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考语文文学常识专项练习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783349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7.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中考语文文学常识专项练习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北京中考语文文学常识专项练习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北京中考语文文学常识专项练习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北京中考语文文学常识专项练习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北京中考语文文学常识专项练习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中考语文文学常识专项练习试题及答案.docx

《北京中考语文文学常识专项练习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中考语文文学常识专项练习试题及答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中考语文文学常识专项练习试题及答案.docx

北京中考语文文学常识专项练习试题及答案

2015年北京中考语文文学常识专项练习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对诗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温庭筠的《望江南》一词景物层出,情感起伏,全词没有粉饰之语,多用白描、直叙的手法,却又含蓄、细腻。

B、范仲淹的《渔家傲》是依照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的惯常体例,上片描写塞下秋景,下片集中抒发了身处边塞的征人之情,而辛弃疾的《破阵子》却打破了上下分片的体例,和《渔家傲》的结构不一样。

C、“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两句,分别从声和形两方面着笔,写奏乐啖肉的军营生活,有力烘托出一种豪迈热烈的气氛。

D、苏轼的《江城子》从题材、情感到艺术形象、语言风格都是粗犷、豪放的,与温庭筠的《望江南》格调截然不同。

2.下面对诗句的赏析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在毛泽东的《沁园春•雪》这首词中,诗人以“舞”字形容雪披群山似“银蛇”逶迤曲折,以“驰”字形容白雪覆盖的高原如“蜡象”奔腾耸动,赋予雪景以生命感,是化动为静。

B.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里作者是以魏尚自喻,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呢?

C.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前句是说八百里急行军之后,将士们非常疲惫辛苦,于是用烤肉犒赏将士们。

D.《雨说》这首诗中“雨说,我来了,我来了就不再回去/当你们自由地笑了,我就快乐地安息”,这句话表现了“春雨”为自己的奉献而喜悦、乐观的心情。

3.对下列诗句赏析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上句追忆当年兵败福建时,忧念国事的心情,下句写目前不幸被俘的孤独处境。

诗歌很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抒发陷入绝境的沉痛心情。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写了春风吹来后塞外梨花在雪中盛开的景象。

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世间总有悲、欢、离、合,象天上的月亮有阴、晴、圆、缺一样,这些自古以来都是难以周全圆满的。

此句流露出了词人悟透人生的洒脱和旷达的性格,也是对人生无奈的一种感叹。

D、“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官阙万间都做了土”,写作者路经潼关时的所见所想。

这一层看起来只是回顾历史,而没有提到战争,然而历代改朝换代的战争的惨烈图景却跃然纸上。

4.下面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李白《渡荆门送别》)

赏析:

“随”表现出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写出空间感和流动感;“入”渲染出江水汇流的磅礴气势,展示了诗人的广阔胸襟。

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赏析:

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

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这里的“圆”字与前面的“直”字,都用得逼真传神,难以言其妙处。

这两句诗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

C.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赏析:

这是词的上片,重在写景,以“异”字统领,突出塞外与中原地区秋景的不同。

D.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

赏析:

这两句诗描写出诗人的“手掌”终于摸到了“一角依然完整”的土地,那里就是没有被日本帝国主义践踏的解放区。

可是由于祖国的大片土地已被日本帝国主义所占领,因此,诗句在感情表达上,依然是忧郁的、冷色调的,表达出诗人对苦难中的祖国无法言说的情感。

5.下面对古诗句的品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生”、“入”两字,形象地表现了时序的变迁、新旧的交替。

此联既写美景,又含哲理。

B.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搔”,写解愁的动作;白发“更短”,突出愁的程度。

诗人在离乱伤痛之时,叹息衰老,更添悲愁。

C.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夕阳西下,崇山峻岭间,狼烟升起,城门早早关闭。

此句营造了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

D.小桥流水人家:

小桥一座,流水潺潺,几户人家,幽静安适。

此句反衬出流落他乡孤独无助的游子内心的凄凉。

6.宋词和元曲中分别有“词牌”和“曲牌”,下列各项中属“曲牌”的是()(2分)

A、浪淘沙B、水调歌头C、天净沙D、西江月

7.下列诗句中,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一项是()(2分)

①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②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③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④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⑤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A、②③B、③④C、①⑤D、②④

8.对《如梦令》一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这首词表现了词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欢畅心情和清雅逸趣。

B.“沉醉”表明因尽兴畅饮而大醉,也包含了词人为初秋溪边美景沉醉之意。

C.“惊起”句让我们联想到当时鸥鹭受惊纷飞,主人公心惊酒醒,倍感舒畅的情景。

D.朗读时,第一句节奏可划分为“常记\溪亭\日幕”。

9.赏析《天净沙·秋思》,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2分)

A、“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

B、“枯藤老树昏鸦”点明的时令是初冬。

C、这首小令的主要特色是寓情于景。

D、这首小令表达了游子孤寂凄楚的心境。

10.对《渔家傲秋思》这首词解说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衡阳雁去无留意”的意思是连衡阳飞来飞来的大雁也不愿意留下来。

B“四面边声连角起”中的“边声”指的是边塞上引起人们悲愁之情的笛声、马声、号角声等。

C“浊酒一杯家万里”的意思是端起一杯浊酒来解愁,却想到了万里之外的家乡。

D“将军白发征夫泪”中的“将军”是作者自称。

评卷人得分

二、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答题。

(5分)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宋]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11.上片中“可怜”一词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分)

12.下片着重采用了即景明志的写法,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分析?

(3分)

江城子•密州出猎(5分)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3.词的上阕描写了的壮观场面;下阕抒写了词人的豪情壮志。

(2分)

14.“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深刻含义?

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3分)

答:

阅读《渔家傲》,完成小题。

(5分)

渔家傲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5.上阕以字统领,表现了边陲之地的_________________(2分)

16.请谈谈你对“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一句的理解。

(3分)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注释】①雨疏风骤:

雨点稀疏,晚风急猛。

17.词中“绿肥红瘦”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叶茂花残B.红花绿叶相映衬

C.红花绿叶很艳丽D.绿叶红花茂盛

18.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浓睡不消残酒”表明作者一夜未眠,但仍然酒意未消。

B.“知否?

知否?

”是“卷帘人”在追问。

C.这首词押韵的字是“人”和“旧”。

D.这首词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惜春伤感情绪。

阅读《沁园春雪》选段,完成第小题。

(6分)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9.请写出总写祖国北方冬天雪景的诗句,并说说在文中的作用。

(2分)

20.诗句“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1分)

21.请从修辞角度鉴赏“山舞银蛇,原驰蜡象”一句,体会语言和情感的美妙。

(3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

(4分)

添字采桑子(宋/李清照)

窗前谁种芭蕉①树?

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②;点滴霖霪,愁损③北人④,不惯起来听。

【注释】①芭蕉:

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大、成椭圆形,开白花,果实似香蕉。

②霖霪:

指雨点绵绵不断,滴滴嗒嗒不停。

③愁损:

因发愁而损伤身体和精神。

④北人:

北宋灭亡,词人从故乡山东济南被迫流落到江南,故称“北人”。

22.下面对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这首词借吟咏芭蕉抒发了怀恋故国、故土之幽情。

B.“窗前谁种芭蕉树”意为:

在这个国破家亡的时候,人人都栽种芭蕉,以寄托自己的情思。

C.词的上片描述芭蕉树的“形”与“情”,下片写夜听雨打芭蕉声。

D.这首词将芭蕉与雨联系在一起,就多了几分悲凉凄清。

静寂的雨夜,词人辗转难眠,听窗外苦雨,绵长的愁绪,随着雨打芭蕉的声音,更重更深。

23.下面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上片首句借芭蕉以寄情思,表达了在失意、无奈与痛苦中煎熬的词人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B.本词写芭蕉,由视觉形象转化为听觉形象,进一步将愁引向深处。

C.词人将“点滴霖霪”组成迭句,不但从音韵上造成连绵悄长的效果,而且烘托了清新明快的气氛。

D.杜牧的“一夜不眠孤客耳,主人窗外有芭蕉”与这首词中的“点滴霖霪。

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有异曲同工之妙。

阅读陆游的《鹧鸪天》①,完成题。

(6分)

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

斟残玉瀣②行穿竹,卷罢黄庭③卧看山。

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

元④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注释:

①这首词是陆游四十二岁时,因言官弹劾被免通判,居镜湖三山时所写。

②玉瀣:

一种美酒。

③黄庭:

道经的名称。

④元,同“原”。

24.上阕中的哪一句与陶渊明的《饮酒》中的“而无车马喧”表意相似?

(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请赏析上阕中的“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的妙处。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宋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完成10-11题。

(4分)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7.“起舞弄清影”的“弄”字用的极妙,妙在何处?

(2分)

28.请说说你对“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理解。

(2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

(7分)

苏幕遮

[宋]周邦彦

燎沈香,消溽暑。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

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

小辑轻舟,梦入芙蓉浦。

29.这首词语言自然明丽,淡雅素洁,词境清新而爽朗。

尤其“叶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一句更见风致,王国维《人间词话》赞其语“真能得荷花之神理者”。

你能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这两句所展现的画面吗?

(3分)

30.辛弃疾在《破阵子》中有“梦回吹角连营”之叹,周邦彦则有“小辑轻舟,梦入芙蓉浦”之慨,同样是“梦”,这两位词人所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4分)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7-8题。

(4分)

春泛若耶溪①

唐·綦毋潜

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

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

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②。

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

生事且弥漫③,愿为持竿叟。

【注释】①若耶溪,相传为西施浣纱处。

作者綦(qí)毋潜,江西赣州人,其诗喜写山林,此诗为诗人归隐后的作品。

②南斗:

指天空中的南天斗宿。

③生事且弥漫:

人生世事如溪水边弥漫的烟雾。

31.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诗中描写了诗人春花月夜泛舟溪上所见的幽美景色。

B.诗中“晚”字点明泛舟的时间,“花”字切合诗题中的“春”。

C.诗句“潭烟飞溶溶”写出水潭边云雾弥漫、炊烟袅袅的清幽宁静。

D.诗句“愿为持竿叟”表明作者热爱若耶溪的山水,追慕幽意人生的态度。

32.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诗句“此去随所偶”与《与朱元思书》中的“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有异曲同工之妙,流露出诗人随遇而安的闲适心情。

B.“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一联运用对偶修辞,写出泛舟时时间的推移和景致的转换。

C.全诗紧扣“泛”字进行景物描写,移步换景,富有动势。

D.这首诗风格清幽激越,语言清新自然,浑然天成,体现出一种兴味深长的意境。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共5分)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33.诗人睹物生情,把自己比作“”和“”,流露出诗人被排挤出朝廷幽微难言的情感。

(2分)

34.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全诗叙写了出使的路线,沿途看到的风光以及听到候骑报告的前线情况,内容与题目紧紧相扣。

B.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明媚秀丽的塞外风光,其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更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C.“直”“圆”两字精炼传神,线条简约,描绘的景物不多,但画面开阔、意境雄浑,充分体现了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色。

D.“都护在燕然”和前面的“属国过居延”遥相呼应,点明了诗人此次出使路途之远。

评卷人得分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

(4分)

江南好(天共水)(赵师侠①/宋)

天共水,水远与天连。

天净水平寒月漾,水光月色两相兼。

月映水中天。

人与景,人景古难全。

景若佳时心自快,心还乐处景应妍。

休与俗人言。

【注释】①赵师侠:

生卒年不详。

字介之,号坦庵,新淦(今江西新干县)人。

宋太祖八世孙。

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

曾为江华郡丞。

有《坦庵长短句》。

有词150余首。

35.本词写景所体现的时令是()(2分)

A.春天B.夏天C.秋天D.冬天

36.对本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本词描写江南水乡月夜景色,表现了词人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B.“月映水中天”一句写月映水中给人的直觉,让人顿觉天、月、水浑融无间。

C.“景若佳时心自快,心还乐处景应妍”二句描述了审美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正所谓心随景转,景由心生,极富哲理,耐人寻味。

D.全词语言精练,意境绝佳,空灵隽永。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出师表(节选)

诸葛亮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37..(2分)指出与“咨臣以当世之事”中“以”字用法、意义相同的一项。

A. 先帝不以臣卑鄙B.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C. 以伤先帝之明D.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38..(2分)指出下面划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A.聊发少年狂(姑且) B. 先帝不以臣卑鄙(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C. 躬耕于南阳(身体弯曲)D.遂许先帝以驱驰(奔走效劳)

39..(2分)请自选角度,对“千骑卷平冈”作点简单赏析。

40..(2分)诵读下面句子,请分别用“/”把句中一处主要停顿标示出来。

①会挽雕弓如满月②奉命于危难之间

41..(2分)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42..(2分)请你用成语或俗语写出《出师表》中隐含的典故(写一个即可)。

词人苏轼借“射天狼”的典故表达什么意思?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下面题目。

(5分)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43.请摘录出最能表现这首元曲主题的句子。

(2分)

44.中国古典诗词意蕴丰富,字字珠玑。

请说说“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一句中,“聚、怒”二字为什么用得好?

(3分)

阅读《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完成下面的题(4分)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45.用简明的语言填空。

(2分)

词的上阕写,极其壮观,使人有亲临其境之感;下阕写,杀敌卫国的豪情壮志跃然纸上。

46.下面对该词的理解品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此词是苏轼的第一首最具豪放风格的作品,表现他决心抗击辽、夏侵略的爱国壮志。

自此,他树起了“自是一家”的旗帜,提高了词品,扩大了词的界境。

B、开篇着一“聊”一“狂”两字,更见作者的潇洒豪放,也隐约透露出怨愤之情;再用一个“卷”字,写出众多人马像疾风一样驰骋山冈的壮观的出猎场面。

C、用典故是古诗词创作常用艺术手法之一,用典故能含蓄委婉地表情达意。

词中下阕采用冯唐持节赦免魏尚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希望朝廷悯恤年老,免去罪名的愿望。

D、结尾三句卒章显志,表明作者想要驰骋沙场、为国杀敌、一展宏图的强烈愿望和远大的志向,其耿耿忠心溢于言表,凸显了刚强威武的英雄气概。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试题分析:

C、“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是写战前的充分准备。

“八百里”指牛名,“五十弦”指军中的各种乐器。

这两句话的意思是:

出兵开战之前,战士们兴高采烈的分食烤熟的牛肉,军营里奏响了雄壮的战歌。

充足的给养保证了将士们旺盛的士气,雄壮的塞外之音鼓舞了将士们必胜的斗志。

虽未开战,但词人已表达出了胸有成竹、战无不胜的信心.

考点: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句的能力。

点评:

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是诗歌鉴赏题中常考的题型,那么怎样来分析呢,一般可以这样来分析: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要用这种手法;(3)分析该手法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情感。

2.B

【解析】A中应是“化静为动”C中应是“一种阅兵的盛大场面”D中应是表明春雨的一种“无私奉献精神”。

3.B

【解析】这里是把握诗歌内容考点。

把握诗歌内容,就是要把握诗歌的意象和意境,是要求学生把握诗意以及基本表情达意的方式等,是诗鉴赏的重要考点之一。

解答时就要紧扣“情”或“景”,仔细体味诗中的意象,借助联想和想象把握诗歌所抒发的情感。

一般答题方法是抓住诗中主要景物再现画面,从而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

A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用春花喻冬雪。

所以,A表述不正确。

4.D

【解析】D中感情表达已变成暖色调的,激昂,表达出诗人必胜的革命信念。

5.C

【解析】略

6.C

【解析】

A浪淘沙起源于唐代;B水调歌头起源于隋代;D西江月起源于唐教坊,C天净沙:

越调,是曲牌

7.C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诗句的能力。

①⑤两句都表达的是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②表达的是一种豁达的情怀。

③表达的是对离人的祝愿。

④表达的是将士们的那种矛盾心情。

经分析,故选“C”项。

8.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句的能力。

B.“沉醉”表明因尽兴畅饮而大醉,也包含了词人为夏日傍晚溪边美景沉醉之意。

9.B

【解析】“枯藤老树昏鸦”是一个沧桑悲凉的画面,大有人生苍暮之感。

一枯藤一老树一昏鸦将读者带入了一个黯然伤怀的心境。

一枯,暗射人生的干枯;一老,暗射人生之沧桑;一昏,暗射仕途之昏昏然,郁郁不得志。

一起首,就将读者带入了作者所想象的境界。

而不是点明的时令是初冬。

退一步其名为:

秋思,也不可能首句写初冬。

10.A

【解析】

A项衡阳这一地方的大雁都往南方飞去了。

11.对北宋盛时的追念和失去它的惋惜。

12.青山能遮住视线却挡不住收复失地之心。

用“江水”比喻军民抗敌收复失地的决心,不可阻挡。

用“鹧鸪”表达忠于南宁,决不屈膝于金人的报国之志。

(每点1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1.理解上片内容,“郁孤台下这赣江的流水,水中有多少逃难人的眼泪。

抬头眺望西北的长安,可惜只见到无数的青山”,由此可知,上片由眼前景物引出历史回忆,抒发兴亡之感,表达了对北宋盛时的追念和失去它的惋惜。

12.根据“即景明志”的要求,分析出景物描写中包含的决心、抱负等即可。

如“但青山怎能把江水挡住,浩浩江水终于向东流去”就借景表达了作者收复失地的决心。

“江边夜晚我正满怀愁绪,听到深山传来声声鹧鸪的叫声”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表现出词人的爱国之情。

由此,即景明志的写法可见。

考点:

考查学生对诗词情感与写法的理解能力。

点评:

一切景语皆情语,景与情的关系,一般是由景色的特点尤其是人物的心境、处境两方面的因素决定的,当然与人的处世态度也有很大关系。

做题时要注意抓住具有这些特征的关键语句,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综合进行分析。

如果诗中有直抒胸臆的句子,那就要抓住这些语句结合全诗内容加以揣摩。

13.密州出猎(出城打猎、狩猎、出猎);渴望报效国家(渴望建功立业)

14.这是以魏尚自喻,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起用自己呢?

表达了渴望被朝廷重用的情感。

(2分)运用典故,使表达更加委婉含蓄。

(1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3.开篇“老夫聊发少年狂”,出手不凡。

这首词通篇纵情放笔,气概豪迈,一个“狂”字贯穿全篇。

接下去的四句写出猎的雄壮场面,表现了猎者威武豪迈的气概:

词人左手牵黄犬,右臂驾苍鹰,好一副出猎的雄姿!

随从武士个个也是“锦帽貂裘”,打猎装束。

千骑奔驰,腾空越野,好一幅壮观的出猎场面!

为报全城士民盛意,词人也要像当年孙权射虎一样,一显身手。

作者以少年英主孙权自比,更是显出东坡“狂”劲和豪兴来。

以上主要写“出猎”这一特殊场合下表现出来的词人举止神态之“狂”,下片更由实而虚,进一步写词人“少年狂”的胸怀,抒发由打猎激发起来的壮志豪情。

“酒酣胸胆尚开张”,东坡为人本来就豪放不羁,再加上“酒酣”,就更加豪情洋溢了。

过片一句,言词人酒酣之后,胸胆更豪,兴致益浓。

此句以对内心世界的直抒,总结了上片对外观景象的描述。

接下来,作者倾诉了自己的雄心壮志:

年事虽高,鬓发虽白,却仍希望朝廷能像汉文帝派冯唐持节赫免魏尚一样,对自己委以重任,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