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天津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709082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22.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市天津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天津市天津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天津市天津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天津市天津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天津市天津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天津市天津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docx

《天津市天津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市天津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天津市天津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docx

天津市天津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

天津一中2013-2014-2高二年级期中考试生物学科试卷

一、选择题(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60分)

1、下列关于遗传实验和遗传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的非等位基因之间都能够发生自由组合

B.杂合子与纯合子基因组成不同,性状表现也一定不同

C.孟德尔巧妙设计的测交方法可以检测F1的基因型

D.F2表现出3:

1的性状分离比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无关

2、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1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产生F2。

下列表述正确的()

A.F1产生4个配子,比例为1:

1:

1:

1

B.F1产生基因型YR的卵和基因型YR的精子数量之比为1:

1

C.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是指F1产生的4种类型的精子和卵可以自由组合 

D.F1产生的精子中,基因型为YR和基因型为yr的比例为1:

1

3、下列关于观察减数分裂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可用蝗虫精巢细胞、蚕豆花药细胞的固定装片观察减数分裂

B.用桃花的雄蕊比用桃花的雌蕊制成的装片更容易观察到减数分裂现象

C.能观察到减数分裂现象的装片中,可能观察到处于联会状态的同源染色体

D.用洋葱根尖细胞制成临时装片,能观察到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

4、雄蛙的一个体细胞经有丝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C1、C2),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S1、S2)。

比较C1与C2、S1与S2细胞核中DNA数目及其贮存的遗传信息,正确的是()

A.DNA数目C1与C2相同,S1与S2不同

B.遗传信息C1与C2相同,S1与S2不同

C.DNA数目C1与C2不同,S1与S2相同

D.遗传信息C1与C2不同,S1与S2相同

5、如图为三个处于分裂期细胞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细胞可能是丙细胞的子细胞

B.乙、丙细胞可能来自同一个体,而且都含有8条染色单体

C.甲、乙、丙三个细胞均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D.甲、乙、丙三个细胞均含有同源染色体

6、同源染色体与姐妹染色单体的共同点是()

A.它们中的一条都是以另一条为模板复制而来的

B.它们的形状、大小、结构一般都是相同的

C.它们所含的基因都是相同的

D.一对同源染色体与一对姐妹染色单体所包含的DNA分子数都是相同的

7、将人的一个精原细胞的DNA用15N标记,然后放在含14N的培养基上培养,通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再通过第二次分裂形成四个精细胞。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染色体含15N,另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染色体只含14N

B.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均有一半染色体含15N

C.两个精细胞的染色体含15N,另两个精细胞的染色体只含14N

D.四个精细胞中,每条染色体都含15N

8、人类红绿色盲是常见遗传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男性色盲患者的致病基因一定来自外祖父

B.女性色盲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都是患者

C.在每一个有病史家族中女性患者均少于男性

D.属于伴X隐性遗传,有明显的连续遗传现象

9、菠菜是雌雄异株植物,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

已知菠菜的抗霜和不抗霜、抗病和不抗病为两对相对性状。

用抗霜抗病植株作为父本,不抗霜抗病植株作为母本进行杂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下列对杂交结果分析正确的是()

不抗霜抗病

不抗霜不抗病

抗霜抗病

抗霜不抗病

雄株

3/4

1/4

0

0

雌株

0

0

3/4

1/4

A.抗霜性状为隐性性状,抗病性状为显性性状

B.上述杂交实验中的父本为纯合子,母本为杂合子

C.抗霜不抗霜性状遗传的现象体现了交叉遗传的特点

D.抗霜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抗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10、以下家系图中最可能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Y染色体遗传病、X染色体上显性遗传病、X染色体上隐性遗传病的依次是()

A.③①②④  B.②④①③C.①④②③D.①④③②

11、噬菌体内的S用35S标记,P用32P标记,细菌内蛋白质含32S,DNA含31P,用一个上述噬菌体去侵染上述细菌后,产生了许多子代噬菌体,那么在子代噬菌体中S和P的分布规律是()

A.外壳有35S和32S,核心只含有32PB.外壳只有32S,核心只含有32P

C.外壳有35S和32S,核心含有32P和31PD.外壳只有32S,核心都含有31P

12、下列关于生物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B.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C.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大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少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D.真核生物、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其他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

13、下列有关双链DNA结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

A.每个直链状DNA分子含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B.DNA分子中每个脱氧核糖上只连接一个磷酸基团和一个碱基

C.每个DNA分子中嘌呤数与嘧啶数相等

D.每个DNA分子中A+T的量不一定等于G+C的量

14、某双链DNA分子含有200个碱基,其中一条链(①链)上A∶T∶G∶C=1∶2∶3∶4,则有关该DNA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以①链为模板转录的mRNA中4种含氮碱基之比为A∶U∶G∶C=1∶2∶3∶4

B.连续复制2次,共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60个

C.该DNA分子中4种含氮碱基之比为A∶T∶G∶C=3∶3∶7∶7

D.该DNA分子中碱基排列方式共有4100种

15、下图为真核细胞中合成蛋白质的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图说明少量的mRNA可以迅速合成出大量的蛋白质

B.该过程的模板是mRNA,原料是氨基酸

C.②③④⑤的最终结构各不相同,且mRNA是从左向右移动

D.细胞核可以合成①,⑥的合成与核仁有关

16、下图表示遗传信息的复制和表达等过程,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对于浆细胞而言,①②过程可以在细胞核中进行,而③过程则是在核糖体上进行

B.①②过程需要模板、原料、酶和能量等基本条件

C.图中①②③过程均发生了碱基互补配对

D.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性状

17、如图表示某种生物的部分染色体发生了两种变异示意图,图中①和②,③和④互为同源染色体,图a和图b中的部分染色体转移造成的生物变异分别属于()

A.图a和图b均为染色体结构变异

B.图a为基因重组,图b为染色体结构变异

C.图a为染色体结构变异,图b为基因重组

D.图a和图b均为基因重组

18、下列关于基因突变与染色体变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在显微镜下不可见,染色体变异可以用显微镜观察

B.基因突变发生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异发生在减数分裂

C.基因突变是有害的,染色体变异是有利的

D.基因突变无论发生在体细胞还是生殖细胞都是可遗传的,染色体变异若发生在体细胞一定是不可遗传的

19、有关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都是由于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 

②都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 

③都是先天性疾病 

④近亲结婚可以使隐性遗传病的发病机会大大增加 

⑤线粒体基因异常不会导致遗传病

⑥调查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

A.①④⑥     B.①③⑥C.①②③④D.①②④⑤

20、下列关于育种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迄今为止,杂交育种仍然是培育新品种的有效手段,其遗传学原理是基因重组

B.诱变育种具有大幅度改变某些性状,快速、定向等优点

C.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的遗传学原理都是染色体数目变异

D.与二倍体植株相比,多倍体植株通常茎秆粗壮,器官较大,有机物含量增加

21、某小岛上原有果蝇20000只,其中基因型VV、Vv和vv的果蝇分别占15%、55%和30%。

若此时从岛外入侵了2000只基因型为VV的果蝇,且所有果蝇均随机交配,则F1代中V的基因频率约是()

A.43%B.48%C.52%D.57%

22、已知某环境条件下某种动物的AA和Aa个体全部存活,aa个体在出生前会全部死亡。

现有该动物的一个大群体,只有AA、Aa两种基因型,其比例为1∶2,假设每对亲本只交配一次且成功受孕,均为单胎。

在上述环境条件下,理论上该群体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AA和Aa的比例是()

A.1∶1B.1∶2C.2∶1D.3∶1

23、下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对图示分析不正确的是()

A.a表示突变和基因重组,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B.b表示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C.c表示生殖隔离,就是指两种生物不能杂交或杂交后不能产生可育后代

D.d表示新物种形成

24、加拉帕戈斯群岛有海洋鬣(1ie)鳞蜥和陆生鬣鳞蜥。

他们的祖先来自南美大陆离群的陆生鬣鳞蜥。

与陆生鬣鳞蜥相比,海洋鬣鳞蜥的足有部分足蹼、眼睛上方有分泌盐分的腺体、能适应低温潜入海底以海藻为食。

相关判断错误的是()

A.加拉帕戈斯群岛的陆生鬣鳞蜥与海洋鬣鳞蜥可能存在生殖隔离

B.海洋环境能定向诱导海洋鬣鳞蜥发生适应环境的基因突变

C.自然选择可通过作用于陆地鬣鳞蜥个体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

D.海洋鬣鳞蜥演变过程中不同个体的有利基因可通过基因重组而集中于同一个体中

25、右下图表示人体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进行物质交换过程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③分别代表血浆、淋巴和组织液

B.正常情况下,①~③的成分保持恒定不变

C.抗体主要存在于③中

D.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①处的液体会减少

26、下列关于内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乳酸进入血液,血浆由弱碱性变为弱酸性

B.血浆的主要成分包括水、葡萄糖、血红蛋白和激素等

C.大量失钠,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细胞内的

D.葡萄糖在酶的催化下分解成丙酮酸发生在内环境中

27、如图是突触的亚显微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中内容物释放后一定会使b兴奋,且兴奋部位的膜对Na+通透性减小

B.②处的液体为组织液,③一定是下一个神经元的轴突膜

C.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

D.①中内容物被释放进入②的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

28、下图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产生、传导示意图。

下列说法与图示相符的是()

A.图中兴奋部位是B和C   B.图中弧线最可能表示局部电流方向

C.图中兴奋传导方向是C→A→BD.兴奋传导方向与膜外电流方向一致

29、正常人体内的激素、酶和神经递质特定的生物活性,这三类物质()

A.都在细胞内发挥作用B.都是由活细胞产生的蛋白质

C.都能与特定分子结合D.都在发挥作用后仍保持活性

30、下图为反射弧模式图,如果从c点给予足够强度的刺激,则能测到膜电位变化的部位是(  )

A.a、b、c、dB.只有c、dC.只有a、cD.只有c

31、关于人体激素的来源和生理作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选项

激素

合成部位

生理作用

A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B

促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

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

C

抗利尿激素

下丘脑

促进肾脏中肾小管等部位对水分的重吸收

D

生长激素

垂体

促进生长

32、下图是人体内血糖平衡调节示意图,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A.由图可知,血糖平衡的调节是由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完成的

B.图中甲表示胰岛B细胞,乙为胰岛A细胞,A为胰高血糖素,B为胰岛素

C.结构③通过释放神经递质,直接影响甲的分泌

D.血糖降低能直接刺激胰岛和肾上腺分泌相应激素

33、病毒性肠胃炎多由“诺如病毒”引起,主要症状有呕吐、腹泻、发热等。

下列说法正确的()

A.诺如病毒的可遗传变异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B.严重的呕吐、腹泻会导致内环境的稳态受到破坏

C.反复感染该病的主要原因是机体免疫功能被损

D.机体发热完全是由机体散热不畅造成的

 

34、2013年春季,我国很多地区爆发了甲型H7N9流感,与前两年欧洲地区的疯牛病和口蹄疫一样,引起世界性的肉类食品进出口贸易恐慌,国内鸡鸭鹅等禽类被大量扑杀。

下列关于甲型H7N9流感的免疫学的看法,正确的是()

A.人体可通过效应B细胞和记忆B细胞大量分泌抗体抵抗病原体

B.预防接种甲型H7N9流感疫苗的最佳时间应该是发病时

C.接种甲型H7N9流感疫苗的机体通过产生的特异性抗体就能消灭体内所有的病毒

D.接种甲型H7N9流感疫苗一定时间后再次接受相应抗原刺激时,机体会产生更强的免疫保护

35、下图表示人体通过体液免疫消灭破伤风杆菌外毒素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2、细胞3均起源于造血干细胞

B.图中所有细胞中都含有合成物质a的基因

C.物质a的本质是蛋白质和RNA

D.细胞5属于保留分裂分化能力的细胞

36、取若干相同长度、去除尖端的燕麦胚芽鞘切段,分别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并培养一段时间,然后逐一测量其长度,实验先后进行了两次,结果如下图。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生长素浓度为0.1mg/L时两组数据偏差较大,对推导实验结论有干扰应该舍弃

B.两次实验结果有明显差异,原因是生长素对燕麦胚芽鞘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C.当浓度大于10mg/L时,生长素会抑制燕麦胚芽鞘的生长且抑制越来越强

D.要确定促进燕麦胚芽鞘生长的最适浓度应在0.1~10mg/L之间继续分组实验

37、为了探究生长素和乙烯对植物的生长的影响及这两种激素的相互作用,科学家用某种植物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由此可初步推测()

A.浓度高于10-6mol/L的生长素会抑制该植物茎段的生长

B.该植物茎中生长素含量达到M值时,植物开始合成乙烯

C.该植物茎中乙烯含量的增加会促进生长素的合成

D.该植物茎中生长素和乙烯的含量达到峰值是不同步的,因此其生长与二者含量变化无关

38、将玉米种子在黑暗条件下萌发,切除长势相同的多个玉米胚芽鞘的顶端,然后在其左侧分别放置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保持在黑暗中12h,胚芽鞘向右弯曲,弯曲角度与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关系如下图所示。

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不同浓度的生长素作用效应一定不同

B.实验结果说明了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C.实验在黑暗条件下进行是为了排除光照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D.上述实验说明了种子萌发受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的共同作用

 

39、右图为去掉某植物顶芽前后,侧芽部位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浓度变化及侧芽长度变化的坐标曲线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激素乙代表细胞分裂素

B.细胞分裂素能抑制侧芽生长

C.该实验说明细胞分裂素也具有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特点

D.在侧芽部位,激素甲与激素乙对侧芽萌动有协同作用

40、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很容易入肺并进入血液。

PM2.5今年成为广东空气污染指数重要标准。

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A.颗粒物如有硅尘入肺可能会破坏吞噬细胞的溶酶体膜,释放水解酶破坏细胞结构

B.过敏病人在PM2.5超标的空气中会发病,是因为该颗粒中有相关的过敏原

C.PM2.5的颗粒中的一些酸性物质进入人体血液会导致其pH成酸性

D.PM2.5含量升高主要是人类活动的影响

二、非选择题(4小题,每空1分,共40分)

1、(7分)人类白化病由基因a控制,色盲由基因b控制,据图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Ⅰ的性别是________。

(2)图示C、D、E的名称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这对夫妇再生下孩子H,则H的基因型为________。

(4)该对夫妇所生子女中,白化色盲男孩的概率为________。

(5)据图判断下列说法哪项是错误的()

A.J细胞中可能含有两个色盲基因B.I的基因型是aaXbY

C.G细胞的基因型为AXBD.D细胞产生E细胞时细胞质均等分裂

2、(7分)番茄的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控制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为获得纯合高秆抗病番茄植株,研究人员采用了如图所示的方法。

(1)若过程①的F1自交3代,产生的后代中纯合抗病植株占________。

(2)过程②,若只考虑F1中分别位于n对同源染色体上的n对等位基因,则利用其花药离体培育成的单倍体幼苗的基因型,在理论上应有________种;若单倍体幼苗通过加倍后获得M株番茄,通过筛选得到的高秆抗病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约有________株。

(3)过程③由导入抗病基因的叶肉细胞培养成转基因植株的过程体现了植物细胞的________。

(4)过程④“航天育种”方法中主要的变异类型是________。

卫星搭载的种子应当选用刚萌发的而非休眠的种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分)下图是受到寒冷刺激时,机体发生的某些调节和代谢过程示意图。

图中甲、乙、丙表示三种具有内分泌功能的器官,a、b、c、d、e表示具有特定功能的化学物质。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结构甲表示的器官是________,物质b表示________,图中细胞质受体和核受体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

(2)c控制d形成的过程需要的原料是__________,d控制e形成的过程称为________。

(3)寒冷时甲通过分泌a促进乙释放b,进一步促进丙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多对________(填图中标号)的活动起抑制作用,这种调节机制属于________调节。

(4)受寒冷刺激时,皮肤冷觉感受器对________离子的通透性增强,膜电位将变为________。

 

4、(17分)甲图表示燕麦幼苗生长素浓度与作用的关系;乙图表示将一株燕麦幼苗水平放置,培养一段时间后的生长情况;丙图表示燕麦胚芽鞘。

(1)甲图中,根和芽的最适宜生长素浓度分别为_______mol/L、_______mol/L。

c点生长素浓度对根生长的效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对芽生长的效应是___________。

(2)乙图中b侧生长素浓度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a侧,这是由于环境因素中的________引起的,若用等同于a侧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茎,其效应可能是____________。

(3)为验证在单侧光照射下,丙图燕麦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A段而不是发生在B段。

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帮助其完成下列有关实验过程:

①材料用具

燕麦胚芽鞘,一侧开孔的硬纸盒,薄云母片,光源等。

②实验过程

若给以右侧光照射,在下图中绘出插入云母片的位置,并在下面用文字说明。

a:

对照组

b:

实验组1

c:

实验组2

a:

_____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_____

c:

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结果

a:

______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_____

c:

________________

④实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CDDBA;BDBCC;DCBCC;ABAAB;BABBC;CCBCB;BDBDC;DBCAC

1、

(1)男性

(2)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精细胞(经变形形成精子) 

(3)AAXBXB 

(4)

 (5)A

2、

(1)7/16 

(2)2n DDRR M/4

(3)全能性

(4)基因突变 种子萌发时进行细胞分裂,DNA在复制过程中容易

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发生基因突变

3、

(1)下丘脑 促甲状腺激素 糖蛋白(或蛋白质)

(2)四种核糖核苷酸 翻译

(3)甲、乙 (负)反馈

(4)钠 外负内正

4、

(1)10-10 10-8 既不促进也不抑制 促进

(2)小于 重力 促进

(3)②

③a.弯向光源生长b.直立生长  c.弯向光源生长

④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A段而不是B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