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学习K12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x
《推荐学习K12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荐学习K12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推荐学习K12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云南的歌会
沈从文
山野对歌 主要写人 爱生活
山路漫歌 力画环境
村寨传歌 重写盛况 爱民俗
每次在讲完课的时候,我都能感觉到自己的收获很多。
我想,这种经历对每一个正在成长中的年轻教师来说,都是幸运的。
下面,我对《云南的歌会》这堂课的教学做一下反思与总结。
首先,课前我从作者身上着手去剖析人物生活背景,为“民俗”的讲解作知识铺垫。
其次,我在对文章的分析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快速地理清文章的脉络,我在提问时以一个大问题带动整堂课需要讨论的问题,然后又在各个小问题上根据课堂进程灵活调整,这样使整堂课条理清晰。
第三,让学生谈谈对南方民歌的了解,结果发现学生对港台流行音乐很熟悉,却对一些著名的民歌及民歌歌手如刘三姐等闻所未闻,而备课的时候也没有顾及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因而没有使学生的主动性充分发挥出来,这也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注意的。
17 端午的鸭蛋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作者及其散文的创作特点。
2.了解各地端午习俗,了解作者家乡独特的端午习俗,理解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
1.感受作者散文闲适自由的创作风格。
2.揣摩语言,品味作者平淡而有味的语言特色,学习本文自然传神的表现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关注日常生活细节的习惯,引导他们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发现诗意。
重点
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励学生用心体验生活,品味生活。
难点
体会作者独特的语言风格。
1.文献法。
2.朗读法。
3.讨论点拨法。
4.拓展延伸法。
有关端午节的资料、课文朗读磁带、多媒体课件。
1课时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两千多年来的传统习俗,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再根据故事传说,便产生了众多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
那么,散文大家汪曾祺家乡的端午节有哪些习俗?
他为什么偏偏要挑选鸭蛋来写呢?
对端午的鸭蛋作者又带有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呢?
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欣赏汪曾祺的风俗小品文《端午节的鸭蛋》。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当代作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
代表作有短篇小说《受戒》《大淖记事》和散文《天山行色》。
著有小说集《邂逅集》,散文集《蒲桥集》等,大部分作品收录在《汪曾祺全集》中。
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在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端午节的由来
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
“五”与“午”通,“五”又为阳数,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阳、中天等,它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
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有:
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
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新中国成立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
至于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压邪。
1.听课文录音,感受平淡的语言美。
2.朗读课文,理解平凡的日常生活中蕴涵的人生情趣和诗意之美。
3.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主旨。
思路:
端午节的风俗——家乡的鸭蛋——端午的鸭蛋
主旨:
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和留恋、对故乡的热爱、眷恋之情。
1.作者家乡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
为什么要先写端午节的风俗?
(1)第1自然段以“家乡的端午,很多风俗和外地一样”开头,介绍了“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喝雄黄酒”等风俗;又列举了“放黄烟子”、吃“十二红”这两种较为独特的风俗。
(2)从文章思路来看,先谈端午风俗很有必要。
文题为“端午的鸭蛋”,因此,首先必须先写端午风俗,从各地均有的风俗写到家乡独特的风俗,再写到“十二红”。
写到“咸鸭蛋”,于是水到渠成地转写“端午的鸭蛋”:
从写作手法上,先浓墨重彩地描绘出“端午”的气氛,就为文章主体“鸭蛋”预设了一个合理的背景;作者在文中大谈家乡端午的种种风俗,这正是他闲适自由的行文风格的体现。
2.高邮鸭蛋有什么特点?
为何引用袁枚的《腌蛋》、否定北京的鸭蛋?
(1)蛋白柔嫩、油多、黄里透红的“双黄蛋”。
(2)引用袁枚的《腌蛋》,可以丰富文章的内容,引用他的文句,更可以增添文章的古雅之气,避免了行文的单调死板。
而且袁枚对于咸鸭蛋的见解,与作者暗合,所以作者要说到袁枚。
同时也说明高邮鸭蛋历史悠久,闻名全国。
否定北京的鸭蛋则流露出对家乡由衷的喜爱之情。
3.为什么重点介绍“鸭蛋络子”和孩子们吃鸭蛋的方法?
使行文更加活泼生动。
充满童趣,抒写了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和留恋以及对故乡的热爱、眷恋之情。
4.如何理解文章最后一段的争议内容?
课文结尾,作者写到了东晋车胤囊萤夜读的故事。
有人认为,这段话与课文主要内容无关,是赘笔;也有人认为,由萤火虫在鸭蛋壳里闪闪发亮的样子联想到车胤苦读用的囊萤,很自然,很随意,正体现了汪曾祺散文闲适自由的风格。
5.汪曾祺是一位非常讲究语言艺术的作家,他曾经谈到自己在语言上的追求:
平淡而有味,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
这三点从课文中能看出来吗?
请你轻声朗读课文第2、3、4自然段,画出你喜欢的句子,仔细体会本文语言上的特色。
(1)平淡而有味。
例:
“端午一早,鸭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己去挑一个,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
有!
一要挑淡青壳的。
鸭蛋壳有白的和淡青的两种。
二要挑形状好看的。
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
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
”一个普普通通的鸭蛋,在作者笔下居然写得如此别具一格,这是一般人通常不会注意的,但仔细一想,却又大合情理。
可不是吗?
淡青色的蛋壳就比白色蛋壳更有“格调”,而鸭蛋的形状也确实有蠢笨与秀气之别。
生活中的情趣是无处不在的。
(2)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
例:
“一般是敲破空头”“白嘴吃也可以”等句中的“空头”“白嘴”等词语,都带有较为鲜明的地方特色。
(3)有淡淡的幽默。
例:
“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
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
”这一“文白夹杂”句让人忍俊不禁,为文章增添了不少幽默和趣味。
6.高邮的咸鸭蛋很闻名,为何题目是“端午的鸭蛋”而不是“高邮的鸭蛋”?
作者花了不少笔墨盛赞故乡高邮的鸭蛋,但为了突出端午节的故乡风俗,同时,端午的鸭蛋是一年中滋味最美的时候,所以用了这个题目。
7.作者为什么对家乡的咸鸭蛋久久不能忘怀?
对家乡特产的难以忘怀,实际上不是作者个人的心态,而是人类普遍的心理。
儿时的一切,在成年之后,都会笼罩一层异样的光辉,令人怀念。
8.作者如此津津乐道地谈论家乡的“咸鸭蛋”,有什么含义?
其实,日常生活富含情趣、意味。
我们的生活并不总是惊涛骇浪,并不总是死水无波,只有充分感受生活中的种种快乐、悲苦、平淡以及诗意,才是真实地体验了生活。
所以,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发现诗意,在小小咸鸭蛋里尝出生活的滋味,这就是汪曾祺散文的魅力所在。
文章读来从容散淡,宛如月下听长者谈古论今,悠然恬然之间,流露出的是作者对儿时生活的怀想以及对故乡的热爱。
同学们,传统节日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请大家说一说,我们应怎样保护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遗产?
在这方面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
我国已制订有关法律,规定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为法定节日。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介绍家乡端午的种种风俗。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
写家乡鸭蛋的名声、特色。
第三部分(第4~6自然段):
写端午的“鸭蛋络子”,并联系到历史故事。
1.语言运用富有特点。
本文口语色彩浓厚,好用短句,并且时时穿插朴素的“大白话”,信口而出,使人备感亲切,也使文章的生活气息更为浓厚;同时,古汉语的点缀使文章多了书卷气,增添了典雅之美;作者还善于运用绘声绘色的细节描写为语言“造型”,使文章的语言亲切、自然、典雅而又生动传神。
2.运用铺垫,烘托的手法。
本文的主体是写端午的鸭蛋,而在写此之前,先写了富有浓郁乡土气息的其他风俗来烘托、铺垫,使端午的鸭蛋具有更淳厚的乡土文化气息。
端午的鸭蛋
汪曾祺
端午的风俗 结构闲适自由
家乡的鸭蛋 语言雅俗共赏
端午的鸭蛋
我从文章本身出发,在自主探究这个环节中以语言为教学立足点,关注学生对语言的理解、运用和积累。
首先引导学生朗读、揣摩品味文中重要的词语句子,使学生深入领会文中的思想情感。
接着我让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合作探究,体味好词好句。
语言离不开生活,为了让学生的语言发展得更好,我让学生在分析时先朗读,感受作者的情感,然后再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这时我适当地给予一些评价、点拨,通过朗读使学生加深对文章主题的分析和思考。
18 吆 喝
知识与技能
了解作者及其对吆喝的品味分析。
过程与方法
1.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把握文意,学习作者合理介绍说明纷繁复杂事物的方法。
2.揣摩语言,体会吆喝声的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魅力,理解作者写“吆喝”时的内在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文化大观念,品味日常生活中的情趣,做生活的有心人。
重点
把握文章的结构,学习作者剪材组材的技巧。
难点
品味语言,理解作者的内心感受。
情景教学法、讨论点拨法。
课文朗读磁带、街头吆喝音频文件、多媒体课件。
1课时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对广告并不陌生,因为我们经常在电视、报刊、广播看到或听到它。
这是我们生活的组成部分,但在从前,在我国科学技术还没有如此发达的时候,人们是怎样进行广告宣传的呢?
(生答)那就是“口头广告”,通俗地说,就是吆喝。
吆喝既是早期广告的一个重要形式,也是民俗的一个重要内容。
那么吆喝到底有怎样的韵味呢?
今天我们就来领略一下萧乾笔下旧北京城那悠远的吆喝声吧。
萧乾(1910~1999年),蒙古族,原名萧炳乾,北京人,著名记者、作家、文学翻译家。
萧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我国在欧洲唯一的战地记者。
1955年中国作家协会授予他“抗战胜利者作家纪念牌”。
主要作品有《篱下集》《梦之谷》《北京城杂议》等,译著有《尤利西斯》《好兵帅克》等。
1998年10月出版的《萧乾文集》(1~10)收集了他的主要著译作。
相声《卖布头》
旧社会绸缎棉布商店的大老板为了倾销积压的布匹,将整匹布扯成零块,假称是削价的布头,雇一些小贩临时叫卖。
小贩则施展吆喝、叫卖的生意经,夸大布头的成色,以招揽顾客。
这段相声从仿学卖货声开始,最后模拟卖布头小贩的各种声腔神态,生动地再现了当时的景象。
1.听课文朗读磁带,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
3.学生交流初读课文的感受:
生1:
古人有“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我认为“世间万物皆学问,林林总总成文章。
”生活即文章,就连街头吆喝都能写得如此有滋有味,确实神奇!
生2:
我只想用一句话来概括我的阅读感受,那就是: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生3:
如今有一种大文化观,吆喝也是一种文化,对吆喝的品味分析就是对文化的赏析。
文章以平易而又不乏生动幽默的语言介绍了旧北京街上动人的一景,使人仿佛置身于街市,吆喝声不绝于耳。
4.本文介绍了旧北京街大街小巷各种吆喝声。
围绕吆喝声,介绍了吆喝声所代表的经营品种、介绍了各种吆喝声的具体内容、表现方式以及音韵节奏等。
1.文章开头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重点写什么内容?
文章开头在写法上可以说是采用“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方法。
作品先将旧北京走街串巷的小贩为招徕顾客而做出的种种音响分作两种:
“器乐”和“声乐”,然后重点写“声乐”——各种小贩那醉人的叫卖声。
2.作者写从早到晚的吆喝声,具体写了哪些叫卖声?
重点又写了什么?
作者从早写到晚。
写早晨吆喝卖早点的:
大米粥、油炸果的;写卖青菜和卖花儿的;写白天卖日用百货和修理各种家具的。
然而重点是写晚上。
北京胡同的晚上好不热闹:
卖夜宵的,唱话匣子的,用凄厉动人的叫喊声讨饭的,真是应有尽有。
这一层作者重在写出北京胡同里小贩的叫卖声持续时间之长,种类之多。
3.为什么介绍“从早到晚,一年四季”中的吆喝时主要介绍卖什么而很少介绍怎样“吆喝”?
这给你什么样的启示?
在这一部分只介绍了卖馄饨、卖硬面饽饽、算卦、乞讨者、卖柿子、卖糖葫芦等多种吆喝声,其余的都只简单介绍卖什么。
因为各种吆喝实在太多,作者不可能也无必要一一介绍,只需交代出有哪些叫卖者,读者自能体味到此起彼伏的叫卖声,作者择其要者加以简介。
同时在最后4个自然段对种种吆喝声作了一番归类概括。
从全文看,作者有较高的对材料加工裁剪的写作功夫。
如何合理地介绍说明纷繁复杂的事物,本文为我们做出了示范。
4.为什么“我”听到“卖荞麦皮”的吆喝声会吓个马趴?
这是夸张吗?
作者上文有交代对卖荷叶糕的吆喝声“特别害怕”,所以当有人在背后突然发一声喊,自然很可能会“吓了个马趴”。
这不是夸张,而是带有幽默调侃的用意。
“等我站起身来,他才用深厚的男低音唱出‘荞麦皮耶’”一句就十分幽默风趣。
5.阅读文章第10自然段。
思考:
这一段结构有何特点?
找出本段的中心句。
本段的中心句“四季叫卖的货色自然都不同”,本段的结构可以说是总分式。
这一段写吆喝声按从春到冬的顺序展开。
春天一到,万物复苏,小贩们走街串巷卖春鲜儿;夏天卖西瓜和雪花糕;秋天卖“喝了蜜的大柿子”;到了冬天,热乎乎的烤白薯和一串串糖葫芦,经小贩们一叫卖,仿佛更加诱人。
6.阅读课文第三部分。
提问:
这一部分所写内容与前文有何不同?
试具体说说。
文章第三部分从叫卖作为一种口头广告的角度来写。
这里写叫卖的文化内涵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有的叫卖说明商品制作的工艺过程。
如:
“蒸而又炸呀,油儿又白搭。
面的包儿来,西葫芦的馅儿啊,蒸而又炸。
”其二,有的叫卖具有强烈的戏剧性。
如卖山楂的喊:
“就剩两挂啦。
”其实他身上挂满了那用绳串起来的紫红色的果子。
其三,叫卖的语言十分丰富,极富表现力。
有的善用比喻,如“栗子味儿的白薯”“萝卜赛过梨”等;有的合辙押韵,颇为动听,如“又不糠来又不辣,两捆萝卜一个大。
”
7.课文思路清晰,这要归功于语段之间衔接的过渡语句,它们像路标一样,标示作者的思路,请找出本文衔接过渡的语句并谈谈其作用。
(1)“囿于语言的隔阂,洋人只能欣赏器乐。
其实,更值得一提的是声乐部分——就是北京街头各种商贩的叫卖。
”这一句很自然地将话题由北京商贩运用“乐器”招徕顾客转到口头叫卖,扣住了文章标题“吆喝”。
(2)“可夜晚过的,并不都是卖吃食的。
”从卖吃食的转而谈论三种夜间吆喝:
唱话匣子、算卦盲人、乞丐。
(3)“四季叫卖的货色自然都不同。
”从“一日”转到“一年”。
(4)“叫卖实际上就是一种口头广告。
”是对吆喝的一种评论、概括。
对吆喝的叙述介绍自此开始转向对吆喝的评价品析。
8.课文的总体结构是怎样的?
作者是如何介绍繁复多样的吆喝声的?
课文先从北京商贩运用“乐器”招徕顾客写起,转到口头叫卖,第4自然段总领全文,“我小时候,一年四季不论刮风下雨,胡同里从早到晚叫卖声没个停”一句从两个方面为全文立下了“主脑”:
一是“从早到晚”,一是“一年四季”。
按“从早到晚”的顺序,作者介绍了“大清早卖早点的……然后是卖青菜和卖花的……白天就更热闹了……到了夜晚叫卖声也十分精彩”。
按“一年四季”的顺序,作者介绍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各种不绝于耳的吆喝声。
最后,作者又介绍了各种吆喝的主要内容、声调变化、音韵节奏,使读者对这吆喝有了较为全面深入的理解。
经过作者的精心组织,纷纭杂乱的吆喝声顿时“秩序井然”。
9.全文流露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在缓缓的追忆语调中流露出的是愉悦和怀想,那种对往事的美好回忆,那种至今想来仍忍俊不禁的情态也流露在字里行间。
10.本文是用地道的京白(北京口语)来写的,特别是描写吆喝的语句,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试找出几例,仔细读一读,体会其中的意味。
介绍夜晚的吆喝声,如“馄饨喂——开锅!
”“剃头的挑子,一头热”“硬面——饽饽”。
介绍夜里乞丐的叫声,如“行好的——老爷——太(哎)太”“有那剩饭——剩菜——赏我点儿吃吧!
”
介绍吆喝是一种口头广告,举例如“卤煮喂,炸豆腐哟”“葫芦儿——冰塔儿”“冰棍儿——三分嘞”等等。
这些对吆喝的描写,极富特色,从对这些“戏剧性”艺术的描写中,读者聆听到那些奇妙无比、特色鲜明的“声乐艺术”,欣赏到富有京城特色的民俗风情。
11.试比较下列两个句子,说说哪句的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甲)只要兜里还有钱,一听到卖烤白薯的声音,就买一块。
一路上既可以取暖,到学校还可以拿来吃。
(乙)只要兜里还有个制钱,一听“烤白薯哇真热乎”,就非买上一块不可。
一路上既可以把那烫手的白薯揣在袖筒里取暖,到学校还可以拿出来大嚼一通。
(乙)句表达效果更好。
(乙)对吆喝的描写,是用地道的京白(北京口语)来写的,特别是描写吆喝的语句,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12.吆喝其实是一种广告,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类广告在逐渐消失。
但作为一种民俗,自有其独特的魅力,应该注意保护。
你不妨把家乡的吆喝,或者类似吆喝的语言记录下来,为抢救民间文化做点贡献。
学生讨论,交流自己所熟悉的吆喝,谈自己的体会。
教师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民俗,了解民生和民间文化。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
由北京街头的器乐引出声乐部分——北京街头各种商贩的叫卖。
第二部分(第4~10自然段):
介绍北京街头从早到晚、一年四季不绝于耳的叫卖声。
第三部分(第11~14自然段):
介绍了各种吆喝的主要内容、声调变化、音韵节奏。
1.语言朴实,生动幽默。
本文以纯正的北京口语来介绍老北京城的吆喝声。
文章多用短小精悍的句子,读来干脆利索,朴实平易。
其次是儿化音多,在文中比比皆是,具有浓郁的北京特色。
此外,北京话还有一种调侃、幽默、轻松的味道。
2.以巧妙传神的模仿和细致生动的描写展现所要体现的事物。
本文要展现的就是小贩们多姿多彩的吆喝声。
吆喝声是十分丰富多彩的,而且有很独特的风情韵味。
所以要真实再现,就必须描述得细致传神。
吆 喝
萧 乾
文 化
市井生活 记 忆 生活态度
民俗风情
通过教师缜密的设计、精心的安排,使学生能在有限的时空内获取更多、更新的系统化的知识;通过教材搭建的平台,引导学生探求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获得有持续性的教益;通过师与生、生与生的互动交流,碰撞出创造性的火花。
例如在讲授八年级的下册中的《吆喝》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了解作者对老北京吆喝的怀念之情,我就找了一些旧北京吆喝的音频资料,让学生去猜是在吆喝什么,这无疑调动了学生的感官。
最后我在课程结束后还安排了一个相声《卖布头》,使学生在笑声中品味,了解到生活中处处都有艺术,只是缺少留心观察事物的眼睛。
19 春 酒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作者及其创作概况。
2.了解作者故乡杭州一带的新年习俗,领会文章中流淌的浓浓的思乡之情。
过程与方法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以声传情,领会文章的情致,感受作品的意蕴。
2.精读课文,品味精彩语言,关注细节描写,感受作品的风俗之美、人情之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关注身边生活,发现并领略生活的诗意。
重点
感受作品诗一般的语言,体会作者诗一般的生活、诗一般的童年,激发学生珍惜青春年华,追求诗意人生。
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作品的思乡怀旧之情。
朗读教学法、讨论点拨法、品读鉴赏法、延伸拓展法。
课文朗读磁带、多媒体课件。
1课时
一年之计在于春,新年是极喜庆的字眼。
每到这一天,人们都会准备些象征来年幸福、美满的东西,如春糕、春馍、春酒等。
甜甜的一杯春酒,是节日的珍品,是母亲的骄傲,更是作者最美好的回忆。
让我们与作者一起,在这杯甘醇的“春酒”中尽情地陶醉吧!
琦君,1918年生,台湾女作家。
原名潘希真,浙江永嘉人。
14岁时就读于教会中学,后毕业于杭州之江大学中文系,师从词学家夏承焘。
1949年赴台湾,在司法部门工作了26年,并任台湾中国文化学院、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
代表作品有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作品30余种,包括《烟愁》《细纱灯》(获中山文艺创作奖)《三更有梦书当枕》《桂花雨》《细雨灯花落》《读书与生活》等。
在作者的家乡浙江一带,有一种风俗,就是每年的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邀请亲朋邻居品尝自家酿制的酒,场面喜庆热闹,那些天真活泼的孩子们更是乐不可支。
作者对自己小时候喝春酒的愉快经历印象深刻,难以忘怀。
本文借“春酒”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对母亲的深深的怀念和眷恋之情。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沉浸在作者娓娓的述说中。
2.学生默读,体会文中深情。
3.学生大声读课文,力求读得顺畅,读出文中的情感。
4.选朗读水平较好的同学范读,其余同学点评。
1.文章主要记叙了哪几件事?
文章主要记叙了儿时在故乡过新年、喝春酒、喝会酒,如今自泡八宝酒等四件事。
2.这几件事是如何组合在一起的?
本文的构思非常精巧。
作者在文末巧设文眼,却又不露痕迹,作者把许多有关的片段汇集于“家乡的味道”这个焦点上:
农历新年里的种种风俗与禁忌,“我”一马当先地作为母亲的代表前往家家户户喝春酒,乡亲之间互相“起会”置办“会酒”的融洽,“我”在许多年之后按母亲的办法“如法炮制”的“八宝酒”……这一切都围绕“家乡的味道”展开。
3.作者回忆儿时过年、喝春酒、喝会酒这几件事,有何意义?
这几件事显示了故乡的风俗之美、人情之美。
4.作者怀念的仅仅是家乡的春酒吗?
作者在文中主要通过春酒写故乡的风俗之美、人情之美,写自己对故乡亲友的怀念,对母亲的追思,其间流淌的是浓浓的思乡之情,是对一种让人难忘的生活的深情怀念。
5.哪句话直接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一句话提醒了我,究竟不是道地家乡味啊。
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6.作者为什么能在几十年之后对家乡过年时的生活细节记得那么清楚,描写得那么细致呢?
因为她对故乡有着深厚的感情,对童年生活充满了怀念和向往,那些宝贵的记忆一直珍藏在心灵深处,无法忘怀,所以作者才能描写得那么细致。
7.琦君的母亲是个怎样的人呢?
在文中是怎样体现的?
找出来,分析一下。
(1)热情大方好客:
①到了喝春酒时,就开出来请大家尝尝。
②她自己请邻居来吃春酒,一定给他们每人斟一杯八宝酒。
③母亲是从不上会的,但总是很乐意把花厅给大家请客。
④母亲就会捧一瓶她自己泡的八宝酒给大家尝尝助兴。
(2)能干、淳朴、勤劳:
“补气、健脾、明目的哟!
”母亲总是得意地说。
(3)对孩子温柔慈爱,有分寸:
①她又转向我说:
“但是你呀,就只能舔一指甲缝,小孩子喝多了会流鼻血,太补了。
”
②我喝完春酒回来,母亲总要闻闻我的嘴巴,问我喝了几杯酒。
(4)淳朴:
母亲得意地说了一遍又一遍,高兴得两颊红红的,跟喝过酒似的。
8.让异国他乡的琦君魂牵梦绕的,除了温柔善良聪明能干的母亲,还有些什么人呢?
还有家乡的乡亲们。
9.这是些怎样的乡亲?
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呢?
(1)热情好客:
尤其是家家户户轮流地邀喝春酒,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还捧一大包回家。
(2)邻里之间的关系亲密随和,气氛融洽温馨:
①我呢,就在每个人怀里靠一下,用筷子点一下酒,舔一舔,才过瘾。
②凡是村子里有人急需钱用,要起个会,凑齐十二个人。
(3)诚恳:
所以乡下人如果对人表示感谢,口头话就是“我请你吃十二碟”。
(4)热情勤快、老实淳朴:
花匠阿标叔也巴结地把煤气灯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呼呼呼地点燃了,挂在花厅正中,让大家吃酒时划拳吆喝,格外的兴高采烈。
10.课文中有许多细节写得很有情趣,表现出作者对童年、对母亲、对家乡的浓浓感情。
找出来,读一读,议一议。
(1)花匠阿标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