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卷阅读下面两首诗.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687382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卷阅读下面两首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安徽卷阅读下面两首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安徽卷阅读下面两首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安徽卷阅读下面两首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安徽卷阅读下面两首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卷阅读下面两首诗.docx

《安徽卷阅读下面两首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卷阅读下面两首诗.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卷阅读下面两首诗.docx

安徽卷阅读下面两首诗

2013年安徽卷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8~9题。

秋斋独宿

【唐】韦应物

山月皎如烛,霜风时动竹。

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

和韦苏州①《秋斋独宿》

【金】招兵问

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

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

【注】①韦苏州:

即韦应物,因其曾任苏州刺史,故称“韦苏州”。

8.两首诗中诗人的心境有何异同?

请作简要分析。

(4分)

9.请分别指出两首诗第一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加以赏析。

(4分)

【参考答案】

8.【答案】同:

孤独。

异:

韦应物的孤独是淡淡的,更多是在自然景物的动静中体现中恬淡自适的情怀。

赵秉文眼中的景物是悲冷凄凉的,表现了自己内心孤独引发的清冷。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作者情感的能力,能力层次为D级。

“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的答题步骤为:

①总说;全诗(诗歌的某些句子)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②结合具体的意象、诗句进行分析。

如果作者在表达思想情感时用了表达技巧,请点明。

两首诗都是即景抒情,作者的情感寄寓在景物描写之中。

从景物来看,“孤独”是他们情感的共同的地方。

但景物表现的意境略有不同,前者恬淡自适,后者孤独清冷。

9.【答案】“山月皎如烛”,运用比喻,将月亮比作蜡烛,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月亮的皎洁;“冷晕侵残烛”,冷冷的月光,侵入将要燃尽的蜡烛,运用拟人,写出了环境的凄冷。

【作者简介】

韦应物(约737-792)早年当过唐玄宗的侍卫,"身为里中横,家藏亡命儿,朝提樗蒲局,暮窃东邻姬",他这番自述,不禁使人联想起在锦衣玉食绿酒红灯中长大的高干子弟,总是无法无天,连地方官也惹不起的。

奇怪的是,他却在玩乐够了之后,忽而发愤读书,下决心脱胎换骨。

后来他做过几任县令和刺史,曾经严惩不法军吏,又常感到无力拯救百姓而自愧,写下了"邑有泳流亡愧俸钱"这样的名句,终于在文学史上奠定了自己无可争辩的地位。

他的诗卓然名家,"高雅闲谈,自成一家之体",世以"王孟韦柳"并称,都继承陶渊明而各有特色。

他的词不多,仅《三台》和《调笑》共四首。

"胡马"一阕,极写边塞的荒凉,全无一字写人,却深切地体现了征人远戍的孤独和烦忧,选唐五代词没有不选这一首的。

【简析】

《秋斋独宿》紧扣“秋”和“独宿”展开诗意。

开篇即从写月光入笔,山月皎洁,本可以和亲友饮酒唱和,尽享快乐时光,但此时独自栖居山中的诗人,只能听屋外秋风动竹、山鸟惊栖之声,凸显秋夜的寂静。

这些气氛的渲染,让人倍感孤独无依,最后,结出“窗间人独宿”的意旨,卒章显志。

金代招兵问的《和韦苏州①秋斋独宿》作为唱和之作,除第三句外,其余三句的韵脚都和韦应物的诗作相同。

开篇仍然从月光入笔,但这月光已经着上了“冷”的色调,一“冷”一“侵”一“残”字,道出了冷月残烛的凄凉止境。

而“雨声深竹”的点染,更加浓了凄清的氛围。

那在雨夜惊飞的山鸟,“寒枝不成宿”的形象,何尝不是诗人自身的写照?

此诗和韦应物的诗作所表达的情感及手法同中有异。

韦诗:

比喻,以烛喻月山月皎洁,宛如夜烛相伴,照人无眠。

赵诗:

借代,借“晕”代月,“晕”配以“冷”,突出月夜寒意侵人;“晕”又预示了天气变化,引出下句。

情感表达,一明白如话,一含蓄蕴藉。

各得其所,各尽其妙。

2013全国II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朱熹

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

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

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

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

8.这首咏梅诗中,作者用什么首发来表现梅花的?

请简要分析(5分)

9。

诗的最后一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请简要分析。

(6分)

【参考答案】

8、(5分)运用了烘托和渲染的手法,全诗几乎未涉及梅花的色香,而注重环境的烘托和感情的渲染,从而表现梅花的精神和品格。

(答出烘托和渲染的,给2分;能作简要分析的,给3分。

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9.(6分)表现了作者落寞佣怅、若有所失的心情.作者将自己复杂的情感投封到梅花上,思绪万端却又无从说起,以至在梅树下沉吟许久,直到日幕才独自离开。

(答出作者心情的,给3分;能作简要分析的,给3分。

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这首诗的题目为“次韵雪后书事”。

“次韵”,是旧时古体诗词写作的一种方式,使按照原诗的韵和用韵的次序来和诗。

也就是说,这首诗是一首和诗。

和诗是朋友之间用诗相互酬答的一种方式。

这种朋友之间的相互酬答,既可以是面对面的,也可以是身在异处通过书信的形式来进行的。

根据诗中的“折寄遥怜”、“相思”、“独自回”等词可知,这首诗显然属于后者。

“书事”中的“书”是书写、记录的意思,“书事”就是记事,也就是说,这首诗是一首记事诗。

诗歌所记何事?

且看诗歌本身。

诗歌开首就用一个直接表达感情的词“惆怅”,不仅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且获总领全篇之效。

此词的作用虽然易解,但我们要思考的是,谁人“惆怅”,为何“惆怅”。

谁在“惆怅”呢?

首句说“惆怅江头几树梅”,莫非梅在惆怅?

根据颔联,前时虽曾大雪压梅,然梅已在昨夜雪后绽放枝头,当无惆怅之理由。

既然不是梅在惆怅,惆怅的就只能是诗人自己。

诗人开篇就说自己“惆怅”,可见其“惆怅”之浓之深。

诗人作诗,当蓄积的感情于提笔之际浓烈得难以化解时,便无暇慢条斯理的运用所谓的技巧表达之,而常常在诗歌的开头直接予以发泄,若李白之“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行路难》),“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难》),即为此类。

然则,诗人为何惆怅?

是因为江头只有几树梅,为梅之少而惆怅吗?

恐亦不是。

为何?

因为梅虽是中国古代诗人的爱物,但其诗中的梅多以株,甚至以枝论,若“墙角数枝梅”之类,然未见有诗人因此而惆怅者。

因此,朱熹之惆怅当非为梅而为其内心本有之情绪。

既然诗人非为梅惆怅,为何要以“江头几树梅”紧承其后?

因为诗人要借江头的这几树梅来纾解心中之惆怅。

诗歌第二句云,“杖藜行绕去还来”。

“杖藜”者,拐杖也。

此句写诗人之行为。

诗人手扶拐杖绕行于梅下,去而复来,何也?

乃因诗人爱梅,不忍离去耶?

此种可能虽不能排除,然结合首句与第三四联看,似理解为诗人因惆怅极深,徘徊难去,更为妥当。

颔联忆寻梅之经历。

“前时雪压无寻处”,似为诗人惆怅之因。

然昨夜雪停,梅已于月下绽放,因雪无处寻梅的惆怅当烟消云散,何以今日仍惆怅难抑?

此句再次表明,诗人的惆怅非为梅也。

整联写诗人寻梅之经历,却以“雪压”表现梅生存环境之恶劣,从反面衬托梅冒寒绽放的坚贞品质;且诗人强调梅于月明之夜绽放,乃借明月烘托梅之高洁品格。

诗人于此联宕开一笔,不写自己的惆怅,而忆寻梅之经历,既使诗歌在章法上显得摇曳多姿,又为下联写折梅寄意做铺垫。

颈联是理解全诗的关键。

上联“折寄遥怜人似玉”,意谓折一枝梅寄送给似玉的远人。

问题是,诗人为何将远人比作“玉”?

“怜”又当作何解释?

有人认为,此处的远人是一位貌美如玉的女子,“怜”是爱的意思。

诚恐不妥。

首先,一位走路都需手扶杖藜的老者因为思念一位年轻女子而惆怅得在梅下绕去绕来,去而复来,实在有失体统。

再者,这样解释与下联“相思应恨劫成灰”在意思上也难以联系起来。

“相思应恨劫成灰”应是诗人的想象,是诗人想象远人思念自己时的情状。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此句中的一个“应”字。

“应”是“应该”的意思,应该怎么怎么,乃是一种推测。

此句若写的是诗人自己,当然无需推测;既然用了推测,只能是诗人的想象。

诗人想象这个似玉之人在思念自己的时候,心中还有“恨”。

“恨”什么?

“劫成灰”。

什么意思?

古印度传说世界经历若干万年毁灭一次,重新再开始,这样一个周期叫做一“劫”,后人借用“劫”指天灾人祸。

“劫灰”本为“劫火”之余灰,此处当指灾祸后留下的残迹。

明白了这一点,我们便可推测,诗人要寄梅与之的人必是经历了某种严重的祸患,因此,诗人想象他在对自己的思念中仍带有怨恨。

至此,我们似乎明白诗人何以要寄梅与他,何以要喻他为“玉”。

原来诗人是希望他虽经历磨难却能像梅一样坚贞不屈,像玉一样保持高洁人格。

读至此,我们也才恍然大悟,原来诗人惆怅并非为自己,而是为朋友;诗人“杖藜行绕去还来”原来是在为朋友忧虑担心。

诗人的忧虑和担心是如此之深,乃至于行绕于梅下“沉吟”而忘记了时间,直至“日落”时寒鸦飞起才被惊醒独自怅然而归。

尾联仍重在对诗人行为的描写。

“沉吟”描写诗人行绕于梅下满腹心思的样子,再次表现其内心难以排遣的“惆怅”。

“独自回”,表现其孓然一身返回时的孤寂落寞。

当然,尾联也有对环境的渲染。

“日落”、“寒鸦起”一方面渲染环境的冷寂、凄清,烘托诗人内心的孤寂落寞;另一方面也表现了其徘回于梅下时间之长,突出其“惆怅”之深。

这首诗以“书事”为题,句句都是在描写诗人的行为。

这些描写为我们展示了一位思念远友,为朋友的遭遇满怀忧虑的老者形象。

高考命题人认为这首诗是咏梅诗,实为不妥。

咏物诗,所咏之物是整首诗描写的主体,咏物的目的或借物喻人,或托物言志,或兼而有之。

这首诗虽然写了梅,却没有对其做正面描写,虽然也表现了梅的品格,目的却不在此。

在诗中,梅只是诗人用以慰藉自己鼓励朋友的凭藉,而不是要着意表现的对象。

如此,怎能说其是咏物诗?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20个常见成语误用

文章作者:

佚名 来源:

互联网 2014-11-1914:

58:

41

热点推荐:

冯为民:

教好语文选修课的浅见

李彬:

中学语文教学的美育内涵探

唐建新:

感受台湾中小学《国文》课本的编排

以下是出国留学网高考频道为您提供的20个常见成语误用,希望对高考语文复习有所帮助。

  1、黑色的高三漫不经心地就来了。

  漫:

随便。

指人对事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

  2、外援和主教练在转会费和出场费等问题上意见不合,终于瑟瑟失调,不得不分手。

  比喻夫妇不和。

不能用于其他人物关系。

  3、今夏洪水肆虐,淹没无数的城镇和大片的良田,是可忍孰不可忍,我们必须精诚团结,战胜洪魔。

  指对人的重大罪行不可容忍,极度愤慨。

不能用于对自然灾害等。

  4、不论什么时候,她都是亲切随意,如坐春风,娓娓道来,不拉架子而棱角自见,不事喧哗而锋芒难避。

  比喻得到教益或感化,用于表现听者一方的感受。

  5、实际生活中的不幸遭遇和痛苦经历,使他时时刻刻念念不忘。

  念念:

时刻思念着。

形容牢记心上,时刻不忘。

一般不用于不幸和痛苦的事情。

  6、取得了成绩当然值得高兴,但是不能因为成绩就连我们的失误也一笔抹杀了。

  指把成绩、优点全部勾销或全盘否定,一般不用于否定错误或罪行。

  7、二十年的经历告诉我们,这场改革与我们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是休戚相关的。

  休:

喜;戚:

悲伤,不幸。

彼此之间的忧喜、祸福都互相关联,形容彼此利害一致。

一般用于人与人或人与集体之间,而不用于事物。

  8、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一定要认真对待,绝不能敷衍了事。

  敷衍:

做事不认真。

随便应付一下,就算把事办了。

用于对事。

  9、这场戏真演得绘声绘色,赢得满场观众的喝彩。

  指讲述、描摹事物的情景非常生动、逼真。

不用于演戏。

  10、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必须和剔除、针砭传统文化的糟粕同时进行,不能厚此薄彼。

  形容对彼此待遇不同。

一般用于对人、单位、集体。

  11、近几年,“知识经济”成了炙手可热的话题。

  炙:

烤,烧。

手一接触就感觉到热得烫人。

比喻气焰盛,权势大。

用于有权势者,含贬义。

  12、放眼望去,满山的杜鹃花姹紫嫣红,真是美不胜收。

  姹:

美丽;嫣:

美好,常指笑容。

形容各色娇艳的花,不能单用于某一种花。

  13、学习是循序渐进的,那种不扎扎实实地学好基础知识就急于做高难度题的喧宾夺主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喧:

大声吵嚷。

客人的声音比主人的地位,或外来的次要的事物占了原有的、主要的事物的地位。

基础知识与难题无主客之分。

  14、11月3日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工程捷报飞传,上下游围堰合拢工作一蹴而就,顺利实现大江截流。

  蹴:

踏;就:

成功。

踏一脚就成功,形容轻而易举。

大江截流决不是轻而易举之事。

  15、“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这个英明论断是牢不可破的,是放诸四海而皆准的。

  一般指友谊、团结等牢不可破。

此处可用“颠扑不破”。

  16、今年我终于考上了大学。

就要离开故乡时,班主任苦口婆心地嘱咐我:

“上了大学,要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加紧学习。

  形容怀着好心再三诚恳地劝告。

一般用于劝告那些不能较快地认识自己缺点错误的人。

  17、这些人对个人利益斤斤计较,对广大群众的疾苦却漫不经心。

  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一般指对事。

句中可用“漠不关心”,形容对人或事物冷淡,不关心。

  18、有人说:

“生活提高了,生产就会提高。

”这是舍本逐末的说法。

实际上生产提高了,生活才能提高。

  放弃主要的、根本的,而只追求次要的、枝节的。

生产与生活不存在本末关系,只有因果关系。

  19、这孩子,基础不太好,读书又无动于衷,这样的学习态度,怎能指望他的成绩会提高呢?

  衷:

内心。

内心动也没动。

指对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不关心,置之不理。

读书是孩子应做的事情,只能说认真与否,不认真不能叫做“无动于衷”。

  20、张民一家三代,十多年来和睦相处,互敬互爱,真可谓举案齐眉。

  案:

古时有脚的托盘。

汉代梁鸿的妻子给他送饭时,总是把端饭的盘子举得高高的,后泛用以形容夫妻相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初中作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