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甲醇和水的分离精馏塔的设计.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67040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104.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甲醇和水的分离精馏塔的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甲醇和水的分离精馏塔的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甲醇和水的分离精馏塔的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甲醇和水的分离精馏塔的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甲醇和水的分离精馏塔的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甲醇和水的分离精馏塔的设计.docx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甲醇和水的分离精馏塔的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甲醇和水的分离精馏塔的设计.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甲醇和水的分离精馏塔的设计.docx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题:

甲醇和水的分离

学院:

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1

目录

第一章流程确定和说明 2

1.1.加料方式 2

1.2.进料状况 2

1.3.塔型的选择 2

1.4.塔顶的冷凝方式 2

1.5.回流方式 3

1.6.加热方式 3

第二章 板式精馏塔的工艺计算 3

2.1物料衡算 3

2.3塔板数的确定及实际塔板数的求取 5

2.3.1理论板数的计算 5

2.3.2求塔的气液相负荷 5

2.3.3温度组成图与液体平均粘度的计算 6

2.3.4实际板数 7

2.3.5试差法求塔顶、塔底、进料板温度 7

第三章 精馏塔的工艺条件及物性参数的计算 9

3.1平均分子量的确定 9

3.2平均密度的确定 10

3.3.液体平均比表面积张力的计算 11

第四章精馏塔的工艺尺寸计算 12

4.1气液相体积流率 12

4.1.1精馏段气液相体积流率:

12

4.1.2提馏段的气液相体积流率:

13

第五章塔板主要工艺尺寸的计算 14

5.1溢流装置的计算 14

5.1.1堰长 14

5.1.2溢流堰高度:

15

5.1.3弓形降液管宽度 15

5.1.4降液管底隙高度 16

5.1.5塔板位置及浮阀数目与排列 16

第六章 板式塔得结构与附属设备 24

6.1附件的计算 24

6.1.1接管 24

6.1.2冷凝器 27

6.1.3再沸器 28

第七章 参考书录 28

第八章 设计心得体会 29

第一章流程确定和说明

1.1.加料方式

加料方式有两种:

高位槽加料和泵直接加料。

采用高位槽加料,通过控制液位高度,可以得到稳定的流速和流量,通过重力加料,可以节省一笔动力费用,但由于多了高位槽,建设费用相应增加;采用泵加料,受泵的影响,流量不太稳定,流速不太稳定,流速不太稳定,从而影响了传质效率,但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本设计采用泵加料。

1.2.进料状况

实际生产中,进料状况一般有接近泡点的冷液进料和泡点进料。

对于冷夜进料,当组成一定时,流量一定,对分离有利,省加热费用,但其受环境影响较大;而泡点进料时进料温度不受季节、气温变化和前段工序波动的影响,塔的操作比较容易控制。

此外,泡点进料时,基于恒摩尔流假定,精馏段和提留段的塔径基本相等,无论是设计计算还是设计加工制造这样的精馏塔都比较容易,故在本设计中选用泡点进料。

1.3.塔型的选择

塔有浮阀塔和筛板塔。

浮阀塔生产能力大,操作弹性大,在较宽的气速范围内,板效率变化较小,其操作弹性范围较筛板塔大。

由于气液接触状态良好,以及气体水平吹出,雾沫夹带量少,因此板效率高。

塔板结构简单,容易安装。

筛板塔生产能力大,塔板压降低。

本设计根据阀孔气速的值依据手册选择浮阀塔。

1.4.塔顶的冷凝方式

塔顶冷凝采用分凝器,以水为冷却介质进行冷凝。

31

1.5.回流方式

回流方式可分为重力回流和强制回流。

对于小塔型,回流冷凝器一般安装在塔顶,其优点是回流冷凝器无需支承结构,其确定是回流冷凝器回流控制难。

如果需要较高的塔处理量或塔板数较多时,回流冷凝器不适合于塔顶安装,且塔顶冷凝器不宜安装、检修和清理。

在此情况下,可采用强制回流,塔顶上升蒸汽量采用冷凝器以冷回流流入塔中。

本次设计为大塔,故采用强制回流。

1.6.加热方式

加热方式分为直接蒸汽加热和间接蒸汽加热,直接蒸汽加热时蒸汽直接由塔底进入塔内加热。

但在一定的回流比条件下塔底蒸汽对回流液由稀释作用,使理论塔板数增加。

间接蒸汽加热时通过加热器使釜液部分汽化,维持原来的浓度,以减少理论板数,缺点是增加加热装置。

本设计采用直接蒸汽加热。

第二章 板式精馏塔的工艺计算

物系:

甲醇—水;D=600t/d;要求:

质量分数:

2.1物料衡算

通过全塔物料衡算:

基础物性参数:

原料液及塔顶、塔底产品的摩尔分率:

原料液及塔顶、塔底产品的平均摩尔分率:

全塔总物料衡算

总物料:

易挥发组分:

2.2操作线方程

饱和液体进料q=1;q线斜率为∞

此时,在平衡线上并与精馏、提馏段操作线相交:

最小回流比

此时R=0.605*1.5=0.9075;

精馏段操作线

提馏段操作线过精馏段操作线与q线交点(0.667,0.8234)和(0.0056,0.0056)则操作线方程为

2.3塔板数的确定及实际塔板数的求取

2.3.1理论板数的计算

1.0

0.8

0.6

a

y

0.4

0.2

0.0



0.0 0.2 0.4 0.6 0.8 1.0

xa

由图解法求理论板层数,从图中可以读出总理论板层数为

精馏段;提馏段;第5层为加料板。

2.3.2求塔的气液相负荷

2.3.3温度组成图与液体平均粘度的计算

C

105

100



(0.00555,98.9583)

######

95

90

85

T/ 80

75

70

65

(0.964987,64.8543)

60

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x

温度组成(t-x-y)图

组份的液相粘度

T

60

70

80

90

100

甲醇

0.0109

0.0112

0.0115

0.0118

0.0122

0.4688

0.4061

0.3565

0.3165

0.2838

⑴精馏段

⑵提馏段

2.3.4实际板数

2.3.5试差法求塔顶、塔底、进料板温度

塔顶的操作压力:

每层操作压力

进料板的压力塔底的压力

精馏段的平均压力提馏段的平均压力

甲醇和水的安托因常数:

A

B

C

T/K

塔顶

7.20587

1582.271

239.726

288-357

塔釜

7.313257

1669.678

250.3901

357-513

7.07406

1657.46

227.02

284-441

公式:

t —℃由内插法计算得

⑴精馏段塔顶压力塔顶温度

(2)进料板进料板压力进料板温度

(3)提馏段提馏段压力提馏段温度

精馏段平均温度:

提馏段平均温度:

第三章 精馏塔的工艺条件及物性参数的计算

3.1平均分子量的确定

精馏段的平均摩尔质量:

提馏段的平均摩尔质量:

3.2平均密度的确定

组份的液相密度

温度

60

70

80

90

100

110

983.2

977.8

971.8

965.3

958.4

951

纯组分在任何温度下的密度由下式:

甲醇:

式中:

t-温度,℃

⑴精馏段

气相平均密度

液相平均密度:

液相密度

进料板:

进料板,由加料板液相组成

⑵提馏段

气相平均密度

液相平均密度:

3.3.液体平均比表面积张力的计算

组份的液相表面张力

温度

60

70

80

90

100

110

甲醇

19

17.5

16.3

15.1

14.5

13.7

66.2

64.3

62.6

60.7

58.8

56.9

⑴精馏段:

⑵提馏段

第四章精馏塔的工艺尺寸计算

4.1气液相体积流率

4.1.1精馏段气液相体积流率:

初选

取安全系数为0.8(一般0.75~0.85)则空塔气速为

按标准塔径圆整后:

D=3.0m塔的截面积

实际的空塔气速

4.1.2提馏段的气液相体积流率:

取安全系数为则空塔气速为

按标准塔径圆整后:

塔的截面积

实际的空塔气速

3.2精馏塔的有效高度:

精馏段的有效高度:

在进料板上方开一个孔高度为0.7m

提馏段的有效高度:

故精馏塔的有效高度为

第五章塔板主要工艺尺寸的计算

5.1溢流装置的计算

D=3m,可选用单溢流弓形降液管,采用凹形受液盘及平直形溢流堰,不设进口堰。

5.1.1堰长

5.1.2溢流堰高度:

出口堰高

选用平直堰,堰上液层高度

.02

取板上清液层高度故

故故

5.1.3弓形降液管宽度

m

液体在降液管中停留时间为:

故降液管设计合理

5.1.4降液管底隙高度

5.1.5塔板位置及浮阀数目与排列

取阀孔动能因子

每层塔板上的浮阀数,

取边缘区宽度计算塔板上

浮阀排列方式采用等腰三角形叉排.取同一横排的孔心距

排间距为

考虑到塔采用分块式板塔,而各分块板的支承与衔接也要占去一部分鼓泡区面积,因此排间距不宜采用81.2mm,而应小于此值

故取

按以等腰三角形交叉排方式作图,排得阀数

按N=862重新核算孔速及阀孔动能因数:

阀孔动能因数变化不大,塔板开孔率=

2.流体力学检验

气相通过浮阀塔板的压强降

①干板阻力

②板上充气液层阻力:

这里

③液体表面张力所造成的阻力:

与气体流经一层浮阀塔的压降所相当的液柱高度为

单板压降

⑵淹塔 为了防止淹塔现象的发生,要求控制降液管中请液层高度,

①与气体通过塔板的压强降所相当的液柱高度:

前已算出

②液体通过降液管的压头损失:

因不设进口堰,

③板上液层高度:

前已选定板上液层高度

取,又选定

⑶雾沫夹带

板上液体流径长度板上液流面积

甲醇和水为正常系统,取物性系数,查的泛点负荷系数,

由②得

由①②计算出的泛点率都在以下,故可知雾沫夹带量能够满足。

3.塔板负荷性能图

整理的

0.02

0.004

0.07631

15.3989

15.2483

9.8

可知雾沫夹带线为直线,则在操作范围内取两个值,得出相应的列于下表

⑵液泛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