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执业助理医师483 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758759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3.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卫执业助理医师483 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公卫执业助理医师483 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公卫执业助理医师483 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公卫执业助理医师483 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公卫执业助理医师483 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卫执业助理医师483 1.docx

《公卫执业助理医师483 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卫执业助理医师483 1.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公卫执业助理医师483 1.docx

公卫执业助理医师4831

公卫执业助理医师-48-3

(总分:

48.00,做题时间:

90分钟)

一、B1型题(总题数:

11,分数:

15.50)

A.回忆偏倚

B.失访偏倚

C.入院率偏倚

D.检出征候偏倚

E.现患-新发病例偏倚

(分数:

1.50)

(1).进行一次孕妇腹部X线暴露与小儿白血病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最常见的偏倚是(分数:

0.50)

 A. √

 B.

 C.

 D.

 E.

解析:

(2).开展一次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最常见的偏倚是(分数:

0.50)

 A.

 B.

 C. √

 D.

 E.

解析:

(3).在病例对照研究中,如选用现患病例作研究对象,最常见的偏倚是(分数:

0.50)

 A.

 B.

 C.

 D.

 E. √

解析:

[解析]①在这个病例对照研究中,孕妇在回忆孕期腹部X线暴露情况时会有记忆失真或记忆不完整,由此造成病例对照研究中最常见的信息偏倚为回忆偏倚。

②当以医院病人作为病例和对照时,由于对照是医院病人的一部分而不是全体目标人群的一个随机样本,又由于病例只是该医院的特定病例也不是全体病人的随机样本,因而难免产生偏倚,这是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最常见的偏倚为入院率偏倚。

③病例对照研究中如果研究对象选自现患病例,所得到的信息中,很多信息可能只与存活有关而未必与该病的发病有关,由此造成的偏倚是现患-新发病例偏倚。

A.甲型肝炎

B.乙型肝炎

C.丙型肝炎

D.丁型肝炎

E.戊型肝炎

(分数:

2.00)

(1).以粪-口途径传播为主,随着卫生条件的改善和疫苗的接种,发病率有所下降的是(分数:

0.50)

 A. √

 B.

 C.

 D.

 E.

解析:

(2).感染主要集中在血友病患者,吸毒者等高危人群,因病毒变异频繁目前尚无有效疫苗的是(分数:

0.50)

 A.

 B.

 C. √

 D.

 E.

解析:

(3).哪型肝炎病毒属于缺陷病毒(分数:

0.50)

 A.

 B.

 C.

 D. √

 E.

解析:

(4).其病原体属于DNA病毒的是(分数:

0.50)

 A.

 B. √

 C.

 D.

 E.

解析:

A.入院率偏倚

B.信息偏倚

C.现患-新发病例偏倚

D.选择偏倚

E.混杂偏倚

(分数:

1.50)

(1).Neyman偏倚又称(分数:

0.50)

 A.

 B.

 C. √

 D.

 E.

解析:

(2).Berkson偏倚又称(分数:

0.50)

 A. √

 B.

 C.

 D.

 E.

解析:

(3).限制某些人群进入研究总体的目的是控制(分数:

0.50)

 A.

 B.

 C.

 D.

 E. √

解析:

A.隔离、留验、医学观察、应急接种等

B.预防接种、药物预防、个人防护

C.疾病监测

D.三级预防

E.消毒、杀虫

(分数:

1.50)

(1).传染病预防中针对传染源的措施是(分数:

0.50)

 A. √

 B.

 C.

 D.

 E.

解析:

(2).传染病预防中针对传播途径的措施是(分数:

0.50)

 A.

 B.

 C.

 D.

 E. √

解析:

(3).传染病预防中针对易感人群的措施是(分数:

0.50)

 A.

 B. √

 C.

 D.

 E.

解析:

A.太阳辐射

B.视觉紧张

C.炭疽杆菌

D.生产性毒物

E.噪声、振动

(分数:

1.00)

(1).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分数:

0.50)

 A. √

 B.

 C.

 D.

 E.

解析:

(2).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分数:

0.50)

 A.

 B. √

 C.

 D.

 E.

解析:

A.单体

B.助剂

C.聚合物粉尘

D.增塑剂

E.助剂与防老剂

(分数:

1.00)

(1).高分子化合物的毒性主要是(分数:

0.50)

 A. √

 B.

 C.

 D.

 E.

解析:

(2).高分子化合物中对呼吸道造成损伤的主要是(分数:

0.50)

 A.

 B.

 C. √

 D.

 E.

解析:

A.热射病(包括日射病)

B.热痉挛

C.热衰竭

D.中暑

E.休克

(分数:

1.50)

(1).由于水和电解质平衡紊乱可致何种类型中暑(分数:

0.50)

 A.

 B. √

 C.

 D.

 E.

解析:

(2).由于热蓄积可致何种类型中暑(分数:

0.50)

 A. √

 B.

 C.

 D.

 E.

解析:

(3).由于血管扩张和大量失水可致何种类型中暑(分数:

0.50)

 A.

 B.

 C. √

 D.

 E.

解析:

A.横断面调查

B.病例对照调查

C.队列调查

D.职业病普查

E.前瞻性研究

(分数:

1.00)

(1).对工厂职工目前的健康状况进行的调查是(分数:

0.50)

 A. √

 B.

 C.

 D.

 E.

解析:

(2).对工厂现患肺癌职工发病病因的调查是(分数:

0.50)

 A.

 B. √

 C.

 D.

 E.

解析:

A.橄榄油

B.花生油

C.紫苏油

D.大豆油

E.椰子油

(分数:

1.50)

(1).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是(分数:

0.50)

 A. √

 B.

 C.

 D.

 E.

解析:

(2).富含α-亚麻油酸的是(分数:

0.50)

 A.

 B.

 C. √

 D.

 E.

解析:

(3).富含饱和脂肪酸的是(分数:

0.50)

 A.

 B. √

 C.

 D.

 E.

解析:

A.毕脱斑

B.角膜软化

C.皮肤黄染

D.暗适应能力下降

E.毛囊角化

(分数:

1.50)

(1).维生素A缺乏的早期症状是(分数:

0.50)

 A.

 B.

 C.

 D. √

 E.

解析:

(2).儿童维生素A缺乏的重要临床诊断体征是(分数:

0.50)

 A. √

 B.

 C.

 D.

 E.

解析:

(3).胡萝卜素摄入过多可引起(分数:

0.50)

 A.

 B.

 C. √

 D.

 E.

解析:

A.挑选霉粒法

B.加水搓洗法

C.微生物去毒法

D.加碱去毒法

E.紫外光照射去毒法

(分数:

1.50)

(1).去除大米中黄曲霉毒素的适宜方法是(分数:

0.50)

 A.

 B. √

 C.

 D.

 E.

解析:

(2).去除植物油中黄曲霉毒素的适宜方法是(分数:

0.50)

 A.

 B.

 C.

 D. √

 E.

解析:

(3).去除小批量花生中黄曲霉毒素的适宜方法是(分数:

0.50)

 A. √

 B.

 C.

 D.

 E.

解析:

二、A2型题(总题数:

27,分数:

27.00)

1.为了对“饮酒者容易患肝癌”的说法进行初步分析,拟进行一项病例对照研究,最合适的对照应该从以下哪些人群中选择

A.饮酒的人

B.不饮酒的人

C.患肝癌的人

D.未患肝癌的人

E.既吸烟又饮酒的人

(分数:

1.00)

 A.

 B.

 C.

 D. √

 E.

解析:

2.高血压、冠心病、恶性肿瘤、糖尿病、消化性溃疡、哮喘和偏头痛等多种疾病与不良情绪有关,将此类疾病称为

A.生理疾病

B.心理疾病

C.精神疾病

D.心身疾病

E.神经疾病

(分数:

1.00)

 A.

 B.

 C.

 D. √

 E.

解析:

3.采用“截头去尾”的蒸馏工艺,可以减少白酒中哪类成分的含量

A.氰化物

B.铅和锰

C.杂醇油和甲醇

D.甲醛和糠醛

E.乙醇和乙醛

(分数:

1.00)

 A.

 B.

 C. √

 D.

 E.

解析:

[解析]白酒在蒸馏过程中,由于各组分间分子的引力不同,使得酒尾中的甲醇含量要高于酒头,而杂醇油恰好与之相反,酒头含量高于酒尾。

为此,酒厂多采用“截头去尾”的蒸馏工艺,恰当地选择中段酒,大大减少成品中甲醇和杂醇油的含量。

4.细菌、病毒、寄生虫属于

A.行为危险因素

B.物理性危险因素

C.医疗卫生服务中的危险因素

D.生物性危险因素

E.生物遗传危险因素

(分数:

1.00)

 A.

 B.

 C.

 D. √

 E.

解析:

5.小李刚在大学生运动会100m短跑中取得冠军,他体内的能量代谢状况是

A.氧债几乎等于氧需

B.能量来源于ATP-CP系列

C.能量来源于脂肪和蛋白质

D.能量来源于需氧系列

E.氧需几乎等于氧上限

(分数:

1.00)

 A. √

 B.

 C.

 D.

 E.

解析:

6.已知某病在当地居住的各人群组中发病率均高,并一般随年龄增长而上升,而在其他地区居住的相似人群组,该病的发病率均低,甚至不发病。

外来的健康人,到达当地一定时间后发病,其发病率和当地居民相似。

迁出该地区的居民,该病的发病率下降,患者症状减轻或呈自愈趋向,当地对该病易感的动物可能发生类似的疾病。

则这种疾病最可能是

A.自然疫源性疾病

B.地方性疾病

C.遗传性疾病

D.季节流行性疾病

E.无法判断

(分数:

1.00)

 A.

 B. √

 C.

 D.

 E.

解析:

[解析]地方性疾病指局限于某些特定地区内相对稳定并经常发生的疾病。

广义上看,由各种原因所致的具有地区性发病特点的疾病均属地方病。

判断依据:

①该地区的各类居民,任何民族其发病率均高;②在其他地区居住的相似的人群中该病的发病频率均低,甚至不发病;③迁入该地区的人经一段时间后,其发病率和当地居民一致;④人群迁出该地区后,发病率下降或患病症状减轻或自愈;⑤除人之外,当地的易感动物也可发生同样的疾病。

7.某地流行性感冒暴发流行,经调查该地16739人中当月有3237人发生流行性感冒,这些人中有14人曾在1个月前发生过感冒,计算得3237/16739=19.3%,这个率应是

A.罹患率

B.患病率

C.发病率

D.续发率

E.感染率

(分数:

1.00)

 A. √

 B.

 C.

 D.

 E.

解析:

8.某军工厂的一次职工体检中,发现有多名工人有乏力、恶心、呕吐、厌油和腹痛等症状,进一步应进行何种特殊检查

A.肝功能检查

B.血常规检查

C.眼晶体检查

D.脑电图检查

E.心电图检查

(分数:

1.00)

 A.

 B.

 C. √

 D.

 E.

解析:

[解析]军工厂具有作为炸药的TNT接触高危职业。

题干提示工人出现肝损害的临床表现。

由于中毒性白内障是TNT中毒常见而且具有特异性的体征,因此应作眼晶状体检查。

9.美国一个流行病学研究发现,2001年,移民儿童某病的发病率(12.2/10万)高于在美国出生的儿童(1.1/10万),移民儿童主要来自墨西哥、菲律宾及越南等国家。

这说明该病主要由什么因素引起

A.遗传因素

B.环境因素

C.遗传和环境交互作用

D.很难判断

E.与上述因素都无关

(分数:

1.00)

 A. √

 B.

 C.

 D.

 E.

解析:

10.某男童,体检时发现口角湿白、口腔溃疡、鼻唇沟处脂溢性皮炎,自诉怕光、流泪。

该男童最可能是缺乏

A.维生素B1

B.维生素B2

C.维生素A

D.烟酸

E.维生素B12

(分数:

1.00)

 A.

 B. √

 C.

 D.

 E.

解析:

11.某社区开展高血压健康教育,在该社区居民中推行低盐低脂饮食,并鼓励居民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实施5年后,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该病发病率增加,患病率减少

B.该病发病率和患病率均增加

C.该病发病率减少,患病率增加

D.该病发病率和患病率均减少

E.无法预测

(分数:

1.00)

 A.

 B.

 C. √

 D.

 E.

解析:

12.已知某地高血压的患病率为10%,发病率为1.2%,当地推行一种新的治疗方法,该方法能够减少高血压并发症,延长患者寿命,但不能治愈疾病,则下列说法可能正确的是

A.发病率>1.2%,患病率<10%

B.发病率=1.2%,患病率<10%

C.发病率=1.2%,患病率>10%

D.发病率<1.2%,患病率>10%

E.发病率<1.2%,患病率<10%

(分数:

1.00)

 A.

 B.

 C. √

 D.

 E.

解析:

[解析]能使患病率升高的因素包括:

病程延长、未治愈者的寿命延长、发病率增高、病例迁入、健康者迁出、易感者迁入、诊断水平提高及报告率提高。

本题目中新疗法能延长病程所以可致患病率升高,但不会影响发病率。

13.在研究某社区饮酒与肝癌关系的队列研究中,饮酒者肝癌的发病率为58.5/10万,不饮酒者肝癌的发病率为12.5/10万,该社区的人群肝癌的发病率为35.5/10万。

根据此资料,归因危险度为

A.20.0/10万

B.23.0/10万

C.46.0/10万

D.48.0/10万

E.无法计算

(分数:

1.00)

 A.

 B.

 C. √

 D.

 E.

解析:

14.某大城市白血病患病率,急性白血病为6.7/100万,慢性白血病为56.1/100万,两者年发病率分别为32.4/100万、29.0/100万,慢性白血病的病程为

A.13个月

B.23个月

C.2.5个月

D.2.3个月

E.1.5个月

(分数:

1.00)

 A.

 B. √

 C.

 D.

 E.

解析:

15.某矿工,男,67岁,退休。

以前从事掘进工种。

近期发现胸部不适,呼吸受限。

入院检查,发现胸膜间皮瘤。

该名工人最有可能接触的有害物质是

A.煤矽尘

B.铬酸盐尘

C.煤尘

D.石棉

E.二氧化硅

(分数:

1.00)

 A.

 B.

 C.

 D. √

 E.

解析:

[解析]仅靠呼吸系统症状,所有备选答案都有可能,但胸膜间皮瘤是石棉接触的特征性改变,因此选择D。

16.某单位欲向全体职工进行高血压健康教育,下列哪项不属于高血压的健康教育内容

A.每日大量运动以控制体重

B.合理膳食

C.限制饮酒

D.定期测量血压

E.松弛与应激处理训练

(分数:

1.00)

 A. √

 B.

 C.

 D.

 E.

解析:

17.经调查显示,某农村腹泻和呼吸道感染是导致婴幼儿死亡率增高的主要原因,应主要对下列哪一人群进行教育

A.妇女

B.小学生

C.妇幼保健人员

D.儿科大夫

E.幼儿

(分数:

1.00)

 A. √

 B.

 C.

 D.

 E.

解析:

18.在冠心病病因研究中,选择100名冠心病患者,同时选择200名在年龄、性别、职业和受教育程度方面相似的非冠心病患者,然后比较两组肥胖的比例。

这是一种

A.病例对照研究

B.回顾性队列研究

C.前瞻性队列研究

D.生态学研究

E.实验性研究

(分数:

1.00)

 A. √

 B.

 C.

 D.

 E.

解析:

19.在尘肺流行病学调查过程中发现某煤矿历年确诊患者及观察对象(O+)的比例均高于其他同类型煤矿,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时,下列诸原因中哪种可能性最小

A.矿尘中游离SiO2含量高于其他煤矿

B.矿尘中游离SiO2不高,但煤种(如生成年代或烟煤、无烟煤)不同

C.矿尘中含有较多的钙、镁等元素

D.矿井水中含氟量较高,使井下水蒸气中含氟

E.当地居民中结核病患病率较高

(分数:

1.00)

 A.

 B.

 C. √

 D.

 E.

解析:

20.某学校规定,在校内完全禁止吸烟、喝酒和使用毒品,这项规定是学校健康促进实施内容中的

A.学校健康政策

B.学校卫生服务

C.学校健康社会环境

D.社区关系

E.学校健康教育

(分数:

1.00)

 A. √

 B.

 C.

 D.

 E.

解析:

21.在有关膀胱癌与吸烟关系的前瞻性队列研究中,发现男性吸烟者膀胱癌发病率为48.0/10万,不吸烟者为25.4/10万,其相对危险度为

A.1.89

B.22.6/10万

C.48.0

D.0.0048

E.无法计算

(分数:

1.00)

 A. √

 B.

 C.

 D.

 E.

解析:

22.某小学校学生课间餐进食奶油面包,其后2~4小时,相继出现恶心、剧烈呕吐,中上腹剧烈绞痛,腹泻轻、体温正常或略高,卫生防疫人员到达现场后,经初步调查疑似一起食物中毒,其最可能是

A.沙门菌食物中毒

B.蜡样芽胞杆菌食物中毒

C.变形杆菌食物中毒

D.葡萄球菌肠毒素食物中毒

E.肉毒菌素中毒

(分数:

1.00)

 A.

 B.

 C.

 D. √

 E.

解析:

23.某新食物资源食品,需进行蛋白质营养价值评定,若需了解该蛋白质对生长发育的影响,所选的指标为

A.蛋白质生物学价值

B.蛋白质净利用率

C.蛋白质功效比值

D.蛋白质氨基酸评分

E.蛋白质消化率

(分数:

1.00)

 A.

 B.

 C. √

 D.

 E.

解析:

[解析]食物蛋白质功效比值是用处于生长阶段中的幼年动物,在实验期内其体重增加(g)和摄入蛋白质的量(g)的比值来反映蛋白质的营养价值的指标。

由于题干中明确指出要了解被测蛋白质对生长发育的影响,故所选实验方法应为功效比值。

24.某地2006年平均人口为200万人,慢性病发病报告显示,糖尿病患病率为10%,年内有1500人死于糖尿病,则该地的糖尿病的病死率为(1/1000)

A.7.50

B.0.75

C.37.5

D.13.0

E.26.6

(分数:

1.00)

 A. √

 B.

 C.

 D.

 E.

解析:

25.2002年全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居民膳食中维生素A摄入量不足,为了改善维生素A的营养状况,应该多摄入哪类食物

A.深色蔬菜

B.瘦肉

C.全谷

D.杂豆类

E.薯类

(分数:

1.00)

 A. √

 B.

 C.

 D.

 E.

解析:

26.吸烟、饮酒、缺乏体育锻炼属于

A.行为危险因素

B.物理性危险因素

C.医疗卫生服务中的危险因素

D.生物性危险因素

E.生物遗传危险因素

(分数:

1.00)

 A. √

 B.

 C.

 D.

 E.

解析:

27.某男性,煤矿采煤工,年龄45岁,工龄10年以上。

近来主诉咳嗽、胸痛、气短。

X线胸片呈肺纹理增加,伴有块状阴影和结节。

此工人最可能患何种尘肺

A.石棉肺

B.硅酸盐肺

C.煤矽肺

D.炭黑尘肺

E.铝尘肺

(分数:

1.00)

 A.

 B.

 C. √

 D.

 E.

解析:

三、A3/A4型题(总题数:

4,分数:

5.50)

某地麻疹历年发病率水平维持在5/10万~20/10万,2005年麻疹发病率为73/10万,2006年麻疹发病人数减少,年内总报告新发病例数为21例,该年度当地平均人口为30万人。

(分数:

2.00)

(1).2005年该地区的麻疹流行强度为

A.散发

B.暴发

C.流行

D.大流行

E.大暴发(分数:

0.50)

 A.

 B.

 C. √

 D.

 E.

解析:

(2).2006年该地区的麻疹的发病率为(1/10万)

A.7.0

B.5.0

C.10.0

D.20.0

E.73.0(分数:

0.50)

 A. √

 B.

 C.

 D.

 E.

解析:

(3).2006年该地区的麻疹流行强度为

A.散发

B.暴发

C.流行

D.大流行

E.大暴发(分数:

0.50)

 A. √

 B.

 C.

 D.

 E.

解析:

[解析]2006年当地麻疹发病率为7.0/10万,与历年平均水平持平,为散发。

(4).2006年当地麻疹维持在该流行强度的原因是

A.麻疹为隐性感染

B.麻疹传播机制不易实现

C.麻疹潜伏期较长

D.该病在当地流行后,人群免疫力增高

E.以上都不对(分数:

0.50)

 A.

 B.

 C.

 D. √

 E.

解析:

[解析]出现散发原因:

①该病因在当地常年流行或因预防接种的结果使人群维持一定的免疫水平,所以出现散发;②有些以隐性感染为主的疾病,可出现散发,如脊髓灰质炎、乙型脑炎等;③有些传播机制不容易实现的传染病也可出现散发;④某些长潜伏期传染病也易出现散发,如麻风。

上海某制药厂工人朱某在常规操作加入苯胺时,不慎苯胺污染衣服和皮肤,经擦拭后继续工作。

临下班时,朱某感到头晕、恶心,继而出现口唇、指甲发绀等症状,随即送医院救治。

(分数:

1.50)

(1).为明确诊断,应进行的化验项目是

A.测血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

B.测血中高铁Hb的含量

C.测血红蛋白合成酶活性

D.测血中网织红细胞数量

E.测血中粒细胞数量(分数:

0.50)

 A.

 B. √

 C.

 D.

 E.

解析:

(2).在本次中毒事故中,毒物进入机体的主要途径是

A.呼吸道

B.消化道

C.皮肤

D.黏膜

E.手指甲(分数:

0.50)

 A.

 B.

 C. √

 D.

 E.

解析:

(3).应给予的特效解毒药物是

A.亚硝酸钠

B.依地酸二钠钙

C.阿托品

D.亚甲蓝

E.青霉胺(分数:

0.50)

 A.

 B.

 C.

 D. √

 E.

解析:

某机床制造厂喷漆车间女工,年龄28岁。

工龄5年,近期发现月经血量增多。

化验白细胞总数为4000×109/L。

(分数:

1.00)

(1).导致该女工月经异常的有害因素是

A.苯

B.二硫化碳

C.噪声、振动

D.铅

E.三氯乙烯(分数:

0.50)

 A. √

 B.

 C.

 D.

 E.

解析:

(2).该有害因素可能引起的职业肿瘤是

A.皮肤癌

B.肺癌

C.膀胱癌

D.白血病

E.间皮瘤(分数:

0.50)

 A.

 B.

 C.

 D. √

 E.

解析:

夏季某餐厅供应蛋炒饭引起近百人食物中毒,发病者潜伏期为2~5小时,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为主要症状,体温正常。

经现场调查发现蛋炒饭使用的是前一天的剩饭。

(分数:

1.00)

(1).初步诊断这是一起

A.沙门菌食物中毒

B.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

C.葡萄球菌肠毒素食物中毒

D.肉毒中毒

E.变形杆菌食物中毒(分数:

0.50)

 A.

 B.

 C. √

 D.

 E.

解析:

[解析]初步诊断的主要依据,是造成腹泻型蜡样芽胞杆菌食物中毒的食品,在我国最常见的是以米饭为主,同时中毒出现的临床症状以腹痛、腹泻为主,这也符合腹泻型中毒的临床症状特点。

(2).在我国引起该种食物中毒的常见中毒食品为

A.乳及乳制品

B.蛋类

C.咸菜

D.剩米饭

E.豆制品(分数:

0.50)

 A.

 B.

 C.

 D. √

 E.

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