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汽车发展史.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671690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01.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奇瑞汽车发展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奇瑞汽车发展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奇瑞汽车发展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奇瑞汽车发展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奇瑞汽车发展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奇瑞汽车发展史.docx

《奇瑞汽车发展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奇瑞汽车发展史.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奇瑞汽车发展史.docx

奇瑞汽车发展史

奇瑞汽车发展史

    目前成长最猛的中国自主开发企业是奇瑞,它经常在媒体报道中被称之为“黑马”,因为这个生产自主品牌汽车的企业好像是突然从地下冒出来的,一出世就开始了爆炸式的成长。

    奇瑞汽车有限公司起源于安徽省芜湖市政府的汽车项目。

芜湖地方政府想干汽车项目由来已久。

在1992-1993年经济过热时期,芜湖一家村办工厂一年敲打几百台车,就是一个多亿的产值。

这个现象引起苦于经济落后的地方政府领导人的注意,由此产生了干汽车的念头。

原来的计划是和一汽合作,但发现对方没有把自己放在眼里,最后决定自己干。

回顾历史,芜湖汽车项目演变成为自主开发企业的最大动力来自于无知(把干汽车的困难想简单了)和利益的驱动(汽车当时是高暴利产业)。

但无知者无畏。

今天的奇瑞领导人早已不是无知者,而什么都敢想,什么都敢干的精神却已深入这个企业的组织基因,并且在继续发扬光大。

    想上汽车项目的安徽芜湖领导人在1995年1月考察欧洲汽车工业期间,得知英国福特的一条发动机生产线要出售,于是抓住这个机会把项目干起来。

由于国家政策对轿车项目的限制,只能秘密进行,所以这个项目启动时取内部代号为''951工程''(即国家九五期间安徽头号工程),公开则称为''安徽汽车零部件工业公司(筹备处)'',对外始终保持低调。

从这个神秘的代号上可以看出,安徽省方面对这个项目肯定暗中给予了支持。

    在芜湖这样一个经济落后地区找到干轿车的人才不是件容易事。

1995年,芜湖代表团在参观一汽时发现了一个老乡尹同耀。

尹1983年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汽车工程专业,此后在一汽工作了12年半,曾任一汽大众的车间主任,当选过一汽的“十大杰出青年”,在一汽小有名气。

发现这个有地缘关系的人才后,芜湖方面“死缠烂打”,力邀尹回芜湖主持汽车项目。

为对方的真诚所感动,尹同耀最终接受了邀请。

当尹到达芜湖组建班子时,整个项目共有8个人,后来以“八大金刚”之称列入奇瑞的史册。

“八大金刚”之后的核心团队是到1997年聚集起来的50多人。

其中车身部鲁付俊部长、东方之子的项目经理高立新(大高)是尹同耀在合肥工大的同班同学,是被尹“骗来的”。

鲁部长原来在安徽安凯客车公司,尹首先找到他,两人掰着手指头“算计”同学中谁还在干技术工作,于是想起了一直在石家庄汽车制造厂的大高。

他们还记得尹同耀站在长满荒草的空地上,兴奋地告诉他们哪里是发动机厂,哪里是研发中心,哪里是整装厂……虽然这些还都是凭空画的大饼。

正如大高所说,到奇瑞的最大吸引力就是能干自己的车。

打动他的不是尹同耀在荒地上画的大饼,而是当他被领进工棚时看到的奇瑞样车模型。

当时他只觉得眼前一亮,顿感人生的意义不过如此,于是就加入了这支当时还只有50多人的团队。

qq的项目经理高兴华(小高)在1997年则是合肥工大汽车专业的应届硕士毕业生,在招聘会上被尹同耀盯上,被说动后加入奇瑞。

利用他在一汽的人脉关系,尹同耀还请来一些一汽的人帮忙。

据说至今还有一汽来的100多人在为奇瑞工作。

    1996年,为了生产第一款轿车,奇瑞花2500万美元从英国福特公司引进一款发动机和一条生产线,引进合同是按“交钥匙工程”签订的,英方派來20多名工程技术人员负责安装工作。

但這些人松松垮垮,不好好干活,加上工程技术复杂,难度大,后來几乎做不下去了,眼看就要成为半拉子工程,但他们卻不肯罢手。

在这种情况下,要么继续让他们晃晃悠悠做下去,至于哪一年才能“交钥匙”,谁心里也沒底;要么干脆让这些英国人提前回国,半拉子工程自己來收拾。

但是,自己干风险太大。

尹同耀实在忍受不了还是未知数的等待,他权衡再三,决定大胆的冒一次险。

市委书记詹夏來表情严肃地问尹同耀:

“干不成怎么办?

”尹同耀义无反顾地回答:

“干不成,跳长江!

    1997年,奇瑞人经过广泛的动员大会,开始全力以赴收拾英国人留下的烂摊子。

    1997年3月18日,奇瑞发动机厂厂房开始平整土地,工厂的第一根柱子立了起来,标志着奇瑞建设拉开序幕。

    1999年5月18日,在终于克服了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之后,奇瑞第一台发动机正式下线并点火成功。

当生产线全部安装完毕后,英国人未按协议完成任务为由扣下400万美元还没有花完。

    1999年12月8日,第一台油漆车身下线,奇瑞的整车蓄势待发。

    1999年12月8日,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奇瑞的第一台整车终于呱呱坠地。

    2000年5月9日,四川捷顺有限公司成为奇瑞公司的第一家经销商,首次订购一百辆。

从此奇瑞轿车正式走向市场。

    2000年,安徽省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生产了2000多辆汽车。

为了让这个没有生产汽车许可证的企业能够生存下去,在安徽省和芜湖市两级政府的帮助下,指定奇瑞汽车为芜湖的出租车用车,并为其上牌照。

    但奇瑞造出来的车无论是否达到安全标准,都因为没有登上国家轿车目录而不合法,被国家有关部门要求停产。

经过多方努力,在国家经贸委的协调下,奇瑞进行了加入上汽集团的谈判。

这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谈判,一个完全不平等的谈判。

因为上汽掌握的底牌是奇瑞的生死牌:

不加入上汽集团就没有户口。

最后,双方签署了《国有资产划转协议》,奇瑞同意将35040万元的资产(注册资本的20%)无偿划到了上汽集团的账下,但奇瑞对上汽提出了“四不”原则,即不投资、不参与管理、不承担风险和不分红。

其实还有很多上汽给奇瑞的“不”,如上汽的销售网络奇瑞不能使用、上汽管理经验奇瑞不能学习……这一切,都只有在中国,这个什么“奇迹”都能够发生的国家里才会发生。

    2001年1月,安徽省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上汽奇瑞。

奇瑞轿车也得以上了国家机械局被撤销前最后一次公布的车辆生产管理目录,获得了久盼的“7字头”目录。

从此,奇瑞汽车所有的车型在尾部左上角都打上了“上汽奇瑞”的标志,导致很多购车的人曾以为这是上海生产的汽车。

“上汽奇瑞”四个字给了这个新企业良好的市场形象,这是奇瑞加入上汽集团获得的最大好处。

同年10月27日,第一批200辆奇瑞轿车经天津港出口叙利亚。

    且不说奇瑞汽车出口行为是不是一种炒作,单就说一个刚刚生产汽车一年的“乳臭未干”的汽车企业竟然实现了中国汽车出口“零”的突破,就不能不叫人感到由衷的佩服。

尤为甚者,奇瑞居然创造了中国第一个出口汽车整装厂的记录。

从2001年7月起,经过对方9次实地考察,奇瑞公司与伊朗skt公司在2001年年底双方确立合作关系。

    skt公司是伊朗两家汽车制造厂的主要零部件配套生产厂家,近年来逐渐向整车业发展。

经过一年多的报批、审核,此项目于2002年年底获得伊朗政府的生产销售许可证,也是近20年来伊朗政府第一个批准建设的整车项目。

此后,奇瑞与skt公司于2003年2月签约,由奇瑞提供技术转让和工厂设计,在伊朗东北部马什哈德省为skt公司建立一个汽车整装厂,包括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四大工艺,一期工程设计产能为3万辆。

    2003年11月26日,奇瑞与skt公司又在芜湖正式签署了设备及ckd件采购协议。

根据协议,预计到2004年6月,奇瑞公司将批量出口ckd件到伊朗进行组装,主要生产奇瑞a11车型(即风云系列)以及后续改进车型。

值得一提的是,奇瑞出口的这个整装厂以中国国产设备为主。

继在伊朗合作建厂的项目成功实施后,奇瑞还将在委内瑞拉和巴基斯坦以ckd方式合作建厂。

    2001年12月8日,奇瑞的第三万辆汽车下线了,对于一个刚刚开始生产汽车的企业来说,确实是一个奇迹。

奇瑞“风云”确实可以说是“震撼上市”。

这款车的原型车是西班牙的图雷多(toledo),配有1.6升的发动机,与桑塔纳、捷达和富康“老三样”属同一档次,但价格却低近1/3,在市场一亮相就反响热烈。

2001年全年,奇瑞轿车销售2.8万辆车,销售额达20多亿元。

    由于掌握发动机的重要性,奇瑞启动了一个令中国汽车业界震惊的计划:

在2002-2003年期间委托奥地利avl公司设计了从0.8到4.2升的18款发动机,全部达到欧4排放标准;与之相应,奇瑞汽车研究院发动机部件到2003年12月已经建立起一支多达200人的技术队伍。

这些发动机正在奇瑞有的10个世界一流的发动机测试台架上进行测试,准备从2004年开始逐渐用在奇瑞的车型上。

同时,奇瑞还与台湾福臻公司合资建立了一个模具公司以逐渐掌握模具制造技术。

奇瑞的发动机计划和模具计划正是其迈入高速增长的先期准备。

可以预期,奇瑞的车型在3-5年内将会大量增加,其技术水平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就在奇瑞刚刚开始步入正轨的时候,公司又不失时机的进行了“第二次创业”。

2001年12月15日,公司二期工程正式破土动工,标志着奇瑞二次创业的开始。

    2002年5月,奇瑞成为中国首例汽车侧面碰撞试验的成功者;9月,奇瑞成为中国首家通过iso/ts16949国际标准的整车制造企业;10月,奇瑞投资7亿元人民币从德国最著名的专业厂家杜尔(durr)公司引进了世界最先进的涂装线。

据说与此相同的生产线全世界仅有5条,3条分布在欧洲:

其中大众两条,宝马1条;两条分布在亚洲:

上海大众1条,第二条便落户在奇瑞。

    2003年,是奇瑞最辉煌的一年。

3月1日,第十万辆汽车下线。

    2003年全年销售汽车90367辆,销售额应该至少在80亿元以上。

这一年中,奇瑞一口气推出了三款全新的车型:

qq,东方之子和旗云。

    值得一提的是旗云搭载一台世界名牌发动机,该款1.6升发动机被评为“2002年世界十大最佳引擎之一”,并相继装备于宝马MiniCooper跑车及克莱斯勒PT漫步者等世界顶级车型之上,最大功率为85KW,0—100公里加速时间为10.5秒,90公里/小时等速油耗为5.9L,在国内轿车市场无人能出其右。

    2004年4月15日,第二十万辆奇瑞轿车驶下生产线,同时也是第一辆东方之子2.0mt下线,一天离上汽奇瑞汽车有限公司获准上市销售仅仅过了3年多。

    奇瑞虽然也应该算是起身“草莽”,但是这个中国人自己的民族品牌还在不断创造历史。

随着企业发展的越来越快,也出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公司现在有近一万员工,平均年龄23岁,没有退休员工。

这是一个优势,同时也是一个劣势。

由于生产线上有大批的欠熟练工人,因此在管理和质量上亟待提高。

同时,由于企业规模越来越大,企业文化和理念也需要转变。

    这些问题都不是说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需要奇瑞人的不懈的努力。

“不断宣讲奇瑞精神、小草房精神和阳光工程。

奇瑞的优势、劣势都很明显,如果精神丢掉了,奇瑞公司将无优势可言。

”这是奇瑞公司执行副总经理的话,说出了奇瑞的精神。

    “奇瑞”的“奇”,有特别地的意思;“瑞”,有“吉祥如意”的意思,合起来就是特别地吉祥如意。

真心的希望奇瑞能实现自己的,也是整个中国希望创造自己的汽车名牌的梦想。

    2004年8月28日,奇瑞公司在大连举行旗云cvt上市活动。

至此,奇瑞家族继风云、qq、东方之子、旗云后,再添一名重量级的cvt成员。

    2004年9月15日,奇瑞东方之子2.4at系列、2.0at系列、手动档双色旗云轿车全线降价,最高降价额度达到2.7万元,最高降幅高达15.70%,这是2004年以来中高档轿车降幅最大的一次。

    2004年10月9日下午,奇瑞qq自动挡在成都举行全国首发仪式,奇瑞公司宣布该款车型的市场定价为62801元,比其直接竞争对手上汽通用五菱的spark自动挡车型贵1元。

这个极有意思的定价也成为了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