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2.docx
《八年级物理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2.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物理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2
透镜及其应用
(09四川绵阳)1.《史记》、《梦溪笔谈》中都有海市蜃楼的记载,宋代大诗人苏轼在《登州海市》中也描述过海市蜃楼的奇观。
海市蜃楼现象的产生是由于
A.光的折射B.光的反射
C.光的直线传播D.光的色散
答案:
A
(09江苏)2.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是
答案:
B
(09成都)3.图1所示现象中,应该用光的折射规律来解释的是
答案:
C
(09四川自贡)4.把一支铅笔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里,看上去铅笔好像在水面上折断了,如右图所示。
这是由于下列什么情况引起的。
A.光的折射B.光的反射C.光的直线传播D.光的色散
答案:
A
(09湖南娄底)5.下列光路图能正确反映光线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的是
答案:
A
(09金华)6.观察拍摄于水边的风景照片时,总会发现倒影部分比景物本身暗一些,这是光从空气射到水面上时,由于光的▲(填“反射”或“折射”)一部分光进入了水中的缘故。
答案:
折射
(09烟台)7.一束光线AO以与水面成300的角斜射到水面.试在图12中画出光线AO经过水面后的光路图.
(09义乌)8.2009年7月22日(农历六月初一)上午,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将可以看到本世纪最重要、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日全食,在上海和杭州地区,人们可以“享受”到大约5-6分钟的日全食时间。
(2)专家提醒,在观察日全食时千万要小心,直接观察太阳会灼伤眼睛,甚至可能对眼睛造成永久性上海。
其原因之一是人眼对光的作用相当于,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答案:
凸透镜
(09南昌)9.如图所示,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光屏上所得到的像.请你在图上大致画出其所对应的物体.
答案:
(09四川绵阳)10.小方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当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
则
A.得到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B.得到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C.把蜡烛向左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清晰像变小
D.把蜡烛向右移动少许,要得到清晰的像,应向左移动光屏
答案:
C
11.探究烛焰通过焦距是10cm的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蜡烛、透镜、光屏位置如图6所示,此时
A.a为物距B.b为焦距
C.凸透镜成放大的烛焰像
D.若蜡烛、透镜不动,仅移动光屏,烛焰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答案:
C
(09山东潍坊)(多选题)12.如图所示,是“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示意图,凸透镜的焦距为f,将蜡烛从a点沿主光轴移到b点的过程中,蜡烛的像将
A.远离透镜B.靠近透镜
C.逐渐变大D.逐渐变小
答案:
AC
(09四川自贡)13.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5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若将某一物体放在此透镜钱20cm处,可得到一个
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
答案:
A
(09河北)14.下图是物体A通过凸透镜(透镜未标出)成像的示意图。
当凸透镜放在哪点时,才能产生图中所成的像A’()
A.a点B.b点C.c点D.d点
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查凸透镜成像规律,从图可知成倒立缩小实像,故像距小于物距应放置于C点。
(09江苏)1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首先应调节凸透镜、光屏和烛焰,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并且大致在.如果凸透镜焦距为10cm,物距为25cm,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的实像.在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
答案:
同一高度缩小照相机
(09福州市)16.小波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
(l)实验要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像成在__________________。
(2)他将凸透镜正对平行光,当光屏移动到图21所示位置时,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的焦距f=________cm。
答案:
(1)光屏中心
(2)10
(09泰安)17.在利用光具座进行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探究中:
(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由图可知,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是cm。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请你指出其中一条可能的原因:
。
(3)调整后,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6cm处时(如图乙),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的实像(填写像的性质);(填光学仪器)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
如果将蜡烛在乙图的基础上远离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答案:
(1)会聚(1分)11
(2)蜡烛放在了凸透镜焦点以内(或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不在同一条直线上)(3)放大投影仪(或幻灯机)靠近
(09济宁)18.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
⑴小明发现所用的凸透镜没有标明焦距,于是他让太阳光平行于主光轴照射在凸透镜上,在透镜另一侧F点得到一个最小的亮点,如图7所示。
试作出这一过程的光路图。
⑵请用刻度尺量出凸透镜的焦距:
f=cm。
⑶小明将该凸透镜放在光具座上进行实验,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8所示,其中明显还需要调整的是__________ 。
调整后,在光屏上恰好得到一个清晰的蜡烛的像,请你详尽地描述这个像的特点:
。
图8
⑷此时,小明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且靠近凸透镜的位置,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若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应将光屏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填“远离”或“靠近”),才能使蜡烛的像变清晰。
此实验说明近视眼配戴合适的近视眼镜能矫正视力的原因是 。
答案:
⑴如图1所示。
(1分)
⑵约5cm(1分)
⑶光屏的高度,使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1分)、倒立、缩小的实像(2分)。
(4)远离(1分)能把成在视网膜前的像成在视网膜上。
(2分)
评分标准:
本题共7分,各小题占分见相应小括号内的分值。
其中地(3)小题若学生只填出“光屏的高度”也可给1分;成像的特点少答一个扣1分,扣满2分为止。
地(4)小题的第二个空可根据学生答的意思酌情给分或扣分。
如:
学生若仅填出“近视镜对光有发散作用”也可给1分。
(09贵州安顺)19.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实验过程中,进行了以下步骤:
(1)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cm处,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粗略测出此凸透镜焦距约是多少?
(2)小华同学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如图所示,并使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实验过程中凸透镜保持在光具座上50cm的位置处不变。
将烛焰移动到光具座上的15cm位置处,当光屏在光具座60~70cm间的某位置时,光屏将会接到烛焰的像,该像与物比较有什么特点?
应用这一原理可以制成什么光学仪器?
(3)小华同学对凸透镜成像做了进一步的探究,让凸透镜和烛焰的位置保持不变,将光屏向右移动了2cm,结果发现屏上烛焰的像变模糊,接着她将同学的近视眼镜放在透镜与烛焰之间并左右移动进行调节,结果光屏上烛焰的像又重新变清晰。
此现象说明近视眼镜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
答案:
(1)10cm
(2)倒立、缩小的实像
照相机(或摄像机、摄像头)
(3)凹透镜
(09江苏)20.如图所示,小刚将盛满水的圆柱形透明玻璃杯贴近书本,透过玻璃杯观看书上的鹦鹉图片(圆圈中的鹦鹉图与书本中的鹦鹉图实际大小相等),他所看到的虚像可能是
答案:
A
(09威海)2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中,小明同学观察到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现象。
下列光学仪器的成像规律与实验现象的成像规律相同的是:
A.放大镜 B.照相机 C.投影仪 D.潜望镜
答案:
C
(09山东临沂)22.如图所示是照相机的成像示意图,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照相机使用的是凸透镜
B.照相机使用的是凹透镜
C.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D.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虚像
答案:
A
(09江西)23.如图所示,F为凸透镜的两个焦点,A'B'为物体AB的像,则物体AB在
A.图中Ⅰ区域,比A'B'大,箭头方向向上
B.图中Ⅱ区域,比A'B'大,箭头方向向下
C.图中Ⅲ区域,比A'B'大,箭头方向向上
D.图中Ⅳ区域,比A'B'小,箭头方向向下
答案:
C
(09河南)24.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蜡烛放在a、b、c、d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如图4所示,探究后他总结出下列说法。
其中正确的是
A.照像机是利用蜡烛放在a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B.放大镜是利用蜡烛放在b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C.幻灯机是利用蜡烛放在d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D.蜡烛放在b点成的像比它放在c点成的像大
答案:
A
(09山东平原县)25.数码相机是一种新兴的照相器材,它同普通照相机不同之处,在于它没有底片,而是通过一个特殊的感光层CCD,将图象的光信号转化成为数字信号保存起来.下表是某数码相机的一些参数,请你根据这个表格,用所学过的知识来说明,感光层离开镜头的距离要满足什么条件:
__ _______;要成像,物体离开镜头的距离要满足什么条件:
__ _______。
型号
镜头焦距
光圈快门
CCD解析度
Sony-S70
34mm
8s-1/1000s
1024×768
(09重庆)26.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迅速提高,照相机、摄像机已经进入了普通家庭,它们的镜头相当于一个透镜,拍摄时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选填“虚”、“实”)像。
答案:
凸实
(09山东潍坊)27.人的眼睛像一架照相机。
视力正常的人,物体经晶状体成像在视网膜上,对于近视眼而言
A.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需配戴凸透镜矫正B.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需配戴凹透镜矫正
C.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需配戴凸透镜矫正D.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需配戴凹透镜矫正
答案:
B
(09成都)(多选题)28.图18所示的四幅图,有的能够说明近视眼或远视眼的成像原理,有的给出了近视眼或远视眼的矫正方法。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图①能够说明远视眼的成像原理,图③给出了远视眼的矫正方法
B.图②能够说明远视眼的成像原理,图④给出了远视眼的矫正方法
C.图①能够说明近视眼的成像原理,图③给出了近视眼的矫正方法
D.图②能够说明近视眼的成像原理,图④给出了近视眼的矫正方法
答案:
AD
(09四川绵阳)29.如果一束来自远处某点的光,经人眼的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前,这眼就是____眼。
用凸透镜可以矫正眼。
答案:
近视远视
(09湖州)30.近视患者需佩戴由凹透镜制成的眼镜,是由于凹透镜对光有(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
答案:
发散
(09河南)31.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透镜,来自物体的光会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__________的像(选填“正立”或“倒立”)。
如果长期不注意用眼卫生,会导致近视。
有一种治疗近视眼的手术,采用激光对角膜进行处理,使晶状体和角膜构成的透镜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得__________些(选填“强”或“弱”)。
答案:
凸倒立弱
(09贵阳)32.在探究“近视眼的形成原因和矫正方法”时,冰蓉同学选择了如下器材:
蜡烛(模拟所视物)、水凸透镜(模拟人眼晶状体,并与注射器相连)、光屏(模拟人眼视网膜)、光具座等。
(注:
水凸透镜的凸起程度可以通过注射器注入或吸取水的多少来调节。
)
(1)她安装并调整好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将点燃的蜡烛置于透镜前某一位置时,在光屏上得到了烛焰清晰的像;当向水凸透镜内注入水,使透镜更凸后,发现光屏上已无烛焰清晰的像,若要在光屏上再次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应在水凸透镜前放置一块透镜;若撤去放置的透镜,应将光屏(选填:
“靠近”或“远离”)水凸透镜,才能得到清晰的像。
(2)根据上述实验,可知近视眼的形成原因是:
。
答案:
⑴ 凹靠近
⑵ 晶状体较正常人眼更凸 或变厚(或像成在了视网膜之前)或晶状体偏折能力强或对光线的汇聚能力强
(09杭州)3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光的折射现象中,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
B.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因而物体经凸透镜所成的像总是缩小的
C.无论物体离平面镜远或近,它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始终不变
D.凹面镜对光起发散作用,凸面镜对光起会聚作用
答案:
C
(09金华)34.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它的独特魅力给课堂教学增添了生机和活力。
多媒体教室的投影银幕是用粗糙的白布制成的,投影仪的折光系统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凸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B.全班同学都能看到画面是因为光射到投影银幕上发生了镜面反射
C.全班同学都能看到画面是因为光射到投影银幕上发生了漫反射
D.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答案:
C
(09嘉兴)35.2009年7月22日上午,嘉兴将能观测到本世纪最重要的一次日全食,届时嘉兴地区将有近6分钟时间完全看不见太阳。
这一现象可以证明光是传播的。
同学们在观测时一定要使用专用或自制器材,严禁肉眼直接观察,因为人眼中的晶状体相当于镜,会对光线起会聚作用,从而灼伤视网膜。
答案:
直线凸透
(09成都)36.我国的民谚、俗语和诗词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
现列出以下几条民谚、俗语和诗词:
①“潭清疑水浅”;②“墙内开花墙外香”;③“坐井观天,所见甚少”;④“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其中,能够用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解释的是____;能够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____。
(均填序号)
答案:
②③
(09四川自贡)37.右图所示,东东在探究光的色散现象时,看到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
东东对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思考。
受此启发,在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时,东东
想:
如果分别用红光和紫光平行与同一个
凸透镜的主光轴射入,红光.紫光对凸透镜的焦距是否相同呢?
请写出你的推断:
色光对凸透镜的焦距大,
你推断的理由是:
答案:
红凸透镜(或三棱镜)对红光的偏折(或折射)程度小(如果回答的理由是将凸透镜与三棱镜对比,或将凸透镜等效为两个三棱镜的组合,只要说理正确均给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