矣,先生之策闳矣、深矣,其奈‘知之非艰,行之惟艰’何?

”知中国事向来之不振者,非坐于不能行也,实坐于不能知也;及其既知之而又不行者,则误于以知为易、以行为难也。

倘能证明知非易而行非难也,使中国人无所畏而乐于行,则中国之事大有可为矣。

《孟子》“尽心”章曰:

“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

”此正指心性而言也。

中国近代之积弱不振、奄奄待毙者,实为“知之非艰,行之惟艰”一说误之也。

此说深中于学者之心理,由学者而传于群众,则以难为易,以易为难。

遂使暮气畏难之中国,畏其所不当畏,而不畏其所当畏。

由是易者则避而远之,而难者又趋而近之。

始则欲求知而后行,及其知之不可得也,则惟有望洋兴叹,而放去一切而已。

间有不屈不挠之士,费尽生平之力以求得一知者,而又以行之为尤难,则虽知之而仍不敢行之。

如是不知固不欲行,而知之又不敢行,则天下事无可为者矣。

此中国积弱衰败之原因也。

夫人群之进化,以时考之,则分为三时期,如上所述:

曰不知而行之时期,曰行而后知之时期,曰知而后行之时期。

而以人言之,则有三系焉:

其一先知先觉者,为创造发明;其二后知后觉者,为仿效推行;其三不知不觉者,为竭力乐成。

有此三系人相需为用,则大禹之九河可疏,秦皇之长城能筑也。

乃后世之人,误于“知之非艰”之说,虽有先知先觉者之发明,而后知后觉者每以为知之易而忽略之,不独不为之仿效推行,且目之为理想难行,于是不知不觉者则无由为之竭力乐成矣。

所以秦汉以后之事功,无一能比于大禹之九河与始皇之长城者,此也。

岂不可慨哉!

呜呼!

牛也尚能教之耕,马也尚能教之乘,而况于人乎?

今使有见幼童将欲入塾读书者,而语其父兄曰:

“此童子不识字,不可使之入塾读书也。

”于理通乎?

惟其不识字,故须急于读书也。

况今世界人类,已达于进化童年之运,所以自由平等之思想日渐发达,所谓世界潮流不可复压者也。

故中国今日之当共和,犹幼童之当入塾读书也。

然入塾必要有良师益友以教之,而中国人民今日初进共和之治,亦当有先知先觉之革命政府以教之。

此训政之时期,所以为专制入共和之过渡所必要也,非此则必流于乱也。

夫国者,人之积也。

人者,心之器也。

国家政治者,一人群心理之现象也。

是以建国之基,当发端于心理。

且人类之进步,皆发轫于不知而行者也,此自然之理则,而不以科学之发明为之变易者也。

故人类之进化,以不知而行者为必要之门径也。

夫习练也,试验也,探索也,冒险也,之四事者,乃文明之动机也。

生徒之习练也,即行其所不知以达其欲能也。

科学家之试验也,即行其所不知以致其所知也。

探索家之探索也,即行其所不知以求其发见也。

伟人杰士之冒险也,即行其所不知以建其功业也。

由是观之,行其所不知者,于人类则促进文明,于国家则图致富强也。

是故不知而行者,不独为人类所皆能,亦为人类所当行,而尤为人类之欲生存发达者之所必要也。

有志国家富强者,宜黾勉力行也。

夫国之贫弱,必有一定之由也,有以地小而贫者,有以地瘠而贫者,有以民少而弱者,有以民愚而弱者,此贫弱之四大原因也。

乃中国之土地则四百余万方咪之广,居世界之第四,尚在美国之上。

而物产之丰、宝藏之富,实居世界之第一。

至于人民之数则有四万万,亦为世界之第一。

而人民之聪明才智自古无匹,承五千年之文化,为世界所未有,千百年前已尝为世界之雄矣。

四大贫弱之原因,我曾无一焉。

然则何为而贫弱至是也?

曰:

官吏贪污、政治腐败之为害也。

倘此害一除,则致中国之富强,实头头是道也。

夫事有顺乎天理,应乎人情,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而为先知先觉者所决志行之,则断无不成者也,此古今之革命维新、兴邦建国等事业是也。

中国积弱,非一日矣!

上则因循苟且,粉饰虚张;下则蒙昧无知,鲜能远虑。

近之辱国丧师,翦藩压境,堂堂华夏不齿于邻邦,文物冠裳被轻于异族。

有志之士,能无抚膺!

夫以四百兆苍生之众,数万里土地之饶,固可发奋为雄,无敌于天下;乃以庸奴误国,荼毒苍生,一蹶不兴,如斯之极。

方今强邻环列,虎视鹰瞵,久垂涎于中华五金之富、物产之饶。

蚕食鲸吞,已效尤于接踵;瓜分豆剖,实堪虑于目前。

有心人不禁大声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

何为民国?

美国总统林肯氏有言曰:

“民之所有,民之所治,民之所享。

”此之谓民国也。

何谓民权?

即近来瑞士国所行之制:

民有选举官吏之权,民有罢免官吏之权,民有创制法案之权,民有复决法案之权,此之谓四大民权也。

必具有此四大民权,方得谓为纯粹之民国也。

革命党之誓约曰:

“恢复中华,创立民国。

”盖欲以此世界至大至优之民族,而造一世界至进步、至庄严、至富强、至安乐之国家,而为民所有、为民所治、为民所享者也。

民权何由而发达?

则从固结人心、纠合群力始。

而欲固结人心、纠合群力,又非从集会不为功。

是集会者,实为民权发达之第一步。

然中国人受集会之厉禁,数百年于兹,合群之天性殆失,是以集会之原则、集会之条理、集会之习惯、集会之经验,皆阙然无有。

以一盘散沙之民众,忽而登彼于民国主人之位,宜乎其手足无措,不知所从,所谓集会则乌合而已。

是中国之国民,今日实未能行民权之第一步也。

然则何为而可?

吾知野心家必曰“非帝政不可”,曲学者必曰“非专制不可”。

不知国犹人也,人之初生,不能一日而举步,而国之初造,岂能一时而突飞?

孩提之举步也,必有保母教之,今国民之学步亦当如是。

此《民权初步》一书之所由作,而以教国民行民权之第一步也。

天下事,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thegovernmentofthepeople,bythepeople,forthepeople

除宪法上规定五权分立外,最要的就是县治,行使直接民权。

直接民权才是真正的民权。

直接民权凡四种:

一选举权,一罢官权,一创制权,一复决权。

吾人今日欲改造新国家,当实行三民主义。

何谓三民主义?

即民族、民权、民生之主义是也。

民族主义,即世界人类各族平等,一种族绝不能为他种族所压制。

民权主义,即人人平等,同为一族,绝不能以少数人压制多数人。

人人有天赋之人权,不能以君主而奴隶臣民也。

民生主义,即贫富均等,不能以富者压制贫者是也。

所谓以党治国,并不是要党员都做官,然后中国才可以治;是要本党的主义实行,全国人都遵守本党的主义,中国然后才可以治。

简而言之,以党治国并不是用本党的党员治国,是用本党的主义治国。

得人心的方法很多,第一是要本党现在的党员,人格高尚,行为正大。

不可居心发财,想做大官;要立志牺牲,想做大事,使全国佩服,全国人都信仰。

然后本党的基础才能够巩固,本党的地盘才能够保守。

第二是要诸君注重宣传,教本党以外的人都明白本党的主义,欢迎本党的主义,然后本党施行主义便无阻力,便无反抗。

窃以中国今日政治不修,经济破产,瓦解土崩之势已兆,贫困剥削之病已深。

欲起沉疴,必赖乎有主义、有组织、有训练之政治团体,本其历史的使命,依民众之热望,为之指导奋斗,而达其所抱政治上之目的。

否则民众蠕蠕,不知所向,惟有陷为军阀之牛马、外国经济的帝国主义之牺牲而已。

国中政党,言之可羞:

暮楚朝秦,宗旨靡定;权利是猎,臣妾可为。

凡此派流,不足齿数。

而吾党本其三民主义而奋斗者历有年所,中间虽迭更称号,然宗旨主义未尝或离;顾其所以久而不能成功者,则以组织未备、训练未周之故。

夫意志不明,运用不灵,虽有大军,无以取胜。

所谓吾党本身力量者,就是人民的心力。

吾党从今以后,要以人民的心力为吾党力量,要用人民心力奋斗。

人民的心力与兵力,二者可以并行不悖。

但两者之间,究竟应以何者为基础?

应以何者为最足靠?

自然当以人民的心力做基础,为最足靠。

若单独倚靠兵力,是不足靠的,因为兵力胜败无常。

吾党必要先有一种基本力量做基础,然后兵力有足靠之希望。

假使没有一种基本力量做基础,虽有兵力,亦不足恃。

吾党想立于不败之地,今后奋斗的途径,必先要得民心,要国内人民与吾党同一个志愿,要使国内人民皆与吾党合作,同为革命而奋斗。

必如此方可以成功;且必有此力量,革命方可以决其成功。

盖以兵力战斗而成功,是不足靠的;以党员力量奋斗而成功,是足靠的。

质而言之,靠兵力不得谓之成功,靠党员方是成功;即以兵力打胜仗非真成功,以党员打胜仗方是真成功。

如何是以党员打胜仗?

就是凡属党员,皆负一种责任,人人皆为党而奋斗,人人皆为党的主义而宣传。

一个党员,努力为吾党主义宣传,能感化一千几百人。

此一千几百人,亦努力为吾党主义宣传,再能感化数十万人或数百万人。

如此推去,吾党主义自能普遍于全中国人民。

此种奋斗,可谓之“以主义征服”。

以主义征服,是人民心悦诚服,所谓“得其心者得其民,得其民者得其国”,就是这个道理。

一国民政府本革命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以建设中华民国。

二 建设之首要在民生。

故对于全国人民之食衣住行四大需要,政府当与人民协力,共谋农业之发展,以足民食;共谋织造之发展,以裕民衣;建筑大计划之各式屋舍,以乐民居;修治道路、运河,以利民行。

三 其次为民权。

故对于人民之政治知识能力,政府当训导之,以行使其选举权,行使其罢官权,行使其创制权,行使其复决权。

四 其三为民族。

故对于国内之弱小民族,政府当扶植之,使之能自决自治。

对于国外之侵略强权,政府当抵御之;并同时修改各国条约,以恢复我国际平等、国家独立。

一是考选权。

平等自由原是国民的权利,但官吏却是国民公仆。

美国官吏有由选举得来的,有由委任得来的。

从前本无考试的制度,所以无论是选举、是委任,皆有狠大的流弊。

就选举上说,那些略有口才的人,便去巴结国民,运动选举;那些学问思想高尚的人,反都因讷于口才,没有人去物色他。

所以美国代表院中,往往有愚蠢无知的人夹杂在内,那历史实在可笑。

就委任上说,凡是委任官都是跟着大统领进退。

美国共和党、民主党向来是迭相兴废,遇着换了大统领,由内阁至邮政局长不下六七万人,同时俱换。

所以美国政治腐败散漫,是各国所没有的。

这样看来,都是考选制度不发达的原故。

一为纠察权,专管监督弹劾的事。

这机关是无论何国皆必有的,其理为人所易晓。

但是中华民国宪法,这机关定要独立。

中国从古以来,本有御史台主持风宪,然亦不过君主的奴仆,没有中用的道理。

就是现在立宪各国,没有不是立法机关兼有监督的权限,那权限虽然有强有弱,总是不能独立,因此生出无数弊病。

比方美国纠察权归议院掌握,往往擅用此权,挟制行政机关,使他不得不頫首总命,因此常常成为议院专制;除非有雄才大略的大总统,如林肯、麦坚尼、罗斯威等,才能达行政独立之目的。

况且照正理上说,裁判人民的机关已经独立,裁判官吏的机关却仍在别的机关之下,这也是论理上说不去的,故此这机关也要独立。

民生主义 国民党之民生主义,其最要之原则不外二者:

一曰平均地权;二曰节制资本。

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道、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此则节制资本之要旨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