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原文及翻译赏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719595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9.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梅》原文及翻译赏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梅》原文及翻译赏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梅》原文及翻译赏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梅》原文及翻译赏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梅》原文及翻译赏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梅》原文及翻译赏析.docx

《《梅》原文及翻译赏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梅》原文及翻译赏析.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梅》原文及翻译赏析.docx

《梅》原文及翻译赏析

《梅》原文及翻译赏析

唐代:

崔道融

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

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横笛和愁听,斜枝倚病看。

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梅花初放,花萼中还含着白雪;梅花美丽孤傲,即使要入画,都会担心难画的传神。

花香中别有韵致,清雅的都不知道冬的寒冷。

心中愁苦之人不愿听那哀怨的笛声,病躯倚着梅枝独看这风景。

北风如果理解我怜悔之意,就请不要轻易的摧残它。

注释

萼(è):

花萼,萼片的总称。

由若干萼片组成,一般呈绿色,保护花芽。

雪:

指白色梅花。

孤标:

独立的标识,形容清峻突出,不同一般。

朔(shuò):

北方。

创作背景

崔道融在公元895年(乾宁二年)前后,做过县令之类的小官,后避战乱入闽,空有一腔抱负却无处施展。

此诗为诗人咏梅之作,既赞梅花之孤高芳郁,亦向世人暗寓自己的高洁情操。

赏析

“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

”此句写“冷”。

只是“数萼”,方显冷清。

诗人家中必无高朋满座。

无朋无友,遗我一人,隐隐花开,淡淡看来。

在诗坛众多的咏梅诗中,林逋《山园小梅》云:

“众芳摇落独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齐己《早梅》云: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此二者皆是“暖”景,何等的热闹,独不似崔道融咏梅诗的“冷清”“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先写花形,复写花香。

关于这一点齐己的《早梅》诗和林逋的《山园小梅》诗也与之如出一辙。

“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先写花形,复写花香。

齐诗林诗亦然。

齐诗云:

风递幽香出,禽窃素艳来。

林诗云: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三者意境则各不相同。

崔诗清。

香为清香,以清替寒。

齐诗虽有一幽字,其境不觉其幽,唯觉流畅而已。

林诗着一趣字,所谓文人雅事此般趣味则是。

“横笛和愁听,斜枝倚病看。

”此句愁。

于花香之后,写花事。

李益《从军北征》云: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

律然《落梅》云:

不须横管吹江郭,最惜空枝冷夕曛。

横笛是特指,故和愁听。

齐诗无此写人之句。

林诗云: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不离其雅趣。

“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此句苦。

苦苦哀求之意。

唯此相慰,不忍见其凋残。

此写花愿。

齐诗云: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就花写花,不似崔诗化人入花,其情深切。

林诗至上句已毕。

崔道融四句诗,冷、清、愁、苦,皆出寂寞。

人无伴,心亦无寄。

偶见之数萼梅花,恋恋不已,却无大地春回的欢乐。

只因心间的孤寒不因人间的寒暑而迁移。

律然《落梅》全诗云:

和风和雨点苔纹,漠漠残香静里闻。

林下积来全似雪,岭头飞去半为云。

不须横管吹江郭,最惜空枝冷夕曛。

回首孤山山下路,霜禽粉蝶任纷纷。

意境与崔诗较近。

然此为落梅,正当有叹惋之意。

崔道融写初发之梅,清寒远甚于此,可想见其人之寂寞何等之深。

《梅》原文及翻译赏析2

更漏子·雪藏梅

雪藏梅,烟著柳。

依约上春时候。

初送雁,欲闻莺。

绿池波浪生。

探花开,留客醉。

忆得去年情味。

金盏酒,玉炉香。

任他红日长。

翻译

在梅雪还在相互映衬时,柳树已长出了绿芽,透露出春的消息。

刚送别南方的大雁,就听到了黄莺鸟的清脆鸣声,绿波荡漾,使人心旷神怡。

回想起去年我们一起去踏春寻花,将客人挽留以至酒醉的情景,历历如在眼前,使人回味。

在触景生情中,独自用金杯斟上美酒,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一任炉烟袅袅。

注释

更漏子:

词牌名。

《尊前集》入“大石调”,又入“商调”。

《金奁集》入“林钟商调”。

四十六字,前片两仄韵,两平韵,后片三仄韵,两平韵。

雪藏梅:

残雪覆盖着梅花。

烟:

春日阳气发生,林泽上升的雾气叫烟。

著:

附着。

依约:

依稀,仿佛。

上春:

孟春,农历正月。

初送雁:

刚刚目送北飞的大雁。

雁为候鸟,秋往南飞,春往北飞,俗有“七九河开,八九雁来”的谚语。

欲:

将要。

探花开:

唐代制度,新科进士于曲江杏园举行宴会,称探花宴。

以少俊进士二人为探花使(探花郎),遍游名园,采取名花,为宴会增彩助兴。

这里仅指初春举行的宴会。

赏析

上片写初春已至。

以细腻的笔触,描画初春景色,梅花傲雪怒放,柳条含烟抽叶,仿佛在告诉人们,严冬即将过去,初春已经来临。

“藏”、“著”二字,颇传神,正如唐朝马怀素《正月七日宴大明段》诗所吟“就暖风光偏着柳,辞寒雪影半藏梅”。

再看那刚刚送走的鸿雁人,快要听闻的黄莺啼声,绿池水面泛起层层微波浪。

“初”、“欲”二字,写春天已经一天天临近。

可见,所写的春景是动态的,主人公的心境是欢愉的。

雪中藏梅、杨柳烟绕之时,大约春天就快要来到了。

这时,送走了鸿雁,期待着黄莺的啼鸣,门外绿池波浪荡漾。

这一切的描述,表达出词人对春天的急切期盼,对美好生活的急切渴望。

词人先从细小的节物变化写起,展示了腊尽春回、阳气初生之际的优美自然景色。

暖气初动,其明显标志就是雪里梅花开放、柳枝绽芽含烟;这一新景致,昭示初春时节到来了。

作者放眼望去,发现春意继续萌动,逐渐遍及诸物。

一“初”一“欲”,见禽鸟之感春才刚刚开始。

继言春水已“生”,则春色已渐渐分明了。

可见作者体物描景,文心极细。

下片写开筵欢饮。

在花期设宴,留宾客醉饮,去年亦是如此情味。

有金盏酒,焚玉炉香,词人愿长长的白日都在这样欢快的环境中度过。

词人过着富贵的生活,秋日、春日,去年、今年,都是赏美景,饮美酒,过得舒适畅快。

回忆去年的一次盛宴,与客同醉,那份情味,依然记得。

时隔一年,事不重复,人也难聚,主人公唯有举起金杯的美酒,和着玉炉的香烟,任凭他红日长。

词作排解心中的惆怅的方式,反映了晏殊的旷达情怀。

作者感春忆旧之情。

这是由今而忆昔:

初春景色是如此美好,作者设宴赏景,留客共醉,不觉回忆起“去年”此时的情事,心中怅然。

风景不殊,而人事已非,怎不令人慨叹。

如何开释这满怀的惆怅呢,作者以富于理性的思索回答道:

我惟有在玉炉香中举起金盏酒,且寻眼下的快乐,以驱除胸中的无聊之感,任他窗外红日自长吧。

此词表现的,是典型的大晏风度和大晏情调。

他就是如此善于以理节情,排忧适性,自我解脱,以跻身于旷达的人生境界的。

这首词描写的是冬去春来之时风物的变化,以及由此触发的追怀忆旧之情。

词的高妙之处在于作者对于节物变化的细心体察和妙笔表达。

立春过后,日长一线,春意在不知不觉之间,遍布于各个角落。

梅和柳之间的变化是最直接的标志。

古代慧心的文人们早已体察及此。

唐代诗人杜审言《和晋陵丞早春游望》: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春光最先光顾的就是风雪中开放的梅花和最早探知春意的杨柳。

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说“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

残雪还压着梅朵,而因阳气上升,湿气氤氲着柳枝,已渐渐显出浓浓春意来了。

刚刚送走大雁,将要听到莺啭,而池塘之上,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这正是“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的时节。

在这样一个春意盎然的时候,举金盏、采名花、歌新曲。

年年岁岁花相似,去年此时,亦是如此度过,是年复一年,还是物是人非呢。

轻轻地感喟,淡淡地放开,玉炉名香,且来消受这迟迟春日吧。

《梅》原文及翻译赏析3

玉楼春·去时梅萼初凝粉原文

作者:

欧阳修

去时梅萼初凝粉。

不觉小桃风力损。

梨花最晚又凋零,何事归期无定准。

阑干倚遍重来凭。

泪粉偷将红袖印。

蜘蛛喜鹊误人多,似此无凭安足信。

玉楼春·去时梅萼初凝粉译文及注释

译文离去的时候梅萼还是刚刚凝粉,眼见小桃花开都被风吹损,梨花开得最晚也凋零了,为什么归期没有个定准?

栏杆都倚遍了又来凭栏远望,眼泪偷偷地沾湿了红袖。

蜘蛛与喜鹊多么误人,像这样没有凭据怎么值得相信?

注释⑴玉楼春:

词牌名。

亦称“木兰花”“春晓曲”“西湖曲”“惜春容”“归朝欢令”等。

双调五十六字,前后阕格式相同,各三仄韵,一韵到底。

⑵梅萼(è):

梅花的蓓蕾。

萼,花萼,花瓣下部的一圈绿色小片。

初凝粉:

指花蕾刚开始孕育,在花萼中呈现出雏形。

⑶小桃:

桃花的一种,元宵前后即著花,状如垂丝海棠。

⑷凋(diāo)零:

泛指花的凋谢,零落。

⑸何事:

为何,何故。

⑹阑(lán)干:

同“栏杆”。

凭:

依靠。

读去声,义与读平声者相同。

严格地说,此处“凭”字失韵。

⑺“泪粉”句:

拭泪故粉痕渍袖。

“偷“字有避人垂泪意。

⑻蜘蛛:

这里指一种小蜘蛛,俗称“喜蛛”。

古人也视为喜事之瑞,如同喜鹊。

喜鹊:

俗传能报喜讯,有“喜鹊登枝”之说。

《西京杂记》卷三引陆贾对樊哙语:

“干鹊噪而行人至,蜘蛛集而百事喜。

⑼安足信:

怎么值得相信。

安,哪里,怎么。

玉楼春·去时梅萼初凝粉赏析

此词上片通过写景表现时光的流逝,来烘托心中的闺思。

下片通过人物行为表现对心上人的思念,情感委婉、真实。

上片从分手的时候写起:

“去时梅萼初凝粉,不觉小桃风力损。

”唐刘禹锡《崔元受少府自贬所还遗山姜花以答之》:

“驿马损筋骨,贵人滋齿牙。

”这里指桃花被风摧残而凋谢。

这两句是说:

分手的时候,梅花刚要长出花蕾,不知不觉小桃花也已经凋谢。

“梨花最晚又凋零,何事归期无定准?

”梨花在清明前后开放。

晏殊《破阵子·春景》: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这两句是说:

开花最晚的梨花都已经凋落,你因为什么事耽搁还确定不了归来的日期?

上片三折而下,写心上人久不归来,闺中人相思日重。

下片前两句具体描绘相思之情:

“阑干倚遍重来凭,泪粉偷将红袖印。

”“阑干倚遍”,说明登高盼归次数之多,而又“重来凭”,表现出相思之深、之切。

“泪粉偷将红袖印”是说擦拭眼泪把衣袖弄上了脂粉。

“偷”字表现出相思之情怕人知道的害羞之态,将情感写得很含蓄。

结语由盼心上人不归,转而怨恨蜘蛛、喜鹊:

“蜘蛛喜鹊误人多,似此无凭安足信。

”这两句是说:

蜘蛛和喜鹊已多次报喜讯,但心上人始终未归,真是“误人”不浅,像这样地不讲信用怎么能让人相信。

不怨人不归,而怨蜘蛛、喜鹊“无凭”,无理而妙。

此词以浅近质朴之语,曲折表现思妇幽怨之情,足见词人笔力不浅。

《梅》原文及翻译赏析4

落梅

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平砌更堆墙。

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

乱点莓苔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

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每一片飘零的梅花都教人触目愁肠,更哪堪残缺的花瓣凋落如雪片,铺满了台阶又堆上了墙头呢?

飘零的梅花就像匆匆过岭的迁客,坠落的梅花犹如不得已赴湘的骚人。

那么多原来美好高洁的花朵,如今却沉沦泥土与莓苔为伍,然而偶然粘上衣袖的香气,还久久不去。

啊,让东风执掌对百花的生杀予夺大权,真是差矣错矣,它忌妒梅花的孤高,对梅花任意摧残,根本不讲怜香惜玉。

注释

落梅:

即掉落的梅花。

砌:

台阶。

骚人:

泛指忧愁失意的文人,诗人。

谬:

不合情理的。

权柄:

犹权利。

孤高:

孤特高洁;孤傲自许。

主张:

主宰;作主。

赏析

首联的“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平砌更堆墙”,描绘了一幅凄凉衰败的落梅景象,奠定了全诗凄怆忧愤的基调。

每一片落梅都使诗人触目愁肠,更何况那如雪花般飘落下来的铺满台阶又堆上了墙头的落梅呢?

面对如此凄凉的景象,自然引起诗人对社会、人生的思考。

颔联进一步刻画落梅:

“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

”这两句对仗工整,化用典故,寓意深刻。

两句诗不仅生动描绘了落梅凋谢飘零、随风四散的凄惨景象,而且高度概括了历史上无数“迁客”、“骚人”的坎坷一生。

“飘如迁客来过岭”中的“过岭”,越过五岭,指到达今广东一带,暗喻韩愈被贬谪潮州的故事。

“坠似骚人去赴湘”中的“湘”,指湘江流域,今湖南一带,暗用屈原失宠被逐,投汨罗江而死的故事。

然而,这里的“迁客”、“骚人”不仅指屈原、韩愈,而且泛指历史上一切仕途坎坷的有志之士。

诗人一笔双写,不仅用“迁客”、“骚人”的迁谪放逐来比喻“落梅”,且用梅花的高洁品格来赞美“迁客”、“骚人”。

颈联写落梅的最后结局:

“乱点莓苔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

”这两句与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中的“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有异曲同工之妙。

落梅虽零落成泥,但香气经久不灭。

诗人在此表面是赞美梅花,实际上是对那些遭迁谪放逐但是仍坚守志节的“迁客”、“骚人”的赞颂,用笔委婉,言近旨远。

上三联重在写景,景中寓情。

尾联在此基础上展开议论,是全篇的点睛之笔。

“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

”这两句看似指“东风”胡乱使用对百花生杀予夺的权力,即不怜香惜玉。

实际上,“东风”者,指控的是执掌权柄者,诗人用暗讽的笔触巧妙而又曲折地把矛头指向历史和现实中的一切嫉贤妒能、打击人才的当权者。

这首咏梅诗不同于一般的咏物诗,有着深刻的寓意,寄托着诗人浓烈的悲愤之情。

简直可视为一篇浓缩了的《离骚》。

呜呼!

“若非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刘克庄咏梅诗词之丰无人可及。

不啻于斯,他的一生针对南宋“国脉微如缕”的现状,写下了大量抒发感慨的不同题材的诗篇,爱国之心“似放翁”,高洁之志“似稼轩”,其身其品一如梅花。

创作背景

嘉定十七年(1224)刘克庄为建阳令,建阳在今福建北部,在当时属荒僻之地。

诗人为了抒发自己遭贬斥的牢骚,并对当政者有所讥刺遂作此诗。

鉴赏

这首诗本是一首普通的咏物诗,后来却引出了一场官司。

宁宗嘉定末(1224)、理宗宝元初(1225),权相史弥远专擅朝政,废宋宁宗所立的皇太子为济王,矫诏改立宋理宗,并逼济王自杀。

史弥远的恶劣行径遭到了当时朝中正义之士的激烈反对,如真德秀、邓若水、洪咨夔等人纷纷上书为济王鸣冤,斥责史弥远擅权废立,一一都遭到贬逐。

在朝野一片反对声中,史弥远及其爪牙到处寻找证据,网罗罪名,以排斥异己。

当时被挖出作为诽谤时政罪证的有陈起的“秋雨梧桐皇子府,春风杨柳相公桥”,曾极《春》诗中的“九十日春晴景少,一千年事乱时多”,以及刘克庄这首《落梅》诗末两句等。

为此陈起被发配流放,曾极被贬死舂陵。

恰巧这年陈起为江湖诗人们编辑刊行大型诗歌丛刊《江湖集》,也因之被毁板,印出的书也被禁毁。

当权者还效法北宋末年的作法,诏禁士大夫作诗。

这就是文学史上著名的“江湖诗祸”。

案发时,刘克庄在建阳县令任上,幸得郑清之(与史弥远关系密切)代为开脱,才免除下狱治罪的处分。

但他并未因此脱尽干系,绍定二年(1229),解建阳任赴潮州通判,刚上任即被劾去,究其原因即出于旧事报复。

刘克庄《病后访梅九绝》其一说:

“幸然不识桃和柳,却被梅花累十年”,至于心理上影响就远不止十年了,刘克庄在《杨补之墨梅跋》中说:

“予少时有《落梅》诗,为李定、舒亶(案:

制造‘乌台诗案’陷害苏轼的人)辈笺注,几陷罪苦。

后见梅花辄怕,见画梅花亦怕。

”其《贺新郎·宋庵访梅》一词也说:

“老子平生无他过,为梅花受取风流罪。

”正因《落梅》诗案,他才与梅花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一生写了123首咏梅诗,八阙咏梅词,可谓中国文人中写梅花最多的诗人。

《落梅》通篇不着一个“梅”字,却不仅刻画出梅花的品格和遭际,而且通过对落梅哀婉缠绵的吟叹,处处透露出诗人的心迹情感。

同时,也高度概括了历史上无数“迁客”“骚人”颠沛流离的不幸,更道出了当时广大文士抑塞不平的心声。

但是由此,刘克庄却落来大麻烦。

其中“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两句,被言事官(谏官)李知孝等人指控为“讪谤当国”,咬住不放,逐级递交奏状。

于是,刘克庄获罪而被罢职,坐废乡野长达10年之久……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落梅诗案”。

呜呼!

“若非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刘克庄咏梅诗词之丰无人可及。

不啻于斯,他的一生针对南宋“国脉微如缕”的现状,写下了大量抒发感慨的不同题材的诗篇,爱国之心“似放翁”,高洁之志“似稼轩”,其身其品一如梅花。

倘若有哪位剧作家把他的事迹搬上舞台,无需戏说,只要实言,也一定会是一出让人荡气回肠的好戏。

剧名可叫做《落梅诗案》。

“退之未离乎儒者,坐井观天错议聃(老聃,古代哲学家)”。

刘克庄痛恨卖良求荣、追逐奉禄的当事谏官,视其为坐家虎,宁为“后村居士”,始终没有屈服。

相反,从此开始大写特写梅花,一发而不可收,先后写了一百三十余首咏梅诗词。

“梦得因桃数左迁,长源为柳忤当权。

幸然不识桃与柳,却被梅花误十年”(《病后访梅九绝》),“……老子平生无他过,为梅花受取风流罪”(《贺新郎·宋庵访梅》)等咏梅诗作,都表露了他强烈的愤懑之情。

刘克庄无怨无悔,虽然在后来的十年间生活颇为艰难,却有着“风流”的好心态,通过不失操守的努力,逐步改变自己命运,遂活到了82岁高龄。

《梅》原文及翻译赏析5

江梅引·忆江梅宋朝

洪皓

岁在壬戌,甫临长至,张总侍御邀饮。

众宾皆退,独留少款。

侍婢歌江梅引,有“念此情、家万里”之句,仆曰:

此词殆为我作也。

又闻本朝使命将至,感慨久之。

既归,不寝,追和四章,多用古人诗赋,各有一笑字,聊以自宽。

如暗香、疏影、相思等语,虽甚奇,经前人用者众,嫌其一律,故辄略之。

卒押吹字,非风即笛,不可易也。

此方无梅花,士人罕有知梅事者,故皆注所出。

(旧注:

阙一首。

此录示乡人者,北人谓之四笑江梅引)

天涯除馆忆江梅。

几枝开。

使南来。

还带馀杭、春信到燕台。

准拟寒英聊慰远,隔山水,应销落,赴诉谁。

空恁遐想笑摘蕊。

断回肠,思故里。

漫弹绿绮。

引三弄、不觉魂飞。

更听胡笳、哀怨泪沾衣。

乱插繁花须异日,待孤讽,怕东风,一夜吹。

《江梅引·忆江梅》鉴赏

这是一阙不同于一般的咏梅词!

作者并不着眼于梅花傲霜斗寒的使性、芬芳高洁的气骨,在他笔下,梅花是故国家乡的象征物。

作为出使金国被羁押的宋臣,他坚贞不屈,但心中的痛苦又向谁去倾诉?

闻说南宋使者将来,听到歌手唱《江梅引梅“念此情,家万里”之句,不禁思绪万千,他想问使者江南梅花开几枝?

京城临安有何佳音?

他想得到故国梅花,但千里捎梅,花朵想必零落,他只能想像自己已回到故乡摘梅花,弹一段《梅花三弄梅悠然销魂,听一曲胡笳然泪落。

他希望头插梅花,梦想成真,他又怕风吹花谢,一切成空。

这层层思绪,词人写来就如抽丝剥茧般真切动人,无怪当时人们“争传写焉”。

(《容斋五笔梅说它:

“每首有一”笑“字,北人谓之《四笑江梅引梅,争传写焉。

”在当时是起了传播爱国思想作用的。

而在词中,笑和吹堪称句眼。

笑写出家中佳人的美丽纯情,更表现了他的思念;吹字,当沉迷在想象中时,现实又吹破了自己的一切幻想,真是肝肠寸断啊!

《梅》原文及翻译赏析6

晚晴风歇。

一夜春威折。

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

胜绝。

愁亦绝。

此情谁共说。

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

翻译

春寒凛冽,寒气已渐渐离去,傍晚时天晴雨住。

几枝寒梅立在风中,浮云在天上来来去去,梅花白如胜雪。

这景致真是绝美,人的愁情也无限。

空对这如此的美景,我无比寂寞孤单,想倾诉心中的惆怅?

只有那两行低飞的鸿雁,知道我独坐在高楼上,思念伊人。

注释

春威:

初春的寒威。

俗谓“倒春寒”。

脉脉:

深含感情的样子。

胜绝:

景色极美,人也极愁苦。

鉴赏

这首词以“梅”为题,写出了怅惘孤寂的幽愁。

上阕写景之胜,下阕写愁之绝。

起首二句先写天气转变之佳:

傍晚,天晴了,风歇了,春寒料峭的威力,有所折损。

用一“折”字,益见原来春寒之厉,此刻春暖之和。

紧接“晚晴风歇”,展示了一幅用淡墨素彩勾画的绝妙画面。

“脉脉”,是含情的样子。

“花疏”,点出梅花之开。

以“脉脉”加诸“花疏天淡”之上,就使人感到不仅那脉脉含情的梅花,就连安详淡远天空也仿佛在向人致意呢。

“天淡”是静态,接“云来去”成为动态,更见“晚晴风歇”之后,气清云闲之美。

“花疏”与“天淡”相谐,既描写了“天”之“淡”,所以末一句“数枝雪”,又形象地勾画了“梅”之“疏”。

如此精心点笔,使景物生动地立于眼前,也就不是泛泛而说了。

可见词人缀字的针线是十分细密的;而其妙处在天然浑成,能够运密入疏。

下阕“胜绝”是对上阕的概括。

景物美极了,而“愁亦绝”。

“绝”字重叠,就更突出了景物美人更愁这层意思。

如果说原来春寒料峭,馀寒犹厉,景象的凄冷萧疏,与人物心情之暗淡愁苦是一致的话,那么,景物之极美,与人之极愁,情景就似乎很不相阔了。

其实这种“不一致”,正是词人匠心独运之所在。

“写景与言情,非二事也”,以景色之优美,反衬人之孤寂,不一致中就有了一致,两个所指相反的“绝”字,在这里却表现了矛盾的统一。

至于词中主人公景愈美而愁愈甚的原因,“此情谁共说”。

无处诉说,这就衬出了悲愁的深度。

结尾三句,又通过景物的映衬写出了人之情。

雁有两行,反衬人之寂寞孤独;雁行之低,写鸿雁将要归宿,而所怀之人此时仍飘零异乡未归。

唯有低飞之雁才能看见春夜倚楼之人。

鸿雁可以传书,则此情可以托其诉说者,也只有这两行低雁了。

下片所写之景,有雁,有楼,有月,从时间上来说,比上片已经迟了;但是,从境界上来说,与上片淡淡的云,疏疏的梅,恰好构成了一幅完整和谐的画面,与画楼中之人以及其孤寂独处的心情正复融为一体,从而把怀人的感情形象化了。

越是写得含蓄委婉,就越使人感到其感情的深沉和执着。

以淡景写浓愁,以良宵反衬孤寂无侣的惆怅,运密入疏,寓浓于淡,这种艺术手法是颇耐人寻味的。

《梅》原文及翻译赏析7

雪梅

宋代:

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译文及注释

梅雪争春未肯降(xiáng),骚人阁(gē)笔费评章。

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服输。

难以评议梅与雪的高下,只得搁笔好好思量。

降,服输。

阁:

同“搁”,放下。

评章,评议的文章,这里指评议梅与雪的高下。

骚人:

诗人。

梅须逊(xùn)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说句公道话,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服输。

文人骚客难以评论高下,只得搁笔好好思量。

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

注释

卢梅坡,宋诗人。

生卒年不详。

“梅坡”不是他的名字,而是他自号为梅坡。

降(xiáng):

服输。

骚人:

诗人。

阁笔:

放下笔。

阁,同“搁”放下。

评章:

评议。

这里指评议梅与雪的高下。

赏析

古今不少诗人往往把雪、梅并写。

雪因梅,透露出春的信息,梅因雪更显出高尚的品格。

如毛泽东《卜算子·咏梅》中就曾写道: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雪、梅都成了报春的使者、冬去春来的象征。

首句采用拟人手法写梅花与雪花相互竞争,都认为自己是最具早春特色的,而且互不认输,这就将早春的梅花与雪花之美别出心裁、生动活泼地表现出来了。

次句写诗人在两者之间难以评判高下。

诗人原以为一挥而就,由于难于评判,只好停下笔来思索。

“评章”即评价。

后两句是诗人对梅与雪的评语。

就洁白而言,梅比雪要差一些,但是雪却没有梅花的香味。

“三分”形容差的不多,“一段”将香气物质化,使人觉得香气可以测量。

前人已经注意到梅与雪的这些特点,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王安石的《梅花》诗: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但是此诗将梅与雪的不同特点用两句诗概括了出来,写得妙趣横生,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梅》原文及翻译赏析8

梅花开到九分原文

亚枝低拂碧窗纱,镂月烘霞日日加。

祝汝一分留作伴,可怜处士已无家。

翻译

梅树花枝低垂轻拂绿色窗纱,花朵似镂月烘霞渐渐盛开,美丽的无以复加。

希望你永开九分与以梅为妻的林和靖长相伴,只可惜处士已无家可归。

注释

镂云:

写花的质感轻盈匀薄。

烘霞:

写花的颜色艳丽鲜明。

祝:

祝愿。

汝:

你。

赏析

“梅花开到九分”这个题目就很有意思。

如开到十分,便是全盛了。

古人很早就明白满招损,盈必亏,物极必反的道理。

全盛的梅花接着便会凋零的。

所以慧心的诗人宁愿花只半放,以蓄其开势,有道是:

“山脚山腰尽白云,晴香蒸处画氤氲。

天公领略诗人意,不遣花开到十分。

”(元璟《马家山》)花取半放,诗亦取不尽,是其妙处。

叶燮诗亦从九分著意,寓惜花之心情,是一首富于情韵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