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V疫苗在中国的应用现状.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583593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HPV疫苗在中国的应用现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HPV疫苗在中国的应用现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HPV疫苗在中国的应用现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HPV疫苗在中国的应用现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HPV疫苗在中国的应用现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HPV疫苗在中国的应用现状.docx

《HPV疫苗在中国的应用现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HPV疫苗在中国的应用现状.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HPV疫苗在中国的应用现状.docx

HPV疫苗在中国的应用现状

HPV疫苗在中国的应用现状

宫颈癌是严重危害女性健康的生殖道恶性肿瘤之一,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R-HPV)的持续感染在宫颈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世界卫生组织(WorldHealthOrganization,WHO)已认识到宫颈癌和其他与人乳头瘤病毒(HPV)相关疾病作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的重要性,并重申应将HPV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的建议。

目前,全球已有多个国家和地区已将HPV疫苗接种纳入免疫规划。

我国国家药品监督局在批准二价、四价HPV疫苗上市后,于2018年4月28日有条件批准九价HPV疫苗。

然而在实际HPV接种中,我国青少年女性HPV疫苗的接种率仍较低,为响应WHO提出的全球消除宫颈癌目标,提高HPV疫苗覆盖率,增强民众对宫颈癌和HPV疫苗的了解及认识迫在眉睫。

1宫颈癌病因学与疾病负担

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宫颈癌新发病例约57万,死亡人数约31.1万;在我国,2018年宫颈癌年新发病例约13.1万,死亡人数约5.3万。

宫颈癌在30岁前发病率较低,30岁及以上年龄组发病率迅速上升,至45岁左右发病率达到峰值。

近十年来,我国宫颈癌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呈稳步上升和年轻化趋势。

在中国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中,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居于第1位;在15~44岁女性中,宫颈癌是排名第2位的恶性肿瘤。

宫颈癌是目前唯一病因明确、唯一可以早期预防和治疗、并有望彻底根除的癌症;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的持续感染是导致宫颈癌发生的必要因素。

人乳头瘤病毒是感染人类常见病毒之一,主要通过性行为传播。

目前已经确定的HPV型别超过了200种,根据致癌性的不同,将HPV分为高危型和低危型。

WHO国际癌症研究署(InternationalAgencyforResearchonCancer,IARC)最新定义的高危型(highrisk,HR)HPV包括12种与人类癌症明确相关的型别(HPV16/18/31/33/35/39/45/51/52/56/58/59)和其他致癌性证据有限的型别(HPV66/68/73)。

几乎所有的宫颈癌均由HR-HPV持续感染所致,另外HR-HPV持续感染可导致88%的肛门癌、78%的阴道癌、15%~48%的外阴癌(与年龄有关)、51%的阴茎癌和13%~60%的口咽癌(随地区变化),在以上肿瘤中HPV16都是最主要的感染型别。

宫颈癌(包括鳞癌和腺癌)中检出的HPV型别中,最常见的是HPV16和HPV18型,全球超过70%的宫颈癌病例都与这两个HR-HPV的持续感染有关。

在我国宫颈鳞癌患者中,HPV16(76.7%)和HPV18(7.8%)最常见,其次是HPV31(3.2%)、HPV52(2.2%)、HPV58(2.2%)和HPV33(1.0%);在宫颈腺癌患者中HPV16和18型的感染率分别是35.1%和30.6%。

2HPV疫苗获批及中国应用

自2006年以来,全球范围内已批准了3种预防性HPV疫苗以有效预防HR-HPV持续感染引起的病变,分别是葛兰素史克公司的希瑞适(Cervarix®)、默沙东公司的佳达修4(Gardasil®4)及佳达修9(Gardasil®9)。

其中,希瑞适为覆盖HPV16型和HPV18型的二价疫苗,佳达修4为覆盖HPV6、11、16、18型的四价疫苗,佳达修9为覆盖HPV6、11、16、18、31、33、45、52和58型的九价疫苗。

二价和四价HPV疫苗分别于2016年7月和2017年5月获得我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的批准上市,九价HPV疫苗于2018年4月获得我国CDE的有条件批准上市。

在我国获批的HPV疫苗适用年龄中,二价HPV疫苗的年龄适用范围最广,为9~45岁女性,四价HPV疫苗的年龄适用范围是20~45岁女性,九价HPV疫苗的年龄适用范围是16~26岁女性,公众应该根据年龄以及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疫苗。

除了价数(抗原种类)及适用年龄的区别之外,三种HPV疫苗使用的佐剂也不同,佐剂在疫苗中起增强抗原免疫原性的作用,四价与九价HPV疫苗使用的佐剂为非晶形羟基磷酸硫酸铝(AAHS),二价HPV疫苗使用的佐剂为AS04专利佐剂,主要包含Al(OH)3与3-O-去酰基-4'-单鳞先脂A(MPL),其中MPL作为Toll样受体4(TLR4)的激动剂,通过激活抗原递呈细胞(antigenpresentingcell,APC)上的TLR4,诱导机体产生更强的免疫应答。

因此,在一项对照研究中,15~26岁的女性,二价HPV疫苗诱导产生的HPV16,HPV18的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eometricmeantiter,GMT)是四价HPV疫苗的3.7与7.3倍。

3HPV疫苗在发达国家取得的成就

由于宫颈癌和其他HPV相关疾病是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所以WHO建议将HPV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

截止到2019年2月15日,全球已有92个国家或地区将HPV疫苗接种纳入免疫规划,参加该免疫规划的人群主要为9~14岁性活跃前的女孩。

在一些国家中,HPV疫苗的免疫规划项目已取得卓越成就。

苏格兰地区HPV免疫规划项目自2008年开始,使用二价HPV疫苗希瑞适,对该地区12~18岁的女性进行HPV疫苗接种,12~13岁女孩的HPV疫苗接种覆盖率超过90%。

7年横断面研究结果显示,随着二价HPV疫苗接种覆盖率的提高,HPV的流行率显著下降。

对于12~13岁的女孩,与接种前队列相比,HPV16/18的流行率下降了89%(95%CI85.1%~92.3%);除了疫苗型HPV16/18的流行率下降以外,二价HPV疫苗还观察到了交叉保护的效果,非疫苗型HPV31/33/45的流行率下降了85%(95%CI77.3%~90.9%);此外,由于二价HPV疫苗的高覆盖率,对于未接种二价HPV疫苗的人群还产生了群体保护效应,该部分未接种人群HPV16/18及HPV31/33/45的感染风险分别下降了87%(95%CI72%~94%)和55%(95%CI11%~77%)。

另一项对苏格兰免疫规划的研究显示,随着二价HPV疫苗接种覆盖率的升高,宫颈病变的检出率显著下降。

与未接种人群相比,在12~13岁时全程接种疫苗的女性中,双价HPV疫苗对于宫预上皮内瘤样病变(CIN)3级及以上的保护效果可达86%(95%CI75%~92%)。

值得一提的是,与接种前队列相比,在研究中最年轻的女性队列中,无论其是否接种疫苗,CIN3+的发生率均大幅下降(发生率从0.59%下降到0.06%,降幅达89%),表明HPV传播的阻断在苏格兰产生了显著的群体保护效果。

在澳大利亚,HPV疫苗的接种方面领先于其他国家,澳大利亚或成为首个免于该疾病困扰的国家。

2007年,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开始为12~13岁的女孩免费提供疫苗,并于2013年将该计划扩大到男孩。

2016年,78.6%的15岁女孩和72.9%的15岁男孩已经接种疫苗。

结果发现,2005—2015年期间,18~24岁妇女的HPV流行率从22.7%下降至1.1%。

最近的一份声明指出,宫颈癌将在40年内被消除,不再成为公共健康威胁。

4中国HPV疫苗应用现状及面临挑战

研究显示,在未发生性行为的女性中接种HPV疫苗将获得最佳预防效果。

因此,WHO《HPV疫苗的立场文件》建议,HPV疫苗引入应作为预防宫颈癌和其他HPV相关疾病战略的一部分,在首要目标人群(9~14岁女性)和次要目标人群(15岁及以上女性)中开展HPV疫苗接种。

该文件还指出,当HPV疫苗首次被纳入国家免疫规划时,对9~18岁女孩进行免疫接种,与单一接种年龄相比,可以获得更强的人群保护效果;另外,对于次要目标人群的疫苗接种问题,建议具备以下条件的人群可进行接种:

有必要进行接种、具备一定经济能力、成本效益高且不会占用首要目标人群的疫苗资源。

绝大多数欧盟国家推荐HPV疫苗接种的目标人群年龄在10~14岁,如英国HPV疫苗接种项目的目标人群年龄是12~13岁,丹麦、意大利、冰岛等国家是12岁,法国是14岁,德国是12~17岁;美国推荐11或12岁女孩常规接种HPV疫苗;韩国国家免疫规划推荐11~12岁女孩接种HPV疫苗。

基于WHO立场文件的推荐以及把HPV疫苗纳入免疫规划的国家的推荐年龄以及发达国家的推荐年龄,我国《子宫颈癌综合防控指南》将13~15岁的女孩作为HPV疫苗的重点接种对象。

而在实际HPV接种中,青少年女性并没有得到HPV疫苗的有效覆盖,分析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4.1 纠结“价数”问题目前公众普遍认为,疫苗预防宫颈癌的效果九价>四价>二价。

基于HPV疫苗的产能情况,在中国市场上,二价与四价HPV疫苗供货充足,但九价HPV疫苗经常出现供货不足甚至断货的情况,而公众在等待九价HPV疫苗的过程中,可能会错过最佳接种年龄。

WHO《HPV疫苗立场文件》认为,目前的证据表明3种HPV疫苗在预防宫颈癌方面具有相似的效力。

从公共卫生角度来看,二价、四价和九价HPV疫苗的免疫原性、预防宫颈癌的效力和效果具有可比性。

因此,本人提出了“预约到几价打几价”,而不是“想打几价约几价”的观点。

HPV16、18的持续感染是导致宫颈癌发生的主要型别,而3种HPV疫苗均可有效预防HPV16、18持续感染造成的病变,及早接种,及早保护。

此外,即使接种了HPV疫苗也需要进行定期的宫颈癌筛查。

WHO《HPV疫苗立场文件》提到,一级预防(HPV疫苗接种)加二级预防(定期的宫颈癌筛查)才是宫颈癌的最佳防控策略。

4.2 纠结“年龄”问题WHO《HPV疫苗立场文件》及我国《子宫颈癌综合防控指南》明确指出15岁以下性活跃前的女孩是HPV疫苗接种的最佳人群,主要原因是HPV疫苗在病毒暴露(发生性行为)之前可以起到最佳的保护效果。

在我国,女性感染高危型HPV的第一个高峰是15~24岁。

2012年一项调查对象基于全国21个城市和农村地区人群的数据显示,15~24岁女性报告发生初始性行为的平均年龄是17岁。

2015年《中国家庭发展报告》数据显示,我国青少年初次性行为的平均年龄为15.9岁。

因此,我国青少年女性应尽早接种HPV疫苗。

4.3 对HPV疫苗的认知问题青少年女性的接种意愿较低的另外一个问题是对HPV疫苗的认知程度较低。

调查显示,中学生及家长和大学生对HPV疫苗的认知均不足。

研究显示学生对HPV及疫苗的认知与HPV疫苗接种意愿相关,家长的认知程度越高,孩子接种疫苗的意愿越高。

我国中学生及家长对HPV及疫苗的认知较低,相关知识缺乏,HPV疫苗接种与学生及家长对HPV及疫苗认知存在差距。

2016年发表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近一半(51.7%)欧洲青少年女性听说过HPV,45.1%听过说HPV疫苗,研究结论认为虽然HPV疫苗已经在欧洲许多国家大范围推荐使用,但是欧洲青少年对HPV和疫苗的认知仍然不足,需要开展针对性的教育活动。

相对于欧洲青少年的认知,我国中学生对HPV及疫苗的认知度更低。

我国学者2018年发表的文献结果显示,15.5%的初中生听说过HPV,18.9%听说过HPV疫苗;但初中生接种疫苗的意愿较高,结果显示66.9%的初中生未来愿意接种HPV疫苗。

2014年发表的高中生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只有9.1%的高中生听说过HPV疫苗;10.1%的高中生听说过HPV,在听说过HPV的学生中有18.6%的人知道HPV可以导致宫颈癌,16.3%知晓HPV可通过性接触传播。

此外,和国外研究结果相比,我国中学生家长对HPV及疫苗的认知也较低。

2018年发表的研究显示,41.3%的成都中学生家长听说过HPV,43.2%的学生家长听说过HPV疫苗,此结果高于4年前武汉和广州的文献报告数据(22%,14.7%vs.31.2%,22.9%)。

虽然学生自身接种意愿较高,但是家长让女儿接种的意愿却较低,数据显示26.7%~36.7%不等的家长愿意孩子接种HPV疫苗。

学生群体对HPV及疫苗的认知受多重因素影响。

研究显示,学生学习成绩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