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区高一生物学业水平适应性练习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77542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534.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淀区高一生物学业水平适应性练习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海淀区高一生物学业水平适应性练习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海淀区高一生物学业水平适应性练习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海淀区高一生物学业水平适应性练习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海淀区高一生物学业水平适应性练习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海淀区高一生物学业水平适应性练习试题及答案.docx

《海淀区高一生物学业水平适应性练习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淀区高一生物学业水平适应性练习试题及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海淀区高一生物学业水平适应性练习试题及答案.docx

海淀区高一生物学业水平适应性练习试题及答案

海淀区高一生物学业水平适应性练习

2020.09

  本试卷共8页,100分。

考试时长9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

  1~20题每小题1分,21~3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一般情况下,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  )

A.蛋白质B.水C.淀粉D.糖原

2.下列可用于检测蛋白质的试剂及反应呈现的颜色是(  )

A.苏丹Ⅲ染液,橘黄色B.斐林试剂,砖红色

C.碘液,蓝色D.双缩脲试剂,紫色

3.下列物质与构成该物质的基本单位,对应正确的是(  )

A.抗体——蛋白质B.DNA——基因

C.淀粉——葡萄糖D.糖原——麦芽糖

4.线粒体、叶绿体和内质网都具有(  )

A.少量DNAB.能量转换的功能C.运输蛋白质的功能D.膜结构

5.科学家用两种荧光染料分别标记人和小鼠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分子,将这两种标记细胞进行融合。

细胞刚发生融合时,两种荧光染料在融合细胞表面对等分布(即各占半边),40分钟后,在融合细胞表面均匀分布。

这一实验现象支持的结论是(  )

A.膜蛋白能自主翻转B.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C.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D.膜蛋白可以作为载体蛋白

6.透析袋通常是由半透膜制成的袋状容器。

现将3%的淀粉溶液装入透析袋,再放于清水中,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

30min后,会发现(  )

A.透析袋胀大

B.试管内液体浓度减小

C.透析袋缩小

D.试管内液体浓度增大

7.嫩肉粉可将肌肉组织部分水解,使肉类食品口感松软、嫩而不韧。

嫩肉粉中使肉质变嫩的主要成分是(  )

A.淀粉酶B.蛋白酶C.DNA酶D.脂肪酶

8.《晋书·车胤传》有“映雪囊萤”的典故,记载了东晋时期名臣车胤日夜苦读,将萤火虫聚集起来照明读书的故事。

萤火虫尾部可发光,为发光直接供能的物质是(  )

A.淀粉B.脂肪C.ATPD.蛋白质

9.北方秋季,银杏、黄栌等树种的叶片由绿变黄或变红,一时间层林尽染,分外妖娆。

低温造成上述植物的叶肉细胞中含量下降最显著的色素是(  )

A.叶绿素B.花青素C.叶黄素D.胡萝卜素

10.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抑制DNA的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期

B.细胞周期分为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

C.细胞分裂间期为细胞分裂期提供物质基础

D.成熟的生殖细胞产生后立即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

11.通常,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区别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是(  )

A.中心粒周围发出星射线B.形成纺锤体

C.核膜、核仁消失D.着丝粒分裂

12.右图为某动物细胞分裂的示意图。

该细胞处于(  )

A.有丝分裂中期

B.有丝分裂后期

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13.同源染色体是指(  )

A.一条染色体复制形成的两条染色体B.减数分裂过程中配对的两条染色体

C.形态特征大体相同的两条染色体D.分别来自父方和母方的两条染色体

14.四分体是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

A.一对同源染色体配对时的四个染色单体

B.互相配对的四条染色体

C.大小形态相同的四条染色体

D.两条染色体的四个染色单体

15.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对维持其前后代体细胞染色体数目恒定起重要作用的生理活动是(  )

A.有丝分裂与受精作用B.细胞增殖与细胞分化

C.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D.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

16.为研究R型肺炎链球菌转化为S型的转化因子是DNA还是蛋白质,研究者进行了下图所示的转化实验。

对本实验作出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本实验通过酶解去除单一成分进行研究

B.甲组和乙组培养基中只有S型菌落出现

C.蛋白酶处理结果显示提取物仍有转化活性

D.本实验结果表明DNA使R型菌发生转化

17.大麦品系Ⅰ的麦穗性状表现为二棱、曲芒;品系Ⅱ的麦穗性状表现为六棱、直芒。

研究人员将品系Ⅰ和品系Ⅱ杂交,F1麦穗性状全部为二棱、曲芒。

F1自交,得到F2,统计F2麦穗性状,结果如下表所示。

对此实验分析不正确的是(  )

麦穗性状

二棱曲芒

六棱曲芒

二棱直芒

六棱直芒

统计结果

541

181

177

63

A.二棱对六棱为显性性状,曲芒对直芒为显性性状

B.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C.F1产生雌配子和雄配子的种类均为4种,比例均为1:

1:

1:

1

D.F2中二棱曲芒的个体占9/16,其中稳定遗传的占3/4

18.一对色觉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红绿色盲的男孩。

男孩的外祖父、外祖母和祖母色觉都正常,祖父为色盲。

该男孩的色盲基因来自(  )

A.祖父B.祖母C.外祖父D.外祖母

19.下列关于DNA分子双螺旋结构主要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核苷酸通过肽键互相连接B.A与T配对,C与G配对

C.DNA分子的两条链方向相同D.碱基和磷酸交替排列在内侧

20.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捕食者的存在可促进被捕食者的进化B.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影响生物的进化

C.突变和基因重组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D.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生物进化的结果

21.细菌被归为原核生物的原因是(  )

A.细胞体积小B.单细胞C.没有核膜D.没有DNA

22.结合细胞呼吸原理分析,下列日常生活中的做法,不合理的是(  )

A.处理伤口选用透气的创可贴B.定期地给花盆中的土壤松土

C.真空包装食品以延长保质期D.采用快速短跑进行有氧运动

23.组成染色体和染色质的主要物质是(  )

A.蛋白质和DNAB.DNA和RNA

C.蛋白质和RNAD.DNA和脂质

24.生物进化是多方面的,其中能作为直接证据的是(  )

A.化石证据B.比较解剖学证据

C.胚胎学证据D.分子生物学证据

25.一个DNA分子复制完毕后,新形成的DNA子链(  )

A.是DNA母链的片段B.与DNA母链之一相同

C.与DNA母链相同,但U取代TD.与DNA母链完全不同

26.下列各对生物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狗的短毛和狗的卷毛B.人的右利手和人的左利手

C.豌豆的红花和豌豆的高茎D.羊的黑毛和兔的白毛

27.下列物质或结构的层次关系由大到小的是(  )

A.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

B.染色体→DNA→脱氧核苷酸→基因

C.染色体→脱氧核苷酸→DNA→基因

D.基因→染色体→脱氧核苷酸→DNA

28.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的共同点是(  )

A.产生了新的基因B.产生了新的基因型

C.都属于可遗传变异D.改变了基因的遗传信息

29.人类在正常情况下,女性的卵细胞中常染色体的数目和性染色体为(  )

A.22,XB.22,YC.44,XXD.44,XY

30.某种群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70%,Aa的个体占20%,aa的个体占10%。

A基因和a基因的基因频率分别是(  )

A.70%、30%B.50%、50%C.90%、10%D.80%、20%

第二部分

本部分共8题,共60分。

31.(8分)细胞具有一套调控“自身质量”的生理过程,以确保自身生命活动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进行。

(1)蛋白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执行者。

在细胞内的________上,以mRNA为模板,经过________过程形成多肽链,多肽链只有折叠成正确的三维空间结构,才具有正常的生物学功能。

一些蛋白若发生错误折叠,则无法从内质网运输到________而导致在细胞内堆积。

(2)错误折叠的蛋白质会聚集,影响细胞的功能,细胞内损伤的线粒体等细胞器也会影响细胞的功能。

研究发现,细胞通过下图所示机制进行调控。

①错误折叠的蛋白质会被________标记,被标记的蛋白会与自噬受体结合,被包裹进________,最后融入溶酶体中。

②损伤的线粒体也可被标记并最终与溶酶体融合,其中的生物膜结构在溶酶体中可被降解并释放出________、磷脂(甘油、磷酸及其他衍生物)和单糖等物质。

(3)细胞通过上述过程对蛋白质和细胞器的质量进行精密调控,其意义是________(请选填下列字母)。

a.降解产物可被细胞重新利用,可节约物质进入细胞消耗的能量

b.减少细胞内功能异常的蛋白质和细胞器,避免它们对细胞生命活动产生干扰

c.加快新陈代谢,促进物质排出细胞外

32.(7分)酵母菌是制作马奶酒的发酵菌种之一,科研人员对马奶酒中的酵母菌菌株进行研究。

(1)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将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同时释放大量________,为其生命活动提供动力;在无氧条件下将葡萄糖分解为酒精和________。

(2)马奶中含有的糖类主要为乳糖。

某些微生物可将乳糖水解为葡萄糖和半乳糖,酵母菌可利用这些单糖发酵产生酒精,从而制成马奶酒。

科研人员分别测定了野生型酵母菌(图1)和马奶酒酵母菌(图2)利用马奶进行发酵过程中的物质变化。

①据图1可知,野生型酵母菌首先利用________进行发酵,当这种糖耗尽时,酒精产量的增加停滞一段时间,才开始利用________进行发酵。

②分析图中曲线,与野生型酵母菌相比,马奶酒酵母菌在利用半乳糖和产生酒精等方面的不同点:

________。

(3)马奶酒酵母菌不同于野生型酵母菌的营养利用方式,使其种群数量增加更快,这一优势使马奶酒酵母菌更好地________富含乳糖的生活环境。

33.(8分)某些植物光合作用过程除了同学们熟知的C3途径外,还具有图1所示的C4途径。

科研人员对C4途径中固定CO2的PEP羧化酶(称为酶a)进行了研究。

(1)据图分析,有C4途径的植物与仅有C3途径的植物在光合作用过程上既有共同点,也有些差异。

共同点是二者都能在暗反应阶段中,将CO2固定为________化合物,并利用________阶段储存在________中的化学能,生成糖类等有机物。

(2)研究发现,C4途径中的酶a活性会受到苹果酸抑制;仅有C3途径的植物体内也有PEP羧化酶(称为酶b,不参与CO2的固定),酶b活性也会受到苹果酸抑制。

酶a和酶b的结构相似,但苹果酸对酶a的抑制作用小于酶b。

科研人员假设,酶a是由酶b的一个氨基酸位点改变而来,从而导致苹果酸浓度较高时,酶a的催化活性高。

①科研人员将酶a的苹果酸结合位点的甘氨酸替换为精氨酸,得到酶a的突变酶,测定得到图2所示结果。

据图2推测,酶a的氨基酸替换可能导致酶a的________结构发生改变,使酶a的突变酶与苹果酸的结合力________,从而导致其活性改变。

②科研人员可在另一组实验中进一步证实该假设。

若酶b的苹果酸结合位点的精氨酸替换为甘氨酸,请在图3中用虚线补充证实该假设的预期结果曲线。

34.(8分)科研人员为研究二甲双胍对人胰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完成如下实验。

(1)癌细胞的增殖特点是________。

细胞周期是指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________时为止,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M)两个阶段,其中分裂间期完成________,包括G1期、S期和G2期。

(2)科研人员用不同浓度二甲双胍处理胰腺癌细胞48小时,测定并统计得到图1所示结果。

基因P是一种新发现的抑癌基因。

科研人员进一步测定,用不同浓度二甲双胍处理的胰腺癌细胞中基因P的表达量,结果见图2。

①据图1分析,8.0mmol二甲双胍处理胰腺癌细胞,可将其阻滞于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