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葵花》读后感.docx
《《青铜葵花》读后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铜葵花》读后感.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青铜葵花》读后感
《青铜葵花》读后感
《青铜葵花》读后感
著名作家曹文轩老师的长篇小说《青铜葵花》曾获2005年十大好书奖、年度长篇小说类创作最佳奖、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以及中国作家协会第七届优秀儿童文学奖。
小说讲述了一个命运曲折的七岁女孩儿葵花,与陌路相逢的哑巴哥哥青铜一家的故事。
文章将青铜与葵花情逾骨肉的那种手足情描写到了极致,读完让人不禁唏嘘。
真乃:
世上自有真情在,宜将寸心报春晖。
在打开第一章的瞬间,我就被书中描写的情景所折服:
“草是潮湿的,花是潮湿的,风车是潮湿的,房屋是潮湿的,牛是潮湿的,鸟是潮湿的世界万物都还是潮湿的”几个排比的词语,就将一个滑溜溜,水濛濛、湿碌碌的世界呈现在读者面前。
引得我如同少年时读第一本小说《林海雪原》那样爱不释手。
我试着把自己的感受分五个部分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一、青铜
青铜是大麦地村一个男孩儿的名字。
青铜很不幸,儿时因为高烧变成了哑巴,但他听觉极好。
他勤快,能干,智慧灵巧,经常干些意想不到、大人眼里不着调的事情来。
他会对着浮动的云彩发呆;对着空巢的鸟窝走神;对着他的牛流泪认准的事情没办好,还会失踪或彻夜不归。
为此,父母奶奶只能叹气,一点儿办法也没有。
青铜不会说话,所以很孤独。
他“是一只鸟独自拥有天空的孤独,一条鱼独自拥有大河的孤独,一匹马独自拥有草原的孤独。
”
青铜几乎与牛结伴,与牛有着深厚的感情。
小的时候,牛吃草,青铜就看它吃草;稍大些,牛吃草,青铜就割草,边割边把最嫩最好的草喂给他的牛。
青铜的牛可不是一头普通的牛,不止勤快还灵性,它帮主人摆脱过无数次险境,还救过葵花的命。
在青铜眼里,牛既能看清他的心理,也能读懂他的手语。
他的牛不是牲畜,而是家里的一分子。
“牛最愿意做的一件事就是将头微微低下,邀请青铜抓住它的犄角,它要让青铜高高在上,很威风地走过田野”
情景交融,由不得联想清代袁枚的诗《所见》: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想必诗中的牧童与牛的情感,也如青铜和他的牛吧。
青铜心细如发,认识葵花才几天,葵花的父亲突然去了世。
可怜的葵花不愿接受现实,寻找爸爸失了踪。
人们急得手足无措,整整寻找一天没结果,青铜却断定她在葵花田里。
青铜有担当,像个男子汉,小小年纪责任心特强。
葵花进了他家门,就是他的亲妹妹。
他竭尽全力护妹妹、疼妹妹、爱妹妹。
为了让妹妹葵花安心读书,情愿作弊放弃自己日夜渴望走进的校门;家里穷,葵花做作业没钱点油灯,他抓萤火虫为她照明;蝗虫灾年,他饿得头晕眼花,却将挖到的第一根芦根洗净,送到妹妹的嘴边;葵花上台表演没项链,他奇思妙想,用一天的时间制出闪光的冰项链;为了让葵花清晰地看马戏,他情感挨打甘愿受气,整个晚上背着她;为了让妹妹有钱照相,他赤着脚,卖掉了脚上的芦花鞋
青铜精明能干,还不畏强势,有勇有谋。
面对借端生事、多次欺负妹妹葵花,还明目张胆放纵鸭子吃他家的茨菰田的嘎鱼。
青铜没急没恼,卯足劲儿想办法进行回击。
趁嘎鱼不在的空隙将他家鸭群扰乱,搞得鸭子惊慌失措,下蛋都没个准地方。
接妹妹放学的路上,他面对嘎鱼和他的小伙伴们,来了个搬竹竿进胡同——直来直去。
他要让嘎鱼明白,别看我是哑巴,也不是好欺负的!
“青铜突然发动他的牛,向鸭群猛冲过去。
那条破烂被面强劲地展开,在风中猎猎作响。
鸭群炸窝一般,逃向四面八方”
此刻,我仿佛看到青铜举着那张打着补丁的被面,迎着风展开来,似乎还发出“呼呼”的声音;还听到那些疯颠乱跑的鸭子们“呱呱”的叫声。
看到惊得目瞪口呆,不知所措的嘎鱼与嬉笑的孩子们。
真是妙笔生花啊。
青铜带妹妹扬长而去后,嘎鱼一家花了很长时间才将鸭子聚集在一起。
面对青铜无言的挑衅,嘎鱼父亲暴跳如雷,气不打一处来。
本想去青铜家讨个说法,出出这口恶气,可听说是嘎鱼有错在先,竟放鸭子吃了青铜家的茨菰田。
没别的办法,只得恨恨教训儿子嘎鱼。
嘎鱼啊嘎鱼,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青铜思维敏捷,蝗虫灾年,为了给妹妹和家人解馋,费尽周折抓野鸭,好不容易抓到一只,却被嘎鱼父子诬陷。
因为那天,嘎鱼家正巧丢了一只鸭子。
青铜有理说不清,无端被父亲责打。
为了证明自己不是小偷,青铜四处奔波,终于找回嘎鱼家丢失的鸭子。
他抱着那只鸭子,扬眉吐气地行走在乡亲们面前,用无言的行动证明了自己的清白。
妹妹葵花十二岁那年,被城里人接走了五年多的耳濡目染,五年多的手足情深,这让青铜如何割舍?
满脑子都是妹妹的青铜呆了,傻了,精神都快崩溃了。
他要等妹妹回来,就坐在高高的草垛上朝妹妹走的方向眺望。
父亲的责骂他视而不见,母亲的喊叫他置若罔闻。
风也好,雨也罢,烈日炎炎也不怕。
他不吃不喝不睡觉,不分白天黑夜,执拗地望啊望,望啊望。
母亲三番五次求他,只差给他跪下了
“他感觉到大草垛开始颤抖起来,并且越来越厉害地颤抖着,到了后来,就成了晃动,是船在波浪上的那种晃动。
”
长时间的煎熬,青铜已经瘦成了猴,他的眼前出现了幻觉,啊,他看到妹妹葵花了,真的,是妹妹回来了!
妹妹向这边跑来了!
“他从草垛上摇摇晃晃地站了起来,在水帘下往大草垛跑动的,分明就是葵花。
他忘记了自己是在高高的草垛顶上,迈开双腿向葵花跑去——”
摔下草垛的青铜不知过了多久才醒过来。
他揉了揉模糊的眼睛,扶着草垛踉踉跄跄站起来。
他又看见妹妹葵花了!
青铜张开嘴巴,用生命喊出了:
“葵——花!
”
此情此景,催人泪下。
作者将青铜不轻易屈服,一条道跑到黑的倔强性格描写得淋漓尽致,如同青铜活生生地站立在面前。
二、葵花
葵花从小失去母亲,七岁就跟劳动改造的父亲下放到“五七干校”。
每天,父亲都要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
他们在大麦地对面的芦苇荡里将大片大片的芦苇割倒,盖上房子,开垦土地,种庄稼修鱼塘。
在大麦地村人的眼里,干校人很奇怪,小女孩葵花更奇怪。
葵花的爸爸是著名的雕塑家,一生的心血,就是用青铜制葵花。
在他眼里,呈现葵花美丽最好的材料就是青铜。
葵花暖色,青铜冷色,调在一起崇高而神圣,简直就是绝配。
他的成名作《葵花青铜》被当时的市长选中,还矗立在他们那座城市广场的中央。
为此,他给宝贝女儿取了个农村女孩的名字——葵花。
爸爸临终前,还去葵花田写生。
当路过大麦地村时,感觉这地方即陌生又亲切,好像有好多话要对这个村庄说,向这个村庄交待。
“他好像被泥土粘住了一般,停留在大麦地村好长时间。
”
作者的伏笔非常巧妙,既有传奇色彩又合乎情理。
吸引着读者的眼球,往下读的欲望。
干校只有葵花一个孩子,爸爸一上工,没有一个人伴她,和她玩耍。
“葵花很孤独,是那种一只鸟拥有万里天空却看不见另外任何一只鸟的孤独。
”
葵花每天眺望河对岸,羡慕大麦地村的孩子们。
期盼自己能过河,早些融入到他们中间去。
几番周折,葵花终于上了一条小木船,却遭到喜欢恶作剧的嘎鱼戏耍,漂流在大河中离家越来越远。
只吓得手足无措,欲哭无泪。
看到牛背上的青铜时,葵花有种直觉,认定这个男孩会救她。
青铜和葵花在河面上相逢,为故事增加了神秘的色彩,也为下文做了合理的铺垫,更为葵花与青铜这两个毫不相干的孩子从相识到兄妹埋下了伏笔。
葵花是畏缩、软弱的,她那忍耐的性格让人着急。
比如说,明知嘎鱼解开小船缆绳自己很危险,可她就是不敢吱声,更不敢大声指责。
她越是害怕嘎鱼,逃避嘎鱼,嘎鱼越是得寸进尺,戏耍她,欺负她。
葵花一个人守茨菰田时,嘎鱼故意放纵他家的鸭子吃葵花家的茨菰。
尽管这样,葵花还是敢怒不敢言,都不敢大声责问嘎鱼一句。
葵花依赖哥哥青铜,只期盼哥哥能早些出现。
葵花是善良的,她那纯真的举动让人心疼。
尽管嘎鱼多次欺负她,还放纵鸭子糟蹋她家的茨菰。
可看到嘎鱼闭上眼睛装死时,葵花没有幸灾乐祸,更没有置之不理,而是丢下茨菰田,狂奔喊人来救他。
葵花是懂事的,有主见的,她那善解人意的品行让人敬佩。
老槐树下,嘎鱼家与青铜家都要领养她,村长只得把选择的权利交给只有七岁的葵花,都认为她会到较富裕的嘎鱼家,她却义无反顾,选择了青铜家。
哥哥把上学的机会给了她,她刻苦努力,非常珍惜,各门考试都是第一名。
还把节省下来本和铅笔分哥哥一份儿教哥哥识字。
一有空隙,就用树枝在地上写,把学来的字教给哥哥。
“葵花指着太阳,然后用树枝一笔一画地在沙土上写下了两个大字:
太阳。
她大声地念着:
“太——阳!
”然后,用树枝在那两个字上不停地重复着笔画,嘴里念念有词:
一横,一撇,一捺,一点儿,“太阳”的“太””
家里没钱点油灯,葵花就去同学家做作业。
同学不欢迎,她就着月光写。
没钱照相,她就不参加。
为了给奶奶看病,她考试故意不及格,一个人去外地捡银杏。
因为乖巧肯吃苦,一起捡银杏的婶子大娘姐姐都喜欢她。
她要用微薄的力量给奶奶攒钱治病。
朴实的语言,如行云流水般,将一个的智慧懂事,绝顶聪明的小姑娘活生生展现出来。
情节非常非常感人,我不止一次落泪。
三、奶奶
人常说,言传身教,父母长辈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青铜葵花的品行好,重要的是有一个好奶奶。
青铜是奶奶带大的,他的心思奶奶比父母清楚,他的苦闷奶奶比父母了解。
老槐树下,在领养葵花的问题上,一向和睦的青铜一家意见统一不起来。
因为多一个人多一张嘴啊,他家的粮食原本就捉襟见肘,太穷了!
父母决定放弃领养葵花,青铜赌气爬上水泥桩不回家吃饭。
奶奶理解青铜的心思,就给他出主意。
“奶奶望着高高地坐在水泥桩上的青铜说:
“你光坐在那里,有什么用?
心里有话,要对你老子说,他是一家之主。
你不说,坐在上面一辈子也白坐”
可以说,如果得不到奶奶的支持,葵花也进不了青铜他们家的门。
没有学费,孙子和孙女只有一个能上学。
奶奶流着泪,默默站在青铜这边;房子倒了,奶奶买掉跟了她一辈子的耳环,坚持盖比较好的茅草屋;青铜被嘎鱼父子诬陷,奶奶坚信青铜是清白的;为了给孙子孙女做棉衣,老人病倒在外地亲戚家,送回来时,带回她亲手采摘的两包雪白的棉花
人穷骨气在,奶奶就是这样的人。
她洁身自好,干净利索,还做的一手好针线。
虽然不识字,言行却不卑不亢,光明磊落。
在大麦地乡亲们的眼里,是个很有威信的老太太。
作者没用多少笔墨,就将奶奶塑造得栩栩如生,有血有肉。
四、大麦地的乡亲们
大麦地的村长热心,乡亲们也朴实。
当年也不是不愿意领养葵花,除去嘎鱼家,家家有几个孩子,他们怕委屈了葵花。
人说,跟着好人学好人,跟着巫婆跳大神。
在青铜兄妹的影响下,喜欢恶作剧的嘎鱼变了,善于算计的嘎鱼父亲也变了。
为了表示诚意,青铜奶奶生病后,嘎鱼主动上门道歉,父亲还让他给奶奶送来两只鸭子。
葵花要走了,大麦地的乡亲们人人流泪,个个不舍。
“放学回家,几个人居然轮流着背她回去。
仿佛,她们能为葵花做事的机会,做一次就少一次了全大麦地人,见了葵花,都显得格外的亲切。
”
青铜害怕城里人找到妹妹,就把葵花藏了起来。
嘎鱼边放鸭边放哨,边给青铜葵花送饭送水,有消息就告诉他们。
嘎鱼变好了,懂事了。
这是作者期盼的,也是读者期盼的。
五、题外话
小说朴素自然,文字纯净,将青铜和葵花这对兄妹的经历如电影镜头般推到读者面前,让读者如亲临其境。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故事。
青铜葵花的故事,讲给现在的孩子们听,也许他们不会理解。
只期望,他,她们能拥有一半葵花的懂事,一半青铜的无私;一半葵花的上进,一半青铜的吃苦
这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