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复习示例.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368104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作文复习示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考作文复习示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考作文复习示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考作文复习示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考作文复习示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作文复习示例.docx

《高考作文复习示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作文复习示例.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作文复习示例.docx

高考作文复习示例

作文复习备考示例

一、任务驱动型作文审题立意及范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小王出生在一个大家族。

每逢节假日,长辈们都会召集家族成员聚会,而小王对此不感兴趣,经常借故缺席。

长辈们很不高兴,小王也很苦恼。

如今,有不少家族都面临类似的情况,当地的“百姓家事”栏目就此展开了热烈讨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

请给小王或小王父母写一封信,或向“百姓家事”栏目投稿,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

若写信,统一以“一平”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若投稿,请自拟标题。

题目评点

此道厦门市质检作文题,其命题延续2015新课标高考语文写作的“任务驱动型”概念。

任务指令为“向栏目投稿或向对象写信”,与2015新课标I高考的要求写书信的作文题,略有相似又有所不同。

题目内容与关注范畴是当下社会中的人事现象,富有时代感;引导中学生不是仅仅沉浸于三尺书斋中埋首苦读、题海苦战,而是能够将目光放诸于校园之外、生活之中,思考时代现象与自身行为,即作为一个95后、00后的新新人类,如何面对与处理中国传统文化延续下来的诸多积习,如大家庭中的人伦亲情与人际关系打理。

在家庭小型化的当下,多数青少年不再经历传统中国四世同堂式的成长环境,而更习惯于个人独立自主及同龄人关系的处理,视“七大姑八大姨之类”的宗族长辈为高压的约束与规范,不愿亲近,更不愿深入密切地与之联系和交流。

此为时代之普遍现象,引人忧心更应引人深思。

另外,难能可贵的是,命题材料是与中学生息息相关的日常现象,为学生所熟稔,亦是学生皆可能会有的困惑与无奈。

使得学生在写作之时,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感同身受而言能由衷,不致强以为文。

也较好地规避了中学生写作之套作与言之无物、假大空的写作陋习。

审题立意

材料中任务指令为写一封书信或向栏目投稿。

学生可任选一个任务来完成。

明确写作对象,斟酌写作用语。

1. 立意一:

就小王或小王的父母写一封信。

1) 需注意书信的写作格式:

抬头,结尾,落款。

2) 需根据书信的写作对象及写作人自身的身份,选择适宜的语气。

如以同龄人的身份“一平”写信给小王,可将心比心地讲述自己时常面临与对方相同的困惑与窘境,觉宗族关系的打理许多时候流于形式、浮于表面,繁冗耗时。

但作为一个后辈、晚辈,应恪守民族之古训,秉承传统之美德,对长辈的尊重与陪伴乃是他们最宽慰的幸福。

2.立意二:

向“百姓家事”栏目投稿。

“百姓家事”可能为报刊、网络、电台、电视节目,虽然有传播渠道与载体之异,但写作者的整体思路与语气大致相同。

可采用当下流行的时评体,评述事件,表达观点。

且考虑文章的阅读对象为社会公众,应注意思想倾向的正向引导、措辞的准确严谨、用语避免生涩艰深。

范文

甜蜜的负担——生命可承受之重

小王:

您好!

今日听闻你为佳节时的家族聚会而苦恼不已,也为此常借故缺席。

大家族的聚会我深有同感,但在此有一些想法与你分享。

古人常云:

“每逢佳节倍思亲”,可到了现代却成了“每逢佳节倍苦恼”。

这当中是有什么感情变质了呢?

其实不然,只是在时代的推进中,曾经那魂牵梦萦的乡愁亲思成为了“沉重”的负担,但这“负担”却也是甜蜜的,因为它是血浓于水的爱。

而当下你我等年轻人面对的尴尬处境,就是如何面对这沉甸甸的“甜蜜的负担”。

诚然,家族聚会的琐碎、繁杂、冗长我都深有体会,尤其困窘的是长辈们那代沟深远的话题以及时则不至的“关怀”,常常让我坐在那儿半天说不上一句话,也没什么话可说。

久而久之,这本该是一场久而未见的寒暄关怀竟演化为一场年轻人都唯恐不避的灾难。

但我想说,换个角度看,这定时的一场场甜蜜的负担,或许并非想象之中糟糕,也非生命不可承受之重。

余华曾说:

“活着的意义不在于叫喊,不在于攻击,而在于承受。

承受生命给予我们的繁琐与苦难,承受生活给予我们的琐碎与考验。

”生活的大风大浪尚且须咬紧牙关挺过,何况这仅是一场“甜蜜的负担”呢?

如果说“生命的原相是场流浪”,那么皈依的终点一定是血缘捆绑联系在一起的家族,在这意义上,家族聚会不单仅是佳节时的小聚,更是一场相互依慰。

或许当你的视角转化一下,就从“受害者”变为“受益者”。

再者,王尔德曾说过“生命的意义不在于你拥有什么,而在于你是什么”。

即便拥有朋友圈那数字庞大的“朋友”,有何用?

远不及这天赐的血缘相连。

很大程度上,家族聚会也是对你家族身份的认可,是一种对归属处的认可。

王开岭曾呼吁人们找到自己“精神源流的祖先”,还有什么比血缘源流更强大的呢?

甚至,眼下你拒之承担的“甜蜜的负担”却不知是多少游子眼中那心心念念的所在。

我曾读及一篇写自北漂女孩儿的春节心声,有家却无法归的怆然,思乡思亲却无法相见的愁绪。

相较之下,你我都是幸福之人,我们还拥有这样一份生命可承受之甜蜜负担。

当然,这并不是一味地单板地承受,而应找到属于自己的进入方式,方能乐在其中。

例如适时主动加入对话,寻找共同话题。

如果实在“无言以对”,沉默陪伴便是最长情的爱。

柴静有言,“你明白什么是对的,就去做,不是因为你性格软弱,而是因为你道义坚强。

”愿你我都能找到承受这样一份“甜蜜负担”的合理方式,让家族聚会成为我们都期待的存在。

工作顺利,家庭幸福!

一平

2016年3月7日

简评:

本篇结构和语言都不错,能多维度阐释理由。

浅谈家族聚会之事

亲爱的小王:

展信佳!

了解了你的情况,我深感有话要说。

春节期间,我在网上也看到了许多关于家族聚会的吐槽,老一代的生活情趣和审美习惯与我们时有相悖,加上某些“热心”亲戚的过分追问,对家族聚会产生躲避甚至反感的心理也是事出有因。

理解之外,我也有几点微薄之见,此时我铺开信纸,并无责难声讨之意,仅希望你能参考我的意见。

宗族的观念,伴随着农耕文化的发展,一直烙刻在中国人的思想中。

与西方强调个体的发展不同,中国人看重团体的力量,而亲缘关系又将同一家族的人紧缚在一起,哪怕在外打拼,家族的传统观念也是中国人心中无法剪断的绳结。

逢年过节,家族成员间的作用力似乎愈加强烈。

有没有想过,你的缺席会让长辈们感到遗憾呢?

或许当你也两鬓斑白,想要召集儿孙们齐聚一堂,年青一代的托辞也会让你忆起当年的自己吧。

有人说,独生子女政策最大的失败之处,就是让年轻一代变得以自我为中心。

作为家中唯一的孩子,我常以此深感惭愧。

除去懒惰、自我不论,责任感与担当意识似乎也在渐渐淡化。

且不论对国家、社会的使命感,单说对家族的关心,就无法较之长辈。

恕我直言,你多次缺席家族聚会,便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行为,或许是性格使然,但这样逃避的方式总归不可取。

正因长辈的维系,这个家族得以凝聚、团结,若仅出于个人性格、兴趣的偏好,不参加家族成员聚会,不仅拂长者之意、同辈之情,更将冷漠亲情。

试想,当你成为家族长辈,现今操持聚会的人已然老去,凭着“不感兴趣”为由不操办家族事务,整个家族岂不松松散散?

在我看来,对家族聚会的参与,不只是娱乐休闲之事,更在于责任于你。

当然,长辈们组织的聚会活动也常让我感到无趣,毕竟成长时代又差异,个人品味也不一,但我从不找借口缺席,因为家族聚会在我心中不只有放松玩乐的作用,更是与亲戚联络感情的途径。

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步履匆匆的时代,倘若有时间,就用来陪陪那些以你为寄托的人吧。

在我的同龄人中,不愿参加家族聚会者绝非个例。

面对长辈的不悦,请不要烦恼或不屑,试图去理解他们,在个人喜好与家族关系间找到平衡点。

若你实在不肯参加家族聚会,也务必在平时里多问候长辈,多联络兄弟姐妹吧!

话糙理直情真,如有冒犯,恳请多多包涵!

此致

敬礼

一平

2016年3月7日

简评:

本篇写得很顺畅。

胜在“入情”,文面佳,但内涵挖掘得得肤浅了些,重复的话说了很多,标题拟定的水平也要提高。

家国情怀源于家族情怀

在宗法制家族无碍于历朝历代绵延之后的今天,有谁会想到它也会成为争议的焦点呢?

当节假日长辈召开的家族聚会成为年轻一代人的苦恼,其本质是传统文化的式微,更是青年人正在失去其根基之状态。

的确,家族聚会自古而有之,想必不愿参加之人也自古而有之,而如今争议之所以激起波澜无疑是因为如此之争议已成为社会共同问题。

作为年轻人,我可以充分地理解小王的心情——在面对一群自己并不熟悉的长辈关于学业、事业与嫁娶等一系列直接的发问时,会感到无所适从实属必然;况且在人口迁移如此轻而易举的当今,各地区,尤其是中原地区的宗族基础早已被弱化,取而代之的是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彼此渐行渐远的同族人,能重聚首已属不易,更别提相聚时的冷淡气氛。

小王的苦恼确有其根据。

但值得注意的是,长辈们召开家族聚会的时间选在节假日。

中国自古以来的传统节假日其目的无非有二:

缅怀先人和庆祝阖家团圆。

当人人都在为“年味儿淡了”而叹息时,家族的聚会无疑是一个散发着团圆气息最大的发热源。

其次,从历史渊源的角度探索,不难发现,不论是世界、国家还是地区范围内,对人口一个重要的划分就是民族。

正因有了长期历史形成过程和法律的条文保护,民族内部才自觉形成了一条无形的纽带,民族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因此天然合理;同样,作为民族的衍生体,家族同样拥有其历史存在的合理性。

正如“姓氏”的存在,根本上是为了巩固家族的紧密性。

再者,回到现实意义,当下的家族体系早非古代时那般阴森可怖、男尊女卑、等级分明了,其更多时候只依靠血缘和一些极强的意识形态——长辈心中对后代们深深的挂念维系。

笔者认为,这点是小王应该承认的。

故当从各个角度分析过后,不难得出,小王的行为首先是忽视了家族是几乎一切传统行为存在的基础的事实,其次低估了宗族制度的普适价值。

正如前文指出,诸如小王一类的年轻人已不算少数才有可能形成的社会争议,笔者认为虽然传统家族观念的确具有相当合理性,但如若始终不能够让年轻人接受,最终在年代上形成断层,也是不可避免的事。

为此,与其通过小王的父母、长辈对其施加言语上的压力,不如通过其他更温和的方式让年轻人不再抵触家族聚会。

引领他学习、了解家庭、家族在历史中的演化过程应该是第一步,其次便是能平心静气地带领他回味家族曾带给他的美好感受;更重要的是,要具有这个时代最应该具有的家庭的关怀,发自内心的嘘寒问暖。

作为小王,乃至小王代表着的新一代人,只有真正了解到了家族情怀的普适价值,才能最终上升到国的层面,拥有了“家”,才最终能拥有这个时代最需要的家国情怀。

简评:

能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内在因果关系,富于层次感,写得深刻。

让适度距离燃起亲情温度

对于大家族中每逢节假日长辈召集家族成员聚会的现象,社会各界褒贬不一。

在宗法、家族观念逐渐淡去的现代社会,长辈们想通过聚会的方式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本无可厚非。

只是每逢节假日必要聚会,多少让“聚会”变了味。

诚然,家族成员聚会能够让天南地北的族人们相聚一堂,热闹而又温情。

对于远在外地的小辈们而言,这也是增强家族归属感,感受关怀与呵护的窗口。

然而,过于频繁的家庭聚会,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家族,本就是一个人的根本血脉的枢纽。

对很多人而言,家族本该是一个提供帮助,温暖,庇护与关怀的地方。

相信家族成员聚会的初衷正在于此。

但是每逢节假日的家庭聚会,不仅不能安抚疲倦的灵魂,却让其风尘仆仆,来回奔波,本想提供放松与享受,却使聚会成为了一种任务与煎熬。

当家族成员聚会频频举行时,聚会便异化为任务与枷锁,在让人们心怀不满的同时,更加重了对聚会的抵触心理。

因此,才会有如“小王”一般的小辈不感兴趣,借故缺席。

抛开被任务化的聚会肢解的温情与亲情,就聚会本身而言,似乎也不是一个最好的选择。

在高度信息化与全球化的社会里,面对铺天盖地的社交网络浪潮,家族聚会何不利用社交网络代替?

在方便快捷的同时,节约了时间,金钱更免去了舟车劳顿之苦。

距离产生美。

适度的距离可以燃起亲情的温度。

家族聚会过于频繁便容易失去美的感受。

在柴米油盐的谈论与庸常而无意义的对话中,失去对亲人的美的期许,降低亲情的水位。

亲情该以什么纽带维系?

不是频繁的聚会,也不是漫无意义的闲聊,而是关键时刻的守望相助,是心底对亲人的美的期待,是希望家族更壮大的决心,是对家族中流传的家风祖训的共同坚守。

此外,适当减少聚会次数是消除小辈抵触心理的不二法门。

只有创新聚会方式,减少聚会次数,强调家族精神,这样的聚会才会有意义。

耳鬓厮磨往往成为琐屑和包袱,适当的距离往往演替为美好和期待。

频繁的家族聚会,最后受伤的还是亲情。

因此,家族聚会的意义和初衷,聚会的内容和频率值得长辈们深思。

若是武断地搞“一言堂”,想当然地逢假便聚,亲情可能就变成了矫情和苦情。

家族不老,温情长存

百姓人家的灯火亮不过商场店铺的霓虹,其乐融融的聚会也丰富不过互联网的声色张扬。

当家族聚会的传统成为过去式,我们应当理所当然地遗忘,还是拥抱其余之携手共行?

于我来说,家族观念不敢忘,亲人情感莫能丢。

近日,小王借故缺席家族聚会的事搅乱舆论一池春水,是什么让他对聚会毫无兴趣?

长辈与“小王们”之间的认知差异又有着怎样的社会根源?

这怕是不仅用“代沟”一词而一言蔽之的。

诚然,大家族之间的感情联系不一定紧密,而所谈及的话题也不能让晚辈们都提起兴趣,但家族成员的沟通,不通过面对面的交流,聚会,何以联系紧密?

只有在话题的不断探索之中,在聚会的频率与深度都得到提高的基础上,家族情感的纽带方能系紧。

家族观念才不至于被淡化甚至遗忘。

小王不愿聚会,其深层原因在于现代社会的变迁弱化了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致使家族观念缺失。

家族本是充满温情与力量的词。

但在这个经济发展迅速,个人原子化发展也急速的背景下,家族却成了某种落后古老的象征。

人们追逐个人的成功,寻觅小单位式的圆满,家族的沟通对于小王这样习惯于个体发展的人来说,就有些疏远与无趣了。

但家族所蕴含的团结、和谐、互动的精神是不该被时代潮流冲刷去的。

在经济越是发达、个人越是需要独立的时代,家族不仅是一个温暖港湾,更是精神、动力的源泉,是我们在无论得意走马还是艰难蹒跚中都不可割舍的精神血脉。

家族的价值,不仅体现于满足个人需求的层面,更彰显于其对社会和谐、团结友爱的氛围的影响上。

小王拒绝聚会,拒绝面对面的家人的情感沟通,这一定程度体现了其对家族观念的淡薄。

中国向来以家国一体为传统。

若小家失去了后辈的认同与心力倾注,大国又何以团结稳固了小家的聚会,与其说是家庭成员的分享交流,不如说是在这个纷杂互联网时代下,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重新了解。

它超脱于方便社交工具的枷锁,冲破手机屏幕的束缚,真实地予家人之间真诚的交流。

令人扼腕叹息的是,现在不管是大家族还是小家族,像小王一样不愿参与聚会的晚辈比比皆是,就算身体参与心也不知停留何处;抑或是四十五度角投入手机屏幕,不顾长辈情绪。

此情此景何其伤人,既稀释了家族观念,淡化了亲人感情,也背离了最初其乐融融的社会氛围。

但在谴责这种行为之时,创新聚会形式,丰富聚会内容也是家族观念得以强化,聚会顺利进行不可或缺的。

愿个人发展顺利,而家族情感也得以密切。

唯有将个人与家族,家族与社会更紧密结合,社会在丰富发展的同时,才不乏深刻的温情。

 

二、示例二

【材料示例】

经典,是指经过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的书”,它们理应是经久不衰的万世之作。

但前不久,某大学出版社搞了一个出版物“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结果令人瞠目结舌:

《红楼梦》高居榜首;榜单前10位中,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尽数在列;《百年孤独》《瓦尔登湖》等外国名著也赫然其中。

而同时,通俗文学作品以及通过网络阅读小说(文学)的方式则大受欢迎。

是经典文学的影响力落后于通俗文学了,还是旧的阅读方式过时了?

抑或是……?

对此,引发了社会一片热议。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

请你据此作文,体现你的思考,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标题自拟,完成写作任务,不少于800字。

【立意点拨】

1.阐述观点,可以是反对拒读经典,以驳斥错误的理由;也可为拒读经典找正面的依据的,如从不同年龄段、不同层次的人有不同的阅读兴味、不同的阅读方式来谈如何保持经典的影响力等,只要有理有据即可。

2.把材料中提到的经典文学作品理解为文化经典(“四书”、“五经”、历史著作)也可,也可以不一定仅指材料中列举的作品。

【参考例文】

经典为什么“死活读不下去”

某大学出版社近日在网上搞了个“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在对读者的意见进行统计之后,得出结论:

《红楼梦》高居该榜榜首,而且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尽数在列,此外还有《百年孤独》、《追忆似水年华》、《尤利西斯》、《瓦尔登湖》等世界名著跻身前10名。

读者们“死活读不下去”的理由,有哪些?

阅读《红楼梦》,受不了书中的大量诗词,妨碍了理解故事;《百年孤独》,外国人名过分冗长,难以记忆;《追忆似水年华》和《尤利西斯》,篇幅太长。

这个“排行榜”的出现,与我们的文化环境、阅读环境有很大关系。

如今,我们整个社会的阅读生活充满浮躁、危机乃至缺失,浅阅读、碎片化阅读流行,很多人的需求是了解能够马上解决眼前问题的信息,而阅读名著不可能会获得实用的效果。

所以,该出版社推出的这个“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它实际上是当下我们的图书出版界、读书界这种“浅阅读”、“碎片化阅读”盛行,远离经典、轻蔑经典的风气的折射和反映,同时,它也提出了一个如何看待经典、阅读经典的问题。

但是,这个“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是否就毫无意义呢?

这使笔者想到近日看到的《被拉下神坛的‘经典名著’》(见上海《新闻晚报》)的报道,其中介绍国外一些批评家对“名著”的批评:

阅读塞万提斯《堂吉诃德》“就好像你最难以忍受的长辈前来造访,喋喋不休地自吹自擂,没完没了地回忆陈芝麻烂谷子的事”;雨果的《悲惨世界》“呆板无趣,离题万里,多愁善感,情节离奇,充满说教和闹剧”;《老人与海》以及《麦田里的守望者》“从任何理性的批评观点来看,这是两部最糟糕的小说”;《哈姆雷特》太沉闷,“真想把这些老套的情节扔进沟里,让人物都住嘴。

所以,没有必要担心对经典的批评,纵然这种批评也许缺乏根据,充满臆断,但都可以使我们审视我们的经典阅读做得怎样,“乐意使经典受到写作新手一样的质疑,使得我们时代的批评粗野但充满活力,因为只有无人继续阅读经典的可怕时刻,它们才会找到安宁。

”所以,不管价值如何,这个“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至少给予我们重新审视经典阅读的契机。

西方著名文化批评家圣·艾弗蒙谈到他对待经典的文化态度时说:

“没有人比我更尊重经典的作品,我欣赏其中的精神的崇高以及知识的渊博,但是宗教,政治机构,以及人情风俗的差别都已经在这个世界里造成了很大的变化,所以,我们应该把脚移到一个新的制度上,才能适应现时代的趋向和精神,假如荷马活在现代,他也会写出一些好诗,能适应他所属的世纪。

”(《西方文论选》上册)

这告诉我们,真正的经典作品,要成为养育所有生命因而也养育我们当代人的生命的源泉,不能仅仅是历史的,是一种文化记忆,也不能总是处于退守状态。

这种精神财富不能仅仅是一种有关过去的知识,它还必须采取当代富有生命力的形式,这样,或许经典才能永恒和不朽,并使我们对经典充满信心。

经典的大众化的阅读,需要对经典的大众化、通俗化的解读方式的存在,需要按照时代的已经变化了的精神、心理、人情风俗来理解经典、认识经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