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毕业设计说明书定稿.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77241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4.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版毕业设计说明书定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完整版毕业设计说明书定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完整版毕业设计说明书定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完整版毕业设计说明书定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完整版毕业设计说明书定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版毕业设计说明书定稿.docx

《完整版毕业设计说明书定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毕业设计说明书定稿.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完整版毕业设计说明书定稿.docx

完整版毕业设计说明书定稿

1设计原始资料及设计任务

1.1原始资料

1.1.1自然条件

1.气候

S市市区建于丘陵河谷冲积盆地中,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内陆气候的特征,年平均气温20.2℃,最低零下4.3℃,夏季炎热,间有雷暴,冬季寒冷,偶有飘雪。

年降雨量1600mm,春夏雨水多,秋旱严重。

年平均相对湿度76%,台风影响小,冬季北风,夏季南风,常年以北风为主,最大风速为北风八级。

2.地形地貌

市区内地势起伏较大,四周山岭重叠,最高峰为黄岗山,海拔480米,次为芙蓉山,帽子峰等,最低处为海拔55米左右。

市区内河谷平坝地仅占40%左右,由于江河切割,多形成狭长山间盆地,城市建设用地受一定限制。

全市地形可分剥蚀地形,侵蚀堆积地形,岩溶地形三大类。

3.地质地震

市区地质属第四纪冲积层和石灰岩层,表土为粘土和砂质粘土,下层为砂类土和风化岩。

市区内主要有三条规模较大的断层,尚未见有复活特征,对城市建设影响不大。

根据国家地震局所编制的地震烈度区划图,本区划入六度烈度区内。

4.水文

市区位于浈武两水汇合处的北江始点,历史上多受洪水之害,呈山区河流特征。

浈江:

全长211公里,集水面积7554平方公里,河面宽度为60~200米,风采桥最高水位58.13米(黄海基面,下同),最低水位49.40米,最大流量为5000立方米秒,最小流量27.3立方米秒。

武江:

全长260公里,集水面积7097平方公里。

河面宽度为100~300米。

西河桥处实测量最高水位57.74米,最低水位49.2米,最大流量4330立方米秒,最小流量14.3立方米秒。

北江:

集水面积14653平方公里,河面宽度为300~400米,北江大桥处最高水位59.12米(1915年),最低水位48.40米,多年平均水位49.11米,最大流量7690立方米秒,最小流量43立方米秒。

浈江武江基本属二类地表水,北江属三类地表水,但随着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北江水质可望得到根本改善。

1.1.2城市概况

S市是以机械、冶金为主的工业重镇,商业也较发达,现有城市人口14万,近期规划人口20万,远期规划人口30万。

全市房屋建筑大部分为砖混结构,层数控制在6层以内。

居住建筑内大都有给水排水卫生设备和沐浴设备。

全市工业企业较多,工业用水比重较大,但比较突出的用水大户只有冶炼厂,钢厂和重型机器厂。

它们的生产用水量(含职工上班生活用水)如表1.1所示.

表1.1S市生产用水情况

序号

厂名

最高日用水量(Td)

附居住区人数(人)

近期

远期

1

冶炼厂

22000

26000

6000

2

钢厂

32000

50000

4800

3

重型机器厂

3600

4200

2000

该市现有1座水厂(西河水厂),以武江为水源,供水规模为8万Td。

管网布置以树状为主,局部为环状。

水厂清水池池底标高为57.20米。

二泵房配置5台S350-44A泵。

4用1备。

市区供电比较充足,电价平均为0.45元度。

其它情况详见S市规划图。

1.1.3供水规划

由于现有水厂供水能力不能满足近、远期发展需要,根据总体规划,拟以北江为水源兴建一新水厂。

新水厂建成后,与原有西河水厂联合向管网供水,形成多水源统一供水局面。

试对新水厂及整个给水管网进行规划和设计(新水厂工艺设计要求达到扩大初步设计深度;不考虑原有给水管网的布置)。

1.2设计目的和要求

1.2.1设计目的

毕业设计是训练和培养人才的教学过程中最后的也是极为重要的一部分,毕业设计的作用是总结、巩固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成果,锻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工程实际中的问题的能力。

通过毕业设计,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使学生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锻炼:

(1)设计能力;

(2)综合运用各种理论知识来解决工程实际中问题的能力;

(3)贯彻党和政府在基本建设方面的各项方针政策的能力。

1.2.2设计要求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地、全面地完成设计任务书所规定的任务,并要求努力提高设计质量。

具体要求如下:

(1)设计过程中必须独立完成设计、计算和绘图工作,认真提出设计文件。

(2)设计的每一个阶段完成后,必须经指导老师审批后才能进行下一阶段的设计。

(3)各阶段设计必须严格按计划进行,定期完成。

(4)设计文件经指导老师审查、考查及格后,再做毕业设计答辩。

1.3设计范围

根据设计资料,该市新水厂工程工艺初步设计范围包括:

(1)城市给水工程规划。

(2)输水干管、管网系统的布置、管径选择及管网平差。

(3)给水处理厂内各项构筑物的形式选择、内容布置及尺寸计算。

(4)取水构筑物的形式选择、设备布置及尺寸计算。

(5)加压泵站、水量调节设备、加药设备的工艺设计和结构形式的选择。

(6)城市给水工程投资估算和单位制水成本计算。

完成上述内容后,需绘下图:

(1)给水系统总体规划图;

(2)取水头部,集水井、取水泵房,切换井工艺布置图;

(3)处理厂总平面图和高程布置图;

(4)混凝沉淀池工艺布置图;

(5)滤池工艺布置图;

(6)清水池工艺布置图;

(7)二级泵站工艺布置图等。

1.4设计依据

S市给水工程初步设计以下列文件和资料为依据:

(1)《S市给水工程初步设计任务书》(土木工程学院给水排水教研室,2004年2月)

(2)《给水工程毕业设计指导书》(土木工程学院给水排水教研室,2006年3月)

(3)S市近期规划图(1:

10000)

(4)采用的主要设计规范及标准如下:

《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一册)《常用资料》

《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三册)《城镇给水》

《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九册)《专用机械》

《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十册)《技术经济》

《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十一册)《常用设备》

《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十二册)《器材与装置》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2006)

《城市供水水质标准》()

《给水工程》(教科书第四版)

《给水排水项目经济评价与概预算》(教科书第一版)

《水泵及水泵站》(教科书第四版)

《给水排水制图标准》()

2设计方案

本设计管网部分采用一套方案:

为统一给水系统。

两个水厂同时向管网供水,新水厂水处理的流程见图2.1所示的工艺流程;为了提高新水厂的出水水质,在新水厂采用了方案比较的方法,选用两套不同的工艺流程,一套为机械搅拌澄清池+普快滤池并且不做深度处理(见图2.2)。

而另一种工艺流程则是折板絮凝池+平流沉淀池+V型滤池以及深度处理。

(见图2.3)。

根据目前S市的人口发展趋势和水质情况选择方案二为较优方案。

图2.1新水厂水处理工艺流程

投加消毒剂

一级泵站→絮凝→沉淀→过滤→清水池→二级泵站

投加混凝剂

图2.2方案一水处理工艺流程

投加消毒剂

一级泵站→机械搅拌澄清池→普通块滤池→清水池→二级泵站

投加混凝剂

图2.3方案二水处理工艺流程

投加混凝剂(PAM)投加消毒剂

↓↓

一级泵站→竖流式折板絮凝池→斜板斜管沉淀池→V型滤池→臭氧接触池→生物活性炭滤池→清水池→二级泵站

本设计拟采用的机械搅拌澄清池或絮凝沉淀池+沉淀池的设计,为了确定最佳方案,在絮凝沉淀部分对折板絮凝池+斜板斜管沉淀池和机械搅拌澄清池进行方案比较,通过比较得出机械搅拌澄清池的建筑工程总造价比絮凝+沉淀工艺低近800万元,但是由于机械搅拌澄清池的栅条上易滋生藻类,堵塞栅孔,安装维修比较麻烦,导致常年运转费用较高,且在冬季的时候絮凝粒容易凝集使得出水水质下降故从技术经济上综合考虑,本设计絮凝工艺采用折板絮凝池+斜板斜管沉淀池,故新水厂具体水处理构筑物流程如下:

生活用水:

一级泵站管式静态混合器竖流式折板絮凝池斜板斜管沉淀池V型滤池臭氧接触池活性炭滤池清水池送水泵房城市输配水管网

3设计规模

3.1新水厂

新水厂近期设计规模为,;远期设计规模为,各单体设计规模如下:

絮凝沉淀池:

按规模设计,设置两座。

V型滤池:

按规模设计,设置两座。

臭氧接触池:

按规模设计

活性炭滤池:

按规模设计

生活清水池:

按规模配套,有效容积11500。

设置两座。

送水泵房土建:

按规模设计

设备:

按规模安装

投药间:

土建按规模设计,设备按规模安装。

净化厂总图布置:

按规模布置,一期工程,并预留二期建设用地。

3.2取水工程

取水头部:

按规模设计

取水泵房土建:

按规模设计

设备:

按规模安装

3.2输配水管网

按新水厂近期规模,加上老水厂规模共规模进行设计,最高日最高时设计水量为2485Ls。

管网的管径按照最大日最大时流量布置。

4取水工程概况

4.1取水头部

本设计选择北江为水源,采用蘑菇式取水头部,为了便于检修和清洗,将其分成两格。

在箱式取水头部进水口处设置细格栅,用以拦截水中漂浮物。

格栅尺寸选用:

(标准尺寸),水流通过栅条的水头损失,采用0.08m。

在河床中预埋DN1100mm的自流管,将河水引入取水泵站。

4.2取水泵房

取水泵站土建按实施,内部设备则按配置。

一级泵站采用圆形平面布置形式,泵房内径为12.5m,泵房高度(从室内地面至屋顶底板的高度)为24.4m。

3台工作,1台备用;配套电机为Y315S-4,功率110KW,泵重1150kg,电机重1350kg。

远期增加一台600S32B型水泵。

水泵引水采用自灌式。

每台水泵有独立的吸水管与出水管,出水管在切换井内相互连接起来,输水管采用两根DN700钢管。

泵房内设LDH型电动单梁悬挂式起重机(起重量为1T,单梁,跨度为12.5m,电动葫芦,起吊高度为24m)操作方式为操纵室控制。

由于泵房较深,故采用电动水泵排水。

沿泵房内壁设排水沟,将水汇集到集水坑内,然后用泵抽送到吸水井去。

可选用型水泵两台,一台工作,一台备用,配套电机为。

排水泵具体参数:

(流量~30,扬程~18.5,电动机功率,气蚀余量,转速)由于与水泵配套的电机为水冷式,无需专用通风设备进行空-空冷却,但由于泵房筒体较深,仍选用风机进行换气通风。

选用2台型轴流风机,(叶轮直径700mm,转速960,叶片角度15,风量10127,风压90,配套电机,)

在净水厂的送水泵站内安装电磁流量计统一计量,故本泵站内不在设计量设备。

5净化厂工程

5.1总平面布置

5.1.1水厂构筑物、建筑物布置

新水厂根据S市规划图已经选定,根据进出水方向,常规处理构筑物基本按由西至东的流程布置,位于水厂的北边,依次为絮凝沉淀池、V型滤池、清水池。

另外深度处理构筑物位于水厂的南角,污泥处理构筑物位于水厂的西南角,送水泵房布置在清水池的东北角,为南北向布置。

关于远期预留地,近期设计时,远期预留地作为绿化用地,当扩建时再进行二期工程建设。

辅助建筑物的布置考虑将综合楼、食堂、浴室、职工宿舍、传达室等建筑物组合为一区,称为生活区。

生活区设置在进门附近,便于外来人员的联系,使生产系统少受外来干扰;将机修间、水表间、泥木工间、电修间、配电间、管配件堆场、车库及仓库等,组合为一区,称为维修区。

辅助建筑物的规模如表5.1

按规模(远期)布置的净化厂占地面积68500。

二水厂(新水厂)的人员编制定为60人,

综合楼拟建3层,每层240;职工宿舍拟建3层,每层120;其他辅助建筑物均按单层来设计。

表5.11水厂辅助建筑物使用面积及人员编制分布

辅助建筑物名称

建筑面积()

备注

综合楼

720

生产管理及行政办公用房、化验室、中控室

机修间

220

水表间、泥木工间

90

水表间与泥木工间合建

电修间

40

配电间

18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