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诗歌中的乡愁母题以席慕容郑愁予余光中的诗歌为例.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712395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台湾诗歌中的乡愁母题以席慕容郑愁予余光中的诗歌为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台湾诗歌中的乡愁母题以席慕容郑愁予余光中的诗歌为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台湾诗歌中的乡愁母题以席慕容郑愁予余光中的诗歌为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台湾诗歌中的乡愁母题以席慕容郑愁予余光中的诗歌为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台湾诗歌中的乡愁母题以席慕容郑愁予余光中的诗歌为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台湾诗歌中的乡愁母题以席慕容郑愁予余光中的诗歌为例.docx

《台湾诗歌中的乡愁母题以席慕容郑愁予余光中的诗歌为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台湾诗歌中的乡愁母题以席慕容郑愁予余光中的诗歌为例.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台湾诗歌中的乡愁母题以席慕容郑愁予余光中的诗歌为例.docx

台湾诗歌中的乡愁母题以席慕容郑愁予余光中的诗歌为例

台湾诗歌中的乡愁母题

——以席慕容、郑愁予、余光中的诗歌为例

一、乡愁缘起

中国历史文化悠久,几千年来以家庭为单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制社会以及深受儒家思想而形成的“家国同构”的社会格局,形成了中国人深深的恋家情结和乡土情怀。

家被视为生命的本源、人生的归宿。

“穷家难舍,热土难离”、“树高千丈,落叶归根”、“安土重迁”、“衣锦还乡”,正是这种恋家情结的体现。

家乡、故乡这一概念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一根敏感神经,牵动着一代又一代游子的思乡愁情,并随着历史发展形成了乡愁这一文学母题。

思念故土、渴望返乡,也成为了中国人普遍的文化心态。

《诗经》中“东曰归,我心西悲”、“不我以归,忧心有忡”便是乡愁诗的源头;《离骚》中“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表现诗人对故国故土的深深眷念;李白、杜甫、苏轼、李清照等诗人,用“长风”、“飘蓬”、“鸿雁”、“明月”等诗歌意象,表达家园之思以及浪迹天涯的复杂心情;李煜、苏武、庾信等诗人,深陷异国他乡,有着道不尽的亡国之痛、离家之悲。

无论是戍边战士,还是科举书生,不论是被贬的官宦,还是沦落天涯的浪子,都曾黯然神伤地吟唱过他们的离愁别恨和绵绵乡思。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有个著名的“集体无意识”理论,他说:

“我们心中有一种情绪源自远古的遗传,是有遗传的力量形成的心理倾向。

”可见,乡愁情结在历史的演变传承中已然成为了中华民族的遗传因子,深深扎根在中国人的心中。

而与大陆同根同源的台湾,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社会环境和历史背景,台湾的乡愁诗在传统思亲念家之外又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与审美价值。

直接对现代乡愁诗造成直接且巨大影响的是20世纪40年代赴台移民的高潮。

许多大陆居民或迫于生计,或躲避战争,或出于政治原因,背井离乡、流落台湾。

然而历史与政治给他们开了一个大玩笑,海峡两岸禁止“三通”!

一湾浅浅的海峡便把两岸骨肉同胞的亲情、友情、爱情都无情的隔开。

今后的二三十年里,乡愁成了台湾诗坛的一大主题,它似病魔般萦绕在诗人们敏感细腻的心头,令人黯然神伤,却又挥之不去;又似陈酿的老酒,不会因时间的流逝而消退,反而愈加浓烈。

借助诗歌,诗人们尽情地抒写对亲人的思念、对故乡的神往、对祖国的热恋以及对民族文化的自豪。

二、对故乡近乎偏执的爱惜——席慕容

席慕容,祖籍内蒙古,原名慕伦•席连勃,是“大江河”之意。

席慕容这个名字是蒙语音译过来的。

席慕容生于四川,11岁时就离开了大陆,几十年的岁月与海峡对岸的一个岛屿厮守着。

她一直因自己未曾在故乡的草原上成长而惆怅。

她在《狂风沙》一诗中写道:

风沙的来处有一个字

父亲说儿啊那就是你的故乡

长城外草原千里万里

母亲说儿啊名字只有一个记忆——

一个从未见过的地方竟然是故乡

所有的知识只有一个名字

在灰暗的城市里

我找不到方向

父亲啊母亲啊

那个名字是我心中的刺

未曾谋面的故乡于她早已成为心中无法拔除的刺,每每触景生情,念及故乡的名字,心中的刺就会隐隐作痛。

尤其是“一个从未见过的地方竟然是故乡”一句,寥寥数字,流露出对于故乡的无限神往,和可望而不可及的无奈与感伤,带着些嘶哑的呐喊与淡淡的惆怅。

她的好友痖弦曾说:

“一个远离族群的蒙古人生活在汉族的世界里,没见过自己的故乡,不认识自己的语文,这生存的本身就是一个悲剧啊!

”寻根无着,乡愁辄起,想寻找自己的位置,却故乡难归,做着异乡的流浪者,又是家园的陌生人,凸显了席慕容失去根的灵魂的痛苦的挣扎。

故乡,便成为席慕容的精神家园,是永远无法释怀的心灵归依。

她说:

“我是蒙古人,对于和自己民族有关的种种,很早就有了一种近乎偏执的爱惜。

”所以,她总是怀着一颗浪漫的、富于想象的心灵不断地去追问她的家乡,描画着故乡的神貌,歌唱着故乡的美丽,正如她在欧洲留学时写的那首《命运》

海月深深

我窒息于湛蓝的乡愁里

雏菊有一种梦中的白

而塞外

正芳草离离

我原该在山坡上牧羊

我的男儿骑着马来时

会看见我的红裙飘扬

飘扬今夜扬起的是

欧洲的雾

我迷失在灰暗的巷弄

而塞外

芳草正离离

这是一幅富有浪漫情怀的思乡图,从欧洲联想到塞外,再回到现实的欧洲,欧洲灰暗的巷弄与塞外离离的芳草交错出现,给人一种时空的交错之感。

诗中“湛蓝”、“梦中的白”、“红裙”、“灰暗”等冷暖色调的对比,仿佛一幅色彩鲜亮的油画,把诗人的情感尽显无遗:

用湛蓝抒写忧郁的心;用白色渲染空灵的夜;用红色烘托炽热的情;用灰暗描绘凄苦的愁。

宋代张舜民在《画墁集》中说过:

“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

”作为一位卓越的诗人、画家,席慕容以颜料画笔,结合充满情感的意境,流丽地描摹出灵动的色彩线条、渲染出悲凉的乡愁和模糊的惆怅,融汇诗情画意之精髓,营造出富有韵味的诗画审美效果。

除了诗情画意外,古典美是席慕容诗歌的另一个特点。

诗句的化用、意象的选取、意境美的追求以及借景抒情技法的运用,都是席慕容的诗洋溢着优美婉约的古典韵味。

她在《长城谣》中写道:

敕勒川阴山下

今宵月色应如水

而黄河今夜仍然要从你身旁流过

流进我不眠的梦中

这一节首句便是直接借用北朝民歌《敕勒川》中的原句,但席慕容在此已将敕勒川与阴山作为自己故乡的代表,加之音韵节奏的和谐,所以不会给人以突兀造作之感。

月色如水,是古诗中常用的意象和比喻,黄河更是中华文明的象征。

诗人以细腻温婉的笔锋描绘出一个古朴典雅的古典意境,流露出因思难眠的淡淡忧伤。

此外,蒙古人的特殊身份使她的诗歌具有鲜明的民族色彩。

她的诗歌总与特定的民族地域的风土人情、历史故事融合在一起,草原、沙漠、驼影、长河落日、大漠孤烟都化作优美的富有民族特色的意象在诗文中出现,如《命运》、《追寻梦土》、《出塞曲》等等。

席慕容从女性的视角,以细腻婉约的笔触,抒写自己绵柔缱绻又凄凉哀怨的乡思和对故乡朦胧的幻想与苦苦的追寻,充满诗画美、古典美与民族美。

三、“浪子诗人”——郑愁予

郑愁予,原籍河北宁河,生于山东济南,16岁时移居台湾,后又羁留美国。

他的诗多描写旅人心绪,故称“浪子诗人”。

他通过对过去的大陆生活的回忆和思归的渴望,把浪子意识与乡愁诗歌完美的融合在一起。

《归航曲》中“漂泊的很久了/我想归去了/仿佛,我不再属于这里的一切/我要摘下久悬的桅灯/摘下航程里最后的信号/我要归去了……”诗人日夜思归的便是那片故乡热土。

因此,不甘再受乡愁煎熬的诗人从心底发出呐喊:

“不再流浪了,我不愿意做空间的歌者宁愿是时间的石人”,这是游子经受漂泊后痛定思痛的感悟,诗句表面冷峻,骨子里却是浓得化不开的、揪着人心的酸楚,在流浪中寻求归宿,真切而感人。

《旅梦》中“不必让我惊醒吧/我仍走在异乡的土地……”是对现实的逃避,不愿惊醒正是因为那是诗人心中永远的痛。

远离故乡、远离祖国的现实时时触痛着诗人敏感的神经,而这思念却不敢思念的矛盾心理正是爱之深、思之切的另一种表现。

童年的回忆也是诗人乡愁的一个重要部分“自然,我常走过,而且常常停留/窃听一些我忘了的童年,而且回忆那些沉默/那蓝色天原尽头,一间小小的茅屋/记得那母亲唤我的窗外/那太空的黑与冷以及回声的清晰与辽阔。

”(《衣钵》)“我在温暖的地球已有了名姓/而我失去了旧日的旅伴,我很孤独。

”(《乡音》)当诗人刚有个名姓,刚建立了温暖的回忆,结识了贴心的伙伴,转瞬却又失去了。

这强烈的对比便又化作无法排遣的孤独与浓浓的乡思滚滚袭来。

童年的记忆、家事的飘零和无法回归的流浪,构成了郑愁予诗歌中恍如梦境而又无法排遣的思归情绪,充满了离人悲郁的情调和无奈苍凉的感伤。

而他的“过客”心绪和流浪的情怀,是一个国家分裂的特定时代所赋予诗人的一种社会情绪。

因此,郑愁予的诗歌也是一个时代飘落的社会心态的象征。

四、解不开的中国结——余光中

提到台湾的乡愁诗,必须论及余光中。

他的乡愁诗内容之广、数量之多、影响之大,堪称之最。

他最著名的一首诗《乡愁》,不但广泛流传于海内外,还被人谱成曲传唱,堪称乡愁绝唱。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这首诗以时间为线索,通过选取童年、青年、中年、现在四个时期离别的不同象征,即“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把母子别、新婚别、生死别以及故乡别的悲情描绘得淋漓尽致,使乡愁情绪得到了全方位的表现。

四次离别由小到大、由远及近、由低到高、由淡到浓,层层推进,使感情的高潮和爆发点最终落到海峡两岸隔离之苦上。

全诗娓娓叙来,语言简洁质朴,但感情却深沉凝重、真切感人。

诗歌超越了个人心绪的抒写,将个人的遭遇和民族历史的变迁相交融,上升到整个国家民族的悲情。

这种“乡愁”既是个人的,又是民族的,即使人生的,又是历史的,突显了生命的力度与历史深度,境界更为广阔。

余光中的乡愁不仅包括地理的乡愁,也蕴含着文化的乡愁、中华文明的乡愁。

对母体文化的归依感是他乡愁诗的深层内涵。

他在《隔水观音·后记》中说:

“一种情不自禁的文化孺慕,一种历史的归属感”。

他常说:

“不要为50年的政治,抛弃五千年的文化。

”因而这种强烈的民族文化归属感深深地融入到他的诗中。

余光中这类诗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是对历史名人的咏叹,如《飞将军》、《夜读东坡》、《寻李白》、《念李白》、《戏李白》、《漂给屈原》等诗作,表达对古代名人的景仰、歌颂之情。

他们在诗中是中国文化的化身,作者歌咏的不单单是个体,还有一种民族情怀、一种民族崇高的品格,表达了一种历史积淀的民族文化心理。

其二是对中国山水、古玩的吟赏。

自然山川是特定的地理标识,往往打上历史印记。

而古董文物是一种历史形态的物化,亦能引发人的深思。

如《黄河》一诗大气磅礴、气势凌云,把祖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与游子的乡愁融为一体,读起来震撼人心、感人肺腑。

又如《白玉苦瓜》,以苦瓜象征着悠久的历史、古老的传统文化,浓缩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苦难史,表达对祖国文化、祖国母亲深挚的爱,富有厚重的历史感和深邃的哲思。

余光中的诗歌之所以真挚感人,深受海峡两岸读者的热爱,正是由于渗透了浓浓的中国情结。

这种“中国情结”是对中国、中华文明的认同、归依,是对故乡故土的思念、眷恋,是对传统文化的挚爱、传承。

它们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是融入到每个中华儿女血液中的文化因子,因而读起来倍感亲切、温暖。

五、结语

席慕容以细腻温婉的笔触抒写对内蒙古故乡的偏执的爱惜与追求;郑愁予将浪子人生与乡愁情怀这“剪不断,理还乱”的离愁别绪与矛盾复杂的心理描摹得真挚感人;余光中大处着眼、小处落笔,通过简单的有象征意义的历史人物与文化事物将乡愁融入到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将个人的乡愁升华为整个国家民族的悲剧,体现了诗人的文化自觉与中国人的文化心理。

虽然不同诗人的诗作在内容、风格上各有特点,但在创作手法、表情达意等方面也不是完全不同的。

席慕容、郑愁予和余光中都把富有中国文化意蕴的原型意象融入到诗歌意境之中,如席慕容诗歌中经常出现“芳草”、“月”、“柳”“长城”等意象;郑愁予笔下的“江南”、“莲花”“江河湖海”等等;余光中《当我死时》、《忘边》、《布谷》等都选用了鹧鸪、布谷的意象。

台湾诗人简政珍称之为思乡的原型。

这类意象的运用使诗歌充满了古典韵味,具有一种民族认同感与文化生命力。

因此,虽然在抒写个人情感,但都从不同的视角发出这个时代的声音,具有深远广阔的意义与审美价值。

他们都因思乡、恋土、怀人而流露出孤寂、惆怅、失落、苦涩与无奈的乡愁情怀。

这种有家难归、血浓于水的乡愁的是那个特殊时代的社会特征在文学领域的折射与影响,是一种失根与无根而要寻根的文化心态。

在中国文化中,“家”的概念不仅是遮蔽风雨的建筑,更是具有人伦相亲特点,渗透着中国传统中宗族血缘、群体意识以及“和”文化的人文内涵。

因此,人在远离家乡时会情不自禁地产生漂泊流浪、孤独无依的心情,希望寻求家的温暖与亲和力的依靠。

台湾诗人的乡愁诗便是由于社会现实与政治原因自然流露出的一种失根与无根而要寻根的文化心态,他们寻求的都是对故乡精神意义上的回归。

这种乡愁弥漫在台湾20世纪50至80年代的诗人的精神世界中。

这一时期独特的乡愁诗不仅丰富了台湾诗歌的内容与形式,更是中国现当代诗歌中一道独特亮丽的风景,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信息与通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