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小学数学教案.docx
《如何写小学数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写小学数学教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如何写小学数学教案
各位同学:
你们好!
又见面了,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一下如何写教案。
大家都知道每个教师上课之前都要写教案,那到底教案是什么呢?
教案就是备课内容简要而有序的记录,是支持教师上课的范本,简单说,教案是教师备课的备忘录。
那么教案怎么写呢?
首先,要打破传统教案的固定、僵化模式,允许教案因人、因课程、因教学内容而异,倡导书写个性化、创新性教案。
同时要改变教案检查的传统理念和标准,重新界定教案的功能和地位。
书写教案的终极目的不是为了迎合检查而是为了促进教师实现个性化的教学;不是苛求环节的完备与否而是充分张扬教师的个性;不是约束教学活动的范式而是促进教学生成的载体。
其次,倡导教案“留白”。
所谓的教案“留白”,就是指教案的开放性和灵活性。
具体来说就是教案的书写在内容上不要过于详尽,形式上不要过于琐碎,结构上不要过于封闭和程式化,而是要体现出内容上的概要性、形式上的模糊性和结构上的不确定性,以便能够适应新情境、容纳新内容、确立新策略,为教学中师生间的互动共振、互生新知、互建新情留有余地。
这样的教案能够在备课和课堂教学之间形成一种特殊的“张力”,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保持一种宽阔的思路和开放的观念,更容易纳入新的内容,适应新的情境,随时改变原有的设计,实现课堂教学的生态化。
今天我就从七个方面来讲讲教案的写法。
一、教案的定义。
教案又称课时教学计划,是任课教师的教学实施方案,是教师对一次课(两节课)进行的总体设计。
其主要内容应包括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讲课进程和时间分配等。
更详细的内容还可列出教具,教学手段的使用,板书设计、作业题、主要参考资料和课后反思等。
二、教案编写的原则
1.教案是教师以章节或课时为单位编写的教学具体方案,是上课的重要依据,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必要措施。
一般包括班级、学科名称、课时的教学目的、课程的类型、课程的进程(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时间分配、作业、师生活动设计)、教具等。
2. 编写教案应以课程的教学大纲为依据,在深入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根据每门课程的内容和特点,结合教师多年积累的教学经验和形成的教学风格,充分发挥教师个性、特点和才华,编写出具有自身特色的教案。
3. 教案既不同于教学大纲,也不等同于讲稿(或讲课题纲)。
教学大纲是对课程的总体要求,而教案则是实现教学大纲的具体细化并精心设计的授课框架。
讲稿(或讲课提纲)是丰富和内化教案中的具体要求并实现这些设想的实质内容和书面台词,要充分考虑如何实现教案中所要求达到的教学目的和效果。
4.教案在编写好后,只要教学大纲没有修订,先用教材不变,学生基本情况不变,教案编写得也比较适当,并不需要每学期都重新编写,只需根据每学期教学安排作相应调整;而讲稿(或讲课提纲)则应根据学科的发展以及该学期任课的实际情况,进行一些必要的更新和修改。
三、教案编写的形式和内容
1.教案编写的形式和内容
①课程名称,适用专业、年级,学年、学期,任课教师,编写时间。
②教案可大可小,或详或略。
建议首先以章为单位编写教案,然后再按每一章中各节的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编写每一课时单元的授课教案。
2.每章教案编写的具体内容
①本章的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
②本章各节教学内容(列出节名)及学时分配;
③本章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④本章教学内容的深化和拓宽;
⑤本章教学方式(手段)及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⑥本章的主要参考书目;
⑦本章的思考题和习题等。
3.每一课时单元授课教案编写的具体内容
①本单元教学内容(具体到知识点);
②本单元的教学方式(手段);
③本单元师生活动设计;
④本单元的讲课提纲、板书设计(或电子教案);
5本单元的作业布置等。
四、教案编写的步骤
教案编写的步骤大致如下:
1.钻研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2.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教学目的一般应包含知识教学、能力发展、思想教育三个内容;
3.确定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根据教材内容,设计授课类型,应采用的教学方法和准备好教学资源(即授课时使用的各种教具和设备);
五、教案的一般格式
教案一般格式为:
1.本课时的主题
2.教学目的和要求
3.本课时的内容:
特别注明重点、难点所在,也指明对教材内容进行的增补和省略,做到既依托教材,而又不拘泥于教材。
4.教学进程:
①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运用:
如讲解;演示后小结;提出几个启发性问题让学生思考或提出实例让学生分析辩论,教师解答后小结;先给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后讲解;以某种推导方法教给学生处理问题的某种技巧;重点与难点内容的特殊教学方法;典型例题或实例的选用(或教师自己设计);教学内容之间的衔接方法。
②重要段落的板书设计(重要的内容或结论,需要较长时间保留的公式、要重复的板书内容应如何排列、写在等等。
)
③教具、图表或教学软件目录及其使用(列出以便于课前准备,防止遗漏)
④教学时间的安排(注明在教学内容的旁边,以便控制教学进度,避免教学过程中前松后紧,重点内容教学时间得不到保证。
)
⑤本次教学内容的小结。
⑥布置作业和课后应思考的问题,对后续课时的预习要求,必读或建议学生课后阅读的参考资料,在本次课堂教学结束后,若有什么改进的设想,可以扼要记录在本次教案之末,供下次教学或改写教案参考。
另外,编写教案的繁简,一般是有经验的教师可写得简略,而新教师应写得详细些。
平行班用的同一课程内容的教案,应根据班级学生实际差异有所区别。
原定教案在上课中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做适当和必要的调整。
六、编写和执行教案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教案编写应内容全面、环节完整、具体明确、层次清楚,各部分的过渡衔接应自然顺畅,以确保教案在教学中的指导作用。
否则,在课堂上教师就无法及时准确地按教案的内容安排进行教学,将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2.编写教案的重点应是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设计。
应避免两种倾向,一种是教案写得过于简单,只写成提纲形式,不利于教师的课前准备和具体教学过程的实施;另一种是将教案写成繁琐的讲稿,上课时照本宣科,不利于灵活地把握教学进程。
3.编写的教案是组织教学的依据,但在具体教学实施中,教案也不是绝对不可改变的,可根据课堂上的实际情况,做些必要的修改和调整,以适应情况的变化,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4.不能忽视教学后记或反思的资料作用。
教学后记或反思是教案的一个组成部分,要认真填写教学计划的执行情况、效果如何、有什么经验教训、原因是什么、应如何改进等等。
以便不断积累和总结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
七、教师写好教案应做到以下方面
1、项目填写要齐全、教学环节要完备。
教案项目包括题目、教具、教法、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目标、任课班级、授课时间等,一般都有固定表格,填写要规范,如有变动必须马上注明。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目标是在对学生教材与培养目标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形成的,概括必须准确、科学,教学环节是教学全过程的总和,一般包括导入语(由旧课导入新课)、教学主要内容、板书设计、重点提问(互动环节)、课后思考(或作业),教学环节完备、教学过程才能完整。
2、重点、难点要突出。
重点、难点和教学目标不能仅停留在表格中,必须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予以体现,教学内容的组织必须紧紧围绕这一课的重点、难点和目标展开,对重点给与重视,对难点分析明白,这一切都在于服务实现这一课的具体教学目标,而这一具体目标是一门课程总目标的一个子目标,因而要做到每一课教案和全部课程目标体系上的有机统一。
3、教学材料处理要灵活。
教案不能写成教材的缩写,不能写成教材的提纲,也不能完全脱离教材自搞一套。
因为教材是死的,教学是鲜活的;教材只是提供了教学参考材料,不能代替全部教学,更不能代替教师备课和教学中的创造性劳动。
所以教案中对教学材料的处理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形成有机整体,一要完整,二要逻辑严密,三要通过创新形成特色。
4、案例教学材料要绝对“新鲜”。
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发展使世界变小了,市场变大了,技术更新快了。
教材即使最新出版,由于其组稿、编辑、出版、发行等环节,有些内容很快落后于经济社会发展与技术应用的实践。
比如说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这一单元里,认识元、角、分,但现实生活中,我们已经没有用到一分、二分、五分的钱了,连一角、二角都很少用了。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
靠教师的创造性劳动,即在备课过程中树立最新的实践性教育理念,用最新鲜的材料去充实教学内容,用最新、最能说明问题的案例去阐发理论,才能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5、板书设计要力求创新。
教师的教学活动是极富个性特点的创造性劳动,其个性特征最突出地体现在每次课的板书设计中。
所以教师备课时要在充分研读教材的基础上,为每一节课设计出具有如下特点的板书方案:
一是严密的逻辑性,板书顺序是逻辑推理的高度概括再现;二是概括性,高度凝练概括本课的教学主要内容;三是符合审美要求,板书设计要符合审美规律,给人以明确清晰、美观大方的良好审美感受;四是结构的完整性,即对一个知识点的全面完整表述;五是简洁性,对于小学生,板书不要太长篇,要抓住核心,简洁明了。
6、要不断充实完善。
教案撰写不是一次性劳动,初稿完成后,需要不断充实完善。
一是因为初稿往往有顾此失彼之处;二是教材研究与教学实施常有灵感产生,出现新的闪光点及时补充进去;三是需要用新材料与新信息对教案进行补充;四是备课不是一次性劳动,一节课的备课也不是一次有效,过期作废,需要从局部与整体的联系角度补充不足;五是集中备课或教研组活动中从课程之间的衔接上或交叉中获得提示、补充。
充实完善不是推翻重来,可以利用备注栏,也可以形成一页纸粘在一角,对照研读。
7、教案以手写为主,条理清晰,字迹工整。
教案撰写是创造性劳动,是对教师研究能力、写作能力、概括分析能力的有效训练,也是对教师书写水平、概括能力、材料组织等综合素质的反映,所以教案是教师创造性劳动的结晶,也是检验教师质量的一个重要依据。
手写教案对教师要求更高,更能真实检查教师备课质量、更具有可比性,因此客观上要求教师要写一手好字。
出色的手写教案也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的鲜活样本。
写教案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十项:
一.课题(说明本课名称)
二.教学目的(或称教学要求,或称教学目标,说明本课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
三.课型(说明属新授课,还是复习课)
四.课时(说明属第几课时)
五.教学重点(说明本课所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六.教学难点(说明本课的学习时易产生困难和障碍的知识点)
七.教学过程(或称课堂结构,说明教学进行的内容、方法步骤)
八.作业处理(说明如何布置书面或口头作业)
九.板书设计(说明上课时准备写在黑板上的内容)
十.教具(或称教具准备,说明辅助教学手段使用的工具)
在教案书写过程中,教学过程是关键,它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一)导入新课
1.设计新颖活泼,精当概括。
2.怎样进行,复习那些内容?
3.提问那些学生,需用多少时间等。
(二)讲授新课
1.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2.怎样提出问题,如何逐步启发、诱导?
3.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
详细步骤安排,需用时间。
(三)巩固练习
1.练习设计精巧,有层次、有坡度、有密度。
2.怎样进行,谁上黑板板演?
现在我以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时比多少为例,分享一下我是如何写这篇教案。
写这篇教案我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先要分析教材。
大家请看教材,本节课主要内容是比较两个数的多少,要求学生用前面学过的一一对应的方法进行比较。
教材在编排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
“小猴吃水果”的教学情境图。
教师首先应让学生教学情境图,由于“小猴吃水果”图中水果散乱放置,学生不能一下子说出猴子分别和桃、香蕉、梨比较谁多谁少还是同样多,所以要先数出小猴的只数和3种水果的个数,然后按一一对应的方法竖着排出来,这种排列的形式实质上就是条形统计图的雏形,我们称它为象形统计图,使学生一眼就可以看出谁多谁少还是同样多,感受有序排列的好处。
再用文字表达比多少的结果,沟通文字和图之间的关系。
第二个层次:
“=”“>”“<”三种符号。
根据象形统计图,抽出以小猴和其中一种水果为内容的两列进行数量上的比较,引入关系符号“=”“>”“<”,让学生认识这三种符号及其含义,同时知道三种符号的读法和作用,使学生初步感知符号在数学中的功能和文字不可替代的作用。
要注意的是“>”和“<”学生很容易混淆在一起,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区分。
第三个层次,就是“做一做”的两道题和练习三的3、6、7题。
做一做的第1题让学生用符号表示两种事物数量的大小关系。
第2题,直接用符号表示两个数的关系。
练习三的第3题是一个综合考查学生数数,比大小及数学符号运用能力的题目。
此外,对培养学生细致、有序地观察的能力也是非常好的。
第6题,在涂一涂、比一比中加深对同样多、多、少的理解,提高运用数学符号进行表达的能力。
第7题,通过3组比大小的算式,让学生直观感受两个数位置不同,所用的数学符号改变、但两个数的大小关系不变。
第二个阶段是确定课时目标,找出重难点、选择教法及学法、考虑要准备的教具和学具。
一、教学目的。
所谓教学目的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所要达到的最终效果。
教师只有明确了教学目的,才能使“教”有的放矢,使“学”有目标可循。
教学目的在教案中要明确、具体、简练。
一般应选定1~3个教学目的。
本案例的课时目标,我同样选定了三个。
1.使学生认识符号“=”“>”“<”及其含义。
2.会用“=”“>”“<”来描述5以内数的多少。
3.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是整个教学的核心,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所在。
重点突出,难点明确,有利于学生掌握教学总体思路,便于学生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
本案例的重点,我认为是要会正确比较5以内数的多少。
难点我设定为认识符号“=”“>”“<”及其含义。
三、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虽然多种多样,但每节课的教学方法必须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接受能力来确定。
教师的教学艺术如何,很重要的是看其教学方法的运用是否巧妙得当。
本案例的教法与学法,我选用的教法为运用情境演示法,通过情境图的演示,让学生理解三种符号及含义。
选用的学法为采用自主探究法,通过学具操作,学生自主探究比较数的多少的一般方法。
四、教具学具准备。
在数学教学中科学有效的使用教具和学具,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直觉形象思维,而且能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直观形象,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
本案例需要的教具为:
教学情境图。
学具为:
学具操作卡片。
第三阶段设计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也称教学步骤或教学程序,即用于指导和规范教师课堂活动的步骤。
只有安排好教学过程,教师才能在课堂上有条不紊地圆满地完成每一个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一般分为四块。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用于教学内容的引入。
教学内容的引入就是课堂导语。
课堂导语是门艺术,它是教与学的纽带,是让学生走进教材、掌握教材的桥梁。
因此,教师应该根据确定的教学目的、内容,针对学生的心理,精心设计课堂导语,巧妙地导入新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
本案例我的导入是先出示情境图,然后问:
猴子兄弟三人到野外聚餐,你们瞧,它们为自己准备了哪些水果呢?
学生观察情境图,个别汇报。
本环节大约需要3分种。
二、新授课。
主要讲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因为备课的其他环节都是为它服务的。
写教案时,必须将教学内容分步骤分层次地写清楚,必要时还应在每一部分内容后注明所需的时间。
这样,可以使所讲授的内容按预计时间稳步进行,不至于出现前松后紧或前紧后松的局面。
本案例我在新授课分了六个步骤。
大约需要18分钟。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
每种水果各有几个?
怎样摆,能一眼就看出哪种水果多,哪种水果少?
动手试一试。
学生动手操作学具。
教师展示学生操作的结果,强调要一一对应地摆。
2.教学“3=3”。
教师:
小猴最喜欢吃桃子了。
比一比,每只猴子都能吃到一个桃子吗?
教师出示课件(学具),让学生观察并汇报:
发现了什么。
教师:
通过一一对应的比,我们发现猴子和桃子的数量同样多。
在数学中,同样多可以用符号“=”来表示。
板书:
3=3,教师教读3等于3.
3.教学“3>2”.教师:
猴子也喜欢吃香蕉,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出示课件(学具),让学生观察。
学生汇报:
猴子数量比香蕉多。
教师归纳:
3比2大,可以用符号“>”来表示。
板书:
3>2,教师教读“3大于2”。
4.教学“3<4”.教师:
小猴子还准备了梨,让我们也来比一比吧。
说说你的发现。
学生观察,汇报。
教师点明:
3比4小,可以用符号“<”来表示。
板书:
3<4,教师教读“3小于4”。
5.指导书写及区分“>”“<”和“=”。
教师:
“>”和“<”很相似,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
你有什么好方法能区分它们俩呢?
学生汇报。
教师归纳:
“>”和“<”的开口都是朝着大的数。
大于号,开口在左;小于号,开口在右。
齐读儿歌:
谁大嘴巴大,谁小尖尖角。
6.游戏。
教师说符号名称,学生举出相应符号。
三、巩固梳理,拓展应用。
这一部分主要是训练内容。
练习是将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认知结构的纽带,是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一种方式,更是及时反馈课堂教学效果的好方法,因此无论所讲授的知识内容是何性质,都应在课堂上安排练习时间,而不应满堂灌。
本案例的训练内容是二个部分。
1.完成课本第17页做一做第1题。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找出大小关系。
2.完成课本第18-19页练习三的第3、6、7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集体讲评。
本环节大约需要15分钟。
四、全课总结。
一个好的教案应有始有终。
小结既是课堂教学的结束语,又是强化教学重点的必不可少的手段。
好的总结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作业则是教师根据授课内容所布置的课后习题,以便于学生复习、理解、消化授课内容,为学好下一节课的内容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案例的总结为:
教师:
说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学生个别汇报。
本环节大约需要4分钟。
第四阶段板书设计。
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板书不要太长篇,要抓住核心,简洁明了。
不认识的字要标上拼音。
本案例的板书设计为:
比多少。
3=33>23<4
3等于33大于23小于4”
第五阶段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的反思的主要内容有①教学目标实现了没有?
②教育、教学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了吗?
通过什么方式转化?
③有没有创造性地挖掘和利用教学资源④教学设计最突出的亮点是什么?
存在的问题和症结在哪里?
⑤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策略。
本案例的教学反思如下:
在教学比多少这课内容时,我从学生熟悉的画面入手,用“小猴吃水果”这一故事情境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将猴子吃水果的童话故事与比多少的数学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学生在帮助猴子分水果的过程中掌握比较数的多少的一般方法,同时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数学符号简洁、明了的应用功能。
用特定的符号来刻画客观世界中两个量之间的多少是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之一。
本节课主要是要让学生区分三种符号。
在一节课内学生要认识三个符号,尤其是能区分“>”“<”,还是有一定困难的。
于是我让学生自已想办法记住并说一说“>”“<”的形状是怎样的,引导学生用形象易懂的语言去记忆三种符号,如“谁大嘴巴大,谁小尖尖角”。
再以游戏“教师说符号名称,学生举出相应符号”的形式,加深学生对符号的印象,并学会用符号表示两个数的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