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复习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411386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7.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复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复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复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复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复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复习题.docx

《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复习题.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复习题.docx

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2.心理过程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具体而言,是指在客观事物的作用下,在一定的时间内大脑反应客观现实的过程。

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3.认识过程是人通过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形式反映客观事物的特性、联系或关系的过程。

4.个性心理特征人的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是人们所共有的心理过程,但当这些过程具体在每个人的身上时却有较大的个体差异。

这些个体差异的表现称之为个性心理特征。

1.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2.反射—反射是神经系统活动最基本的方式。

具有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对一定的外界刺激所作的有规律的应答。

例如,眨眼、膝跳和呕吐等。

3.无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是先天的,与生俱来的反射。

无条件反射是机体和环境之间的比较恒定的联系。

它是在种族发展过程中建立并遗传下来的,它只是那些为数有限的固定的直接刺激作用于一定的感受器引起的恒定的活动,基本上是皮层下中枢的活动。

4.条件反射是后天的,在个体生活过程中获得的反射。

条件反射是高等动物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反射。

它是动物个体生活过程中为适应环境的变化而暂时建立起来的精神联系。

条件反射又可分为经典性条件反射和工具性条件反射。

5.工具性条件反射—是指一定刺激情境中,如果动物的某种反应的后果能满足其某种需要,则以后它的这种反应出现的几率就会提高,工具性条件反射是有机体在后天生活过程中经过学习而形成的一种反映形式。

6第一信号系统用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物所形成的条件反射

7.第二信号系统—用词语作为条件刺激物所形成的条件反射

8.经典条件反射—是指一个并不能引起某种本能反射的中性刺激物,由于它总是伴随某个能引起该本能反射的刺激物出现,如此多次重复之后,这个中性刺激物也能引起该本能反射。

巴普洛夫称之为条件反射,后人称之为经典性条件反射。

9.相互诱导兴奋和抑制紧密联系着,其中一种神经过程可以引起或加强另一种神经过程,称为神经过程的互相诱导。

10外抑制—额外刺激物出现,对正在进行的条件反射发生的意志称为外抑制。

1反映—一个物体受到外界的影响,就以某种状态的改变来回答外界的影响。

2.感应性—是指生物以自己的活动状态的变化对外界的影响作出反应,以维持新陈代谢正常进行的能力。

感应性是有生命的标志。

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应。

2.知觉—是人对事物的各种属性,各个部分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综合的、整体的直接反映。

3.空间知觉—是个体队物体空间特性即形状、大小、距离、立体、方位等的知觉。

4.时间知觉—是个体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5.运动知觉—是个体对物体在空间位移的反映。

6.真动—真动知觉是对物体本身真正在空间位移的知觉。

7.似动—似动知觉又叫似动运动知觉。

两个静态的物体,按一定时间依次呈现,使人觉得是一个动态的物体,即同一个物体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这种现象叫做似动知觉。

8.感受性与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别量叫差别感觉阈限。

9.感觉适应—同一感受器内,由于刺激对感觉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做适应。

10.感觉对比—是感觉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11.知觉的恒常性—是客观事物本身不变但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人的知觉映象仍然相对不变。

12.观察是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是知觉的高级形式。

13.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感觉到的最小刺激量。

14.差别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别。

1.记忆—记忆是经验的印留、保持和再作用的过程。

按信息加工理论的说法,记忆是指对输入信息通过编码、复习而予以储存,并在一定条件下进行检索和提取的过程。

2.记忆表象—记忆表象是指人在知觉客观事物后,在人脑中所保存的形象。

记忆表象有三个特点,直观形象性、概括性和模糊片断性。

3.识记—识记就是去记,即与所要记忆的事物接触,接受它的刺激作用并对所接受的信息进行加工。

就信息加工理论而言,识记即为编码。

4.保持—保持就是把所识记的东西纳入到自己的经验体系中,以备后用。

就信息加工理论而言,保持即为储存。

5.遗忘—是指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回忆或再认,或表现为错误的回忆或再认。

6.回忆与再认—回忆与再认是经验恢复的过程。

回忆,即对所保持的东西能够回忆起来。

再认,就是当曾经接触过的事物再出现时,能认出它。

7.复习—多次的识记。

1.思维—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与规律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具有概括性和间接性。

2.聚合思维—这种思维也叫集中思维。

它是把问题所提供的种种信息或条件朝着一个方向集中,从而得出一个正确的答案或一个最优的解决问题的方案。

3.发散思维—这种思维是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对信息或条件加以重新组合,找出几种可能的答案,结论或假说。

4.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与共同特征的思维形式。

5.定势—是指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

6.思维定势—是先前思维活动所形成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成为解决当前问题的一种准备状态。

7.功能固定指当一个人了解到某事物的某种作用时,很难看出他还有其他作用,特别是最初看到的它的功能的影响更大。

8.创造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高级水平,是创造活动中的一种思维,创造思维具有新已或独特性,它既是发散式思维与聚合式思维的统一。

又是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统一,创造思维是一种连续的思维品质,是思维的深刻性、广阔性、独创性、敏捷性的综合表现。

9.想象—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10.有意想象—又称随意想象,指有预定目的和自觉进行的想象,有时还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

11.无意想象—又称不随意想象,是指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进行的想象。

梦是无意想象的极端表现。

12.再造想象—是根据言语描述或图形等的提示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13.创造想象—是按照一定目的、任务、使用自己以往积累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14.幻想—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一种指向未来并与个人的愿望相联系的想象。

1.情绪情感—广义的情绪包括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

它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一种反映形式。

产生的根源在于客观现实本身。

2.需要—是个体和社会的客观需要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个体或群体对其生存与发展条件所表现出来的依赖状态,是个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的基本动力。

3.心境—是一种较持久而又微弱的情绪状态。

其特点是:

第一,缓和而又微弱;第二,持续时间较长;第三,是一种非定向的弥散性的情绪体验。

4.激情是一种强烈的、暴风雨般的、激动而短促的情绪状态。

5.应激—又称应激状态,是出乎意料的紧张与危险情境所引起的情绪状态。

6.道德感—是人所特有的一种高级情感。

它是人们运用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自身或他人行为时所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

7.美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或对象的美的特征的情感体验。

它是由具有一定审美观点的人对外界事物的美进行评价时产生的一种肯定、满意、预约、爱慕的情感。

8.理智感—是人对人是活动成就进行评价时产生的情感体验。

它属于高级情感,与人的认识成就的获得,需要、兴趣的满足,对真理的探索追求及思维任务的解决相联系。

1.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调节和支配自己行动,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2.动机是能引起、维持一个人的活动,并将该活动导向某一目标,以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念头、愿望、理想等。

3.归因当人们进行某种活动取得成功或失败时,都有对行为结果的原因进行探究的愿望。

这种对导致自己或他人行为结果的原因的知觉和推断,称为~。

4.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就是个体根据以往成败的经验,相信自己对于处理某一方面的任务,具有较高的能力或水平。

1.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

特点指向性和集中性。

不是独立的心理过程,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共同特征。

2.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须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3.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先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的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4.注意的转移也就是把人们的注意有目的地从一个事物及时地转移到另一个事物上。

这叫注意的转移。

5.兴趣是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

6.爱好—爱好是从事某种确定活动的倾向、也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形成的。

7.好奇心是人们积极探求新奇事物的一种倾向,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动力之一。

1.语言是由词汇(包括形、音、义)按一定的语法所构成的复杂的符号系统,是人类所特有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2.言语—言语是个体借助语言传递信息的过程,也就是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表达思想的过程。

3.技能—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智力动作方式和肢体动作方式的复杂系统成为技能。

4.习惯—习惯是人在一定情境下自动化地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或特殊倾向。

5.动作技能—动作技能是指在学习活动、体育活动和生产劳动中外部行为的操作方式系统。

6.高原现象是在复杂技能形成过程中出现的练习成绩暂时停顿现象。

7.智力技能—智力技能又称心智技能,是指借助内部言语在头脑中进行认识活动的心智操作方式系统。

1.能力—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得以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2.才能—才能使多种能力的独特结合,通常在解决实际问题和应对现实事件的过程中体现。

一个人在个性中具备了完成一种活动需要的各种能力,并且能够将这些能力用合理的方式结合起来,出色完成一种活动,我们就可以说这个人具备了从事这种活动的才能。

3.天才—日常生活中,少数人的多种能力在活动中达到了最完备的发展与结合,能够高水平、开创性地完成多种活动任务,或完成某一领域中人们通常难于完成的特殊活动任务,这种高度发展的才能通常被称为天才。

4.一般能力是指各种活动所共同需要的能力,它是从事一切活动所必备的。

5.液态能力—液态能力是指受神经系统成熟影响较大,受后天文化和知识影响较小的能力。

6.晶态能力是指受后天经验影响较大,主要表现在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去吸收新的知识或解决问题上的能力。

7.常模就是解释测验结果的参照指标。

8认知能力指人脑加工存储和提取信息的能力。

它是人们完成活动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条件。

1.气质—气质是指在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中表现出的稳定的动力特点。

2.性格—性格是表现在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的较为稳定而又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

3.人格是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是其具有一定倾向的全部心理特征的总和,它既决定了一个人如何体验外部世界和对待外部世界,而且决定了一个人怎样体验自己和对待自己。

4.替代学习—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是否得到强化,也可以产生强化效果。

由此产生的学习就成为替代学习。

5.性格的认知特征—是指人们在各种心理活动表现出来的个体差异。

如感知倾向、思维倾向和想象特征等方面的不同。

二、简答与论述

1.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的关系。

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是一个统一的总体,他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

认识过程与情感过程:

1、认识过程是产生情感的基础,只有对客观事物有了一定的认知,才能引起一定的情感。

随着认识过程的深化,情感也会随着变化。

2、情感过程也反作用与认识过程。

它可以加强或提高认识过程的积极性,提高人们认识活动的效率,也可以降低认识过程的积极性,甚至起到阻碍的作用。

认识过程与意志过程:

1、认识过程是意志活动的前提。

人只有认识了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才有可能在进行意志活动时正确的确定自己的目的,选择实现目的的途径、方式、方法等等。

此外,在执行意志决定的过程中,通常要通过认识活动预见行动的进程,注意情况的变化。

所有这些,都离不开认识过程。

2、意志也可以影响人的人是过程。

意志使人在认识过程中更具有目的和方向性,不断克服困难,使认识更加深入。

意志过程和情感过程:

1、人的情感对意志行动有一定的影响。

积极愉快的情感可以提高人的活动的积极性,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

消极不愉快的情感会降低人的活动积极性,削弱人的斗志,妨碍意志活动的进行。

2、意志可调节人的情感。

意志坚强的人可以控制消极的情感,不畏困难,在逆境中干出一番事业来。

相反,如果一个人意志薄弱,他就会被消极的情感所左右,最终将一事无成。

2.心理学研究的原则。

(1)客观性原则实际上就是实事求是的原则,客观地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应该具备下列条件:

①所研究的心理或行为应该是可以观察的;②所研究的心理或行为应该是可以测量的。

(2)发展性原则。

人的心理发展是矛盾运动的结果。

应该在发展中研究个体再不同年龄阶段上心理的发生和发展。

(3)系统性原则。

必须研究各个心理过程、心理特征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而不能把心理现象看成是孤立存在的内容去研究。

(4)教育性原则。

在进行心理研究是,研究的选题,使用的方法和程序不应损坏被试(即被研究者)的身心发展,而应该符合教育的原则。

3.心理学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答:

心理学研究的理论意义:

(1)为辨证唯物主义提供科学的依据,同唯心主义作斗争.

(2)心理学的研究对临近学科如文学,美学,管理学等也有一定的理论意义.(3)心理学是教育科学的理论基础之一.实践意义

(1)根据心理规律去影响人的心理.

(2)能够更准确的影响人的心理.(3)使心理因素发生最佳的影响.

4.心理学研究的方法。

答:

1.观察法2.实验法.分为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3.测验法4.调查法.有谈话;问卷;活动产品分析三种方法.5.个案研究法

5.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1879年德国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建立心理学实验室开始的。

6.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一门与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都有关系的边缘学科。

7.心理学的主要流派:

1构造主义(冯特、铁钦纳)把意识分为感觉、意象和感情三个基本元素,认为所有复杂的心理活动都是由这些基本元素构成。

2机能主义(美国詹姆士、杜威、安吉尔、桑代克、卡尔)——强调意识的作用和功能。

3行为主义(美国华生)——反对研究意识,主张研究行为。

4格式塔心理学(惠特海默、考夫卡、苛勒、勒温)—反对把意识分解为元素,而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

5精神分析(弗洛伊德)—重视异常行为分析,并且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

6人本主义心(美国马斯洛、罗杰斯)—人的本质是善良的,不是受无意识欲望的驱使。

7认知心理学(奈赛)—信息加工

8.心理学的研究任务和影响心理的因素:

任务是探索心理规律。

影响因素有一、环境因素;二、机体因素;三、心理因素。

9.人的心理实质:

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反映。

1.工具性条件反射与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关系。

工具性条件反射对理解复杂的心理现象有进一步的意义。

它是对经典性条件反射的一个很重要的补充。

工具性条件反射与经典性条件反射有共同的规律。

它们都是在一定条件下建立起来的反射,而最根本的共同点时都需要强化,不强化就消退;在消退后又都会自然恢复。

而且都可以建立初级强化。

工具性条件反射也有泛化和分化,二者也有不同之处:

①无条件刺激是否明确。

在经典性条件反射中,什么使狗流唾液?

是食物。

食物作为无条件刺激很明确;在工具性条件反射中,什么使白鼠去抓机关?

只好说是有它身体内部的某些情况。

②强化是与刺激有关,还是与反应有关。

在经典性条件反射中,强化是与刺激有关,并出现在反应之前;而在工具性条件反射中,强化有同反应(操作)有关,而且出现在反应之后。

③反应方式不同。

在形成经典性条件反射是,动物往往被束缚着,是被动地接受刺激,反应是先天固有的。

在形成工具性条件反射是,动物可以自由活动,它通过主动操作来达到一定的目的,反应是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

在现实生活中,一个复杂的反射活动,往往既包含有经典性条件反射,也包含有工具性条件反射。

2.简述两种信号系统。

信号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信号,又称现实信号,指的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具体的条件刺激物。

一类是第二信号,指人类所特有的言语和文字。

它可以代替第一信号引起条件反射,是第一信号的信号。

据此,可将人的条件反射系统分为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

第一信号系统。

用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物所形成的条件反射系统叫做第一信号系统。

它是人和动物共有的。

例如,看到梅子也会流口水。

第二信号系统。

用词语作为条件刺激物所形成的条件反射系统叫做第二信号系统。

它使人所特有的。

例如,听到讲“梅子”这个词时,也会流口水,属于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

词与具体刺激物密切联系着。

任何词都标志着一定的具体事物,并且经过多次重复。

才能成为这类事物的信号。

词由于与具体刺激物相联系,因此可以代替条件刺激物引发已有的条件反射,也可以代替无条件刺激物起强化作用。

掌握了词语的人,在一般情况下,总是两种信号系统协同活动。

其中,第二信号系统起主导作用。

3.神经元的结构:

细胞体、轴突和树突:

功能:

接受刺激(树突)、传递信息(轴突)和整合信息(细胞体);种类:

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联络神经元。

4.抑制过程可分为非条件性抑制和条件性抑制。

非条件性抑制是有机体生来就有的先天性抑制。

包括外抑制和超限抑制。

条件性抑制是在一定条件下逐渐形成起来的,主要有消退抑制和分化抑制。

5.中枢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有二:

扩散和集中,相互诱导。

6.突触的作用:

突触即两个神经元接触的部位。

是控制信息传递的关键部位,决定着信息传递的方向、范围和性质。

7.脊髓的功能:

脊髓是神经系统的最低部位,基本功能是进行反射活动和传到神经冲动。

8。

脑的结构和功能:

人脑包括延脑、脑桥、中脑、间脑、小脑大脑六部分。

前三部分称脑干。

脑干功能:

另外三部分的通路,脏器的神经中枢。

大脑额页、颞页、顶叶、枕页。

运动在额页;听觉在颞页;视觉在枕页。

边缘系统功能:

1、个体保存和种族保存;2、调节内脏活动和情绪活动;3、参与记忆活动;4、感觉的整合。

9.反射弧:

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纤维、中枢、传出神经纤维、效应器。

10.中枢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

是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

兴奋过程是与有机体的某些活动的发动或加强相联系的;抑制过程是与有机体的某些活动的停止或减弱相联系。

1.心理发展的条件答:

(1)遗传因素是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

对与心理发展来说,遗传是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和自然条件,没有这个前提和条件,相应的心里就不能发展。

(2)环境和教育在心理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遗传素质提供心理发展的可能性,环境和教育才决定心理发展的现实性。

(3)心理发展的动力。

心理发展的动力,也就是心理发展的内因或内部矛盾。

在个体不断积极活动过程中,环境和教育向个体提出的要求引起的新的需要和个体已有心理状态之间的矛盾,是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或内因。

2.心理发展的动力。

答:

心理发展的动力也就是心理发展的内因或内部矛盾。

环境和教育只是外因,如果要对个体的心理发展起作用,就必须通过个体心理发展的内因或内部矛盾,才有可能起作用。

关于心理发展的动力问题,目前的主要看法是:

在个体不断的积极活动过程中,环境和教育向个体提出的要求所引起的新的需要和个体已有心理水平或心理状态之间的矛盾,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内因或内部矛盾。

这个内因或内部矛盾就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动力。

3.人类心理的基本特点。

答:

人类心理的基本特点主要包括概括性、目的性(预见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制约性。

概括性。

概括性是人类心里区别于动物心理的主要标志。

“凡这样必那样”,对客观事物有这样的认识就是概括。

例如,“凡水都可以灭火”等。

目的性(预见性)。

目的性是概括性的必然结果。

概括性是“凡这样必那样”,目的性是“要那样就这样”。

“凡是水就可以灭火”是概括性,“要灭火就用水”则是目的性。

目的性也区分人类心理与动物心理的重要标志。

在活动中,人类是目的在先,行为在后。

而动物则是性为在先,目的在后。

主观能动性。

主观能动性就是人能够根据目的的和对客观事物规律的认识,使客观事物服务于自己。

动物没有主观能动性,他们的行为完全是被动的,是受本身生理状态和客观环境的现实情况支配的。

人则可以认识规律,使规律为自己服务。

社会制约性。

人类的心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也是社会的产物。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心理的内容也日益丰富和发展。

①不同的社会历史发展时期,由于社会生产力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不同,人们的心理具有不同的发展水平和特点。

②个体从事的社会实践活动的水平不同使其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也不同。

③在阶级社会中,不同阶级地位的人,其心理发展的特点不一样。

4.论述维果斯基关于教学和发展的关系。

答:

维果斯基将“教学”概念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

广义的教学是指儿童通过活动和交往掌握精神生产的手段,它带有自发的性质;狭义的教学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最系统的交际形式,它“创造”着儿童的发展。

关于教学与发展的关系,维果斯基主要从三个方面来阐述。

从“最近发展区”的角度。

他认为,在进行教学时,必须注意到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

一种是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另一种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

他把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称为“最近发展区”。

表现为“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凭借承认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最近发展区的提出说明了儿童发展的可能性。

他认为,重要的不是今天为止已经完结了的发展过程,而是那些现在仍处于形成状态的、刚刚在发展的过程。

因此弄清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将大大促进教学对发展的作用。

从“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的角度。

维果斯基认为,教学“可以定义为人为地发展”。

首先,教学主导着或决定着儿童智力的发展,这种决定作用即表现在智力发展的内容、水平和智力活动的特点上,也表现在智力发展的速度上;其次,教学“创造”着最近发展区。

儿童两种水平之间的动力状态是由教学决定的。

从“学习的最佳期限”的角度。

维果斯基认为,学习任何内容都会有一个最佳年龄。

如果不考虑学习的最佳年龄,从发展的观点来看是不利的,会造成儿童智力发展的障碍。

因此,在开始某一种教育时,除必须以儿童的成熟和发育为前提之外,还必须将教学建立于正在开始但尚未形成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即教学应走在心理机能形成的前面。

5.朱智贤的心理发展理论。

答:

朱智贤从唯物辩证法出发,提出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几个基本理论观点。

先天与后天的关系。

坚持先天来自后天,后天决定先天的观点。

①承认先天因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不论是遗传素质还是生理成熟,它们都只为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提供了生物前提和可能性;②环境和教育则将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性,决定着儿童心理发展的方向和内容;③承认遗传,但不能夸大遗传的作用,要反对遗传决定论;④强调环境和教育的决定作用,但不能夸大,要反对教育万能论。

内因与外因的关系。

在儿童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社会和教育向儿童提出的要求,所引起的新的需要和其已有的心理水平之间的矛盾,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或内因,也就是心理发展的动力。

具体来说就是:

①活动是心理发展内部矛盾产生的基础;②需要在儿童心理发展内部矛盾中代表着新的一面,它是心理发展的动力系统;③已有心理水平,即原有的完整的心理结构代表着稳定的一面;④新的需要和已有的心理水平的对立统一,构成儿童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形成心理发展的动力;⑤在活动中产生的新需要与已有的心理水平的矛盾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矛盾。

教育与发展的关系。

儿童心理发展主要是由适合儿童心理内因的那些教育条件来决定的。

具体来说:

①教育决定儿童心理的发展,因为教育总是不断向儿童提出新的要求,总是在指导着儿童的心理发展;②教育本身却又必须从儿童的实际出发,从儿童心理的水平或现状出发,才能实现它的决定作用;③教育并不能直接地、立刻地引起儿童心理的发展,教育引起儿童心理的发展,总是以儿童的领会作为中间环节;④儿童领会知识的过程是新质要素不断积累、旧质要素不断消亡的过程,是一些不明显的细微的量变过程,只有在这些不明显的细微的量变过程的基础上产生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