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精品导学案专题93 基本营养物质解析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791978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524.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精品导学案专题93 基本营养物质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精品导学案专题93 基本营养物质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精品导学案专题93 基本营养物质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精品导学案专题93 基本营养物质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精品导学案专题93 基本营养物质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精品导学案专题93 基本营养物质解析版.docx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精品导学案专题93 基本营养物质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精品导学案专题93 基本营养物质解析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精品导学案专题93 基本营养物质解析版.docx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精品导学案专题93基本营养物质解析版

1.了解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

2.了解糖类、油脂、蛋白质的重要应用。

3.了解常见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反应及重要应用。

一、基本营养物质

1.糖类

(1)分类

定义

元素组成

代表物的名称、分子式、相互关系

单糖

不能再水解的糖

C、H、O

葡萄糖

果糖

C6H12O6C6H12O6

双糖

1分子水解生成2分子单糖的糖

C、H、O

蔗糖

麦芽糖

C12H22O11C12H22O11

多糖

1分子水解生成多个分子单糖的糖

C、H、O

淀粉

纤维素

C6H10O5nC6H10O5n

(2)性质:

①葡萄糖:

〔CH2OH(CHOH)4CHO〕

②双糖:

在稀酸催化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两分子单糖,如蔗糖水解:

C12H22O11+H2O

C6H12O6+C6H12O6

蔗糖葡萄糖果糖

③多糖:

a.在酸催化下发生水解反应,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C6H10O5)n+nH2O

nC6H12O6

淀粉或纤维素葡萄糖

b.常温下,淀粉遇碘变蓝色。

2.油脂

(1)组成与结构

油脂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反应所生成的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其结构可表示为

(2)化学性质(水解反应)

①酸性条件:

油脂+水

高级脂肪酸+甘油

②碱性条件(皂化反应)

油脂+NaOH

高级脂肪酸钠+甘油

3.蛋白质

(1)组成:

蛋白质由C、H、O、N、S(至少填五种)等元素组成,蛋白质分子是由氨基酸分子连接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2)性质:

二、合成材料

1.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

(1)高分子化合物

高分子化合物可分为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和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一般相对分子质量在几万到几千万之间,如:

蛋白质、纤维素、塑料、合成纤维等。

(2)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如聚乙烯:

2.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聚合反应

合成高分子的反应

相同点是:

都由小分子化合物生成高分子化合物。

不同点是:

加聚反应的单体和聚合物的链节的原子的组成相同,质量分数相同,没有小分子生成;缩聚反应的单体和链节的原子组成不同,有小分子生成。

(1)加聚反应

①定义:

由不饱和的单体加成聚合生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

②产物特征:

高聚物与单体具有相同的组成,生成物一般为线型结构。

(2)缩聚反应

①定义:

单体间相互作用生成高分子化合物,同时还生成小分子化合物(如水、氨、卤化氢等)的聚合反应。

②产物特征:

生成高聚物和小分子,高聚物与单体组成不同。

3.合成材料的分类

合成材料

高频考点一 糖类的概念、组成和性质

例1.下列关于糖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糖类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B.单糖都能发生银镜反应

C.葡萄糖与果糖是同分异构体,淀粉与纤维素也是同分异构体

D.单糖都能发生酯化反应

【答案】 D

【解析】 

【变式探究】将土豆切开,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切面变蓝,说明土豆中含有(  )

A.淀粉和I-B.淀粉和I2

C.淀粉和KIO3D.葡萄糖和I2

【答案】 A

【解析】 I-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I2,遇淀粉显蓝色。

【举一反三】核糖是合成核酸的重要原料,结构简式为CH2OH—CHOH—CHOH—CHOH—CHO,下列关于核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与葡萄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B.可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作用生成红色沉淀

C.不能发生取代反应

D.可以使紫色的石蕊溶液变红

【答案】 B

【解析】 

高频考点二  蛋白质的组成和性质

例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动物皮革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B.天然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α氨基酸

C.皮革鞣制过程中使用的K2Cr2O7会使蛋白质盐析

D.“皮革奶”灼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

【答案】 C

【解析】 动物的毛皮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A项正确;天然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为α氨基酸,B项正确;K2Cr2O7为强氧化性盐,使蛋白质变性,C项错误;“皮革奶”含有蛋白质,灼烧时有烧焦羽毛气味,D项正确。

【变式探究】有关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浓的硫酸铵溶液有沉淀析出,加水后沉淀不溶解

B.蛋白质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C.蛋白质的分子能透过半透膜

D.蛋白质跟浓盐酸作用时呈黄色

【答案】 B

【解析】 蛋白质中加入浓的铵盐产生沉淀,加水后能够溶解,A不正确;蛋白质为高分子化合物,分子直径较大,不能透过半透膜,C不正确;含苯环的蛋白质与浓硝酸能发生颜色反应,而不是浓盐酸,D不正确。

高频考点三 常见有机物的鉴别

例3.下列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  )

A.鉴定蔗糖水解产物中有葡萄糖:

直接在水解液中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

B.鉴别织物成分是真丝还是人造丝:

用灼烧的方法

C鉴定苯中无碳碳双键:

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D鉴别苯乙烯(

)和苯:

将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分别滴加到少量苯乙烯和苯中

【答案】 A

【解析】 蔗糖水解实验的催化剂是稀硫酸,葡萄糖与新制Cu(OH)2悬浊液的反应需在碱性条件下进行,因而必须先中和酸。

【变式探究】下列检验方法或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乙烷中是否混有乙烯,可通过溴水观察是否褪色进行检验

B.乙醇中是否混有水,可加无水硫酸铜粉末观察是否变蓝进行检验

C.乙醇中是否混有乙酸,可加入金属钠观察是否产生气体进行检验

D.乙酸乙酯中是否混有乙酸,可加石蕊溶液观察是否变红进行检测

【答案】 C

【解析】 

【举一反三】某学生设计了四种实验方案并得出了自己的结论,其中实验方案设计及结论均正确的是(  )

A.淀粉溶液

水解液

溶液变蓝。

结论:

淀粉完全没有水解

B.淀粉溶液

水解液

无红色沉淀。

结论:

淀粉完全水解

C.淀粉溶液

水解液

中和液

有红色沉淀。

结论:

淀粉已水解

D.淀粉溶液

水解液

无现象。

结论:

淀粉没有水解

【答案】 C

【解析】 A项,方案正确,结论错误,因为当淀粉部分水解时,残留的淀粉也会使碘水变蓝色;B、D项,方案设计及结论均不正确,因为当水解液呈酸性时,加入的Cu(OH)2(或银氨溶液)首先与硫酸发生中和反应而无法与葡萄糖作用。

1.【2016年高考天津卷】下列对氨基酸和蛋白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A.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

B.氨基酸和蛋白质遇重金属离子均会变性

C.α-氨基丙酸与α-氨基苯丙酸混合物脱水成肽,只生成2种二肽

D.氨基酸溶于水过量氢氧化钠溶液中生成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向负极移动

【答案】A

【解析】

2.【2016年高考新课标Ⅰ卷】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2-甲基丁烷也称异丁烷

B.由乙烯生成乙醇属于加成反应

C.C4H9Cl有3种同分异构体

D.油脂和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答案】B

【解析】A.2-甲基丁烷分子中含有5个C原子,系统命名方法是2-甲基丁烷,习惯命名方法命名是异戊烷,错误;B.乙烯与水发生反应,断裂碳碳双键中较活泼的一个键,在两个不饱和的碳原子上分别添加H、OH,形成乙醇,发生反应类型是加成反应,正确;C.C4H9Cl有4种不同位置的H原子,它们分别被Cl原子取代,就得到4种同分异构体,错误;D.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错误。

1.(2015·海南,9)下列反应不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

A.淀粉水解制葡萄糖

B.石油裂解制丙烯

C.乙醇与乙酸反应制乙酸乙酯

D.油脂与浓NaOH反应制高级脂肪酸钠

【答案】 B

【解析】 A项,淀粉发生水解反应生成葡萄糖,该反应是取代反应,错误;B项,石油裂解制丙烯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不是取代反应,正确;C项,乙醇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该反应是取代反应,错误;D项,油脂与浓NaOH发生皂化反应生成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该反应属于取代反应,错误。

2.【2015浙江理综化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己烷有4种同分异构体,它们的熔点、沸点各不相同

B.在一定条件下,苯与液溴、硝酸、硫酸作用生成溴苯、硝基苯、苯磺酸的反应都属于取代反应

C.油脂皂化反应得到高级脂肪酸盐与甘油

D.聚合物(

)可由单体CH3CH=CH2和CH2=CH2加聚制得

【答案】A

【解析】

3.【2015福建理综化学】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聚氯乙烯分子中含碳碳双键B.以淀粉为原料可制取乙酸乙酯

C.丁烷有3种同分异构体D.油脂的皂化反应属于加成反应

【答案】B

【解析】A.聚氯乙烯分子是以氯乙烯为原料,通过分子之间的特殊的加成反应——加聚反应形成,发生加聚反应后分子中碳原子变为饱和碳原子,不再含碳碳双键,错误。

B.淀粉是多糖,水解产生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反应产生乙醇;乙醇催化氧化产生乙醛,乙醛在进一步氧化产生乙酸。

乙酸与乙醇在加热和浓硫酸存在时发生酯化反应形成乙酸乙酯和水。

因此以淀粉为原料可制取乙酸乙酯,正确。

C.丁烷有正丁烷和异丁烷两种同分异构体,错误。

D.油脂的皂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错误。

4.【2015北京理综化学】合成导电高分子材料PPV的反应: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合成PPV的反应为加聚反应

B.PPV与聚苯乙烯具有相同的重复结构单元

C.

和苯乙烯互为同系物

D.通过质谱法测定PPV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可得其聚合度

【答案】D 

【解析】

5.【2015广东理综化学】化学是你,化学是我,化学深入我们生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材纤维和土豆淀粉遇碘水均显蓝色

B.食用花生油和鸡蛋清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C.包装用材料聚乙烯和聚氯乙烯都属于烃

D.PX项目的主要产品对二甲苯属于饱和烃

【答案】B

【解析】木材纤维主要成分是纤维素,遇碘水不变蓝色,A错;花生油属于酯类,可以发生水解反应,鸡蛋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水解生成氨基酸,B对;聚氯乙烯中有氯原子,不属于烃类,C错;对二甲苯中有苯环,不属于饱和烃,D错。

1.(2014·四川卷)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刚石、白磷都属于单质

B.漂白粉、石英都属于纯净物

C.氯化铵、次氯酸都属于强电解质

D.葡萄糖、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答案】A 

【解析】金刚石是碳单质,白磷的化学式为P4,A项正确;漂白粉是氯化钙和次氯酸钙的混合物,B项错误;次氯酸是弱酸,属于弱电解质,C项错误;葡萄糖是单糖,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D项错误。

2.(2014·山东卷)下表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CH3CH3+Cl2

CH3CH2Cl+HCl

CH2===CH2+HCl―→CH3CH2Cl

均为取代反应

B

由油脂得到甘油

由淀粉得到葡萄糖

均发生了水解反应

C

Cl2+2Br-===2Cl-+Br2

Zn+Cu2+===Zn2++Cu

均为单质被还原的置换反应

D

2Na2O2+2H2O===4NaOH+O2↑

Cl2+H2O===HCl+HClO

均为水作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B 

【解析】

3.(2014·北京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

丙三醇>苯酚>1氯丁烷

B.用核磁共振氢谱不能区分HCOOCH3和HCOOCH2CH3

C.用Na2CO3溶液不能区分CH3COOH和CH3COOCH2CH3

D.油脂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均可发生水解反应,且产物相同

【答案】A 

【解析】室温下A项中的三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随着羟基数目的增多逐渐增大,A正确;HCOOCH3和HCOOCH2CH3的氢原子种类不同,分别为2和3,用核磁共振氢谱可以区分,B错误;醋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有气泡产生,而乙酸乙酯与碳酸钠溶液混合会分层,故用碳酸钠溶液可以区分,C错误;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产物不同,D错误。

1.(2013·福建卷)7.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乙酸和乙酸乙酯可用Na2CO3溶液加以区别

B.戊烷(C5H12)有两种同分异构体

C.乙烯、聚氯乙烯和苯分子均含有碳碳双键

D.糖类、油脂和蛋白质均可发生水解反应

【答案】A

【解析】

2.(2013·广东卷)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糖类化合物都具有相同的官能团B.酯类物质是形成水果香味的主要成分

C.油脂的皂化反应生成脂肪酸和丙醇D.蛋白质的水解产物都含有羧基和羟基

【答案】B

【解析】单糖是糖类化合物的典型代表,其中葡萄糖是多羟基醛,果糖是多羟基酮,前者所含的醛基和后者所含的酮基或羰基不相同,A项错误;酯类物质具有水果香味,形成水果香味的主要成分是酯类,B项正确;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甘油三酯,属于酯类,与强碱溶液混合加热发生皂化反应,完全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或丙三醇,不可能生成脂肪酸和丙醇,C项错误;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氨基酸的官能团是羧基和氨基,而不是羧基和羟基,D项错误。

3.(2013·天津卷)2.以下食品化学知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食盐可作调味剂,也可作食品防腐剂

B.新鲜蔬菜做熟后,所含维生素C会有损失

C.纤维素在人体内可水解为葡萄糖,故可做人类的营养物质

D.葡萄糖中的花青素在碱性环境下显蓝色,故可用苏打粉检验假红酒。

【答案】C

【解析】我们每天吃的菜里都放了食盐来调味,浓度高的食盐水可腌制食品,杀死细胞,防止食品腐败,A项正确;新鲜蔬菜里面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高温煮熟,会破坏维生素C的结构,而使其损失,B项正确;人体内没有纤维素水解酶,不能使在体内水解,C项错误;花青素遇碱变蓝,而Na2CO3溶液由于CO32-的水解而显碱性,假红酒中无花青素,遇苏打就不会变蓝,进而鉴别其真伪。

1.不法厂商将皮革下脚料水解后掺入奶粉以提高奶粉中蛋白质的含量。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动物毛皮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B.天然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α氨基酸

C.皮革鞣制过程中使用的K2Cr2O7会使蛋白质发生盐析

D.“皮革奶”灼烧时有烧焦羽毛的特殊气味

【答案】 C

【解析】 

2.某物质的结构为

,关于该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定条件下与氢气反应可以生成硬脂酸甘油酯

B.一定条件下与氢气反应可以生成软脂酸甘油酯

C.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加热能得到肥皂的主要成分

D.与其互为同分异构体且完全水解后产物相同的油脂还有三种

【答案】C

【解析】 

3.下列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

①CH3CH===CH2+Br2

CH3CHBrCH2Br

②CH3CH2OH

CH2===CH2↑+H2O

③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H2O

④C6H6+HNO3

C6H5NO2+H2O

⑥2CH3CH2OH+O2

2CH3CHO+2H2O

⑦纤维素最终水解生成葡萄糖

⑧油脂的皂化反应

⑨氨基酸生成多肽的反应

⑩nCH2===CH2

CH2—CH2

A.③④⑦⑧B.①②③④

C.⑤⑥⑦⑧D.③④⑥⑦

【答案】 A

【解析】 ①属于加成反应;②属于消去反应;③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④苯的硝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⑤属于加成反应;⑥属于醇的催化氧化反应;⑦多糖水解属于取代反应;⑧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属于取代反应;⑨属于缩聚反应;⑩属于加聚反应。

4.将淀粉浆和淀粉酶的混合物放入半透膜袋中,扎好后浸入流动的温水中,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取出袋内的液体,分别与①碘水 ②新制Cu(OH)2加热 ③浓硝酸(微热)作用,其现象依次是(  )。

A.显蓝色;无砖红色沉淀;显黄色

B.不显蓝色;无砖红色沉淀;显黄色

C.显蓝色;有砖红色沉淀;不显黄色

D.不显蓝色;有砖红色沉淀;不显黄色

【答案】 B

【解析】 淀粉在淀粉酶作用下经足够长的时间后,完全水解为葡萄糖后渗透到袋外水中,而淀粉酶属于高分子留在袋内,遇浓硝酸变性显黄色。

5.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油脂在空气中完全燃烧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

B.蔗糖、麦芽糖的分子式都是C12H22O11,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C.在水溶液里,乙酸分子中的—CH3可以电离出H+

D.在浓硫酸存在下,苯与浓硝酸共热生成硝基苯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答案】C

【解析】

6.下列物质中属于油脂的是(  )。

A.①②B.④⑤  

C.①⑤D.①③

【答案】 C

【解析】 由油脂的含义及前三种物质的结构简式知①是油脂而②、③不是,常用的润滑油的主要成分是烃类物质,石蜡的主要成分也是烃,花生油是油脂类物质。

7.某学生设计了四种实验方案并得出了自己的结论,其中实验方案设计及结论均正确的是(  )。

A.淀粉溶液

水解液

溶液变蓝。

结论:

淀粉完全没有水解

B.淀粉溶液

水解液

无红色沉淀。

结论:

淀粉完全水解

C.淀粉溶液

水解液

中和液

有红色沉淀。

结论:

淀粉已水解

D.淀粉溶液

水解液

无现象。

结论:

淀粉没有水解

【答案】 C

【解析】

8.分子式为C9H10O2能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气体,且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两种的有机物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

A.3种B.4种  

C.5种D.6种

【答案】 B

【解析】 结构中含有—COOH,另外还有2个饱和碳原子,苯环一氯代物有2种的结构有四种:

9.下列有关葡萄糖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葡萄糖的分子式是C6H12O6

B.葡萄糖能发生银镜反应

C.葡萄糖是人体重要的能量来源

D.葡萄糖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答案】 D

【解析】 

10.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棉花、羊毛、醋酸纤维均属于天然纤维

B.乙烯和苯均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C.浓硝酸溅到皮肤上,使皮肤呈现黄色是由于浓硝酸能使蛋白质发生变性

D.将铜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变黑后迅速插入乙醇溶液中,铜片恢复红色且质量减小

【答案】 C

【解析】 羊毛属于蛋白质,醋酸纤维属于人造纤维,A项错;苯不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B项错;铜片恢复红色但质量不变,D项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