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方偏方一.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748233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2.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秘方偏方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秘方偏方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秘方偏方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秘方偏方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秘方偏方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秘方偏方一.docx

《秘方偏方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秘方偏方一.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秘方偏方一.docx

秘方偏方一

“柑橘液”验方可治烫伤

在日常生活中,有时不可避免地会被火烫,或灼伤及皮肤和粘膜,疼痛异常。

用“柑橘液”治疗,可立即止痛,每获奇效。

  在日常生活中,有时不可避免地会被火烫,或灼伤及皮肤和粘膜,疼痛异常。

用“柑橘液”治疗,可立即止痛,每获奇效。

  柑橘液的制法:

收集霉烂(发酵的)柑橘,削弃掉果皮,将果肉用纱布挤榨取汁,然后装入瓶中备用。

  用法:

将被烫伤的疼痛部位,浸在柑橘液中,也可以用脱脂棉或纱布蘸药汁,湿敷患处,如果加含1%冰块经酒精溶化后加入感觉更舒适。

《本草纲目》中的治腋臭方

腋臭,又名狐臭,是指腋窝部排出的汗液有特殊的刺鼻味而言,多见于夏季。

《本草纲目》中有许多掩盖腋臭方。

  腋臭,又名狐臭,是指腋窝部排出的汗液有特殊的刺鼻味而言,多见于夏季。

《本草纲目》中有许多掩盖腋臭方,介绍几则,供患者选用:

  密陀僧散:

密陀僧适量,择净,研细。

先洗净腋下,取药末适量,香麻油适量调匀,外搽腋下;另用密陀僧末适量放入热蒸饼中,夹在腋下,每日一次。

可收敛除湿。

  醋木香:

木香适量,择净,放入白醋中浸泡3天。

每次取醋木香适量,夹于腋下或阴下,或研末外敷患处,每日一次。

可行气除湿,适用于腋下、阴下湿臭或已成疮。

  槲叶熏洗方:

槲叶适量,择净,水煎取汁,熏洗腋下,之后以苦瓠壳烧烟熏腋下;或取辛夷、细辛、杜衡等量研末,醋泡一夜后外搽腋下,每日3次。

可行气除湿。

  姜汁方:

鲜姜适量,捣烂取汁,用棉签蘸姜汁适量搽腋下,每日3次。

可温阳除湿。

  辛夷散:

辛夷、木香、细辛、川芎各等量。

将诸药择净,研细。

每次取药末适量外撒腋下,每日3次。

可芳香除湿。

  石灰糊:

石灰适量,研细,以陈醋适量调匀外搽腋下,每日3次。

可收敛除湿。

白花蛇草治病验方

胃炎:

白花蛇舌草50克,蒲公英30克,黄芩10克,元胡索10克,加水250毫升,水煎,每日一剂,分3次饭前服,20天为一疗程。

  胃炎:

白花蛇舌草50克,蒲公英30克,黄芩10克,元胡索10克,加水250毫升,水煎,每日一剂,分3次饭前服,20天为一疗程。

  肝炎:

白花蛇舌草60克,丹参30克,板蓝根30克,茵陈20克,栀子15克,金钱草30克,田基黄10克,加水600毫升,浓煎去渣,取汁400毫升,加糖适量。

分两次服,连服两周为一疗程,儿童用量减半。

  甲状腺结节:

白花蛇舌草30克,赤芍15克,桔梗6克,浙贝母10克,夏枯草15克,水煎,每日一剂。

  痤疮:

白花蛇舌草30克,麦冬、生地黄各20克,玄参15克,连翘15克,水煎。

每日一剂,分两次服。

药渣可加水1500毫升煎液,待温后洗患处,每日3~4次。

  外阴湿疹:

白花蛇舌草、苍术、土茯苓各30克,蛇床子15克,地肤子15克,艾叶20克(后下),加水1500毫升,浸泡10~15分钟,用文火煎煮20分钟。

滤液,待温度适宜时,坐浴熏洗外阴20~30分钟。

每晚一次,15次为一疗程,坚持1~2个疗程。

白薇治病验方

白薇味苦、咸,性平,无毒,寒。

归胃、肝、肾经,功能清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

用于温邪伤营发热、阴虚发热、骨蒸劳热、产后血虚发热、热淋、血淋、痈疽肿毒。

  白薇味苦、咸,性平,无毒,寒。

归胃、肝、肾经,功能清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

用于温邪伤营发热、阴虚发热、骨蒸劳热、产后血虚发热、热淋、血淋、痈疽肿毒。

以下介绍几则白薇入药验方:

  咳血:

白薇100克,白及100克,百合80克,大枣50克。

将上药研末混均,蜂蜜为丸,每次9克,每日两次,7天为一疗程。

  水肿:

白薇15克,知母10克,黄柏10克,大腹皮10克。

水煎服,每日一剂,10天为一疗程。

  口腔溃疡:

白薇30克,山萸肉10克,旱莲草10克,山药15克。

将上药研末混匀,水泛为丸,每次6克,每日两次。

  黄褐斑:

生地黄20克,薏苡仁15克,夏枯草10克,桑白皮10克,透骨草20克,枇杷叶10克。

水煎外洗患处,每日一次,每次30分钟,7天为一疗程。

  失眠多梦:

白薇20克,酸枣仁15克,柏子仁10克,黄连10克,磁石30克。

水煎服,每日一剂,连用21天。

葱白可治胃痛反酸

取葱白4段,捣烂,与红糖100克捣匀,放入盘中用锅蒸熟食之。

每日3次,每次9克。

  取葱白4段,捣烂,与红糖100克捣匀,放入盘中用锅蒸熟食之。

每日3次,每次9克。

煅龙牡配浮小麦验方

煅龙牡甘、咸寒,平肝潜阳,收敛固涩,镇静安神;浮小麦甘能益气,凉可除热,有止汗之效。

二药配伍,相互促进,奏固表收敛止汗之效。

  应用煅龙牡甘、咸寒,平肝潜阳,收敛固涩,镇静安神;浮小麦甘能益气,凉可除热,有止汗之效。

二药配伍,相互促进,奏固表收敛止汗之效。

  心得治疗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出汗较多的更年期患者,汗出多还可加用麻黄根、五倍子等。

防治“老慢支”秘方

春季是“老慢支”的高发季节,平时除了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外,还要注意饮食上的调整。

  春季是“老慢支”的高发季节,平时除了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外,还要注意饮食上的调整。

下面介绍两种方法,即内服法和外敷法,供选用。

  内服法

  百合粥生百合50克,粳米少许,蜂蜜25克,共煮粥食用。

具有润肺调中的功效。

  桂花藕粉取藕粉适量,白糖、桂花末各1匙(约10~15克)。

将藕粉用冷水调匀,加入白糖、桂花末,用开水冲成黏稠状,温热食。

具有清热润肺、止咳化痰的功效。

  双白燕窝汤取燕窝3~6克,大白梨1个(去心),白糖5克,川贝母3克。

将燕窝用温开水浸泡2次,每次1~2小时,浸泡后去水及杂质,然后与白糖、川贝母、白梨一起蒸煮,每日早晨服用。

具有清热、化痰、止咳的功效。

  外敷法

  苍桂粉敷脐法取苍耳子、白芥子各3克,肉桂、吴茱萸各2.5克,公丁香2克,麻黄15克,细辛5克,冰片0.5克。

共研为细末,用适量姜汁调匀后敷脐,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2~5天换药1次,10次为1个疗程。

具有扶正固本、止咳祛痰平喘的功效。

葛根配松节

葛根甘、辛,凉,解肌退热,生津,升阳止泻;松节苦,温,祛风除湿,活络止痛,治历节风痛,转筋挛急。

二药配伍,有祛风除湿,柔筋止痛之功。

  应用葛根甘、辛,凉,解肌退热,生津,升阳止泻;松节苦,温,祛风除湿,活络止痛,治历节风痛,转筋挛急。

二药配伍,有祛风除湿,柔筋止痛之功。

  心得为治疗颈椎病伴有颈项拘急的经验药对,临床应用确有良效。

花粉过敏喝点蜂蜜

由于蜂蜜中含有一些花粉粒,经常喝的人就会对花粉过敏产生一定抵抗能力。

  由于蜂蜜中含有一些花粉粒,经常喝的人就会对花粉过敏产生一定抵抗能力。

蜂蜜里面还含有微量蜂毒,具有抗过敏、抗辐射、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的作用。

蜂蜜的食用量以每日一小汤匙为宜,可直接冲水喝或涂在面包上,最好不要高温加热,对蜂蜜过敏和一岁以下小儿最好不要喝。

黄连消斑汤秘方

黄连消斑汤主治:

过敏性紫癜(腹型),属寒热错杂血瘀证,症见皮肤紫斑,形状大小不一,胃脘或脐腹疼痛,黑便或便血,舌红或有瘀斑,苔白或黄,脉弦或滑。

  组成黄连10克,干姜5克,清半夏10克,炙甘草15克,桂枝5克,党参20克,白芍20克,川楝子10克,延胡索15克,大枣10枚,三七3克。

  功能寒热并用,化瘀消斑。

  主治过敏性紫癜(腹型),属寒热错杂血瘀证,症见皮肤紫斑,形状大小不一,胃脘或脐腹疼痛,黑便或便血,舌红或有瘀斑,苔白或黄,脉弦或滑。

  用法1日1,水煎分3次服,夜间可酌加一次。

忌食辛辣、寒凉,易过敏食物。

  方解本方以黄连、干姜为主药,清上热温下寒,寒热并用,清半夏、白芍、桂枝、延胡索、川楝子、三七降逆,化瘀消斑为臣,佐党参、甘草、大枣和中以复中焦升降之职,上药合用共奏寒热并用,化瘀消斑之效。

  加减心下及胃脘疼痛喜按者加良姜、香附,拒按者加蒲公英、丹参;痛在脐腹喜按者加小茴香,拒按者加丹皮;痛在少腹喜按者加乌药、肉桂,拒按者加桃仁、蒲黄;虚寒偏重便血者,加炮姜、白术、制附子;瘀热偏重便血者,加大黄炭、生地榆、地丁。

  临床运用对于血证紫癜,传统习惯多用犀角地黄汤加减,虽对皮肤斑点有效,往往由于药物偏凉而使寒热失调加剧,腹痛加重,治疗不能继续。

本方是在《伤寒论》黄连汤的基础上,结合多年临床经验,酌加金铃子散、白芍、三七而成。

针对寒热错杂血瘀证的病机,可使上热下寒或寒热错杂得以和解,不治斑则斑自愈。

临床若运用得法,治疗腹型紫癜一般1~2周使病情缓解稳定,3~4周基本治愈。

鸡血藤配首乌藤

鸡血藤有养血活血,通经活络之功;首乌藤功擅养心安神,祛风通络。

二药配伍,共达养血活血,通经活络之功。

  应用鸡血藤有养血活血,通经活络之功;首乌藤功擅养心安神,祛风通络。

二药配伍,共达养血活血,通经活络之功。

  心得治疗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四肢疼痛者。

在使用雷公藤时,配合应用鸡血藤和甘草,能减少雷公藤的毒副作用。

解决嗓子干痒痛的汤汤水水

罗汉果1个开水泡服。

罗汉果具有清肺利咽、润肠通便的作用。

对咽喉肿痛、嗓子干痒均有很好的疗效,对于嗓子干痒又伴有便秘的人来说确实是好饮品。

  罗汉果茶

  做法:

罗汉果1个开水泡服。

罗汉果具有清肺利咽、润肠通便的作用。

对咽喉肿痛、嗓子干痒均有很好的疗效,对于嗓子干痒又伴有便秘的人来说确实是好饮品。

  荸荠梨汤

  做法:

荸荠10个,洗净去皮,梨2个,去皮去核切块,加水适量,煮开后可加冰糖少许,一次或分次饮用。

荸荠能止渴解毒、温中益气,与梨同用可防止梨的寒性伤胃。

其实将荸荠打碎取汁液后直接服用,同样可以治疗急慢性咽喉不适。

  桔梗汤

  做法:

桔梗15克,甘草30克,开水泡服。

桔梗有宣肺祛痰、利咽排脓的作用,甘草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以甘草泻火,以桔梗宣肺,热气得泄,肺窍得通,咽喉干痒疼痛症状自然就会减轻。

  鲜姜萝卜汁

  做法:

白萝卜100克,生姜50克,洗净打碎取汁,混合后含咽。

白萝卜有去热、止咳作用,姜可理气止呕、化痰驱寒,两者同用,可起到化痰止渴的作用。

鲜的汁液还能润燥,故本品可治疗急慢性咽喉疼痛、失音等症。

桔梗入药偏方

桔梗,又名白桔梗、苦桔梗、秋桔梗,为桔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桔梗的根。

中医认为,本品性味苦、辛、平,归肺经。

  桔梗,又名白桔梗、苦桔梗、秋桔梗,为桔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桔梗的根。

中医认为,本品性味苦、辛、平,归肺经。

有宣肺祛痰、排脓消痈之功,适用于咳嗽痰多,或咯痰不爽、胸膈满闷、咽痛嘶哑及肺痈胸痛、咳吐脓血、痰黄腥臭等。

  桔梗广泛用于中药配方,如银翘解毒片、桑菊感冒片、牛黄解毒片、复方川贝精片、痰咳净、健民咽喉片等。

以下介绍几则桔梗入药验方:

  急、慢性气管炎:

桔梗、杏仁、知母、远志各6克,黄芩9克,水煎服。

  肺痈:

若咳嗽、胸满痰多,取桔梗30克,甘草60克,加水煎汤,分次温服;若热咳痰稠,取桔梗6克,桔梗叶9克,桑叶9克,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一剂,连服2~4天。

  胸隔满闷:

桔梗、炙枳壳各30克,加水煎汤,去渣,分两次服。

  咽炎:

取桔梗6克,薄荷、牛蒡子各9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

  肺炎(细菌感染者):

桔梗15克,鱼腥草36克,水煎服,每日3~4次。

  小儿喘息性肺炎:

桔梗、半夏、枳壳、陈皮各4克,神曲、茯苓各5克,甘草1.5克。

以上为3岁小儿用量,每日服1~2剂。

  急性扁桃体炎:

桔梗10克,生地黄30克,麦冬12克,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六神丸治病验方

六神丸是一种常用的中成药,主要由人工牛黄、麝香、蟾酥、冰片、珍珠粉、百草霜等中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等功效,常用于治疗咽喉肿痛、无名肿毒等症。

  六神丸是一种常用的中成药,主要由人工牛黄、麝香、蟾酥、冰片、珍珠粉、百草霜等中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等功效,常用于治疗咽喉肿痛、无名肿毒等症。

近年来,临床实践证明采用六神丸治疗各种疣效果较佳,现介绍几种,以飨读者。

  治扁平疣取六神丸数粒,研为细末,用米醋调和为黏稠状备用。

睡前先用毛巾热敷患处10分钟,然后用棉签蘸取药糊适量置于患处,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天换药1次,7天为1个疗程,一般2个疗程可愈。

  治寻常疣将患处置于温热水中浸泡至皮损变软,用75%酒精消毒皮损,以清洁的指甲刀或剪刀将寻常疣表面的角质层轻轻刮去,把3~5粒六神丸研碎贴敷,纱布覆盖,胶布固定,1周后取下。

  治跖疣用75%酒精消毒皮损,以清洁的指甲刀或剪刀将皮损剪小,把3~5粒六神丸研碎贴敷,用麝香壮骨膏固定。

每4天换药1次,此为1个疗程,一般1~3个疗程可愈。

需要注意的是,患者要经常揉压患处,若有疼痛感时,可减少六神丸用量。

慢性腹泻秘方

车前子炒熟,研末。

每次服6克,每日3次,开水送服。

  1.车前子炒熟,研末。

每次服6克,每日3次,开水送服。

  2.山楂炒焦,研成细末。

每次服6克,每日2~3次,白糖水冲服。

  3.茶叶30克,红糖60克。

先将茶叶浓煎,再加入红糖,熬至颜色发黑后饮用。

  4.神曲炒焦成炭,研成细末。

每次服6克,每日一次,开水送服。

  5.芡实、百合各60克,煮粥食用,每日一剂。

  6.生姜、陈茶叶各9克,水煎,每日一剂,分数次服完。

拍拍小腿缓解便秘

多吃少动、胃肠蠕动缓慢常会导致便秘,建议在饭后拍打足阳明胃经以调节脏腑功能,健脾和胃,从而解决便秘问题。

  多吃少动、胃肠蠕动缓慢常会导致便秘,建议在饭后拍打足阳明胃经以调节脏腑功能,健脾和胃,从而解决便秘问题。

  胃经分布很广,它起于鼻翼旁的迎香穴,止于足第二趾外侧端。

不过,对于消化不良、便秘的人来说,并不需要整个胃经都用到。

刺激胃经上的足三里、丰隆、解溪等穴位,就能使胃的蠕动加快,同时加快脾胃运化,对于疏通肠道也有作用。

而这三个穴位恰好都分布在小腿前外侧,距正中线约一拇指的地方,从足踝一直延伸到膝盖。

在早晚饭后10分钟进行拍打,从足踝一直到膝盖处反复拍打50次,能明显改善便秘症状。

前列腺炎艾灸疗法

在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足太阴肾经的输穴,原穴。

悬灸,每穴10分钟。

  [取穴]关元、横骨、三阴交、太溪。

  [关元]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

  [横骨]在下腹部,当脐中下5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太溪]在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足太阴肾经的输穴,原穴。

  [灸法]悬灸,每穴10分钟。

敲击手三里颈背不酸痛

手三里位于肘弯曲成直角,在肘横纹尽头两指宽处。

敲击方法:

左手握空心拳敲击右手臂的手三里,不要用力过大。

每次敲击100下左右,敲击中可有意识地做深呼吸。

  长期伏案工作或者经常打电脑、驾车的人,长期保持一个姿势不动,颈、肩、背以及肘、腕部容易出现疲劳不适症状。

这主要是因为颈背部以及上肢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导致肌肉组织紧张,血液流通不畅,再加上不注意保暖,特别是春季气候变化多端,易受到风寒邪气侵袭,从而使颈背部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致。

如果经常敲一敲手三里这个穴位,对这些部位出现的酸胀以及疼痛或疲劳等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手三里位于肘弯曲成直角,在肘横纹尽头两指宽处。

敲击方法:

左手握空心拳敲击右手臂的手三里,不要用力过大。

每次敲击100下左右,敲击中可有意识地做深呼吸。

有人建议敲击6下作一次呼吸,即1~3下为吸气,4~6下为呼气,以此类推。

然后换右手敲击左臂同样的穴位。

如果用小皮锤代替敲打也可以。

  另外,亦可用空心拳或小皮锤从颈到肩再到手臂、背部,自上而下敲击200次左右,可以起到温热散寒的作用,本身也有利于颈、肩、肘、腕、背等部位不适的缓解。

如果将重点放在颈部与肩部的交叉点肩井穴上敲击,会感觉有一股热气涌向头部,对防治颈椎病、肩周炎、颈肩综合征、偏头痛、失眠等也有很好的作用。

注意,肩井穴左右各一个,操作者可用左手敲击右侧,右手敲击左侧。

热水治病妙方

肩膀如感到有点僵硬不适时,稍加按摩即能恢复。

若无效,可在热水里加少量盐和醋,然后用毛巾浸水拧干,敷在患处,就能使肌肉由张变弛,轻松舒畅。

  1、肩膀如感到有点僵硬不适时,稍加按摩即能恢复。

若无效,可在热水里加少量盐和醋,然后用毛巾浸水拧干,敷在患处,就能使肌肉由张变弛,轻松舒畅。

  2、若身上长疖子红肿疼痛,可用热水浸湿毛巾,敷放在疖子上,反复几次,其症状会很快消失。

  3、感冒头痛时,将一条干净毛巾放在脸盆中,以适量热开水浸湿,稍拧去水,叠平压在患者眼、鼻或头顶部的风池穴等部位,可大大缓解头痛。

  4、由于感冒引起鼻塞不通,可在临睡前,用热水浸透的毛巾敷于两耳部约10分钟,就会使鼻腔通畅、呼吸自如,从而摆脱因鼻塞导致的辗转难眠的困境。

  5、麦粒肿初生时,取少许绿茶放入杯中,以沸水冲之,随后借助茶水的热蒸气熏眼,熏时睁开患眼,一般每次熏10分钟以上,熏1~3次,可望痛止肿消。

乳香配没药验方

乳香辛温香润,能于血中行气,舒筋活络,消肿止痛;没药苦泻力强,功擅活血散瘀,消肿止痛。

乳香以行气活血为主,没药以活血散瘀为要。

二药合参,气血兼固,共奏活血祛瘀,通经活络,消肿止痛之功。

  应用乳香辛温香润,能于血中行气,舒筋活络,消肿止痛;没药苦泻力强,功擅活血散瘀,消肿止痛。

乳香以行气活血为主,没药以活血散瘀为要。

二药合参,气血兼固,共奏活血祛瘀,通经活络,消肿止痛之功。

  心得治疗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四肢疼痛者,因容易引起胃部不适,故一般建议患者饭后服用汤药,每味药剂量不超过9克。

砂仁治病验方

砂仁味辛,性温,入脾、胃、肾经。

具有行气宽中、健胃消食、安胎之功,可用于脘腹胀痛、食欲不振、呕吐、胎动不安等症。

  砂仁味辛,性温,入脾、胃、肾经。

具有行气宽中、健胃消食、安胎之功,可用于脘腹胀痛、食欲不振、呕吐、胎动不安等症。

  妊娠胃虚气逆、呕吐不食:

砂仁、干姜适量,研为细末混均。

每次6克,每日两次,5天为一疗程。

  小儿厌食症:

用砂仁、茯苓、焦三仙、麝香制成膏,贴敷于中脘、气海穴上,每两天一次。

  消化不良:

砂仁、焦苍术各30克,炒车前子10克,共研为细末,蜂蜜为丸。

每次6克,每日两次。

  胃下垂:

黄芪、太子参各30克,白术、砂仁各10克,陈皮15克,升麻12克。

水煎,每日一剂,7天为一疗程。

  慢性胆囊炎:

砂仁、黄连、木香各8克,柴胡、枳实、白芥子、大黄各10克,虎杖12克,金银花、白芍各15克。

水煎,每日一剂,连用14天。

  结肠炎:

砂仁10克,党参20克,茯苓15克,炒白术15克,炒扁豆30克,炒山药30克,肉豆蔻12克,炙甘草6克,大枣5枚,浸泡30分钟后水煎。

两煎药液混匀,早晚分服,每日一剂,7天为一疗程。

升麻治口疮验方

升麻甘辛微寒,性升,为升散郁热之要药。

《本草正义》载“升麻宣发肌肉腠理之阳明,而升举脾胃之郁结……升麻能发散阳明肌腠之风邪,透表发汗,其力颇大,惟表邪之郁遏者宜之,而阴虚热自内发者不可妄试。

  升麻配人中白

  升麻甘辛微寒,性升,为升散郁热之要药。

《本草正义》载“升麻宣发肌肉腠理之阳明,而升举脾胃之郁结……升麻能发散阳明肌腠之风邪,透表发汗,其力颇大,惟表邪之郁遏者宜之,而阴虚热自内发者不可妄试。

”李东垣谓:

“止阳明齿痛,盖用以引清胃之药,入于阳明经耳,非升麻能止齿痛也。

”人中白咸寒,性降,以降火最速而称著。

《本草纲目》载“人中白,降相火,消瘀血,盖咸能润下,走血故也。

今人病口舌诸疮,用之有效,降火之验也。

”二药配伍,一升一降,升散郁热,降火解毒,对于因郁热所致之口疮,效果颇佳。

一般用量为升麻10~15克,人中白15~20克。

适用于偏嗜辛辣热物,郁热内生,上窜口舌,以致口舌反复发生口疮,疼痛,喜冷饮,口臭气秽,大便秘结或不爽,舌质紫红,苔黄腻,脉沉数者,用之升无助火之弊,降无抑遏之虞,甚为合拍。

  升麻配黄连

  升麻发散阳明风邪,升胃中清气;黄连善降阳明胃火,二药合用,升降相伍,其清泻胃火之功效更著,用于治疗胃有积热,郁结不解之牙龈肿痛、口舌生疮、口腔糜烂、咽喉肿痛、乳蛾喉痹等症,疗效尤佳。

如《兰室秘藏》“清胃散”,以黄连为君药,配伍升麻为臣药,善治牙龈肿痛,口舌生疮;《千金方》“治口热生疮:

升麻三十铢,黄连十八铢。

上二味末之,绵裹含,咽汁。

”升麻清热解毒,治胃火牙痛,有“火郁发之”之意。

升麻与黄连相伍,黄连苦寒泻胃火,得升麻之升散则泻火而无凉遏之弊;升麻清胃解毒,升散郁遏之伏火,得黄连苦寒沉降相制,则散火而无升焰之虞。

二药相配,以使上炎之火得降,血分之热得除,于是循经外发口腔诸症,皆可因热毒内彻而解。

生肌散治压疮

生肌散具有化腐生肌、解毒止痛的功效。

  生肌散具有化腐生肌、解毒止痛的功效。

  使用前,先用薄荷、芒硝各10克、金银花15克,加水煎煮30分钟制成清洁液,用以清洗创面,除去坏死組织,直至微出血后,用消毒棉签拭干,将生肌散均匀地喷涂在创面约1毫米厚,外敷无菌纱布,每日换药1~2次。

经临床验证,对压疮有较好疗效。

水果皮治病妙用

治疮痈新鲜香蕉皮2个,捣烂取汁,外涂患处,每日3次。

消炎止痛。

  治疮痈新鲜香蕉皮2个,捣烂取汁,外涂患处,每日3次。

消炎止痛。

  治哮喘新鲜柚子皮适量切碎,加蜂蜜蒸烂,每日早晨以温黄酒调服一茶匙。

理气化痰,止咳平喘。

  治急性肠炎苹果皮30克,放水中煎煮,取汁服用,每日早晚各1次。

和脾开胃,补心益气。

水蛭配地龙验方

水蛭味咸、苦、性平,有毒,功擅破血逐瘀;地龙味咸,性寒,清热止痉,平肝熄风,通经活络。

二药配伍,增强活血破瘀之功。

  应用水蛭味咸、苦、性平,有毒,功擅破血逐瘀;地龙味咸,性寒,清热止痉,平肝熄风,通经活络。

二药配伍,增强活血破瘀之功。

  心得治疗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四肢麻木、疼痛者。

常用剂量:

水蛭3~6克冲服,或15~30克水煎服。

土茯苓治病验方

土茯苓别名禹余粮、白余粮等,味甘淡,性平。

归肝、胃、脾经,功能解毒除湿,利关节。

  土茯苓别名禹余粮、白余粮等,味甘淡,性平。

归肝、胃、脾经,功能解毒除湿,利关节。

入药可治如下疾病:

  带状疱疹:

土茯苓120克,大黄30克,金银花30克,连翘30克,黄连10克,黄柏10克,生地10克。

水煎服,每日一剂。

  牛皮癣:

土茯苓65克,牡丹皮10克,桃仁10克,红花15克,金银花15克,连翘15克。

每日一剂,水煎分3次服,服15天为一疗程。

  咳喘:

土茯苓70克,车前子20克,川贝母10克。

水煎分早晚两次服,3~5天即可治愈。

  腮腺炎:

土茯苓100克研细末,置于瓷器内,倒入适量食醋,浸湿纱布块敷于肿胀的腮腺部位。

每日换药3次,一般早期及症状较轻者,2~3次即可治愈。

  痛风:

土茯苓30克,防己20克,滑石20克,牛膝10克,生甘草10克。

水煎服,每日一剂,连用14天。

  急性睾丸炎:

土茯苓20克,仙人掌10克,研碎捣烂,加少许鸡蛋清混匀成膏状,敷于睾丸红肿部位,纱布固定,每日换药一次。

  丹毒:

土茯苓60克,野菊花、虎杖、透骨草各30克。

将上药加水400毫升,煎煮至150毫升取汁去渣,待药液适宜时,浸泡熏洗患处30分钟。

早晚各一次,每日一剂。

  牙龈肿痛:

土茯苓60克,薏苡仁20克,生石膏30克,川牛膝30克,黄芩10克。

水煎服,每日一剂,3~5天即可见效。

香椿子治病验方

香椿子又名椿树子、椿芽树花等,为楝科植物香椿的果实。

性温,味辛苦,无毒,有祛风散寒止痛之功。

  香椿子又名椿树子、椿芽树花等,为楝科植物香椿的果实。

性温,味辛苦,无毒,有祛风散寒止痛之功。

用治外感风寒、心胃气滞、风湿关节疼痛、疝气等。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其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真菌及白色念珠菌均有较高抗菌活性,对抗绿脓杆菌的作用更为显著。

以下介绍几则现香椿子治病验方:

  疝气痛:

香椿子15克,水煎服。

  痔漏:

香椿子15克,饴糖30克,蒸服。

  外感风寒身痛:

香椿子、鹿衔草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