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685258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89 大小:231.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docx

《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docx(8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docx

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

1.总论

1.1任务来源与评价目的

1.1.1任务来源

XXXXXX公司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于2007年注册成立,经营范围为中密度纤维板生产、销售。

该公司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金为1200万元,位于XXXX村,占地面积65999.98m²。

该公司现有年产10万立方米中密度纤维板生产线2条,从业人员308人。

该公司存在粉尘、噪声、毒物等职业危害因素。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以及《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7号)的要求,2013年2月22日XXXX职业健康评价有限公司受XXXXXX公司委托对其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其效果以及职业卫生管理状况进行现状评价。

1.1.2评价目的

(1)贯彻国家有关职业卫生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社会发展。

(2)明确用人单位生产(运行)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其职业病危害程度和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确定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类别,明确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和防护的特殊要求,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其效果以及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理状况,为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及职业卫生日常管理提出建议。

(3)为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部门提供技术支持。

1.2评价依据

1.2.1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11]第52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1994]第28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7]第65号)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2002]第352号)

◆《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令[2003]第375号发布,国务院令第[2013]586号修订)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国务院令[2012]第619号)

1.2.2规章、规范性文件

◆《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2012]第47号)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2012]第48号)

◆《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2012]第49号)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12]第51号)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目录(2012年版)的通知》(安监总安健[2012]73号)

◆《劳动保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05]第1号)

◆《河北省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办法》(河北省政府令[2008]第12号)

◆《河北省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实施办法(暂行)》(冀安监管职健[2010]120号)

◆《关于印发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的通知》(安监总安健[2012]89号)

◆《河北省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导则(暂行)》(冀安监管职健[2012]143号)

◆《关于印发《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的通知》(卫法监发[2002]63号)

◆《职业病目录》(卫法监发[2002]108号)

◆《高毒物品目录》(卫法监发[2003]142号)

1.2.3规范、标准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

◆《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GBZ/T194-2007)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

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

物理因素》(GBZ2.2-2007)

◆《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GBZ/T194-2010)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2012)

◆《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12801-2008)

◆《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083-1999)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85)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2001)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职业卫生名词术语》(GBZ/T224-2010)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07)

◆《用人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

◆《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GBZ/T225-2010)

◆《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2005)

◆《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T11651-2008)

◆《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GB/T18664-2002)

◆《护听器的选择指南》(GB/T23466-2009)

◆《安全色》(GB2893-2008)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2894-2008)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2003)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159-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脂肪族醛类化合物》(GBZ/T160.54-200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无机含氮化合物》(GBZ/T160.29-2007)

◆《工作场所空气中钠及其化合物的测定方法》(GBZ/T160.18-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无机含碳化合物》(GBZ/T160.28-2004)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8部分:

噪声》(GBZ/T189.8-2007)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GBZ/T192-2007)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1部分:

生产性粉尘》(GBZ/T229.1-2010)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2部分:

化学物》(GBZ/T229.2-2010)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3部分:

高温》(GBZ/T229.3-2010)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4部分:

噪声》(GBZ/T229.4-2012)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Z/T230-2010)

1.2.4其他有关资料

◆XXXXXX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委托书

◆现场调查资料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检验报告

◆委托单位提供的个人劳动保护用品管理办法和发放标准

◆委托单位提供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委托单位提供的职业健康检查资料

◆委托单位提供的其他有关资料。

1.3评价范围

本次评价范围包括该公司生产车间及辅助生产设施。

生产车间包括削片车间、备料车间(热磨车间)、制板车间、制胶车间、砂光车间、锅炉车间、维修车间;辅助生产设施包括配电设施等。

1.4评价内容

本次评价内容主要包括:

XXXXXX公司生产车间及辅助生产设施的选址、布局、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病防护设施、辅助用室、建筑卫生学和职业卫生管理组织机构和人员、职业病防治规划和实施方案、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职业病防治经费等职业卫生管理相关内容的调查与评价。

1.5评价方法

根据用人单位生产特点,通过职业卫生调查、职业卫生检测等方法收集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有关数据和资料,采用检查表分析法、定量分级法、综合分析法等评价方法对用人单位劳动者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水平及健康影响、职业病防护设施及效果、个人防护用品配备、辅助用室设置、应急救援设施、建筑卫生学,职业卫生管理组织机构和人员、职业病防治规划和实施方案、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职业病防治经费等职业卫生管理相关内容落实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1.5.1职业卫生调查

主要内容包括:

用人单位概况、设计生产(运行、储存)能力及实际运行情况、选址、总体布局、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及布局、生产过程中的物料及产品、建筑卫生学、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接触水平、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及其运行情况、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辅助用室、应急救援设施、建筑卫生学、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及其执行情况、历年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监测)、评价和职业健康检查资料等。

1.5.2职业卫生检测

(1)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依据现行检测标准和方法,对用人单位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及不良气象条件进行检测。

(2)职业病防护设施防护效果检测

依据现行检测标准和方法,对用人单位有害因素超标的工作场所通排风系统防护性能参数进行检测。

(3)建筑卫生学检测

依据现行检测标准和方法,对用人单位工作场所采暖、通风、空气调节、采光照明、微小气候等建筑卫生学进行检测。

1.5.3职业健康监护资料分析

依据《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49号)、《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07)及国家职业健康监护相关规定、标准对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1.5.4定量分级法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按照国家标准执行。

1.5.5检查表分析法

依据国家有关职业卫生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标准等,按单元、部位列出检查依据、检查内容、检查情况、检查结果等,编制成表,对用人单位的相关内容进行调查与评价。

1.5.6综合分析法

依据国家职业卫生相关规定、标准对职业卫生调查资料及其合法合规性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

1.6评价程序

依照《河北省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导则(暂行)》规定,现状评价程序包括准备、实施、报告编制、内审与上报四个阶段。

1.6.1评价工作程序概述

(1)准备阶段

主要工作为接受用人单位委托、签订评价工作合同、收集和研读相关技术资料以及开展初步现场调查、编制现状评价方案并对方案进行技术审核,确定质量控制要点等。

(2)实施阶段

依据现状评价方案开展职业卫生调查、工作日写实、职业卫生检测、职业卫生管理措施核实等工作,并对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进行分析。

对用人单位不符合职业卫生要求的,按照有关规定提出整改建议,督促用人单位整改,进行整改复核,直至达到职业卫生相关要求。

整改建议、整改复核报告应列入报告附件。

(3)报告编制

主要工作为分析、整理所得的资料、数据,并对其进行评价,得出结论,提出对策和建议,完成报告的编制。

(4)内审与上报

报告编制完成后,由用人单位组织本单位负责职业卫生、生产、技术、环保、安全管理等工作的有关人员,对评价报告进行内审,配合评价机构完善现状评价报告。

修改完善后的现状评价报告由用人单位按规定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上报,取得安全监管部门的回执。

1.6.2评价工作程序图

图1-1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工作程序图

1.7质量控制

1.7.1人员组成

参与评价的人员具有职业健康评价资质证书,具备开展职业健康评价工作的能力。

1.7.2质量保证

评价人员具有相关专业的技术职称和工作经验。

评价报告严格按照规定的格式撰写,并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审核:

(1)由项目负责人召集质量监督员和非项目组人员进行评价报告书初稿的审查,审查报告是否按照评价方案编写,以及评价项目的完整性和评价程序的规范性是否存在技术问题,提出审查意见,交回报告编写人员修改。

(2)经修改后形成的第二稿评价报告书依次经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过程控制负责人审核,提出审核意见,交回报告编写人员再次修改。

(3)经修改后形成的第三稿评价报告书需再次组织相关专家对其进行评审,根据专家组评审意见对评价报告书进行再次修改,形成评价报告最终稿。

(4)评价报告书需经项目负责人、报告编制人、报告审核人签名,再经报告签发人签字,交公司办公室加盖公章,由市场部发放评价报告书。

本报告按我公司(XXXX职业健康评价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评价过程控制文件的规定执行。

质量控制程序图是用文字结合框图的方式,简述评价全过程质量控制的措施。

1.7.3过程控制

评价报告严格按照《河北省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导则(暂行)》编写,遵守(《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进行过程控制。

图1-2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质量控制程序图

2.用人单位概况

2.1用人单位基本情况

XXXXXX公司,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于2007年注册成立,经营范围为中密度纤维板生产、销售。

该公司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金为1200万元,位于XXXX村,占地面积65999.98m²。

该公司现有年产10万立方米中密度纤维板生产线2条,从业人员308人。

该公司的产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环保政策和国家质量管理标准,产品质量居全国领先水平,产品销售市场良好,在北京、天津、成都、广东、河北等地建有可靠的销售网点。

该公司实行总经理负责制,下设办公室、财务部、销售部供应部、保卫部、安全管理部、生产部(下设削片车间、备料车间(热磨车间)、制板车间、制胶车间、砂光车间、锅炉车间、维修车间)

为了控制或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XXXXXX公司设立了职业健康管理机构,管理机构设在公司安管部,公司总经理为公司职业健康监护工作的总负责人,安管部长为公司职业健康监护工作的专职管理人员。

XXXXXX公司就该企业作业场所存在的职业健康危害因素进行了申报,并取得了回执。

该企业制定了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2.2职业卫生“三同时”执行与落实情况

近三年来,该企业主要生产工艺与原材料未发生过变更。

本次评价是该企业第一次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2.3生产运行情况

XXXXXX公司有两条10万立方米中密度纤维板生产线。

从业人员308人。

生产部共有7个车间,分别为削片车间、备料车间(热磨车间)、制板车间、制胶车间、砂光车间、锅炉车间、维修车间。

现在该企业基本处于满负荷生产状态。

3.选址、总体布局和工艺、设备布局调查与评价

3.1选址调查与评价

3.1.1选址调查

(1)自然环境简况

XX县位于海河流域平原西部,太行山东麓。

东临XXXX二县,南部和XXXX接壤,西连XX县,北靠XX县的山区。

地理位置在东经XXXXXX公司,北纬XXXXX之间。

XX县地貌复杂,西部深入太行山区,东部为平原,中部是丘陵地带。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XX县总面积2534km2,山区面积1460km2,占总面积57.6%。

丘陵面积886.7km2,占总面积35%。

平原分布在中、北XX河两侧,面积200km2,占总面积7.9%。

本区地处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特征显著,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2.2℃,多年平均降水量529.7毫米,年主导风向SSW,次主导风向NNE,多年平均风速1.8米/秒。

全年平均相对湿度62%;平均日照时数2006.5小时;平均蒸发量1664.4毫米。

XX县境内河流属海河流域,大清河水系北支上游。

主要河流有北XX河、中XX河等。

中XX河从本项目北侧流过,上游支流有大兰河、许家河、鸭子河等,河床宽150-500米,平水期水宽20米,水深0.3-0.4米,流速0.5米/秒;洪水期水宽200-300米,水深1.0-1.5米,流速1.5-2.0米/秒,多年平均流量3.85亿立方米。

XX县水文地质条件复杂,XX河流域,冲洪积扇为地下水主要赋水区,基岩构造裂隙水和岩溶裂隙水十分丰富。

根据地下水的不同成因,不同赋水程度将全县分为六个含水层:

冲洪积扇沙砾石孔隙水含水层;山间沟谷第四系孔隙含水层;奥陶系灰岩岩溶裂隙水含水层;下寒武系泥质灰岩裂隙水含水层;震旦系白云岩构造裂隙水含水层;前震旦岩层风化壳裂隙水含水层。

XX县位于太行山北段东麓边缘,为一低丘陵区,以东为华北平原,地形由西向东逐渐变低。

区内第四纪地层占六分之一面积,主要分布在东部,基岩以震旦亚界出露面积最广,占基岩面积的五分之三强,其次为奥陶系,寒武系,太古界,占基岩面积的五分之二,侏罗系出露3平方公里,石炭系小于1平方公里。

(2)地理位置

XXXXXX公司位于XX县城南的XX村东北方向530m,距XX县县城10公里,企业中心坐标为:

东经115º28'41.8",北纬39º16'18.4"。

企业东、南、北边XX县林场林区,东侧为XX公路。

(3)自然条件

①气象条件

项目位于北温带,属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

根据XX县气象站提供的1980年—2000年的统计资料,当地的气象条件如下:

气温

月平均气温12.20℃

最热月平均气温26.40℃

最冷月平均气温-4.60℃

极端最高气温40.80℃

极端最低气温-17.70℃

气压

月平均气压1010.82hpa

最热月平均气压998.17hpa

最冷月平均气压1021.90hpa

极端最高气压1042.6hpa

极端最低气压990.3hpa

湿度

月平均相对湿度63.30%

最热月平均相对湿度75.10%

最冷月平均相对湿度56.70%

极端最低相对湿度8%

降雨量

一次最大降雨量1350mm

1小时最大降雨量845mm

24小时最大降雨量1868mm

最大连续降雨天数9天

常年主导风向西北风

全年平均风速1.6m/s

②地震烈度

根据河北省XX县地震局提供的资料,XX县地区基本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

③自然环境条件

根据有关资料该地不是自然疫源地,没有地方性流行病。

(4)周边环境

XXXXXX公司位于XX县XX镇XX村东北,中XX河南岸。

厂区北侧为防洪堤,南侧为林地,东侧为料场,西边为XX县XX有限公司。

厂址周边无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及重要保护单位。

项目所在地防护距离内无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区、历史文化保护地等,不处于生态敏感或脆弱区,周围无学校、医院等社会关注敏感区。

3.1.2选址评价

按照《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的规定,制定选址检查表,对该企业厂址选择项进行检查分析,分析情况见下表。

表3-1选址检查表

序号

检查内容

检查依据

检查结果

结论

1

工业企业选址应依据我国现行的卫生、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等法律法规、标准和拟建工程企业建设项目生产过程的卫生特征及其对环境的要求、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危害状况,结合建设地点现状与当地政府的整体规划,以及水文、地质、气象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而确定。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5.1.1

结合政府规划,以及水文、地质、气象等因素确定。

符合要求

2

工业企业选址宜避开自然疫源地。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5.1.2

该企业未建在自然疫源地。

符合要求

3

工业企业选址宜避开可能产生或存在危害健康的场所和设施,如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气体输送管道,以及水、土壤可能已被原工业企业污染的地区。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5.1.3

厂址附近无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气体输送管道、企业建厂较早,厂区占地未被污染。

符合要求

4

向大气排放有害物质的工业企业应设在当地夏季最小频率风向被保护对象的上风侧,并应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防护距离要求,以避免与周边地区产生相互影响。

对于目前国家尚未规定卫生防护距离要求的,宜进行健康影响评估,并根据实际评估结果作出评定。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5.1.4

国家未规定中密度纤维板行业的卫生防护距。

该企业可采取有效的环保措施,防止对周围村庄居民的影响。

符合要求

评价结论:

企业选址检查内容符合相关法规、标准的要求。

3.2总体布局调查与评价

3.2.1总体布局调查

公司办公区、综合楼、生活区设在生产区的西北部,符合全年主导风向。

生产区分三排布置,最北边一排从西到东分别是化工库、制胶车间、制板车间。

紧挨制板车间南边从西到东依次是维修间、空压间、化验室、液压间、集控室、配电室。

中间一排从西到东一次是成品库、砂光车间、锅炉房、热磨车间、削片车间、消防水池。

南排最西边是并列的两个库房:

从西到东依次北是成品库,南是半成品库。

成品库以东依次是砂光车间、除尘系统、热压机液压系统、集控室、配电室、旋风分离器、布袋除尘器、热磨车间(备料车间)。

半成品库往东依次是制板车间、木片仓、水洗系统、削片车间。

厂区总平面布置详情见厂区平面布置图。

3.2.2总体布局评价

按照《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的相关规定,制定总体布局检查表,对该企业总体布局逐项进行检查分析,分析情况见下表。

表3-2总体布局检查表

序号

检查内容

检查依据

检查结果

结论

平面布局

1

工业企业厂区总平面布置应明确功能分区,可分为生产区、非生产区、辅助生产区。

其工程用地应根据卫生要求,结合工业企业性质、规模、生产流程、交通运输、场地自然条件,技术经济等合理布局。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5.2.1.1

生产区、非生产区、辅助生产区分区明显,由于公司规模较小,员工较少。

货物出入口和人员出入口共用。

需注意交通安全。

符合要求

2

工业企业厂区总平面功能分区的分区原则应遵循:

分期建设项目宜一次整体规划,使各单体建筑均在其功能区内有序合理,避免分期建设时破坏原功能分区;行政办公用房应设置在非生产区;生产车间及与生产有关的辅助用室布置在生产区内;产生有害物质的建筑(部位)与环境质量较高要求的有较高洁净要求的建筑(部位)应有适当的间距或分隔。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5.2.1.3

没有分期建设计划。

办公区、生产区分区布置。

符合要求

3

生产区宜选在大气污染物扩散条件好的地段,布置在当地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产生并散发化学和生物等有害物质的车间,宜位于相邻车间当地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非生产区布置在当地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辅助生产区布置在两者之间。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5.2.1.4

办公区、综合楼、生活区位于厂区北侧,均为当地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

受污染几率较小。

符合要求

4

工业企业的总平面布置,在满足主体工程需要的前提下,宜将可能产生严重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设施远离产生一般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其他设施,应将车间按有无危害、危害的类型及其危害浓度(强度)分开;在产生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车间与其他车间及生活区之间宜设一定的卫生防护绿化带。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5.2.1.5

产生粉尘、噪声和毒物的车间,与其他车间隔离。

符合要求

5

可能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的有毒、有害的生产车间的布置应设置与相应事故防范和应急救援相配套的设施及设备,并留有应急通道。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5.2.1.7

在甲醛储罐、制胶车间可能发生甲醛泄露的地方未设置与之相适应的应急救援设施。

不符合要求

6

高温车间的纵轴宜与当地夏季主导风向垂直。

当条件限制时,其夹角不得<45°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5.2.1.8

无高温车间

符合要求

7

厂房建筑方位应能使室内有良好的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相邻两建筑物的间距一般不宜小于二者中较高建筑物的高度。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5.3.1

主要生产车间首先采用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不足时用通风设施和照明设施进行弥补。

符合要求

8

总平面布置,应结合当地气象条件,使建筑物具有良好的朝向、采光和自然通风条件。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Z1-2010)5.1.6

主要生产车间的长轴东西方向布置,并通过增加照明弥补采光不足,生产车间设置了机械通风装置,可保持室内通风良好。

符合要求

9

工业企业绿地率宜控制在20%以内,绿化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3应满足生产、检修运输、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