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封闭式场所安全技术规定.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771605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5.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厂封闭式场所安全技术规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电厂封闭式场所安全技术规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电厂封闭式场所安全技术规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电厂封闭式场所安全技术规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电厂封闭式场所安全技术规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厂封闭式场所安全技术规定.docx

《电厂封闭式场所安全技术规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厂封闭式场所安全技术规定.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厂封闭式场所安全技术规定.docx

电厂封闭式场所安全技术规定

电厂封闭式场所工作安全技术规定

所谓封闭式场所指仅有1-2个人孔,即进出口受限制的密闭,狭窄通风不良的分隔间。

或深度大于1.2米封闭和敝口的只允许单人进出的围截的通风不良空间。

  为加强进入封闭式场所(包括燃烧室、烟风道、电除尘、旋风分离器、煤仓、干灰仓、凝汽器、水箱、电缆沟、疏水沟、下水道等)工作的安全管理,保证安全生产,根据《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热力和机械部分)》等安全规程的要求,特制定本规定。

一、总则

1.封闭式场所内作业人员必须身体健康,无高血压、心脏病等不宜从事在封闭式场所内作业的病症。

凡发现工作人员有饮酒、精神不振时,禁止作业。

工作人员应掌握触电、窒息、心肺复苏法,并熟悉有关烧伤、烫伤、外伤、气体中毒等急救常识。

2.在进入封闭式场所工作时,为了能保证有安全的工作条件和设备的安全运行,防止发生事故,必须严格执行工作票制度,并应制定保证施工安全的安全技术措施,经本单位总工程师审批后方可实施,安全技术措施须明确以下几点:

(1)在封闭式场所内工作,开始工作以前应按规定进行充分通风,认真检查封闭式工作场所是否具备安全条件,检查通风是否良好、监测有无有害气体或易燃易爆气体或粉尘积聚。

封闭式场所内的温度严格按照《电业安全工规程(热力和机械部分)》的规定。

(2)封闭式场所进出口必须有安全可靠的临时设施(脚手架、梯子、软梯等),临时设施应由相应资质人员实施完成,能使工作人员方便、快速进出。

工作前,工作负责人要带领工作组成员检查出入口及进出设施的可靠性,遇有异常情况,工作负责人应指挥工作组成员快速撤离工作现场。

特殊情况时,如在燃烧室高处、汽包、干灰仓、电除尘等内部工作时,设置紧急逃生用工具,如经过检验合格符合使用要求的绳索等。

(3)在封闭式场所内工作时,外面必须设置专人监护,根据工作性质可预备救护人员和急救药品。

监护人不得离开,工作人员和监护人员应配备适合封闭场所安全要求的通信工具(如防爆场所需防爆电话通讯),工作前应进行通讯试验,确保通讯联系正常,工作组人员有权利和义务阻止与工作无关的人员进入工作现场。

监护人应能看到工作人员的动作,并要经常保持联系。

(4)使用安全带时,应按规定将安全带的绳子缚在牢固的固定物上,必须外部挂系的安全带必须经过安全监护人检查和不间断地监护。

以上措施必须逐项检查落实后,工作许可人和工作负责人还应共同到现场检查安全措施确已正确地执行,然后在工作票上、措施卡上、安全评估卡上签字,才允许开始工作。

3.封闭式场所用电要求

(1)在金属容器(如汽鼓、燃烧室、电除尘等)内使用电动工具时,必须使用24V以下的工具,否则需使用Ⅱ类工具,装设额定动作电流不大于15mA、动作时间不大于0.1s的漏电保护器。

漏电保护器、电源联接器和控制箱等应放在容器外面。

(2)使用行灯必须注意下列事项:

行灯电压不准超过36V。

在特别潮湿或周围均属金属导体的地方工作时,如在汽鼓、炉膛、电除尘、凝汽器以及其他金属容器或水箱等内部,行灯的电压不准超过12V;

行灯电源应由携带式或固定式的降压变压器供给,变压器不准放在汽鼓、燃烧室及电除尘、凝汽器等的内部;

携带式行灯变压器的高压侧,应带插头,低压侧带插座,并采用两种不能互相插入的插头;

行灯变压器的外壳须有良好的接地线,高压侧最好使用三线插头。

在燃烧室内工作需加强照明时,可由电工安设110V、220V临时性的固定电灯,电灯及电线须绝缘良好,并安装牢固,放在碰不着人的高处。

安装后必须由检修工作负责人检查。

禁止带电移动110V、220V的临时电灯。

(3)在锅炉汽鼓、炉膛、电除尘、凝汽器以及其它金属容器内进行焊接工作,应有下列防止触电的措施:

电焊时焊工身体应避免与铁件接触,要站立在橡胶绝缘垫上或穿橡胶绝缘鞋,并穿干燥的工作服;

容器外面应设有可看见或听见焊工工作的监护人,并应设有电气设施电源开关,以便根据焊工的信号或焊工的异常反应切断电源;

行灯变压器不准使用自耦变压器;

电焊变压器等各类变压器均不得携入锅炉及金属容器内。

4.工作完毕后工作负责人、安全负责人应共同清点人员和工具,查明确实无人或工具留在封闭式场所内后,立即封闭。

二.锅炉燃烧室

1.在燃烧室内部进行工作前,须把该炉与蒸汽母管、给水母管、排污母管、疏水总管、加药管等的联通处用有尾巴的堵板隔断,或将该炉与各母管、总管间的严密不漏的阀门关严并上锁,然后挂上警告牌。

电动阀门还须将电动机电源切断,并挂上警告牌。

如需对锅炉进行紧急检修而未能预先清扫燃烧室时,电厂分管负责人必须先查明燃烧室内确实没有悬挂着的大块焦渣,没有积存着的热灰和焦渣,没有损坏的炉墙、固定不牢的砖块等以及其他可能落下的物件,检查各项安全措施,确认无误后,始可允许工作人员进入燃烧室。

2.在进入有碰撞分离器的燃烧室内检修前,必须对碰撞分离器的完好性进行检查,确认无坠落危险后方可进入燃烧室内进行作业。

3.燃烧室内的温度在60℃以上时,不准进入内部进行工作。

若有必要进入60℃以上的燃烧室内进行短时间的工作时,要实行轮换作业,一次不应超过1个小时,否则须制定具体的安全措施,在燃烧室外部设专人监护,并经本单位总工程师批准方可实施。

4.在燃烧室内工作时,应避免上下层同时作业,必须同时进行作业时,应采取可靠的上下隔离措施,不能因落物或掉火花伤害或影响下层工作人员。

5.在受热面的管子上工作时,应搭设木板,并固定牢固,系上安全带,采取防止烫伤、坠落的措施。

6.燃烧室内工作需要开启引风机冷却时,工作人员必须先离开燃烧室,待引风机开启风量调整适当后,戴上防护眼镜和口罩再进入燃烧室工作。

当燃烧室内有人工作时,禁止开启送风机、高压风机、给煤机。

7.若燃烧室甚高,须搭脚手架进行工作时,须有专门架子工进行搭设,脚手架必须牢固,即使有大块焦渣、重物等落下,也不致损坏。

脚手架搭设的位置应便于工作人员的出入。

燃烧室内的脚手架应经过施工工作负责人的验收。

三.烟气系统

1.烟道内的温度在60℃以上时,不准入内进行工作。

若有必要进入60℃以上的烟道内进行短时间的工作时,要实行轮换作业,一次不应超过1个小时,否则须制定具体的安全措施设专人监护,并经本单位总工程师批准方可实施;该炉的烟道、风道、燃油系统、煤气系统、吹灰系统等与运行中的锅炉可靠地隔断,并与有关人员联系,将给煤机、风机、静电除尘器、炉排减速机等的电源切断,并挂上禁止起动的警告牌;充分通风,不准进入空气不流通的烟道内部进行工作。

检修的锅炉不得漏进烟气、热风、煤或油、气。

2.如在工作过程中,需使用引风机加强通风时,工作人员应先离开烟道,方可开动引风机,等待烟道内的灰尘减少,并经工作负责人检查认为可以工作时,方可允许工作人员戴上防护眼镜和口罩进入烟道内工作。

但此时在引风机入口前一段烟道内不准有人工作。

3.清扫空气预热器上部时,不准有人在下部工作或逗留。

清扫下部时必须特别注意不要被落下的灰尘烫伤。

4.清扫烟道时,应先检查烟道内有无尚未完全燃烧的燃料堆积在死角等处所,如有须立即除掉。

含有大量可燃物的细灰,在猛烈拨动时,可能燃烧起来,因此在清除时须特别小心。

一般应在上风位置顺通风方向进行,不准有人停留在下风烟道内。

四.电除尘

1.除尘器停运后进入内部前,应检查确认电除尘所有电源已切断并挂牌,已投入接地刀闸,以防残余静电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

2.其它注意事项,按总则规定的要求执行。

五.旋风分离器

1.在旋风分离器内工作时应做好工作人员坠入返料筒的安全措施。

2.其它注意事项,按总则规定的要求执行。

六.燃料仓

1.进入燃料仓的人孔应有坚固的盖,平时应拴牢。

人孔应有上下用的梯子及缚安全带绳子用的固定装置;如使用临时梯子上下,则应有拴牢梯子的固定装置。

2.进入燃料仓进行工作前,应与运行班长取得联系,把燃料仓内的煤用完,关闭燃料仓出口的挡板,切断给料机电源并挂停电牌。

3.不准进入有燃料的燃料仓内捅堵燃料。

在特殊情况下,须进入有燃料的燃料仓内进行其他工作(如取出掉入的工具)时,必须采取下列安全措施:

(1)通知运行值班人员将燃料仓出口挡板关闭,切断给料机电源并挂停电牌;

(2)工作人员应戴口罩、手套,把袖口和裤脚扎好,进入燃料仓必须使用安全带,安全带的绳子应缚在外面的固定装置上(禁止把绳子缚在铁轨上)并至少有两人在外面进行监护,进入燃料仓后安全带应由监护人一直保持在稍微拉紧的状态,工作人员应使用梯子上下;

(3)如果燃料堆积在燃料仓的一侧并有很大的陡坡(60°以上)时,应在进入燃料仓前将陡坡用捅条消除,以免塌下将人埋住;

(4)打开燃料仓人孔门时,须采取措施,防止人孔门落入燃料仓。

工作结束后应将人孔重新盖好并拴牢;

(5)如遇特殊情况必须进入有燃料的燃料斗内捅燃料仓时,除了执行上述第

(2)、(3)、(4)项的安全措施外,还应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并经本单位总工程师批准,方可进入煤仓工作。

七.干灰仓

1.禁止进入储有干灰的干灰仓内进行工作。

清扫干灰仓前,应与运行班长取得联系,把仓内干灰用尽并放光。

2.清扫干灰仓前,必须将连通该干灰仓的所有落灰管闸门等全部关闭上锁,并挂上“不准开启”的警告牌。

进入干灰仓前,应进行彻底通风。

只有经过工作负责人的检查(如用仪表测量或用小动物检查)和允许后,才可进入工作。

3.清扫干灰仓的工作人员应戴防毒面罩、防护眼镜、手套,服装应合身,袖口、裤脚须用带子扎紧或穿专用防尘服。

进入仓内必须使用安全带,安全带的绳子应缚在仓外固定物上,并至少有二人在外严密监护。

监护人在监护中要拿住工作人员安全带的绳子,并能看见工作人员的动作,喊话时也能听见,如发生意外,应立即把工作人员救上来。

工作人员进出干灰仓时,应使用梯子上下。

4.干灰仓内必须使用12V的行灯,橡皮线和灯头绝缘应良好,行灯不准埋入残留在干灰仓内死角处的积灰内。

5.干灰仓清扫工作人员应根据身体情况,轮流工作与休息。

清扫完毕后,清扫工作负责人应清点人员和工具,检查确实无人或工具留在干灰仓内,然后立即关闭人孔门。

八.电缆沟、疏(排)水沟、下水道

1.没有得到运行班长许可时,禁止进入电缆沟、疏水沟、下水道等处工作。

在开始工作以前,工作负责人必须检查这些地点是否安全,通风是否良好,并检查有无瓦斯存在(应用小动物、仪器或矿灯检查,不准用明火检查)。

2.进入下水道、疏水沟进行检修工作前,必须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并由本单位总工程师批准,防止蒸汽或水在工作期间流入工作地点。

有关的汽水门应关严、上锁并挂警告牌,遇有大量水、汽流入时,立即将人员撤出。

3.沟道的温度超过50℃时,不准进行工作,温度在40~50℃时,应根据身体条件轮流工作和休息。

若有必要在50℃以上进行短时间的工作时,应轮流作业,一次不应超过1小时,应制定具体的安全技术措施并经本单位总工程师批准。

4.进入沟道的工作人员须戴安全帽,使用安全带,安全带的绳子应绑在地面牢固物体上,由监护人经常监视。

九.容器、槽箱

1.工作人员进入符合封闭式场所规定的容器、槽箱内部进行检查、清洗和检修工作,必须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并经本单位总工程师批准,工作前须得到运行班长的许可。

作业时应加强通风,但严禁向内部输送氧气。

2.若容器或槽箱内存在有害气体或存在有可能发生有害气体的残留物质,须先进行通风,把有害气体或可能发生有害气体的物质清除后,工作人员方可进入工作。

工作人员应轮换工作和休息。

3.凡在容器、槽箱内进行工作的人员,应根据具体工作性质,事先学习必须注意的事项(如使用电气工具应注意事项,气体中毒、窒息急救法等),工作人员不得少于2人,其中一人在外面监护。

在可能发生有害气体的情况下,则工作人员不得少于3人,其中2人在外面监护。

监护人应站在能看到或听到容器内工作人员的地方,以便随时进行监护。

监护人不准同时担任其他工作。

4.在容器、槽箱内工作,如需站在梯子上工作时,工作人员应使用安全带,绳子的一端拴在外面牢固的地方。

5.在容器内衬胶、涂漆、刷环氧玻璃钢时,应打开人孔门及管道阀门,并进行强力通风。

工作场所应备有泡沫灭火器和干砂等消防工具,严禁明火。

对这项工作有过敏性的人员不准参加。

6.锅炉汽鼓内的检修

(1)锅炉放水和冷却后,在打开汽鼓人孔门以前,检修工作负责人必须检查工作票和安全技术措施所列安全措施确已完成落实,该炉是否确已与各母管和总管可靠地隔断。

(2)打开汽鼓人孔门时应有人监护。

工作人员应戴着手套小心地把人孔门打开,不可把脸靠近,以免被蒸汽烫伤。

打开不带铰链的人孔门时,应在松螺丝前用绳子把人孔门系牢,以便稳妥地放在汽鼓内。

(3)工作人员进入汽鼓前,检修工作负责人应检查汽鼓内的温度,一般不超过40℃,并有良好的通风时方可允许进入。

在汽鼓内工作的人员应根据身体情况,轮流工作与休息。

(4)进入汽鼓的工作人员,衣袋中不准有零星物件,以防落入炉管内。

(5)在工作开始前,应检查电动工具、电线和行灯是否完好,电动机外壳必须有良好接地,有漏电保护并试验完好,刀闸及开关须有良好的绝缘把手。

(6)汽鼓内禁止放置电压超过24V的电动机。

电压超过24V的电动机只能放在汽鼓外面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