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论.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703218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2.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教学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语文教学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语文教学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语文教学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语文教学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教学论.docx

《语文教学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教学论.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教学论.docx

语文教学论

语文教学论

一、填空

1、我国古代实行的是“熔文史哲经为一炉”的大语文教育。

2、早在我国西周时代,学校开设了“礼,乐,射,御,书,数”课程,史称“六艺”。

3、春秋战国孔子课程蕴语文教学:

子以四教:

文、性(幸)、忠、信。

3、汉代将五经作为通读数目:

《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3、我国设立全国推行的独立语文课程,始于1903年(光绪二十八年)。

《葵卯学制》。

4、“语文”一名,始用于1949年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选用中小学课本之时。

5、叶圣陶先生解释说:

“什么叫语文?

平时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上叫书面语言。

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

6、广义的语文教材泛指一切可以用于语文教学的言语材料,狭义的语文教材专指语文教科书(语文课本)。

7、古代蒙学教材最具代表《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简称“三百千”。

经学教材:

四书五经。

文选教材:

《昭明文选》《古文观止》。

诗选教材:

《千家诗》《唐诗三百首》。

作文教材:

《声律启蒙》《文章轨范》。

8、一般而言,一套完整的语文教材内容要由四个部分构成,分别是课文系统、助读系统、作业系统、知识系统。

9、从教科书的结构类型来看,语文教材主要有分编型语文教材与合编型语文教材两种类型。

10、阅读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基础,作文水平是检验学生语文水平的标杆。

11、阅读能力包括认读能力、记忆能力、理解能力和评价鉴赏能力。

12、作文专门能力包括审题(拟题)能力、构思能力、行文能力和修改能力。

13、现代实用文,通常主要指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应用文;文学作品,主要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

14、作文批改包括批和改两个方面;作文批的方式包括旁批和总批。

15、口语交际能力中的倾听能力具体包括语音辨识力、话语记忆力、语义理解力和话语品评力。

16、语文学业评价方法,按照评价的作用,可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17、语文教学评价方法,从评价主体分,有专家评价、同行评价、教师自评和学生评价。

18、《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2011年版)》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19、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20、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2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

5-6年级学生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左右会写。

22、《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

7—9年级学生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

23、《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附录给出“识字、写字教学的基本字表”,共300字,按音序排列。

24、《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附录给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共收常用汉字3500个。

其中字表一2500字,字表二1000字。

25、《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要求中小学生背诵优秀诗文,其中小学为75篇,初中为61篇,高中(含古文和诗词曲)共40篇。

26、《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学生9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要求学生三年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

27、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秦文君说,阅读量的丧失使当代孩子存在语言缺失。

28、著名语文教育专家于漪说:

我国学生作文严重“缺钙”。

29、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作家张抗抗说:

“我的成长史就是我的阅读史。

30、科学认为,人的阅读关键期是在14岁之前。

31、研究认为,奠定一个人一生的“黄金阅读期”只能在10~14岁之间。

32、王晓明教授建议,“强迫”学生养成读书习惯。

33、1977年高考作文命题者主张,青年人读书应先“读史”。

34、杭州大关中学语文教研组余欢老师开展“每天阅读15分钟”活动。

35、北京171中学实施“海量阅读方案”。

36、<捷克>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是教学论奠基之作。

我国第一部教学论《朱孔文教授法通论》。

37、课程论研究对象:

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及其规律。

语文课程与教学导论基础理论:

教育学和心理学。

38、唐朝科举考试方法(题型):

帖经(填空、墨义(简答)、口试、策问(议论文)、诗赋(加试,代帖经)

39、明清八股文:

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

题目取自《四书》《五经》的原文。

40、语文教师要做“杂家”;学生必须“博览群书”;语文教学要实现“大语文”教学。

二、简答、阅读理解和案例分析

1、简述新世纪“语文素养”内涵。

(参见课件)

“语文素养”包括以下四层含义:

现象层:

听说读写

内容层:

语文感悟、语文思维、语文知识、语文技能

动力层:

语文学习动机和态度、语文学习习惯和意志

基础层:

思想品德、文化知识、智力水平、人格个性

2、简述语文自主学习的特点。

(参见教材第18页)

自主学习是主动学习。

主动性是自主学习的基本品质。

有强烈学习动机。

自主学习是独立学习,独立性是自主学习的核心品质。

有独立思考与学习习惯和能力。

自主学习是元认知监控的学习,元认知监控指个体准确评估其认知系统中信息状态的能力。

④自主学习是主动参与教学的学习,是自主学习的重要表现特征。

自主学习不是放任自流。

3、简述语文合作学习的特点。

(参见教材第19页)

第一,学习小组是合作学习活动的基本单位。

第二,小组合作目标是组内成员合作的动力和方向。

第三,组内成员之间分工协作是合作学习的基本活动形式。

④第四,小组活动的整体效果是合作学习活动的重要教学评价目标。

4、简述语文探究学习的特点。

(参见教材第20页)

自主性。

把学生作为活动主体,立足于学生的学。

以学生主体活动为中心展开教学。

实践性。

以学生主体实践活动为主线展开教学过程。

过程性。

探究学习更加关注学习的过程,追求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和谐统一。

④开放性。

探究学习在内容上开放,在探究结果要求上开放,学习目标上灵活。

5、简述语文课程内容的划分。

(参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道德,培养创新合作精神,树立积极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

认识和汲取博大民族文化精华。

尊重多样文化,关心当代文化,提高文化品位。

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情感,增强学习语文自信心,养成良好语文学习习惯。

④发展语言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学习科学思想方法,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⑤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

⑥学会汉语拼音。

能说普通话。

认识3500左右常用汉字。

正确工整书写汉字,有一定速度。

⑦具有独立阅读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有较为丰富积累和良好语感,注重情感体验。

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精神世界。

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

背诵优秀诗文240篇。

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在400万字以上。

能准确流畅表达见闻、体验和想法。

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

具有日常口语交际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

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积极运用新技术和多种媒体学习语文。

6、简述高中语文选修课系列。

(参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诗歌与散文(语文选修1),小说与戏剧(语文选修2),新闻与传记(语文选修3),语言文字应用(语文选修4),文化论著研读(语文选修5)。

学校应按照各系列的课程目标,根据本校课程资源和学生需求有选择开设选修课。

模块内容组合以及模块与模块之间的顺序编排,各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变通实施。

具体课程的名称可由学校自定。

7、简述语文课程资源分类。

(参见教材第37页)

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

根据课程资源道德功能特点不同,把语文课程资源划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

素材性资源指的是课程的素材或直接来源,它们可以直接进入课程,成为学生学习和掌握的对象。

条件性资源指间接作用于课程的对象,不是形成课程本身的直接来源,但却决定学生学习和掌握的水平,课程实施的深度和广度。

校内语文课程资源和校外语文课程资源。

根据课程空间的分布不同,可以将语文课程资源划分为校内语文课程资源和校外语文课程资源。

8、简述分编型语文教材的利弊。

(参见教材第52页)

利:

头绪简明,线索清晰,有利于安排由浅入深,由简入繁的序列,无论是知识教学还是能力训练,系统性和计划性都很强,对于学生单项语文能力的培养能做到有“序”有“格”,容易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弊:

不能相互配合,缺乏协调,容易出现单科独进的毛病,造成顾此失彼的局面,对学生整体语文能力的培养产生消极影响。

9、简述合编型语文教材的利弊。

(参见教材第53页)

利:

兼顾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训练的各个方面,有利于学生听说读写的相互促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弊:

头绪复杂,序列不清,各种单项能力训练内容难以真正兼顾,教学中“厚此薄彼”的现象在所难免,尤其是表达和阅读训练很难做齐头并进,因此也导致语文教学“跛脚”现象仍然很严重,语文教学质量没有很好提高。

10、简述语文教材的使用要求。

(参见课件)

把握体系,领会编者意图。

总揽教材,树立整体观。

防止“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创造性使用教材,因时、因地、因人、因事;变“教书”为“用书”,变“教书”为“教学”。

牢固树立“课本只是些例子”的观点。

文选型;举一反三;举一反三;闻十知一。

11、简述语文教师的知识修养。

(参见教材第67页)

首先,具有坚实中文专业知识修养。

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一般包括语言学和文学及其运用两大系列。

其次,具有系统语文教育知识修养。

语文教育学与学习论方面的知识原理内容丰富且不断发展变化。

此外,尽可能广泛地具有一般科学文化知识,如哲学,数学,天文等等。

12、简述语文教师的能力修养。

(参见教材第68页)

首先,具有过硬的听说读写技能。

如汉字认读,书写,朗读,演讲与口才,阅读与写作等方面。

其次,具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与切实的教学研究,反思与创新能力。

此外,具有多方面的才能。

如琴棋书画,吹拉唱弹,电脑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或工具的能力。

13、简述识字教学常用方法。

(参见教材第130—132页)

集中识字法。

主张“先识字后读书”,体现低年级以识字为重点,为读写大基础的原则。

分散识字法。

强调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习生字新词,坚持“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教学原则,主张以课文带识字,把识字教学和培养听说读写能力有机结合起来,相互促进,平衡发展。

韵语识字法。

运用有韵的诗歌在阅读教学中进行识字教学。

④注音识字法。

利用拼音提前阅读,在课文中教学汉字,先全文拼读,逐步只拼生字,最后全部取消拼音。

⑤字理识字法。

通过对汉字造字方法的分析,运用联想,直观等手段来把握汉字字形与义音的关系,达到识字的目的。

⑥字族文识字法。

用汉字字族特点来简化教学过程与儿童识记过程,达到扩大识字量,提高识字能力和读写能力的目的。

⑦多媒体辅助互动识字。

利用电脑辅助学习汉字以提高识字效率的方法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进行新型识字教学的探索。

14、简述课堂识字教学策略。

(参见教材133—136页)

形音义结合,以字形教学为重点。

识字教学包括字形的教学,字音的教学和字义的教学,这是识字教学的主体内容。

利用汉字规律,引导学生认识祖国文字的优美。

要把学生对汉字及汉字学习的态度与情感的培养作为识字教学的目标之一。

运用多元识字方法,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和潜能。

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提高识字教学效率是语文课程标准对识字教学的要求。

④教学中要抓住儿童认读汉字的规律为学生创设识字情景,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生活情景和识字语境中主动识字和用字,逐步获得独立识字的能力。

 

14、分别简述认知心理学、建构主义和接受美学关于“阅读”定义。

心理学:

阅读乃是对于符号的解释(译码的过程)。

阅读乃是从书面材料中提取意义的过程。

建构学:

阅读理解就是在文本的各个部分之间、在文本与个人经验之间积极构造意义的过程。

接受美学:

阅读是读者与文本间的对话。

16、简述“阅读能力”内涵。

(参见教材第144页)

认读能力。

认读能力是阅读的基础,指感知,辨识阅读材料的文字符号的能力。

理解能力。

指读者运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通过想象,联想,分析,综合,比较,归纳等一系列思维活动,去认识读物字里行间所蕴涵的深刻意思,概括出读物的形成特征。

评价鉴赏能力。

指对阅读材料的思想内容,表现形式,风格特点等进行鉴别和评价的能力。

④活用能力。

指读者把经过认读,理解,鉴赏评价而储存起来的各种知识,根据需要灵活地提取使用,拓宽掘深,举一反三的能力。

17、简述文言文教学意义。

(参见教材第178页)

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为继承祖国文化遗产打下基础。

学习古代语言中“有生命力的东西”和写作技巧,借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提高现代汉语水平。

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其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18、简述国家课程标准对“写作”的定义。

(参见课件)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突出三个视角:

作文是一种交流方式;作文具有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功能;作文是一种个性化、创造性表达活动。

19、简述“写作能力”内涵。

(参见课件)

A.观察、感知和想象事物的技能;

B.审题和拟题的技能;

C.搜集和整理题材的技能;

D.选择和确定主题的技能;

E.选择和运用文体的技能;

F.构思和组织文章结构的技能;

G.区别和选用表达方式的技能;

H.遣词造句的技能;

I.书写文字的技能;

J.使用标点符号的技能;

K.正确运用行款格式的技能;

L.修改文章的技能。

20、简述作文命题要求(参见教材196—197页)

命题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题目应具有时代特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学生才可能写出真情实感,才能写出真切的体验。

命题要有开放性。

一方面是就其“写作要求”而言,必要的写作要求会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

另一方面,指内容立意上不要给学生太多的限制束缚。

命题要联系学生的阅读实际。

学生的生活阅历和直接经验是有限的,在很大程度上和阅读是联系在一起的。

阅读能给学生很多思想上的启迪,情感上的陶冶,容易让学生有感而发,同时,学生也会模仿阅读中的一些写作技巧和方法。

21、简述作文批改要求(参见课件)

尊重学生劳动;表扬要“挖空心思”,批评要“取一留三”。

因人而异,区别对待;先求“通”,次求“好”;多批少改;不代学生作文。

批语要下得明确具体,具有启发性。

④使用规范批改符号;

⑤分数宁高勿低。

21、简述作文讲评要求(参见课件)

肯定奖励为主,防止上成“挑剔课”;

对比点名要慎重,防止伤害学生;

紧扣当次作文训练目的,突出重点;

④既要联系作文实际,又要上升到写作规律。

⑤有利于打开学生思路,明白努力方向。

22、简述如何在阅读和写作教学中渗透口语交际教学(参见教材第243页)

结合诵读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诵读是学生口头表达的基础。

诵读具体分为三种:

朗读,朗诵和背诵。

结合复述课文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复述课文是指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和课文中的重点语句,把课文的内容有条理有重点的地表述出来。

结合提问讨论行口语交际训练。

教师或学生提出一定的问题,然后围绕这个问题展开讨论,师生一起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是课堂教学最常用的最有效的手段,也是训练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方式。

④结合民主评议行口语交际训练。

在民主开放的语文课堂,师生是平等交流的,学生有充分展示个性的机会。

⑤结合填补空白行口语交际训练。

填补空白的形式有很多:

一是对关键词句填补空白。

二是对省略内容填补空白。

⑥结合口头作文行口语交际训练。

口头作文要求当众述说,这使学生在表达是语音,语速,措辞,语态,情感等方面都可以得到锻炼,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帮助。

23、简述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组织形式。

(参见教材第258页)

综合性学习在单元中被单独安排为一个部分

综合性学习和写作,口语交际整合在一起

综合性学习作为一个独立的“活动”单元,把阅读,写作,口语交际整合在一起

④综合性学习和阅读整合在一起

24、简述何谓诊断性评价。

(参见教材第310页)

诊断性评价,是在语文课程计划或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实施的预测性评价,其目的在于了解评价对象的基础和存在的问题,是语文课程计划或语文活动的安排更具有针对性。

诊断,不仅仅只是找出学生的薄弱环节和病根,也包括发现学生的长处和特殊才能,以便长善救失,设计出能够发挥学生长处,弥补不足的活动方式。

这张评价方式通常会在学期,学年开始时,通过查阅学生学习档案,观察记录分析,进行专门摸底测试等方式进行。

25、简述何谓形成性评价。

(参见教材第310—311页)

形成性评价,又叫过程评价,是对语文学习的各个过程进行的评价。

形成性评价的目的在于及时了解语文学习的动态过程,反馈有关信息,作为进一步改进教与学的根据。

通常对学生作业的批改,日常观察,平时各类测验等都是形成性评价。

(以上1—26题内容参见教材)

26、简述《从法国高考作文想到的》(原载《新京报》2008年6月24日)一文的主要观点(不要超过25个字)。

中国是语文作文,而法国是哲学作文。

28、简述《阅读的关键期在14岁之前》(原载《中国青年报》2012年12月3日)一文关于读不读书的“孩子四种类型”(不要超过250个字)

依据孩子读教科书和课外书的情况,朱永新把孩子分成了4种类型:

一种孩子既不爱读教科书,也不爱读课外书,“这样的孩子肯定是愚昧无知的”;第二种孩子既爱读教科书又爱读课外书,“这样的孩子必然发展潜力巨大”;第三种孩子只读教科书不读课外书,这样的孩子可能成绩不错,但是却没有什么发展潜力;最后一种孩子是不爱教科书只爱课外书,“这种孩子也许成绩不理想,但还是有希望的。

29、简述《别错过一生中的“黄金阅读期”》(原载《中国青年报》2005年6月7日)一文的主要观点(不要超过250个字)

阅读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阅读量大有利于孩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提高孩子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因此,在一生中的黄金阅读期要做好阅读储备。

阅读黄金周在10-14岁。

在这四年的“黄金阅读期"内,如果学生能掌握高效的阅读方法,有利于提高学习能力,选择适合的专业方向。

否则,可能会"先天不足",到时就算突击补课也很难奏效。

让学生从疲惫不堪的补习牢笼中走出来,还他们一个阅读、实践、发展自己兴趣的空间。

④提供对孩子有教育意义的经典好书,调动孩子的阅读兴趣。

30、简述《青春文学营养有限》(原载荆楚网2010年3月31日)一文的主要观点(不要超过250个字)

青春文学不应是高中生课外阅读的主流,多读经典著作才是“正道”。

90后高中生对郭敬明的热情超乎想象。

现场近700名高中生激动地捧着他的新书等待签名,有的学生因为没得到签名,竟然伤心得流下了眼泪。

汪校长认为,青春文学、漫画属于快餐文化,缺乏足够的营养,真正的“心灵鸡汤”还是经典名著。

④课改提高阅读“门槛”,每名学生每学期至少要阅读两本经典作品。

31、简述《阅读可以解决所有问题》(原载《新京报》2012年7月2日)一文的主要观点(不要超过250个字)

本文一直在强调阅读的重要性。

文中讲到幼儿早期教育的核心是游戏和阅读,这种非功利性的早期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个家庭,一个幼儿园,能够让孩子生活在有丰富图书的环境中,能够生活在与大人一起共读的氛围中,孩子几乎所有的教育问题都可以得到最好的解决。

32、简述著名语文特级教师黄玉峰《好作文源自日常阅读积累》(原载《文汇报》2012年12月6日)一文的主要观点(不要超过250个字)

作文能力只能从阅读中学来,不可能在题海中获得。

虽然我们是在谈应试,但要以素质来对应试。

做习题不是做得越多越好,恶补更无必要。

有简单重复的时间,不如读一点书,用自己的思考来代替为揣摩他人答案的“思考题”。

所以,要写一篇好作文少不了要有大量的阅读来作为前提。

33、简述《高考作文“精致化”的背后》(原载中国教育网,2009年2月26日)一文的主要观点(不要超过250个字)

高考作文“精锐化”导致从大量高分作文里,我们很难看到青年学生独立、自主的思想,深切、厚重的现实关怀,很难看到一代人真实的成长和真实的青春。

我们看到的,只是那些失去生活品格和情感内蕴的华美辞章。

之所以造成这种现象是因为没有站在“语文育人”、“语文立人”的立场上进行作文教学,使学生的作文华而不实。

34、简述《高考作文命题之盲区》(原载《中华读书报》2008年6月27日)一文的主要观点(不要超过250个字)

高考作文命题之盲区表现在命题者似乎都不约而同地回避直接以抽象观念来命题。

与外国各国的高考作文命题相比,我国的高考作文大部分被局限在诗意、审美价值方面,缺少理性的抽象思考。

从中可以看出我们的教育观念中培养目标方面的缺失问题十分严重。

35、简述《“高考体”文风亟待扭转》(原载《中国青年报》2012年6月27日)一文的主要观点(不要超过250个字)

作者先提出考生作文中宿构、默写、套用的情况严重;模板化、程式化与假大空的现象普遍。

然后逐一列举出“高考体”的各种文风,并分析各种文风的特点和说明造成此现象的原因。

最后,作者提出改善此现象的做法,那就是一定要读好书,所谓“读好”,就是要把经典名著真正读进去,认真地反复读。

不需要读很多,一年读一本。

只要把一本好书真正读好,一生都会受益。

36、简述《会说谎的作文》(原载《南方周末》2010年4月1日)一文的主要观点(不要超过250个字)

本文主要说当今的学生在作文方面存在着很多弄虚作假、生搬硬套的作风,这些作风都很容易使这些弄虚作假的错误的价值观灌输进学生的脑中,不单在作文上会弄虚作假,在生活的各方面上也会造成更多的弄虚作假。

作者认为之所以造成学生作文弄虚作假的主要原因有二,其一,学生学习的课文本来也有很多造假的成分所在,没能给学生传达一种正确的作文方法;其二,老师对学生写出真情实感的作文反而嗤之以鼻,更推崇学生把作文修改成没有经历过的事件。

这些都导致作文会“说谎”。

37、简述《写作危机在逼近》(原载《北京晚报》2008年3月25日)一文关于当前中小学“作文五大病”(不要超过250个字)

1、假:

很多学生为了赢得高分数,尽力“讨好”、“迎合”老师,而写出拙劣的翻版文章,内容经不起推敲。

2、大:

大篇幅的大话空话,仿佛不来点标语和口号,就不足以表达自己的爱国之情。

3、空:

缺少真情实感,流于形式,对文章没有任何润色之笔,毫无灵魂可言。

4、旧:

通常为我们所说的“四旧”:

形式旧、内容旧、材料旧和思想旧。

5、抄:

所谓天下文章一大抄。

一到布置作文题,大多数中小学生不会自己独立思考,写出的文章大都千篇一律,毫无个性——老套的主题老套的故事。

(以上27—37题内容见推荐阅读文章)

三、论述题

1、试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的基本特点。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部分“课标性质与地位”中指出: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这一表述澄清了大讨论最激烈的人文性论与工具性论之争统一起来,这一新的理念,解决了关于语文教育最重要最关键的问题。

工具性:

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