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考试题目精选.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745628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8.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毛概考试题目精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毛概考试题目精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毛概考试题目精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毛概考试题目精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毛概考试题目精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毛概考试题目精选.docx

《毛概考试题目精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毛概考试题目精选.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毛概考试题目精选.docx

毛概考试题目精选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三、辨析题

3.邓小平理论是“摸论”。

答:

此命题不正确。

邓小平的改革方法论不是“摸论”。

邓小平的确讲过改革是一场实验,要摸索前进;但是邓小平明确提出了市场化取向的经济改革目标,并强调要不断总结经验。

他还从理论高度提出了“看准了就大胆地试与闯”,“走一步看一步”,“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等命题,这三个命题表达了“试”与“看”相统一的改革方法论。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江泽民的党的建设理论。

答:

此命题不正确。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江泽民2002年2月广东考察工作时首次提出的,2002年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它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江泽民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作出了卓越贡献。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们党的思想、理论、路线、方针的总汇和结晶。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全面体现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

在邓小平理论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执政党、怎样建设执政党的问题。

(3)“三个代表”首先是对党本身提出的,对党的建设起重要的指导作用。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党放在执政的地位上、放在治国理政的任务下、放在整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大背景下,来研究党的建设问题。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仅对党的建设起指导作用,也体现了对国家工作的新要求,对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都起着指导作用。

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答:

这种说法不全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产生的两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四、简述题

5.如何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

答: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其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具体说来:

①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为本,这里的广大人民群众就是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包括社会各阶层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

②以人为本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③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④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

6.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答: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具体地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历史、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相结合,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五、论述题

1.如何正确认识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答: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是毛泽东1938年在题为《论新阶段》一文中最先提出的。

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称之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

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实践。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学风,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三、辨析题

1.要做到实事求是,就必须勇于实践。

答:

此命题正确。

实事求是就是要把握客观事物固有的规律性,获得关于事物的真理性认识。

为此,认识主体必须通过实践与客观事物相接触,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

然后运用理性思维揭示事物的本质规律,没有实践,认识就没有源泉,更没有检验自身真理性的标准,实事求是就会落空。

4.解放思想就是实事求是。

答:

此命题正确。

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辩证的:

第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本国的实际出发,敢于和关于走自己的路。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我党的思想路线。

第二,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必须靠实事求是;要恢复实事求是的思想传统就必须解放思想。

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达到实事求是。

第三,解放思想的目的在于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是为了达到新的实事求是。

如果解放思想离开了实事求是的轨道,就有可能出现“左”的和右的错误倾向。

第四,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统一的,解放思想并不等于随心所欲,必须同实事求是相联系,不能割裂和对立起来。

四、简述题

3.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的精髓?

答:

(1)所谓精髓,对于某一理论而言,指的是能使这一理论得以形成和发展并贯穿其始终,同时又体现在这一理论体系各个基本观点中的最本质的东西。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其精髓都是实事求是。

(2)正是由于把握和运用了这个精髓,才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和发展,才有十六大以来的理论创新;同时,这个精髓,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

①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所提出的创造性理论,都贯穿着实事求是的思想。

毛泽东从来反对离开中国的实际去研究马克思主义。

他创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就是突破了对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和把苏联经验神圣化的思想束缚,深刻研究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特点,把马克思主义推向前进的成果。

同样,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以及其他许多方面的理论也都体现了这个精髓。

②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这个精髓,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形成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规划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和一系列以‘‘两手抓’’为重要内容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制定了“一国两制”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方针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强调了改善党的领导和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等等。

③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续坚持这个精髓,在改革发展稳定.经济政治文化.内政国防外交.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新的发展战略;

同时,在总结新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构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理论,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提出了新安全观,提倡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提出“三个代表”要求并把它同党的先进性联系在一起,等等,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④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进一步贯彻这个精髓,紧密结合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坚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着力点,扎扎实实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坚持以搞好先进性教育活动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3)总之,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始终的是实事求是。

把握了这个精髓,就把握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之间的历史联系及其统一的科学思想体系,就把握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中的最本质的东西。

由于把握了这个精髓,一代又一代马克思主义者在开创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进程中,不断解决新课题,开拓新境界。

六、材料分析题

3.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1:

第三,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是最彻底的辩证法,而唯物辩证法的批判本性也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的。

因为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不断变化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真理也具有相对性,也要不断发展。

理论创新,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

针对19世纪70年代末法国一些人以马克思主义者自居,马克思说:

“我只知道我自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

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也批评一些人把唯物史观的原理当作套语,“他们把这个套语当作标签贴到各种事物上去”,“就以为问题已经解决了”并说明这些人根本不是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材料2:

恩格斯在批评《〈资本论〉释》作者杰维尔时说:

他逐字逐句在复述马克思的概括性原理,而对这些原理的前提却是一笔带过,结果把这些原理的意见往往给歪曲了,因为“这些原理具有非常明确的界限,在杰维尔的著作中却带有绝对普遍的因而不正确的意义”。

材料3:

江泽民在“七一”讲话中指出: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如果不顾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的变化,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针对具体情况做出的某些个别论断和具体行动纲领,我们会因为思想脱离实际而不能顺利前进,甚至发生失误。

这就是为什么必须始终反对以教条主义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道理所在。

请回答:

(1)材料1中的马克思主义者,材料2中的杰维尔所犯的共同错误是什么?

(2)材料1~3共同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3)根据材料1~3说明为什么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答:

(1)两者所犯的错误是教条主义,其表现是理论脱离实际,照抄照搬,否认真理的相对性和具体性。

(2)材料1~3共同思想是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当作行动的指南,而不是现成的公式,否则就会犯教条主义,形而上学的错误。

(3)上述材料告诉我们: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的。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从来都把自己的理论当作行动的指南,与时代和实践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是与时俱进的典范,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丰富发展的历史;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是由其实践品格决定的。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最显著特征,也是认识论的基础,正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不断循环,使得人类的实践和认识不断上升到较高的程度,这一切都说明了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三、辨析题

4.五四运动后的中国革命是新式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答:

错误。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划分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时代。

在这个时代,任何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只要是反对帝国主义的革命,它就不再属于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部分,而是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五四运动后的中国革命,虽然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不是以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目的的革命,而是新的由无产阶级领导的,以新民主主义的社会和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国家为目的的革命,并为社会主义的发展扫清道路。

因此,五四运动后的中国革命是新式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四、简答题

2.近代中国的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任务。

答:

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帝国主义同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同人民大众的矛盾,其中 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近代中国革命的两大任务是:

对外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实现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对内推翻封建主义的统治,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走现代化道路。

6.中国革命分哪两步走?

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对此有什么错误观点?

答:

中国革命两步走是:

第一步,民主革命,改变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形态,使之变成独立的民主主义社会;第二步是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社会。

我们党的历史上对此问题的错误观点是:

一种是陈独秀的二次革命论;另一种是王明为代表的的一次革命论,主张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

三、辨析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

答:

不正确。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但并不等于说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已经完成了。

它只是开始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

四、简答题:

3.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经验是什么?

答:

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经验有:

第一,创造了“先合作化,后机械化”的经验;第二,采取了从互助组到初级社再到高级社的逐步过渡形式;第三,贯彻了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第四,正确贯彻了依靠贫农、巩固地团结中农的阶级路线。

 

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三、辨析题

1.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答:

此说法不正确。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最终实现,但它不是社会主义的本质。

四、简述题

1.为什么提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

答:

(1)所谓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意即:

走出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毛泽东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是同总结第一个五年计划执行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相联系的,也是同如何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相联系的。

1956年,苏共二十大以后,毛泽东认为它对我们最重要的教益是要独立思考,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提出要“以苏为鉴”,探索自己的道路。

2.怎样全面.准确理解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

答:

(1)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所作的概括,一方面强调必须集中力量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另一方面指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手段和目的。

这一概括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同时又赋予了社会主义以新的含义和时代内容。

它的基本内涵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①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

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一个十分明显和突出的特点。

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本质中的地位,是邓小平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内在统一的基础上认识社会主义的一个创造,也是他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这个具有更高概括性范畴的重要原因。

②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指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目标,并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阐明了实现这个目标的途径。

六、材料分析题

1.材料1:

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

过去我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

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

我们讲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要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这就要求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所以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

如果说我们建国以后有缺点,那就是对发展生产力有某种忽略。

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

资料来源: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见:

邓小平文选.1版第3卷.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3.63-64

材料2 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

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

如果搞两极分化,情况就不同了,民族矛盾、区域间矛盾、阶级斗争都会发展,相应地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也会发展,就可能出乱子。

资料来源:

邓小平.善于利用时机解决发展问题.见:

邓小平文选.1版第3卷.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3.364

材料3搞社会主义,一定要使生产力发达,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我们坚持社会主义,要建设对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首先必须摆脱贫穷。

现在虽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

只有到21世纪中叶时,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才能说真的搞了社会主义,才能理直气壮地说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

资料来源:

邓小平.社会主义必须摆脱贫穷.见:

邓小平文选.1版第3卷.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3.225.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并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1、2、3、分析社会主义的本质

(2)根据材料1、3分析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答:

(1)1992年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的本质进行了概括: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这个本质包含了两个方面的涵义:

第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与发展生产力;第二,社会主义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所以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

“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2)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解放与发展生产力。

从材料中看出:

“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搞社会主义,一定要使生产力发达,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三、辨析题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所有社会主义国家必须经历的历史发展阶段。

答:

此命题错误。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特指我国生产力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须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而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

(2)因为各国进入社会主义的起始点不同,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历史、传统、风俗习惯等基本国情不同,所以各国经历的历史发展阶段也就不同。

6.我国目前已经进入小康社会,再过20年我们就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了。

答:

此命题错误。

(1)我国目前还处在初步的小康,达到的总体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不平衡的小康。

(2)从消费层次看,目前的小康是低水平的。

从消费内容看,目前的小康是不全面的。

从地区和城乡消费水平看,目前的小康是不平衡的。

(3)十六大报告指出,21世纪头20年我们的目标是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变目前的总体小康为高水平的、全面的、平衡的小康。

四、简答题

2.为什么说我国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答:

(1)从1956年的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到21世纪中叶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初级阶段至少需要100年时间。

初级阶段的长期性从根本上是由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和建成社会主义所需要的物质基础所决定的。

(2)近代中国特殊的历史条件决定了我国只能从“两半社会”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

要改变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落后状况,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实现现代化,是长期的历史任务。

(3)社会主义要求的物质技术基础是随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经济和社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提高。

我们既要完成工业化的历史任务,又要面临已信息化为标志的新科技革命的挑战,面临着综合国力竞争中所处不利地位的压力。

六、材料分析题

2.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我国生产力和科技、教育还比较落后,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城乡二元经济结果还没有改变,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扭转,贫困人口还为数不少;人口总量继续增加,老龄人口比重上升,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大;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制约日益突出;我们仍然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经济体制和其他方面的管理体制还不完善,民主法制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党的十六大认为要解决上述前进中的问题,“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1)什么是小康社会?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有哪些?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思路和要求是什么?

答:

(1)什么是小康社会?

邓小平指出:

“所谓小康社会就是虽不富裕,但日子好过。

没有太富的穷人,也没有太穷的人,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一万亿美元以上。

”但目前我国总体上实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有哪些?

(1)经济建设和改革的目标。

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为基础上,国民生产总值和我国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2)民主政治建设的目标。

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3)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

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明显提高,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

(4)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5)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思路和要求是什么?

十六大指出用20年的时间全面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在奋斗目标,并制定了推进各方面工作的方针政策。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既体现对邓小平小康思想的继承,又体现了时代特征,反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

因为这个目标的实现,将使我国经济更加泛指、民族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有了它,全党全国人民就有了奋斗的基点和前进方向。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三、辨析题

3.改革是中国的一场新的革命。

答:

此命题正确。

改革是解放生产力,是一场新的革命。

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

无论从解放生产力、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的这个意义上来说,还是从政策的重新选择、体制的重新构建这个转变的深刻性和广泛性,以及由此引起的社会生活和人们观念变化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说,改革是中国的一场新的革命,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四、简述题

5.为什么我国的开放政策不会导致资本主义?

答:

1)我们承认对外开放政策是有风险的,会带来一些资本主义的腐朽的东西,产生一些消极因素,但比起开放带来的积极成果,要小得多,只要我们意识到就不可怕,我们有办法、有力量去克服这些腐朽东西和消极因素。

2)开放政策不会导致资本主义。

因为我们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有强大的人民政权、国家机器,实行社会主义政策。

中国的社会制度不会改变。

五、论述题

3.为什么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统一?

答:

我们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统一,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1)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地发展本国经济是实行对外开放的基础和前提;

2)对外开放可以增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

3)两者都是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我们必须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把对外开放的立足点和归宿点放在增强自力更生的能力上,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对外开放。

六、材料分析题

1.下面是一组关于经济全球化方面的资料:

材料1:

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

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

《共产党宣言》

美国联合技术公司为开发电梯新产品,充分利用全球各国的优势,如在法国制造电梯门系统,在德国制造电子器件,在日本设计电动驱动装置,最后在美国组装。

美国福特公司生产的轿车,外国部件占27%。

日本本田公司在美国制造的协和轿车有25%的零部件在海外制造。

20世纪80年代初至1996年,国际资本流量年均增长率高达20%,远远超过国际贸易约5.5%的年均增长速度。

如同交通工具的改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