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21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课后作业 人民版必修2.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737280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3.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21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课后作业 人民版必修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中历史 21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课后作业 人民版必修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中历史 21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课后作业 人民版必修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中历史 21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课后作业 人民版必修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中历史 21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课后作业 人民版必修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21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课后作业 人民版必修2.docx

《高中历史 21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课后作业 人民版必修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 21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课后作业 人民版必修2.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历史 21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课后作业 人民版必修2.docx

高中历史21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课后作业人民版必修2

2019-2020年高中历史2.1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课后作业人民版必修2

课后作业提升

一、选择题

1.(xx江苏南京调研)下图反映了甲午战争前中国洋纱输入的情况,由此可以推断,洋纱的输入(  )

                

A.使传统土纱退出了中国市场

B.标志着中国已成为外商原料产地

C.促进了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D.说明列强向中国大量输出资本

解析:

从图中数据信息变化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通商口岸逐渐增多,外国商品大量涌入,这造成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A项说法错误,B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D项应在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出现。

答案:

C

2.鸦片战争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洋布畅销,致使“松太布市消减大半”。

这一历史现象反映了(  )

A.资本主义萌芽出现B.商品经济渐趋衰落

C.民营纺织工业兴起D.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解析:

“松太布市消减大半”说明我国手工棉纺织业衰败,这是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故D项符合题意。

答案:

D

3.光绪年间,一本书描绘当时的上海“百货阗(充满)集”,“西人所购者,以丝茶为大宗”,“其售于华者,呢、布、羽毛等物,销亦不细(销售量也不少)”。

这反映出(  )

A.民族工业集中于上海

B.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上海成为国际大都会

D.中国“闭关锁国”局面开始被打破

解析:

“西人所购”和“售于华者”的货物,说明中国沦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故B项符合题意。

答案:

B

4.(原创)我国学者陈旭麓认为洋务运动“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

他认为洋务运动(  )

A.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

B.导致自然经济开始走向解体

C.催生了买办和买办化的商人

D.引起了商业和金融业的变化

解析:

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企业,促进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故A项符合题意。

答案:

A

5.1889年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选址汉阳建铁厂。

如下图所示,他对选址的主要考虑是(  )

A.节约生产成本B.便于官府监管

C.带动民用企业D.与洋商争利

解析:

由图文材料中的信息可见,汉阳铁厂的厂址距离总督住所武昌最近,故B项符合题意;A项与汉阳铁厂距原料产地较远的信息不符,C、D两项均与图中的信息没有关系。

答案:

B

6.下表是《1840~1894年我国投资民族企业的人数比例表》。

这一现象不能反映的信息是(  )

投资者

所占比例(%)

官僚、地主

30.86

一般商人

18.52

手工作坊主

7.41

华侨商人

7.41

A.民族资本的来源多元化

B.民族工业产生途径多样化

C.部分投资者来自国外

D.民族工业得到迅速发展

解析:

投资民族企业的人数所占比例,不能反映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速度,故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均与官僚、地主、一般商人、华侨商人等投资近代企业直接相关。

答案:

D

7.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实业救国”论主张产生的根源是(  )

A.西方工业革命的影响

B.高额经济利润的刺激

C.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

D.清政府放宽经济政策

解析:

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严重,许多人纷纷呼吁“设厂自救”“实业救国”,以挽救民族危机,故C项符合题意。

答案:

C

8.下表是《1863~1912年中国民族工业创办统计表》(总投资约为14000万元)。

它反映出中国民族工业创办的主要特点是(  )

上海

广东

江苏

天津

江西

浙江

四川

山东

湖北

河南

河北

46

101

30

2

5

10

5

3

3

5

10

山西

北京

安徽

福建

广西

辽宁

内蒙

湖南

吉林

黑龙

陕西

6

6

9

3

2

4

1

1

3

2

1

A.生产规模的巨大

B.集中在长江流域

C.资金投入的充足

D.主要在黄河流域

解析:

A、C两项表述不符合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规模小、资金少的特点,D项与题干材料中山东等黄河流域省份民族工业数量很少的情况不符。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

9.识读下列图文材料:

材料一 中国土特产品出口统计表

年份

茶(万磅)

丝(包)

鸦片战争前年平均

5000

5000

1845

8019

13220

1851

9919

23040

1863

11869

83264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流入城市的破产农民

材料三 1863年上海洪盛机器碾米厂

材料四 1899年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

请完成:

(1)材料一、材料二反映了哪些历史现象?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主要原因。

(2)指出材料三中洪盛机器碾米厂的性质,并说明材料四中大生纱厂创办的背景。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与材料三、材料四所反映的现象有什么内在联系?

解析:

(1)问中的“现象”可依据材料一、材料二中“土特产品出口”“流入城市的破产农民”等信息进行概括,“原因”应从列强侵华的角度进行思考;第

(2)问中的“性质”应结合材料三中“1863年”等信息进行判断,“背景”需要从政治、经济等方面进行归纳;第(3)问应首先明确材料二、材料三、材料四所反映的现象,进而围绕自然经济解体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关系进行说明。

答案:

(1)现象:

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提高,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农民大量破产。

原因:

列强利用侵华特权,加紧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大肆进行商品输出。

(2)性质: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

背景: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3)内在联系: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造成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商品销售市场,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发展。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98年有人写信给张之洞说)方今机器之利,粤人知其益者,十之八九;两江闽浙,十之二三;河洛以北,万不得一。

名卿巨公,以为是者半,以为非者亦半。

——《汉冶萍公司》

材料二 郑观应主张“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商务者,国家之元气也”“初则学商战于外人,继则与外人商战”。

张謇认为:

“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实业亦必有的……何在?

在棉铁,而棉尤宜先。

”“国人不知进出口货价相抵……较赔款甚,若不能设法,即不亡国,也要穷死。

材料三 泰西风俗,以工商立国,大较恃工为体,恃商为用,则工实尚居商之先;士研其理,工致其功,则工又必兼士之事……夫泰西百工开物成务,所以可富可强,可大可久者,以朝野上下敬之慕之,扶之翼之,有以激厉之之故也……中国果欲发愤自强,则振百工以瞻民用,其要端矣。

——薛福成《振百工说》

请完成: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近代工业发展中的哪些现象?

“机器之利”显而易见,为什么“名卿巨公”还“以为非者亦半”?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张謇和郑观应两人对中国发展近代民族工业的认识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3)根据材料三,指出薛福成关于工商业发展的主要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历史背景。

解析:

(1)问中的“现象”可依据材料一中“粤人知其益者,十之八九”等信息进行归纳,“原因”需要从思想观念、政治制度等方面进行分析;第

(2)问中的“不同点”可结合材料二中“商务者,国家之元气也”等信息进行思考,“相同点”应从根本目的等方面进行说明;第(3)问中的“主要观点”可联系材料三中“中国果欲发愤自强,则振百工以瞻民用”等信息进行归纳,“历史背景”需要从工业状况、列强入侵等方面进行回答。

答案:

(1)现象:

近代工业地区发展不平衡;人们对近代工业的认识不一。

原因:

思想守旧,对西方近代文明存在抵触;担心近代工业发展会威胁专制统治。

(2)不同点:

郑观应主张以商立国;张謇主张以工立国,重点发展棉、铁工业。

相同点:

都主张实现国富民强,从而抵制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

(3)观点:

工商立国;与列强展开以工业为基础的商战。

历史背景:

重农抑商政策和“海禁”政策的实施,导致近代中国落后于西方工业化国家;近代西方列强入侵与对华进行商品和资本输出,使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洋务派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企业。

 

2019-2020年高中历史2.10《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教案大象版必修1

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

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王明“左”倾错误和中央苏区红军的第四次反“围剿”、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红军长征;遵义会议。

2.能力方面:

(1)通过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教学,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揭示历史事件本质的能力。

(2)通过王明的“左”倾错误、红军第四次反“围剿”、第五次反“围剿”等史实的教学,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阅读、观察、判断、比较、综合、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

(3)通过遵义会议和红军长征的历史意义的教学,培养学生深入分析和正确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3.态度、价值观方面:

(1)通过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及其实质的教学,让学生认识到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政府的反动性。

(2)通过红军长征及其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的教学,让学生认识到这是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培养学生不畏艰难险阻的乐观主义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

(3)通过遵义会议的教学,让学生认识到这是中国共产党政治上成熟的重要标志,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4.学法指导方面:

(1)引导学生分析、理解教材中的相关历史材料,让学生掌握通过历史材料正确认识历史问题的方法。

(2)引导学生联系史实讨论“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我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等问题,让学生初步掌握史论结合深入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

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分析:

(1)红军长征是重点。

红军长征是本节内容的核心,是教材的中心环节。

红军被迫长征是王明“左”倾错误,特别是军事指挥方针上的错误在革命根据地全面贯彻的恶果,是我党在成长中经受的一次重大考验。

长征的胜利,不但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而且有利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完成新的历史任务,标志着中国革命新局面的开始。

学习这部分内容,既可以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

(2)遵义会议是重点。

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在教学中,不但要引导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熟是通过自身的不断斗争实现的,而且要让学生认识到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保证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2.难点分析:

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是难点。

九一八事变后,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全国抗日救亡运动兴起,全国人民声讨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而蒋介石又提出了“攘外必先安内”政策。

蒋介石把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视为首要敌人,其次才是日本侵略者。

这一政策是不抵抗政策的继续,其实质是继续对日妥协,集中力量“围剿”红军,压制国内抗日力量。

这是由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反动本质决定的。

课堂教学设计

师:

同学们,谁能结合上节课的内容给我们简单谈谈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社会的时局变化情况?

生:

(发表看法)

师:

九一八事变后,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全国抗日救亡运动兴起,全国人民声讨祸国殃民的不抵抗政策。

在这样的形势下,中国社会又将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今天,我们学习红军的战略转移。

(板书第四节课题)

一、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

1.“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提出

师:

蒋介石不以大局为重,不顾及民族危机,公然于1932年6月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史料和相关内容,感知蒋介石对时局的态度)

生:

(阅读并理解史料)

师;请大家谈谈对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认识。

生:

(各自发表看法)

师:

表面上看蒋介石是以抗日为最终目的,安内是为了攘外,实际上以先“安内”为借口,集中力量“围剿”红军,压制人民的抗日民主运动。

“安内”是真实意图,“攘外”只是遮人耳目而已。

同学们想想,这一政策与不抵抗政策在目的和本质上有没有区别?

为什么蒋介石不顾及全国人民的意愿,还要继续提出反动政策呢?

生:

(思考并作答)

师:

“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与不抵抗政策是一致的。

蒋介石之所以一贯推行反动政策,是因为他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极端害怕人民力量,仇视革命。

2.红军粉碎国民党对根据地的第四次“围剿”

师: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小字内容,了解蒋介石的第四次“围剿”准备和“围剿”策略)

生:

(阅读并了解教材内容)

师:

在蒋介石对根据地进行第四次“围剿”时,中共中央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

(根据教材简要回答)

师:

王明、博古在共产国际的支持下,掌握了中央领导权,忠实地执行共产国际的“左”倾战略,在军事上推行“左”倾冒险主义,在组织上搞宗派主义,使湘鄂西、鄂豫皖两个根据地在第四次反“围剿”中失利。

那么,第四次反“围剿”的结果怎样呢?

(引导学生观察教材第31页第四次反“围剿”胜利图)

生:

(观看插图,了解结果)

师:

红军为什么能够基本上粉碎敌人的第四次“围剿”呢?

(指导学生联系第一、二、三次反“围剿”的情况,阅读教材中小字内容)

生:

(根据教师提供的思路学习、思考并作答)

师:

(对学生的答案加以点拨、归纳)

一、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1.王明“左”倾错误在根据地的全面推行

师: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小字内容,详细了解并掌握王明“左”倾错误产生的背景及其在国统区推行的表现和危害)

生:

(阅读并了解)

师:

1933年初,临时中央机关被迫由上海迁到中央苏区,开始直接领导中央苏区工作,指挥反“围剿”战争。

“左”倾错误,特别是军事指挥方针上的错误,在中央苏区开始全面贯彻。

2.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师:

1933年10月,蒋介石调集反动军队,对根据地发动了规模空前的第五次“围剿”,重点进攻中央苏区。

(引导学生观察教材第32页的两幅插图,阅读教材小字内容)

生:

(观看插图并阅读小字内容)

师:

蒋介石发动的第五次“围剿”与前几次有什么不同?

生:

(思考并作答)

师:

第五次“围剿”得到了帝国主义的支持,装备精良,力量充足;采取了战略上进攻、战术上守势的堡垒推进政策,以图聚歼红军主力。

红军是否具有打破第五次“围剿”的可能性?

(展示投影:

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敌我力量对比表。

引导学生观察、对比、分析图表内容)

次序

国民党军队

中央红军

比例

第一次

10万多

4万多

约2.5∶1

第二次

20万

3万多

约7∶1

第三次

30万

3万多

约10∶1

第四次

30多万

7万多

约4∶1

第五次

50万

8万多

约6∶1

 生:

(按教师的要求观察、比较、分析图表,并思考作答)

师:

(在学生作答的基础上,引导他们进一步阅读教材小字内容中毛泽东的有关建议)

生:

(阅读教材第32~33页小字内容)

师:

如果中共中央能够执行毛泽东的符合中国国情和根据地特点的正确军事主张,是可以取胜的,但他的正确建议遭到博古等人的拒绝。

那么,博古等人在这次反“围剿”中采取了什么政策呢?

他们的政策将会导致什么结果呢?

(师生共同学习教材的相关内容,并提炼观点)

师:

由于博古、李德等人实行进攻中的冒险主义、防御中的保守主义,断送了第五次反“围剿”的胜利希望,使红军在这次反“围剿”中失败,被迫实行战略转移。

这充分说明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

二、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

1.长征的开始

师:

1934年10月,临时党中央被迫决定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八万余人实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

留下3万红军由项英、陈毅率领,坚持游击战争,掩护主力红军突围。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小字内容并观看《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了解红军长征初期的极端危险形势)

生:

(按教师的要求学习)

师:

在革命的危难关头,毛泽东建议红军转兵贵州。

这时大多数党的干部和红军指战员对王明“左”倾错误导致中国革命处于极端危险境地的不满情绪达到了顶点,肯定和采纳了毛泽东的正确建议。

转兵贵州避免了红军覆灭,为遵义会议的召开提供了条件。

2.遵义会议

师:

(先给学生点明遵义会议召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然后让学生阅读教材第34页小字内容,了解遵义会议的经过,注意把握这次会议上的激烈思想斗争)

生:

(根据教师提供的思路学习)

师:

遵义会议集中全力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最高军事指挥权。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

为什么遵义会议能够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确立毛泽东为核心的领导地位)

生:

(互相讨论,选派代表发表见解)

师:

(肯定学生的思维结果,提出自己的看法)中国共产党经过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正确性。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是在同错误领导的斗争中,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形成的正确的领导集体。

(指导学生阅读、分析教材中相关内容和《关于若干历史问题决议》摘录材料,深入理解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

生:

(按教师的要求学习)

师:

请大家结合自己的理解,谈谈“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我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生:

(根据理解,发表见解)

师:

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妥善地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分歧和矛盾的会议。

因此,它是中国共产党政治上走向成熟的标志。

中国共产党的成熟正是通过自身的不断斗争实现的。

同时,这次会议在革命危机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中国共产党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保证革命取得胜利。

3.长征的胜利及其历史意义

师:

(通过大屏幕展示遵义会议后长征的节录片段)

生:

(感知展示信息,了解相关知识,进行情感体验)

师:

1936年10月,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引导学生阅读、分析教材第35页的相关内容和史料,深入理解红军长征胜利的伟大的历史意义)

生:

(阅读并理解)

师:

红军长征是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它令世人感叹。

美国作家哈里森·李尔兹伯在谈到长征时曾充满敬佩地说:

“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不是战役,它不是胜利,它是一曲人类求生存的凯歌……长征却使毛泽东及其共产党人赢得了中国。

”大家肯定也有很多感慨,谁能谈谈自己的感想?

生:

(谈感想)

师:

大家还可以把自己的感想写成小文章。

总之,长征的胜利,不但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而且有利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完成新的历史任务,标志着中国革命新局面的开始。

小结:

(略)

(视课堂时间指导学生处理教材第36~37页“阅读与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