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数研教案.docx
《六年级下数研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下数研教案.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六年级下数研教案
六年级数研教学工作计划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
数研教学活动课是教师结合小学生的有关数学方面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引导学生以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方式,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
结合本班学生实际情况,拟定以下计划:
一、要明确小学数研教学活动课的教学目标学科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以文化基础教育为主,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数学的有关概念、性质、法则、公式、数量关系、解题方法等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计算、初步的逻辑思维、空间观念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活动课程的教学目标则是根据学生的爱好和需要出发,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为学生提供灵活而丰富多彩的学习空间,达到激发学生的潜在智能,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
具体地说,活动课的教学目标应是:
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爱好;
2、扩大数学视野,拓宽认知领域;
3、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合理的思维习惯;
4、发展个性特长,激发潜在智能;
5、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要体现小学数研教学活动课的教学特点小学数学活动课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要因材施教,但总的来说,活动课的教学应以体现教育性、科学性、实践性、思考性、趣味性、自主性、开放性、层次性去渗透国情意识、科技意识、竞争意识、经济意识、民主意识、合作意识和培养思维能力、操作能力、创造能力、应变能力、交往能力、组织能力为特点,来实现它的教学目标。
三、要研究小学数研教学活动课的课型根据活动课的特点,结合本班学生认知结构和思维水平,活动课可分为如下课型:
数学史话课。
介绍古今中外数学家刻苦学习、数学对社会发展进步的故事及简单的数学史等,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数学,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培养勤奋学习、克服困难的品质。
如数学故事会、数学名家事迹介绍、数学读书会等。
趣味数学课。
运用数学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和谐的游戏活动中,领悟一些简单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享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好数学的兴趣,如数学游艺、数学谜语、趣题讨论、数学展望等均属这类课型。
思维训练课。
在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能力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等思维方式方法,培养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批判性等品质,不断提高学生思维发展的水平。
如简算技配、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数列规律、图形变换、智力竞赛等。
实践应用课。
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如配合数学课制作教具学具、实地测量、参观访问、办数学墙服、商店服务与数学有关的创造发明等,培养操作技能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竞赛辅导课。
从全体学生的能力、爱好出发,适当组织专题讲座,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提高灵活运用数学的能力,更加熟练地掌握数学的方法与技巧。
四、要建立小学数研教学活动课教学的评估体系要认真抓好活动课的开设,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从活动课的教育功能、教学目标和教学特点进行科学正确的评估。
教学进度
周次
起讫时间
教学内容
节
备注
1
2013.2.23
招生工作
2
2.24-3.2
常规教育
2.25正式上课
3
3.3-3.9
1、圆的秘密
4
3.10-3.16
2、有趣的数学
5
3.17-3.23
3、确定起跑线
6
3.24-3.30
4、“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求法探讨
7
3.31-4.6
5、趣味数学大家玩
清明节放假一天
8
4.7-4.13
6、节约用水
9
4.14-4.20
7、逻辑推理
10
4.21-4.27
期中复习
11
4.28-5.4
8、数学活动课《绿化环境》
劳动节放假一天
12
5.5-5.11
9、复式条形统计图实践活动课
13
5.12-5.18
10、有趣的剪纸
14
5.19-5.25
11、把文字信息转换成数字信息
15
5.26-6.1
12、生活中的数学
16
6.2-6.8
13、有趣的数学
17
6.9-6.15
复习
18
6.16-6.22
复习
19
6.23-6.29
复习
20
6.30
第二学期结束
六年级数研教学活动教学设计
1、圆的秘密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巩固圆的一些简单的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知识的能力。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和现实生活的联系。
3、通过活动渗透美的教育,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活动准备:
1、让学生通过网络、杂志等途径收集圆周率的历史。
2、分成若干小组。
活动学具:
档案夹、铅笔、彩笔、A4纸、橡皮、直尺。
活动过程:
一、学生优化组合,确定分组。
二、小组分工,明确任务,收集资料。
三、小组代表汇报交流。
1、可选用日记、绘画、介绍、表演等方式汇报。
(引导学生思考:
在交流过程中,你知道了什么?
你发现了什么?
你有何感想?
)
圆的认识
(一)圆的认识
(二)
美丽的图案圆的周长
圆周率的历史圆的面积
2、对这些知识,你还有什么想法?
(学生讨论交流)
四、小结:
说出自己的感受,并在自己的日记本上写出。
五、拓展体验:
利用所学知识设计一副美丽的图案。
为父母讲述本次活动的内容或者写成日记让父步母看。
六、活动评价:
1、自评。
2、小组互评。
3、全班评价,教师并小结。
2、有趣的数学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提高学生的文学能力,加强数学与文学的联系,体现学科间的互通性与相联性;
3、培养学生的联想、迁移能力,发展学生智力。
教学准备:
诗词、谜语、题卡。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工具学科,日常生活中处处都涉及到数学知识。
从平时的观察中,我发现同学们有偏科现象,有些同学偏爱语文,有些同学偏爱数学。
其实,数学与文学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数学知识在文学中的妙用。
二、数学知识在诗词文学中的妙用:
出示诗二首:
①一去三四里,烟村四五家;门前六七树,八九十枝花。
(乡村景色)
②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
九片十片无数片,飞入梨花都不见。
(形容雪花纷飞)
问:
诗中共有几个数字,从诗中我们可想象出什么?
诗中的十个数字体现了怎样的意境?
指出:
两首诗都用了1~10这十个数字,巧妙入诗,成为千古佳句。
三、数字成语:
我国文化源远流长,四字成语之多,当居世界第一。
尤其值得指出的是,许多成语、口语中都镶嵌了数目字,所占比例非常大。
看来,数字与中国人特别投缘。
下面我们利用成语、常用语中涉及的数字,做一做巧妙的计算游戏。
1、在()里填数字,组成数,按规定进行计算。
如:
(十)拿(九)稳-(七)上(八)下=(三)位
(一)体
算式:
109-78=31
分组竞赛:
(在规定时间内全体同学操作,看哪一组组员做对的总题数最多。
)
①()光()色×铁价不()=()货公司
算式:
②()年青÷()合花=()花齐放
算式:
③()刀()断×()字经=()头()臂
算式:
④()嘴()舌×()视同仁=()上()下
算式:
⑤()万火急×()指连心=()万富翁
算式:
⑥()()生肖×连升()级=()()()计
算式:
⑦()年树木×()年树人=各有()秋
算式:
⑧()面威风×()窍生烟=()颜()色
算式:
⑨()霄云外-()见如故=()面玲珑
算式:
⑩()令()申+()波()折=()通()达
算式:
2、根据等式填成语或口语。
如:
算式:
78+23=101
成语:
(七)上(八)下+(两)面(三)刀=(百)无
(一)失
(1)分组竞赛:
(比一比哪组做得又对又快。
结束后小组间互相交换,评价答案是否可行。
)
①算式:
48-36=12
成语:
(四)平(八)稳-(三)头(六)臂=
(一)刀(两)断
②算式:
9+1001=1010
成语:
(九)霄云外+(千)钧
(一)发=(十)全(十)美
(2)每个小组出一道类似的题目(必须先拟定参考答案),指名考一考另一小组。
(答对的加1分,答不上的扣1分:
由出题的小组出示答案,并加1分。
)
3、分别用“一”至“十”10个数字为头,写出十个成语。
一();二(两)();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每对一个,计一分)
四、数学谜语:
导入:
数学与文学之间还有一些很有趣的联系,如数学谜语,既可以由数字想象出文字,又可以根据文字的意思联想到数学名词。
抢答:
⑴7/8(猜一成语)七上八下
⑵并肩前进(猜一数学名词)平行
⑶0.30元(猜一数学名词)三角
⑷七天七夜(猜一图形长度)周长
⑸两牛相斗(猜一几何名词)对角
⑹2~9999(猜一成语)万无一失
⑺7分钟+8分钟=1000元(猜一成语)一刻千金
⑻10002=100×100×100(猜一成语)千方百计
五、小结评价:
数学在生活、学习和其它学科领域中的应用广泛,起着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
善于应用数学知识,才能使人类智慧得以提升。
在今天的活动中,同学们思维敏捷,拓宽了视野,开阔了眼界,相信在今后的学习中会更投入,取得更好的成绩,能做到吗?
(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
)
六、课外拓展作业:
寻找生活中除文学外,数学知识在其它方面的应用。
3、确定起跑线
活动目标:
1、通过该活动让学生了解椭圆式田径场跑道的结构,学会确定起跑线的方法。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利用小组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活动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探索的乐趣,感受到数学在体育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教学过程:
一 、课前谈话:
老师看了一些比赛,不过老师和同学们一样要上课,还有许多精彩比赛都错过了。
今天,我要先带大家去观摩一场小型的运动会。
二 、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情景导入:
小动物的运动会。
(多媒体播放)四只小兔子从同一条起跑线起跑 ,分四个道次沿椭圆形跑道跑一圈,再回到同一个终点,谁先回到终点就为第一。
师:
同学们对这场比赛有什么看法吗?
你有什么办法可以使比赛公平呢
2、赛事回放:
欣赏运动场上运动员起跑时的图片。
教师同步讲解:
同学们的想法与我们体育比赛中的想法一样,进行400米的比赛,如果从同一条起跑线起跑,外道比内道长,相邻跑道之间有差距,为了公平的原则,会将起跑线依次向前移。
3、提出问题:
体育比赛中,相邻两道起跑线都提前一定的距离,这个距离是随便移动的吗?
相邻起跑线相差多少米?
你能看出来吗?
4、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走进运动场,用我们的知识找出相邻起跑线相差多少米?
重新确定一个公平的起跑线。
(板书课题:
确定起跑线)
三、观察跑道、探究问题
(一)了解跑道结构:
出示完整跑道图(共四道,跑道最内圈为400米)
1、观察跑道由哪几部分组成?
2、在跑道上跑一圈的长度可以看成是哪几部分的和?
(板书:
跑道一圈长度=圆周长+2个直道长度)
(二)简化研究问题:
1、85.96米是指哪部分的长度?
一条直道吗?
2、讨论:
四个小兔子沿跑道跑一圈,各跑道之间的差距会在跑道的哪一部分呢?
3、小结:
既然与直道无关,为了便于我们更好的观察,暂时将直道拿走看看差距在那里,好吗?
(课件:
直道消失,屏幕上只剩下左右两个弯道。
)
(三)寻求解决方法:
1、左右两个半圆形的弯道合起来是一个什么?
2、讨论:
你怎样找出相邻弯道的差距?
相邻弯道差距其实就是谁的长度之差?
3、交流小结:
只要计算出各圆的周长,算出相邻两圆相差多少米,就是相邻跑道的差距,也就是相邻起跑线相差多少米。
(四)、动手解决问题:
1、计算圆的周长要知道什么?
(直径)
2、课件出示:
第一道的直径为72.6米,第二道是多少?
第三道呢?
3、教师带领学生填写表格的前两道,剩下的由学生完成。
跑道 直径(米) 周长(米) 相邻跑道相差长度(米
72.6 72.6∏ 72.6+2.5
(72.6+2.5)∏ (72.6+2.5)∏-72.6∏=2.5∏
邻起跑线相差都是2.5∏,也就是道宽×2×∏。
说明起跑线的确定与道宽最有关系。
4、计算相邻起跑线相差的具体长度:
2.5∏=2.5×3.14=7.85米
师:
同学们通过努力找到了起跑线的秘密,小动物们的比赛应该把起跑线依次提前7.85米才公平。
四、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师:
小动物们很感谢同学们的帮助,可是它们在比赛时调整了道宽,你能帮它们再计算一下吗?
400米的跑步比赛,道宽为1.5米,起跑线该依次提前多少米?
生:
1.5×2×∏=3×3.14=9.42(米)
五、拓展延伸、自我评价
1、解决问题:
在运动场上还有200米的比赛,道宽为1.25米,起跑线又该依次提前多少米?
预设生1:
道宽与前面的400米一样,我可以用前面算的7.58米除以2,是3.79米。
设生2:
200米的比赛就只跑了400米的一半,跑了一个弯道,只增加了一个道宽,就可以直接用道宽×∏。
2、比较方法:
同学们想的很巧妙,谁的更实用呢?
3、全课小结:
谈一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4、“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求法探讨
活动目标:
1、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初步建立“转化”的数学思想。
2、通过观察、思考、操作等方式,设计出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探索的欲望和求异创新思维。
3、通过实践,让学生在合作中建立协作精神,并增强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量筒、天平、茶杯、水、橡皮泥、乒乓球、土豆、白纸、奖状等。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多媒体显示)“曹冲称象图”
1、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幅图中的小男孩是谁?
他在干什么吗?
2、关于这幅图还有一个故事:
(曹冲称象的故事)配合故事情节,多媒体显示几幅相关画面。
3、听完故事,同学们一定认为曹冲很聪明,他的聪明主要表现在哪里?
4、引出“转化法”(曹冲在称象的过程中,巧妙的运用了一个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转化法”,他把大象的体重转化为石块的重量,通过求石块的重量得出大象的体重。
)板书:
转化法。
5、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物体的形状都不是规则的,不能利用常用的体积公式求出它们的体积,那么这些物体该如何求体积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一下生活中“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求法。
二、给予时空,实践体验。
1、分6人一组活动。
在我们每一小组的台上都有一块橡皮泥和一张表格,请同学们在组内开展分工合作,采用尽可能多的方法求出橡皮泥的体积。
[
2、要求:
①选出本小组的组长。
②组长上台领取自己小组需要的测量器材。
③小组内要先对自己小组的测量方法与结果进行检验。
④每一小组选出一名组员填好表格,做好上台介绍的准备。
3、各小组展开活动,教师巡视并参与学生活动。
(多媒体播放轻音乐)
三、搭建舞台,展示成功。
1、通过刚才同学们的互相协作,相信同学们一定取得了不小的成果,下面请各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来介绍你们小组的方法。
(凡采用一种正确方法的小组,将获得一张印有“曹冲奖”的奖状。
)
2、学生现场进行介绍。
(教师和其他小组成员对该方法的可行性进行讨论并验证,并对正确方法加以奖励。
)
2、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对正确方法进行总结,归纳出方法。
设计意图:
[学生都希望自己是知识的第一发现者,为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需要而搭建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
]
四、学以致用,现场竞赛。
1、通过刚才的实验、交流、归纳,同学们一定又学到了许多新知识与新方法,下面我们将进行个人现场竞赛,对设计出正确方法的的同学加以奖励。
2、因为橡皮泥会沉入水中,所以能用量筒测量,面有些物体不能沉入水中,(如乒乓球)该如何测量它的体积呢?
3、一张白纸如何测量它的体积?
4、一块土豆如何测量出它的体积?
5、列举你身边的一个物体,请其他同学来求它的体积。
五、拓宽范围,引入生活。
1、总结归纳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
2、利用你学到的知识与技能,从生活中选择一个物体并测量出它的体积。
3、思考:
对生活中一些较大物体,该如何求它们的体积?
5、趣味数学大家玩
教学目标:
1、通过有趣的数学题,引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开发他们的智力,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他们逻辑思考能力。
2、让他们学会通过思考与计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3、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发挥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解答例题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让学生学会善于思考。
教学难点:
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课前准备:
准备课堂上要讲的内容,预测提问环节所需要的使用的时间。
多媒体课件,火柴棒,小奖品。
教学过程:
课前先向学生播放一些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的生活例子。
讲一个小故事,动物中的数学“天才”蜜蜂。
(蜜蜂蜂房是严格的六角柱状体,它的一端是平整的六角形开口,另一端是封闭的六角菱锥形的底,由三个相同的菱形组成。
通过小故事起到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
)游戏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火柴游戏,层层导入:
同学们还想知道知道数学更多有趣的故事吗?
今天我们来一起玩一个与数学有关的趣味游戏好吗?
学生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想法,并演示摆法。
1、下图是用24根火柴杆排成1大1小两个正方形,只能移动其中的4根火柴,要使其变成3个正方形,你会吗?
2、六角星变菱形用18根火柴摆1个六角星(见图)。
请你移动其中的6根火柴,使六角星变成6个面积相等的菱形。
你知道应该怎么移动吗?
3、用12根火柴杆,组成4个连靠在一起的单位正方形,如下图。
游戏要求:
(1)试试看,移动3根火柴杆,把它变成3个不相连靠的正方形。
(2)恢复原状,再试试看,移动4根火柴杆,把它变成3个不相连靠的正方形。
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答对进行适当的奖励),并进行分析,然后逐渐深入课题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
二、结合生活,小组互动。
此环节分为四个小部分:
1将学生分成几组,然后老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
2从日常生活出发,模拟一些题目,让学生进行抢答。
3最后进行统计,对表现最好的小组进行奖励。
4、对相关题目进行详细的解释,让学生认识数学的奥秘,进而提高对数的学习兴趣。
三、具体如下:
数学谜语:
1.一加一不是二。
(打一字)
解析:
“一”字、加号“+”、再来一个“一”字,组合在一起,得到的字不是“二”,而是“王”。
谜底是:
王
2.一减一不是零。
(打一字)
解析:
“一”字、减号“-”、再来一个“一”字,组合在一起,得到的字不是“零”,而是“三”。
谜底是:
三
3.+-×(打一成语)
解析:
把支分解开即为“+、-、×”)谜底是:
支离破碎
4、一二三四五六七九十(打一字)
谜底是:
口(意为“只”少“八”)
5、成绩是多少?
(打二个数学名词)
解析:
学习成绩是用得分的数目计算的。
问“多少”,可以换一个说法,改问“几何?
”在中国古代数学书里,问一种物品有多少个,总是问“物有几何?
”直到现在,有些地区的方言里,买东西问价钱,还是说“几何?
”所以,问“成绩多少”,等于是问“分数,几何?
”谜底是两个数学名词:
分数、几何.
探究拓展题:
现在小明一家过一座桥,过桥时候是黑夜,所以必须有灯。
现在小明过桥要1秒,小明的弟弟要3秒,小明的爸爸要6秒,小明的妈妈要8秒,小明的爷爷要12秒。
每次此桥最多可过两人,而过桥的速度依过桥最慢者而定,而且灯在点燃后30秒就会熄灭。
问小明一家如何过桥?
答案:
第一步:
小明与弟弟过桥,小明回来,耗时4秒;第二步:
小明与爸爸过河,弟弟回来,耗时9秒;第三步:
妈妈与爷爷过河,小明回来,耗时13秒;最后:
小明与弟弟过河,耗时4秒,总共耗时30秒,多么惊险!
自主创作题:
根据自己学过的数学知识,自主创作一幅与数学有关的图画。
四、课堂总结。
总结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让学生认识数学的奥秘,进而提高对数的学习兴趣。
6、节约用水
活动目标:
1、本次活动从学生已有的数学经验和经历出发,关注学生的内在潜能、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建立数学课堂和现实生活的联系。
让学生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学会理性的思考,学习定性与定量研究的方法,享受数学文化的薰陶。
2、结合量的计量、简单的统计及比例等知识,通过运用调查、实验、观察、估算、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3、通过多种途径查找相关资料, 让学生走进生活,学会如何进行材料收集、整理;学会如何进行交流和表达;学会如何运用实验研究数据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处理信息、发现问题、科学思考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4、使学生感受到“节约用水”的现实性和迫切性,从小培养“节约用水,从我做起”的责任意。
活动准备:
1、上网或阅读书刊查找资料,了解地球上淡水资源状况,我国人均水量在世界排名,查“世界水日”的有关知识。
2、调查本地水价,自己家某月“自来水公司发票”一张。
3、调查学校水龙头数量。
4、每位同学准备一个计算器,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节约用水的欲望。
(课件)这是我们蔚蓝迷人的地球,它同时有一个别名叫做水球。
地球表面70%是水,且大部分是海水,我们赖以生存的淡水资源非常贫乏,淡水资源仅占水资源的2.6%,而可饮用水仅占淡水资源的1%。
(课件:
扇形统计图)
人类的浪费,环境的恶化导致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用水频频告急(课件)。
因为缺水,导致大片良田干涸,颗粒无收;因为缺水,沙漠正一步步吞噬着生机盎然的绿洲;因为缺水,人们的日常饮用水受到严重威胁。
当我们看到这些画面时,我们是否感到心情沉重难过,我们需要发出怎样的呼喊:
“节约用水”(板书课题)。
二、交流信息、分析统计图——了解水资源贫乏及水的使用情况。
1、小组合作学习,了解水资源贫乏情况。
把搜集到水资源贫乏情况的材料在小组内发布,并说明资料来源,然后各组再派代表汇报调查情况。
2、分析南岳区近几年日均用水量条形统计图(课件),从中发现问题:
存在较严重水浪费现象。
3、观看生活中浪费水的现象(课件),激发学生去研究生活用水浪费的具体数量。
三、实践操作(滴水龙头演示实验)——测量滴水龙头具体的漏水数据。
1、做滴水实验,作好实验记录。
2、运用实验结果,完成实验测试量表。
实验测试表
滴水量
毫升
毫升
升
立方米
时间
1分
60分1小时
(60×24)分1日
(60×24×365)分1年
滴水量÷时 间=滴水速度
四、运用实验数据,结合课外调查,解决实际问题——探求节约用水的方法。
1、解决问题:
①按照这个滴水速度,一个滴水龙头一年浪费的水够你家用多少天?
②学校水龙头共( )个,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