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人教版江苏专版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792048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68.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人教版江苏专版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人教版江苏专版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人教版江苏专版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人教版江苏专版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人教版江苏专版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人教版江苏专版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docx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人教版江苏专版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人教版江苏专版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人教版江苏专版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docx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人教版江苏专版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第1讲 古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对应学生用书P158)

 

 商鞅变法  

1.变法背景

(1)时代背景: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革和大发展时期。

①经济上:

铁犁牛耕出现并逐步推广,生产力发展,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确立。

②政治上:

新兴地主阶级形成且力量壮大,要求掌握政权,发展封建经济,纷纷进行改革变法。

③军事上:

春秋争霸,战国兼并,诸侯割据混战。

④思想文化上:

文化繁荣,百家争鸣,其中法家学说最合乎当时社会发展的需求,成为改革变法的思想武器。

(2)具体原因:

①各国纷纷变法,以实现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

②秦国落后于其他国家,要求通过变法以增强国力。

③秦孝公决心发愤图强,实现富国强兵。

④商鞅的变法宣传和改革精神。

2.变法内容

措施

内容

影响

以农求富

废井田、开阡陌

维护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推动了地主经济的发展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使秦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物质基础

统一度量衡

为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便利;对经济的发展和巩固中央集权制度都有促进作用

加强集权

建立户籍制度,实行连坐法

保证了社会统治秩序,强化了对基层民众的管理和统治,使秦国的兵源得到保证

普遍推行县制

巩固了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

制订秦律

强化了人民的法律意识,保证了变法的彻底执行,有利于加强统治

奖励军功

实行二十等爵制,废除“世卿世禄制”

打击了奴隶主旧贵族,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确立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经济优势,扩大了统治基础

思想控制

“燔诗书而明法令”

加强了思想控制,也压制了人民的思想,使我国文化典籍遭受重大损失

改革旧俗

禁止父子及成年兄弟同室居住;强制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

进一步发展了小家庭生产,有利于增加国家赋税、加强了秦国的集权统治

3.变法评价

(1)积极作用:

①政治上:

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健全了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开始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②经济上:

废井田,开阡陌,确立了土地私有制,激发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为秦国农业生产带来了生机。

③军事上:

奖励军功,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为秦国统一六国创造了有利条件。

(2)历史局限:

①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刑法严苛。

②加重了广大人民所受的剥削与压迫。

③未与旧的制度、文化、习俗彻底划清界限。

4.变法成功的原因

(1)改革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根本原因)

(2)改革符合秦国的实际情况。

(3)法律一经制定就坚决实施。

(4)秦孝公的鼎力支持。

(重要因素)

 北魏孝文帝改革  

1.改革背景

(1)有利条件:

①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初步结束了北方长期分裂割据局面。

②北魏统治者接受汉族文化,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

(2)社会矛盾:

①宗主督护制的实行和吏治混乱导致阶级矛盾尖锐。

②鲜卑贵族实行民族歧视政策,激化了民族矛盾。

③北魏社会动荡不安,人民起义,北魏统治面临危机。

(3)个人因素:

冯太后和孝文帝深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

2.改革内容

概况

时期

措施

内容

作用

前期冯太后主持,重点建立各种新制度

推行均田制与租调制

颁布均田令,把国家控制的土地分给农民,由农民承担一定的租税、徭役和兵役

抑制了土地兼并;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徭役;恢复和发展了北方经济

设立三长制

改宗主督护制为三长制,直属州郡,负责检查户口、征收租赋、征发徭役和兵役

加强了对地方政权的控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

整顿吏治

制定了俸禄制度,官吏俸禄由国家筹集和发放

北魏吏治有所好转

后期孝文帝主持,重点推行汉化措施

迁都洛阳

公元495年正式迁都洛阳

打击了保守势力;有利于民族文化的融合

移风易俗

易服装、说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行汉制、崇儒学

便于接受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促进了鲜卑贵族的封建化,巩固了北魏统治

3.改革评价

(1)使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相对稳定,北方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商业活动日趋活跃。

(2)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推动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

(3)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4.全面认识孝文帝改革的汉化政策

(1)这一政策的具体措施表现为均田制、移风易俗和实行汉制等内容。

对鲜卑族来说,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就中华民族而言,更加丰富、发展了汉族文化。

(2)从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的根本目的来看,是为了加强鲜卑族的统治;从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过程来看,促进了民族融合,为多民族共同发展作出了贡献。

(3)该政策体现了落后民族必然被先进民族文化所征服的历史规律,从这个角度讲,孝文帝的汉化政策自觉顺应了历史发展规律,值得肯定。

(4)从本质上说,汉化政策既是落后文化学习先进文化的过程,又是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过程。

5.比较孝文帝改革与商鞅变法的异同

事件

项目 

孝文帝改革

商鞅变法

不同点

目的

为了缓和社会矛盾,改变鲜卑族的落后状态

实现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得优势地位

侧重点

侧重于制度的更新、迁都和移风易俗

侧重于富国强兵

相同点

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都促进了政权的封建化,都受到守旧势力的反对和阻碍,结果都取得了成功

 王安石变法  

1.历史背景

(1)社会危机:

①社会矛盾日益激化:

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负担加重,阶级矛盾尖锐;辽和西夏威胁着北宋的安全,民族矛盾尖锐。

②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

宋初集权导致“冗官、冗兵、冗费”现象,造成并加剧了积贫积弱的局面。

③封建统治出现危机:

农民反抗斗争不断,财政入不敷出。

(2)有利条件:

①庆历新政为王安石变法奠定了基础。

②宋神宗坚持变法,重用王安石。

2.变法内容

 

项目

领域 

措施

内容

作用

经济上富国之法(改变积贫局面)

青苗法

青黄不接之时,政府贷款或谷物给农民,收获后还本付息

限制了高利贷对农民的剥削,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农田水利法

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

保证灌溉,防洪抗灾

募役(免役)法

纳钱代役

有利于经济发展,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市易法

在东京设市易务

打破了大商人对市场的垄断,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方田均税法

重新丈量土地,收取赋税,官僚、地主也不例外

增加了政府收入,农民得到实惠

均输法

采购物资“徙贵就贱,用近易远”

节省费用,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减轻了人民的负担

 项目

领域 

措施

内容

作用

军事上强兵之法(改变积弱局面)

保甲法

把农民编为保甲,实行连坐法

维护了秩序,兵农合一

保马法

鼓励百姓养马

节约了政府开支,提高了马匹的质量和数量

将兵法

在各路设“将”

提高了军队战斗力

军器监

监督制造兵器

武器的产量、质量提高

政治上取士之法(培养变法人才)

改革科举制度

废明经诸科,改革进士科;设明法科

有利于选拔和培养人才;有利于推动改革;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

整顿太学

编纂教科书,太学生成绩优异者直接为官,设专门学校

唯才用人

重改革、破成规

3.改革评价

(1)历史作用:

①积贫局面的改变:

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负担。

②积弱局面的改善:

节省了军费开支,提高了军队战斗力。

(2)历史教训:

①改革必然会遭到旧势力的阻挠,不可能一帆风顺,要充分考虑到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②改革的成败关键要看其积极效果能否得以保留和维持,不以改革者的个人命运为转移。

③改革措施要针对实际情况,行之有效,推行过程中要用人得当。

④改革家要有远见的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魅力。

4.正确认识王安石变法

(1)从背景看:

王安石变法是在北宋面临财政危机、政治危机和边患危机的情况下为实现富国强兵而进行的。

(2)从内容看:

主要是调节农民、封建国家与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再分配。

(3)从措施和结果看:

变法认可了地主对土地的兼并,因此无法缓和社会的主要矛盾,在大地主、大官僚的反对之下,新法很快被废除。

(4)从性质看:

王安石变法是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的改革运动,它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

(5)从目的看:

变法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农民的处境没有根本的改变,负担依然沉重。

(6)综合来看:

这场变法在当时取得一定成效。

王安石能够针对北宋统治错综复杂的局面大刀阔斧进行改革,这种勇于改革和敢于斗争的精神,值得肯定。

                                            (对应学生用书P161)

1.(10分)北魏孝文帝改革中,最重要也最有争议的举措就是迁都和汉化。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与宗室重臣的交流中,孝文帝将他迁都的本意说得十分明白,平城“虽富有四海”,但只是“用武之地”,很难“移风易俗”。

迁都后又说:

“若永居恒北,值不好文之主,卿等子孙不免面墙也。

”同时孝文帝明确地认识到只有迁都于“王里”洛阳,才能“光宅中原”。

迁都后,他接二连三地南征萧齐,虽然连遭失败,然而他的“期於混一”的壮志,直到临终前仍念念于怀。

——摘编自尚志迈《也谈魏孝文帝拓跋宏的迁都》

材料二 孝文帝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的改革完全是自觉、积极、主动的。

这充分表现在他对陆叡的谈话中:

“朕为天子,何必居中原!

正欲卿等子孙渐染美俗,闻见广博。

”孝文帝迁都、汉化使洛阳再次成为北方文化中心,也为以后形成和发展的盛唐文明奠定了基础。

在融入汉文化的同时,鲜卑文化的精华成了汉文化的一部分。

鲜卑族尽管因此而不再作为一个单一民族而存在,但在另一个民族大家庭中得到了永生。

——摘编自葛剑雄《盖世英雄还是千古罪人——

元(拓跋)宏及其迁都和汉化》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孝文帝迁都的意图。

结合材料一、二中孝文帝与大臣的对话分析,激发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5分)

(2)据材料二,阐释孝文帝改革对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影响。

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孝文帝改革取得成效的主要原因。

(5分)

解析:

(1)问,“意图”据材料一的相关信息“移风易俗”“光宅中原”等逐层概括即可。

“激发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因素”则需要根据设问要求结合材料一、二中孝文帝与大臣的对话来分析。

(2)问,从对鲜卑族自身发展、对隋唐经济文化的发展及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等方面综合分析影响。

分析孝文帝改革取得成效的主要原因需要综合材料,抓住核心内容,既要从共性的原因上分析,也要有孝文帝自身的特点。

答案:

(1)意图:

实现统一大业;减少改革阻力,革除鲜卑旧俗;巩固北魏王朝统治。

主要因素:

关注鲜卑族长远利益;认识到汉文化的优越性。

(2)历史影响:

推动北方民族的交融;为隋唐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奠定基础;促进整个中华文明的进步。

主要原因:

善于学习先进文化;坚定改革的决心。

2.(10分)(2019·南京调研)家庭制度改革是商鞅变法中移风易俗的重要内容。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地本是戎狄之区……直至秦孝公变法时,秦人还不脱戎狄之俗。

例如,他们还父兄子弟和姑媳妯娌同寝一室,沿着游牧时代以一个帐幕为一家的经济办法。

这种陋俗经商鞅的严禁才消灭。

——摘编自张荫麟《中国史纲》

材料二 秦是个体小家庭定型化时期,所谓定型化是指它不仅作为一个具有一定血缘关系的亲属集团,而且成为一个最基本的社会组织细胞;在政治上得到了国家的承认,是户籍的最基本单位;在经济上成为一个耕织结合在一起,自给自足的独立经济实体。

以一对夫妻为核心的小家庭,男耕女织,构成相互提携力最顽强的小圈子,家庭成员间在生产劳动中彼此毫不攀比,生产积极性高涨,父子戮力,相忍饥寒,朝夕艰苦从事。

勤俭持家、艰苦奋斗良好民风的形成与自力更生个体小家庭的训练是分不开的。

个体小家庭作为社会生产的社会组织形式其作用不可低估。

直系个体小家庭成员间相互依存性最强,血缘关系简单,彼此亲合度达到最高点,父、家长权、夫权降到最低点,因而也是最稳定的一种家庭形态。

——摘编自张金光《商鞅变法后秦的家庭制度》

完成下列要求:

(1)材料一中的“陋俗”指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消灭这一“陋俗”的措施。

(3分)

(2)据材料二,概括秦国个体小家庭“定型化”的主要表现。

(3分)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商鞅家庭制度改革的积极作用,并指出其改革的实质。

(4分)

解析:

(1)问第一小问,由材料“他们还父兄子弟和姑媳妯娌同寝一室”,可归纳为大家庭共居一室;第二小问,根据所学商鞅在社会风尚习俗进行的改革措施回答。

(2)问,由材料“具有一定血缘关系的亲属集团”可见是血缘关系的亲属集体;由“一个最基本的社会组织细胞”可见是最基本的社会组织;由材料“户籍的最基本单位”可见是国家户籍的最基本单位;由材料“经济上成为一个耕织结合在一起,自给自足的独立经济实体”可见是独立的经济实体。

第(3)问第一小问,由材料“经济上成为一个耕织结合在一起,自给自足的独立经济实体”,可见推动了小农经济的确立和发展,从而促进了农业的发展;由克服陋俗来看,有利于良好民风的形成;由“户籍的最基本单位”,可见有利于强化对基层的控制,便于国家赋役的征派;由材料“直系个体小家庭成员间相互依存性最强,血缘关系简单”,可见实际起到瓦解了宗族势力的效果。

第二小问,材料中商鞅家庭制度改革服务于封建经济的发展和封建统治秩序的建立,所以从本质来看属于封建化过程。

答案:

(1)陋俗:

大家庭共居一室。

措施:

禁止父子及成年兄弟同居一室;强制推行一夫一妻制的小家庭制。

(2)表现:

血缘关系的亲属集体;最基本的社会组织;是国家户籍的最基本单位;独立的经济实体。

(3)作用:

推动了小农经济的确立和发展,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有利于良好民风的形成;进一步瓦解了宗族势力,有利于强化对基层的控制;保证了国家赋役的征派。

实质:

封建化过程(游牧文明向农耕文明转变)。

3.(10分)(2019·江苏名校调研)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是推动文明前进的重要因素之一。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商鞅方升是商鞅变法留下的唯一实物资料

材料二 商鞅以重刑峭法为秦国基,故二世而夺。

刑既严峻矣,又作为相坐之法,造诽谤,增肉刑,百姓斋栗(恐惧),不知所措手足也。

赋敛既烦数矣……知其为秦开帝业,不知其为秦致亡道也。

——摘编自(西汉)桓宽《盐铁论》

完成下列要求:

(1)材料一中商鞅方升上刻有两段铭文,一段是秦孝公十八年的铭文,一段是秦始皇二十六年的铭文,相隔122年。

从时代变革的角度,分析两段铭文的相同点。

(4分)

(2)概括材料二的观点。

你是否同意该观点并简要说明理由。

(6分)

解析:

(1)问,从统一度量衡的必要性及实际效果两方面归纳相同点。

(2)问,可以从秦国商鞅变法中严刑峻法和赋税沉重沿用到秦朝,因此秦朝灭亡和商鞅变法有关分析。

也可以认为秦朝灭亡与商鞅变法关系不大,理由是商鞅变法离秦朝建立较久远,而秦的暴政主要是大兴土木等等。

答案:

(1)相同点:

都面临当时度量衡不统一的情况,都希望加大对地方经济的管理,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2)观点:

商鞅变法中的严刑峻法、赋税沉重为秦朝所沿用,是导致秦朝灭亡的重要原因。

同意理由:

商鞅变法中的很多法律十分严酷,造成百姓的恐慌。

秦始皇即位后,商鞅变法的很多酷刑、苛政得以保留,徭役赋税繁重,使得农民起义爆发,导致秦二世而亡。

作者是西汉人,希望从秦二世而亡中吸取历史教训,实行仁政,使得国家长治久安。

不同意理由:

商鞅变法虽然存在严刑峻法、赋税沉重的问题,但距离秦朝建立尚有100多年。

秦朝灭亡是由于秦始皇时期的暴政,如大兴土木等,这些措施与商鞅变法无关,不能认为秦朝灭亡是由于商鞅变法导致的。

作者是西汉人,西汉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而秦国以法家思想治国,两者的治国思想不同,所以作者对商鞅变法的批评有失公正、客观。

4.(10分)孝文帝改革促进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是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一次重要改革。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魏初,民多荫附;荫附者皆无官役,而豪强征敛倍于公赋。

给事中李安世上言:

“岁饥民流,田业多为豪右所占夺;虽桑井难复,宜更均量,使力业相称。

又,所争之田,宜限年断,事久难明,悉归今主,以绝诈妄。

”魏主善之,由是始议均田。

——《资治通鉴·齐纪二》

材料二 (太和)九年,(孝文帝)下诏均给天下民田:

诸男夫十五(岁)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奴婢依良。

……诸土广民稀之处,随力所及,官借民种莳(即种植)……诸地狭之处,乐迁者听逐空荒,不限异州他郡,唯不听避劳就逸。

其地足之处,不得无故而移。

……诸宰民之官,各随地给公田,刺史十五顷,太守十顷,治中别驾各八顷,县令、郡丞六顷。

更代(离职)相付。

初,百姓咸以为不若循常,豪富并兼着尤弗愿也。

事施行后,计省昔十有余倍。

于是海内安之。

——《魏书·食货志》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孝文帝改革前北魏面临哪些主要问题?

(3分)

(2)据材料二,归纳孝文帝改革时解决土地问题的相关规定,并指出其积极作用。

(5分)

(3)从文明史的视角,指出孝文帝上述改革的历史价值。

(2分)

解析:

(1)问,据材料一中“田业多为豪右所占夺”“岁饥民流”“荫附者皆无官役,而豪强征敛倍于公赋”三句话概括所面临的问题。

(2)问,据材料二中的省略号分层,概括归纳各层含义即为措施所在;根据第二段话分析其作用。

第(3)问,据材料二“(孝文帝)下诏均给天下民田”结合所学知识得出,促进了北魏由游牧文明向农耕文明的转变。

答案:

(1)问题:

豪强兼并土地;百姓贫饥流亡;政府赋税没有保障。

(2)规定:

受田数量男女有别;鼓励垦荒;按级别给官僚分配公田;允许人民有条件迁移。

作用:

有利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有利于社会秩序稳定。

(3)价值:

促进了北魏由游牧文明向农耕文明的转变。

5.(10分)王安石是一位理论上的先行者,希望走不同于历史的道路。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王安石)向皇帝保证任用熟于“理财”的人就能确保“民不加赋而国用饶”。

司马光……认为,“理财”非古代的政府所为,政府应该确保它的政策不会妨碍人民使自己富裕起来。

税收只是为了让政府能维持秩序。

——摘编自[美]包弼德《斯文:

唐宋思想的转型》

材料二 王安石变法……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他更多地重视商品货币的作用……想尽量用经济的办法管理国家财政,反映了宋代商品货币在社会生活中的活跃,也证明王安石的变法思想和变法举措有很大的前瞻性。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苟不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则不教也,苟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者,则无不在于学。

——摘编自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王安石、司马光争论的焦点。

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王安石为实现“民不加赋而国用饶”而推行的措施。

(4分)

(2)据材料二,指出王安石重视商品货币作用的原因。

(2分)

(3)据材料三,指出王安石的教育理念。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安石围绕这一理念在科举制度方面的改革措施。

(4分)

解析:

(1)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信息“(王安石)向皇帝保证任用熟于‘理财’的人”“司马光……认为,‘理财’非古代的政府所为”可知,两者分歧在于要不要“理财”;第二小问,依据所学知识概括。

(2)问,依据材料二中关键信息“就是他更多地重视商品货币的作用……想尽量用经济的办法管理国家财政,反映了宋代商品货币在社会生活中的活跃……前瞻性”概括分析。

第(3)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三信息得出注重实用;第二小问,依据所学知识从废除明经科、专考经义和时务策等方面回答。

答案:

(1)焦点:

要不要“理财”。

措施:

市易法、均输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青苗法、免役法。

(2)原因:

宋代商品经济活跃;王安石的思想有前瞻性。

(3)教育理念:

注重实用。

措施:

废除明经科(废除诗赋取士),专考经义和时务策(设明法科)。

第2讲 近代历史上的改革(对应学生用书P162)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1.改革背景

(1)内忧:

①政治:

19世纪中叶,俄国农奴制导致社会阶级矛盾激化,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统治的基础受到严重威胁。

②经济:

落后的农奴制度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俄国工业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其他西欧国家。

③思想:

出现了反对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统治的新思潮。

十二月党人反对沙皇封建专制,主张废除农奴制,发展资本主义。

(2)外患:

克里米亚战争导致俄国国际地位急剧下降,国内矛盾也进一步激化。

2.改革酝酿

(1)目的:

化解矛盾,巩固统治,增强国力,重振大国威望。

(2)酝酿:

①亚历山大二世吸取历史经验教训,坚持推行改革。

②报纸公开讨论,舆论力量化解阻力。

③成立秘密委员会讨论解放农奴问题,农民事务委员会负责农奴制改革并拟订改革法令。

3.改革内容(“二一九法令”)、评价与特点

(1)内容:

①政治:

农奴获得人身自由,享有公民权利。

②经济:

土地仍归地主所有,农民可以赎买一块份地;份地须高价赎买,未付清赎金前,农民还要给地主服劳役、交代役租。

③组织:

强化村社制度,加强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2)评价:

①进步性: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历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

②局限性:

具有不彻底性、掠夺性和欺骗性。

(3)特点:

①从政治方面看,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并享有公民权利,说明其具有资本主义民主的性质。

②从经济方面看,土地仍归地主所有,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经济基础,具有不彻底性。

同时,高额的赎金实际上是对农民的掠夺。

③从整个内容来看,其目的是为了巩固沙皇统治,实现富国强兵。

4.改革影响

(1)经济近代化:

农奴制的废除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劳动力、资金和市场,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俄国工业生产大幅度增长,农村中资本主义的成分也得到增长。

(2)政治近代化:

在政治体制方面进行了比较深层的改革,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

在司法制度方面,参照西方的司法制度,进行了改革。

改革使政治上一向专制独裁的俄国也出现了一些民主化的气息。

(3)军事近代化:

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建立西方式的军事管理体系。

(4)教育近代化:

鼓励社会和个人办学,扩大大学的自主权,允许引进西方书籍。

(5)思想近代化:

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和统治方式开始传入俄国,越来越多的俄国人看到了差距,变革的愿望日益强烈。

 明治维新  

1.历史背景

(1)政治:

各阶层对幕府统治的不满情绪高涨,幕府面临统治危机。

(2)经济:

日本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发展。

(3)外患: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列强入侵,日本陷入半殖民地的危机之中,民族危机加剧。

(4)前提:

倒幕派推翻幕府体制,建立并巩固了明治政府的统治。

2.维新内容

(1)政治:

①废藩置县,把全国划为3府72县,把地方置于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之下。

②废除等级制度,宣布“四民平等”,取消了等级身份制和武士阶层特权。

③通过公债补偿的形式逐步收回华族与士族的俸禄与禄米,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体制建立起来。

(2)经济:

①改革币制:

以金本位的纸币日元作为全国唯一的货币。

②土地改革:

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确立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

③地税改革:

一律按地价的3%向土地所有人征收土地税,新土地税以货币支付。

④“殖产兴业”:

建立近代企业,政府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设备和人才,把私人资本引向发展近代工业的道路。

(3)文化:

派遣学生到欧美国家留学;按照欧美国家模式,建立近代教育体制,实行“和魂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