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自然地理笔记.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781331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63.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版自然地理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完整版自然地理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完整版自然地理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完整版自然地理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完整版自然地理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版自然地理笔记.docx

《完整版自然地理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自然地理笔记.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完整版自然地理笔记.docx

完整版自然地理笔记

大一上·自然地理学复习重点

第一章

一、地球自转的地理效应和公转的地理效应

1、地理自转的地理意义:

1)地球自转决定昼夜更替,并使地表各种过程具有昼夜节奏。

2)地球在自传使所有在北半球做水平运动的物体都发生向右偏转,在南半球则向左偏。

3)地球自转造成同一时刻、不同经线上具有不同的地方时间。

4)月球和太阳的引力使地球体发生弹性形变,在洋面上则表现为潮汐。

5)地球的整体自转运动同它的局部运动如地壳运动、海水运动、大气运动等,都有密切关系。

大陆漂移、地震、潮汐摩擦、洋流等现象都在不同程度上收到地球自转的影响。

2、地理公转的地理意义

1)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昼夜长短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公转周期)

2)四季与五带的划分(根本原因;直接原因)

2、天体系统

宇宙间的天体都在运动着,运动着的天体因互相吸引和互相绕转,从而形成天体系统。

万有引力和天体的永恒运动维系着它们之间的关系,组成了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天体系统有不同的级别,按从低到高的级别,依次为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和总星系。

八大行星(近圆性,同向性,共面性)

三、朔望月☆

朔望月,又称“太阴月”。

月球绕地球公转相对于太阳的平均周期。

为月相盈亏的平均周期。

以从朔到下一次朔或从望到下一次望的时间间隔为长度,平均为29.53059天。

我国的先民们把月亮圆缺的一个周期称为一个“朔望月”,把完全见不到月亮的一天称“朔日”,定为阴历的每月初一;把月亮最圆的一天称“望日”,为阴历的每月十五(或十六)。

从朔到望,是朔望月的前半月;从望到朔,是朔望月的后半月;从朔到望再到朔为阴历的一个月。

成因:

月球自己不会发光,全靠太阳照亮,迎着太阳的半球亮,背着太阳的半球暗,又因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随着月亮绕地球运行而变化,便造成月亮各种圆却形状,即月相变化。

四、月相:

一个朔望月为29天半,月相是依日月黄经差度数(以下的度数就是日月黄经差值)来算的,共划分八种:

一、新月(农历初一日,即朔日):

0度;

二、上峨嵋月(一般为农历的初二夜左右-------初七日左右):

0度----90度;

三、上弦月(农历初八左右):

90度;

四、盈凸月(农历初九左右-----农历十四左右):

90度----180度;

五、满月(望日,农历十五日夜或十六日左右):

180度;

六、亏凸月(农历十六左右-----农历二十三左右):

180度----270度;

七、下弦月(农历二十三左右):

270度;

八、下峨嵋月(农历二十四左右----月末):

270度-----360度;

另外,农历月最后一天称为晦日,即不见月亮;

实际上是29天12小时44分3秒。

上半月在观察者右方,月面朝西。

下半月在观察者左方,月面朝东。

其他:

1、地球内部圈层:

地壳、莫霍界面、地幔、古登堡面、地核。

地壳:

硅铝层(花岗岩)、硅镁层(玄武岩)。

岩石圈:

地壳+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软流层产生岩浆)

2、地球外部圈层:

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统为生物圈)

第二章

1、组成地壳的元素☆

2、莫氏硬度计

1.滑石2.石膏指甲(与矿物同样硬的东西)3.方解石铜币4.萤石铁钉5.磷灰石玻璃6.长石铅笔刀片7.石英钢制小刀8.黄玉砂纸9.刚玉10.金刚石

3、三大岩石的分布情况、沉积岩的特点

岩浆岩:

是由地壳内部上升的岩浆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冷凝而成的,又称火成岩.岩浆主要来源于地幔上部的软流层,那里温度高达1300℃,压力约数千个大气压,使岩浆具有极大的活动性和能量,按其活动又分为喷出岩和侵入岩.未达到地表的岩浆冷凝而成的岩石叫侵入岩.深成侵入岩颗粒较粗.浅成侵入岩颗粒细小或大小不均.喷出岩是在岩浆喷出地表的条件下形成,温度低,冷却快,常成玻璃质、半晶质或隐晶质结构,具有块状、流线、流面、气孔、流纹、条带状构造等.岩浆岩常见的如在地壳中分布很广的中粗粒结构的侵入岩——花岗岩,气孔构造发育,黑色致密的玄武岩,流纹构造显著的酸性喷出岩——流纹岩等.

沉积岩:

是地面即成岩石在外力作用下,经过风化、搬运、沉积固结等沉积而成,其主要特征是:

①层理构造显著如板状层理、交错层理,互层;②沉积岩中常含古代生物遗迹,经石化作用即成化石;③有的具有波痕、石盐假晶、干裂、孔隙、结核等.(具有层理,富含次生矿物,有机质,并有生物化石)。

常见的沉积岩有:

直径大于3毫米的砾和磨圆的卵石及被其它物质胶结而形成的砾岩,由2毫米到0.05毫米直径的砂粒胶结而成的砂岩,由颗粒细小的粘土矿物组成的页岩,由方解石为其主要成分,硬度不大的石灰岩等.

变质岩:

是岩浆岩或沉积岩在变质作用下形成的一类新岩石.和前两类岩石主要区别是变质岩属重结晶的岩石,颗粒较粗,不含玻璃质和有机质的残体

4、岩层的接触关系☆

1、整合。

指相邻新老地层产状一致且相互平行,时代连续,没有沉积间断表明两种地层是在构造运动持续下降或上升而未中断沉积的情况下形成的。

特征:

上下岩层产状一致、不缺失地层、古生物连续、岩性岩相连续、构造变形一致、具有统一的岩浆活动模式等)

2、假整合(平行不整合)。

指两相邻地层产状平行但时代不连续。

表明曾发生上升运动致使沉积作用一度中断,而后下沉堆积了上覆新地层。

(平行但时代不连续,生物有突变)垂直运动

3、不整合(角度不整合)。

指上下两层产状既不一致时代也不连续,期间有地层缺失。

表明老地层沉积后曾发生褶皱与隆升,沉积一度中断而后再下沉接受新沉积。

(不平行不连续,生物有突变)水平运动+垂直运动

除此之外,侵入岩体与围岩间,后期沉积岩与前期侵入体间也有接触关系:

侵入接触与侵入体的沉积接触。

5、断层的分类

断层要素:

断层面与断盘。

(地质罗盘)

1、按段层两盘相对位移的性质分类

4、正断层。

沿断层面作上升下降的相对运动,则是倾向滑动断层。

上盘相对下盘向下运动的倾向滑动断层是正断层。

(上盘下降,下盘上升,倾角大)

5、逆断层(上盘上升,下盘下降)。

断面倾角大于四十度为冲断层,小于二十五度为逆掩断层。

6、沿断层走向即在水平方向上发生位移的是平移断层。

7、两盘沿断面某一点发生旋转的是枢纽断层。

8、按组合类型分类

9、阶梯状断层、叠瓦状段层、地垒地堑(正断层都是)

6、岩浆岩按照成分的分类

在四大岩类中,超基性岩类在地表分布很少,是四大岩类中最小的一个分支,仅占岩浆岩总面积的0.4%。

超基性岩体的规模也不大,常形成外观象透镜状、扁豆状的岩体,它们好像一串大小不同的珠子一样沿着一定方向延伸,断断续续排列,有时可以追索上千公里。

超基性岩颜色比较深,大部分都是黑灰色、墨绿色,比重也很大,一般都在3.0以上,因此很坚硬,常具致密块状构造。

它的化学成分特征是酸度最低,SiO2含量小于45%;碱度也很低,一般情况下K2O+Na2O不足1%;但铁、镁含量高,通常FeO+Fe2O3在8-16%之间,MgO含量范围较宽,在12-46%之间。

超基性岩基本上由暗色矿物组成,主要是橄榄石、辉石,二者含量可以超过70%。

其次为角闪石和黑云母;不含石英,长石也很少。

这类岩石最常见侵入岩是橄榄岩类,喷出岩是苦橄岩类。

基性岩类岩石颜色比超基性岩浅,比重也稍小,一般在3左右。

侵入岩很致密,喷出岩常具有气孔状和杏仁状构造。

其化学成分的特征是SiO2为45-52%,Al2O3可达15%,CaO可达10%;而铁镁含量约各占6%左右。

在矿物成分上,铁镁矿物约占40%,而且以辉石为主,其次是橄榄石、角闪石和黑云母。

基性岩和超基性岩的另一个区别是出现了大量斜长石。

这类岩石的侵入岩是辉长岩,分布较少;而喷出岩-玄武岩,却有大面积分布。

虽然玄武岩构成的火山和台地在陆地上比较多见,但是和海洋底部玄武岩的分布情况相比,就逊色得多,因为海洋底部几乎全部由玄武岩形成。

辉长岩的成分和玄武岩很相近,但是结构上差别较大。

辉长岩因为在地下深处,斜长石和辉石同时结晶,因此,矿物颗粒形态发育比较完整,大小也差不多。

玄武岩一般由斑晶矿物和基质两部分组成,斑晶主要是斜长石、辉石、橄榄石,基质就是岩浆喷发时没有来得及结晶的玻璃质或者是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出的隐晶质。

中性岩类岩石颜色较浅,多呈浅灰色,比重比基性岩要小。

化学成分特征是SiO2为52-65%,铁、镁、钙比基性岩低,Al2O316-17%,比基性岩略高,而Na2O+K2O可达5%,比基性岩明显增多。

就象这个岩类的名称一样,它是在基性岩和酸性岩中间的过渡类型。

侵入岩是闪长岩,相应的喷出岩是安山岩。

闪长岩既可以向基性岩辉长岩过渡,也可以向酸性岩花岗岩过渡。

同样,喷出岩之间也关系密切,安山岩和玄武岩、流纹岩也常常共生在一起。

酸性岩类中以人们熟悉的花岗岩类出露最多,是在大陆壳中分布最广的一类深成岩,常形成巨大的岩体。

喷出岩是流纹岩和英安岩。

这类岩石的SiO2含量最高,一般超过66%,K2O+Na2O平均在6-8%之间,铁、钙含量不高。

矿物成分的特点是浅色矿物大量出现,主要是石英、碱性长石和酸性斜长石。

暗色矿物含量很少,大约只占10%。

7、板块的边界类型☆

①离散型边界,又称生长边界,两个相互分离的板块之间的边界。

见于洋中脊或洋隆,以浅源地震、火山活动、高热流和引张作用为特征。

洋中脊轴部是海底扩张的中心,由于地幔对流,地幔物质在此上涌(地幔物质上用的地方是新版块产生的地方),两侧板块分离拉开。

上涌的物质冷凝形成新的洋底岩石圈,添加到两侧板块的后缘上(见地幔对流说)。

(岩浆上升;大洋中脊、东非大裂谷)②汇聚型边界,又称消亡边界,两个相互汇聚、消亡的板块之间的边界(特点:

地幔物质下降)。

相当于海沟或地缝合线。

可分为两个亚类:

大洋板块在海沟处俯冲潜没于另一板块之下,称为俯冲边界(俯冲型:

陆壳+洋壳),现代俯冲边界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周缘(见俯冲作用)(山弧海沟或岛弧海沟)(深源地震带);大洋板块俯冲殆尽,两侧大陆相遇汇合开始碰撞称为碰撞边界(碰撞型:

陆壳+陆壳),欧亚板块南缘的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带是典型的板块碰撞带的实例(见大陆碰撞)。

③守恒型边界(平错型),两个相互剪切滑动的板块之间的边界。

相当于转换断层。

地震、岩浆活动、变质作用、构造活动等主要发生在板块边界。

8、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理论☆

1、岩石圈不是整体块,而是被构造活动带分为六大板块。

2、岩石圈漂浮在软流层以上,动力机制是地幔对流

3、板块内部稳定,边界活跃。

9、六代十四纪及代表性的植被和动物

10、地震震级和烈度

地震烈度(seismicintensity)表示地震对地表及工程建筑物影响的强弱程度。

地震震级分为九级,一般小于2.5级的地震人无感觉,2.5级以上人有感觉,5级以上的地震会造成破坏。

简称震级。

1.一般将小于1级的地震称为超微震

2.M≥1级,小于3级的称为弱震或微震

如果震源不是很浅,这种地震人们一般不易觉察。

3.M≥3级,小于4.5级的称为有感地震

这种地震人们能够感觉到,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

4.M≥4.5级,小于6级的称为中强震

属于可造成破坏的地震,但破坏轻重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等多种因素有关。

5.M≥6级,小于7级的称为强震,巨大地震

6.M≥7级,小于8级的称为大地震,巨大地震

7.8级以及8级以上的称为巨大地震。

发震时刻、震级、震中统称为“地震三要素”。

一次地震一个震级多个烈度;烈度取决于:

震中距和地面建筑情况。

地震带分布:

汇聚板块:

环太平洋、地中海喜马拉雅;张烈板块:

大洋中脊、东非裂谷。

十一、岩石产状三要素

1.走向 

倾斜岩层层面与任意水平面的交线称为走向线,走向线指示的地理方位(与地理北极沿顺时针方向的夹角)叫走向。

走向线有无数条平行线,但走向只有两个,且相差180o。

2.倾向 

与走向线垂直向岩层下倾方向引出的射线称为倾斜线,倾斜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指示的地理方位称倾向。

倾向与走向相差90o或270o,但岩层的倾向确定后,走向就可以确定,岩层的走向确定后,倾向不一定确定。

3.倾角 

倾斜线与其在水平面上之投影线的夹角,亦称真倾角。

第三章

1、干洁空气格成分的作用(氮和氧、二氧化碳、臭氧)书P83

2、对流层特点、臭氧层

1、对流层:

对流层是大气最底层,以空气垂直运动旺盛为典型特点,平均高度11km。

在地表和大气的热交换下,气温虽高度的增加而降低,100m-o.65℃。

天气变化复杂多样。

2、臭氧层:

臭氧层是指大气层的平流层中臭氧浓度相对较高的部分,其主要作用是吸收短波紫外线。

大气层的臭氧主要以紫外线打击双原子的氧气,把它分为两个原子,然后每个原子和没有分裂的氧合并成臭氧。

臭氧分子不稳定,紫外线照射之后又分为氧气分子和氧原子,形成一个继续的过程臭氧氧气循环,如此产生臭氧层。

自然界中的臭氧层大多分布在离地20—50千米的高空。

臭氧层中的臭氧主要是紫外线制造。

3、地转偏向力的定义☆和性质

由于地球转动而使在地球上运动的物体发生方向偏转的力称为地转偏向力。

(当物体相对与地球表面运动时会受到一个叫地转偏向力的力的影响而改变方向,但地转偏向力并不是一个真正的力,而是一种惯性力。

地转偏向力对航天,航空来说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力,地转偏向力在极地最显著,向赤道方向逐渐减弱直到消失在赤道处,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地转偏向力很小,是忽略不计的。

水平地转偏向力的性质有:

1)水平地转偏向力是由于地球自转而产生的惯性力,只是在空气相对于地面有运动时才产生。

2)水平地转偏向力的方向与空气运动方向垂直。

在北半球,它指向空气运动方向的右侧,使空气向原来运动方向的右方偏转。

3)因水平地转偏向力与空气运动方向垂直,因此,它只能改变空气的运动方向,不能改变空气运动的速率。

4)水平地转偏向力的大小与风速和运动空气所在纬度的正弦成正比。

4、梯度风和地转风☆

1、梯度风:

空气受到的气压梯度力(G)、科里奥利力(A)和惯性离心力(C)相平衡时所作的水平曲线运动。

1)在自由大气中(R=0),在北半球,低压中的梯度风必然平行于等压线,绕低压中心作逆时针旋转(G=A+C)。

高压中的梯度风平行于等压线绕高压中心作顺时针旋转(A=G+C)。

符合白贝罗定律。

2)在摩擦层中,C=0,GAR三者平衡。

符合白贝罗定律。

在大尺度运动中,低压与气旋性环流相结合,低压中心是气旋性环流中心。

高压中心与反气旋性环流结合,高压中心是反气旋性环流中心。

2、地转风:

地转风是指自由大气中(R=0)空气的水平等速直线运动(G=A),是指无加速度、惯性离心力不起作用情况下的运动。

地转风是平衡运动,它受到的合外力等于零,没有加速度。

空气运动平行于等压线,人背风而立,高压在右,低压在左。

这就是北半球地转风的规则(即符合白贝罗定义)。

平时人们说水往低处流,那么空气也应该从高压向低压流动了,但实际上却是平行于等压线流动的,这是地转偏向力影响的结果。

因为,当有了气压梯度之后,空气要从高压向低压流,一但有运动,就会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使运动方向向右偏(北半球),随着运动方向的改变,偏向力的方向也改变,因为偏向力的方向永远垂直于运动方向所指的右方。

五、白贝罗定律:

又称“风压定律”。

描述大尺度天气系统中风场与气压场之间的关系。

人背风而立,在北半球高压在右侧;南半球高压在左侧。

六、逆温的成因

在对流层,气温垂直分布的一般情况是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大约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C,主要原因是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热源是地面长波辐射,离地面愈高,受热愈少,气温就愈低。

但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中也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的现象,或者地面上随高度的增加,降温变化率小于0.6°C,称为逆温现象。

1.辐射逆温:

经常发生在晴朗无云的夜空,由于地面有效辐射减弱,近地面大气层气温迅速下降,而高处大气层降温较少,从而出现上暖下冷的逆温现象。

这种逆温黎明前最强,日出后自下而上消失。

2.平流逆温:

暖空气水平移动到冷的地面或气层上,由于暖空气的下层受到冷地面或气层的影响而迅速降温(冷暖空气的温差较大),上层受影响较少,降温较慢,从而形成逆温。

主要出现在中纬度沿海地区。

(3.地形逆温:

它主要由地形造成,主要在盆地和谷地中。

由于山坡散热快,冷空气循山坡下沉到谷底,谷底原来的较暖空气被冷空气抬挤上升,从而出现气温的倒置现象。

或者冬季冷空气重,一沉聚谷底,造成下冷上热的现象。

(例子:

果树,蔬菜等农作物不种谷底)

4.下沉逆温:

在高压控制区,高空存在着大规模的下沉气流,由于气流下沉的绝热增温作用,致使下沉运动的终止高度出现逆温。

这种逆温多见于副热带反气旋区。

它的特点是范围大,不接地而出现在某一高度上。

这种逆温因为有时像盖子一样阻止了向上的湍流扩散,如果延续时间较长,对污染物的扩散会造成很不利的影响。

5.洋流逆温:

寒流来临时,冷空气潜入暖空气下,带来干燥且多雾气候。

七、冷锋暖锋准静止锋锢囚锋降雨特点

1、冷锋:

当冷气团主动移向暖气团时,较重的冷气团前缘插入暖气团下方,使暖气团被迫抬升。

暖气团在抬升过程中冷却,其中水汽容易凝结成云、雨。

如果暖空气中含有大量水汽,那么可能带来雨雪天气。

冷锋移动速度较快,常常带来较强的风。

所以冷锋过境时容易出现阴天、下雨、刮风、降温等天气现象。

冷锋过境后,冷气团替代了原来暖气团的位置,所以气温湿度骤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冷锋在我国一年四季都有,尤其在冬半年更常见。

(第一型冷风或暖型冷风,锋后连续降雨,雨区较大;第二型冷锋或急行冷锋,锋前阵雨大风)

2、暖锋:

暖气团沿冷气团徐徐爬升,其中水汽冷却凝结产生云、雨。

因为暖锋移动的速度比冷锋慢,所以可能形成连续性降水或雾。

暖锋降水多发生在锋前,多为连续性降水。

暖锋过境后,暖气团占据了原来冷气团的位置,所以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阴。

暖锋在我国东北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活动较为频繁。

(锋前连续性降雨,层云降水区域较大,降水时间更长,强度更弱)

3、准静止锋:

指冷、暖气团势均力敌,互相争执不下,保持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这也会给锋面所在地带来较长时间的,连续性的阴雨天气。

(雨区更大,持续时间长,降水时间最长)影响我国的两大主要准静止锋:

1.江淮准静止锋.梅雨的形成——江淮准静止锋,从我国江淮流域到日本南部,每年初夏6-7月间,都有一段连续阴雨时期,降水量大,降水次数多,这时正值江南梅子黄熟季节,所以称为"梅雨"。

由于这段时间里多雨阴湿,衣物容易发霉,因此又俗称"霉雨"。

中国古代关于梅雨的记载很多,如"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和风吹绿野,梅雨洒芳田";"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三时已断黄梅雨,万里初来舶棹风"。

这些诗句描述了梅雨滋润着广袤的江南沃野,给万物带来勃勃生机,也指出了梅雨的发生时间。

那么梅雨是怎么形成的呢?

原来,太平洋暖空气在五六月间北移到达长江和南岭之间,六月中旬前后抵达长江两岸,这时控制江淮流域的冷空气势力还较强,不易迅速向北撤退。

因此冷暖空气在长江下游地区相遭遇,相持不下,形成江淮准静止锋,造成了连绵阴雨天气。

2.昆明准静止锋.大家都知道昆明也叫“春城”。

这是因为从蒙古西伯利亚吹来的冷风,经过长途跋涉来到云贵高原脚下已是强弩之末,再加上昆明的地形将冷风阻隔在外,所以昆明常年阴雨绵绵、四季如春。

4、锢囚峰:

暖气团、较冷气团和更冷气团相遇时先构成两个锋面,然后其中一个锋面追上另一个锋面,即形成锢囚锋。

我国常见的是锋面受山脉阻挡所形成的地形锢囚;或冷锋追上暖锋,或两条冷锋迎面相遇形成的锢囚。

它们迫使冷锋前的暖空气抬离地面,锢囚到高空。

我们将冷锋后部冷气团与锋面前面冷气团的交界面称为锢囚锋。

当冷锋追赶上暖锋,这就形成锢囚锋。

在出现卫星云图前,锢囚锋很难确定。

锢囚锋卫星云图上有清楚的表现。

(降雨强度大,区域大,云层加厚,主要出现在东北华北区,暴雨)

八、三圈环流形成的机制及其对全球气压带、风带格局的影响

太阳辐射不均→高低纬间受热不均→单圈环流,+地砖偏向力→三圈环流

1、单圈换流形成过程:

假设地球不自转,地表性质均一,太阳直射赤道。

此时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是高低纬度之间的受热不均。

因而在终年炎热的赤道地区,大气受热膨胀上升,在终年严寒的两极地区,大气冷却收缩下沉。

这样,在高空,赤道形成高气压,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指向极地,大气由赤道上空流向两极上空。

在近地面,赤道形成低气压,两极形成高气压,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指向赤道,大气由两极流回赤道。

因此,在同一半球,赤道和极地之间形成了单圈闭合环流。

2、三圈环流形成过程:

地球的自转,假设地表性质均一,太阳直射赤道,则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是高低纬之间的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

从北半球来看,赤道地区上升的暖空气,在气压梯度力作用下,由赤道上空向北流向北极上空(南风),受地转偏向力影响,由南风逐渐右偏成西南风,到30°N附近上空时偏转成了西风,来自赤道上空的气流不能再继续北流,而是变成自西向东运动。

由于赤道上空的空气源源不断地流过来,在30°N附近上空堆积,产生下沉气流,致使近地面气压升高,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

近地面,在气压梯度力作用下,大气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向南北流出。

向南的一支流向赤道低压,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由北风逐渐右偏成东北风,称为东北信风。

东北信风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在赤道附近辐合上升,在赤道与副热带地区之间便形成了低纬环流圈。

近地面,从副热带高气压向北流的一支气流,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逐渐右偏成西南风即盛行西风。

从极地高气压带向南流的气流(北风)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逐渐向右偏形成东北风,即极地东风。

较暖的盛行西风与寒冷的极地东风在60°N附近相遇,形成锋面(极锋)。

暖而轻的气流爬升到冷而重的气流之上,形成了副极地上升气流。

上升气流到高空,又分别流向南北,向南的一支气流在副热带地区下沉,于是在副热带地区与副极地地区之间构成中纬度环流圈;北的一支气流在北极地区下沉,是在副极地地区与极地之间构成了高纬度环流圈。

由于副极地上升气流到高空便向南北流出,使近地面的气压降低,成了副极地低气压带。

同理,南半球同样存在着低纬、中纬、高纬三个环流圈。

因此,在近地面,共形成了7个气压带、6个风带。

九、焚风的形成机制,干绝热垂直递减率,湿绝热垂直递减率☆

1、焚风:

焚风是山区特有的天气现象。

它是由于气流越过高山后下沉造成的。

当一团空气从高空下沉到地面时,每下降1000米,温度平均升高6.5℃。

这就是说,当空气从海拔四千至五千米的高山下降至地面时,温度会升高20℃以上,使凉爽的气候顿时热起来,这就是“焚风”产生的原因。

上面提到的台湾台东市焚风,它的形成就是西南气流在越过中央山脉后,湿气遭到阻挡,水汽蒸发从而形成了干热的焚风。

(迎风坡,先干后湿;背风坡,干绝热)

2、干绝热递减率(adiabaticlapserate)是指空气块绝热上升时,会因周围气压的减少而体积膨胀,用内能反抗外力,因此,它的温度就下降;空气块下降时,外压力增大,对其作压缩功,转化为内能,使其温度上升。

这种空气块的运动,会使大气形成不同的温度层结。

干空气块(或在升降过程中未发生水蒸汽相变的湿空气块)温度变化的数值叫干绝热递减率。

100m-10℃。

湿绝热:

100m-0.65℃。

十、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的形成机制及相关环流☆

1、厄尔尼诺暖流,太平洋一种反常的自然现象。

在南美洲西海岸、南太平洋东部,自南向北流动着一股著名的秘鲁寒流,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正是南半球的夏季,南半球海域水温普遍升高,向西流动的赤道暖流得到加强。

恰逢此时,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向南移动,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受到南半球自偏向力(也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向左偏转成西北季风。

西北季风不但削弱了秘鲁西海岸的离岸风——东南信风,使秘鲁寒流冷水上泛减弱甚至消失,而且吹拂着水温较高的赤道暖流南下,使秘鲁寒流的水温反常升高。

这股悄然而至、不固定的洋流被称为“厄尔尼诺暖流”。

(中东太平洋多年的海温连续六个月高0.5℃)

2、拉尼娜现象常与厄尔尼诺现象交替出现,但发生频率要比厄尔尼诺现象低。

拉尼娜现象出现时,我国易出现冷冬热夏,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个数比常年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