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练习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745357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02.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练习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练习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练习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练习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练习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练习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docx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练习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练习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练习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docx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练习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阶段质量评估

(一) 运动的描述

A 基础达标卷

(时间:

45分钟 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5题为单选题,6~8题为多选题)

1.下列各组选项中的物理量都是矢量的是(  )

A.速度、加速度、路程

B.速度、位移、加速度

C.位移、加速度、速率

D.瞬时速度、加速度、时间

解析:

速度、瞬时速度、加速度、位移是矢量;路程、速率、时间是标量.选项B正确.

答案:

B

2.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所以引入这个概念没有多大意义

B.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能看做质点

C.凡轻小的物体,皆可看做质点

D.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属于无关或次要因素时,即可把物体看做质点

解析:

质点是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只要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很小,就可以看做质点,选项D正确.

答案:

D

3.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始终没有相遇),当规定向东为正方向时,它们的加速度分别为a甲=4m/s2,a乙=-4m/s2.下列对甲、乙两物体运动情况的判断正确的是(  )

A.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

B.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方向一定相反

C.甲的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一致,乙的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相反

D.甲、乙两物体的速度都有可能越来越大

解析:

加速度是矢量,正负符号表示正负方向,a甲=4m/s2、a乙=-4m/s2,两物体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选项A错误;甲、乙两物体速度方向未知,有可能为甲、乙速度分别与其加速度方向一致,则都做加速运动,选项B、C错误,选项D正确.

答案:

D

4.关于加速度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速度表示速度的“增加”

B.加速度表示速度的“变化”

C.加速度表示速度变化的大小

D.加速度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

解析:

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率,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选项D正确.

答案:

D

5.瞬时速度是指(  )

A.运动物体在某一位置的速度,是物体在该位置速度的值

B.运动物体在某一段位移内的速度,既能表示物体在该段位移内速度的大小,又能表示速度的方向

C.运动物体在某一段路程内的速度,只能表示物体在该段位移内速度的大小,不能表示速度的方向

D.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既能表示物体在该时刻速度的大小,又能表示速度的方向

解析:

物体在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的速度是瞬时速度,是矢量,选项A、B、C错误,选项D正确.

答案:

D

6.如图所示,某物体第一次沿两个半径为R的圆弧由A经B到C,第二次沿直线由A经B到C.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两次物体的位移均等于4R,方向均向东

B.第一次物体的位移等于2πR,第二次物体的位移等于4R,方向均向东

C.两次物体的路程均等于4R,方向向东

D.第一次物体的路程等于2πR,第二次物体的路程等于4R

解析:

物体位移的方向是从起点指向终点,大小是从起点到终点的直线距离,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路程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它的大小是从起点到终点所经过的实际距离,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

答案:

AD

7.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将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十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地送上太空,飞船绕地球飞行一圈时间约为90分钟,“神舟十号”载人航天飞船一项任务是绕“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飞行一圈.根据以上信息有(  )

A.“17时38分”和“90分钟”,前者表示“时刻”,后者表示“时间”

B.飞船绕地球飞行一圈,它的位移和路程都为零

C.飞船绕地球飞行一圈平均速度为零,但它在每一时刻的瞬时速度都不为零

D.飞船围绕地球运动和绕“天宫一号”飞行时可以将飞船看成质点

解析:

时刻表示时间点,时间表示时间段,选项A正确;飞船绕地球飞行一圈,回到出发点,位移为零,平均速度为零,路程不为零,瞬时速度不为零,选项B错误,选项C正确;飞船围绕地球运动可以看做质点,但飞船绕“天宫一号”运动时,飞船的体积和大小不能忽略,不能看做质点,选项D错误.

答案:

AC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沿半径为R的圆运动一周,平均速度不为零

B.物体沿半径为R的圆运动一周,平均速率不为零

C.物体某时刻速度为v,则该物体下一时刻的速度也为v

D.物体某时刻速度为v,则该物体下一时刻的速度不一定为v

解析:

本题疑难点在于没有弄清楚物体运动与平均速度、平均速率的关系,总认为物体一旦运动,速度就不能为0.物体沿半径为R的圆运动一周,物体位移为零,路程大小等于圆周周长,根据定义,平均速度为零,平均速率不为零,选项A错误,选项B正确;物体不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某时刻的速度为v,不代表下一时刻的速度也为v,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

答案:

BD

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20分)

9.(10分)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做“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

(1)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则纸带上打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

(2)A、B、C、D是纸带上的四个计数点,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从图中读出A、B两点的间距s=________;C点对应的速度是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解析:

(1)T=

=0.02s

(2)题中刻度尺的精确度为0.1cm,故A、B两点间的距离为1.70cm-1.00cm=0.70cm,C点对应的速度为vC=

m/s=0.100m/s.

答案:

(1)0.02s 

(2)0.70cm 0.100m/s

10.(10分)如图所示纸带是某同学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得到的,纸带的右端后通过打点计时器,从点迹的分布情况可以判断纸带的运动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

若所用电源频率为50Hz,A、B间距离为265mm.从打下A点到打下B点,共13个点迹,历时________s,位移为________m,这段时间内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

解析:

点迹右端密集且最后几个点间距相等,说明纸带速度先减小,最后匀速;A、B两点间有12个间隔,对应时间为Δt=12×0.02s=0.24s.位移为0.265m,所以AB段的平均速度

m/s≈1.1m/s.

答案:

做先减速后匀速的运动 0.24 0.265 1.1

三、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40分)

11.(20分)一辆汽车从原点O由静止出发沿x轴做直线运动,为研究汽车的运动而记下它在各时刻的位置和速度,见下表,求:

时刻t/s

0

1

2

3

4

5

6

7

位置的坐标x/m

0

0.5

2

4.5

8

12

16

20

瞬时速度v/(m·s-1)

1

2

3

4

4

4

4

4

(1)汽车在第3s末的瞬时速度为多少?

(2)汽车在前3s内的加速度为多少?

(3)汽车在第4s内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4)汽车在第6s内的加速度为多少?

解析:

(1)由表可知汽车在第3s末的瞬时速度为4m/s.

(2)汽车在前3s内的加速度为

a=

m/s2=1m/s2.

(3)汽车在第4s内的平均速度为

m/s=3.5m/s.

(4)a=

m/s2=0.

答案:

(1)4m/s 

(2)1m/s2 (3)3.5m/s (4)0

12.(20分)如图甲所示是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实验时得到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从0点开始依照打点的先后依次标为0、1、2、3、4、5、6…,现测得0、1间的距离x1=5.18cm,1、2间的距离x2=4.40cm,2、3间的距离x3=3.62cm,3、4间的距离x4=2.78cm,4、5间的距离x5=2.00cm,5、6间的距离x6=1.22cm(每0.02s打一次点).

(1)根据上面记录,计算打点计时器在打1、2、3、4、5点时的速度并填在下表中.

位置

1

2

3

4

5

v/(m·s-1)

(2)根据

(1)中表格,在乙中画出小车的速度—时间图象,并说明小车速度变化的特点.

解析:

(1)某点的瞬时速度可用包含该点的一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表示

打1点时:

v1=

≈1.20m/s,

打2点时:

v2=

=1.00m/s,

打3点时:

v3=

≈0.80m/s,

打4点时:

v4=

≈0.60m/s,

打5点时:

v5=

≈0.40m/s.

将数值填入表格中:

位置

1

2

3

4

5

v/(m·s-1)

1.20

1.00

0.80

0.60

0.40

(2)描点并连线得小车的速度—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小车速度均匀减小.

答案:

见解析

B 能力提升卷

(时间:

45分钟 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5题为单选题,6~8题为多选题)

1.如图所示为甲、乙两质点的v-t图象.对于甲、乙两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甲向所选定的正方向运动,质点乙与甲的运动方向相反

B.质点甲、乙的速度相同

C.在相同的时间内,质点甲、乙的位移相同

D.不管质点甲、乙是否从同一地点开始运动,它们之间的距离一定越来越大

解析:

甲速度为正,沿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乙速度为负,沿负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相同,相同时间内位移方向不同,选项A正确,选项B、C错误;若甲和乙做相向运动,则两者距离减小,选项D错误.

答案:

A

2.在全国室内田径锦标赛南京站男子60米决赛中,苏炳添跑出6秒55的成绩,刷新了自己保持的全国纪录.关于他在这次决赛中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60米比赛中的位移是60米

B.60米比赛中的平均速度约为8.67米/秒

C.60米比赛中跑到30米处的速度约为4.58米/秒

D.60米比赛中冲过终点的速度约为18.32米/秒

解析:

田径赛场中60米比赛是在直道上进行的,选项A正确;60米比赛中的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数值为9.16米/秒,选项B错误;比赛中每一位置的瞬时速度不一定等于平均速度,位移中点速度也不一定等于平均速度的一半,选项C错误;比赛中平均速度不是初末速度的平均值,选项D错误.

答案:

A

3.甲、乙两物体在同一水平面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甲做加速运动,经过1s速度由5m/s增加到10m/s;乙做减速运动,经过4s速度由20m/s减小到0.用Δv甲和Δv乙表示甲、乙两物体的速度变化量大小,用a甲和a乙表示甲、乙两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则有(  )

A.Δv甲>Δv乙,a甲=a乙B.Δv甲<Δv乙,a甲=a乙

C.Δv甲<Δv乙,a甲Δv乙,a甲>a乙

解析:

Δv甲=10m/s-5m/s=5m/s,

Δv乙=0-20m/s=-20m/s,

a甲=

=5m/s2,

a乙=

m/s2=-5m/s2

答案:

B

4.关于位移与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某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位移为零,则该物体一定是静止的

B.在某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零,则该物体一定是静止的

C.在直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大小一定等于其路程

D.在曲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大小可能大于其路程

解析:

本题疑难点在于对物体静止的含义的理解.物体静止指物体一直没有运动,位移的大小和路程一定同时为零,而物体的位移为零,该物体不一定是静止的.物体从某位置出发,经一段时间又返回到该位置,此过程位移为零,但它运动了,选项A错误;物体的运动路程为零,说明它没有动,反之物体若静止不动,它的运动路程一定为零,选项B正确;只有在单向直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大小才等于路程,选项C错误;在曲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大小一定小于路程,因为曲线长度(路程)一定大于直线长度(位移的大小),选项D错误.

答案:

B

5.汽车从制动到停止共用时5s.这段时间内,汽车每1s前进的距离分别是9m、7m、5m、3m、1m.则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与哪一秒的平均速度相等(  )

A.第1sB.第2s

C.第3sD.第4s

解析:

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m/s=5m/s,第1s内的平均速度为

1=

m/s=9m/s,第2s内的平均速度为

2=

m/s=7m/s,第3s内的平均速度为

3=

m/s=5m/s,第4s内的平均速度为

4=

m/s=3m/s,第5s内的平均速度为

5=

m/s=1m/s,故选项C正确.

答案:

C

6.关于时间和时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时刻表示时间极短,时间表示时间极长

B.1分钟只能分成60个时刻

C.时刻对应物体的位置,时间对应物体的位移

D.作息时间表上的数字表示时刻

解析:

再短的时间也是一个时间间隔,时刻指一个瞬间,而不是一个很短的时间,故选项A错误,选项C正确;要注意1s不等于一个时刻,1分钟可以分成无数个时刻,选项B错误;作息时间表上的数字表示时刻,选项D正确.

答案:

CD

7.一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4m/s,1s后速度的大小变为10m/s,在这1s内该物体的(  )

A.速度变化的大小可能小于4m/s

B.速度变化的大小可能大于10m/s

C.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4m/s2

D.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10m/s2

解析:

题中只给出1s初、末的速度的大小,这就隐含了两速度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若两速度方向相同,则有Δv=6m/s,a=6m/s2;若两速度方向相反,取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则v=-10m/s,全过程时间t=1s,Δv=v-v0=14m/s,而a=

m/s2=-14m/s2,负号说明a的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即选项B、D正确.

答案:

BD

8.如图所示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由图象可得到的正确结果是(  )

A.t=1s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1.0m/s2

B.t=5s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0.75m/s2

C.第3s内物体的位移为1.5m

D.物体在加速过程的速度变化率比减速过程的速度变化率大

解析:

由图象知物体在前2s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a1=

=1.5m/s2,选项A错误;第3s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的位移x=3.0×1m=3m,选项C错误;在后4s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a2=

=0.75m/s2,选项B正确;由于a1>a2,故加速过程中的速度变化率比减速过程的大,选项D正确.

答案:

BD

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20分)

9.(10分)有关电火花计时器的使用基本步骤如下:

A.当纸带完全通过电火花计时器后,及时关闭电火花计时器

B.将电火花计时器插头插入相应的电源插座

C.将纸带从墨粉纸盘下面穿过电火花计时器

D.接通开关,听到放电声,立即拖动纸带运动

上述步骤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__.(按顺序填写步骤编号)

解析:

电火花计时器先安装墨粉纸盘和纸带,再接通电源,纸带通过电火花计时器后关闭电源.

答案:

CBDA

10.(10分)如图所示是一位同学用手拉动纸带通过电磁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在纸带旁边附着一把毫米刻度尺,电磁打点计时器每隔0.02s打一个点.根据纸带上点的排列情况可判定,手拉动纸带时,手的运动速度怎样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A到C这段距离内手运动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打C点时手拉动纸带的速度约为________m/s.

解析:

纸带上点距先增大后变小,手和纸带速度先变大后变小;由A到C这段距离内手运动的平均速度为

cm/s=17.5cm/s=0.175m/s,打下C点时,纸带的瞬时速度可以用前后两点间的平均速度表示,即

cm/s=40cm/s=0.40m/s.

答案:

先变大,后变小 0.175 0.40

三、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40分)

11.(20分)如图所示是某质点运动的v-t图象,请回答:

(1)质点在图中各段的过程中做什么性质的运动?

(2)在0~4s内、8s~12s内质点的加速度各是多少?

(3)质点在5s末的速度是多大?

解析:

(1)质点在0~4s内和8~12s内,在速度图象中由于都是一条倾斜的直线,说明质点在每段时间里都做加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其中0~4s内质点做加速直线运动,8~12s内做减速直线运动,而4~8s段是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

(2)0~4s内的加速度是

a1=

=2.5m/s2

8~12s内的加速度是

a2=

=-5.0m/s2.

(3)由图象知质点在5s末的速度是10m/s.

答案:

(1)见解析 

(2)2.5m/s2 -5.0m/s2

(3)10m/s

12.(20分)2012年11月,“歼-15”舰载机在“辽宁号”航空母舰上着舰成功.图(a)为利用阻拦系统让舰载机在飞行甲板上快速停止的原理示意图.舰载机着舰并成功钩住阻拦索后,舰载机的动力系统立即关闭,阻拦系统通过阻拦索对舰载机施加作用力,使舰载机在甲板上短距离滑行后停止,某次降落,以舰载机着舰为计时零点,舰载机在t=0.4s时恰好钩住阻拦索中间位置,其着舰到停止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b)所示.则:

(1)舰载机着舰时的速度为多大?

(2)舰载机被阻拦索钩住后1.6s的速度约为多大?

(3)舰载机在0.4s到2.5s时间段内的平均加速度为多大?

解析:

(1)由图象知舰载机初速度为70m/s.

(2)舰载机被钩住后1.6s,对应舰载机着舰后时间为2.0s,由图象得此时的速度约为22m/s.

(3)由图象得0.4s时的速度约为68m/s,2.5s时的速度约为8m/s,由a=Δv/t得a=-28.6m/s2.

答案:

(1)70m/s 

(2)22m/s (3)-28.6m/s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