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扣式钢管脚手架高支模方案培训课件.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77579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60.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碗扣式钢管脚手架高支模方案培训课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碗扣式钢管脚手架高支模方案培训课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碗扣式钢管脚手架高支模方案培训课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碗扣式钢管脚手架高支模方案培训课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碗扣式钢管脚手架高支模方案培训课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碗扣式钢管脚手架高支模方案培训课件.docx

《碗扣式钢管脚手架高支模方案培训课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碗扣式钢管脚手架高支模方案培训课件.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碗扣式钢管脚手架高支模方案培训课件.docx

碗扣式钢管脚手架高支模方案培训课件

 

福建星胜丰物流有限公司

--车间(三)工程

 

 

碗扣式钢管脚手架

模板专项施工方案

 

福建省强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二〇一六年十二月一日

一、编制依据……………………………………………………………………1

二、工程概况……………………………………………………………………2

三、模板及支撑系统设计………………………………………………………3

1、模板支撑系统的选型………………………………………………………3

2、模板及钢管支顶设计方案…………………………………………………3

3、梁模板支顶…………………………………………………………………3

四、施工顺序……………………………………………………………………3

五、主要施工方法及质量保证措施……………………………………………4

1、高支模施工…………………………………………………………………4

2、梁板模板安装………………………………………………………………4

3、模板支顶安装质量保证措施………………………………………………4

4、模板拆除……………………………………………………………………5

5、钢筋安装……………………………………………………………………5

6、混凝土浇筑…………………………………………………………………5

六、施工进度计划及劳动力计划………………………………………………5

七、安全设施和管理措施………………………………………………………5

1、安全设施……………………………………………………………………5

2、项目安全管理机构图………………………………………………………6

3、特殊作业人员(电工、架子工)…………………………………………6

4、安全管理与监控……………………………………………………………7

5、监测方案……………………………………………………………………7

八、安全应急救援预案…………………………………………………………8

1、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架构……………………………………………………8

2、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应急救援………………………………………………8

3、发生支模坍塌应急救援……………………………………………………8

九、梁板模板支撑系统计算书…………………………………………………9

1、5.80m的主梁350×800的高支模计算书 ………………………………9

2、5.80m的楼面模板的高支模计算书 ………………………………………15

十、附件1:

钢管支顶剖面图……………………………………………………21

十一、附件2:

钢管支顶平面布置图……………………………………………23

一、编制依据

1.工程设计图纸;

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3.《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4.《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2008年版);

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

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7.《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

8.《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2003(2005年版)

9.建设部、省、市有关高支模施工技术、质量、安全和文明的规定;

10.建筑工程施工安全辅助设计系统。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由福建星胜丰物流有限公司兴建,福建泷澄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设计,福建闽华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监理,福建省强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施工。

工程地点在福清市宏路镇新华村。

车间(三)建筑面积20534.8m2,层数为地上5层:

主体为框架结构。

首层5.8m高,二、三、四层4.5m高,五层4.1m高。

二至五层框架结构梁有:

350×800、300×550等,楼板厚100mm;屋面层框架结构梁有300×800、300×450mm等,板厚120mm;梁跨度最大为8.55m。

支撑楼面板100mm厚C30混凝土且下层模板支撑系统未拆除。

三、模板及支顶系统设计

1、模板支撑系统的选型

(首层)5.8m层高选350×800的主梁(KL-R(6))作为最不利计算。

竖肋50×100mm木枋@300mm,对拉螺栓2排φ12,横向间距400mm,采用双钢管作为横檩,用蝴蝶扣与对拉螺栓联结。

四、施工顺序

在施工安排上,采取先施工混凝土柱,然后再安装满堂红支顶体系,这样,可利用已完成的柱作为水平拉杆的支撑平台支座,从而达到限制高支模体系水平移动的目的。

梁高小于800mm(含)梁的安装顺序:

将梁位置及钢管支顶位置放线在地面上并定好水平控制标高——梁板竖向支顶安装(含纵向水平拉杆及剪刀撑)——架设梁底木枋龙骨于钢管脚手架顶托板上——梁模板安装——架设板底木枋龙骨于钢管脚手架顶托板上——楼板模板安装——模板支顶的验收——梁钢筋绑扎——沉梁——楼板钢筋绑扎——梁板钢筋隐蔽验收——梁板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松下钢管脚手架可调顶托——拆除梁、板模板,清理模板——拆除水平拉杆、剪刀撑及钢管支顶。

五、主要施工方法及质量保证措施

1、高支模施工

(1)、脚手架安装要整齐划一,并在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上有保证其稳定的支撑系统。

(2)、钢管支顶安装时,立柱应采用带齿碗扣接头方式连接,立杆的上部安装U型可调顶托支撑的钢板厚度不得小于5㎜,立杆的底座底板的钢板厚度不得小于6㎜,可调顶托支撑和底座插入立柱内的长度不得小于150㎜。

立柱之间扣接必须扣牢固好,以保证垂直度和力的传递。

(3)、支顶安装完成后,应认真检查支架是否牢固,发现问题应立即整改。

(4)、必须离地面不大于350mm处加设纵横扫地杆。

(5)、顶托螺杆伸出钢管长度不得超过200mm。

(6)、钢管支顶的搭设要符合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和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

剪刀撑、横向斜撑的搭设应随立杆、横向和纵向水平杆等同步,水平拉杆要与已浇注的混凝土柱顶紧,以增强水平方向的稳定性。

5、钢筋安装

(1)、大梁两侧模板在钢筋安装好后才安装,钢筋的安装在梁底模板上操作,梁底层钢筋在底模板上就位,其间穿好主梁、一级次梁钢筋箍筋,并将箍筋分别集中在沿主梁方向的两条次梁间位置。

(2)、小梁钢筋的安装按照常规方法施工。

6、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必须在梁板钢筋、模板工程完成、经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施工。

(1)、混凝土浇筑分层进行。

(2)、本高支模混凝土的浇筑方法应由一端开始用“赶浆法”推进,梁分层浇筑。

首先将主梁砼浇至板面下50mm,并停顿一段时间,以利砼的沉降密实,在砼初凝前同板砼一同浇筑。

(3)、竖向泵管布置不能与支架连接;多台泵泵送时,要注意避免速度一致以免产生共振。

且泵送压力注意不要太大,以减少水平推力。

泵管的支座布置在梁钢筋上,减少动载对板筋、板支模的不利影响。

六、施工进度计划及劳动力计划

1、施工进度计划

根据工程特点和项目部技术装备,劳动力资源状况,拟在该工程中采取以模板安装工程为主导的程序,实行立体分层、平面单向流水作业的施工方法,每层模板工期为7天。

2、劳动力计划

名称

数量

任务

架子工

12

负责架子搭设和拆除

木工

23

负责模板安装与拆除施工

电工

焊工

2

负责施工现场用电及机具构件的焊接

管理人员

2

负责施工现场管理与监督

七、安全设施和管理措施

1、安全设施

(1)、在钢管梁支架顶下数第一道纵横水平杆设置工人作业平台。

靠近梁旁处用作为检查通道,用钢棚板铺设,其余钢管支架顶层用蒿竹满铺,所有作业层下设兜底网。

(2)、高支模施工现场应搭设工作梯以供作业人员使用,不得从支撑系统爬上爬下。

(3)、大梁支顶底下设置低压照明灯,以方便施工人员通过和质检人员对支顶的检查。

(4)、在操作层设置相应的消防设施(如灭火筒)。

2、项目安全管理机构图

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施工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项目部设置安全生产领导小组,项目经理为安全第一责任人。

项目部设安全质量组,明确现场施工安全责任人,设专职具有上岗资质的安全检查员,各分承包队伍必须配备专职安全员,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保安、安全员为主要监督者,医务人员为保障者。

项目经理

黄燕燕

项目技术主管

 

 

 

3、特殊作业人员(电工、焊工、架子工)

姓名证书号

4、安全管理与监控

本工程高支撑模板体系施工的安全隐患主要为:

防坍塌、高空坠落。

其主要措施为:

(1)、高支撑模板的技术方案必须由企业技术负责人和总监理工程师审批签字并盖章才能实施。

(2)、施工前必须明确高支撑模板施工现场安全责任人,负责施工全过程的安全管理工作,施工现场安全责任人应在高支模搭设、拆除和混凝土浇筑前向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3)、项目现场要严格按照经审批的方案执行,确保施工安全。

(4)、工人必须持证上岗,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防滑鞋。

(5)、操作层的施工荷载应符合设计要求(限载2kN/m22),不得超载,不得在其上集中堆放模板、钢筋等物件;并设置限载警示牌。

(6)、雨天作业要有防滑措施和避雷措施。

六级以上大风雨,必须停止施工作业。

(7)、施工期间不得拆除纵横水平杆、剪刀撑、扫地杆等。

(8)、在支架上进行电、气焊作业时,必须有防火措施和专人看护。

(9)、用电安全按《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执行。

(10)、支顶安装:

1)、钢管或钢管底座应准确放置在定位线上,不得悬空。

2)、支架立杆要垂直,纵横向水平杆要平整。

立杆应尽量采用通长钢管。

如需接管,接头要错开,不在同一步距内,立杆口必须按规范对接,确保架体垂直度。

相邻的两根纵向水平杆的接头要互相交错,接驳口必须按规范对接。

3)、各种连接构件要扣接牢固,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应在40~65N·m之间,以防构件未能有效承力或构件破坏,搭设完成后应用扭力矩扳手随机均布抽样检查,不合格的必须重新拧紧,直到合格为止。

4)、各杆件相交伸出的端头部分均应大于100mm,以防杆件滑落。

以控制沉降观测点及位移观测点的形式来测量其沉降值、位移偏量。

观测的基准点设置在建筑物外围,测量时将基准点引测至建筑物内。

(1)、观测点布置:

本工程高支模的观测点分沉降观测点及位移观测点,布置主要设置在350×800mm梁、300×800mm梁,其中每条主梁的跨中设置一个观测点。

(2)、观测方法:

将观测基准点引测至一个约30cm高的角钢上,并将其底座通过螺栓固定在底板上;测量时,用钢尺测量线锤、焊接钢筋的标高,并在角钢上作原始标记。

测量时间:

模板的沉降测量由专人专职负责。

在开始浇筑前测量一次,记录此值并以此值为初始值;在浇筑时,每隔30min测量一次,并与初始值相对比,得出沉降、位移量;浇筑完成后,每隔1h观测一次;模板的沉降测量到浇筑完成后12h后结束。

(3)、监测预警值:

梁支架沉降预警值为20mm;

支座沉降量预警值为10mm;

(4)、注意事项:

对焊接钢筋、线锤、标示角钢做好保护,并挂好警示牌,防止人为破坏。

当沉降量超出预警值时,立即通知作业人员进行疏散,并通知相关部门人员来处理。

八、安全应急救援预案

1、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架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