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4科学教案 2.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702297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4.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4科学教案 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三年级4科学教案 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三年级4科学教案 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三年级4科学教案 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三年级4科学教案 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4科学教案 2.docx

《三年级4科学教案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4科学教案 2.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级4科学教案 2.docx

三年级4科学教案2

 

教学内容: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

课题:

水的实验

课型

科学观察课

授课教师

费永萍

班级

三年级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授课时间

2012、11、31

学习目标

1、运用多种感官来观察比较水,在观察比较的过程中掌握用感官观察物体的技巧与方法,寻找更多观察水的方法。

2、培养学生注重事实,留心观察、尊重他人的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的情感体验。

3、感受水的一些性质,并能进行描述与交流。

重难点

1、重点:

能够利用多种感官和比较的方法观察水的性质。

2、难点:

把观察到的现象进行科学地描述。

教法

教师引导促学

学法

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具

每组准备:

7个黑色塑料袋或其他不透明的袋子、4个透明塑料袋、1块石头、1块木头、1片树叶、分类用图纸。

给每个学生准备:

1瓶醋(500ml,分发给小组)、1瓶牛奶(500ml,分发给小组)、网状图记录纸1张。

基本环节

导案(教师活动)

学案(学生活动)

补案

导入新课

谈话导入:

播放一小段关于水的录音,进行拓展,同时渗透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我们每个组的桌上都有4种液体,其中有一杯是水,你有什么办法把它找出来吗?

(学生提到看、闻、尝的方法时,教师引导学生讨论闻和尝的规范方法。

而且提醒学生,不是所有的物体都能尝,有些物体有毒,是不能尝的)。

 

生:

用眼睛看。

生:

用鼻子闻。

生:

用嘴巴尝一尝。

水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再通过我的导入,学生对本节课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明确自学目标

教师出示学习提纲

1、通过观察、比较进一步认识水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特征,懂得液体的含义。

2、能用多种方法,将通过观察所发现的现象表达出来。

3、继续培养学生留心观察,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乐于合作交流,乐于探究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学习习惯。

1、学生围绕预习提纲进行交流反馈。

2、小组合作交流、把本组的反馈结果写在交流卡上。

3、各组分享交流结果。

科学探究

该怎样用实验来证明,水是什么?

大家动手、电脑(教师巡回指导,鼓励选择相同条件的同学互相交流意见)。

分组发放实验单,以小组的形式完成自己的方案设计。

展示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展示:

我们认识到水是什么样的?

 

达标练习

课本66页网状图

1、水是什么样的?

水的用途?

水的存在?

水和生物的关系?

反馈

上完这一课,你有什么收获?

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这节课我知道了什么?

这节课我收获了什么?

总结

水是无色、无气味、无味道、透明的会流动,并且没有固定形状的液体。

人们日常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水。

烧饭要用水;洗衣洗澡要用水;庄稼也要“喝”水,长出1千克稻谷,约需800千克水;炼1吨钢需要20―40吨水;生产1吨化纤需要1200-1800吨水;交通运输中更少不了水,火车、汽车跑累了,如果不及时“喝”水就会被烧坏等等。

所以淡水是我们人类和一切生物生存的物质基础。

河里的水、湖里的水、地下水及冰川等淡水,是人类生产、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

整理笔记。

教学反思

通过《水》的教学,我认识到如何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科学探究活动关键在于教师。

因为教师是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者、引导者、组织者。

因此对教师自身的科学素质、探究的能力以及营造的探究环境的要求是很高的,自身能力的强弱决定着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成功与否。

教学内容: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第二课

课题

水和石油的比较

课型

科学观察课

授课教师

费永萍

班级

三年级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授课时间

2012、11、7

学习目标

1、水和油相比,在颜色、气味、透明度、黏度、液滴的形状、重量等方面有差异,但它们都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

2、运用不同感官仔细观察比较水和油;用图表方式记录比较的结果,并进行分析和交流。

3、愿意与他人合作,乐于交流尊重事实、重视证据。

重难点

教学重点:

观察、描述水和食用油在颜色、气味、透明度、黏度、液滴的形状、重量等方面具有差异,但它们都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

教学难点:

运用不同感观比较水和食用油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用图表的方式记录比较的结果,并进行分析和交流。

教法

引导、实物演示

学法

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具

2个塑料杯、1片玻璃、1张蜡光纸、1支筷子、2个试管、2根长木条(可以是长一些的牙签)1个玻璃杯、1个塑料瓶(矿泉水瓶)、1个水槽。

记录纸两张。

基本环节

导案(教师活动)

学案(学生活动)

补案

导入新课

导入:

水是一种液体,你们知道的生活中还有哪些液体?

这些液体是否都一样呢?

今天我们以水和食用油为例,进行研究。

学生观察:

提供给每组一杯水和一杯食用油,要求学生仔细观察两者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并把观察到的结果填写在维恩图中。

(提示:

在科学观察中,一般不用尝的方法)

明确自学目标

教师出示学习目标:

1、水和油相比,在颜色、气味、透明度、黏度、液滴的形状、重量等方面有哪些差异?

2、它们都会流动、有没有固定形状?

学生围绕提纲进行交流

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科学探究

1、我们分别把水滴和油滴滴到蜡纸、玻璃片和报纸上,它们的状态一样吗?

2、水和食用油相比,那种物质更重?

我们有什么办法比较?

 

生交流方法,并讨论、判断方法的可行性。

这一环节,学生很有兴趣,实验也做得很成功。

展示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展示:

交流水和食用油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达标练习

课本69页

填空:

1、水的特点()(),和();

2、石油的特点()();它们的共同特点()()。

反馈

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

这节课我知道了什么?

总结

水和油相比,在颜色、气味、透明度、黏度、液滴的形状、重量等方面有差异,但它们都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

教学反思

本课时中的滴液实验很难操作,我尝试了把水和油滴到吸水性好的和不好的纸上,以及玻璃上,结果是这样的:

在纸上的油散开比较快或者现象不明显,在玻璃上水散开比较快,总体来讲,实验比较成功。

 

教学内容: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第三课

课题

谁流得更快些

课型

科学观察课

授课教师

费永萍

班级

三年级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授课时间

2012、11、14

学习目标

1、液体都会流动,流动的快慢受到什么的影响?

2、描述并简单解释液体流动的快慢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重难点

1.简单设计对比实验,描述并简单解释液体流动的快慢受到黏度影响。

2.设计对比实验,理解公平实验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教法

引导、实物演示

学法

合作探究

教学具

给每组的材料:

1小杯水、1小杯油、1小杯洗洁精、1块玻璃、3个滴管(或吸管或塑料勺)、一张实验记录表。

给每个学生的材料:

一张维恩图。

基本环节

导案(教师活动)

学案(学生活动)

补案

导入新课

一、谈话导入:

1、回顾上节课学习的主要科学概念:

水和食用油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水会流动,油会流动,它们流动的快慢一样吗?

2、其他液体也会流动。

比如洗洁精,这也是一种液体。

这三种液体流动速度一样吗?

如果不一样,你们推测,谁会流得更快一些?

1、学生自由讨论:

(教师不要不加于点拨,给学生留下探讨的悬念)。

明确自学目标

1、液体都会流动,流动的快慢受到黏度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进行预测并用对比实验进行验证;理解公平实验,为保证公平,需要保持除变量之外的其他条件相同。

学生围绕学习提纲进行交流;根据实验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科学探究

用什么样的实验来证明谁流的快?

需要哪些材料?

各组选择所需要做的实验:

学生说出了各种各样的办法,只是有的办法可取,而有的办法却不能实践。

展示交流

设计“流动比赛”的方案,小组内成员交流:

怎样做才能保证流动比赛是公平的?

哪个方法最好,为什么?

讨论后确定一个比赛方法

达标练习

课本71页比较固体和液体的流动。

1、水和石油在()()()()()有差异。

2、固体和液体都会()()。

反馈

这节课你学到了些什么?

说说你的收获?

总结

液体都会流动,流动的快慢受到黏度的影响。

教学反思

对这节课最大的意见是,在最后冒出一张维恩图,要求比较液体和固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课堂在此形成断点,很不是味道。

 

教学内容: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第四课

课题

比较水的多少

课型

科学观察课

授课教师

费永萍

班级

三年级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授课时间

2012、11、21

学习目标

1、液体具有一定的过程与方法

2、通过用多种方法比较液体多少,了解使用标准和非标准单位测量液体的体积。

3、认识到比较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对比较的方法进行分析和统一,有助于确立科学的标准。

重难点

教学重点:

学生经历量筒发明的过程,学习使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

教学难点:

经历量筒发明的过程。

教法

引导、实物演示

学法

合作探究

教学具

分组实验材料:

3个塑料瓶(大小高低不同)、1个玻璃杯、1个量筒、胶水、记录表。

基本环节

导案(教师活动)

学案(学生活动)

补案

导入新课

一、提出问题

谈话:

(出示三个不同的瓶子,瓶子里面装有不等量的水。

)你认为哪个瓶子里的水多?

为什么?

学生发言。

1、谈话:

怎样才能证明你的想法是否正确?

2、学生分组讨论。

3、教师引导学生多方面进行思考:

明确自学目标

教师出示学习提示:

1、通过用多种方法比较液体多少,了解使用标准和非标准单位测量液体的体积。

2、认识到比较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对比较的方法进行分析和统一,有助于确立科学的标准

1、学生围绕提纲进行交流;

2、学生围绕提纲进行试验

学生对目标的理解不够深化,导致后面交流中有点吃力。

科学探究

为了比较科学的比较水的多少我们需要哪些材料来证明?

分组试验,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交流。

展示交流

表一:

用自制刻度线测量的结果

1号瓶中的水

2号瓶中的水

3号瓶中的水

水的多少

用量筒测量的结果

1号瓶中的水

2号瓶中的水

3号瓶中的水

水的多少

达标练习

1、怎样比较水流动时间的长短?

如把水倒入有小孔的杯子中,比比谁先流完。

2、怎样比较水的重量?

如用手掂一掂。

3、怎样比较水的体积?

用容器来比较水的体积(用大杯量、小杯量)。

4.加同样的有色物质在水中,比较瓶中水的颜色深浅。

1、水有重量——水多,更重

2、水会流动——水多,流动时间长

3、水有体积——水多,体积大

反馈

通过试验你知道了什么?

这节课我的收获是------。

总结

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液体的体积是可以测量的,使用多种方法比较液体的体积。

在比较水的体积的过程中,由于使用不同的容器进行测量,操作方法不同,比较的标准不同,无法进行比较。

于是就有了测量水的体积的标准工具——量筒的产生。

最后,运用量筒规范测量水的体积。

让学生经历量筒这种测量液体体积工具的发明过程,学习正确使用量筒量取水的体积。

教学反思

通过尝试,学生感性地认识了比较液体多少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比较分析不同的方法中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从而理性地认识用同一种容器可以比较液体的多少,并进一步延伸“制作矿泉水”的活动,根据水的多少调整3瓶水的标价,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

 

教学内容: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第五课

课题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型

科学实验课

授课教师

费永萍

班级

三年级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授课时间

2012、11、28

学习目标

1、能运用多种感官器官感受空气的存在并了解其性质。

2、能借助身边常见的物体(如保鲜袋、乒乓球、气球、扇子、砖块、海绵、粉笔、混泥土块等,来证明空气存在于我们的周围。

能设计简单的实验,证明空气的存在并且占据空间。

重难点

1.了解空气确实存在,知道空气的主要特征。

2.用实验证实空气确实存在,比水轻,也会流动。

教法

引导、实物演示

学法

合作探究

教学具

生字词卡片给每组准备:

2个透明塑料袋、2个玻璃杯、1个水槽、1根香、1个打火机、1个吹泡泡器(或吸管)、1杯洗洁精或肥皂水。

基本环节

导案(教师活动)

学案(学生活动)

补案

导入新课

一、导入

1、我先请大家猜个谜语,“摸不着,看不到,没有颜色没味道,植物动物都需要,一时一刻离不了。

”这是什么东西呢?

2、板书课题。

1、猜谜语;

2、读课题。

明确自学目标

1、知道空气是占据空间的,是不能随意缩小的;

2、发现生活中常见的利用空气也占据空间的例子。

1、我们都说袋子中有空气,怎样才能证明袋中确实装有空气?

2、分组讨论证实空气存在的方法,并利用材料操作,记录实验过程中所观察到的现象,及实验的结果。

科学探究

既然空气确实存在,那么空气和水相比较,又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呢?

1、知道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

2、知道空气存在于我们的周围,空气占据空间。

展示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的学习成果:

如保鲜袋、乒乓球、气球、扇子、砖块、海绵、粉笔、混泥土块等,来证明空气存在于我们的周围。

能设计简单的实验,证明空气的存在并且占据空间。

达标练习

课本75页:

把我们了解的有关空气的知识表示在气泡图上

1、空气是什么样的?

2、空气存在于我们的(),空气占据()

学生在做气泡图的过程中,

反馈

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

这节课我知道了?

总结

用感官观察物质的基础上,学习运用实验的方法观察研究物质,体会借助不可见物质对可见物质的“扰动”,可以观察到不可见物质这种科学研究方法,同时了解空气的特点,使他们认识到空气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确确实实是存在于我们周围,并占据空间。

教学反思

这一课从谈谈你认识的空气开始,到捕捉空气,并观察空气,再到比较水和空气的异同,这节课的气氛非常轻松!

有了前面对水的认识,通过比较,学生能够轻松的建立对空气的认真。

 

教学内容: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第六课

课题

空气占据空间吗?

课型

科学实验课

授课教师

费永萍

班级

三年级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授课时间

2012、12、5

学习目标

1、空气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体积)是可以变化(被压缩或被扩张)的。

2、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用对比实验控制条件的方法,进行观察;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

3、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形成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空间。

重难点

1.知道空气与其他物质一样,能够占据空间,但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是可以改变的,认识到空气是一种物质。

2.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是可以改变的,并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

教法

引导、实物演示

学法

合作探究

教学具

给每个小组准备:

玻璃瓶玻璃杯、注射器、4根吸管、纸巾2张、1块橡皮泥

基本环节

导案(教师活动)

学案(学生活动)

补案

导入新课

1、用“乌鸦喝水”的故事引入,师操作演示,并引导学生思考:

瓶中的水为什么会上升呢?

如果不用石子而利用空气,能让水上升吗?

1、听故事;

2、回答问题;

3、读课题。

明确自学目标

空气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体积)是可以变化(被压缩或被扩张)的。

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用对比实验控制条件的方法,进行观察。

科学探究

提示学生注意观察并思考:

橡皮泥有什么作用?

如果橡皮泥没有完全塞住瓶口,水能上升吗?

是什么原因让水上升的?

如果停止吹入空气,水还能上升吗?

如果想让瓶中的水不断上升,你们的办法是什么?

分组实验计划,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完成自己的实验方案设计。

展示交流

出示注射器,请学生分别用注射器把水和空气抽入一部分,然后用手或橡皮堵住管口,用同样大的力向下压或向上拉注射器的活塞,对比一下,有什么不同。

介绍压缩空气在生活中的运用,如皮球、喷水瓶、气枪等(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压缩后的空气的特性)

学生在浓厚的科学实验中,把自己所得到的结果在课堂中进行了热烈的交流。

达标练习

课本80页

空气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体积)是可以变化(被压缩或被扩张)的。

反馈

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

这节课我学到了?

总结

知道空气与其他物质一样,能够占据空间,但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是可以改变的,认识到空气是一种物质。

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是可以改变的,并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

教学反思

在这一课,学生做了两个实验,一个是“空气有重量吗”、“空气占据空间吗”。

在学生的实验中,学生实验能力很强,第个小组都得到正确的实验结论。

交流起来也是积极,课堂气氛活跃。

 

教学内容: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第七课

课题

空气有重量吗?

课型

科学观察课

授课教师

费永萍

班级

三年级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授课时间

2012、12、12

学习目标

1、空气有一定的重量,但是重量很轻。

2、在称量的过程中,了解一些因素会影响称量结果,产生误差,学习准确称量。

3、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及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重难点

1.知道并能设计实验证明空气有重量,但很轻;通过对石头、水、空气的三者比较,初步建立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概念体系。

2.设计多种方法,重复验证空气有重量,但很轻。

教法

引导、实物演示

学法

合作探究

教学具

每个小组准备:

细木条(或竹条)、3根细线、1块橡皮泥、1个气球、1个皮球、1个托盘天平

基本环节

导案(教师活动)

学案(学生活动)

补案

导入新课

一、谈话导入:

空气有重量吗师:

水有重量,石头有重量,空气有重量吗?

有什么办法证明?

1、回答老师的问题;

2、读课题。

在引入中,学生各抒已见,充分把自己认为好的办法争先恐后的提出来。

明确自学目标

教师出示自学提示:

1、证明空气有(),但();

2、通过对石头、水、空气的三者比较,初步建立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概念体系。

1、生讨论交流,提出采用自制的小天平来证实空气是否有重量。

并讨论自制小天平的方法。

2、小天平调平。

(先将气球挂上,另一端挂上重物,想办法使小天平平衡)3、给气球充气,观察并记录小天平的变化。

(分组实验)

科学探究

全班交流小天平的变化情况,思考:

所有小组的实验结果都一致吗?

可能是哪些原因引起实验结果不同?

有什么办法改进实验,使效果更明显,结果更精确?

展示交流

1、请学生将之前记录的维恩图等记录表取出,再发给学生一张新的石头、水、空气对比表。

请学生根据前面的实验情况和记录表完成对比表。

2、根据对比表分析:

这三种物质,有哪些特征是相同的,有哪些不同。

3、出示更多物质的图片,把这些物质分为液体、气体、固体三类,说明分类的标准是什么。

1、根据对比表分析:

这三种物质,有哪些特征是相同的,有哪些不同。

2、把这些物质分为液体、气体、固体三类,说明分类的标准是什么。

达标练习

填写的关于水和空气的气泡图,请学生思考:

1、完成石头、水、空气记录表;

2、根据对比表分析:

这三种物质,有哪些特征是相同的,有哪些不同?

反馈

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

这节课我知道了?

总结

通过实验()()()()证明空气有(),但();

教学反思

关于空气是否有重量的话题,在空气的第一课时已经有学生提到并进行了争论,所以,今天在上这一节课的时候,感觉比较的轻松,因为学生对实验的设计和理解都比较轻松,我在课堂上只是选择了第一个气球的实验进行演示,而把一部分时间花在了整个单元的小结和资料库内容的阅读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