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大附中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672116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0.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师大附中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北京师大附中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北京师大附中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北京师大附中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北京师大附中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师大附中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

《北京师大附中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师大附中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师大附中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

北京师大附中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

..................

北京师大附中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第I卷基础

一、基础知识

1.班里四位同学在以下加点字词的读音上出现了分歧,请判断下列哪位同学的读音是全部正确的。

挑剔氛围欺侮剽窃求本溯源数见不鲜安步当车

A.挑剔(tì)氛围(fēn)欺侮(wū)剽窃(piāo)

求本溯源(shuò)数见不鲜(xiǎn)安步当车(dàng)

B.挑剔(tī)氛围(fèn)欺侮(wǔ)剽窃(piáo)

求本溯源(sù)数见不鲜(xiǎn)安步当车(dàng)

C.挑剔(tì)氛围(fèn)欺侮(wū)剽窃(piáo)

求本溯源(shuò)数见不鲜(xiān)安步当车(dāng)

D.挑剔(tī)氛围(fēn)欺侮(wǔ)剽窃(piāo)

求本溯源(sù)数见不鲜(xiān)安步当车(dàng)

2.作为年级“汉字听写大赛”的裁判,请判断下列哪位同学的书写有两个错别字。

A.关怀倍至别出心裁不胫而走迁徒的鸟

B.儒子可教两全齐美美仑美奂名门旺族

C.平添烦恼沉鱼落燕貌合神离老骥伏枥

D.义气用事一愁莫展笑容可鞠各行其是

3.对下列成语加点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罄竹难书:

尽,完

B.好高骛远:

奔驰

C.敝帚自珍:

破的,坏的

D.色厉内荏:

软弱,怯懦

4.下列关于作家作品知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归有光,明代古文家,世称震川先生。

《项脊轩志》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文章善于通过家庭生活小事和平凡场景来寄托自己的深情。

B.李煜,史称南唐后主,通晓音律,善诗文,能诗画。

《虞美人》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表达的是对故国的深切怀念。

C.杜牧,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

他与李贺并称为“小李杜”。

他的代表作《阿房宫赋》借古讽今,阐述了天下兴亡的道理。

D.苏洵,北宋散文家,擅长政论,笔力雄健。

他与儿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著名,后人并称他们为“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5.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族庖岁更刀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B.日影反照,室始洞然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C.亡骑两骑耳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D.技经肯綮之未尝齐人未尝赂秦

6.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后人哀之而不鉴之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B.汉军乃觉之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C.能以足音辨人不赂者以赂者丧

D.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迹

二、名篇名句默写。

7.补全空缺处的名句。

(1)出师未捷身先死,______________。

(杜甫《蜀相》)

(2)______________,铁马秋风大散关。

(陆游《书愤》)

(3)______________,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4)细草微风岸,______________。

(杜甫《旅夜书怀》)

(5)______________,只是朱颜改。

(李煜《虞美人》)

(6)______________,援玉袍兮击鸣鼓。

(屈原《国殇》)

(7)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______________,用之如泥沙。

(杜牧《阿房宫赋》)

第II卷阅读

三、名著检测题

8.()这个典故与曹操无关。

A.辕门射戟B.割发代首C.望梅止渴D.横槊赋诗

9.()这个典故与刘备有关。

A.单刀赴会B.草船借箭C.煮酒论英雄D.群英会戏蒋干

10.“周瑜打黄盖”这条苦肉计是()的前期策略。

A.火烧乌巢B.火烧新野C.火烧连营D.火烧赤壁

11.下列名将与战场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A.关羽——华容道B.张飞——逍遥津C.马超——葭萌关D.黄忠——定军山

12.在京剧《甘露寺》中,乔国老有几句唱词形容赵云:

“他四弟子龙_______将,盖世英雄冠九州,_______救阿斗,杀得曹兵个个愁……”横线处应当选择()。

A.常山;长坂坡B.范阳;长坂坡C.常山;白马坡D.范阳;白马坡

13.《失空斩》是京剧《失街亭》《_______》《斩马谡》三折戏的合称,戏中_______(填姓名)的唱词有:

“我本是卧龙冈上散淡的人,凭阴阳如反掌保定乾坤。

14.辛弃疾在《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写道: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

曹刘。

生子当如_______。

15._______(填姓名)在诸葛亮死后,感慨道:

“吾能料其生,不能料其死也。

16.请概括《三国演义》中某一段具体情节,不超过10个字,其中必须带有数字(例如:

桃园三结义、刘备三顾茅庐),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16年8月16日1时4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发射升空。

人类将首次完成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这标志着我国空间科学研究又迈出重要一步。

量子是物理世界里最小的、不可分割的基本个体。

它的奇妙之处在于量子叠加原理和量子纠缠。

什么是量子叠加原理?

就是说,量子有多个可能状态的叠加态,只有在被观测或测量时,才会随机地呈现出某种确定的状态,“这就好比孙悟空的分身术”,量子卫星首席科学家、中科院院士潘建伟解释道,“一个孙悟空同时出现在多个地方,孙悟空的各个分身就像是他的叠加态。

在日常生活中,我不可能同时出现在两个地方,但在量子世界里,作为一个微观的客体,它可以同时出现在许多地方。

”而所谓的量子纠缠,则意味着两个纠缠在一起的量子就像有心电感应的双胞胎,不管两个人的距离有多远,当哥哥的状态发生变化对,弟弟的状态也跟着发生一样的变化。

两个处于纠缠状态的量子无论相距多远,都能“感应”对方状态,爱因斯坦称之为“幽灵般的超距作用”。

随着这两种特性被科学家不断认识,适用于实际应用的新技术也被逐渐开发出来,量子通信就是其中之一。

科学家利用量子有多个叠加态的原理,用量子作为保密通信的密钥。

这样一来,一旦有人试图截获或测试量子密钥,就会改变量子状态,科学家便能立刻发现。

所以,利用量子不可克隆和不可分割的特性,就能实现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

量子通信的另一种——量子隐形传态,通过隐形传输实现信息传递。

即将粒子的未知量子态精确传送到遥远地点而不用传送粒子本身。

“信息安全根本上需要解决的,就是传输内容不被别人知道、保证接收者是和发送者对话,以及信息不被篡改。

”潘建伟说,仅仅发射一颗卫星是不够的,只有形成“星座”才能建构起网络,而且需要地面配置相应基础设施,确保网络连接到千家万户。

量子通信不仅应用于百姓日常通信,也可用于水、电、煤气等能源供给和民生网络基础设施的通信保障,还可应用于国防、金融、商业等领域,势必带来科技界和产业界的巨大变革。

(取材于2016年8月16日《人民日报》)

材料二

我国发射的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被命名为“墨子号”。

就像国外有伽利略卫星、开普勒望远镜一样,以中国古代伟大科学先贤的名字来命名全球首颗量子卫星,将提升我国的文化自信。

墨家逻辑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逻辑、古印度因明学逻辑并称世界三大逻辑体系,而逻辑体系是科学的基础。

墨家经典著作《墨经》中有不少与现代科学知识相通的记载,比如“光学八条”。

墨子在两千多年前就设计了小孔成像实验,并发现了光线沿直线传播,这可以说奠定了光通信、量子通信的基础。

墨子科学思想在战国时期兴起、发展,至秦骤衰,其湮灭的原因令人深思。

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促使人们把自然现象与社会人事相联系,而墨子的科学思想把自然作为科学认识活动的独立对象,强调以科学实践为基础的理性分析。

这样,墨子科学思想就和上述占统治地位的传统思想大相径庭。

古代“重农抑商”的思想也抑制了手工业技术的发展规模。

工匠阶层不能形成独立的强大的社会力量。

墨家的科学活动是伴随着战国时期手工业技术发展和工匠阶层兴起而兴盛的。

由于手工业技术被抑制,墨家科学思想也难以深化。

墨子“兼爱”“非攻”的政治思想不能满足封建国家统治的需要,对一个思想体系来说,一部分的湮灭当然会影响另一部分的发展。

墨子的政治思想不被重视,这对墨子科学思想的流传发展是不利因素。

传统社会的价值理念是“重人文,轻理工”,知识阶层奋斗的目标是熟读儒家经典,以期金榜题名。

失意者则在老庄和佛学中寻求解脱。

工匠和知识分子的活动被远远隔离,自然科学理论和方法的研究缺乏足够的知识力量。

在这样的文化传统下,不仅墨子科学思想的湮灭是不可避免的,连一般的研究自然的科学活动也受到阻碍。

墨学的复兴是在清末民初。

当时列强环伺,民族危机严重。

危机促成一股奋发图强、自立救国的思潮。

欧洲列强“船坚炮利”,使中国“木船土炮”相形见绌,迫使人们承认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墨经》再次受到重视。

近代中国治墨学者从墨子思想中主要汲取的是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及与近代科技思潮本质上类似的科学思想。

(取材于邢兆良相关文章)

材料三

儒墨在战国时并称显学,墨者具有高尚的理想,又能身体力行。

他们景仰大禹治水之功和“形劳天下”的精神,履行“以自苦为极”的“禹之道”,这些内容在鲁迅的小说集《故事新编》中得到了体现。

恰好鲁迅的故乡绍兴被视为夏禹遗泽之地,他对绍兴“其民复存大禹卓苦勤劳之风,同勾践坚确慷慨之志,力作治生,绰然足以自理”的风俗有自豪的肯定。

“中国的脊梁”是鲁迅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中提出的,他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

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

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在《故事新编》中这种理想人格以《理水》中的禹、《非攻》中的墨子为代表。

《理水》中禹的出场被写得有声有色,一群乞丐似的大汉冲破交通线,引起一阵喧嚷及卫兵的阻拦。

禹的精神是墨家的,禹的“理水”是中国文化中博施济众的典范,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在《非攻》一文中,鲁迅有感于三十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务夺侵凌”和儒家理学赴国难之不济,而对墨家价值进行重新发现。

小说中表现了墨子“遍从人而说之”的救世热情、高超的“以理服人”的手段、积极奔走的实干家风范。

这种“埋头苦干”“拼命硬干”的精神,较之儒家的割裂道德与事功、道家的割裂思想与行动,显然更为鲁迅认同。

(取材于高远东相关文章)

17.根据“材料一”,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量子具有的奇妙特性是量子叠加原理以及量子纠缠。

B.两个处于纠缠状态的量子能够远距离互相感应对方。

C.爱因斯坦称孙悟空的分身术为“幽灵般的超距作用”。

D.量子通信分为两种:

量子保密通信和量子隐形传态。

18.根据“材料一”,对量子通信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量子为密钥,利用量子不可克隆和不可分割的特性,能实现量子保密通信。

B.只要发射一颗卫星,量子保密通信就可以实现确保信息网络连接到千家万户。

C.量子通信可以从根本上实现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交互的信息不会被别人知道。

D.量子通信可以应用于民生、国防、金融、商业等多个领域,其发展空间很大。

19.对材料二中我国首颗量子卫星被命名为“墨子号”的原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中国古代伟大的科学先贤墨子的名字来命名,将提升我国的文化自信。

B.墨家的逻辑体系是全球三大古老的逻辑体系之一,也是科学的基础之一。

C.墨家经典《墨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