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模具CAD系统开发的一般方法.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733171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93.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4章 模具CAD系统开发的一般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第4章 模具CAD系统开发的一般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4章 模具CAD系统开发的一般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4章 模具CAD系统开发的一般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4章 模具CAD系统开发的一般方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4章 模具CAD系统开发的一般方法.docx

《第4章 模具CAD系统开发的一般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4章 模具CAD系统开发的一般方法.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4章 模具CAD系统开发的一般方法.docx

第4章模具CAD系统开发的一般方法

第4章模具CAD系统开发的一般方法

4.1模具CAD系统的开发过程

随着CAD技术的发展,软件系统的规模越来越大,复杂程度也越来越高。

如果在建立CAD系统的过程中不遵循科学的方法,便难以保证所开发软件的质量。

20世纪70年代以来,软件开发已经由个体作业方式发展成为工程化,逐渐形成了一门新的技术学科——软件工程学。

根据软件工程学的方法,CAD系统的生命期可分为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程序设计、系统调试和系统维护等五个阶段。

前四个阶段称为开发期,最后一个阶段称为维护期。

CAD系统的生命期划分为上述五个阶段,这就为工程化研制CAD系统提供了一个框架。

但是必须指出,实际的系统研制工作不可能是直线进行的,常常存在着反复。

研制人员往往需要从后面的阶段回复到前面阶段,进行再分析或再设计。

下面对系统研制中各阶段的任务和方法作些扼要说明。

1、系统分析

系统分析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对现行的工作流程进行调查,收集并分析有关资料,了解用户的需求。

在此基础上,确定系统的总目标、功能、性能和接口,建立系统的总体逻辑模型。

系统分析阶段的文档包括以下内容:

1)系统的目标:

说明系统的目标,所需硬件、软件以及其他方面的限制。

2)信息描述:

描述系统的输入和输出信息、系统与其他部分(硬件、其他软件、用户)之间的接口。

3)功能描述:

描述系统的功能细节、功能之间以及功能与数据之间的关系。

4)质量评审要求:

规定软件功能和性能的正式确认需求和测试限值。

需要强调的是,在需求分析中应建立和保持与用户的联系,因为开发是为用户服务的,自始至终要得到用户的支持与合作。

2、系统设计

过去,系统设计时利用系统流程图作为工具。

系统流程图表达了系统的执行过程、输入/输出操作和有关的处理,也表达了数据在系统中的流向。

但是,系统流程图无法表示系统的结构和每一模块的功能,因而无法评价系统是否符合用户的逻辑要求,也不可能知道系统的大小,以及是否易于维护和修改。

20世纪70年代中期,结构化系统设计思想得到发展。

所谓结构化系统设计,指的是用一组标准的工具和准则进行系统设计。

其中,结构图是一个主要工具,用于表达系统内各部分的组织结构和相互关系,解决了传统方法所不能解决的问题。

用结构化的方法设计较复杂的CAD系统时,设计过程可分为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两个阶段。

概要设计是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确定软件系统的总体结构和模块间的关系,定义各模块间的接口,设计全局数据结构,确定系统与其他软件及用户之间界面的详细内容。

详细设计主要是描述概要设计产生的功能模块,设计功能模块的内部细节,包括算法和数据结构。

结构化的系统设计强调“自顶向下”的分解,即将系统逐级向下分解成模块和子模块。

在划分模块时,应尽可能地降低模块之间的耦合程度,增加每一模块的内聚性。

模块问的锅台程度低,说明相互问的依赖程度低,模块的独立性好。

模块间耦合程度越低,相互影响就越小,在修改一个模块时,可使修改范围控制在最小限度内;在对一个模块进行维护时,不必担心其他模块是否会受到影响。

模块的内聚性指的是其内部各个部分的组合强度。

一个模块的内聚性往往决定了它和其他模块之间的耦合程度。

降低模块之间的耦合程度和提高模块的内聚性是两个相辅相成的设计原则。

系统设计完成以后形成的文档资料是系统设计说明书。

3、程序设计

程序设计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把系统设计方案加以具体实施,根据系统设计说明书进行程序设计,将功能模块用某种语言实现。

系统结构图中的各个模块都有模块说明,内容包括模块名称、输入数据、输出数据和转换过程等,程序员根据模块说明的要求进行程序设计。

在系统开发的全过程始终贯穿着结构化技术。

结构化程序设计是程序设计阶段的基本技术,其目的在于编写出结构清晰、易于理解、也易于测试的程序。

结构化程序设计指的是“用一组标准的准则和工具从事程序设计”。

这些准则和工具包括一组基本控制结构、自顶向下的扩展原则、模块化和逐步求精的方法。

结构化程序设计理论认为,任何一个程序都可以用三种基本逻辑结构来编制。

这三种结构是顺序处理结构、判断结构和循环结构。

这三种基本结构又促使人们采用模块化思想编制程序。

一个系统(程序)可分成若干个功能模块,用作业控制语句或程序内部的过程调用语句将这些模块联结起来。

自顶向下的程序设计,就是先把一个程序高度抽象,看作是一个功能结构。

为了完成这个功能,需要进一步分解成若干较低一层的模块,实现一些较小的功能。

如此逐步扩展,直到最低一层的每一个模块都非常简单,功能最小,能够很容易地用程序语句实现为止。

逐步求精指的是把一个模块的功能一步一步地分解成一组子功能,而这一组子功能可以通过执行若干个程序步来完成。

自顶向下的程序设计过程只表达了各个功能之间的关系,却不能表达模块的内部逻辑。

采用逐步求精的方法所分解出来的内部逻辑,即程序的执行步骤,能够完成预期的程序功能。

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可大大改进程序的质量,提高编程的效率,而且增强了程序的可读性和可修改性。

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便于发现错误和纠正错误,在修改程序的某一部分时,对其他部分影响不大。

4、系统测试

在开发CAD系统时,总是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错误。

系统测试是对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和程序设计的最后审查,是保证软件质量的关键。

为了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必须对系统进行尽可能完全的测试。

因此,在有的系统开发中,测试的工作量占到整个开发工作量的40%。

软件测试和纠错是密切相关的两个问题,通常所说的调试,实际上包括测试和纠错两方面的工作内容。

在对系统进行测试时,通常按照以下原则进行:

1)设计测试例题时,要给出测试的预期结果,以便做到有的放矢。

2)为保证测试的质量,开发和测试小组分立。

3)要设计非法输入的测试用题,保证程序能够拒绝接受非法输入,并给出提示信息。

4)在对程序修改之后,要进行回归测试,以免由于修改程序而引入新的错误。

5)在进行深入的测试时,要集中测试容易出错的部分。

测试所用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黑盒法,另一种为白盒法。

黑盒法着眼于程序的外部特性,而不考虑程序的内部逻辑结构。

测试人员将程序视为一个黑盒子,不关心其内部结构与特点,只检查程序是否符合它的功能说明。

与黑盒法不同,测试人员采用白盒法测试时需了解程序的内部结构,对程序的所有逻辑进行测试,在不同点检查程序的状态。

按照软件工程的方法,测试过程可分为单元测试、整体测试和有效性测试。

单元测试即模块测试,就是对模块逐个进行测试,对模块的接口、数据结构、执行路径等方面进行考察。

整体测试是将模块逐个装配在一起进行测试,其目的在于考察经过单元测试的模块,是否能组装成一个符合设计要求的系统。

有效性测试的目的是证实软件的功能与用户要求是否一致,有效性测试一般采用黑盒法进行。

5、系统维护

CAD系统生命期的最后一个阶段是维护阶段。

系统的维护往往要消耗大量的精力和费用。

系统维护的内容很广泛,但最主要的是改正性维护、适应性维护和完善性维护。

软件测试往往不可能找出一个大型系统中所有潜伏的错误。

所以,在系统使用期间仍有可能发现错误,诊断和改正这类错误的过程称为改正性维护。

由于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新的计算机硬件和操作系统新版本会经常出现。

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要对CAD系统进行修改,这类维护称为适应性维护。

当系统投入使用后,用户有时会提出增加新功能、修改已有功能或其他改进要求。

为了满足或部分满足这类要求,要进行完善性维护,这类维护占系统维护工作的大部分。

如果仅有源程序,而缺乏文档资料,会因为软件结构、数据结构、系统接口和性能要求等方面不清楚,使维护工作十分困难。

为了减少维护工作量,提高维护质量,必须在系统开发过程中遵循软件工程方法,保证文档齐全,格式规范。

开发模具CAD系统,仅仅使用有效的软件开发方法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有模具设计专家的参与,对模具设计的关键和流程进行认真的总结,才有可能使开发的模具CAD系统符合用户的需要。

4.2人机交互技术

在应用CAD/CAM时,设计人员将设计构思输入系统,系统对构思加以描述、整理,输出给设计人员;设计人员进行修改、补充后再输入计算机,系统再进行分析、判断,将结果输出;如此循环往复,直至满意的结果。

这就是所谓人机交互设计的过程。

显然,它需要人机之间有一个高效的通讯环境。

另外,要求CAD/CAM软件系统除满足基本功能之外,还易于被普通设计人员所接受和掌握。

这些都要求有一个良好的人机界面和交互手段。

事实证明,用户界面的优劣常常影响软件的推广和使用效果,甚至缩短生存周期,为此,软件企业越来越重视用户界面的研究与开发,不断推出一些优秀的交互式图形界面系统。

CAD/CAM软件系统的开发也将友好的用户界面作为基本需求和需要达到的目标之一。

4.2.1用户界面的类型与设计

用户界面不能简单地被理解成是人操作计算机时所面对的屏幕显示形式,它隐含着人机交互的状态、表达形式、操作方法等一系列内容。

4.2.1.1用户界面的类型

(1)所见即所得型这是一种荧光屏上的显示与最终输出结果一致的界面类型。

交互式绘图系统多具有这种界面,交互屏幕作图的显示与绘图机输出的图形一致。

(2)直接操作型这是一种操作动作与操作目的完全吻合的界面类型,如WINDOWS环境下,将要删除的文件直接拖入废品箱。

这种情况下,功能命令不是由通常的菜单选择或键盘输入来执行的,而是隐含在对应符号的直接操作中。

这种界面直观、有趣,易学、易掌握,但也有局限性,对于具有较复杂含义、不便于用某个平面动作直观表示的功能命令则无法采用这种型式。

因此,它常与其它界面形式一起出现。

(3)图标型这是一种用图形代替文字或数值的界面类型,如图4.1所示,打印机代表打印命令、问号代表帮助命令、文件箱代表文件管理命令等。

图标型界面直观、便于理解和记忆,状态设置图标形象,操作也方便。

这种界面是目前最为流行的界面类型。

图4.1图标命令

(4)菜单型这是一种将功能命令按类组织、列于屏幕之上、供用户选择的界面类型。

用户不必事先记住所有功能命令,只要掌握菜单结构就可以到相应的菜单项中选取所需的命令,即执行操作。

菜单型界面的最大好处就是用户记忆负担轻,操作效率高,对于功能命令较多的大型软件尤为重要。

(5)对话型这是一种按照预定程序进程进行人机对话应答的界面类型。

通常是系统运行到某一阶段,需要人工干预输入信息或者决策选择时,在屏幕上提示需输入的信息项目,等待用户输入;或显示预制选项,等待用户选择,用户一旦输入符合格式的信息,系统将继续运行。

这种界面在交互式几何建模系统和CAD/CAM系统中常常都会见到。

(6)命令键入型这是一种通过键盘键入指令控制系统工作的界面类型。

这种类型比较传统,需要用户记忆大量功能命令及其操作格式,不便掌握,易于出错。

但对有经验的熟练用户来讲,免去了菜单的层次选择、查找而使效率更高。

上述类型界面在实际系统中并非独立使用的,而常常是几种类型的组合。

目前,计算机人机界面已形成了以窗口(Window)、图标(Icon)、菜单(Menu)及指点设备(PointingDevices)为基础的所谓WIMP用户界面,并且已经被大量的应用系统使用。

WIMP界面能够帮助用户直接有效地完成任务,而不让他们感觉到是在使用计算机。

这种以用户及其任务为中心的界面设计思想,不但是WIMP界面的基础,也是未来用户界面设计的核心,它将对今后用户界面的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

4.2.1.2用户界面设计

用户界面设计涉及到屏幕布局、颜色选择、网格划分、菜单设置、图标选用等多方面内容,应注意建立和维护数据表示与显示的一致性。

(一)屏幕划分

图4.2屏幕划分

a)对称型b)非对称型

针对显示屏幕的大小、格式和分辨率,合理、充分地利用屏幕,将屏幕作适当划分,以便于不同的显示用途。

通常,CAD/CAM系统总是需要开辟图形区、菜单区、显示提示区等至少三个区域。

屏幕的划分有对称型和非对称型等不同形式,如图4.2所示。

(二)字型选用

无论是菜单还是系统运行中的显示信息,若字符选用得当可以给屏幕带来生气和好的效果。

一般有如下经验规律:

1)利用字体的不同,建立起一种层次关系。

如标题采用区别于文本的字体,以达到清晰、简单、醒目的效果。

2)字间距、行间距尽量保持一致,给人以整齐划一、有规则的感觉。

3)每行长度适当,两端留有余地。

4)屏幕、图标、光标、文本等都应留有页边空白。

(三)颜色选择

用不同颜色来标志信息、设置背景、分离不同形体,这对于用户在操作过程中集中注意力、减少错误是非常有效的,同时对操作者的情绪、心情等均会产生影响。

实践表明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颜色的配置尽量设计成可调,由用户自由选用。

2)色彩搭配要协调,避免使用有刺目感的颜色。

3)鲜艳的颜色可突出重点,引起用户注意,但大面积使用效果不好。

4)屏幕色彩总体效果偏淡冷色对于稳定操作者心绪有利。

5)采用同种颜色不同灰度常常产生意外的好效果。

(四)菜单设计

菜单是一组功能、对象、数据或其它用户可选择实体的列表,是目前CAD/CAM系统中最常用的交互功能方法。

系统功能命令的多少决定了菜单界面中菜单项的数目,菜单次序的安排就显得十分重要。

实践表明:

按功能分组安排最有助于选择应用。

一般按功能大类划分第一级菜单,称为主菜单,每一个主菜单项又由若干子菜单项组成。

如果需要,子菜单项还可有子菜单,但最好层次不要太多,以小于等于四级为宜。

菜单的类型一般包括静态的固定式菜单和动态菜单。

固定式菜单始终显示在屏幕的某一固定区域,通常位于用户界面的最上方。

大多数菜单项采取动态形式,需要时才出现,有利于节省屏幕空间。

动态菜单的形式有:

①拉出式菜单。

用户从上级菜单的边缘拉出一个个菜单,包括上拉、下拉、左拉、右拉菜单;②弹出式菜单。

在无菜单的区域中通过某种操作弹出一个菜单;③翻页式菜单。

主、子菜单完全覆盖,打开一层菜单就像翻过一页书。

(五)图标设计

设计图标一般需从三个方面来考虑:

①识别——要使用户能迅速而准确地识别出图标的含义;②记忆——需要考虑如何让用户更多、更好地记住每一个图标的含义;③区别——图标之间要有显著的区分特征。

比如,命令图标用现实世界中能完成同样的功能的物体来表示,这样剪刀可被用于表示裁剪,放大镜可用于表示比例变换,用钻头表示钻孔等。

4.2.2常见交互技术

人机交互的过程可分解为一系列基本操作,每个操作都是为完成某个特定的交互任务,归纳起来主要是定位、定量、定向、选择、拾取、文本等多项交互任务。

交互技术是完成交互任务的手段,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交互设备。

1.定位技术

定位技术即移动光标到确定位置,指定一个坐标。

首先要明确定位坐标系和定位自由度,是用户坐标系还是设备坐标系,是矢量上定点还是平面上定点、还是三维空间定点。

其次,选择合适的定位技术和辅助定位方法。

定位技术主要有:

(a)用数字化仪或鼠标控制光标定位;(b)用键盘输入定位坐标值;(c)用定向键控制光标定位。

辅助定位方法主要有:

(a)网格,拉动光标定位在其按规律划分的网格点上;(b)捕捉,使光标捕捉定点(如端点、中点、圆心点等)并定位其上;(c)辅助线,利用辅助线找到要定位的点;(d)导航,通过与相关实体的导航约束确定定位点。

2.定量技术

输入某个数值代表某个特定的量,如大小、长度、角度等。

最基本的方法就是直接键入数值。

还有通过两次定位转换出所需量的技术,如尺寸标注中,点取两个尺寸线端点,可自动标注出两点间距离。

3.定向技术

定向即为坐标系中图形确定某个方向。

首先要确定坐标系和旋转自由度,然后可通过定义旋转中心、输入旋转角度完成;也可通过某些图形软件提供的动态热键旋转方式进行定向。

4.选择技术

主要指命令和选项的选择。

有四种方式:

(a)鼠标移动光标选取选项;(b)键入选项命令全称或助记符形式执行命令;(c)按动功能热键执行热键驱动的命令程序;(d)语音控制选择选项。

5.拾取技术

拾取在多数情况下是针对图形对象而言的,是交互式绘图及几何建模中必需的功能。

(1)拾取判断针对不同的图形对象有不同的判断方法。

首先定义光标位置的靶区范围,该靶区可以显示也可以不显示,然后计算该靶区范围是否有线段穿过,有则拾取;如果要拾取的是区域,则计算该靶区是否包容在区域之内,包容则拾取;若要拾取的是字符串,则计算字符串占用区域是否覆盖靶区,覆盖则拾取。

(2)拾取到的现象为使用户在交互操作中随时掌握操作状态和结果,应及时反馈信息。

当拾取到有关实体时,使该实体变色或加亮显示,或改变选中实体线型。

其实际意义是从存贮用户图形的数据中找出该实体的地址。

(3)快速拾取的措施为协助用户方便、快捷地拾取图形,可设置光标附近图元预亮功能,在某个要选图元亮了之后确认,保证拾取的一定是这个图元,避免选择之后才发现选错了的现象。

6.文本技术

文本输入主要是确定字符串的内容和长度。

一般采用方法是:

(a)键入字符;(b)菜单选择字符;(c)单行或多行文本窗口输入字符;(d)语音识别或笔画识别等。

7.橡皮筋技术

针对变形类图形的要求,动态、连续表现变形过程,像随意拉动橡皮筋一样,使用户在这个交互过程中找到最满意的变形状态。

该技术常用于曲线、曲面设计。

8.拖动技术

将形体在空间的移动过程动态、连续地表示出来,使用户实时观察到形体的位置,便于将其放置到希望的位置。

拖动技术常用于演示部件装配过程、进行动画轨迹模拟。

9.草图技术

支持用户类似于在图板上画草图那种徒手绘图方式。

草图技术又称为徒手画技术、草图器技术等。

4.3连续模CAD系统的功能需求分析

4.3.1连续模设计内容及设计过程

连续模是一种在模具的不同工位上完成多道冲压成型工序的精密、高效、复杂的冲压模具,对设计制造要求高。

其设计内容及设计过程与其它类型的冲压模具存在较大的差别,主要包括:

板金零件的冲压工艺性分析、毛坯展开、毛坯排样、条料排样、模具总装结构设计、工作部件设计、辅助装置设计、零件详细设计等。

在设计连续模时,需要仔细考虑各种复杂因素,一旦对某一环节考虑不周,就可能造成质量问题。

分析板金零件冲压工艺性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判定它是否适宜采用冲压加工方法制造。

采用冲压方式生产板金零件时,板金零件的形状大小、圆角半径、孔间距等必须满足一定的工艺要求,否则就需要修改零件形状,或改用其它加工方法。

板金零件是由平板毛坯经冲压加工而成,因此,在设计板金零件的冲压成型工艺时,需首先将其展开成平面形状,以确定它的毛坯尺寸。

展开尺寸的精度会直接影响制件的加工精度。

目前,尚未有精确的计算方法,通常采用经验公式或有限元法计算获得。

毛坯形状确定之后,即可进行毛坯排样,确定毛坯在条料上的排布方式,并设计出废料形状。

条料排样就是确定板金零件由毛坯逐步冲压成形的过程,是连续模的最关键设计内容之一,也是最难的设计任务之一。

条料排样的结果基本上确定了模具的结构形式,其设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冲压加工出零件的质量。

在条料排样时除了需考虑冲压工序的特点、模具结构的复杂程度外,还要考虑如何保证条料顺利平稳地送进,并协调完成各工位的加工动作。

模具结构及零件的设计是在条料排样的基础上,确定模具的总体结构,以及各零部件的形状和安装方式。

在进行模具设计时,需首先根据条料排样的结果,确定模具的送料、卸料、顶料、导向及定位等方式,选择合适的模架结构,然后确定凸模与凹模形式(如整体式、拼块式及镶拼式),最后设计其它相关的辅助装置,如安全检测装置、限位装置等。

上述设计过程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当在后续设计阶段发现问题时,还应返回到前面调整设计,以获得满意的结果。

4.3.2连续模CAD系统的功能模型

建立连续模CAD系统的功能模型,就是采用一种模型化的方法描述连续模CAD系统的功能需求,以及各功能需求间的相互关系,以便更好地理解并掌握连续模CAD系统的开发要求。

(一)IDEF0方法

IDEF0方法是一种描述系统功能活动及其相互关系的结构化分析方法。

在系统分析过程中,严格按照自顶向下逐层分解的方式,由整体到局部地对系统进行全面地分析,分析结果以IDEF0模型表达。

IDEF0模型是由一系列图形单元组成,最基本的图形单元为一个方盒和与该方盒连接的一组箭头组成,它代表了一功能模块,如图4-3所示。

 

图4-3IDEF0模型的图形单元

图中,方盒表示系统的功能,而箭头则分别表示该功能模块所关联的输入、输出、控制和机制。

其中,输入是指该活动所需的信息;输出则是指输入信息经该功能模块处理后所产生的信息;控制是指该功能模块执行的条件及约束;机制则是指该功能模块是由什么来完成的。

在IDEF0模型中,一个模块与其它模块间的关系通过互相联结的箭头来表示。

而当一个模块被分解成几个子模块时,则用一组编号来表达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如图4-4所示。

 

图4-4IDEF0模型的层次结构

在建立IDEF0模型时,首先必须确定系统的范围、观点及目的。

范围是指系统模型的主题,它描述了系统与外部的接口以及与外部的界限;观点是指从什么角度去观察所描述的对象;目的则是指建立模型意图及理由。

(二)连续模CAD系统的IDEF0模型

按照IDEF0方法,可首先建立连续模CAD系统的A-0图,如图4-5所示,该图确定了系统的范围、输入、输出、控制和机制。

1)输入:

包括板金零件的形状、精度、材料等各方面的特征信息。

2)输出:

包括毛坯排样图、条料排样图、模具总装图及模具零件图等。

3)控制:

在连续模设计过程中,设计者的经验、有关设计标准、加工条件等都是制约设计结果的重要因素。

4)机制:

设计者作为主体,控制系统的运行。

 

图4-5连续模CAD系统A-0图

然后,根据连续模的设计内容及IDEF0模型的分解方法,可将A-0图进一步分解为图4-6所示A0图。

该图刻划出各功能模块间的相互依赖和相互约束的关系,并对各功能模块的输入、输出、控制和机制亦给出了明确的说明。

这些信息,对指导系统的开发具有重要的作用。

对A0图中的各功能模块,按照连续模设计内容作进一步的分解,可分别得到A1、A2、A3图,如果需要,可对分解图中各功能模块作进一步的分解,直到不能分解为止。

这些分解出来的功能模型图更全面、更详细地描述了连续模CAD系统,使开发人员能很好地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及输入、输出要求,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图4-6连续模CAD系统的A0模型图

4.3.3连续模CAD系统的需求说明

虽然,连续模的设计过程按其设计内容可分为毛坯展开计算、毛坯排样、条料排样、总装设计和零件详细设计等步骤。

但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在每一设计阶段,通常都需要考虑后续各设计阶段的有关内容,有时只有在后续的设计活动中才能发现前一阶段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相应的修改。

这就要求连续模CAD系统应具有一定的并行设计功能,使设计人员在任何设计阶段,都可考虑到后续设计的要求,并可对设计结果进行实时修改。

连续模的冲压成形工艺设计是一非常复杂的设计任务,需考虑诸多因素,而且,连续模结构本身亦非常复杂,有时多达上百个零件,这就要求连续模CAD系统应具有相应的灵活性、易操作性,以使用户能方便快捷地设计出连续模。

另一方面,各个企业所采用的连续模结构形式、设计方法及相关标准可能都有所不同,这就要求系统应具有相应的可扩充性,使用户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对系统进行定制处理,以满足设计要求。

4.4连续模CAD系统的设计

4.4.1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连续模CAD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就是根据连续模CAD系统的功能需求分析结果,从软件开发的角度,确定系统的开发支撑平台,并提出系统的功能模块组成及其相互间的关系。

1.系统开发平台的确定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