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在食品工业中应用技术.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692598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84.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生物在食品工业中应用技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微生物在食品工业中应用技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微生物在食品工业中应用技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微生物在食品工业中应用技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微生物在食品工业中应用技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微生物在食品工业中应用技术.docx

《微生物在食品工业中应用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生物在食品工业中应用技术.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微生物在食品工业中应用技术.docx

微生物在食品工业中应用技术

微生物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作者:

孔庆学

1.1    食醋 

  食醋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制造出来的一种酸性调味品。

它能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在人们饮食生活中不可缺少。

在我国的中医药学中醋也有一定的用途。

全国各地生产的食醋品种较多。

著名的山西陈醋、镇江香醋、四川麸醋、东北白醋、江浙玫瑰米醋、福建红曲醋等是食醋的代表品种。

食醋按加工方法可分为合成醋、酿造醋、再制醋三大类。

其中产量最大且与我们关系最为密切的是酿造醋,它是用粮食等淀粉质为原料,经微生物制曲、糖化、酒精发酵、醋酸发酵等阶段酿制而成。

其主要成分除醋酸(3%~5%)外,还含有各种氨基酸、有机酸、糖类、维生素、醇和酯等营养成分及风味成分,具有独特的色、香、味。

它不仅是调味佳品,长期食用对身体健康也十分有益。

 

1.1.1    生产原料 

目前酿醋生产用的主要原料有:

薯类 如甘薯、马铃薯等;粮谷类 如玉米、大米等;粮食加工下脚料 如碎米、麸皮、谷糠等;果蔬类 如黑醋栗、葡萄、胡萝卜等;野生植物  如橡子、菊芋等;其他 如酸果酒、酸啤酒、糖蜜等。

 

生产食醋除了上述主要原料外,还需要疏松材料如谷壳、玉米芯等,使发酵料通透性好,好氧微生物能良好生长。

 

1.1.2      酿造微生物 

    传统工艺酿醋是利用自然界中的野生菌制曲、发酵,因此涉及的微生物种类繁多。

新法制醋均采用人工选育的纯培养菌株进行制曲、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因而发酵周期短、原料利用率高。

 

1)  淀粉液化、糖化微生物  

淀粉液化、糖化微生物能够产生淀粉酶、糖化酶。

使淀粉液化、糖化的微生物很多,而适合于酿醋的主要是曲霉菌。

常用的曲霉菌种有:

 

甘薯曲霉AS 3.324 因适用于甘薯原料的糖化而得名,该菌生长适应性好、易培养、有强单宁酶活力,适合于甘薯及野生植物等酿醋; 

东酒一号 它是AS 3.758的变异株,培养时要求较高的湿度和较低的温度,上海地区应用此菌制醋较多; 

黑曲霉AS 3.4309(UV-11) 该菌糖化能力强、酶系纯,最适培养温度为32℃。

制曲时,前期菌丝生长缓慢,当出现分生孢子时,菌丝迅速蔓延; 

宇佐美曲霉  AS 3.758是日本在数千种黑曲霉中选育出来的其糖化力极强、耐酸性较高的糖化型淀粉酶菌种。

菌丝黑色至黑褐色。

孢子成熟时呈黑褐色。

能同化硝酸盐,其生酸能力很强。

对制曲原料适宜性也比较强。

 

    此外还有米曲霉菌株:

沪酿3.040、沪酿3.042(AS 3.951)、AS 3.863等。

黄曲霉菌株:

AS 3.800,AS 3.384等。

 

2) 酒精发酵微生物 

   生产上一般采用子囊菌亚门酵母属中的酵母,但不同的酵母菌株,其发酵能力不同,产生的滋味和香气也不同。

北方地区常用1300酵母,上海香醋选用工农501黄酒酵母。

K字酵母适用于以高梁、大米、甘薯等为原料而酿制普通食醋。

AS 2.109、AS 2.399适用于淀粉质原料,而AS 2.1189、AS 2.1190适用于糖蜜原料。

 

3)  醋酸发酵微生物 

①  醋酸菌的选择 

    醋酸菌是醋酸发酵的主要菌种。

醋酸菌具有氧化酒精生成醋酸的能力,其形态为长杆状或短杆状细胞,单独、成对或排列成链状。

不形成芽孢,革兰氏染色幼龄菌阴性,老龄菌不稳定,好氧,喜欢在含糖和酵母膏的培养基上生长。

其生长最适温度为28~32℃,最适pH值为3.5~6.5。

 

醋厂选用的醋酸菌的标准为:

氧化酒精速度快、耐酸性强、不再分解醋酸制品、风味良好的菌种。

目前国内外在生产上常用的醋酸菌有:

 

奥尔兰醋杆菌(A. orleanense)  它是法国爱尔兰地区用葡萄酒生产醋的主要菌种。

生长最适温度为30℃。

该菌能产生少量的酯,产酸能力较弱,但耐酸能力较强。

 

许氏醋杆菌(A. schutzenbachii)  它是国外有名的速酿醋菌种,也是目前制醋工业较重要的菌种之一。

在液体中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27.5℃,固体培养的最适温度为28~30℃,最高生长温度37℃。

该菌产酸高达11.5%。

对醋酸没有氧化作用。

 

恶臭醋杆菌(A. rancens)  恶臭醋杆菌是我国酿醋常用菌株之一。

该菌在液面处形成菌膜,并沿容器壁上升,菌膜下液体不浑浊。

一般能产酸6~8%,有的菌株副产2%的葡萄糖酸,并能把醋酸进一步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

 

AS 1.41醋酸菌  它属于恶臭醋酸杆菌,是我国酿醋常用菌株之一。

该菌细胞呈杆状,常呈链状排列,单个细胞大小为(0.3~0.4)μm×(1~2)μm,无运动性、无芽孢。

在不良的环境条件下,细胞会伸长变成线形、棒形或管状膨大。

平板培养时菌落隆起,表面平滑,菌落呈灰白色,液体培养时则形成菌膜。

该菌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8~30℃,生成醋酸的最适宜的温度为28~33℃,最适PH3.5~6.0,耐受酒精浓度为8%(体积分数)。

最高产醋酸为7~9%,产葡萄糖酸力弱。

能氧化分解醋酸为二氧化碳和水。

 

沪酿1.01醋酸菌  它是从丹东速酿醋中分离得到的,是我国食醋工厂常用的菌种之一。

该菌细胞呈杆形,常呈链状排列,菌体无运动性,不形成芽孢。

在含酒精的培养液中,常在表面生长,形成淡青灰色薄层菌膜。

在不良的条件下,细胞会伸长,变成线状或棒状,有的呈膨大状、分支状。

该菌由酒精生成醋酸的转化率平均高达93~95%。

 

② 醋酸菌的培养及保藏 

a  斜面试管培养基 

    下面是斜面试管培养基两例:

 

酒精(6%) 100ml  葡萄糖 0.3g  酵母膏 1g  CaCO3 1.5g  琼脂 2.5g; 

葡萄糖1g  酒精2ml  碳酸钙(CaCO3)1.5g  酵母膏1g  琼脂2.5g  水100ml。

 

PH值自然(各种成分先加热溶解后再将酒精加热)。

 

b 醋酸菌培养与保藏 

斜面接种醋酸菌后置于30~32℃恒温箱内培养48h。

醋酸菌因为没有孢子,所以容易被自己所产生的酸杀死。

在醋酸菌中,特别能产生香酯的菌种每过十几天即死亡,因此宜保藏在0~4℃冰箱内备用。

由于培养基中已加入碳酸钙,以中和产生的酸,所以保藏时间长一些。

 

1.1.3    固态法食醋生产 

    醋酸菌在充分供给氧的情况下生长繁殖,并把基质中的乙醇氧化为醋酸,这是一个生物氧化过程,其总反应式为:

C2H5OH+O2=CH3COOH+H2O 

1)  醋酸菌种制备工艺流程 

斜面原种→斜面菌种(30~32℃,48h)→三角瓶液体菌种(一级种子30~32℃,振荡24h)→种子罐液体菌种(二级种子)→(30~32℃,通气培养22~24h)→醋酸菌种子 

2)  工艺流程 

                                                                 麸曲、酵母 

                                                                    ↓ 

薯干(或碎米、高粱等)→粉碎→加麸皮、谷糠混合→润水→蒸料→冷却→接种→入缸糖化发酵→拌糠接种→醋酸发酵→翻醅→加盐后熟→淋醋→贮存陈醋→配兑→灭菌→包装→成品 

    ↑ 

  醋酸菌 

3) 生产工艺 

①  原料配比及处理 

    甘薯或碎米、高粱等100kg,细谷糠80kg,麸皮120kg,水400kg,麸皮50kg,砻糠50kg,醋酸菌种子40kg,食盐3.75~7.5kg(夏多冬少)。

 

    将薯干或碎米等粉碎,加麸皮和细谷糠拌合,加水润料后以常压蒸煮1h或在0.15MPa压力下蒸煮40min,出锅冷却至30~40℃。

 

②  发酵 

    原料冷却后,拌入麸曲和酒母,并适当补水,使醅料水分达60%~66%。

入缸品温以24~28℃为宜,室温在25~28℃左右。

入缸第二天后,品温升至38~40℃时,应进行第一次倒缸翻醅,然后盖严维持醅温30~34℃进行糖化和酒精发酵。

入缸后5~7d酒精发酵基本结束,醅中可含酒精7%~8%,此时拌入砻糠和醋酸菌种子,同时倒缸翻醅,此后每天翻醅一次,温度维持37~39℃。

约经12d醋酸发酵,醅温开始下降,醋酸含量达7.0%~7.5%时,醋酸发酵基本结束。

此时应在醅料表面加食盐。

一般每缸醋醅夏季加盐3kg,冬季加盐1.5kg。

拌匀后再放两天,再经2d后醋醅成熟即可淋醋。

 

③淋醋 

    淋醋工艺采用三套循环法。

先用二醋浸泡成熟醋醅20~24h,淋出来的是头醋,剩下的头渣用三醋浸泡,淋出来的是二醋,缸内的二渣再用清水浸泡,淋出三醋。

如以头淋醋套头淋醋为老醋;二淋醋套二淋醋3次为双醋,较一般单淋醋质量为佳。

 

④  陈酿及熏醋 

    陈酿是醋酸发酵后为改善食醋风味进行的储存、后熟过程。

陈酿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醋醅陈酿,即将成熟醋醅压实盖严,封存数月后直接淋醋。

或用此法贮存醋醅,待销售旺季淋醋出厂。

另一种是醋液陈酿,即在醋醅成熟后就淋醋,然后将醋液贮入缸或罐中,封存1~2个月,可得到香味醇厚、色泽鲜艳的陈醋。

有时为了提高产品质量,改善风味,则将部分醋醅用文火加热至70~80℃,24h后再淋醋,此过程称熏醋。

 

⑤  配兑和灭菌 

    陈酿醋或新淋出的头醋都还是半成品,头醋进入澄清池沉淀,调整其浓度、成分、使其符合质量标准。

除现销产品及高档醋外,一般要加入0.1%苯甲酸钠防腐剂后进行包装。

陈醋或新淋的醋液应于85~90℃维持50min杀菌,但灭菌后应迅速降温后方可出厂。

一般一级食醋的含酸量5.0%,二级食醋含酸量3.5%。

 

1.1.4      酶法液化通风回流制醋 

1) 酶法液化通风回流制醋特点 

    酶法液化通风回流新工艺,是利用自然通风和醋汁回流代替倒醅的制醋新工艺。

本法的特点是:

α-淀粉酶制剂将原料进行淀粉液化后再加麸曲糖化,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采用液态酒精发酵、固态醋酸发酵的发酵工艺;醋酸发酵池近底处设假底的池壁上开设通风洞,让空气自然进入,利用固态醋醅的疏松度使醋酸菌得到足够的氧,全部醋醅都能均匀发酵;利用假底下积存的温度较低的醋汁,定时回流喷淋在醋醅上,以降低醋温度醅调节发酵温度,保证发酵在适当的温度下进行。

 

2)  工艺流程 

     (细菌a-淀粉酶、氯化钙、碳酸钠) 

         水        ↓              麸曲                                (松醅、回流) 

       ↓   ↓     ↓                ↓                                         ↓   

碎米→浸泡→磨浆→调浆→加热→液化→糖化→冷却→液态酒精发酵→酒液→拌和入池→固态醋酸发酵→加盐→淋醋→加热灭菌→装坛→成品。

            ↑                ↑                                                      

↑                                                   酒母  (麸皮  砻糠  醋酸菌种子) 

食盐 

3)  生产工艺 

①  配料 

    碎米1200kg、麸皮1400kg、砻糠1650kg、碳酸钠1.2kg、氯化钙2.4kg、a-淀粉酶以每克碎米130酶活力单位计3.9kg,麸曲60kg、酒母500kg、醋酸菌种子200kg、食盐100kg、水3250kg(配发酵醪用)。

 

② 水磨与调浆 

    将碎米浸泡使米粒充分膨胀,将米与水1:

1.5的比例送入磨粉机,磨成70目以上的细度粉浆。

使粉浆浓度在20%~23%,用碳酸钠调至pH值6.2~6.4,加入氯化钙和α-淀粉酶后,送入糖化锅。

 

③  液化和糖化 

    粉浆在液化锅内应搅拌加热,在85~92℃下维持10~15min,用碘液检测显棕黄色表示已达到液化终点,再升温至100℃维持l0min,达到灭菌和使酶失活的目的,然后送入糖化锅。

将液化醪冷至60~65℃时加入麸曲,保温糖化35min,待糖液降温至30℃左右,送入酒精发酵容器。

 

④  酒精发酵 

    将糖液加水稀释至7.5~8.0′Bx,调pH值至4.2~4.4接入酒母,在30~33℃下进行酒精发酵70h,得出约含酒精8.5%的酒醪,酸度在0.3~0.4左右。

然后将酒醪送至醋酸发酵池。

 

⑤  醋酸发酵 

    将酒醪与砻糠、麸皮及醋酸菌种拌合,送入有假底的发酵池,扒平盖严。

进池品温35~38℃为宜,而中层醋醅温度较低,入池24h进行一次松醅,将上面和中间的醋陪尽可能疏松均匀,使温度一致。

 

    当品温升至40℃时进行醋汁回流,即从假底放出部分醋液,再泼回醋醅表面,一般每天回流6次,发酵期间共回流120~130次,使醅温降低。

醋酸发酵温度,前期可控制在42~44℃,后期控制在36~38℃。

经20~25d醋酸发酵,醋汁含酸达6.5%~7.0%时,发酵基本结束。

醋酸发酵结束,为避免醋酸被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应及时加入食盐以抑制醋酸菌的氧化作用。

方法是将食盐置于醋醅的面层,用醋汁回流溶解食盐使其渗入到醋醅中。

淋醋仍在醋酸发酵池内进行。

再用二醋淋浇醋醅,池底继续收集醋汁,当收集到的醋汁含酸量降到5%时,停止淋醋。

此前收集到的为头醋。

然后在上面浇三醋,由池底收集二醋,最后上面加水,下面收集三醋。

二醋和三醋共淋醋循环使用。

 

⑥ 灭菌与配兑 

    灭菌是通过加热的方法把陈醋或新淋醋中的微生物杀死;破坏残存的酶;使醋的成分基本固定下来。

同时经过加热处理,醋的香气更浓,味道更和润。

 

    灭菌后的食醋应迅速冷却,并按照质量标准配兑。

 

1.1.5    液体深层发酵制醋 

液体深层发酵制醋是利用发酵罐通过液体深层发酵生产食醋的方法,通常是将淀粉质原料经液化、糖化后先制成酒醪或酒液,然后在发酵罐里完成醋酸发酵。

液体深层发酵法制醋具有机械化程度高、操作卫生条件好、原料利用率高(可达65-70%)、生产周期短、产品的质量稳定等优点。

缺点是醋的风味较差。

 

1)    工艺流程 

                                  麸曲    酒母           醋酸菌 

                                   ↓      ↓               ↓ 

碎米→浸泡→磨浆→调浆→液化→糖化→酒精发酵→酒醪→醋酸发酵→醋醪→压滤→配兑→灭菌→陈醋→成品 

2)  生产工艺 

    在液体深层发酵制醋过程中,到酒精发酵为止的工艺均与酶法液化通风回流制醋相同,不同的是从醋酸发酵开始,采用较大的发酵罐进行液体深层发酵,并需通气搅拌,醋酸菌种子为液态,即醋母。

 

    醋酸液体深层发酵温度为32~35℃,通风量前期为1:

0.13/min;中期为1:

0.17/min;后期为1:

0.13/min。

罐压维持0.03MPa。

连续进行搅拌。

醋酸发酵周期为65~72h。

经测定已无酒精,残糖极少,测定酸度不再增加说明醋酸发酵结束。

 

液体深层发酵制醋也可采用半连续法,即当醋酸发酵成熟时,取出三分之一成熟醪,再加三分之一酒醪继续发酵,如此每20~22h重复一次。

目前生产上多采用此法。

 

1.2    发酵乳制品 

    发酵乳制品是指良好的原料乳经过杀菌作用接种特定的微生物进行发酵作用,产生具有特殊风味的食品,称为发酵乳制品。

它们通常具有良好的风味、较高的营养价值、还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并深受消费者的普遍欢迎。

常用发酵乳制品有酸奶、奶酪、酸奶油、马奶酒等。

 

发酵乳制品主要包括酸奶和奶酪两大类,生产菌种主要是乳酸菌。

乳酸菌的种类较多,常用的有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保加利亚乳杆菌(L. bulgaricus)、嗜酸乳杆菌(L. acidophilus)、植物乳杆菌(L. plantarum)、乳酸乳杆菌(L. Lactis)、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等。

 

近年来,随着对双歧乳酸杆菌在营养保健方面作用的认识,人们便将其引入酸奶制造,使传统的单株发酵,变为双株或三株共生发酵。

由于双歧杆菌的引入,使酸奶在原有的助消化、促进肠胃功能作用基础上,又具备了防癌、抗癌的保健作用。

双歧杆菌因其菌体尖端呈分枝状(如Y型或V型)而得名。

双歧杆菌是无芽孢革兰氏阳性细菌,专性厌氧、不抗酸、不运动、过氧化氢酶反应为阴性,最适生长温度为37~41℃。

初始生长最适pH6.5~7.0,能分解糖。

双歧杆菌能利用葡萄糖发酵产生醋酸和乳酸(2:

3),不产生CO2。

目前已知的双歧杆菌共有24种,其中9种存在于人体肠道内,它们是两歧双歧杆菌(B. bifidum)、长双歧杆菌(B. longum)、短双歧杆菌(B. brevvis)、婴儿双歧杆菌(B. angulatum)、链状双歧杆菌(B. adolescentis)、假链状双歧杆菌(B. pseudocatenulatum)和牙双歧杆菌(B. dentmum)等。

应用于发酵乳制品生产的仅为前面5种。

 

双歧杆菌与人体,除了如在酸奶中起到和其它乳酸菌一样的对乳营养成分的“预消化”作用,使鲜乳中的乳糖、蛋白质水解成为更易为人体吸收利用的小分子以外,主要产生双歧杆菌素。

其对肠道中的致病菌如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氏菌等具有明显的杀灭效果。

乳中的双歧杆菌还能分解积存于肠胃中的致癌物N-亚硝基胺,防止肠道癌变,并能通过诱导作用产生细胞干扰素和促细胞分裂剂,活化NK细胞,促进免疫球蛋白的产生、活化巨嗜细胞的功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增强人体对癌症的抵抗和免疫能力。

 

目前,发酵乳制品的品种很多,如酸奶、饮料、干酪、乳酪等。

现仅简要介绍一下双歧杆菌酸奶的生产工艺。

 

双歧杆菌酸奶的生产有两种不同的工艺。

一种是两歧双歧杆菌与嗜热链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等共同发酵的生产工艺,称共同发酵法。

另一种是将两歧双歧杆菌与兼性厌氧的酵母菌同时在脱脂牛乳中混合培养,利用酵母在生长过程中的呼吸作用,以生物法耗氧,创造一个适合于双歧杆菌生长繁殖、产酸代谢的厌氧环境,称为共生发酵法。

  

1.2.1    共同发酵法生产工艺 

1)  工艺流程 

共同发酵法双歧杆菌酸奶的生产工艺流程如下:

 

         原料乳 

                    ↓ 

                 标准化  

                    ↓ 

                 调配←(蔗糖10% +葡萄糖2%) 

                    ↓ 

          均质(15~20MPa) 

                    ↓ 

                   杀菌(115℃,8min) 

                    ↓ 

                   冷却(38~40℃) 

                    ↓ 

    适量维生素C→接种←(两歧双歧杆菌6%、嗜热链球菌3%) 

                    ↓ 

          灌装 ← 消毒瓶 

                    ↓ 

          发酵(38-39℃, 6h) 

                    ↓ 

          冷却(10℃左右) 

                    ↓ 

                   冷藏(1~5℃) 

                     ↓ 

           成品 

2)  生产工艺 

    双歧杆菌产酸能力低,凝乳时间长,约需18~24h,且由于其属于异型发酵,最终产品的口味和风味欠佳。

因而,生产上常选择一些对双歧杆菌生长无太大影响,但产酸快的乳酸菌,如嗜热链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嗜酸乳杆菌、乳脂明串珠菌等与双歧杆菌共同发酵。

这样既可以使制品中含有足够量的双歧杆菌,又可以提高产酸能力,大大缩短凝乳时间,缩短生长周期,并改善制品的口感和风味。

 

1.2.2    共生发酵法生产工艺 

1)  工艺流程 

双歧杆菌、酵母共生发酵乳的生产工艺流程如下:

 

                         原料乳 

                               ↓ 

               标准化≥9.5% 

                               ↓ 

         蔗糖10%十葡萄糖2%→调配 

                               ↓ 

               均质(15~20MPa) 

                               ↓ 

               杀菌(115℃,8min) 

                               ↓ 

                              冷却(26~28℃) 

                               ↓ 

             两歧双歧杆菌6%→接种←乳酸酵母3% 

                               ↓ 

                   发酵(26~28℃,2h) 

                               ↓  

                             升温(37℃) 

                               ↓ 

                         发酵(37℃,5h) 

                               ↓ 

                        冷却(10℃左右) 

                               ↓ 

                              罐装 

                               ↓ 

                冷藏(l~5℃) 

                               ↓ 

              成品 

2) 生产工艺 

共生发酵法常用的菌种搭配为两歧双歧杆菌和用于马奶酒制造的乳酸酵母(Sacch. Lactis),接种量分别为6%和3%。

在调配发酵培养用原料乳时,用适量脱脂乳粉加入到新鲜脱脂乳中,以强化乳中固形物含量(固形物大于等于9.5%),并加入10%蔗糖和2%的葡萄糖,接种时还可加入适量维生素C,以利于双歧杆菌生长。

酵母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6~28℃。

为了有利于酵母先发酵,为双歧杆菌生长营造一个适宜的厌氧环境,因而接种后,首先在温度26~28℃下培养,以促进酵母的大量繁殖和基质乳中氧的消耗,然后提高温度到30℃左右,以促进双歧杆菌的生长。

由于采用了共生混合的发酵方式,双歧杆菌生长迟缓的状况大为改观,总体产酸能力提高,加快了凝乳速度,所得产品酸甜适中,富有纯正的乳酸口味和淡淡的酵母香气,制品酸度为80~900T双歧杆菌活菌数保证在100万个/mL以上。

因此,酸奶最好在生产7d内销售出去,而且在生产与销售之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