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联考逻辑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775891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27.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MBA联考逻辑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MBA联考逻辑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MBA联考逻辑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MBA联考逻辑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MBA联考逻辑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MBA联考逻辑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

《MBA联考逻辑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MBA联考逻辑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MBA联考逻辑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

MBA联考逻辑真题及答案解析

2009年1月MBA联考逻辑真题及答案解析

2009年1月MBA联考逻辑真题及答案解析

26.某中学发现有学生课余用扑克玩带有赌博性质的游戏,因此规定学生不得带扑克进入学校,不过即使是硬币,也可以用作赌具,但禁止学生带硬币进入学校是不可思议的,因此,禁止学生带扑克进学校是荒谬的。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论证?

A.禁止带扑克进学校不能阻止学生在校外赌博。

B.硬币作为赌具远不如扑克方便。

C.很难查明学生是否带扑克进学校。

D.赌博不但败坏校风,而且影响学生学习成绩。

E.有的学生玩扑克不涉及赌博。

27.甲.乙.丙和丁进入某围棋邀请赛半决赛,最后要决出一名冠军。

张.王和李三人对结果作了如下预测:

张:

冠军不是丙。

王:

冠军是乙。

李:

冠军是甲。

已知张.王.李三个中恰有一人的预测正确,以下哪项为真。

A.冠军是甲。

B.冠军是乙。

C.冠军是丙。

D.冠军是丁。

 E.无法确定冠军是谁。

28.除非年龄在50岁以下,并且能持续游泳三千米以上,否则不能参加下个月举行的花样横渡长江活动。

同时,高血压和心脏病患者不能参加。

老黄能持续游泳三千米以上,但没被批准参加这项活动。

以上断定能推出以下哪项结论?

Ⅰ老黄的年龄至少50岁。

Ⅱ老黄患有高血压。

Ⅲ老黄患有心脏病。

A.只有Ⅰ。

B.只有Ⅱ。

C.只有Ⅲ。

D.Ⅰ.Ⅱ和Ⅲ至少一个。

E.Ⅰ.ⅡⅢ都不能从题干推出。

 29.一项对西部山区小塘村的调查发现,小塘村约五分之三的儿童入中学后出现中度以上的近视,而他们的父母及祖辈,没有机会到正规学校接受教育,很少出现近视。

以下哪项作为上述断定的结论最为恰当?

A.接受文化教育是造成近视的原因。

B.只有在儿童期接受正式教育才易于成为近视。

C.阅读和课堂作业带来的视觉压力必然造成儿童的近视。

D.文化教育的发展和近视现象的出现有密切关系。

E.小塘村约五分之二的儿童是文盲。

30.小李考上了清华,或者小孙没考上北大。

增加以下哪项条件,能推出小李考上了清华?

A.小张和小孙至少有一人未考上北大。

B.小张和小李至少有一人未考上清华。

C.小张和小孙都考上了北大。

D.小张和小李都未考上清华。

E.小张和小孙都未考上北大。

31.大李和小王是某报新闻部的编辑。

该报总编计划从新闻部抽调人员到经济部。

总编决定:

未经大李和小王本人同意,将不调动两人。

大李告诉总编:

“我不同意调动,除非我知道小王是否调动”。

小王说:

“除非我知道大李是否调动,否则我不同意调动”。

如果上述三人坚持各自的决定,则可推出以下哪项结论?

A.两人都不可能调动。

B.两人都可能调动。

C.两人至少有一人可能调动,但不可能两人都调动。

D.要么两人都调动,要么两人都不调动。

E.题干的条件推不出关于两人调动的确定结论。

32.去年经纬汽车专卖店调高了营销人员的营销业绩奖励比例,专卖店李经理打算新的一年继续执行该奖励比例,因为去年该店的汽车销售数量较前年增加了16%。

陈副经理对此持怀疑态度。

她指出,他们的竟争对手并没有调整营销人员的奖励比例,但在过去的一年也出现了类似的增长。

以下哪项最为恰当地概括了陈副经理的质疑方法?

 

A.运用一个反例,否定李经理的一般性结论。

B.运用一个反例,说明李经理的论据不符合事实。

C.运用一个反例,说明李经理的论据虽然成立,但不足以推出结论。

D.指出李经理的论证对一个关键概念的理解和运用有误。

E.指出李经理的论证中包含自相矛盾的假设。

33.某综合性大学只有理科与文科,理科学生多于文科学生,女生多于男生。

  如果上述断定为真,则以下哪项关于该大学学生的断定也一定为真?

文科的女生多于文科的男生。

Ⅱ理科的男生多于文科的男生。

Ⅲ理科的女生多于文科的男生。

A.只有Ⅰ和Ⅱ。

B.只有Ⅲ。

 C.只有Ⅱ和Ⅲ。

 D.Ⅰ、Ⅱ和Ⅲ。

 E.Ⅰ、Ⅱ和Ⅲ都不一定是真的。

34.对本届奥运会所有奖牌获得者进行了尿样化验,没有发现兴历剂使用者。

如果以上陈述为假,则以下哪项一定为真?

Ⅰ或者有的奖牌获得者没有化检尿样,或者在奖牌获得者都中发现了兴奋剂使用者。

Ⅱ虽然有的奖牌获得者没有化检尿样,但还是发现了兴奋剂使用者。

Ⅲ如果对所有的奖牌获得者进行了尿样化验,则一定发现了兴奋剂使用者。

A.只有Ⅰ。

B.只有Ⅱ。

C.只有Ⅲ。

D.只有Ⅰ和Ⅲ。

E.只有Ⅱ和Ⅲ。

35.某地区过去三年日常生活必需品平均价格增长了30%。

在同一时期,购买日常生活必需品的开支占家庭平均月收入的比例并未发生变化。

因此,过去三年中家庭平均收入一定也增长了30%。

以下哪项最可能是上述论证所假设的?

A.在过去三年中,平均每个家庭购买的日常生活必需品数量和质量没有变化。

B.在过去三年中,除生活必需品外,其它商品平均价格的增长低于30%。

C.在过去三年中,该地区家庭的数量增加了30%。

D.在过去三年中,家庭用于购买高档消费品的平均开支明显减少。

E.在过去三年中,家庭平均生活水平下降了。

36—37基于以下题干:

张教授:

在南美洲发现的史前本质工具存在于13000年以前。

有的考古学家认为,这些工具是其祖先从西伯利亚迁徙到阿拉斯加的人群使用的.这一观点难以成立。

因为要到达南美,这些人群必须在13000年前经历长途跋涉,而在从阿拉斯加到南美洲之间,从未发现13000年前的木质工具。

李研究员:

您恐怕忽视了:

这些木质工具是在泥煤沼泽中发现的,北美很少有泥煤沼泽。

木质工具在普通的泥土中几年内就会腐烂化解。

36.以下哪项最为准确地概括了张教授与李研究员所讨论的问题?

A.上述史前木质工具是否是其祖先从西伯利亚迁徙到阿拉斯加的人群使用的?

B.张教授的论据是否能推翻上述考古学家的结论?

C.上述人群是否可能在13000年前完成从阿拉斯加到南美洲的长途跋涉?

D.上述木质工具是否只有在泥煤沼泽中才不会腐烂化解。

E.上述史前木质工具存在于13000年以前的断定是否有足够的根据?

37.以下哪项最为准确地概括了李研究员的应对方法?

A.指出张教授的论据违背事实。

B.引用与张教授的结论相左的权威性研究成果。

C.指出张教授曲解了考古学家的观点。

D.质疑张教授的隐含假设。

E.指出张教授的论据实际上否定其结论。

38.一些人类学家认为,如果不具备应付各种自然环境的能力,人类在史前年代不可能幸存下来.然而相当多的证据表明,阿法种南猿,一种与早期人类有关的史前物种,在各种自然环境中顽强生存的能力并不亚于史前人类,但最终灭绝了。

因此,人类学家的上述观点是错误的。

上述推理的漏洞也类似地出现在以下哪项中?

A.大张认识到赌博是有害的,但就是改不掉。

因此,”不认识错误就不能改正错误”这一断定是不成立的。

B.已经找到了证明造成艾克矿难是操作失误的证据。

因此,关于艾克矿难起因于设备老化,年久失修的猜测是不成立的。

C.大李图便宜,买了双旅游鞋,穿不了几天就坏了。

因此,怀疑”便宜无好货”是没道理的。

D.既然不怀疑小赵可能考上大学,那就没有理由担心小赵可能考不上大学。

E.既然怀疑小赵一定能考上大学,那就没有理由怀疑小赵一定考不上大学。

39.关于甲班体育达标测试,三位老师有如下预测:

张老师说:

“不会所有人都不及格”。

李老师说:

“有人会不及格”。

王老师说:

“班长和学习委员都能及格”。

如果三位老师中只有一人的预测正确,则以下哪项一定为真?

52.所有的灰狼都是狼。

这一断定显然是真的。

因此,所有的疑似SARS病例都是SARS病例,这一断定也是真的。

以下哪项最为恰当地指出了题干论证的漏洞?

A.题干的论证忽略了:

一个命题是真的,不等于具有该命题形式的任一命题都是真的。

B.题干的论证忽略了:

灰狼与狼的关系,不同于疑似SARS病例和SARS病例的关系。

C.题干的论证忽略了:

在疑似SARS病例中,大部分不是SARS病例。

D.题干的论证忽略了:

许多狼不是灰色的。

E.题干的论证忽略了:

此种论证方式会得出其它许多明显违反事实的结论。

   

53.违法必究,但几乎看不到违反道德的行为受到惩罚,如果这成为一种常规,那么,民众就会失去道德约束。

道德失控对社会稳定的威胁并不亚于法律失控。

因此,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任何违反道德的行为都不能不受惩治。

以下哪项是对上述论证的评价最为恰当?

A.上述论证是成立的。

B.上述论证有漏洞,它忽略了:

有些违法行为并未受到追究。

C.上述论证有漏洞,它忽略了:

有违法必究,推不出缺德必究。

D.上述论证有漏洞,它夸大了违反道德行为的社会危害性。

E.上述论证有漏洞,它忽略了:

由否定“违反道德的行为都不受惩治”,推不出“违反道德的行为都要受惩治”。

54.张珊喜欢喝绿茶,也喜欢喝咖啡。

他的朋友中没有人既喜欢喝绿茶,又喜欢喝咖啡,但他的所有朋友都喜欢喝红茶。

如果上述断定为真,则以下哪项不可能为真?

A.张珊喜欢喝红茶。

B.张珊的所有朋友都喜欢喝咖啡。

C.张珊的所有朋友喜欢喝的茶在种类上完全一样。

D.张珊有一个朋友既不喜欢喝绿茶,也不喜欢喝咖啡。

E.张珊喜欢喝的饮料,他有一个朋友都喜欢喝。

55.一个善的行为,必须既有好的动机,又有好的效果。

如果是有意伤害他人,或是无意伤害他人,但这种伤害的可能性是可以预见的,在这两种情况下,对他人造成伤害的行为都是恶的行为。

以下哪项叙述符合题干的断定?

A.P先生写了一封试图挑拨E先生与其女友之间关系的信。

P的行为是恶的,尽管这封信起到了与他的动机截然相反的效果。

B.为了在新任领导面前表现自己,争夺一个晋升名额,J先生利用业余时间解决积压的医疗索赔案件,J的行为是善的,因为S小姐的医疗所赔请求因此得到了及时的补偿。

C.在上班途中,M女士把自己的早餐汉堡包给了街上的一个乞丐。

乞丐由于急于吞咽而被意外地噎死了。

所以,M女士无意中实施了一个恶的行为。

D.大雪过后,T先生帮邻居铲除了门前的积雪,但不小心在台阶上留下了冰。

他的邻居因此摔了一跤。

因此,一个善的行为导致了一个坏的结果。

E.S女士义务帮邻居照看3岁的小孩。

小孩在S女士不注意时跑到马路上结果被车撞了。

尽管S女士无意伤害这个小孩,但她的行为还是恶的。

答案解析:

26.【答案】B

【解析】如果B项为真,说明硬币虽然也能作赌具,但远不如扑克方便。

因此,不能因为禁止学生带硬币进校以杜绝赌博行不通,就得出结论,禁止学生带扑克进校以杜绝赌博也不合理。

这就有力地削弱了题干的论证。

题干的论证方法是类比。

类比的对象的相关属性必须不存在实质性的差异,否则类比的结论就不可靠。

题干类比的对象是扑克和硬币,相关属性是用做赌具。

B项如果为真,说明这两个类比对象的相关属性存在实质性差异。

27.【答案】D

【解析】由条件,只有一人的预测正确。

因此王的预测不正确,否则张正确,则两人正确,违反条件。

同理,李的推测不正确。

由王、李不正确,可知张正确。

由此可知,冠军不是甲、乙和丙,因此是丁。

28.【答案】E。

【解析一】题干的条件可简约表示如下(“¬")”表示“并非”;“∧”表示“并且”;“→”表示“则”):

条件

(1):

¬(50岁以下∧3000米以上)→¬横渡长江

=横渡长江→(50岁以下∧3000米以上)

条件

(2):

高血压→¬横渡长江

条件(3):

心脏病→¬横渡长江

条件(4):

(老黄)¬横渡长江

条件(5):

(老黄)3000米以上

由上述条件,只能否定蕴涵式(…→…)的前件,或者肯定蕴涵式的后件,因此不能推出确定结论。

【解析二】此题考查必要条件句和充分条件句的理解。

题干可改写为:

(1)“只有①年龄在50岁以下,且②能持续游泳三千米以上,才能参加下个月举行的横渡长江活动”(必要条件句)

(2)“只有③非高血压病患者或④非心脏病患者,才能参加”(必要条件句)

只有具备以上四个条件才能参加活动,意即这四个条件是必须的,但不是充分的,即便具备了这四个条件也不一定能参加活动,因为很可能还有其他一些未被提及的条件(如非精神病患者等)。

所以,“老黄能持续游泳三千米以上,但没被批准参加这项活动”的原因是他不具备其他的必要条件,其他的必要条件可以是其中的一个、两个、三个,也可能是这三个之外的别的必要条件(如“非精神病患者”,即如果老黄是精神病患者,则他很可能没被批准参加这项活动),所以这个断定不能必然推出备选项中的任一结论。

答案为E。

D项容易被误选,事实上,只有当上述四个条件联合起来是“参加活动”的充分条件的情况下,D才可能正确。

29.【答案】D。

【解析】依据题干,显然能恰当地得出结论:

文化教育的发展和近视现象有密切关系,否则题干的现象就难以解释。

其余各项都不恰当。

例如,A项不恰当,因为由题干最多可说明,实施文化教育过程的某种并非不可避免的人为因素造成近视,而不能说明是文化教育本身造成近视。

C项也不恰当。

因为上述实施文化教育过程造成近视的人为因素,有可能是阅读和课堂作业带来的视觉压力,但不必然是。

30.【答案】C。

【解析】由C项可得,小孙考上了北大。

由小孙考上北大,和题干断定的条件,可得小李考上了清华。

31.【答案】A。

【解析】由题干的条件可得,大李不可能调动。

因为在决定调动大李前,先要征得大李本人同意;要征得大李同意,先要调动小王;要调动小王,先要征得小王同意;要征得小王同意,先要调动大李。

也就是说,在决定调动大李前,先要调动大李。

这是不可能的。

因此,大李不可能调动。

同理,小王不可能调动。

32.【答案】C。

【解析】李经理的结论是:

今年继续提高奖励比例可以增加销售量。

论据是去年提高奖励增加了销售量。

陈副经理并没有否认李经理的论据,但提出了一个反例,用以说明,销售量的增加并不一定是提高奖励比例的结果,这就说明,李经理的论据虽然成立,但不足以推出结论。

其余各项不恰当。

例如A项不恰当。

有理由认为李经理论证中包含一般性结论:

提高奖励可以增加销售量。

否定这个一般性结论的反例应当是,某家企业提高奖励但没有增加销售量。

陈副经理提出的不是这样的反例。

33.【答案】B。

【解析】I和Ⅱ均不一定真。

例如,假设全校学生400名,理利:

学生共300名且都是女生,文科学生共100名都是男生,则题干的条件成立,但I和Ⅱ均不成立。

Ⅲ一定为真。

由理科生多于文科生,得

(理科男生+理科女生)>(文科男生+文科女生)

(1)

由女生多于男生,得

(理科女生+文科女生)>(理科男生+文科男生)

(2)

显然,由不等式

(1)的左项减去不等式

(2)的右项所得的差,大于由不等式

(1)的右项减去不等式

(2)的左项所得的差,得

(理科女生一文科男生)>(文科男生一理科女生)(3)

由不等式(3)得

理科女生X2>文科男生X2

即理科女生>文科男生(4)

34.【答案】D。

【解析】题干陈述的结构是(¬、∧、→的含义同上,“∨”表示“或者”):

所有获奖者都尿样化验∧¬发现兴奋剂使用者

如果此陈述为假,则其否定,即

¬(所有获奖者都化验尿样∧¬发现兴奋剂使用者)为真。

¬(所有获奖者都化验尿样∧¬发现兴奋剂使用者)

=¬所有获奖者都化验尿样∨发现兴奋剂使用者

=所有获奖者都化验尿样→发现兴奋剂使用者(Ⅲ)

=有的获奖者未化验尿样∨发现兴奋剂使用者(Ⅰ)

35.【答案】A。

【解析】要使题干的论证成立,需要断定,家庭用于购买生活品的费用上涨30%。

由生活用品价格上涨30%,购买生活用品的费用在家庭月收入中的比例不变,不能得出结论,家庭用于购买生活品的费用上涨30%。

要得出这一结论,还需假设,所购买的生活必需品的数量和质量没有大变化。

36.【答案】B。

【解析】张教授的论据是在从阿拉斯加到南美洲之间,从未发现13000年前的木质工具。

张教授认为这一论据能推翻科学家的结论,因为如果在南美洲发现的史前木质工具是其祖先从西伯利亚迁徙到阿拉斯加的人群使用的,那么,在从阿拉斯加到南美洲之间,应该能发现13000年前的木质工具。

李研究员认为这一论据不能推翻科学家的结论。

因为在从阿拉斯加到南美洲之间,未发现13000年前的木质工具,不等于13000年前在从阿拉斯加到南美洲之间一定没有此种木质工具。

此种存在过的木质工具可能因为不具备土质条件而腐烂化解了。

因此,两人争论的问题是张教授的论据是否能推翻上述科学家的结论。

其余概括均不恰当。

例如A不恰当。

题干可说明,张教授认为,上述史前木质工具是其祖先从西伯利亚迁徙到阿拉斯加的人群使用的,这一观点不能成立;但题干不能说明,李研究员认为这一观点能成立。

37.【答案】D。

【解析】张教授隐含的假设是,在从阿拉斯加到南美洲之间,如果存在过13000年前的木质工具,就应该如同在南美洲那样能被发现。

李研究员对这一隐含假设进行了质疑。

38.【答案】A。

【解析】要驳斥“如果非p,则非q,需要断定“非p且q。

题干推理的结构性错误是:

以“p且非q来驳斥“如果非p,则非q。

这一推理漏洞也出现在A项中。

39.【答案】A。

【解析】王老师的预测不正确,否则张老师正确,两人正确,违反条件。

由王老师不正确,可知李老师正确。

又因为只有一个正确,所以张老师不正确。

由张老师不正确,可知所有人都不及格。

因此A项一定为真。

40.【答案】A。

【解析】题干断定,照片不能完全反映真实,并据此得出结论,以照片作为证据是不恰当的。

这显然假设,不完全反映真实的东西不能成为恰当的证据。

41.【答案】B。

【解析】如果B项成立,说明不完全反映真实,但能反映事实某个侧面的照片也能成为证据。

这就有力地削弱了题干的论证。

42.【答案】C

【解析】由去年H学院学生中《演艺十八钗》的销售量仅次于《红粉梦》,可得《红粉梦》和《演艺十八钗》是H学院销售最多的书。

由《红粉梦》和《演艺十八钗》是H学院销售最多的书,可得并非H学院大多数学生都具备足够的文学欣赏水平和道德自律意识。

由并非H学院大多数学生都具备足够的文学欣赏水平和道德自律意识,可得出:

H学院至少有些学生不具备足够的文学欣赏水平,或者不具备足够的道德自律意识;但不能得出:

H学院的大多数学生既不具备足够的文学欣赏水平,也不具备足够的道德自律意识。

由《红粉梦》和《演艺十八钗》是H学院销售最多的书,不能得出:

去年H学院的大多数学生都购买了《红粉梦》或《演艺十八钗》。

43.【答案】E。

【解析】题干的陈述的逻辑错误是:

对试验成功和试验不成功这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同时否定。

这一错误也出现在E项所举出的陈述中,因为“一定能进入前四名”和“可能进不了前四名”互相矛盾,不能同时否定。

其余各项均不恰当。

例如D项不恰当。

“特异功能是被事实证明的科学结论”和“特异功能是纯属欺诈的伪科学结论”互相反对,但不互相矛盾,同时否定没有逻辑错误。

44.【答案】C。

【解析】A、B、D和E项能削弱题干的论证。

例如,如果A项为真,说明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不在于驾驶员的驾驶技术,因此,不能由事故减少,就得出结论:

驾驶员的驾驶技术熟练程度提高。

C项不能削弱。

45.【答案】C。

【解析】由题干的条件,只能推出,上周肖群有四天在大平保险公司上班,不能推出这四天是周一、周二、周三和周四。

要推出这一结论,还必须假设上周的周六和周日肖群没有上班。

46.【答案】D。

【解析】题干断定,对于接受药物治疗的腰肌劳损患者来说,此种药物对于获得预期的治疗效果是不可缺少的。

因此,对于一部分腰肌劳损患者来说,要配合理疗取得治疗效果,药物治疗是不可缺少的,即Ⅰ一定为真。

题干断定,只接受理疗而不接受药物治疗的腰肌劳损患者,可以得到预期治疗效果。

因此,对于一部分腰肌劳损患者来说,要取得治疗效果,药物治疗不是不可缺少的,即Ⅱ一定真。

Ⅲ不一定为真。

题干只断定,在接受治疗的腰肌劳损患者中,有人只接受理疗,有人接受理疗与药物双重治疗。

题干没有断定,这两部分人包括所有接受治疗的腰肌劳损患者,因此,完全可能在治疗有效的腰肌劳损患者中,有人未接受理疗。

47.【答案】A。

【解析】如果A项为真,则由题干,该省的一半地区,仙人掌很难成活,并且柑橘很难生长,这样,“在该省的大部分地区,仙人掌和柑橘至少有一种不难成活或生长”这一断定就不可能为真。

也就是说,如果A项为真,则题干的断定不可能都真,即如果题干的断定都真,则A项一定为假。

48.【答案】D。

【解析】主持人提问中的不当是:

要求在两个并不互相矛盾的断定中作确定选择。

这一不当出现在除D以外的各项中。

D项提及的两个断定互相矛盾,要求在这两个断定中作一确定选择无不当。

49.【答案】A。

【解析】张珊断定:

“之”、“乎”、“者”、“也”这些字无确定所指。

李思据此得出,“之”、“乎”、“者”、“也”这些字无意义。

这说明李思认为张珊的断定蕴涵的意思是:

如果一个字有意义,则一定有确定所指,即除非一个字无意义,否则一定有确定所指。

50.【答案】B。

【解析一】题干断定的条件关系是:

国际贡献→国家实力→一流教育

各选项的结构:

A.¬一流教育→¬国际贡献

B.一流教育→国际贡献

C.国家实力→一流教育

D.¬(国际贡献∧¬一流教育)

=¬国际贡献∨一流教育

=国际贡献→一流教育

E.¬国际贡献∨一流教育

=国际贡献→一流教育

显然,只有B项不符合题干。

【解析二】题干由两个必要条件推理(必要条件复句)构成。

将其转换成标准条件复句:

(1)中国只有拥有一流的教育,才能拥有一流的国家实力。

(2)中国只有拥有一流的国家实力,才能做出应有的国际贡献。

根据递进关系,可得

(3)中国只有拥有一流的教育,才能做出应有的国际贡献。

A项“中国难以做出应有的国际贡献,除非拥有一流的教育”即(3)“中国只有拥有一流的教育,才能做出应有的国际贡献”,与题意相符;

B项“只要中国拥有一流的教育,就能做出应有的国际贡献”,“只要……就……”是充分条件复句标志,与题意不符,错误;

C项“如果中国拥有一流的国家实力,就不会没有一流的教育”等价于“如果中国拥有一流的国家实力,就必须有一流的教育”即

(1)“中国只有拥有一流的教育,才能拥有一流的国家实力”,与题意相符;

D项等价于“如果中国做出了应有的国际贡献,肯定是拥有了一流的教育”,即(3)“中国只有拥有一流的教育,才能做出应有的国际贡献”,与题意相符;

E项为不相容选择,迷惑性较大。

“放弃应尽的国际义务”和“创造一流的教育”只能否一肯一。

(“应尽的国际义务”等价于“应有的国际贡献”,注意第一项的否定词放弃)如果肯定前者,即“放弃应尽的国际义务”,则须否定后者,即“没有创造一流的教育”,可以理解为“如果中国没有创造一流的教育,则只能放弃应尽的国际义务”,与(3)相符;如果肯定后者,即“创造一流的教育”,则须否定前者,即“履行应尽的国际义务”,可以理解为“中国要履行应尽的国际义务,必须创造一流的教育”,与(3)相符。

51.【答案】D。

【解析】题干的论证结构是:

甲离不开乙,乙离不开丙,丙具有某种性质,因此,甲也具有此种性质。

D项的论证具有此种结构。

52.【答案】B。

【解析】狼与灰狼的关系,是包含关系;SARS病例和疑似SARS病例的关系,不是包含关系。

这是两种不同的关系。

B项恰当地指出了这一点。

53.【答案】E。

【解析】题干由否定“违反道德的行为者怀受惩治”,只能得出结论“有些违反道德的行为要受惩治”,不能得出结论“违反道德的行为都要受惩治”。

事实上,第一个结论是合理的,第二个结论是不合理的。

54.【答案】是E。

【解析】题干断定,张珊喜欢喝绿茶,也喜欢喝咖啡。

他的朋友中没有人既喜欢喝绿茶,又喜欢喝咖啡。

由此可得,张珊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