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标卷层级解析及升格示例.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792052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3.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作文标卷层级解析及升格示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考作文标卷层级解析及升格示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考作文标卷层级解析及升格示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考作文标卷层级解析及升格示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考作文标卷层级解析及升格示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作文标卷层级解析及升格示例.docx

《高考作文标卷层级解析及升格示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作文标卷层级解析及升格示例.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作文标卷层级解析及升格示例.docx

高考作文标卷层级解析及升格示例

2008年高考作文标卷层级解析及升格示例(上)

作者[曹公奇   ]发表于[2008-10-178:

43:

00]

0

推荐

领跑高考——

2008年高考作文标卷层级解析及升格示例(上)

全国卷Ⅰ(陕西、山西、河北、河南、广西)

曹公奇王建平

【真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

人民的生命高于一切!

胡锦涛、温家宝等党政军领导人迅速赶赴灾区指导抗震救灾。

十多万解放军、武警和公安民警,各省市的救援队、医疗队、工程抢修队迅速进入灾区。

港台救援队和国际救援队飞抵灾区。

志愿者从四面八方会聚灾区,救援物资从水陆空源源不断送进灾区。

一位中学教师趴在讲台上用生命保护了下面的四个学生。

一位失去15个亲人的县民政局长连续指挥救灾5天只睡了7个小时,幸存者的生还奇迹在不断突破,100小时、150小时、196小时……

中央电视台24小时播报。

19日14时28分举国哀悼。

一样的爱心,不一样的表达。

捐款、鲜血、义演、关注……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和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命题解密】

2008全国卷Ⅰ作文命题的命题形式与前两年并无二致,可以说是在预料之中,尽管今年所供材料由漫画回归文字,但是仍然可以看出高考作文命题对新材料作文形式的肯定。

这一命题的新意在于,一改过去多年的“理性命题”为“激情命题”。

所供材料不仅摄取社会重大新闻事件,多角度、全方位进行展示,而且时间极度逼近临考状态,6月7日考试,材料涉及时间竟然到了5月19日!

可以说是开高考作文直接关注时事之先河,很明显倡导高考考生关注社会,思考人生。

从材料的内容范围来看,立意角度很多。

“人民的生命高于一切!

”这既是责任的宣言,又是观念的转变;党政军民,国际国内,齐心救灾,这既可感受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温暖,又可发现“人文关怀”的泛人类化趋势;中学教师、县民政局长舍身救人,忘我工作,这既体现着奉献的伟大与人性的崇高,又凝结着平凡人生高贵内质;“19日14时28分举国哀悼”这既说明一个民族的爱心永存,又体现着面对灾难的众志成城;“一样的爱心,不一样的表达”,可以写个人的爱心体验,也可以思考民族的团结力量……

总之,这个材料作文的立意范围比较宽泛,只要是由材料所列举的方方面面勾起的,考生面对地震灾难的真切体验、感悟与思考,就都应在范围之内。

但是,由于高考距离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时间过短,深刻的反思又需要一个过程,所以考生虽然胸有千言万语,但多说爱心与奉献,极难写出新意。

有话可说,却难免千人一词;有材料可用,却不容易个性化扩展,因而要写出有思想、有深度、有个性、有文采的好文章,就更需要一些真功夫。

【审题误区】

作文提供的材料,都是媒体反复宣传报道的,考生应该比较熟悉。

媒体在宣传报道时,一般都会对材料内涵做出挖掘,因此在审题上不应形成大的障碍,关键是要选取一个恰当的角度。

看到材料,考生很容易注意到“爱心”二字。

写“爱心”固然可以,但如果都写“爱心”,很容易流于一般化而缺乏个性。

实际上,可选择的角度很多,凡是围绕奉献、责任、团结、坚强、意志、信心、生命、榜样等角度构思应该都符合题目要求,都可以写出很好的文章。

【评分细则说明】

作文评分继续采用“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两级评分标准,“基础等级”采用全面评分法,“发展等级”采用一点评分法。

一.基础等级评分,“题意”项以符合材料内容及含义涉及的范围为准,可以不引用原材料的文字。

二.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根据下列“特征”4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级评分。

(1)深刻:

①透过现象深入本质;②揭示问题产生的因果关系;③观点有启发作用。

(2)丰富:

①材料丰富;②论据充足;③形象丰满;④意境深远。

(3)有文采:

①用词贴切;②句式灵活;③善于运用修辞手法;④文句有表现力。

(4)有创意:

①见解新颖;②材料新鲜;③构思新巧;④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⑤有个性色彩。

三.缺标题扣2分;不足字数的,每少50个字扣1分;错1字扣1分。

错别字包括不规范的所谓简化字以及阅卷老师无法辨认的字。

每1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每用错3处标点扣1分。

四.套作、文体不明的适当扣分。

确认为抄袭的,“基础等级”在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五.认定脱题,分类处理:

①写够800字,也有文采评30~35分。

②不够500字,评为不及格,但扣题的给25~35分。

③不够500字,又不扣题的20分以下。

(十行八行的,一行给1分)

六.拟写画面情景,“泛泛而谈”,不能超过45分。

如出现消极的“价值观”评40分以下。

如出现反动的价值观,和组长商量处理。

七.正确区分考场作文和发表、精心熟虑的竞赛之作,不要过高要求。

避免以成熟理性的眼光看中学生作文。

【阅卷现场】

阅卷中发现的问题,主要是学生写作的基本技能问题,部分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差,不能综合分析材料尤其是挖掘材料的深层含义,具体体现在只是罗列材料,不能从材料中归纳总结出具有概括意义的思想内容,就材料论材料,写来写去都是地震的事情,缺乏相应的深度和广度;虽然有一个中心,但是具体选材分析并不能紧紧围绕中心,有离题现象;有的考生作文角度太多,面面俱到却蜻蜓点水,难以做到中心集中、突出。

总之,除选取恰当的角度外,情感是否真挚感人,材料是否准确生动,结构是否精巧细致,语言是否有文采在区分作文层次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标卷作文】

●一类标卷层级解析

◆ 一类上Ⅰ(60分):

地震之后,我发现

①地震过后的这些日子,我有不少新发现。

②不知是我的心理作用,还是真的如此,我首先身边的那些有钱人,地位高的人,他们开着小车进小区,不再像原来一样鸣着笛,哼着小曲,显示出比别人高出一头,而是悄悄的把车泊在一边,见到没有车子的邻居也开始点头了;一个楼道上楼的,见面也有微笑了;从来不说话的,也时不时的磨叽几句“吃过饭了”之类的寒暄。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汶川大地震这棵苦瓜藤上结出的一个甜瓜?

③我想,这么一震,把活着的人震死了,也把没有死的人的心震平和了。

是不是他们从大地震中感悟到了什么?

我觉得:

地震,把不少人震明白了。

④最近我还听到这样一个故事,说是有一个农村民工朝老板讨要三年工钱未果,每一次老板都是七个狸猫八个眼的把他打发了,也不知是谁给他想了一个主意,他带上一盘反映汶川大地震的录像资料,又去登门要帐。

老板还是那句话,要钱没有,要命有一条。

那位民工说,这次不要钱,我送一盘录像带给你看。

那位老板三行鼻子两行泪的看完录像,二话没说,把欠那位民工三年的工钱算得个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这盘录像带这么神奇呀,帮助他讨回了多年的欠账,那个老板从录像带中领略到了什么人生真谛呢?

⑤钱是为人服务的,吃饱喝足穿暖了,也就够了,留着那么多钱干什么呢?

人家干了三年活,不能亏待,人家也有老婆孩子要养活的呀。

我想:

地震,震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⑥上个星期天,几个同学小聚,自然议论到汶川大地震,在唏嘘涕零之后,一个同学说,我们班的那个班头儿,一天到晚,那脸本的可以说是正儿八经的,就像是谁借他大米还了他黑豆似的,自从汶川大地震发生后,那脸就是不高兴的时候,也给人云开日出的感觉啦,遇到高兴的事情,那可是日破云涛万里红了。

另一个同学说,说来也怪,我们那几个平日里见到,不是你肘着,就是我扭着,嘿,这些天环境似乎宽松了许多,两个以往是老死也不相往来的冤家对头,最近关系也有些缓和了。

⑦面对大自然的教训,反思来得是这样的自然。

看来,地震,把人与人之间的隔膜也震通了。

⑧真的,细细想来,这大地震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死的人无法再生,我们活着的人可要好好的活着,活着是我们生命的本质意义,活着是我们生命的全部意义,舒心的活着,和谐的活着,这也许是数万生命为我们活着的人付出的代价。

⑨灾难,让我们更加理性,更加清醒的认识到生命的本质。

地震,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震和谐啦!

①干净利落,引人入胜。

②摄取生活中的一个“面”,细致描写身边的典型人物,在对比中让人进行深思。

“这是不是汶川大地震这棵苦瓜藤上结出的一个甜瓜?

”眼光独具。

③“地震,把不少人震明白了”发人深省。

④选取生活中的一个“点”,来生动表现地震灾害对人们的心灵触动,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⑤分析要言不烦,“地震,震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总结得当。

⑥叙写联系生活实际,自然贴切。

 

⑦⑧议论画龙点睛

 

⑨揭示地震灾害的对人生积极影响,深化中心。

[写作借鉴]

文章中心突出,层次清晰,结构严谨。

文章以“地震之后,我发现”为题,发现什么,吸引读者阅读。

以“三例三析”的结构形式,运用对比的手法,通过身边的一些人的前后变化,充分论证了“灾难,让我们更加理性,更加清醒的认识到生命的本质”的观点。

立意新颖而深刻,语言朴素而不失表现力,也是文章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写文章要善于“独辟蹊径,表现个性”,要在观察事物、认识事物的角度上,表现出文章的新颖性和作者的创造性。

也就是说,要在紧扣题目要求的前提下,选择别人可能不写的、有新意的去写;选择新的切入点,也就是从新的方面认识事物、表现事物。

本文撇开责任、爱心等别人易想到的角度,选择如何认识生命,对待生命,揭示地震灾害的对人生积极影响,让阅卷老师眼睛一亮,获得高分就不难理解了。

专家评分:

内容20+表达20+发展20=60分

 

                                     (未完)

——

2008年高考作文标卷层级解析及升格示例(中)

作者[曹公奇   ]发表于[2008-10-178:

51:

00]

0

推荐

领跑高考——

2008年高考作文标卷层级解析及升格示例(中)

全国卷Ⅰ(陕西、山西、河北、河南、广西)

曹公奇王建平

◆ 一类上Ⅱ(60分):

牵手

①妈妈,今夜可曾看见月光偷偷溜进我如诗的梦中?

爸爸,是你那根笨拙的手指,硌痛了我流淌在岁月中的笑声?

②妈妈,我想在天堂里游戏,可我怎么才能飞快地跑进天堂。

前方的路太黑太暗,凄迷了我的双眼,我感觉到害怕,在彷徨无措中,我听不到你温柔的呼吸,我感觉不到你温润如玉的手指。

妈妈,是哪朵丁香伫立在我的窗前?

让我忧郁的梦中涛声起伏。

妈妈,我记得你的绺绺秀发,那发丝是留在水墨江南里的一段思念,是你如瀑般倾泻下的一汪碧水柔情;不是韶光易逝的年华,不是弹指红颜的青春,在通往天堂的无期之旅中,你的青丝是缠绕我最后的热爱。

  ③爸爸,我还能听到你的故事吗?

你的声音好美,就像那克莱德曼指尖流过的琴声,就像月光挥洒下柔肠百转的亲吻,可是你的胡子扎疼了我的脸,我哭了。

我记得你讲蒹葭,你说那是《诗经》中蹁跹起舞而出的美女,像你刚满三个月的小女儿一样;你说蒹葭独立水湄寒秋,听关关鸠鸣,可我怎么突然觉得那是秋水般一阕古典的归梦。

灯火已远,流星已近,那一抹淡淡斜阳躲在哪片云下?

  ④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晚风吹来一阵阵欢乐的歌声……

  ⑤爸爸、妈妈,我想听你们讲夕阳下过去的事情。

  ⑥孩子,你走得好快,妈妈还抱着你三月的温床,妈妈还在不停地为你搓洗已经干净的尿布。

妈妈知道你不会再听《小燕子》了,可妈妈怎么还在唱?

为什么?

  ⑦孩子,你本来就是天堂的仙子,却不幸落入凡间的灾难。

三月的柳絮不飞,因为春风恨你;三月的桃花不开,因为芳华妒你。

于是你又回到天堂,你的身边有小朋友陪着,对吗?

去天堂的路好黑,妈妈的目光照不亮你的前方。

你走得太快,妈妈还没来得及吻你最后一次。

  ⑧思汝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妈妈想你。

  ⑨孩子,爸爸再也不会用胡子扎你的小脸,爸爸天天给你讲故事,行吗?

你会听到吗?

爸爸给你讲静立海棠花旁如海棠般遗世独立的黛玉;爸爸给你讲李清照的点绛唇歌;讲“一点梅花亡国恨,二分明月老臣心”的史可法;讲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的岳阳楼。

  ⑩可爸爸知道你再也听不到了,你在地动山摇中飞去了,爸爸还要讲,山里的老爷爷,他说……

  11他说什么呀,爸爸,妈妈?

  12孩子,来世再牵住我们的手!

①由美好的生活情景入文,与阴阳两界的伤感对比。

②“玉”“丁香”“青丝”“水墨”等诸多意象,充满了古典韵味,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妈妈的爱恋

 

③把爸爸的声音比作“克莱德曼指尖流过的琴声”“柔肠百转的亲吻”,形象生动。

回忆爸爸故事中的“蒹葭”“鸠鸣”“秋水”,意境优美,表现对爸爸的敬爱。

④诗化的语言,静美的意境。

⑤将自己对父母的依依不舍之情推向高潮。

小结前文,转入母亲对女儿的怀念。

⑥三个生活细节,真切地表现出失去女儿之后的极度悲伤,读来令人落泪。

 

⑧化用诗句,美化意境。

 ⑨故事中的人和物,信笔写来,文化底蕴深厚,使文章熠熠生辉。

父女深情,自在其中。

 

11 12一问一答,照应标题。

有爱牵手,生死不离!

意蕴深远,余味无穷。

[写作借鉴]

作者以一个女儿与父母对话的方式展开叙述并抒发情感,形象丰满,字里行间浸透着女儿对父母的依恋、父母对女儿的怀念,读来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文章材料丰富,或巧用诗文佳句,或列举文化名人,语句意蕴醇厚,充满文学韵味。

既显示了考生深厚的文化积淀功底,又展现其灵活驾驭的才思。

另外,巧用句式,善用修辞,使文章亮点纷呈,充分展示了考生的文学才华和语言功底。

如何让你的作文在考试中脱颖而出?

充分展示你的亮点是方法之一。

可以看出,这位考生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扎实的语言功底赢得了阅卷老师的好评。

可见,平时要多积累一些妙言佳句,作文时巧妙的放置在文章的显眼处,一定会使文章文采飞扬,魅力十足。

另外,作文的真情流露,打动读者,并非一日之功。

考生应学会在特定的情境下,调动自己的思想与感情。

把每次作文训练当作思考人生,思考社会,回忆亲情,感受友谊,提高生命质量的一个过程,逐步培养自己的人文素养。

专家评分:

内容20+表达20+发展20=60分

一类上Ⅲ(60分):

青山一道同风雨

 ①“轻轻地握着你的手,为你把眼泪擦干。

这颗心永远属于你,告诉我不再孤单。

②5月19日整个曾奔忙飞跑的中国,在尖利的防空警报中停顿三分钟。

七天前的同一时刻,一场特大地震撼动了大半个中国,神州上下,共此国殇。

 

③然而国殇里是一场悲剧,国殇更是一次空前的团聚。

  

  ④很久之前,诗人王昌龄的诗句中这么写道:

“青山一路同风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青山无法阻隔我们同舟风雨的携手,地域也不会隐没了团结的民族头上那一轮共同的月。

  

 ⑤一个人,一丝希望,一颗坚定的心。

当救援队在汶川大地震的废墟下救出已被困的百余小时的乐刘会,在场的人激动地哭了,而她却没有哭。

"我相信有人会来救我的,一定会,我相信你们!

"弱女子哭了,紧紧接着救援员的手,一双手和十几双手紧紧地交握,这是一个灾民和她的救命恩人最质朴也最真诚的团聚。

  

 ⑥五千米的高空有多高?

问起参加救援的解放军战士,他们会告诉你,5千米是我们能否拉住受灾人民的手的距离,不顾乌云,快速跳在这里,这是一地乡民与国家间最动人的团聚。

  

⑦海洋曾把世界割裂成对立的区域,而今天的海洋不再阻断世界的爱心汇聚在一起。

这爱心来自东邻日本每个便利店前的捐款箱,来自大洋彼岸美国遍及全州的慈善机构,来自大陆两岸那些并不富裕的亚非国家一笔笔友谊的捐款。

中国和世界意识形态而产生的分歧在灾难面前湮没成沙,随着飞机和航船源源不断地向着东方的中国而来,这是全世界和各个国家的人心最盛大的团聚。

  

 ⑧ 怆然的灾难,古来有之。

然而历史由古而今谁可曾见过这般振奋人心,撼天动地的团结?

《史记》有云:

民与民同心,则家安之,君与民同心,则国兴之。

在今天,这是人民与人民,人民与国家,国家与世界的携手,何愁家不安,何愁国不兴?

  

   ⑨青山一道,我们同历风雨,团聚一处。

而将五洲四海的人们集汇在一起的纽带,也许,是这样的期望:

 为天下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读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诗句为题,很醒目。

①以歌词入文,自然切题,情感味浓,暗扣文章中心。

②③庄严的时刻,突显生命的崇高,体现民族的团结。

④引用王昌龄诗并解释,进一步点明中心。

⑤⑥引用抗震救灾中两个典型事例,分别从真诚的感恩和勇敢的救援两方面表现“同舟风雨”,举例紧扣中心,论证有力。

句式灵活,富有文采。

 

⑦进一步举例论证。

由中国说到世界,表现爱心的广阔。

连续三段结句不忘“团聚”,处处突显中心。

 

⑧引用古语,把“团结”提高到国家安宁、兴盛的高度,深化主题。

 

⑨照应题目,突出中心,情感充分,感召力强。

[写作借鉴]

这是一篇情理并茂的议论文佳作。

文章层次清晰,材料新鲜丰富,或举例、或引用、或分析,紧紧扣住中心,层层深入论证。

语言流畅,句式富于变化,融现代歌词、古代诗文、现实场景于一炉,情感真挚,文采斐然,文学底蕴深厚,让人赞叹不已。

作为一篇议论文,中心突出、论证有力是其最基本的要求。

本文无论是题目的拟定、观点的提出,还是事例的列举、古语的引用,都很好地扣住中心。

“团结”“团聚”“同心”字眼在文中多次出现,对突出中心起到很好的作用。

另外,丰富的材料积累,深厚的文学底蕴,给文章增色许多,这需要平时长期的训练和积累。

 

专家评分:

内容20+表达20+发展20=60分

◆ 一类上Ⅳ(60分):

残梦

  ①崩坍停止了,江边髙垒着巨人的尸骨,多少绿树被悲痛压抑着弯下了腰,又有多少生命的花朵在刹那间枯萎!

和那生命之花一同逝去的,还有那苍白的、铅灰色的、暗淡了的梦。

  ②孩子别哭,我们还有生命。

当总理用沙哑的声音说出这样的话时,我的整颗心都碎了。

是啊,我们不哭,我们要学会坚强,我们要用自己的灵魂承担起那些失去了生命和梦想的人们对这个民族的希望,帮他们圆梦。

我想用自己的双手抹去那些因悲痛而流出的泪水,用自己的心祝愿所有人都平安。

  ③我把我的誓言和爱刻在蜡烛上,看它在温暖的光晕中如何安抚那一颗颗受伤流血的心灵。

  ④不能放弃梦想,不能放弃生的希望!

当恶魔的爪子伸向了无辜的人们时,一位中学教师用柔弱的身躯为四颗跃动的心撑起了一片绿阴,一位年轻的妈妈用她的乳头为孩子提供生命的乳汁。

又有多少人将生命置之度外,在与死亡拼死搏斗的时候,全然不顾自己的安危!

  ⑤这一切都在我的心灵开了花,让我学会坚强,让我知道如何用自己的双手将生命的色彩奋力渲染,构筑我生命的梦。

  ⑥传说中有一种鸟,是没有脚的,它们只能永远不停地飞,累了就睡在风里,只有一次落地的时候,那便是死的时候。

我就是那只鸟,我不能睡去,我不愿因自己的熟睡而让自己的生命无所作为,我要用自己的双手去为那些死去的孩子们完成他们的梦想!

  ⑦所有那些凋零了的生命之花,残缺了的梦,都在那一刻凝结成了永恒!

梦和生命同在,它停在记忆的暖室里,有情感在滋养着。

不,他们的梦和我们同在,我们的民族依旧有生生不息的力量与喧闹的色彩!

唤醒沉睡的人们,告慰死者的亡灵,用民族的奋飞去安慰他们的“夭亡”!

我们要用全民族的誓言和爱去召唤中华民族新的明天和未来。

  ⑧一切都如铅灰色的残梦!

生命易逝,世间沧海桑田。

所有那些夭折了希望和梦想的人们啊,我们会珍存你们的梦想!

我们会在祖国的大地上种下爱与团结的花朵。

世界与我们同在!

我们珍存同一个梦,用那双带着梦想的翅膀学会飞翔。

  ⑨梦和生命同在,它在记忆的暖室里将永不凋零,所有残缺的梦,让我们用爱的花朵,为它们插上奋飞的翅膀。

①再现地震惨烈场面,感叹生命的逝去,切题。

②“我的整颗心都碎了”“祝愿所有人都平安”,真情流露,感染读者。

 

④列举灾难到来时感人事迹,说明“不能放弃梦想,不能放弃生的希望”,举例精当,点面结合。

⑤举例后适当评析,写出自己的真切感受。

⑥把自己比喻成一只没有脚的鸟,表达出自己立志为逝者圆梦的决心,感人至深。

⑦“唤醒沉睡的人们,告慰死者的亡灵”,用语不凡,发人深思。

 

⑧⑨富于文采的语言表达,真切的情感流露,自然切题,完美作结。

“想”“翔”“膀”押韵,音节和谐。

[写作借鉴]

“我们会珍存你们的梦想”“让我们用爱的花朵,为它们插上奋飞的翅膀”——作者在文中着力传达自己的心声,发自肺腑,令人感动。

举例,举得恰当;说理,说得深刻;抒情,抒得真切。

立意深刻,感情充沛,读后给人以强烈感染。

文章立意高远,独具匠心。

作者没有一般人云亦云的叙事,没有就事论事的说理,而是更深一层挖掘,抒写自己对灾难的思考,对生命的感悟,强调那些逝去的人们,虽然夭折了希望和梦想,但我们活着的人们应该完成他们的梦想,圆他们的残梦,这是最好的告慰死者!

自然更胜一筹。

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能否把自己生活中的体会、感悟和所要阐述的内容表达出来,是衡量文章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

《考试说明》明确提出:

“要求在作文中能够自然地表达真情实感,使情感的流露能够给人以真实感、真诚感而不是附加感、装饰感。

”这要求考生首先要留心观察挖掘真实的生活瞬间、生活场面。

要写出真情实感,就是要写我之所见、所闻、所感、所思,以及种种喜怒哀乐,使所写内容符合生活的真实,从而表现出最大的真实和可信。

其次,要选择最打动自己心灵的内容来写,写出自己的深切的真实感受。

要想打动人,首先要打动自己,自己首先要投入,要动真感情,真正的感情是发自内心的一种自然流露,当作者与读者产生了共鸣,目的就达到了,文章也成功了。

专家评分:

内容20+表达20+发展20=60分

                (未完)

 

2008年高考作文标卷层级解析及升格示例(下)

作者[曹公奇   ]发表于[2008-10-178:

54:

00]

0

推荐

领跑高考——

2008年高考作文标卷层级解析及升格示例(下)

全国卷Ⅰ(陕西、山西、河北、河南、广西)

曹公奇王建平

 

●二类标卷升格示例

◆升格示例

▲原作亮相:

彩桥,温暖中国心

我的中国,坚强中国,英雄中国,经受着建国以来最沉重的考验。

生死不离,全世界都被沉寂。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全国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都将目光锁定:

中国汶川,里氏8.0的特大地震灾难,侵袭了这片沃土中华。

无言胜有言,哭声惊天动地。

此时,十三亿中国心一脉相连。

大灾无情,大爱无疆。

我们生死不离。

无助的泪光嘀嘀闪烁。

是爱触动着她急促的心跳,是无私推开了她久闭的窗扉,是感动的话题,是激昂的泪水,是崇高的精神。

面对地动山摇,她并未选择逃亡。

教学楼剧烈地摇晃,生命的呼吸更加脆弱。

她仅仅十一岁,在教学楼垮塌的瞬间,她毅然将十一位同学推下教学楼。

似乎上苍也懂得真情,六层教学楼,他们都安然无恙。

此时此刻,我才坚信:

生命创造奇迹。

所有人都悄然无声。

那人,那事,那情,那爱。

一种神奇的力量,一位年幼的女孩,一次心的呼唤,一曲爱的奉献。

校长、老师逃之夭夭,不足五岁的她肩负着神圣的使命。

面对危险,她有何恐惧;面对生命,她如此坚强;面对考验,她奋不顾身。

时刻都有砖泥瓦块,时刻都有天崩地裂。

从间缝中伸出血肉模糊的小手,招呼着她的心灵。

于是,她不假思索,屈下身子,毅然爬进石板之下,即使脚破手烂……两个同伴还是被她背着拖了出来。

“轰”的一声,她的后腿被石板夹住,脚被划破八厘米长的伤口,但她依然坚强活了下来。

是谁教会她学会奉献?

是谁让她从容不迫,创造奇迹,谱写乐章?

胡主席曾说过:

任何困难都难不倒我们英雄的中国人民!

再大的困难,除以十三亿都会变得微不足道;再小的关怀,乘以十三亿都会变成爱的海洋!

我们坚信:

众志成城,抗震救灾,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方针指导下,我们一定会取得最终胜利!

我,此时此刻,捧着一支火烛,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