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实验授课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703225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209.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机化学实验授课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有机化学实验授课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有机化学实验授课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有机化学实验授课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有机化学实验授课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有机化学实验授课教案.docx

《有机化学实验授课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机化学实验授课教案.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有机化学实验授课教案.docx

有机化学实验授课教案

“有机化学实验”授课教案

实验一:

有机化学实验的一般知识简介:

(3学时)

一.教学目的:

有机化学实验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随着新的实验技术不断出现,这门实验课程正在向用量少、效率高、绿色化的方向发展。

通过有机化学实验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有机实验的基本原理,有机物的合成、分离、鉴定的一般方法;加深对有机化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养成“预习(包括查阅文献)-准备-实验-记录-总结”的实验习惯,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计算机的使用能力。

二.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规则:

为使有机实验有条不紊、安全地进行,必须遵循以下规则:

1、熟悉实验室的安全规则,学会正确使用水、电、煤、通风厨、灭火器等,了解实验事故的一般处理方法。

作好实验的预习工作,了解所用药品的危害性及安全操作方法,按操作规程,小心使用有关实验仪器和设备,若有问题应立即停止使用。

2、实验前,认真清点、检查玻璃仪器;实验中,安全合理的使用玻璃仪器;实验后,洗净并妥善保管玻璃仪器,尤其应学会玻璃仪器的洗涤方法。

3、实验时,要保持实验室和桌面的清洁,认真操作,遵守实验纪律,严格按照实验中所规定的实验步骤、试剂规格及与用量来进行。

若要改变,需经教师同意方可进行。

4、实验药品使用前,应仔细阅读药品标签,按需取用,避免浪费;取完药品后要迅速盖上瓶塞,避免搞错瓶塞,污染药品。

不要任意更换实验室常用仪器(如天平、干燥器、折光仪等)和常用药品的摆放位置。

5、整个实验操作过程中要集中思想,避免大声喧哗,不要在实验室吃东西。

6、实验中和实验后,各类固体废物和液体废物应分别放入指定的废物收集器中。

7、离开实验室前,应检查水电煤是否安全关闭。

三.有机化学实验的一般安全知识:

有机化学实验很大程度上由玻璃仪器、实验试剂和电器设备等组成,如果操作不当,会对人体、环境造成伤害,实验试剂往往具有易燃、易爆、易挥发、易腐蚀、毒性高等特点,玻璃仪器与电器设备使用不当亦可发生意外事故。

因此,有机化学实验室是一个潜在的、高危险性的场所。

1、防火

实验操作要规范,实验装置要正确,对易燃、易爆、易挥发的实验药品要远离明火,不可随意丢弃,实验后应专门回收。

若一旦发生火灾,应先切断电源、煤气、移去易燃易爆试剂,再采取其它适当方法灭火,如:

灭火器,石棉网或黄沙覆盖,或用水冲等。

2、防爆

仪器装置要正确,常压蒸馏及回流时,整个系统不能密闭;减压蒸馏时,应事先检查玻璃仪器是否能承受系统的压力;若在加热后发现未放沸石,应停止加热,冷却后再补加;冷凝水要保持畅通。

有些有机物遇氧化剂会发生猛烈的爆炸或燃烧,操作或存放应格外小心。

3、防中毒

绝大多数有机实验试剂都有不同程度的毒性,对有刺激性或者产生有毒气体的实验,

应尽量安排在通风厨,或有排风系统的环境中进行,或采用气体吸收装置。

有毒或有较强腐蚀性的药品应严格按照有关操作规程进行,不能用手直接拿或接触这

类化学药品,不得入口,或接触伤口,亦不可随便倒入下水道。

实验中若发现有头晕、头痛等中毒症状,应立即转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休息,严重者应送医院。

4.防化学灼伤

强酸、强碱和溴等化学药品接触皮肤均可引起灼伤,使用时应格外小心。

一旦发生这类情况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用如下方法处理:

酸灼伤:

眼睛灼伤用1%NaHCO3溶液清洗;皮肤灼伤用5%NaHCO3溶液清洗。

碱灼伤:

眼睛灼伤用1%硼酸溶液清洗;皮肤灼伤用1%~2%醋酸溶液清洗。

溴灼伤:

立即用酒精洗涤,再涂上甘油,或敷上烫伤油膏。

灼伤较严重者经急救后速去医院治疗。

5.防割伤和烫伤

在玻璃仪器的使用和玻璃工的操作中,常因操作或使用不当而发生割伤和烫伤现象。

若发生此类现象,可用如下方法处理:

割伤:

先要取出玻璃片,用蒸馏水或双氧水清洗伤口,涂上红药水,再用纱布包扎;若伤口严重,应在伤口上方用纱布扎紧,急送医院。

烫伤:

轻者涂烫伤膏,重者涂烫伤膏后立即送医院。

四.有机化学实验废物的处置:

在有机化学实验中和实验结束后往往会产生各种固体、液体等废物,为提倡环境保护,遵守国家的环保法规,减少对环境危害,可采用如下处理方法:

1.所有实验废物应按固体、液体,有害、无害等分类收集于不同的容器中,对一些难处理的有害废物可送环保部门专门处理;

2.少量的酸(如盐酸、硫酸、硝酸等)或碱(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在倒入下水道之前必须被中和,并用水稀释。

3.有机溶剂必须倒入带有标签的废物回收容器中,并存放在通风处。

4.对无害的固体废物,如:

滤纸、碎玻璃、软木塞、氧化铝、硅胶、硫酸镁、氯化钙等可直接倒入普通的废物箱中,不应与其他有害固体废物相混;对有害固体废物应放入带有标签的广口瓶中。

5.对能与水发生剧烈反应的化学品,处置之前要用适当的方法在通风橱内进行分解。

6.对可能致癌的物质,处理起来应格外小心,避免与手接触。

五.常用的玻璃仪器和实验装置:

1.常见玻璃仪器及实验装置参见教材。

2.使用玻璃仪器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使用时要轻拿轻放,以免弄碎;

(2)除烧杯、烧瓶和试管外,均不能用火直接加热;

(3)锥形瓶、平底烧瓶不耐压,不能用于减压系统;

(4)带活塞的玻璃器皿用过洗净后,在活塞与磨口之间垫上纸片,以防粘连而打不开;

(5)温度计的水银球玻璃很薄,易碎,使用时应小心。

不能将温度计当搅拌棒使用;温度计使用后应先冷却再冲洗,以免破裂;测量范围不得超出温度计刻度范围。

3.安装实验装置应注意以下几点:

(1)所用玻璃仪器和配件要干净,大小要合适;

(2)搭建实验装置时应按照从下向上、从左到右原则,逐个装配。

(3)拆卸时,则按从右到左,从上到下原则,逐个拆除。

(4)常压下进行的反应装置,应与大气相通,不能密闭。

(5)实验装置要求做到严密、正确、整齐、稳妥。

磨口连接处要呈一直线。

4.玻璃仪器的清洗:

玻璃仪器用毕后应立即清洗,一般的清洗方法是将玻璃仪器和毛刷淋湿,蘸取肥皂粉或洗涤剂,洗刷玻璃器皿的内外壁,除去污物后用水冲洗;当洁净度要求较高时,可依次用洗涤剂、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清洗;也可用超声波振荡仪来清洗。

必须反对盲目使用各种化学试剂或有机溶剂来清洗玻璃器皿,这样不仅造成浪费,而且可能带来危险,对环境产生污染。

5.玻璃仪器的干燥,干燥玻璃仪器的方法通常有以下几种:

自然干燥:

将仪器倒置,使水自然流下,晾干。

烘干:

将仪器放入烘箱内烘干,仪器口朝上;也可用气流干燥器烘干或用电吹风吹

干。

有机溶剂干燥:

急用时可用有机溶剂助干,用少量95%乙醇或丙酮荡涤,把溶剂倒回至回收瓶中,然后用电吹风吹干。

六.实验记录和实验报告:

七.有机化学的文献资料:

有机化学的文献资料非常丰富,在此只作简单介绍:

1.工具书,2.期刊杂志,3.化学文摘,4.网上资源

实验二:

熔点的测定(3学时)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熔点测定的意义和应用。

2.掌握熔点测定的操作方法。

3.了解温度计校正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熔点是固体化合物在101.325KPa下固—液两相处于平衡时的温度。

纯净的固体有机物一般都有固定的熔点,一个纯化合物从开始熔化(初熔)至完全熔化(全熔)的温度范围叫做熔程或熔距,其熔程一般不超过0.5~1℃。

当含有杂质时,熔点会有显著的变化,会使其熔点下降,熔程延长。

因此,可以通过测定熔点来鉴定有机物,并根据熔程的长短来判断有机物的纯度。

利用熔点测定来鉴定有机物并判断有机物的纯度,可通过分析物质的蒸气压和温度关系曲线图来理解。

,图a是一种物质固相的蒸气压随温度变化的曲线(SM)和该物质液相的蒸气压随温度变化的曲线(ML),由于固相蒸气压随温度变化的速度大于液相,使两条曲线交于M点。

在M点处,固液两相蒸气压相同,固液两相并存,这时的温度(Tm)即为该物质的熔点。

L

M

L,

S

物质的蒸气压与温度的关系

三.实验方法:

毛细管法,显微熔点仪测定法。

四.实验步骤:

(一)。

毛细管法:

1、熔点管的制备

取内径约1mm,长75mm的毛细管(可自制或用市售毛细管),将其一端在酒精灯上封口,即制得熔点管。

2、样品的填装

取少量干燥样品用研钵研细[1],堆成一小堆,将熔点管的开口端插入样品堆中,使样品挤入管内。

然后把管开口一端向上,轻轻在桌子上顿几下,使样品掉入管底。

以同样方式重复取样几次。

再取一支长约45cm的玻璃管垂直于表面皿上,将熔点管从玻璃管上端自由落下,重复多次,使样品装填紧密,高度约为2~3mm。

填装时操作要迅速,防止样品吸潮,装入的样品要结实。

3、仪器装置

毛细管法中最常用的仪器是Thiele管(又叫b型管或熔点测定管)。

取一支b型管,固定在铁架台上,装入导热液(导热液一般用液体石蜡、硫酸或硅油等)至略高于支管口上沿。

管口配一插有温度计的开槽塞子(也可将温度计悬挂),毛细管通过导热液紧附在温度计上,样品部分位于温度计水银球中部。

并用橡皮圈将毛细管缚在温度计上(橡皮圈不能浸入导热液中)。

调整温度计位置,使其水银球恰好在Thiele管两侧管的中部[2]。

4、熔点测定

测定时,先加热Thiele管,若测定已知样品的熔点,可先以较快速度加热,在距离熔点15-20℃时,应控制加热速度,使温度每分钟上升1~2℃[3],至测出熔程;若测定未知样品要先粗测熔点范围,再用上述方法细测。

当毛细管中的样品开始蹋落,并有小液滴出现时,表明样品已开始融化即初熔(或始熔),记下此温度。

继续观察,待固体样品恰好完全溶解成透明液体即全熔时再迅速记下温度。

这个温度范围即为样品化合物的熔程。

在测定过程中,还要观察和记录是否有萎缩、变色、发泡、升华及碳化等现象。

熔点测定至少要有两次重复数据,每一次测定都必须用新的熔点管新装样品,不能使用已测过的熔点管[4]。

同时必须待导热液温度冷至熔点以下约15℃左右才能再进行测定。

测定完成后,必须将导热液冷至室温,方可倒回试剂瓶里。

刚用完的温度计不能立即用水冲洗,待其冷却后用纸擦去导热液,再用水冲洗,以避免温度计炸裂。

(二)数字显微熔点仪测定法:

使用数字熔点仪进行测定,方便、准确、易于操作。

以WRS-1数字熔点

仪为例,该熔点仪采用光电检测,数字温度显示等技术,具有初熔、全熔自动显示,可与记录仪配合使用,可进行熔化曲线自动记录。

该仪器采用集成化的电子线路,能快速达到设定的起始温度,并具有六挡可供选择的线性升、降温速率自动控制,初熔、全熔读数可自动贮存,无需监管。

该熔点仪采用毛细管作样品管。

操作步骤:

1、开启电源开关,稳定20min,

2、通过[拨盘设定起始温度,再按起始温度按钮,输入此温度,此时预置灯亮。

3、选择升温速度,把波段开关旋至所需位置。

4、当预置灯熄灭时,可插入装有样品的毛细管,此时初熔灯也熄灭。

5、把电表调至零,按升温按钮,数分钟后初熔灯先亮,然后出现全熔读数显示。

6、按初熔按钮,显示初熔读数,记录初、全熔温度。

7.按降温按钮,使温度降至室温,最后切断电源。

五.实验内容:

1.采用毛细管法,分别用乙酰苯胺、苯甲酸、尿素、或肉桂酸,以及混合物(以纯样品按不同的比例配制)作为样品,研细,进行熔点测定的练习。

2.采用数字显微熔点仪测定乙酰苯胺、苯甲酸的熔点。

六.注意事项:

[1]样品一定要研的极细,才能使装样结实,这样受热时才均匀,如果有空隙,不易传热,影响结果。

[2]此处导热液对流循环好,样品受热均匀。

[3]有充分时间让热量从熔点管外传至毛细管内,减少观察上的误差。

[4]避免在融化过程中晶型改变或分解引起熔点的改变。

实验三.重结晶和过滤(3学时)

一.实验目的:

1.学习重结晶提纯固体有机化合物的原哩和方法。

2.掌握重结晶的实验操作。

二.实验原理:

重结晶是利用混合物中多组份在某种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或在同一溶剂中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不同,而使它们相互分离的方法,它是提纯固体有机物常用的方法之一。

三.实验操作:

重结晶提纯法的一般操作

(1)选择适宜的溶剂(选择方法具体见英文部分2.2);

(2)将粗产品溶于适宜的热的溶剂中制成饱和溶液;

(3)趁热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

如溶液的颜色深,则应先脱色,再行过滤;

(4)冷却溶液,或蒸发溶剂,使之慢慢析出结晶而杂质则留在母液中,或者杂质析出,而欲提纯的化合物则留在溶液中;

(5)抽气过滤分离母液,分出结晶体或杂质;

(6)洗涤结晶,除去附着的母液;

(7)干燥结晶。

四.实验内容:

用重结晶法提纯粗品乙酰苯胺。

1.称取4g粗乙酰苯胺,放在250mL三角烧杯中,加入纯水,加热至沸腾,直至乙酰苯胺溶解,若不溶解,可适量添加少量热水,搅拌并热至接近沸腾令乙酰苯胺溶解。

2.稍冷后,加入适量(约1g)活性炭于溶液中,煮沸5~10分钟,乘热用热水漏斗或折叠式滤纸过滤,用一三角烧杯收集滤液,在过滤过程中,热水漏斗和溶液均应用小火加热保温以免冷却。

3.滤液放置冷却后,有乙酰苯胺结晶体析出,抽气过滤,其操作严格按照本实验理论部分的说明以及注释说明。

抽干后用玻璃钉或玻璃瓶塞压挤晶体,继续抽滤,尽量除去母液。

4.然后进行晶体的洗涤工作。

即先把橡皮管从抽滤瓶上拔出,关闭抽气泵,将少量蒸馏水(作溶剂)均匀的撒在滤饼上,浸没晶体,用玻璃棒小心地均匀的搅拌晶体,接上橡皮管,抽滤至干,如此重复洗涤两次。

5.晶体已基本上洗干净。

取出晶体,放在表面皿上晾干,或在100℃以下烘干,称重。

乙酰苯胺的m.p.为114℃。

乙酰苯胺在水中的容解度为:

5.5g/100mL(100℃),0.53g/100mL(0℃)

实验四.蒸馏(2学时)

一.实验目的:

1.学习普通蒸馏的原理及其应用;

2.掌握实验室常用的蒸馏的操作。

二.实验原理:

蒸馏是分离和纯化液体有机物常用的方法之一。

当液体物质被加热时,该物质的蒸气压达到液体表面大气压时,液体沸腾,这时的温度称为沸点。

常压蒸馏就是将液体加热到沸腾状态,使该液体变成蒸气,又将蒸气冷凝后得到液体的过程。

每个液态的有机物在一定的压力下均有固定的沸点。

利用蒸馏可将二种或两种以上沸点相差较大(>30℃)的液体混合物分开。

但是应该注意,某些有机物往往能和其他组分形成二元或三元恒沸混合物,它们也有固定的沸点,因此具有固定沸点的液体,有时不一定是纯化合物。

纯液体化合物的沸距一般为0.5~1℃,混合物的沸距则较长。

可以利用蒸馏来测定液体化合物的沸点。

三.实验操作:

1.按图将实验装置按从下往上,从左到右原则安置完毕,注意各磨口之间的连接。

选一个大小适宜的烧瓶,待蒸馏的液体量不宜超过它的一半。

温度计经套管插入蒸馏头中,并使温度计的水银球正好与蒸馏头支口的下端一致。

2.将待蒸馏的液体经漏斗加入蒸馏烧瓶中,放入1~2粒沸石[1],然后通冷凝水[2]。

3.最初小火加热,然后慢慢加大火力,使之沸腾,开始蒸馏[3]。

4.调节火源,控制蒸馏速度为1~2秒/滴,记下第一滴馏出液的温度。

5.维持加热速度,继续蒸馏[3],收集所需温度范围的馏份。

当不再有馏份蒸出且温度突然下降时,停止蒸馏[4]。

6.蒸馏完毕,关闭热源,停止通水,拆卸实验装置,其顺序与安装时相反。

四.实验内容:

用无水乙醇为样品,水浴加热,进行蒸馏操作实验。

五.注意事项:

[1]加沸石可使液体平稳沸腾,防止液体过热产生暴沸;一旦停止加热后再蒸馏,应重新加

沸石;若忘了加沸石,应停止加热,冷却后再补加。

[2]冷凝水从冷凝管支口的下端进,上端出。

[3]此时的温度就是馏出液的沸点。

[4]切勿蒸干,以防意外事故发生。

实验五.分馏(3学时)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分馏的原理及其应用;

2.掌握实验室常用的分馏的操作。

二.实验原理:

分馏也是分离提纯液体有机物的一种方法。

分馏主要适用于沸点相差不太大的液体有机物的分离提纯,其分离效果比蒸馏好。

分馏通常是在蒸馏的基础上用分馏柱来进行的。

利用分馏柱进行分馏,实际上就是让在分馏柱内的混合物进行多次气化和冷凝。

当上升的蒸气与下降的冷凝液互相接触时,上升的蒸气部分冷凝放出热量使下降的冷凝液部分汽化,两者之间发生了热量交换。

其结果是上升蒸气中易挥发组分增加,而下降的冷凝液中高沸点组分增加。

如果继续多次,就等于进行了多次的气液平衡,即达到了多次蒸馏的效果。

这样靠近分馏柱顶部易挥发物质的组分比率高,而烧瓶里高沸点组分的比率高。

当分馏柱的效率足够高时,在分馏柱顶部出来的蒸气就接近于纯低沸点的组分,高沸点组分则留在烧瓶里,最终便可将沸点不同的物质分离出来。

三.实验操作:

1.选一根分馏柱,按图?

将实验装置安置完毕,注意各磨口之间的连接。

2.将待分馏液放入烧瓶中,加1~2粒沸石,通冷凝水。

1.控制加热速度,使馏出速度为1~2秒/滴[1]。

2.分段收集馏分[2],分别记下各馏分相应的温度,分别称量。

四.实验内容:

乙醇—水混合物的分馏

1.在100mL的圆底烧瓶中放入约70%乙醇水溶液60mL,加2~3粒沸石,安装好蒸馏装置。

2.通冷凝水,水浴加热,,控制加热速度[3],收集前馏分。

3.当温度达到78℃时,调换接受器,收集馏出液,馏出速度控制在1~2秒/滴,记下温度[4]。

4.当温度持续下降时[5],即可停止加热。

记录馏出液、前馏分和残余液的体积,并测定馏出液的重量百分浓度[6]。

五.注意事项:

[1]馏出速度太快,产物纯度下降;馏出速度太慢,馏出温度易上下波动。

为减少柱内热量散失,可用石棉绳将其包起来。

[2]注意切不可蒸干。

[3]使蒸气慢慢上升到柱顶。

[4]由于温度计误差,实际温度可能略有差异。

[5]分馏要结束时,由于乙醇蒸气不足,温度计水银球不能被乙醇蒸气包围,因此温度出现下降。

[6]用酒精比重计测定,一般可达89%~94%。

实验六.水蒸汽蒸馏(4学时)

一.实验目的:

1.学习水蒸气蒸馏的原理及其应用;

2.掌握水蒸气蒸馏的装置和操作方法。

二.实验原理:

水蒸气蒸馏也是分离提纯液体有机化合物的一种方法。

它是将水蒸气通入不溶或难溶于水、有一定挥发性的有机物中,使该有机物随水蒸气一起蒸馏出来。

根据分压定律,混合物的蒸气压应该是各组分蒸气压之和。

当各组分的蒸气压之和等于大气压力时,混合物开始沸腾。

混合物的沸点要比单个物质的正常沸点低,这意味着该有机物可在比其正常沸点低的温度下被蒸馏出来。

在馏出物中,有机物与水的重量(WA和WH2O)之比,等于两者的分压(pA、pH2O)和两者各自分子量(MA和MH2O的乘积之比。

水蒸气蒸馏的适用范围:

1.常压蒸馏易分解的高沸点有机物;2.混合物中含有大量固体,用蒸馏、过滤、萃取等方法都不适用;3.混合物中含有大量树脂状的物质或不挥发杂质,用蒸馏、萃取等方法难以分离。

被提纯物质应具备的条件:

1.不溶于或难溶于水;2.共沸腾下与水不反应;3.100℃时必须有一定的蒸气压。

三.实验操作:

1.按图?

将实验装置安装完毕,注意各磨口之间的连接。

2.将蒸馏物倒入圆底烧瓶中,其量不超过烧瓶容量的1/3,检查实验装置是否漏气。

3.开始蒸馏前将T型管夹子打开,通冷凝水,加热水蒸气发生器,当T型管支管有蒸气冲出时,夹紧夹子,使蒸气通入烧瓶中[1]。

4.调节火源,控制馏出速度1~2滴/秒[2]。

5.当馏出物澄清透明时,即可停止蒸馏。

6.先打开夹子,再移去火源[3],拆除装置。

四.实验内容:

从中药徐长卿中提取丹皮酚[4]

1.称取中药徐长卿5克于250mL烧瓶中,加水20mL。

安装好实验装置,打开T形管夹子,通冷凝水。

2.加热水蒸气发生器[5],当有水蒸气从T形管的支管冲出时,夹紧夹子,让水蒸气导入三颈烧瓶中。

3.调节火源,控制馏出速度1~2滴/秒,当馏出液由混浊液变为澄清透明时,可停止蒸馏。

4.打开夹子,移去火源。

5.嗅一下馏出物的气味,取一滴馏出液于小块滤纸上,待其挥发后,观察滤纸上是否留有油迹。

6.取馏出液1~2mL,搅匀,加入1%FeCl3乙醇溶液2~4滴,观察现象。

五.注意事项:

[1]此时瓶内的混合物不断翻滚,不久有机物和水的混合物馏出。

[2]为使水蒸气不致在烧瓶中过多而冷凝,可在烧瓶底下用小火加热。

要随时注意安全管中水柱的情况,若有异常,立刻打开T型管夹子,移去热源,排除故障后方可继续。

[3]以防止倒吸。

[4]从徐长卿中提取挥发油,其主要成分为丹皮酚,(画结构式)

[5]水蒸气发生器中的水不能太满,以占容器的2/3为宜,否则沸腾时水将会冲出来。

实验七.减压蒸馏(3学时)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减压蒸馏的原理和应用;

2.掌握减压蒸馏的仪器安装和操作。

二.实验原理:

高沸点有机化合物或在常压下蒸馏易发生分解,氧化或聚合的有机化合物,常可采用减压蒸馏进行分离,提纯。

沸点大于200℃的液体一般需用减压蒸馏提纯。

液体的沸点随外界压力变化而变化,若系统的压力降低了,液体的沸点温度也随之降低。

在进行减压蒸馏之前,应先从文献中查阅欲提纯的化合物在所选择压力下的相应沸点,若文献中无此数据,可用下述经验规则推算,即:

若系统的压力接近大气压时,压力每降低1.33KPa(10mmHg),则沸点下降0.5℃,若系统在较低压力状态时,压力降低一半,沸点下降10℃。

例如某化合物在20mmHg(2.67KPa)的压力下,沸点为100℃,压力降至10mmHg(1.33KPa)时,沸点为90℃。

更精确一些的压力与沸点的关系可以用图2的压力-温度关系图来估算。

已知化合物在某一压力下的沸点便可近似地推算出该化合物在另一压力下的沸点。

具体的使用方法请参照本节的英文部分。

三.实验操作:

1.按图2把仪器安装完毕后[1],检查系统的气密性。

先旋紧毛细管上的螺旋夹子(C),打开安全瓶上的二通旋塞(G),然后开泵抽气,观察能否达到要求的真空度且保持不变(若用水泵减压,一般可达20mmHg(2.67Kpa)的压力,若用油泵抽气,压力则会更低)。

若发现有漏气现象,则需分段检查各连接处是否漏气,必要时可在磨口接口处涂少量真空脂密封。

待系统无明显漏气现象时,慢慢打开安全瓶上的活塞,使系统内外压力平衡。

2.在蒸馏烧瓶中倒入待测液体[2],其量控制在烧瓶容积的1/3~1/2,关闭安全瓶上的活塞,开泵抽气[3],通过螺旋夹(C)调节毛细管导入空气,使能冒出一连串小气泡为宜。

3.当达到所要求的低压时,且压力稳定后,开启冷凝水,开始加热。

热浴温度一般比瓶内温度高20~30℃。

蒸馏过程中,密切注意蒸馏的温度和压力,若有不符,则应调节。

控制馏出速度1~2滴/秒。

待达到所需的沸点时,更换接受器。

若用多头接受器,只需转动接引管的位置,使馏出液流入不同的接受器中。

4.蒸馏完毕时,撤去热源,慢慢打开毛细管上的螺旋夹(C),并缓缓打开安全瓶上的活塞(G)[4],平衡体系内外压力,然后关闭油泵(或水泵)。

5.拆除装置,清洗仪器。

四.实验内容:

在50mL的梨形瓶中加入20mL粗呋喃甲醛,装好仪器,进行减压蒸馏。

呋喃甲醛的沸点为:

161.8℃/101.33KPa;103℃/13.33KPa;67.8℃/2.67KPa;18.5℃/0.133KPa。

五.注意事项:

[1]减压蒸馏系统中切勿使用有裂缝的或薄壁的玻璃仪器,尤其不能使用不耐压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