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基础课外练习.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788317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4.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质基础课外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地质基础课外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地质基础课外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地质基础课外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地质基础课外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质基础课外练习.docx

《地质基础课外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质基础课外练习.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质基础课外练习.docx

地质基础课外练习

地质学基础课外练习

重要术语

类地行星、类木行星、重力分异、气圈、水圈

复习思考题

1.如何理解宇宙大爆炸

2.哪些现象是科学的太阳系起源假说合理解释的?

3.地行星与类木行星的主要区别?

4.何为生物起源的“热液说”

5.天文时期的地质作用的特点有那些?

6.隐生宙时期的地质作用特点有哪些?

7.地球上生命演化的主要阶段。

8.谈一谈你对古生代末和中生代末的生物大绝灭原因的理解

地球的物理性质和圈层结构

1.固体地球最外部的圈层是

A.大气圈B.水圈C.地壳D.地幔C

2.软流圈位于( )的上部

A.地核;B.地幔;C.地壳B

3.在地球表面北纬20°测得的地磁场磁倾角比有北纬40°测得的磁倾角

A.小B.大C.相等D.不能确定A

4.地球内部的圈层构造,其界面划分的依据是

A.各圈层厚度不同B.岩浆物质组分不同D

C.岩浆的比重不同D.地震波速突然变化

5.上地幔盖层和地壳组成的圈层称为

A.构造圈B.软流圈C.岩石圈D.低速层C

6.岩石圈之下的圈层为

A.构造圈B.软流圈C.地核D.地幔

7.构造圈是指

A.地壳+岩石圈B.岩石圈+软流圈C.岩石圈+上地幔盖层D.地壳+地幔B

8.地温梯度即地热增温率,它代表深度每增加()时所升高的温度。

以℃表示。

100m

9.地球物理学和天体物理学研究表明,地球并不是均质体,除地球外部分圈层外,其内部亦分圈层。

由浅部到深部主要分为()、()和()三个圈层。

地壳、地幔、地核

10.地球内第一个明显具有全球性质的不连续界面是()界面,P波速度从界面以上的7.0km/s左右向下跃变为7.8-8.1km/s。

莫霍

11.从地表到莫霍面之间由固体岩石组成的地球最外一圈称为()。

它的厚度变化大,大陆区(平均35km),最厚达70km;海洋区厚(5-8km)。

垂向上,大陆地壳一般分为(上、下)地壳,其间存在()次级界面,上地壳叫硅铝层,下地壳叫硅镁层;洋壳缺失硅铝层。

地壳;康拉德

12.位于莫霍面与古登堡面之间的部分称为()。

地幔

13.地球的外圈包括()、()和()。

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14.海底重要的地形单元有()(洋脊,海沟,大洋盆地,海山,大陆边缘等。

也可仅列举三个)

15.海沟也被称为(),从地质构造角度看是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俯冲的地方。

板块消减带

 

地球的物质组成

一、是非题

1.  为纪念克拉克的功绩,通常把各种元素的平均含量百分比称克拉克值。

()

2.由元素组成的单质和化合物都是矿物。

()

3.矿物都具有解理。

()

4.自形程度愈好的矿物其解理也愈发育。

()

5.矿物被碎成极细的粉末后就成了非晶质物质。

()

6.矿物的颜色只与其成分有关。

()

7.金属光泽是指金属矿物所具有的光泽。

()

8.石英是一种晶面具油脂光泽,断口具玻璃光泽的矿物。

()

9.黄铁矿也是一种重要的炼铁原料。

()

10.石英、玛瑙、玻璃的主要成分都是SiO2,因此它们是同质多象矿物。

()

二、填空

1、矿物的相对硬度计是由十种矿物组成,硬度从1到10对应的矿物是:

滑石、石膏、方解石、萤石、磷灰石、长石、石英、黄玉、刚玉、金刚石

2常用矿物硬度计为指甲和小刀,其中指甲的硬度为(),小刀的硬度为()。

2-2.5;5.25-5.5

3矿物的光泽是指矿物表面对光的反射能力。

根据矿物反射率的大小,一般将矿物的光泽分为四级:

玻璃光泽、金刚光泽、半金属光泽和金属光泽

组成地壳的物质可分成()、()和()三个不同的级别。

4. 地壳物质组成中含量最多的三种元素是()、()和();含量最多的两种矿物是()和();根据化学组成,含量最多的是()盐类矿物。

5.肉眼鉴定矿物时,主要根据矿物的()和(、)等物理性质。

6. 肉眼鉴定矿物时,可将矿物单体形态分成()、()和()三种类型。

7.写出下列矿物的常见解理特征:

方解石为();黑云母为();辉石为();长石为();石英为();橄榄石为()。

8.   写出下列矿物相对硬度:

石英为();刚玉为();磷灰石为();白云母为()。

9.      写出下列矿物所属化学类别:

自然硫为();磁铁矿为();方铅矿为();萤石为();重晶石为();和蓝闪石为()。

10.除一般的光学性质与力学性质外,下列矿物可作为鉴别时的特殊性质分别有:

磁铁矿的();滑石的();石墨的()和();云母的()和()。

 

三、选择题

1.矿物受力后沿一定方向规则地裂开,形成光滑平面的性质称为

A.断口B.节理C.片理D.解理

2.黄铁矿属于

A.氧化物矿物B.卤化物矿物C.含氧盐矿物D.硫化物矿物

3.黄铜矿属于

A.氧化物矿物B.卤化物矿物C.含氧盐矿物D.硫化物矿物

4.正长石属于

A.氧化物矿物B.硅酸盐矿物C.碳酸盐矿物D.硫化物矿物

5.石英属于

A.氧化物矿物B.硅酸盐矿物C.含氧盐矿物D.硫化物矿物

6.方解石属于

A.氧化物矿物B.碳酸盐矿物C.含氧盐矿物D.硫化物矿物

7. 列全由矿物组成的一组是()

a. 石英、玛瑙、煤、云母;b.辉石、沥青、石油、金刚石;c.人造水晶、矿泉水、长石、方解石;d.雪花、高岭石、石英晶簇、花岗斑岩中的长石斑晶。

8.下列纯属硅酸盐类的矿物组是()。

a. 钾长石、高岭石、红柱石、滑石;b.石英、橄榄石、天然泵、钾长石;c.萤石、石榴子石、白云母、角闪石;d.辉石、方解石、石膏、黄铁矿。

9.      下列具有极完全解理的矿物是()。

a.方解石;b.白云母;c.辉石;d.橄榄石。

10.下列均无解理的矿物组是()。

a. 黄铜矿、石英、橄榄石、赤铁矿;b.方铅矿、闪锌矿、磁铁矿、石榴子石;c.黄铁矿、铝土矿、石榴子石、磁铁矿;d.褐铁矿、磷灰石、萤石、石盐。

11.      下列均能被石英所刻动的矿物组是()。

a.石墨、石膏、方解石、磷灰石;b.萤石、长石、云母、滑石;c.橄榄石、角闪石、辉石、刚玉;d.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石榴子石。

12.矿物是——

A.在地质作用中形成的单质和化合物

B.是由化学元素所组成的单质和化合物

C.具有均匀且比较固定的化学组成和稳定的晶体结构

D.具有均匀且固定的化学组成和稳定的晶体结构

13.解理——

A.矿物晶体受力后沿一定结晶方向裂开形成平面的性质

B.常平行于晶体结构中质点最密集、联结力最强的面

C.只见于完整晶形的矿物上,晶形不完整时不产生解理

D.同种矿物可依据形成条件和地点的不同产生不同的解理

14.硬度——

A.是指矿物抵抗外界刻划、压入和研磨的能力

B.取决于矿物内部质点间的联结力及晶体结构的紧密程度

C.以共价键为主的矿物硬度大

D.用作矿物相对硬度计的十种矿物,相邻矿物之间硬度的差异是相等的

15.矿物的比重——

A.取决于矿物的化学组成和晶体结构,原子量大的比重大

B.矿物结构中质点排列越紧密,比重越大

C.化学成分相同的不同矿物,比重相同

D.高温下形成的矿物通常具有较大的比重

16.矿物的磁性——

A.产生于组成矿物的原子或离子的自旋磁矩

B.可分为铁磁性、顺磁性和逆磁性三种类型

C.具有顺磁性的矿物可以被普通磁铁吸引

D.铁磁性矿物在一定温度下可以转变为顺磁性矿物

风化作用

一、是非题

1.风化作用只发生在大陆。

()

2.最有利于冰劈作用发育的地区是永久冰冻区。

()

3.岩石是热的良导体。

()

4.机械风化作用几乎不引起岩石中矿物成分的变化。

()

5.石英硬度大、颜色浅、化学性质稳定,因而含有大量石英碎屑的沉积岩抗风化能力很强。

()

6.硬度不同的矿物,硬度大者其抗风化能力必然很强。

()

7.碳酸盐类矿物在弱酸中比在纯水中易溶解。

()

8.风化带可能达到的深度在一般情况下均大于氧化带。

()

9.水温及水中CO2的含量,控制着水的解离程度;水的解离程度又控制着矿物水解的速度。

()

10.在水解与碳酸化作用过程中,钾长石比斜长石更易分解。

()

11.钾长石经完全化学风化作用后可形成最稳定的矿物是高岭土。

()

12.含铁镁的硅酸盐矿物经水解作用后可逐步分解成褐铁矿和粘土矿物。

()

13.在自然界的水解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有CO2参加作用。

()

14.赋存在方解石及白云石中的Ca2+、Mg2+离子比赋存在硅酸盐中的Ca2+、Mg2+离子容易迁移。

()

15.水溶液的化学活泼性愈强,其迁移元素的能力也愈强。

()

16.气温相对高的地区,化学风化作用的影响深度相应比较的啊。

()

17.干旱、极地及寒冷气候区等都是以物理风化作用为主的地区。

()

18.土壤与其它松散堆积物的主要区别在于土壤中含有丰富的有机质。

()

19.矿物成分相同的岩石,由粗粒矿物组成的岩石较由粒径小或粒径均匀组成的岩石抗风化能力强.()

20.火成岩中矿物结晶有先有后,先结晶者较后结晶者易于风化。

()

21.化学风化作用可以完全改变岩石中原有的矿物成分。

()

22.石灰岩是抗化学风化作用较强的一类岩石。

()

23.矿物的稳定性主要是指矿物抵抗风化能力的强弱。

()

24.喜马拉雅山脉北坡比南坡气温低,由此可以推知其北坡的冰劈作用比南坡强烈。

()

25.元素迁移的能力是指元素被介质迁离原地的能力。

()

26.碳酸化作用随水中CO2的增多而增强。

()

27.差异风化是由不同气候造成的。

()

二、选择题

1.下列矿物中相对最易氧化的是()。

a. 黄铁矿(FeS2);b.磁铁矿(Fe3O4);c.赤铁矿(Fe2O3);d.褐铁矿[Fe(OH)3]。

2.下列各类矿物中最易溶解的是()。

a.卤化物类;b.硫酸盐类;c.硅酸盐类;d.碳酸盐类。

3.下列哪一种气温幅度变化较大或速度变化较快时最有利于温差风化的进行()。

a. 年气温;b.季气温;c.月气温;d.日气温。

4.松散堆积物的自然稳定角(边坡稳定角)一般是()。

a.    20°左右;b.30左右;c.40°左右;d.50左右。

5.破坏硅酸盐矿物的主要风化作用方式是()。

a. 溶解;b.氧化;c.水化;d.水解。

6.下列各种矿物耐风化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 氧化物>硅酸盐>碳酸盐>卤化物;b.氢氧化物>硅酸盐>碳酸盐>卤化物;c.氯化物>氢氧化物>碳酸盐>硅酸盐;d.氢氧化物>卤化物>硅酸盐>硫酸盐。

7.下列矿物抗风化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 石英>白云母>黑云母>辉石;b.石英>白云母>橄榄石>辉石;c.白云母>长石>角闪石>橄榄石;d.石英>黑云母>橄榄石>角闪石。

8.在相同的自然条件下,下列各类岩石中相对易风化的是()。

a. 粗粒花岗岩;b.中粒花岗岩;c.斑状花岗岩;d.细粒花岗岩。

9.化学风化作用通常在下列哪种气候条件下进行得最快()。

a. 干燥;b.寒冷;c.温暖;d.湿热。

10.在极地、温带、中低纬度荒漠、热带雨林四类不同地区中,化学风化作用的深度由深到浅的变化规律是()。

a. 热带雨林区—中低纬度荒漠区—温带区—极地区;b.热带雨林区—极地区—温带区—中低纬度荒漠区;c.热带雨林区—温带区—极地区—中低纬度荒漠区;d.极地区—温带区—中低纬度荒漠区—热带雨林区。

11.下列最易形成球状风化的岩石(岩层)是()。

a. 裂隙发育、粒度均匀的块状火成岩及厚层砂岩;b.裂隙发育、粒度不均匀的块状火成岩及厚层砂岩;c.裂隙发育、粒度均匀的块状火成岩及薄层砂岩;d.裂隙发育,粒度不均匀的块状火成岩及薄层砂岩。

三、填空

1.风化壳最发育的地区是( )

A.热带雨林;B.温带草原;C.极地冻土区。

2.球形风化是()风化

A.物理;B.化学;C.生物

3.珠穆朗玛峰地区常见的风化作用是

A.温差风化B.根劈作用C.冰劈作用D.水解作用

4.塔里木盆地地区常见的风化作用是

A.温差风化B.根劈作用C.溶解作用D.氧化作用

5.溶解作用强烈发育地区是

A.华南地区B.东北地区C.西北地区D.华北地区

6.土壤是

A.物理和化学风化作用的产物B.化学和生物风化作用的产物

C.物理和生物风化作用的产物D.物理.化学和生物风化作用的产物

7.在风化过程中,石英通常是以

A.物理风化为主B.化学风化为主

C.生物风化为主D.物理和化学风化均强烈

8.在风化过程中,方解石通常是以

A.物理风化为主B.化学风化为主

C.生物风化为主D.物理和化学风化均较弱

9.根据风化作用因素,作用方式和性质可分为物理风化作用,其作用方式为(温差作用)、(冰冻作用)、(盐分结晶)及(层裂);化学风化作用,其作用方式为(氧化作用)、(水解作用)、(溶解作用)。

10.完整的风化壳剖面,由下至上为基岩,碎屑残积带,粘土或红土带,土壤。

11.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

()()()。

气候,地形,地质。

12.风化作用:

使岩石在原地发生物理状态或化学成分变化的破坏作用叫风化作用。

按风化作用的因素、作用方式和性质,一般将其分为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和生物风化作用三种类型。

13.风化壳:

风化作用的产物残留在原地形成的一层不连续的薄壳叫风化壳。

14.差异风化:

岩石的性质对风化作用的影响最为显著,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一套抗风化能力弱的岩石被风化剥蚀时,形成低凹的负地形;而抗风化能力强的岩石则形成凸起的正地形。

这种岩性不同使岩面或地面形成凹凸不平的现象叫差异风化。

15.古风化壳:

风化壳形成后,如果被后来的堆积物所覆盖而保存下来叫古风化壳。

在古代地层剖面中发现古风化壳代表被风化壳分割的上下两套地层中曾经发生过沉积间断,说明该地区风化壳形成时期曾经发生过地壳上升。

16.什么是土壤?

土壤形成与地质作用的关系是什么?

答:

是指生物、气候、母岩、地形、时间和人类活动等共同作用的产物,它位于陆地表面,具有肥力并能生长植物的疏松层。

土壤形成与地壳的长期抬升、土壤原岩及风化地质作用的强烈程度关系密切。

 

海水地质作用

一、是非题

1.   浩瀚的海洋,无论从横向或纵向来看,海水的动力地质条件都是均一的。

2.   洋流对于浅海、半深海至深海的沉积作用均无影响。

3.   波浪折射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波浪与海底的摩擦所造成的。

4.   当发现有上千米厚的珊瑚礁时,即可证明该地区当时地壳下降速度与珊瑚生长速度基本平衡。

5.随着时间的推移,海水盐度将会稳定的增加。

6.虽然各地区海水温度不同,但海水温度通常是随着海水深度的增加而降低的。

()

7.海震往往可以导致海底浊流的发生。

8.在赤道附近海水表层的温度是25-28°C,最高可达35°C,因此该处海水的含盐度应该是最高。

9.表层洋流在运行过程中,与河流一样受到科里奥利力的影响,使运行方向发生偏转,北半球偏左,南半球偏右。

10.海洋中,由波浪侵蚀产生的沉积物要比由河流带入还有中的沉积物多。

11.区域性的海进、海退是由该区地壳升降运动引起的,而全球性的海进、海退主要是由全球性气候变化引起的。

12.海深盆地距离大陆遥远,因此其中的沉积物不会是来自陆地的。

13.海岸侵蚀中的一个明显趋势是随时间的推移,海岸线会变得越来越平直。

()

14.根据沉积岩的结构和对现代沉积物的观察,大多数碳酸盐沉积是属碎屑沉积。

()

15.海水深部的温度通常要比海水表层的温度高。

16.海水的压力是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加。

17.波浪运动的下限决定了海蚀作用的下限。

18.潮坪既可以形成碎屑沉积,又可以形成碳酸盐沉积。

19.深海沉积物是以它所含物质种类为基础来进行分类的。

20.浅海区是位于低潮线至200m深的水域,所以浅海区沉积物的最大厚度绝不会超过200m。

21.由于海底不断的扩张,随着离开洋脊距离的增大,海盆中沉积物的厚度不断加厚,其年龄逐渐变老。

()

22.海滨地带的砾滩比沙滩具有较陡的坡度。

二、选择题

1.到目前为止,由深海钻探所取得的岩心表明,组成洋壳的岩石其时代均不老于().

a.    侏罗纪;b.白垩纪;c.三叠纪;d.二叠纪。

2.海水的盐度平均是()

a.0.35‰;b.35‰;c.3.5‰;d.350‰。

3.浪蚀作用最频繁的地带是()。

a.滨海带;b.浅海带;c.半深海带;d.深海带。

4.浊流作用最频繁的地带是()。

a.大陆架;b.大陆基;c.大陆坡;d.大洋盆地。

5.海洋沉积作用最主要的场所是()。

a.滨海区;b.浅海区;c.半深海区;d.深海区。

三、填空题

1.海水运动的形式主要表现为()、()、()和()等四种。

2.当波浪前进的方向与海岸斜交时,则波浪进入浅水区后将产生();波浪到达海岸后,除形成底流外,还产生()。

3.浊流理论是()世纪()年代以来海洋地质学领域所取得的重大成绩之一。

4.表层洋流主要是由()和海水()差异引起的。

5.深海环流主要是由()和()的差异导致密度不同而引起的。

6.海蚀作用所形成的海蚀地形有()、()、()和()等。

7.依据海水深度不同,可以把海洋环境分为()带、()带、()带和()带。

8.浅海带碎屑沉积物的特点是近岸带颗粒(),以()为主。

具有()层理和()波痕;包含大量()生物化石;有良好的()和();成分比较(),以()为主。

远岸带粒度(),以粉沙及()为主;具有()层理,不具()层理,很少发育波痕;分选性()但磨圆度();成分也较为()。

9.在各大洋底中发现锰结核最多的是()洋。

10.大洋中锰结核沉淀条件为:

();();()。

11.深海和半深海沉积物除来自大陆外,还可来自()、()和()等。

12.海洋中的生物按生活方式可分为底栖生物,游泳生物,浮游生物

13.洋流按运动方向不同可分为水平洋流和洋底洋流。

14.海洋按动力地质条件可以分为滨海带,浅海带,半深海带,深海带。

四、回答

1.简述滨海带和浅海带地质作用的特点?

答:

滨海带指低潮线和最大高潮线之间的地带,是海陆交互的地区,环境极为复杂。

滨海带是潮流,拍岸流,底流,沿岸流强烈作用的地带。

滨海带的地质作用可以分为:

海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

其特点分别为:

(1)海蚀作用。

海水对海岸和海底的破坏作用成为海蚀作用。

海蚀作用的方式有:

冲蚀,磨蚀和化学溶蚀。

海水的冲蚀作用是波浪,潮流所形成的拍岸流对岸边岩石的冲击破坏作用;而波浪,潮流所卷动的泥沙对岩石不断的磨蚀,其破坏作用更大;海水含盐度高,所以溶蚀也比较明显。

此外滨海带的钻孔生物破坏也比较明显。

(2)搬运作用。

波浪,潮流,拍岸流可以搬运剥蚀下来的物质,也可以对其它沉积物进行搬运。

搬运的方式有:

机械搬运和化学搬运(溶运)两种方式,以机械搬运为主。

其中机械搬运可以分为悬运、退运和跃运,以退运为主。

(3)沉积作用。

在滨海带波浪、沿岸流能从三角洲和岸边转运来大量的陆源碎屑物,堆积成海滩,沙坝,沙咀等等。

浅海带指大陆周围较平坦的潜水海域即大陆架。

浅海带地质作用的特点为:

(1)浅海的剥蚀作用较弱。

(2)波浪影响的地区主要是大陆架上部。

潮流和洋流可以影响整个大陆架,但流速底,主要其搬运作用。

(3)浅海带地质作用以沉积作用为主,碎屑沉积和生物沉积发育,其沉积作用包括:

陆源碎屑沉积、碳酸盐沉积、珊瑚礁沉积和化学沉积。

以上便是滨海带和浅海带地质作用的各自特点。

湖泊和沼泽地质作用

一、是非题

1.同一深水湖中不同深度的湖水,其含盐度都是相同的。

2.湖泊的沉积作用过程也就是湖泊发展和消亡过程。

3.一般地说,湖泊的面积常常是很快的缩小乃至消失(即存在的地质时期较短),它对人类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4.一般地说,潮湿气候区的泄水湖是淡水湖,干旱气候区的不泄水湖是咸水湖。

()

5.干旱气候中的湖泊,当其进入硫酸盐沉积阶段时,则标志着盐类沉积的最后阶段。

6.柴达木南部的察尔汗湖是我国目前最大的盐湖。

7.干旱气候区的湖泊,其盐类沉积在垂直剖面上具有一定的沉积顺序。

()

8.      沼泽的唯一成因是由湖泊发展演变而形成的。

9.      煤是泥炭遭受变质作用后的产物。

10.煤的形成需要一个富氧环境。

11.在南极地区发现煤层后,人们认为大型、厚层煤矿床多在热带或亚热带气候条件下形成的。

二、选择题

1.干旱气候区中的湖泊,当其进入碳酸盐沉积阶段时,最先沉积的盐类是()。

a.      钾碳酸盐;b.钙碳酸盐;c.镁碳酸盐;d.氯碳酸盐。

2.我国主要成煤时期是()。

a.      奥陶纪;b.石炭纪;c.泥盆纪;d.侏罗纪。

三、填空题

1.温湿气候区湖泊中的水,主要来源于()和()。

2.干旱、冷湿气候区湖泊中的水,主要来源于()和()。

3.当咸水湖的含盐度大于()g/L时,则称为盐湖。

4.()是一切湖泊发展的归宿。

5.腐泥是()和()的混合物,富有弹性。

6.腐泥成岩后可形成()岩。

7.煤层常常与()岩和()岩等的沉积岩共生。

8.沼泽可形成于不同气候带,但以()带、()带最易发育。

9.我国是煤炭资源极为丰富的国家之一。

主要成煤时期是()纪、()纪、()纪和()纪;()纪为泥炭堆积时期。

10.我国的硼砂湖主要分布在()高原上。

11.石油在地表的天然露头,称作()。

12.内力地质作用所形成的湖泊有()、()、外动力地质作用所形成的湖泊有()、()、()、()、()、()和()等。

13.湖泊的剥蚀作用又叫(湖蚀作用)包括(机诫冲蚀作用)、(磨蚀作用)、(化学溶蚀作用)。

14.湖泊的沉积作用包括(机诫沉积作用)、(化学沉积作用)、(生物沉积作用)。

四、回答

1.简述沼泽化与泥炭堆积过程。

答:

A沼泽是大陆上充分湿润的地区,沼泽中生长有大量嗜湿性植物,并有有机质或泥炭沉积。

按其形成途径可以分为:

1浅水湖泊的沼泽化。

2河流泛滥地的沼泽化。

3海岸带的沼泽化。

4泉水涌出地的沼泽化。

5积水地段沼泽化。

4.森林和草地的沼泽化。

其成因多样,地质作用以生物沉积作用为主,可生成煤层等重要矿物。

B沼泽中水体较少,且处于相对静止状态。

因此,沼泽的地质作用实际上只有沉积作用,且主要是生物沉积。

生长在沼泽中的嗜湿性植物可不断的生长和死亡。

由于周围水的加入并带入一定量的泥沙物质,植物遗体与泥沙一起沉积,处于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