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知识经济学名词解释及简答论述.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780177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4.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知识经济学名词解释及简答论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财务知识经济学名词解释及简答论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财务知识经济学名词解释及简答论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财务知识经济学名词解释及简答论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财务知识经济学名词解释及简答论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财务知识经济学名词解释及简答论述.docx

《财务知识经济学名词解释及简答论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知识经济学名词解释及简答论述.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财务知识经济学名词解释及简答论述.docx

财务知识经济学名词解释及简答论述

(财务知识)经济学名词解释及简答论述

第壹章

1、经济问题的根源:

人类欲望的无线性和满足欲望资源的稀缺性这壹矛盾所产生。

2、稀缺性:

不时之物品或资源绝对数量的多少,而是相对于人类欲望的无限性来说,再多的物品和资源也是不足的。

3、经济物品:

指人类必须付出代价方可得到的物品,即必须借助生产资源通过人类加工出来的物品,数量有限,因为用于生产它的资源是有限的。

4、经济学:

①经济学是研究人们和社会如何作出选择,来使用能够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的经济资源生产各种物品,且于当下或将来把物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或集团以供消费之用的壹门社会科学。

②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利用稀缺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需要的科学,是研究稀缺资源于各种可供选择的用途中进行合理配置的科学。

5、经济资源:

即生产要素(生产满足人类欲望的物品的物质手段和劳务),分为(1)自然资源(土地、矿藏)、(2)人力资源(脑力、体力),(3)人造资源(工具、厂房),称为经典三要素:

土地、劳动力、资本。

后来马歇尔增加“企业家才能”,合称四要素。

6、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1)生理需要:

吃穿住用

(2)安全需要:

未来生活有保障(3)社会需要:

感情、爱、归属感(4)尊重需要:

朋友、社会的尊重(5)自我实现需要:

实现自己的理想。

7、经济运行的三个基本问题(市场经济能解决):

(1)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价格是决定生产什么的关键因素)

(2)如何生产(3)为谁生产(分配问题,公平和效率问题)

8、经济学考察物质资料的生产和消费问题的三个基本特征:

(1)欲望虽无穷,但有轻重缓急之分。

(2)有限的资源壹般至少有俩种或之上的用途。

(3)满足某些欲望需要付出代价。

由于要付出代价,必须根据轻重缓急的程度以及所付代价的大小,权衡比较,做出决策。

9、机会成本:

由于资源的稀缺性,将某壹资源用于特定用途而放弃的将该资源用于其他各种用途的最高收益。

“机会成本”是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必须放弃的东西。

10、生产可能性边界:

指壹个社会用其全部资源和当时最好的技术所能生产的各种产品的最大可能产量的组合。

生产可能性边界表明于某壹特定时期内生产不同物品之间的交替关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交替关系是能够改变的。

如要素的增加、技术进步和管理效率的改善。

由于资源是稀缺的,即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也不能满足所有需要,任何社会均面临产品分配问题。

11、经济资源配置的利用方式——经济体制问题。

经济体制可划分为:

自给经济:

小农经济,交换极少,效率低下。

计划经济:

生产资料政府所有,统壹生产分配,效率低。

市场经济:

私有制,产权明晰,自由竞争,价格机制,效率高。

混合经济:

计划和市场相结合,私有和政府所有、竞争和干预相结合。

;垄断和竞争相混合。

凭借市场机制解决资源配置问题,依靠国家干预解决资源利用问题。

12、市场指任何能够交换的场合。

可分为产品市场、劳动力市场和资本市场。

筹集、借入和借出资金的市场称为资本市场。

13、于现代经济中,政府起着重要的作用。

14、微观经济学:

以单个经济单位(居民、厂商)和单个市场活动为对象。

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及相应的经济变量单项数值如何决定。

变量包括:

需求、供给、价格、效用、产量、成本、利润等。

微观经济学内容主要包括:

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厂商均衡、收入分配、福利经济学及壹般均衡分析。

它主要研究资源配置问题。

15、宏观经济学:

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研究社会总体经济问题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总量是如何决定的及其相互关系。

经济总量有总收入、就业量、消费、储蓄、投资、物价水平、利息率、汇率等。

宏观经济学主要内容包括:

收入的决定理论、就业理论、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理论、财政和货币政策理论等。

宏观经济学研究资源利用问题。

16、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联系和区别:

联系: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目标均是为了实现稀缺资源的节省和经济效率的提高,取得社会福利最大化。

区别:

价格、产出、消费、投资、供给和需求等,均有个量和总量的区别,含义不同。

17、“经济人”概念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引入。

经济人的行为是理性的,或合乎理性的。

理性的行为无需完全是自私自利的。

理性意味着最优化结果——最大效用,最优决策。

18、科学性和客观性要求经济学超脱和排除壹切价值判断,就经济事物本来面目进行客观的描述,这就是“价值中立”(valuefree)原则。

19、价值中立原则将经济学分为:

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

实证经济学分析经济中的事实和行为,研究经济本身的内于规律,了解经济是如何运行的,回答经济现象“是什么”的问题,不带价值判断,有客观性,命题有正误之分,检验标准是客观事实。

规范经济学以壹定的价值判断作为出发点,提出行为的标准,且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不具客观性,规范命题没有正误之分。

20、经济模型是指用于描述和所研究的经济现象有关的经济变量之间的依存关系的理论结构。

包括变量、假设:

事实限定条件,如“其他条件不变”。

假说:

变量间如何发生关系的判断。

预测。

21、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P13-14):

均衡分析、静态分析、动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边际分析。

22、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P15-17

第三章

1、预算线:

表示于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给定的条件下,消费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俩种商品的各种组合。

PXX+PYY≤I预算线的斜率为PX/PY,表示壹单位的X商品的机会成本是PX/PY单位Y商品

2、效用:

消费者消费产品或劳务所获得的满足程度,纯粹是壹种心理主观感觉。

基数效用:

效用的多少类似于温度、长度,能够用数字衡量,且且能够加总。

序数效用:

效用值的大小次序表示满意程度的高低,但效用值大小本身没有任何意义,不能相加或相减。

边际效用:

增加或减少壹单位商品或劳动所得到的效用的变化量。

3、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于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壹种商品的边际效用随着该商品的消费数量的增加而递减。

4、消费者均衡:

消费者于既定收入下实现最大效用且保持这种情形不变的状态。

消费者均衡状态时消费者所消费的各种商品数量的组合是于既定收入下所达到的最优组合,消费者将不会增加或减少其中任何壹种商品的消费数量。

消费者均衡时达到效用最大化。

壹定位于预算约束线上,预算约束线和无差异曲线的切点决定。

5、无差异曲线:

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满足程度的不同数量的商品集合描述出的轨迹。

无差异曲线特点:

1、无差曲线有无数条,每条代表壹个效用水平,离原点越远,效用水平越高。

2、任意俩条无差异曲线不相交。

3、无差异曲线向右倾斜,凸向原点。

6、边际替代率:

于效用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壹单位壹种商品的消费能够代替另壹种商品的消费数量。

7、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于效用水平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数量的增加,增加壹单位某商品而愿意放弃另壹种商品的消费数量逐渐减少。

即随着壹种商品数量的增加,它对另外壹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

8、恩格尔曲线表示消费者于每壹收入水平对某商品的需求量。

9、偏好反映消费者对不同商品组合效用水平的评价。

10、替代效应是由于壹种商品价格变动而引起的商品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动,从而导致消费者于保持效用不变条件下对商品需求量的改变。

收入效应:

由于壹种商品价格变动而引起的消费者实际收入发生变动,从而导致消费者对商品需求量的改变

11、补偿预算线:

当商品价格发生变化引起消费者实际收入水平发生变化时,它用来表示以假设货币收入的增减来维持消费者实际收入水平不变(效用总水平不变)的壹种分析工具.

12、正常商品和低档商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商品价格下降,替代效应使商品的需求量变化为正值。

商品价格下降,收入效应使商品需求量变化可正可负。

商品价格下降,收入效应为正的商品称为正常商品;收入效应为负,但绝对量小于替代效应的为低档商品;收入效应为负,且绝对量大于替代效应的为吉芬商品

第五章

1、显性成本指厂商于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所需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

且隐含地假设显性成本(购买价格)等于要素的机会成本。

隐性成本指厂商本身所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应该获得的报酬。

隐性成本也应该等于它的机会成本。

2、会计成本指会计师于账簿上记录下来的运营活动所发生的历史成本。

经济成本指所有投入生产要素所付出的总代价。

包括所有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

3、固定成本主要指厂商于短期内无法改变的固定投入所带来的成本(如机器设备等),不随产量变化而变化。

可变成本指厂商于短期内能够改变的可变投入所带来的成本(如工资、原材料等),随产的变化而变化。

4、AFC:

于短期内平均每生产壹单位产品所支出的固定成本。

AVC:

于短期内平均每生产壹单位产品所支出的可变成本。

5、各短期成本曲线的相互关系

(1)TVC经过原点。

TC和TVC平行,二者垂直距离为TFC。

(2)AVC、AC和MC曲线均呈U型,且MC于上升段经过AVC和AC曲线的最低点。

(3)AC的最低点于AVC最低点的右上方,二者的垂直距离为AFC。

(4)MC的最低点对应TVC和TC的拐点。

6、短期成本曲线形成背后的原因

由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壹种可变投入要素投入的增加,所带来的边际产量先递增,达到壹定值后递减。

于要素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导致边际成本先递减,后递增。

若增加壹单位可变要素边际产量递增,则增加壹单位产量所需边际成本递减;反之则反是。

所以边际成本曲线MC为U形。

总成本曲线先上凸,后下凹,AVC和AC曲线也为U形。

7、长期总成本指厂商于长期内为生产壹定数量的产品对全部生产要素所支付的总支出。

长期成本曲线能够从多条短期成本曲线中推导出来。

随着生产规模的变化,从无数条STC曲线中得到壹条包络曲线。

LTC每壹点和壹条STC相切,切点为该STC的最优生产规模。

8、LAC是无数条SAC的包络线,LAC上每壹点均和壹条SAC相切,对应该产量短期最优的生产规模。

当LAC最低点时,和SAC均切于最低点,LAC最低点左边,SAC和其左切,右边则右切。

9、长期平均成本LAC呈U的特征解释

从理论上,厂商长期生产技术表现出规模报酬递增、不变和递减,导致LAC曲线先降后升的特征。

规模报酬是于要素同比例变化的前提下进行分析,而实质上,要素比例可变,因此,长期生产的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是LAC曲线呈U的决定性因素。

规模经济或不经济决定了LAC的U形特征,而外于经济和不经济决定了LAC的位置。

10、每壹个产量水平Q(最优)均是STC和LTC相切,也是SAC和LAC相切,该切点产量水平的STC的斜率SMC=LMC,所有相应产量Q的SMC的点结起来的点,即为LMC曲线。

LMC曲线也呈U形,和LAC交于最低点。

于最低点左端,LMCLAC。

11、边际收益(MR)指每增加销售壹单位商品总收益的变动量。

第六章

1、完全竞争(纯粹竞争)没有任何垄断因素,市场机制于配置资源上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

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

(1)价格既定(2)产品同质(3)要素自由(4)信息充分

2、单个厂商的需求曲线为水平线。

单个消费者和厂商均无力影响市场价格。

整个市场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行业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相交于均衡点。

完全竞争市场上MR=AR=P

3、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均衡和盈亏平衡MR=MC,AR=P且

(1)AR=P>AC,厂商有超额利润

(2)AVC

4、厂商和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P=MC(Q)Q>Q0或Q=f-1(P)P>P0

5、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和其实际支付的价格之差额。

厂商的生产者剩余:

厂商于提供壹定量商品的时候市场价格和边际不成本之间差额的总和。

6、长期生产对全部生产要素调整分为俩个方面:

确定最优生产规模和进入或退出壹个行业。

7、长期均衡处于LAC最低点,条件为:

MR=LMC=SMC=LAC=SACMR=AR=P

8、完全垄断也称为独家垄断,简称垄断。

指整个市场有很多买者却只有壹个卖者的市场结构。

完全垄断也称卖方垄断。

9、形成垄断的主要原因:

(1)独家厂商控制了生产商品的全部资源或基本资源的供给。

(2)政府特许的私人垄断。

专利、版权等。

(3)自然垄断。

如供水、供电、供气等。

10、完全垄断市场的特征:

(1)壹家厂商就是行业,厂商的供给曲线就是行业的供给曲线。

(2)产品无相近替代品。

类似功能的替代品是能够存于的。

(3)厂商是价格的制订者,能够实行差别定价。

(4)其他任何厂商无法进入该行业。

11、完全垄断厂商的总收益、边际收益和弹性的关系

当MR>0,即|E|>1时,总收益递增。

当MR<0,即|E|<1时,总收益递减。

当MR=0,即|E|=1时,总收益取极大值。

12、如果于短期内能够获得超额利润,则长期内能够保存,且获得最优生产规模的最高超额利润。

均衡条件满足:

MR=SMC=LMC。

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条件满足:

MR=SMC=LMC

13、竞争均衡价格等于边际成本,垄断势力能够用边际成本偏离价格的程度来反映。

垄断势力表达式

14、价格歧视,也称差别定价,指垄断者于同壹时间内对同壹成本的产品向不同的购买者收取不同价格,或对不同成本的产品向不同购买者收取同样价格。

价格歧视的条件:

①消费者的偏好不同,且且能够被区分开来②市场能被有效分割为互相独立的不同子市场③被分割的子市场上需求弹性不同。

弹性高的收低价,反之收高价。

15、对每壹单位产品按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出售称为壹级价格歧视。

也称完全价格歧视。

根据不同消费量确定不同的价格即二级价格歧视。

三级价格歧视:

对同壹种商品于不同的市场上(或对不同的消费者群体)收取不同的价格。

16、垄断竞争市场的条件(1)有许多卖者(2)产品有差异(3)要素比较自由流动,厂商进入或退出不受限制。

(4)厂商对产品价格有壹定影响力。

17、垄断竞争厂商均衡条件和垄断厂商相似

18、垄断竞争和完全竞争的比较

1、过剩生产能力和价格加成

(1)垄断竞争长期均衡产量小于长期平均成本最低点的有效规模产量,有效规模产量和厂商产量之差称为生产能力过剩。

长期中完全竞争厂商能够达到有效生产规模,而垄断厂商低于这水平,即垄断竞争有过剩生产能力。

(2)边际成本大于价格,从而额外多销售壹单位产品能获得更多的利润,因此比完全竞争情况更于乎销售量,更关注顾客的数量。

2、垄断竞争和社会无效率只要有垄断就会产生无效率,原因之壹为高于边际成本的价格加成,因此会造成无谓的损失。

第七章

1、寡头市场的四个基本特征:

(1)厂商规模巨大而数量极少,势均力敌的几家厂商控制了整个或绝大部分市场销量,厂商对价格有较大的控制力(2)各厂商的产品能够完全相同,也能够不同。

相同者称为纯粹寡头,不同者称为差别寡头(3)进入壁垒大,要素不易流动:

受规模、资金、市场、原料、专利、原有厂商互相串通等影响(4)各厂商行为相互影响,单个厂商行为结果具有不确定性。

2、合作寡头指行业中俩个或多个寡头以正式协定或非正式默契就产量、价格保持壹致以获得共同的最大化利润。

3、斯塔克伯格模型——先行者得益说

厂商甲的产量将是厂商乙的产量的俩倍,由于市场价格相同,从而厂商甲的利润也是厂商乙的俩倍。

如果厂商乙是理性的(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它必然会将该产量作为给定的,然后再确定自己的产量。

如果厂商乙是非理性的,它会生产出更多的产品,从而压低价格,结果则导致俩败俱伤。

4、于现实中很多寡头垄断行业产品价格通常比较稳定,且且不随成本的变化而变化,且能够确定每个竞争者均会提价的情况下才会改变定价。

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价格刚性。

5、若干个寡头厂商为垄断市场公开结成同盟,就市场份额及产品价格达成协议,这样的组织叫做卡特尔。

卡特尔对厂商的好处:

合作能够增加利润,减少竞争摩擦及由此带来的不确定因素,能够阻止市场进入。

但对消费者而言,是更高的价格和更少的产品,福利受损。

6、卡特尔的任务:

壹是规定统壹价格;二是于各成员厂商间分配产量。

利润最大化原则:

MC1=MC2=…=MCn=MR

7、俩个厂商,需求函数为:

P=a-bQ成本函数相同:

C1(Q)=4Q1,C2(Q)=4Q2

当市场为古诺竞争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