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化学知识点整理.doc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6710 上传时间:2022-09-30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1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物化学知识点整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药物化学知识点整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药物化学知识点整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药物化学知识点整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药物化学知识点整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药物化学知识点整理.doc

《药物化学知识点整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物化学知识点整理.doc(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药物化学知识点整理.doc

-----WORD格式--可编辑--专业资料-----

第一章绪论

1、药物化学:

是建立在多种化学学科和生命科学学科基础上,设计、合成和研究用于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药物的一门学科,是连接化学与生命科学并使其融合为一体的交叉学科。

2、药物化学学科地位:

是一门发现与开发新药、设计和合成化学药物、阐明药物化学性质、研究药物分子与机体生物大分子之间相互作用规律、以及药物的化学结构与生物活性(如药理活性、毒性等)之间的关系(构效关系,QSAR)等多方面的综合性学科,是药学领域中的重要学科。

3、药物化学首要任务:

新药研发

4、药物化学诞生的标志:

鸦片主要成分的研究

5、阿司匹林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用化学方法对天然化合物进行改造的方法而得到的药物。

阿司匹林的成功上市,标志着药物化学的研究开始由原来的天然产物提取分离,又增加了新的研究内容—半合成研究。

6、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

7、药物的名称有3个名称:

化学名称、通用名称和商品名称。

如西咪替丁又叫甲基咪胍

第三章

1、结构通式:

1,4-苯并二氮卓母核

2、苯二氮卓类药物的构效关系

㈠、地西泮又名安定

1.临床用途:

主要用于镇静催眠、抗焦虑,还可用于抗癫痫和抗惊厥

㈡奥沙西泮

1、又名去甲羟基安定、舒宁

2、C-3位产生了羟基,是一个手性碳原子(地西泮3’OH活性取代代谢物)

3、临床用途:

本品的药理作用与地西泮相似,但较弱,嗜睡、共济失调等副作用较少。

用于焦虑、紧张、激动;也可用于催眠、焦虑伴有精神抑郁的辅助用药。

2.地西泮的体内代谢图

图中全是I相反应

3..药物代谢

药物代谢所涉及的反应:

1、官能团化反应(PhaseI)

氧化反应1、芳环氧化—引入羟基;

2、烯烃、炔烃氧化—环氧化物、反式二醇;

3、烃基氧化—引入羟基—醛酮、羧酸;

4、脂环氧化—环羟基化;

5、胺的氧化—N-脱烃基、N-氧化、N-羟基化合物、脱氨基等;

6、醚、硫醚氧化—芳醚O-脱烃基、S-脱烃基、脱硫、S-氧化;、还原反应、水解反应

还原反应:

1、羰基还原—醇;

2、硝基、偶氮化合物还原—伯胺;

水解反应:

酯、酰胺—酸、醇(酚)、胺;

2、结合反应(PhaseII)极性基团羟基、氨基、羧基等在酶催化下与活性内源性分子结合,形成水溶性代谢物,从尿或胆汁中排出体外。

1、葡萄糖醛酸结合;

2、硫酸结合;

3、乙酰化结合;

4、甲基化结合;

5、氨基酸结合;

6、谷光甘肽或巯基尿酸结合;

(三)酒石酸唑吡坦:

稠合环

1、本品是第一个上市的咪唑并吡啶类镇静催眠药物

2、母核:

咪唑并吡啶类

第2节抗癫痫药物

一、巴比妥类

1、巴比妥类母核:

环状丙二酰脲。

2、构效关系:

苯巴比妥又名鲁米那

1、临床用途:

主要用于治疗癫痫大发作。

2、本品结构中因含有-CONHCONHCO-酰脲片断,与铜盐作用能产生类似双缩脲的颜色反应。

与吡啶和硫酸铜溶液作用,显紫色。

巴比妥类药物都有类似的反应。

3、含硫和非含硫巴比妥类药物区别:

含硫巴比妥类药物(如硫喷妥钠)与吡啶和硫酸铜溶液作用时反应液显绿色。

4、硫喷妥钠是将巴比妥结构中2位的氧换成硫的衍生物。

硫喷妥钠可溶于水,通常做成注射剂供临床使用,用于控制惊厥和手术时麻醉使用。

因脂溶性强,容易通过血脑屏障,起效快,作用时间短,为超短时作用的巴比妥类药物。

二、乙内酰脲类(hydantoines)

苯妥英钠

1、又名大伦丁钠。

2、本品为治疗癫痫大发作和部分性发作的首选药,但对癫痫小发作无效。

此外,苯妥英钠还能治疗心率失常。

3、苯妥英钠与巴比妥类的药物区别:

本品的水溶液中加入二氯化汞试液,可生成白色沉淀,在氨试液中不溶。

而巴比妥类的药物,虽也有汞盐反应,但所得沉淀溶于氨试液中。

三、二苯并氮杂卓类:

卡马西平

1、又名酰胺咪嗪。

2、临床用途:

广谱抗惊厥药,主要用于苯妥英钠等其它药物难以控制的癫痫大发作、复杂的部分性发作或其它全身性发作。

四、脂肪酸类

丙戊酸钠

临床用途:

广谱抗癫痫药,主要适用于大发作、肌阵挛发作和失神发作。

卤加比为γ-氨基丁酰胺的前药

第四章抗精神病药

第1节抗精神病药物

一、吩噻嗪类

盐酸氯丙嗪

1、又名冬眠灵。

2、临床用途:

临床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和躁狂症,亦用于镇吐、强化麻醉及人工冬眠等

3、理化性质光化毒反应

有部分病人用药后,在强烈日光照射下发生严重的光化毒反应(如光毒化过敏反应),这是氯丙嗪和该类药物的毒副反应之一。

服用该类药物后应尽量减少户外活动,避免日光照射。

4、作用机制:

本品与多巴胺受体结合,阻断神经递质多巴胺与受体的结合而发挥作用

二、丁酰苯类

氟哌啶醇

临床用途:

广泛用于治疗各种急慢性精神分裂症及躁狂症,对止吐也有效。

四、二苯二氮卓类

氯氮平

1、又名氯扎平。

2、临床用途:

亲脂性强,可通过血脑屏障,对精神分裂症的各种症状都有较好的疗效,是广谱的抗精神病药。

第2节抗抑郁药物

一、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吗氯贝胺

1、临床用途:

治疗精神抑郁症

1、

二、去甲肾上腺素重摄取抑制剂

盐酸阿米替林

1、临床用途:

适用于各种抑郁症的治疗,尤其对内因性精神抑郁症的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3、作用机制:

去甲肾上腺素重摄取抑制剂

三、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盐酸氟西汀

1又名百忧解。

2、临床用途:

使用外消旋体,成为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抗抑郁药临床用途:

长效的口服抗抑郁药

4、抗抑郁药物的分类及代表药物

抗抑郁药物,按作用机制可分为

1)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s)吗氯贝胺

2)去甲肾上腺素重摄取抑制剂(NRIs)盐酸阿米替林

3)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盐酸氟西汀

5、抗精神病药物按照化学结构分类:

吩噻嗪类(盐酸氯丙嗪)

噻吨类(硫杂蒽类氯普噻吨)、丁酰苯类(氟哌啶醇)、苯甲酰胺类(舒必利)和二苯二氮卓类(氯氮平)

其中吩噻嗪类、噻吨类和二苯二氮卓类通称为三环类,都是由吩噻嗪结构改造而来的。

第5章中枢兴奋药物和抗帕金森病药物

1、中枢兴奋作用:

咖啡因>茶碱>可可碱;

兴奋心肌、松弛平滑肌及利尿作用:

茶碱>可可碱>咖啡因。

抗帕金森病药物的分类及代表药物

一、拟多巴胺药物左旋多巴

二、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盐酸普拉克索

三、多巴胺加强剂

1)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中苯乙肼和反苯环丙胺为长效、不可逆、非选择性的MAO抑制剂司来吉兰和雷沙吉兰为不可逆选择性MAO-B抑制剂。

2)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抑制剂,如托卡朋和恩他卡朋,能抑制左旋多巴和多巴胺的代谢,增强左旋多巴的疗效和延长作用时间

2、生物碱类

咖啡因

临床用途:

用于中枢性呼吸衰竭,循环衰竭,神经衰弱和精神抑制等;还具较弱的兴奋心脏和利尿作用

3、酰胺类衍生物

吡拉西坦

临床用途

可以改善轻度及中度老年痴呆者的认知能力,但对重度痴呆者无效。

另外还可用于治疗脑震荡、脑外伤、脑动脉硬化、脑血管意外后遗症、老年精神衰退、儿童智力下降等疾病,能促进神经外科手术后昏迷患者的苏醒。

由于对中枢作用的选择性强,仅限于脑功能的改善,对脑神经无兴奋作用,故没有成瘾性和镇静作用。

第2节抗帕金森病药物

一、拟多巴胺药物

左旋多巴

1、又名L-多巴。

2、临床用途:

对轻、中度帕金森患者效果较好

二、多巴胺加强剂

司来吉兰和雷沙吉兰为不可逆选择性MAO-B抑制剂。

第6章镇痛药物

第1节吗啡及其衍生物

吗啡结构改造为可待因

盐酸吗啡

1、临床用途:

镇痛、镇咳、镇静,用于减轻癌症、创伤或内脏引起的剧烈疼痛,也可用于麻醉前给药。

吗啡具有成瘾性,容易耐受,且有呼吸抑制、便秘和体重减轻等副作用。

2、鉴别反应

铁氰化钾+三氯化铁作用、中性三氯化铁试液

甲醛硫酸试液、钼酸铵硫酸溶液

稀硫酸+碘酸钾溶液+氨水亚硝酸反应

3、作用机制作用于μ阿片受体,是阿片受体的激动剂,产生镇痛,镇咳,镇静作用。

4、吗啡的结构修饰方法

图6-4吗啡与合成镇痛药物的关系图

第2节合成镇痛药物

一、哌啶类

盐酸哌替啶

1、又名度冷丁。

2、临床用途

适用于各种剧痛,如创伤、手术、癌症引起的剧痛,麻醉前用药,或局麻与静吸复合麻醉辅助用药等。

不良反应比吗啡轻,有成瘾性不宜连续使用

枸橼酸芬太尼(fentanylcitrate)

临床用途

主要用于手术前后及术中等各种剧烈疼痛等。

不良反应一般为眩晕、视物模糊、恶心、呕吐、低血压等,严重时为呼吸抑制。

本品有成瘾性,但较哌替啶轻。

二、苯基丙胺类

盐酸美沙酮

1、又名非那酮。

2、临床用途

用于各种阿片类药物的戒毒治疗。

本品的耐受性及成瘾发生较慢,戒断症状略轻,但脱瘾较难。

三、苯并吗喃类

喷他佐辛

1、又名镇痛新。

2、临床用途

常用注射给药,用于癌症、创伤和手术等引起的疼痛。

但连续长期使用仍会出现成瘾现象。

四类、盐酸曲马多

临床用途

用于治疗癌症疼痛、骨折或术后疼痛等各种急、慢性疼痛

合成镇痛药物的主要结构类型及代表药物:

1)苯基哌啶类(盐酸哌替啶)μ阿片受体激动剂;

2)苯基丙胺类(盐酸美沙酮)μ阿片受体激动剂;

3)苯并吗喃类(喷他佐辛)μ阿片受体弱拮抗剂、κ阿片受体激动剂,几乎无成瘾性,成为第一个非麻醉性吗啡类镇痛药

4)吗啡喃类(布拖啡诺)μ阿片受体拮抗剂、κ阿片受体激动剂

第7章非甾体抗炎药物

第1节解热镇痛药

对乙酰氨基酚

1、又名扑热息痛

2、临床用途

解热镇痛药,可治疗发热、疼痛等,但该药无抗炎作用

3、含巯基的药物是对乙酰氨基酚中毒的解毒剂。

N-乙酰半胱氨酸

阿司匹林(aspirin)

1、又名乙酰水杨酸

临床用途:

广泛用于治疗伤风、感冒、头痛、神经痛、关节痛、急性和慢性风湿痛及类风湿痛。

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对结肠癌也有预防作用。

解热镇痛药的主要结构类型及代表药物:

一、苯胺和对氨基苯酚类对乙酰氨基酚

二、水杨酸类阿司匹林

双氯芬酸钠

1、又名双氯灭痛。

2、临床用途:

可用于风湿性关节炎及其他关节炎所引起的疼痛,各种神经痛、癌症疼痛、创伤后疼痛和各种炎症所致发热。

作用机制双重抑制剂

①抑制环氧合酶,减少前列腺素和血小板的生成;

②抑制脂氧合酶,减少白三烯的合成,尤其对白三烯B4的合成抑制作用最强;

③抑制花生四烯酸的释放和促进花生四烯酸的再吸收。

萘普生

临床用途

临床用途:

适用于缓解轻度及中度的疼痛,也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及急性痛风等

第八章麻醉药物(局部)

一、芳酸酯类

盐酸普鲁卡因

1、又名盐酸奴佛卡因

2、临床用途;局麻,治疗室性心动过速和频发室性早搏

二、酰胺类

盐酸利多卡因

1、又名赛罗卡因。

2、临床用途;局麻,治疗室性心动过速和频发室性早搏

第九章抗过敏药物

1、马来酸氯苯那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