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教科版下册实验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718068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47.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科学教科版下册实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四年级科学教科版下册实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四年级科学教科版下册实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四年级科学教科版下册实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四年级科学教科版下册实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科学教科版下册实验教案.docx

《四年级科学教科版下册实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科学教科版下册实验教案.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科学教科版下册实验教案.docx

四年级科学教科版下册实验教案

佑君小学四年级科学实验教案

课题:

电-1、生活中的静电现象第1课时总序第1个教案

课型:

实验课编写时间:

年月日执行时间:

年月日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生活中有很多静电现象,通过摩擦等方式可以使物体带电。

2、带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

3、帮助学生初步认识电的本质,为学习其他电的知识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认识生活中有很多静电现象,通过摩擦等方式可以使物体带电。

教学难点:

带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

实验器材:

塑料梳子碎纸屑两个气球挂气球的支架幻灯片

教学方法:

根据学生已有知识,运用逻辑推理,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体验:

1、讲述:

在干燥而寒冷的天气里,用手触及门的金属把手经常会有被电击

的感觉,脱下毛衣时,经常会发出噼啪的响声,还伴随有电火花的闪光,这些

现象是怎么回事呢?

2、学生讨论。

二、导入新课:

1、实验:

体验静电现象:

(1)用梳子接触细小的纸屑,观察:

梳子吸引纸屑了吗?

为什么呢?

(2)用梳子梳一梳头发,再来慢慢接近纸屑,观察又有什么现象发生?

(3)用梳子梳一梳头发,慢慢靠近头发,观察又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2、怎样解释这些现象呢?

启发学生根据自己平时的体验来交流各自的意见。

3、归纳小结:

这些现象就是静电现象。

3、进一步启迪学生思维,以学生感性知识为基础,引导其上升为理性知识:

(1)用梳子接触细小的纸屑,观察:

梳子吸引纸屑了吗?

为什么这时的梳

子不能吸引细小的纸屑呢?

原来,物质同时具有两种电荷:

正电荷和负电荷。

由于正、负电荷数量相等,相互抵消,所以物体不显示带电。

也就不能吸引纸

屑了。

(2)用梳子梳一梳头发,再来慢慢接近纸屑,为什么这时却能吸引纸屑了?

这是因为梳子与头发摩擦以后,梳子表面的电荷发生了转移,正负电荷数量不

一样了,物体就显示带电了,这时,梳子带负电荷,纸屑带正电荷,在它们相

互接近时,就会产生相互吸引的现象。

(3)用梳子梳一梳头发,慢慢靠近头发,观察又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这时

梳子与头发会相互吸引,这跟上面的道理一样。

4、实验:

幻灯演示并板书: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5、同样的道理,在干燥而寒冷的天气里,用手触及门的金属把手经常会

有被电击的感觉,脱下毛衣时,经常会发出噼啪的响声,还伴随有电火花的闪

光,这些现象都是静电(正电和负电之间)所形成的现象。

6、举例:

(1)观察P2插图:

小女孩摘掉头上的帽子时,由于帽子与头发摩擦各带上了相反的电,

所以帽子与头发相互吸引。

女孩手摸静电起电机的金属球时,头发带上了相同的电荷,头发之间

相互排斥,形成刺猬状。

云与云之间带有不同电荷时,放电形成闪电和雷声。

7、作业:

P3第1、2题

教学(后记)反思:

实验教案

课题:

电-1、生活中的静电现象第2课时总序第2个教案

课型:

实验课编写时间:

年月日执行时间:

年月日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生活中有很多静电现象,通过摩擦等方式可以使物体带电。

2、带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

3、帮助学生初步认识电的本质,为学习其他电的知识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认识生活中有很多静电现象,通过摩擦等方式可以使物体带电。

教学难点:

带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

实验器材:

塑料梳子碎纸屑两个气球挂气球的支架幻灯片

教学方法:

根据学生已有知识,运用逻辑推理,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

教学过程:

一、继续教学后面的内容:

不一样的电荷

1、提出问题:

静电既然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之中,为什么我们通常感觉不到

物体带电呢?

而梳子与头发摩擦以后,它们分别带上了不同的电荷呢?

2、学生讨论。

3、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体验分析归纳:

原来,物质同时具有两种电荷:

电荷和负电荷。

由于正、负电荷数量相等,相互抵消,所以物体不显示带电。

这是因为梳子与头发摩擦以后,梳子表面的电荷发生了转移,正负电荷数量不

一样了,梳子和头发就显示带不同的电荷了。

二、实验一(辅以幻灯):

1、用一块羊毛制品反复摩擦气球的一个侧面,将气球的这个侧面靠近头发

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2、指名学生说一说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并试着让学生说说其中的道理。

3、在学生说的基础上,小结:

这个实验说明,当我们用一块羊毛制品反复

摩擦气球的一个侧面时,气球带上负电荷,将气球的这个侧面靠近头发时,头

发被感应而带上了相反的正电荷,由于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所以头发被气球吸

引过来了。

三、实验二:

1、将两个气球紧挨着悬挂在约1米长的木尺上,用羊毛制品分别摩擦两个

气球相互接触的部位,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2、学生讨论交流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3、学生汇报讨论交流结果。

4、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归纳小结:

用羊毛制品分别摩擦两个气球相互接触

的部位时,羊毛制品带上了正电荷,而两个气球带上了负电荷(即同种电荷)

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我们看到的实验现象是两个气球相互排斥。

四、让电荷流动起来:

1、讲述:

摩擦能使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从而使物体带上静

电。

但是在带静电的物体中,电荷却不能持续流动,这也就是为什么称其为静

电(静止不动的电)的缘故。

2、怎样才能使电荷流动起来形成电流呢?

要想使电荷流动起来形成电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板书)

1、要有动力,也就是电源。

2、另一个是要有电路——电流只有在电路中才能流动。

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电器,如电视机、电冰箱、电灯等,都是借助于电源、电

路才正常工作的。

作业:

P3第3、4题

教学(后记)反思:

实验教案

课题:

电-2、点亮小灯泡第1课时总序第3个教案

课型:

实验课编写时间:

年月日执行时间:

年月日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

电流动的路径叫做电路,

2、认识电源、电源的种类及其作用。

3、知道小灯泡的构造和让小灯光发光的方法。

教学重点:

什么是电路及小灯泡的构造和让小灯光发光的方法。

教学难点:

小灯泡的构造和让小灯光发光的方法和什么是短路。

实验器材:

小灯泡干电池导线幻灯片

教学方法:

1、通过实验掌握连接简单电路。

2、观察和描述点亮小灯泡的实验现象,知道电的一些基本知识。

教学过程:

一、承上启下,教学新知:

1、我们生活中使用的电都是靠电源提供的,你知道的电源有哪些吗?

2、学生讨论,然后指名学生回答。

3、归纳:

我们我们生活中所用的电源有电池、发电机等,有了能流动的电

才能点亮灯泡,用上各种电器。

二、实验:

小灯泡的构造(出示实物并辅以幻灯片,增大可见度):

1、让学生观察小灯泡的构造,并板书:

(1)玻璃泡

(2)灯丝(3)金属架(4)连接点

2、猜猜电流是怎样流动的,试着画一画电流的路径,可让学生用手指比画

电流流动的线路,确认正确无误后,用笔在图上标出电流流动的路线。

三、(实验)让小灯泡发光:

1、观察P6图中小灯泡的几种连接方式,思考哪种连接能点亮小灯泡?

种连接不能点亮小灯泡?

试着画一画电流流动的路径。

然后操作检验。

2、分析小灯泡的这几种连接方法:

图1:

导线连接小灯泡的锡粒与电池底部的锌壳,电池铜帽与小灯泡螺纹

接触,小灯泡亮。

图2:

导线连接电池铜帽和底部的锌壳,小灯泡只有锡粒端接触电池铜帽

小灯泡不亮,短路。

让学生阅读P6方框中的内容:

短路——当电池的铜帽和锌壳这两端被导线

直接连接起来时,就会发生短路。

短路时,电池和导线会在一瞬间发热变烫,

不仅小灯泡不能发光,电池也很快就会被损坏。

现实生活中的电路起火,往往

就是电路短路所引起的。

图3:

导线连接电池铜帽和小灯泡螺纹,小灯泡的锡粒与电池锌壳底接触,

小灯泡亮。

图4:

导线连接小灯泡螺纹与电池旁的外壳(绝缘),小灯泡的锡粒接触电

池铜帽,小灯泡不亮,断路。

四、进行用电安全教育:

1、学生齐读最后一段。

2、讲解:

发电厂发出的、通过导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V交流电,这

是足以引发触电事故、致人死亡的电,所以,我们不能直接用家里、学校里插

座中的电做实验。

更不能私自攀爬电杆、变压器架,以免发生悲剧(例:

双手

截肢甚至死亡的后果)。

作业:

P6第1、2题

教学(后记)反思:

实验教案

课题:

电-3、简单电路第1课时总序第4个教案

课型:

实验课编写时间:

年月日执行时间:

年月日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自己组装使小灯泡亮起来的简单电路。

2、尝试让学生在增加电池盒、小灯座和开关的器材条件下,组装简单电路

3、探索使更多小灯泡亮起来的组装方法,获得更多建立电路的经验。

教学重点:

尝试让学生在增加电池盒、小灯座和开关的器材条件下,组装简单电路。

教学难点:

探索使更多小灯泡亮起来的组装方法,获得更多建立电路的经验。

实验器材:

每小组小灯座2个、电池盒1个、1号电池1节、小灯泡2个、导线4根

教学方法:

1、用更多的方法和材料点亮更多的小灯泡。

2、观察、描述和记录有关的实验现象。

3、用简易符号表示一个电路和不同部分。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板书课题——3、简单电路)

1、发给每组1号电池1节、小灯泡2个、导线4根,请各小组把小灯泡点

亮,根据上一节课的经验,学生会很容易完成任务。

2、引导学生讨论:

我们这样用手按着来点亮小灯泡,是不是有点不方便?

一松手小灯泡就不亮了。

用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呢?

(可启发学生观察实验

室的电灯是怎样安装的)。

3、观察结果:

电灯(日光灯)有灯座固定。

4、观察电池盒和小灯座,指导学生使用电池盒和小灯座连接电路。

要注意:

(1)安装电池时要分清电池的正极和负极的位置在哪,不要颠倒。

(2)小灯泡是怎样装到小灯座上的,不要强行拧小灯泡的玻璃泡,造成损

坏—玻璃泡松动或脱落。

正确的方法应是手指揑紧小灯泡的金属螺纹旋转固定。

(3)导线怎样装在弹簧接头处,教师可演示弹簧接导线的方法。

二、学生分组实验,组装简单电路:

1、连接小灯座、电池盒,在操作中掌握电池盒和小灯座的使用方法。

2、当学生能够使用电池盒和小灯座连接电路,让小灯泡亮起来后,请一组

学生展示他们的连接实物,教师介绍用简单的符号画电路图的方法:

3、让更多的小灯泡亮起来。

(1)再向学生提供1个小灯泡、1个小灯座、3根导线,让学生尝试怎样

使两个小灯泡同时亮起来。

(2)可以“先画电路图再动手”,完成一个“从想到做”的过程。

(3)让学生把设计的实验方案以电路图的形式体现出来,然后按照思考后

的方案去动手做。

(4)在通常的情况下,学生往往会首先使用提供的材料来进行各种尝试,

当尝试成功后,再去尝试其他的连接方法。

(5)让学生将将各种连接电路的方法,用电路图的形式记录下来。

4、根据各小组的连接情况,再发给每个小组1节电池和1个电池盒,探究

两节电池在电路中的连接方法,并画出电路图。

5、实验结束,小组汇报,互动交流。

6、活动延伸:

在学生完成汇报后,提出我们能连接更多的小灯泡,使用更多的电池,让

小灯泡亮起来。

引导学生根据已经掌握的电路知识,讨论他们的想法,使学生

对电路的认识得到进一步发展。

作业:

P8第1、2题

教学(后记)反思:

实验教案

课题:

电-4、做个电路检测器第1课时总序第5个教案

课型:

实验课编写时间:

年月日执行时间:

年月日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掌握解决电路出故障这一问题的基本思维方式和方法。

2、让学生身临其境,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

3、培养和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掌握解决电路出故障这一问题的基本思维方式和方法。

教学难点:

让学生身临其境,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

实验器材:

小灯泡导线电池电池盒小灯座坏的小灯泡没有剥皮的导线幻灯片等

教学方法:

1、利用电路检测器判断电路故障在哪。

2、通过排除电路故障提高学生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实验引入(辅以幻灯):

1、出示一个能使小灯泡发光的串联电路,让学生画出简单的电路图,并说

一说电流是怎样流动的。

2、强调:

小灯泡发光是因为在这个电路中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回路。

3、再出示一个出了故障的电路,如小灯泡坏了、没电的电池、导线断了等

并提出问题,小灯泡为什么不亮了?

二、探究活动;

1、什么地方出故障了?

学生可以试一试电路中什么地方出了故障,如:

路中,连接2个小灯泡会亮,但是连接了3个小灯泡就不亮了;电路中连接了

2个小灯泡就不会亮;电路中,连接1个小灯泡也不会亮。

在学生实际操作后可

引导他们分析与思考:

电路中什么地方出故障了?

在整理记录后,统计共有多

少种分析和猜想。

2、做个电路检测器:

(1)可以组织学生讨论:

用什么办法来检测有故障的电路?

(2)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3)归纳同学们的意见:

检查法:

检查电路中的连接是否完好。

替换法:

用另外的小灯泡、电池、导线来替换电路中的材料,看看

小灯泡是否能亮。

(4)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按教科书中的提示做一个电路检测器,并检验电

路检测器是否可以应用。

3、制订检测计划:

提醒学生用电路检测器查找电路故障产生的原因,要边检查边做记录,按

照上面的方法来进行,按部就班,有条不紊。

4、讨论交流:

(1)分组汇报:

把自己小组的检测方法告诉大家,边说边演示,然后进行

集体的评议。

(2)各小组要根据本组找到的原因,排除故障,使小灯泡亮起来。

5、强调安全事项:

电路检测器只能在实验室里检查简单电路,不能用来检测220V的电路。

三、拓展延伸:

我们还有其他的方法查找电路中的故障吗?

课后可以自己查阅资料或在家

长的指导下,在互联网上搜集有关方面的材料,积累自己的知识库。

作业:

P10第1、2题

教学(后记)反思:

实验教案

课题:

电-5、导体与绝缘体第1课时总序第6个教案

课型:

实验课编写时间:

年月日执行时间:

年月日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有些物体容易导电,这样的物体叫导体,有的物体不容易

导电,这样的物体叫绝缘体。

2、知道导体和绝缘体在电路中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认识有些物体容易导电,这样的物体叫导体,有的物体不容易导

电,这样的物体叫绝缘体。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器材:

木片塑料片陶瓷纸板橡皮布丝绸皮毛钢管玻璃铅笔铜片铅

丝铝丝铁丝等各种绝缘体和导体幻灯片。

教学方法:

1、根据任务要求制定一个小组的研究计划,并完成设想的任务。

2、实施有关检测的必要步骤,并整理实验记录。

教学过程:

一、实验导入:

1、演示简单电路(幻灯):

(1)观察简单电路连接,说说电流在电路中是怎么流动的。

(2)讨论将电路中的导线剪断,会出现什么情况?

为什么?

(3)将剪断的导线的两个金属头接上,小灯泡会亮,而把外面的塑料皮接

触在一起或把金属头和塑料皮接触在一起时,小灯泡不亮。

这样可以让学生初

步认识导体和绝缘体

二、新授:

1、板书课题——导体与绝缘体

2、告诉学生:

像刚才实验中像铜丝那样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叫做导体,

像塑料那样不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叫绝缘体。

3、实验:

制订一个“检测一块橡皮”的计划:

先让学生自行思考一块橡皮的检测过程,然后阅读教科书“检测一块橡皮

导电性的过程”,了解每一个步骤的意义,在学生理解“检测一块橡皮导电性

的过程”的科学与规范性之后,再操作“检测一块橡皮导电性的过程”。

4、实验:

检测木片塑料片陶瓷纸板橡皮布丝绸皮毛钢管玻璃铅笔铜

片铅丝铝丝铁丝等各种绝缘体和导体:

在一个材料盘中为学生提供20余种供检测的材料,一张“我们的检测记录”

在检测前,要求学生对每一种物体是否可以使小灯泡发光做出预测,然后进行

尝试实验,并做好检测记录。

5、表达与交流:

各小组在全班汇报交流哪些物体能使小灯泡发亮,哪些物体不能使小灯泡

发亮,然后在实验的基础上对20余种物体进行分类,并从分类中发现一定的规

律,由学生对导体和绝缘体做出自己的描述。

6、对插头、卷笔刀和有绝缘外皮的导线等物体,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识别,

知道许多物体构成复杂,有的部分能使小灯泡发亮,有的部分不能使小灯泡发

亮,即它们是由导体和绝缘体两部分组成的。

7、讨论教室里的电器设备的绝缘措施和进行安全用电的教育: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哪些设施是绝缘体做的,哪些是导体做的,描述绝缘

材料和导体材料的各自用途,提醒学生要好好保护电器设备上的绝缘部分,注

意安全用电。

8、拓展延伸(幻灯):

课后收集注意安全用电资料,如:

为什么湿手不能按开关?

为什么不能

用湿抹布擦拭电器设备?

等等

作业:

P13第1、2题

教学(后记)反思:

实验教案

课题:

电-6、做个小开关第1课时总序第7个教案

课型:

实验课编写时间:

年月日执行时间:

年月日

教学目标:

1、认识开关可以用来连接或断开电路,控制电路中电器元件的工作状态。

2、知道开关有的地方需要导体来做,有的地方需要绝缘体来做。

3、指导学生利用身边的材料制作一个形状,并用它来控制电路。

教学重点:

认识开关可以用来连接或断开电路,控制电路中电器元件的工作状态。

教学难点:

知道开关有的地方需要导体来做,有的地方需要绝缘体来做并能利用身边

的材料制作一个开关,并用它来控制电路。

实验器材:

手电筒电池电池盒木块图钉导线曲别针小灯泡小灯座幻灯片

教学方法:

1、思考制作小开关需要哪些材料。

2、利用这些材料制作一个开关,并用它来控制电路。

教学过程:

一、观察手电筒(出示实物并辅以幻灯):

大多数学生都有用过手电筒的经历,但是可能大多数学生没有仔细观察过

手电筒。

首先观察手电筒各部分使用的材料,哪部分是导体做的,哪部分是绝缘体

做的。

最好手电筒的外壳是透明的,这样容易观察到它的内部结构。

这种手电

筒的外壳一般是塑料做的,前面灯罩内有一个拧小灯泡的小灯座。

小灯座的螺

纹将和小灯泡的螺纹连接,并连接一根金属片,金属片的另一端连接到开关的

一个触点,开关的另一个触点连接另一金属片的一端,这个金属片的另一端与

手电筒后端连接,并将与电池的负极连接。

小灯座的底部有一个金属的接触点,

接触点和小灯座的螺纹之间用绝缘材料隔开,接触点的一端和小灯泡下边的连

接点接触,另外一端和电池的正极连接。

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手电筒里的电池和小灯泡的安装方法,分析电流的路

径,并试着画出手电筒的电路图。

二、实验:

做个小开关

1、让学生根据自己所画的手电筒的电路图思考:

如果这个电路一直通着电,

会出现什么问题呢?

(电池很快耗尽)怎样才能自如地控制小灯泡的亮、灭呢?

2、学生分组讨论。

3、按照讨论所用什么材料来做小开关,设计并制作小开关。

三、实验:

在简单电路中安装小开关,测试能不能控制电流的通断。

1、讲述:

在一个简单的电路中,至少要有电源、导线、用电器三部分。

2、现在我们加上制作的小开关,在我们这个简单的电路中,就有电源、导

线、用电器和开关四部分。

3、我们这个电路如果成功了,小灯泡就会被控制亮灭,如果没有成功,找

一找问题出在哪?

怎样解决出现的问题。

进一步巩固前面所学的知识。

四、实验:

试一试,组装一个能交叉控制红、绿灯的电路:

1、先设计怎样才能组装一个能交叉控制红、绿灯的电路。

2、画出电路图。

3、按照画出的电路图,组装一个能交叉控制红、绿灯的电路。

4、全班交流:

在小组活动中发现了哪些问题,又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

决。

一共运用了几种小开关的制作方法。

自己设计的红、绿灯是怎样控制的,

和生活中的红绿灯有什么区别。

作业:

P16第1、2题

教学(后记)反思:

实验教案

课题:

电-7不一样的电路连接第1课时总序第8个教案

课型:

实验课编写时间:

年月日执行时间:

年月日

教学目标:

批注

1、指导学生用电路检测器探究接线盒内部的电路是怎样连接的。

2、探究不同电路连接方法的区别。

3、观察、描述、发现不同电路的特点。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用电路检测器探究接线盒内部的电路是怎样连接的

教学难点:

观察、描述、发现不同电路的特点,这是最容易搞混淆的内容。

实验器材:

电路检测器4个接线柱的盒子电池和电池盒小灯泡和小灯座幻灯

教学方法:

1、用电路检测器检验接线盒内电路的连接情况。

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连接电路,发现不同连接方式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接线盒内电路是怎样连接的:

1、在这部分活动中,让学生研究一个盒盖上有四个接线柱,内部

连有导线的封闭盒子,盒子的内部导线是如何连接的,不能直接看到,

只能利用电路检测器来检测里面导线的连接情况。

根据检测后填写表格:

【幻灯】(通路用“√”;断路用“×”表示)

1—21—31—42—32—43—4

通路

断路

2、提醒学生正确掌握检测的方法:

检测的关键是怎样才能做到任意每两个接线柱之间都进行检测,

既不能遗漏也不要重复检测。

启发学生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检测,如:

1—21—31—4……

3、根据检测情况,推测接线盒里面是怎样连接的,并与同学们交

流。

然后用铅笔把连线画下来。

二、比较两种不同的电路连接: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