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师范大学毛概题库8至15章即河北工业大学毛概题库.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705168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58 大小:59.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师范大学毛概题库8至15章即河北工业大学毛概题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云南师范大学毛概题库8至15章即河北工业大学毛概题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云南师范大学毛概题库8至15章即河北工业大学毛概题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云南师范大学毛概题库8至15章即河北工业大学毛概题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云南师范大学毛概题库8至15章即河北工业大学毛概题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南师范大学毛概题库8至15章即河北工业大学毛概题库.docx

《云南师范大学毛概题库8至15章即河北工业大学毛概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师范大学毛概题库8至15章即河北工业大学毛概题库.docx(5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云南师范大学毛概题库8至15章即河北工业大学毛概题库.docx

云南师范大学毛概题库8至15章即河北工业大学毛概题库

河北工业大学毛概题库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一、单项选择题(32题)

1.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D)

A.市场经济体制B.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体制

C.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经济体制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是在党的哪一次大会上提出的(B)

A.十一届三中全会B.十一届六中全会

C.十二大D.十二届三中全会

3.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对市场经济认识上的重大突破是(C)

A.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B.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D.市场经济是有国家干预的经济

4.江泽民同志第一次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新经济体制的建议是在(B)

A.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B.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上的讲话

C.党的十四大D.党的十五大

5.为了有效地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必须(A)

A.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B.适当削弱宏观调控

C.坚持以指令性计划为主的宏观调控D.取消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6.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它是由(D)

A.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决定的

B.所有制结构和分配结构决定的

C.发展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决定的

D.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

7.作为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股份制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股份制既不姓“社”,也不姓“资”,由国家或集体控股,则具有明显的(A)

A.公有制性质B.国有性质C.共有性质D.混有性质

8.提出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则是要做到两个“毫不动摇”和一个“统一”是在党的(D)

A.十三大B.十四大C.十五大D.十六大

9.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实现形式主要是指(A)

A.资产的组织形式和经营形式B.资产的所有、占有、支配、使用关系

C.资产的运行方式和经营机制D.产权制度的管理制度

10.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起主导作用的经济是(A)

A.国有经济B.集体经济C.个体经济D.公有制经济

1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在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前提下,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这是由(A)

A.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的

B.我国当前所面临的各种矛盾决定的

C.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环境决定的

D.非公有制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决定的

12.在下列收入中属于按劳分配性质的收入是(D)

A.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所得B.外资企业职工的工资收入

C.股份制企业职工按股分红收入D.集体企业职工的工资奖金收入

13.按劳分配是(D)

A.社会总产品分配的基本原则B.国民收入分配的基本原则

C.生产资料分配的基本原则D.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14.按劳分配是(B)

A.社会主义整个社会的分配原则B.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本分配原则

C.非公有制经济的基本分配原则D.个体经济的基本分配原则

15.在下列收入中,属于按劳分配收入的是(C)

A.私营企业职工的工资收入B.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

C.公有制企业职工的工资收入和奖金收入D.股份合作制企业成员的收入

16.社会主义必须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是(B)

A.社会主义公有制B.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D.初级阶段的国情

17.个体劳动者的主要收人属于(C)

A.按资分配收入B.按劳分配收入C.劳动收入D.风险收人

18.某技术人员受雇于一私营企业,年薪3万元,他的收入属于(B)

A.按劳分配的收入B.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的收入

C.按资分配的收入D.按技术要素进行分配的收入

19.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依据是(B)

A.按劳分配B.按贡献分配C.按技术分配D.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20.再分配注重公平,主要依靠的是(C)

A.计划机制B.市场机制C.政府作用D.社会机制

21.初次分配注重效率,主要依靠的是(B)

A.计划机制B.市场机制C.社会机制D.政府作用

22.提出在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方面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人悬殊的分配政策是在党的(C)

A.十四大B.十五大C.十六大D.十六届五中全会

23.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的核心是(B)

A.发展新兴产业B.加强自主创新能力C.引进国外先进技术D.统筹区域经济发展

24.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是(A)

A.科技B.人才C.教育D.发展

25.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是(B)

A.科技B人才C.教育D.发展

26.建设创新型国家,基础是(C)

A.科技B.人才C.教育D.发展

27.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B)

A.经济增长方式B.经济发展方式C.生产发展方式D.生产运作方式

28.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新农村建设的目的,衡量我们工作的基本尺度的是(B)

A.生产发展B.生活宽裕C.乡风文明D.村容整洁

29.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是农民素质的反映,体现着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求的是(C)

A.生产发展B.生活宽裕C.乡风文明D.村容整洁

30.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是展现农村新貌的窗口,是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的是(D)

A生产发展B.生活宽裕C.乡风文明D.村容整洁

31.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是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证,显示了对农民群众政治权利的尊重和维护的是(D)

A.生产发展B.生活宽裕C.乡风文明D.管理民主

32.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C)

A.坚持速度与质量、结构与效益的统一B.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C.发展循环经济D.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二、多项选择题(18题)

1.我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表现在(ACD)

A.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B.国家对企业管得过松

C.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D.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

2.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陈云在党的八大上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构想。

其中,“三个补充”是指(BCD)

A.所有制结构B.个体经营C.自由生产D.自由市场

3.下列表述中,属于邓小平南方谈话内容的有(ABCD)

A.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B.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

C.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D.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4.股份制是(ABCD)

A.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

B.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

C.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

D.判断其所有制性质的关键是看哪种所有制掌握控股权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ABC)

A.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B.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

D.是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完全相同的

6.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的关系是(AD)

A.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不同

B.公有制经济属于社会主义经济,非公有制经济不属于社会主义经济

C.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主体,非公有制应该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存在,但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组成部分

D.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都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

7.党的十六大根据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进一步提出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则是要做到两个“毫不动摇”和一个“统一”。

这其中两个“毫不动摇”是指(BC)

A.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C.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D.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8.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表明非公有制经济(CD)

A.在所有制结构中占主体地位

B.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C.与公有制经济可共存

D.能够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

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主要包括(BCD)

A.股份制经济B.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

C.港澳台投资的经济D.外资经济

10.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主要包括(ACD)

A.资本所有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凭借资本所取得的利润

B.凭借专利所取得的收入

C.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将自有的货币或资本借给他人经营或存人金融机构所取得的利润

D.以实物形态资本租给他人经营或使用而取得的租金

1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以外的其他分配方式主要有(ABCD)

A.按劳分配以外的劳动和经营收入B.按劳动力价值分配获得的收入

C.资产收益和按资本取得的收人D.提供技术、信息等获得的收入

12.允许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的客观必然性是(ABCD)

A.坚持按劳分配原则的结果

B.实行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多种分配方式的结果

C.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结果

D.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13.一部分人依法先富起来的作用有(ABC)

A.示范作用B.帮助作用C.带动作用D.走向两极分化

14.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归根到底要靠(CD)

A.减少环境污染B.优化产业结构C.加快科技进步D.提高劳动者素质

15.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是(ABC)

A.农民问题B.农业问题C.农村问题D.农民工问题

16.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就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ABC)

A.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B.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的老工业基地

C.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D.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17.区域经济是以一定地域为范围,并与经济要素及其分布密切结合的区域发展实体。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则是(ABC)

A.统筹区域经济发展B.促进地区协调发展

C.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D.坚持科学发展观

18.公有制经济包括(ABD)

A.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B.集体经济

C.股份经济D.国有经济

三、判断题(10题,正确的选A,错误的选B)

1.实践证明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A)

A.正确B.错误

2.党的十三大明确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B)

A.正确B.错误

3.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A)

A.正确B.错误

4.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A)

A.正确B.错误

5.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A)

A.正确B.错误

6.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A)

A.正确B.错误

7.江泽民提出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两个大局”思想(B)

A.正确B.错误

8.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必然产生两极分化(B)

A.正确B.错误

9.地区发展不平衡是普遍规律,所以我们对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差距扩大无须特别关注(B)

A.正确B.错误

1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区别在于有没有国家的宏观调控(B)

A.正确B.错误

四、材料分析题(不定项选择题)

材料一: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关键问题。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

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

发展好农村经济,建设好农民的家园,让农民过上宽裕的生活,才能保证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才能不断扩大内需和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材料二:

党的十六大指出,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多次强调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

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严格保护耕地,增加农业投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

提高扶贫开发水平。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改革集体林权制度。

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

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

结合上述材料请回答:

1.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根本问题始终是(A)

A.农业、农村、农民问题B.土地问题

C.教育农民的问题D.现代化问题

2.目前扩大国内需求,最大的潜力(A)

A.在农村B.在城市C.在边疆D.在沿海

3.“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问题,因为(ABCD)

A.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关键在农村

B.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

C.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

D.农村稳则社会安

69.目前我国三农问题表现在(ABC)

A.农业基础薄弱B.农村发展滞后

C.农民增收困难D.城乡二元结构

4.我国农村改革发展已进入(AB)发展阶段

A.以工促农B.以城带乡

C.农业哺育工业D.农村支持城市

5实现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基础支撑在(A)

A.农业B.工业C.教育和科技D.服务业

6.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系统工程(ABCD)

A.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B.改善农村民生

C.扩大农村需求D.发展现代农业

7.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新农村建设的目的,衡量我们工作的基本尺度的是(B)

A.生产发展B.生活宽裕C.乡风文明D.村容整洁

8.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是农民素质的反映,体现着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求的是(C)

A.生产发展B.生活宽裕C.乡风文明D.村容整洁

9.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是展现农村新貌的窗口,是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的是(ABCD)

A.生产发展B.生活宽裕C.乡风文明D.村容整洁

第九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一、单项选择题(20题)

1.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是(A)

A.坚持党的领导B.人民当家作主

C.发展社会主义民主D.实现社会主义的自由

2.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C)

A.基本政策B.指导方针C.基本方略D.指导原则

3.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就是要(D)

A.坚持党的领导B.人民当家作主

C.依法治国D.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4.我国的国体是(B)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人民民主专政

C.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5.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A)

A.人民当家作主B.无产阶级专政

C.民主集中制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6.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是(B)

A.人民当家作主的原则B.民主集中制原则

C.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的原则D.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7.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B)

A.人民民主专政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8.目前,我国直接选举人大代表,实行普遍的差额选举制度的是(A)

A.县(市)级人民代表大会B.乡(镇)人民代表大会

C.市(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D.省级人民代表大会

9.我国的民主党派是(B)

A.执政党B.参政党C.在野党D.反对党

10.社会主义时期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原则是(D)

A.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B.反对大民族主义、地方民族主义

C.打击国内外敌对势力阴谋分裂祖国的勾当

D.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11.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实践是(B)

A.民族区域自治B.基层民主C.政治协商D.人民代表大会

12.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C)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大力发展生产力

C.依法治国D.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13.近年来,中国不断进行“打假”斗争,然而,由于法律对造假、售假者的打击力度太弱,对执法者赋予的权力不够,使假冒伪劣产品屡禁不绝。

为此,我国出台并实施了新修改的《产品质量法》,保证了全国打假工作的顺利进行。

这表明(B)

A.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前提

B.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前提

C.司法机关公正司法、严格执法,国家的结构形式是指国家的整体与部分、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相互关系

D.政府直接行使管理企业经济活动的职能

14.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核心是(B)

A.有法可依B.有法必依C.执法必严D.违法必究

15.法制是依法治国的(D)

A.内容和本质B.手段和目的C.表现和形式D.前提和基础

16.政治体制改革要着重加强制度建设,这是为了(A)

A.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B.实现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C.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D.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17.民主、自由、人权的核心是(A)

A.民主B自由C.人权D.主权

18.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社会主义的生命是(C)

A.人民平等B.人民自由C.人民民主D.人民幸福

19.实现人权的根本途径是(C)

A.发展民主B.依法治国

C.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稳定D.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20.民主、自由、人权是(D)

A.超阶级的B.资产阶级的C.无产阶级的D.人类的普遍追求

二、多项选择题(27题)

1.下列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有关表述,正确的是(ABCD)

A.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B.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C.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

D.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2.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其原因在于两者的(BCD)

A.表现形式相同B.性质相同C.作用、职能相同D.历史使命相同

3.改革开放新时期,人民范畴包括(ABCD)

A.工人阶级B.农民阶级

C.拥护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D.新产生的社会阶层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体和政体是(AC)

A.人民民主专政B.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5.我国人民民主专政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关系是(AC)

A.前者是后者的依据和前提,后者体现前者的性质和要求

B.前者指国家性质,后者指政府机构

C.前者是国体,后者是政体

D.前者是国家权力机关,后者是国家管理机构

6.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ABC)

A.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

B.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最高实现形式

C.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

D.中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

7.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这是因为它(ABC)

A.直接体现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性质

B.保证人民的权力在全部国家政治生活中处于首要地位

C.在制定国家各种制度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D.直接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国家政权的领导

8.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一环就是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原则是(ABD)

A.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B.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体现“议行合一”原则的政治制度

C.实施“三权分立”原则

D.党领导的人民民主制度

9.西方“三权分立”中的“三权”是指(ABC)

A.立法权B.司法权C.行政权D.审判权

10.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CD)

A.是我国的国体B.是我国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制度

C.是全国人民自己的组织D.是我国的政体

11.下列关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的表述正确的是(ABC)

A.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B.它是我国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和优点

C.它是一种新型的社会主义政党关系

D.它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完善性

12.我国民主党派的参政作用体现在(ABD)

A.参加国家政权

B.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

C.参与政府,成为执政党

D.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

13.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ABC)

A.政治协商B.民主监督C.参政议政D.权力平衡

1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是(ABC)

A.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B.管理本民族事务

C.管理本地方事务D.各民族共同繁荣

15.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的人数多,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健康发展有很大影响。

扩大基层民主,要(ABCD)

A.坚持和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和其他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

B.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C.完善村民自治制度

D.完善城市居民自治制度

16.依法治国的主要内容是(ABCD)

A.党领导人民实行依法治国

B.依法治国要保证对所有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的管理工作依法进行

C.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D.依法治国所依的法,最重要的是宪法和法律

17.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

依法治国,就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AD)

A.制度化B.公开化C.民主化D.法律化

18.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应扩大党员和群众在干部选拔任用中的权利,这些权利包括(ABCD)

A.知情权B.参与权C.表达权D.监督权

19.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ABCD)

A.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B.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

C.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司法体制改革

D.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20.我国的政治体制,是指与国家根本制度相适应的具体的(BCD)

A.政治制度B.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